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預習死亡,練習告別】
我家樂芙老喵這禮拜突然呼吸急促,緊急送醫又被轉診到更大的動物中心醫治,確診是心臟病末期(總共分4級,她已經心衰被醫生列在第3級)。
說真的很突然,但好像也不意外。
畢竟收養她的時候她大約2歲(之前流浪在外被前飼主撿到,所以也不知道確切年齡),現在都已經是15歲高齡貓了,只是我原先擔心容易發生在貓咪身上的甲亢或腎貓問題一個都沒發生,反倒是從沒預料到的心臟會有問題。
醫生說特定品種貓容易有心臟病,波斯貓就是其中一種,很難斷定是先天還是後天,因為牠們的基因原本就藏有這樣的危機。
送老貓去醫院的時候,完全沒想過醫生會問:
((如果住院留觀的過程中有意外發生,你們是要急救還是放棄治療?))
我第一次體會到電視劇裡演的晴天劈歷、眼前一片白、心痛到快要暈倒是什麼感覺,原來它是真真切切會發生在我們真實人生裡的片段啊。
人在脆弱的時候有各種情緒,這幾天我從慌亂、哭泣,一直到冷靜、平常心,每一天醒來都不知道今天心情會是陽光燦爛,還是烏雲罩頂。
但我很慶幸的是,和樂芙在一起的每一天,我都是百分之百用盡全力的愛她。
即使她常常追著我的腳跟跑,對著我的腳筋咬,吃飯撒嬌通常只對菜先生做,但我還是只記得這十幾年來回到家,她都會咚咚咚的從家裡四面八方特地跑到門口來接門,半夜還會陪我一個人靜靜的趴在電視櫃等我工作打字結束再一起進到房間,睡覺的時候也總是只壓我的床不壓菜先生 (這時還是要比較一下,她比較愛馬麻!)
我們吃飯睡覺的時候,她一定會出現在我們視線的正前方深怕我們沒看見她似的,但伸手想要抱她的時候又會保持一定的安全距離,既獨立也傲嬌,就連生病了也比我還堅強,不隨易展現她的痛苦,也許是知道脆弱的我會傷心,所以連這點溫柔都貼心為我偽裝吧。
很感謝老天爺還留有一點時間,讓我可以好好跟樂芙說再見。
疑似患有貓界很罕見的乳糜胸的她,最近兩次抽完胸水,狀況有比一開始還要穩定不少,只是身體狀況確實也是大不如前,很多想法和決定在腦子裡百轉千迴,真的很難。
會流淚是因為捨不得,但不是因為生氣、討厭或憤怒,是因為愛。
總之不管是為了她自己,還是為了我們,只要她還想留在地球一天,我們就會繼續陪著她,直到她覺得累了想回喵星球的那天,我們都會不離不棄,不讓她感到孤單害怕。
最近工作無法上心,對於廠商和大家都感到很抱歉,昨天我發現精神狀況好一點的樂芙,吃東西反而更有慾望,時不時也還是會幫自己舔毛打理門面,完全沒有失去愛漂亮的心。
我在前兩天回屏東帶爸媽打疫苗的時候也順便住了一個晚上,那晚難得有時間一個人好好沉澱心情,覺得心情很平靜,所以順勢打起精神把帶上的面膜也敷在臉上。
隔天起床照鏡子,發現這幾天吃不好也睡不好一臉憔悴的我,容光煥發的樣子像是重新注入了新元氣,離開前也去吃了我最喜歡的屏東蒸肉圓,還買了一瓶從小喝到大的仙草茶回家。
就這樣,只是單純整頓好自己的外貌,收拾好亂糟糟的心情,竟然就能重新感覺又有勇氣面對,而這樣的體悟竟然是從我家老喵身上學到的,說來真是慚愧,不過接下來的日子,我可是不會再輸下去的💪🏻
是 不是 快要 連 八方 都 吃 不 起 了 在 譚蕙芸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教授與小人物]
在香港新聞學界裡,陳韜文教授是其中一位最受尊重的學者之一。不少教授其實是他的學生。我的碩士論文老師的老師,就是陳教授。
廿多年前,我在中大讀碩士的日子,陳教授和學生打成一片,我們下課後,會一起去中大的大排檔打邊爐,一邊閒話家常一邊討論學術話題,那是歲月靜好的中大,我們可以專心讀書。
沒想過一年前的這個季節,中大風風火火,我換上了反光衣,戴上了頭盔,在這間我的母校也是我任教的學校裡採訪。也沒想過,會見證警察衝進校園的日子。
而我記得,在人群之中,看到很多老師和教授回來看看,那是出於愛校心切的表情。有人眉頭緊皺,也有人憂心忡忡。11月12日的白天, 我在校園也遇過已退休了的陳教授, 我們怱怱交換過眼神, 他給我送了飯盒, 我吃了一半, 放在一邊, 衝突又變得激烈了.
一年過去了, Dr Chan購下了拙作,細細讀了五百多頁的紀錄,還寫了一篇長長的書評。評書之前,我不知情,今天打開明報,才看到這篇文章,感謝Dr Chan。他把我的一些對新聞採訪的想法,作了學術補充。即使Dr Chan已榮休,他寫的文章,還是一樣感情充沛。
我想起陳教授少年時代,他也曾經寫過報導文章,關於邊緣少年的,那是他退休派對上我們聽過的故事。即使後來他成為了被尊重的教授,他也沒有忘記社會裡最小的小人物的掙扎,感謝Dr Chan特別提及拙作裡對小人物的專注, 那是新聞採訪世界裡所有好記者的共同關懷。
//反修例運動前線的新聞故事(文:陳韜文)
香港有「社運之都」的別稱,反修例運動可謂當中的表表者。無論從規模、熾熱程度、持續性、自發性及影響觀之,至今尚未平息的反修例運動可謂空前。雖云尚未平息,運動也隨着疫情和《國安法》的頒布而暫告一個段落。當去年的人和事快要淡褪為歷史的時候,我的同事譚蕙芸老師經突破出版社出版了《天愈黑,星愈亮──反修例運動的人和事》一書,以新聞特寫的形式再次把運動的肌理呈現在我們面前。我相信有不少讀者對反修例運動仍然懷有好奇,又或對新聞特寫和採訪有興趣,故想在此以書介的形式剖析一下。
回到現場
全書共547頁,厚近一吋半,裏面滿是有關反修例運動前線的故事。透過這些故事,我們看到運動的日與夜、血淚和歡笑。這些故事或已淡忘,又或根本錯過了,不過讀到的時候,有時不免受到觸動,使人不能自已。香港劇作家莊梅岩在序言中說到,她閱讀時間中要自覺掩卷讓自己的情緒平靜下來才能繼續。她並提到運動的戲劇性轉接,連編劇的腦袋都應接不暇,幸好多得譚蕙芸把她目擊的大小戰役有條不紊的記下來,使波瀾壯闊的運動得以重現眼前。
在反修例運動爆發之初,譚蕙芸剛巧到加拿大探親度假,因而錯過了連場過百萬人參與的大遊行。她看到來勢洶湧的運動,隱然覺得這是一個新時代的來臨,覺得不能缺席,乃提早飛回第一現場,繼而思索自己應該如何回應。她終於還是按捺不住當記者的初心,最後跑到運動的前線,以她最擅長的文字把運動的故事記錄下來,作為對時代的呼應。對她而言,「現場是神聖的」。如果她沒有到第一現場求取真相的熱切衝勁,一定不會有今天充滿全書的鮮活故事,而她躁動的記者心大概也不能安頓。
譚蕙芸不是新聞機構的僱員,更大程度是公民記者,是具有深厚新聞工作和教學經驗的公民記者。她以這個身分進出新聞前線,在街道上眼觀四面、耳聽八方,找尋她的故事。很多時候,她的故事就是現場的觀察,是她跟示威者或長或短的訪問。最重要的一點是,不管那些故事對運動是正面的或是負面的,卻都是真摯的。
在採訪的過程中,她像其他前線行家一樣,除了日夜奔波,也要飽受催淚彈、水炮車和其他鎮壓武器之苦,也要為突發而來的危險而擔驚受怕。因為她沒有新聞機構的支持,一切皆由自己打點,難度自是更高。這些她都克服過來,其應變能力應有過人之處,當然也離不開同行和朋友的支持幫助。
觀察入微
《天愈黑,星愈亮》是作者的目擊記錄,行文自是以第一人稱。她對事物的觀察入微,無論是現場的氣氛、氣味、氣場、情緒,她似乎有能力把它們盡收眼底,最後化為文字。因為觀察入微,細節和直接引述在報道中常常可以信手拈來,使故事更立體、生動、感人。她說有一夜晚在警察拘捕的混亂中,她蹲在地上細心地觀察每個被捕者的表情、語氣和情緒,以至有一警察再三問她身體是否有事。她對細節觀察的執著由此可見一斑。
一般新聞報道的對象是權位比較高的人。有權位才有新聞性。運動中,最受傳媒注意的當然是建制中的權貴和運動的領袖。譚蕙芸卻反其道而行,專門報道的是運動中不見經傳的一般參與者。他們是構成運動肌理的普通人。不要以為小人物的故事微不足道,他們故事有時也很富張力和戲劇性,其感人處不一定低於宏大的故事。有時更是因為他們是小人物,所以更容易觸動人心。「小人物,大故事」大概就是這個意思。
專業而不避情感
有些記者標榜他們是中立、客觀的,我覺得這是無可厚非,也是一種可取的立場。譚蕙芸不拘泥這種態度,更多的是採取「新新聞」(new journalism)的取向,不諱言對運動的同情和關注。新聞特寫一般對這樣的取向的容納性都比較大。重要的是,有關記者沒有假裝中立而隱瞞自己對事物的評價,更不會因自己的主觀需要而扭曲故事、弄虛作假。
譚蕙芸畢業於中大,又在中大任教多年,像不少校友一樣,對母校充滿感情。所以在「中大戰役」的報道中,她寫來的感情特別充沛。像很多校友一樣,一開始她就聲言「中大是我的家」,當這個家受到攻擊破壞,感覺特別心痛。在警察與護校者抗爭的過程中,有她曾教過的中大學生在現場難過得沒法採訪下去,師生兩人在防暴警察咆吼聲中不禁抱頭痛哭起來。不過,她雖然對警察攻進中大特別痛心,有即時高喊反抗的衝動,但她還是自覺克制自己,最後回到辦公室靜靜地記下中大一役的起伏。
當然,譚蕙芸的感情不限於她個人的特殊經歷,而是透過與其他被訪者互動而建立起來。有一晚在西環,因為衝突過後,交通停頓,正在無計可施之際,有陌生女士趨前表示願意義載她及其他人回家。她原本有防避之心,後來為其真誠所動,乃接受了善意,並在後來的報道中表達了對香港陌生人的敬意。書中其中一個最富戲劇性的故事是一行10多個抗爭者因逃避追捕而躲進電影院。當電影快要落幕而被迫回到街上時,有帶位員提早帶他們到一隱蔽處,着他們先換了衣服才隨觀眾大流離開。譚蕙芸首先想到的是「舒特拉的名單」的故事,她的感情投向誰也就不必再問了。
誰有採訪資格?
最近警方收緊記者的定義,使一眾公民記者及學生記者再也無法到第一現場採訪。按此,以後像譚蕙芸這樣優秀的公民記者就無用武之地了。厚厚的一本《天愈黑,星愈亮》擺在面前,誰還好意思說作者不是專業的,還不夠資格到前線採訪?
作者是香港中文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榮休教授//
https://news.mingpao.com/ins/%E6%96%87%E6%91%98/article/20201022/s00022/1603287744723/%E5%8F%8D%E4%BF%AE%E4%BE%8B%E9%81%8B%E5%8B%95%E5%89%8D%E7%B7%9A%E7%9A%84%E6%96%B0%E8%81%9E%E6%95%85%E4%BA%8B%EF%BC%88%E6%96%87-%E9%99%B3%E9%9F%9C%E6%96%87%EF%BC%89?fbclid=IwAR3em1HR5O1e6DIuNMrVh0Tr-AgA5JDJ-Z8IjMy75a8ovjlhHnzUXVxTjMY
是 不是 快要 連 八方 都 吃 不 起 了 在 瑞士。瑰娜 All About Switzerland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好野人很多的地方💰 #免徵遺產稅的低稅區 星期六先生在蘇黎世湖南部教帆船課,而我跟著去玩立漿衝浪。這個地方叫「湖堤」(Seedamm),是湖泊的最窄處,並以公路、鐵路及木橋連結施維茲州的胡爾登(Hurden)和拉裴茲威爾(Rapperswil)。
雖然我曾經搭汽車與火車經過「湖堤」許多次,這還是我第一次深入探究這個地方。我不得不說,這裡好野人好多呀!!
當地水道建造不少超高級感的別墅,有人更把地中海的房舍搬到這個阿爾卑斯山北方小國。公用碼頭停靠了許多遊艇(私人船位),其中不乏造價昂貴的木船,而有的人家乾脆把船艇停泊在自家門口。
另外,我發現蘇黎世湖南部根本不適合玩立漿衝浪。在這個偏小的水域,有太多好野人狂飆他們的快艇。湖面激起太多來自四面八方的大水波,有時候我連坐在立漿衝浪板上都覺得快要暈船。
不過,我還是坐著划了大約兩小時,燒盡了前晚吃的海鮮飯和中午的泡麵。稍晚,先生教完課問我:「晚餐想吃什麼? 」我的回答不是高級牛排館或義大利餐廳,而是想怒吃—最油、最肥的速食餐。最後,我心滿意足地吃到漢堡王的牛肉堡、薯條和炸雞。😆✌️
註: 施維茲州是瑞士著名的低稅州,行使世界上最優惠的個人稅率(之一),吸引許多富豪入住。另外,它更是瑞士唯一不徵收遺產稅或贈予稅的邦州。
美國名媛芭黎絲.希爾頓的前奧地利富商男友Thomas Gross住在施維茲州,而網球男神 #費德勒 曾經是在Bäch和Wollerau登記的居民。
我的IG https://www.instagram.com/gwenasuisse
#我的著作 社畜也可以很優雅 https://pse.is/JG69X ;瑞士不一樣 https://pse.is/HB27D ;瑞士不簡單 https://pse.is/FBJW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