【竹縣公共自行車 預計明後年4鄉鎮市建置啟用】
新竹縣都會區人口增加快速,今年我收到了許多民眾倡議,期盼建置公共自行車系統,縣府也立刻著手辦理評估規劃,我們在今年3月辦理了首場說明會,說明設置公共自行車區位的原則,以各鄉鎮人口數、大眾交通運輸、公共設施及產業經濟等面向,經綜合評估後,預計將會以人口稠密的 #竹北市、#竹東鎮、#湖口鄉、#新豐鄉 4鄉鎮市列為優先推動鄉鎮,總共設置約100個站點,設站的位置到時也會邀集相關單位共同確認。
另外,我們也已於9月10、11日辦理了第2場(新豐湖口場)、第3場(竹東竹北場)說明會,針對各區域規劃內容向民眾說明,同時蒐集民意,讓公共自行車未來啟用後,能更貼合民眾所需。
公共自行車除了提供短程運具使用,減少私有運具使用,更可強化公共運輸最後一哩路,解決大眾運輸服務縫隙問題;各站點設置區位初步會以鄰近學校周邊及車站為主,並以學校、公共設施為優先設置站點,第1期預計明年先在竹北市設50個站點,並以重要場站如高鐵新竹站、台鐵竹北站為中心,路廊涵蓋光明六路、莊敬路、自強路及福興路周邊附近為主要設置區位。
而後年則將在竹東鎮推動,初步設置區位以工研院及竹東車站周邊為主,湖口鄉則以湖口車站及新竹工業區為主,新豐鄉則在山崎及新庄子都市計畫區規劃,以解決都會區通勤、通學需求。
期待未來鄉親們都可以透過使用公共自行車系統,讓通勤及通學往來的路途更加便利、順暢,同時也能兼顧環保節能、強身健體;我們也將持續凝聚各地民意,設置最符合鄉親們需求的站點。
#竹縣公共自行車系統
#強化公共運輸最後一哩路
#領頭楊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4的網紅新竹市議員林彥甫,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市府大車站黑箱作業 議會拒做橡皮圖章 以防疫為由,要強渡關山? 市府大車站計畫 #黑箱作業,議會 #拒做橡皮圖章! 新竹市議會今天審議市府提案,其中一案是「新竹市大車站綜合規劃作業」本年度所需經費 2,857 萬元。所謂的綜合規畫,是在可行性評估通過之後才啟動的,但是至今市府完全不提供可行性研究...
「新竹大車站綜合規劃」的推薦目錄:
新竹大車站綜合規劃 在 劉崇顯 科技思維x在地青年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今天最新出爐的林智堅市長專訪中,拋出的「新竹縣市合併」議題立刻引發熱議,作為一個土生土長的新竹市民,在經歷求學、竹科工作到擔任議員後,對縣市合併所能帶來的環境改善效益確實更加有所期待。
台灣作為一個幅員不算遼闊的海島國家,過多的行政區劃容易造成在相同生活圈中,因 #轄區權責分散 而導致難以通盤規劃等 #行政效率不佳 的問題,例如近乎相同時期開始評估建設的「新竹大車站」與「大新竹輕軌」計劃,由新竹市單獨主政的大車站已進入「綜合規劃」的階段,輕軌則因新竹縣政府 #遲遲未確實進行轄內選線作業,而停留在「可行性研究」遲遲無法核定。
然而現階段要談新竹縣市合併也有許多實務上的困境,依「地方制度法」規定,縣市合併升格直轄市的資格為轄內達125萬人口,目前新竹縣市人口加總約為103萬,即便大新竹算是全國人口成長率最高的區域,也仍要再十幾近20年才能達標,若是縣市合併不升格則無相關法源,須待「行政區劃法」完成立法後才有依據。
至於縣市合併也有部分對於資源更加集中市區導致城鄉差異加劇的聲音,期待縣市政府可以在未來對於合併議題有更多進一步的探討,相關法源也需儘速訂定才得以有進入實質討論的機會。
新竹大車站綜合規劃 在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今天在金浦機場附近辦事,之後一路騎腳踏車到弘大,順便感受一下這幾年很紅的首爾江西區(강서구)是怎麼回事。
因為不動產狂漲,許多人考慮搬到相較沒那麼貴、又還在首爾市範圍內的江西區。特別是麻谷這一帶,被認為是首爾這幾年,最後一個大規模開發的地區。
這一區在首爾市的最西邊。90年代,麻谷這裡還是一整片農地(請看圖2)。首爾市一直想要把這裡開發成高科技園區,但是…就各種原因一直推不成。
而1996年,地鐵五號線,在這裡也蓋了一站。但因為根本沒有人會在這裡上下車,所以有12年的時間都是不停這站的。蚊子站的概念🤣
後來是在2014年,LG在這邊設立了科學園區(LG Science Park),Kolon(做纖維、布料的大企業)、樂天…等企業,都在這邊蓋了研發中心。
而一個城市除了住宅、學校、零售服務、綠化,還有一個最重要的就是醫療服務。2019年,梨花大學在這邊蓋了間一千張病床規模的綜合醫院,補齊了醫療這一塊。
這幾年,這一帶也蓋了許多大型的公寓園區(我看有蠻多都是一千戶左右)。大型的公寓園區很適合遛小孩,因為可以讓小孩在中庭玩耍。
而且有些托兒所就直接設在公寓園區內,等於出門下樓,走幾步就到托兒所,所以很多小家庭會喜歡住這種大型的公寓園區(我就有朋友搬去那)。
而我自己今天騎車,從LG的園區一路騎到漢江(還經過了首爾植物園),覺得有一點新竹科學園區的味道。而且因為是新市鎮,所以行人跟腳踏車有做好分道規劃,騎起來超級方便(聯想到新竹園區,也是主幹道有汽機車分道)。
新市鎮的確是不錯,不過就是少了點魅力。我覺得有魅力的城市是新舊混合的、帶有歷史故事的。不過再講下去,可能就會扯到都市計畫的不同主義派別🤣
我自己想了一下,覺得這區或許可以比喻成台灣的林口?像是離首爾車站的距離(麻谷到首爾站約17公里,林口到台北車站約19公里)、靠近機場(麻谷再2站就是金浦機場)、都有大型醫院(不過林口長庚更大,有三千多床)。
總之~就是我的城市散步隨想+筆記囉。也有拍一些影片,會放在週四影片的結尾(最近好多人都愛看我的結尾花絮哈哈哈)
#江西區 #麻谷 #강서구 #마곡
新竹大車站綜合規劃 在 新竹市議員林彥甫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市府大車站黑箱作業 議會拒做橡皮圖章
以防疫為由,要強渡關山?
市府大車站計畫 #黑箱作業,議會 #拒做橡皮圖章!
新竹市議會今天審議市府提案,其中一案是「新竹市大車站綜合規劃作業」本年度所需經費 2,857 萬元。所謂的綜合規畫,是在可行性評估通過之後才啟動的,但是至今市府完全不提供可行性研究的報告書給議會,時代力量黨團多次要求提供,市府不給就是不給,如今卻要議會通過近 3 千萬的規劃經費,實在令人不解。
在會前,黨團甚至也請立法委員邱顯智發文給交通部要資料,因為早在去年 11 月,可行性研究就已經通過交通部審議。交通部也在上周五 (3/13) 函文給新竹市政府,寫明「於文到2日內逕自提供」。結果呢?市府照樣不給。
究竟市府不願提供的資料理由是什麼呢?
市府回應因為行政院還沒有核定,所以還會再修正,等通過之後,會再提供給議會,甚至還說早在去年就已經跟議會做過專案報告。
實際上的情況是,去年5月市長做專案報告的時候,大車站的可行性研究還在進行,所以 #當時報告的內容簡單到不行(參見:https://reurl.cc/5loxV7)。當場議員要資料,得到的回應是說等可行性研究完成後,會再提供給議員。結果呢?可行性研究都完成了還是不給。
總經費預估多達 66 億的新竹大車站計畫,不但至今連一場地方說明會都沒有召開,甚至為民喉舌的民意代表也無從表達意見,因為完全不知道實際的內容。
如果等到行政院都核定了,那到時候議員拿到資料再提出相關建議,恐怕市府又會說因為已經核定了,所以無法再修正。那究竟要議員們監督什麼?乖乖做橡皮圖章嗎?
今天議會 #不是要阻擋大車站計畫,更不是如林智堅市長所言不願成為市政的助力,而是 #市府的黑箱作業讓我們別無選擇。
最終議會做出「保留」的決議,也只是要求市府提供詳細資料後,等下次臨時會再送到議會審議,卻被市長曲解成「阻攔重大建設預算的爭取」,實在令人遺憾。
議員的職責就是監督市政,縱然對自己不是非常熟悉的議題,也要盡可能請教專家的建議,聽取民眾的意見,提出對市政有建設性的建言。如果什麼資料都不給,是要議員怎麼樣成為市政的助力?
像是在前幾天的防疫專案報告上,雖然我不是公共衛生專業背景,但參考市民朋友給的意見,以及其他縣市的做法後,依然能夠給予實質的建議。(參見:https://reurl.cc/z8ba67)
我是這麼認為啦,認真監督、提出建言,才能夠真正成為市政的助力。
#監督市政 #忠言逆耳
時代力量新竹市議會黨團
@廖子齊 香山女兒深耕新竹
議員看個可行性報告「新竹大車站計畫」就吹了嗎?
全文:https://reurl.cc/WdEK6y
@蔡惠婷 小鳥老師東區飛翔
保留提案不是否決「大車站計畫」防疫跟審議提案一碼歸一碼!
全文:https://reurl.cc/62yz7M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z0BlTUCVz5g/hqdefault.jpg)
新竹大車站綜合規劃 在 新竹大車站計畫規劃圖希望能確實執行 的推薦與評價
都發處也指出,新竹大車站採跨站式平台興建,鐵路高架或地下施工、用地取得涉及大規模拆遷徵收私人土地建物,易引發抗爭,不排除後續會施工延宕,因此以大眾運輸為導向整體 ... ... <看更多>
新竹大車站綜合規劃 在 林彥甫新竹市議員- #新竹大車站計畫開箱‼兩座大公園🌲+跨 ... 的推薦與評價
理「綜合規劃作業」,預計將花費4 千6 百萬元,耗時兩年以上。 如果綜合規劃也通過中央部會,才有後續的細部設計和 興建工程。 我認為既然市府有意要 ... ... <看更多>
新竹大車站綜合規劃 在 [閒聊] 9/25新竹大車站綜合規劃公聽會簡報- 看板Railway 的推薦與評價
簡報連結:https://reurl.cc/4WQQ2v (pdf檔)
新竹大車站綜合規劃公聽會
9/25 19:00~21:30 @新竹市政府大禮堂
A. 概況簡述:
1. 事前宣傳其實沒有很到位,收到消息的人好像不多。不過會議簡報倒很準時在隔天9/26
上傳公告,簡報內容51頁相當詳盡,然而其為年初呈報交通部審查的版本,由於計畫還
在推動、修改,故與現況仍有些微細節落差。
2. 會前播放約3分鐘長的3D視覺模擬BIM影片,輔以字幕簡述。
3. 由市政府主秘主持會議、都發處長官簡報說明,無規劃顧問公司列席,但臺鐵局企劃處
長有與會。時間有限,因此發言意見均攜回,現場未給予回覆。
4. 與會者不多,目測民眾約30位左右。據悉已經辦過好幾次說明會與市議員、民代討論,
但此為第一次對外開放給大眾參與,應該也是得來不易的機會。
5. 討論發言相當踴躍但平和,大多針對火車站未來的展望遠景做討論,e.g. 立體化(僅2
位明確要求)、支持大車站、支持推行大眾運輸、車站遷移至台肥、車站應有的功能及
設計+國外案例分享、文資保存、車站古蹟永續利用......等,針對大車站本身的規劃
、設計、施工、交維甚少被提及。
6. 總體而言,現場支持大車站的「聲音」是略大於立體化,但實質參與經費決策的議會就
不見得是如此。市府希望收集民眾意見,沒有說死,而據悉中央及台鐵願意協助,但仍
需再觀察未來政策動向。
B. 規劃重點提要
1. 大車站本體延續可研構想,於新竹車站鐵路用地上方建構步行平台,並納入竹客、台電
土地進行聯開,與轉運站、護城河、立體停車場聯通。本計畫範圍不包含貨場及北新竹
站區的遠期開發願景。
2. 整體經費134億元,中央補助105億元,地方配合29億元(含自償款)。然而,若新竹輕軌
計畫不推動,則車站運量(人流)過低,將導致財務不可行。
3. 採半半施工、夜間斷電封鎖吊裝(未提及專利工法):
(1) 第一期116~119年完成後站側第3月台上方平台+前站D基地轉運站
(2) 第二期120~123年完成軌道上方平台
(3) 第三期123~124年完成平台上方建物
4. 大車站仍分為南、北公園+本體E基地+前站側土開A、D基地+後站側土開B、C基地。垂直
空間大致分3層:地面、平台、輕軌;輕軌橋梁與大車站共構,落柱於Y7計畫道路(東南
街1巷)與台鐵路權之間,旅客可至南公園東側上樓轉乘輕軌。
5. 中央北公園區平台落柱退縮至第3月台,不影響站房古蹟視覺及具文資身分的第1、2月
台+雨遮為原則。
6. 擬增設第4側式月台(靠7股)。付費區垂直動線仍分南北兩側,每側設置電扶梯*1+樓梯*
1供通行至各月台上下車,有無分流進出站則未知。
7. 施工前需完成香山、竹南基地,遷移台鐵工、電務設施及部分辦公室宿舍,故期程及經
費均有增加。
8. 綜規主辦為市府都發處,未來若能進入施工,傾向交由臺鐵或鐵道局代辦。
大致如此,其他細節有想到再補充。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223.136.99.216 (臺灣)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Railway/M.1695979344.A.31B.html
※ 編輯: ELYC1x (223.136.99.216 臺灣), 09/29/2023 17:30:11
※ 編輯: ELYC1x (223.136.99.216 臺灣), 09/29/2023 17:32:54
※ 編輯: ELYC1x (223.136.99.216 臺灣), 09/29/2023 17:40:28
配合固定設施調整的作業方式,沒有所謂完全100%不能影響營運的罣礙,倒不如就趁這個
機會順便改善車站。
件允許,除P2向海側拓寬,也建議2股改為中央避車線的配置供折返、3股取消東正線改接
4股同時調整南端線形使列車出站免拐道岔。
※ 編輯: ELYC1x (223.136.99.216 臺灣), 09/29/2023 22:12:56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