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sic Bread Lesson 1 - Onion Bacon Bread✨✨
老實說,我對做麵包一直都不太過電。所以這麼多年來,也沒有特別想去認真地學習。結果我的麵包知識,還是一直停留在Brioche 和Croissant這兩款考試題目上,沒有寸進。
不過今年因為要每天做早餐便當的關係,突然發現,在常溫保存的情況下,麵包確實是非常重要的主角。現在每日到SAKImoto買極美麵包來塗果醬,吃多了小小孩也有點膩,確實不是辦法。而且這位小朋友比較喜歡吃咸味的麵包,我這個甜點腦,真是變不出太多花樣,漸漸萌生起去學做麵包的念頭。
於是相約同樣喜歡做麵包的中學同學,趁大家的小朋友都去上課的早上空檔,過來悠閑的studio做些手搓麵包。除了學到簡單知識外,製成品又可以放在第二天的便當盒,實在一舉兩得。
很久之前貪玩上過幾節手搓麵包課,我完全不夠力去搓揉那些麵團,每次都要老師狠狠出手,非常沮喪。所以一直都很怕也不想做手搓麵包,從來都是統統掉進KA了事。這天要由零開始靠雙手操作,真有點戰戰兢兢。但一步步慢慢跟著導師的指示,原來也沒有想像般困難,很輕鬆地就做好一個光滑的麵團。是現在的我比以前更孔武有力了嗎?(笑)
麵包課最可愛的是有大量的發酵時間,可以輕鬆地休息,不像pastry課總有一大堆配件要趕著完成,完全沒有喘息的空間。今日只需花幾分鐘切切洋蔥和煙肉,便做好所有配料的準備了。
望著自己的麵團慢慢地漲起來,心情也很是歡快。麵包真是一種很踏實卻又有生命力的食物,只需用簡單的麵粉、水、鹽和酵母,就能變出這樣健康飽肚的麵包,還能變化出無窮無盡的款式,絕對是magic。
這天的麵包造型很簡單,只需用麵團將所有的材料捲起來,切開四份便可以將它們送進焗爐。想起以前一到造型時間,便要用摩打手和時間競賽,真不可同日而語。不過製成品也同樣可愛,而且芝士洋蔥和煙肉噴發式湧出來,真令人心花怒放。
怪不得朋友常說麵包課是減壓的玩意,上完如此輕鬆的課堂,拿著香氣撲鼻的製成品回家,確實是很快樂的活動。
這一年,我會努力地鑽研一下麵包的知識,向這個陌生的範疇出發。我這個不專業的人士,希望能夠慢慢摸索到心得,和大家一起快樂交流吧。
#starry麵包學習旅程
同時也有2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2萬的網紅Henry Sir & Friends,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索取Study Plan方法:只需whatsapp我出示學生證,留言【我要Study Plan」 Whatsapp Link:https://wa.me/85264008322 Henry Sir介紹: ★ Henry Sir Youtube單條試堂Video達36萬點擊(通識補習界No1) ★ ...
「材料所考試心得」的推薦目錄:
- 關於材料所考試心得 在 Starry Starry Tearoom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 關於材料所考試心得 在 彭菊仙之教養幸福又好玩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 關於材料所考試心得 在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 關於材料所考試心得 在 Henry Sir & Friends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 關於材料所考試心得 在 LamaShania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 關於材料所考試心得 在 [心得] 111材料所考試上榜心得- 看板graduate - 批踢踢實業坊 的評價
- 關於材料所考試心得 在 111材料所各校考試心得- 研究所板 - Dcard 的評價
- 關於材料所考試心得 在 [心得] 112 材料所考試心得清大、台大上榜- 看板graduate 的評價
- 關於材料所考試心得 在 [心得] 111年材料所考試心得PTT推薦- graduate 的評價
- 關於材料所考試心得 在 [心得] 材料所考試心得- graduate - PTT職涯區 的評價
- 關於材料所考試心得 在 [心得] 材料所考試心得...轉自PTT-graduate板 的評價
- 關於材料所考試心得 在 討論串(共11篇) - [心得] 材料所考試心得- 看板graduate 的評價
- 關於材料所考試心得 在 台大材料所ptt的推薦與評價,PTT、DCARD - 最新趨勢觀測站 的評價
- 關於材料所考試心得 在 台大材料所ptt的推薦與評價,PTT、DCARD - 最新趨勢觀測站 的評價
- 關於材料所考試心得 在 中壢高點補習班- 108材料所 經驗分享長庚學長 黃O賢真情 ... 的評價
- 關於材料所考試心得 在 【心得】 台大清大材料所考試心得- 研究所板 - PTT網頁版 的評價
- 關於材料所考試心得 在 【中央材料所ptt】[心得]107材料所考試心得-看... +1 | 健康跟著走 的評價
- 關於材料所考試心得 在 台大材料所ptt - 藥師家 的評價
- 關於材料所考試心得 在 [心得] 108材料所考試心得- graduate - PTT生活政治八卦 的評價
- 關於材料所考試心得 在 [心得] 材料所考試心得- graduate - MYPTT 的評價
- 關於材料所考試心得 在 材料系私校翻身!上成大第一志願分享 - YouTube 的評價
- 關於材料所考試心得 在 [心得] 台清交成材料所上榜心得- graduate - PTT網頁版 的評價
- 關於材料所考試心得 在 [心得] 台大材料所(甲組)考試上榜心得!!! leeyn PTT批踢踢實業坊 的評價
- 關於材料所考試心得 在 推甄後考試dcard 2023 的評價
- 關於材料所考試心得 在 [心得] 材料所考試心得- graduate | PTT Web 的評價
材料所考試心得 在 彭菊仙之教養幸福又好玩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生活中俯拾皆是故事,暑假,跟孩子一起《看故事學寫作》】
這套書有兩冊,第一冊提示23個寫作靈感,教你如何打破束縛、解放思考!
其實,人人看似平凡的日常都有故事,只是你有沒有覺知到那些是可以寫下來感動自己、觸動他人的故事;許多孩子只是缺了一點覺知,缺了一些自信大膽揮灑、告訴自己”我想寫下來!”,"我可以寫下來!"
生活中種種喜怒哀樂、都是線索。只要生活有感,寫作不可能沒有溫度,這些生活中小小蛛絲馬跡的感覺,就是寫作的靈感。
一個小小的線頭,端看你怎麼拉動,拉對了方向,就能啟動原本就存在於人人內心深處的磅礡豐沛情感。
靈感到底是什麼?它們在哪裡?請來看《看故事學寫作》第一冊(靈感篇),一起找到它們。
除了靈感,當然還要搭配技巧,《看故事學寫作》第二冊則提供了24個寫作技巧,讓靈感能突破框架,而用更好的創意包裝呈現出來。
寫作,不僅僅只需要感性的溫度,更需要不著痕跡的設計感、更引人入勝的鋪陳架構技巧,才不枉生命中這些真實發生過的動人歷程。
我想,就用寫作大師〈蔡淇華〉老師和閱讀寫作高手老師〈林怡辰〉的推薦序,來呈現這兩本書的精華內涵。
暑假,這套書值得中高年級以上親子一起悅心學習。
.................................................................
★林怡辰國小教師/閱讀推廣人
讀到這本《看故事,學寫作1—靈感篇》,我不禁眼睛一亮!
一直以來,常常被許多老師或家長請求推薦寫作書,但這點其實很困擾我。對我來說,寫作是種思考,在指導寫作的過程,是寫作者在心中不斷的和自己對話,將思考的軸線一點一滴的記錄下來。如果需要指導,實在很需要指導者和寫作者不斷的交會討論,依據學習者的需求、興趣、想法、提問、回答,作個別化的回應和指導,實在很難從一些類似造樣造句式的練習本中,全然解決所有寫作困難。
而這本《看故事,學寫作1—靈感篇》,本身就是一個很好的示範,從一個吸引孩子的故事入手:六年級女孩,寫也不出來、無法下筆,在心中對於寫作有著濃濃的抗拒和害怕,在一次次的故事軸線中開展,一點一滴的溶化內心的恐懼,看見自己害怕和掙扎,發現自己的獨一無二,不須和他人比較,將心中思考化成文字流瀉,抒發自己心中的點滴、用文字交流情感,原來,這麼簡單。
「靈感篇」從自由書寫開始。我最喜歡從好好生活開始,生活中不是沒有美麗,而是缺少看見的目光。每個孩子心中都有特別的寶藏,缺乏的,往往是看見和把寶藏寫下來的勇氣。從勇於寫下爛作文開始、書中找尋材料的閱讀心得、看見平凡中的不平凡、季節感受、花市等,打開探索的感官,啟迪接收的靈魂,生活中,處處是文章。
整本「靈感篇」一共有二十三節課,還有畫面感、思考力、字句詞彙的文字力量等,跟著故事主角一次次的體驗、學習、探索,彷彿也跟著突破、思考、前進、安心。
過程中,不說教、沒有標準答案,有的是故事及主角在面對寫作時的內心獨語,一而再再而三的,跟著主角的思緒,把腦中空白的畫面轉為抓住漂浮的靈感。也會遇到瓶頸,但書中在過程中說明、舉例、對比,甚至在讀故事過程中,不自覺讀完許多形容詞和思考脈絡,都是這本書和一般寫作書不一樣的地方,可見作者的巧思。就彷彿有位了解孩子的老師,正在對面輕輕和你聊著,說著故事,談笑中,靈感紛紛飛來。
每課之後,還有「牛刀小試」。在前面老師作足示範、引爆想像思考、給足信心、吊盡胃口後,小讀者們已經忍耐不住想要自己動筆試試。不管真正書寫,還是說說想想,都可。最後再參照「請你跟我這樣做」的貼心提醒和重點回顧,參與思考的寫作書,有了小讀者的真正練習,才能算是真正的閱讀完成。
內容,不落俗套;引導方式,創意無限;跟著思考寫作,有趣好玩有成效。對了,更棒的是,這本書還有「技巧篇」,年齡層是中學生,由第一本的創意寫作銜接到考試作文,並且導入文學性的表達與自我探索,非常全面且實用。
很開心遇見這本書,讓我面對師長推薦需求時,《看故事,學寫作》是害怕寫作孩子的第一選擇,在此誠心推薦!
.................................................................................................
蔡淇華 老師 推薦序
(充滿蟬鳴、風聲、對話、與故事的作文寶典)
你的孩子是否有小時候作文還不錯,作文變成考試後,就愈寫愈差的問題?或是作文時好時壞,有的題目剛好有靈感,有的題目完全不知如何下筆?還是容易偏題,看不懂題目,寫了半天還沒寫到重點?
如果有上述寫作的困難,沒關係,現在有李崇建與張佳詩合著的《看故事,學寫作2--技巧篇》,可以讓以上問題迎刃而解。這本書教導學生如何從「審題」到「選材」,一步步跟著引導練習,掌握寫作技巧。
例如在上一本「靈感篇」,「讓畫面定格」這一課,教你如何「再靠近一點」、「為文章進行3D改造」,最後「讓畫面說話」;又例如在這一本「技巧篇」裡,「因題制宜的審題練習」這一課,教你從「面對挫折(歷程)」、「戰勝挫折(行動)」、「挫折,使我成長(收穫)」、以及「名為「挫折」的朋友(定義)」等四個面向發散思考,以蒐集素材,最後一定可以整理出一篇好文。
還有聯考最常出的「雙軌式命題」,由兩個獨立詞語組成題目,如「失去與擁有」、「快與慢」、「成功與失敗」、「寬與深」、「光明與黑暗」、「善與惡」……等兩個概念的題目,這本書也會教你從「對立」、「並重」、「兩者互為因果」等要素連結。教作文,更教生命思考。
這本書用三個青少年的生命故事串起專欄文章,希望藉由故事的渲染力,能開發寫作書的不同面向。角色的原型,其實是佳詩老師自己。佳詩老師在寫書的過程裡不斷回溯、探索,試著穿越時空把過去的缺口帶到未來,成為微光,分享給更多青少年讀者。
佳詩老師是說故事教作文的高手,崇建老師更是最厲害的說書人。現在兩人連璧出書,真是所有孩子的福音。
推薦大家入手這一本作文寶典,不僅可以充當教學參考,更可讓孩子讀完後,作文紙不再一片空白的,而是充滿蟬鳴、風聲、對話,與有趣故事的大作!
【書訊】
博客來
https://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893342?loc=P_0001_004
金石堂
https://www.kingstone.com.tw/basic/2018593503448?zone=book&lid=search&actid=WISE&kw=%E7%9C%8B%E6%95%85%E4%BA%8B%E5%AD%B8%E5%AF%AB%E4%BD%9C&pi=0
讀冊TAAZE
https://www.taaze.tw/products/11100937487.html
MOMO購物網
https://www.momoshop.com.tw/goods/GoodsDetail.jsp?i_code=8939320&Area=search&mdiv=403&oid=1_1&cid=index&kw=%E7%9C%8B%E6%95%85%E4%BA%8B%E5%AD%B8%E5%AF%AB%E4%BD%9C
材料所考試心得 在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雖然我生性拖延,但現實治療大師Wubbolding 表示:「如果你沒有辦法做出計劃,就是計劃好了要讓自己失敗!」
於是過年前一天就嘗試計劃要念的範圍,把一天的範圍唸完之後就允許自己休息(一個正增強的概念)總算是在開工之前把這兩本書「大致翻完」了。比我想像當中花的時間更久!
#諮商與心理治療理論與實務
我一邊讀的時候一邊發現,原來一個心理師要考到執照至少要念這本書三遍,第一遍是在考研究所的時候,第二遍是在課堂修業的時候,第三遍是在諮商心理師考試的時候。
我以前常常在想,同樣的東西念這麼多遍有什麼意思?直到今天突然有一點點明白,隨著專業的訓練增加、實習的經驗、還有年齡的成熟,這些生活經驗會慢慢的回扣到閱讀的內容。或許在唸第三次的時候,會發現書裡面講的一些東西並不一定是真的,各種治療的方法也有書上說沒有談到的優點跟缺陷。尤其是如果讀者在學習的過程當中,深入對其中一個學派了解之後,會發現這本書根本就只是目錄而已(難怪作者會在每一個章節後面加上這麼多的延伸閱讀)。
#諮商研究法
至於左邊這本書,我很慶幸當年碩士考的是心理學研究所,裡面談到的大多是量化的研究設計技術,一邊讀的時候一邊有一種回到大學在念心理實驗法的感覺。但同時也發現2個很重要的差別:
1.諮商的研究更重視「參與者的狀態」,畢竟參與實驗的人相對於一般的受試者,有一些需要協助的地方,我們總不能夠把一個憂鬱或者是焦慮的人丟在一個非常不利的實驗情境,這是不合倫理的。
2.相較於藥物或者是心理學實驗,諮商相關的研究要操弄的變項可能要更為小心,如果治療師本身是研究材料,就不得不考慮到治療師本身特質的影響。
有慶幸的地方就有喪氣的地方。比較悲慘的是我對於質性研究的了解有限,這本書又只有一個章節簡單地提到,唸起來模模糊糊;高等的統計部分也只是簡單帶過,看了跟沒看一樣都不知道在做什麼。後面提到一些方案評鑑,沒有實際操作過的人讀起來覺得好像在打高空炮;最後提到論文寫作,感覺有是邀要要寫過的人才知道箇中的滋味⋯⋯。
總之,我在想左邊這本書可能當作「研究生使用手冊」作為參考書(做研究做到一半就翻一下)比起教科書來得更適合。
然後有一個小小的murmur ,或許可以echo 這幾天有關於 #愛莉莎莎 新聞的討論:這整本書都在寫各種不同的研究方法可能會面臨到的各種效度威脅(翻譯蒟蒻:這個世界上沒有完美的研究,每個研究都限制),所以不論是相對嚴謹的醫學研究,或者是所謂的「個人體驗」,都只反映了浩瀚無垠的世界裡面的一部分,我們只能夠盡量完備研究方法,減少誤差。科學並不是什麼至尊無上的東西,但至少提供了一種相對嚴謹的方法來檢查「如果我發現的東西是錯的,那麼是哪裡錯了?」
或者,有一個更科學哲學性的探問是:以我們的能力,真的有機會可以完全了解客觀的事實嗎?還是,你相信我們只是活在「相對主觀」的世界裡面,各種現象透過每一個人的濾鏡,會看到不同的東西?
#結論
雖然短短1000多個字就簡單講完了這五天來唸書的心得,但這五天其實真的是痛不欲生啊~好幾次都想要中間放棄,因為啃起來實在是太累了⋯⋯我也想要打電動、出去玩、放鞭炮(?),可是每個階段都有每個階段要面對的任務,年紀大了唸了這麼多也不曉得吸收了多少,就只能期待記得住的都會考,記不住的都變成氣質。
對了看完之後我對於「要成為心理師需要具備什麼樣的特質」又有一個新的頓悟:你要可以忍受無聊,忍受花很多時間在念書、解論文、做研究,甚至研究的結果不如預期等等⋯⋯。
雖然就我所知,許多人是因為自己曾經受到心理治療而療癒,因為生命受到啟迪,想要踏入這一行,了解自己也幫助別人。我覺得這個動機很好,但可能要同時考慮比較現實的事情是——要通過相關的訓練與考試,真的是不容易啊~
總之明天雖然就要開工了,但實際上我已經開工了好幾天了。放假的好處是不會受到其他「俗事」的影響(例如工作),明天開始又要左手工作、右手讀書、如果可能的話,還要用下巴敲鍵盤來寫論文⋯⋯。
雖然百廢待舉,但我想到我老闆跟我講的一句話:「關關難過關關過。」雖然關關不說,但就走一步算一步吧。
道阻且長,有走就有希望。
僅以此文章分享給在準備研究所、公務員或其他考試的戰友。
#讀書筆記
材料所考試心得 在 Henry Sir & Friends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索取Study Plan方法:只需whatsapp我出示學生證,留言【我要Study Plan」 Whatsapp Link:https://wa.me/85264008322
Henry Sir介紹:
★ Henry Sir Youtube單條試堂Video達36萬點擊(通識補習界No1)
★ 平均歷代每位DSE考生看1.2次
★ 歷屆過百 DSE 5-5** 門生用短時間足以反敗為勝
★ DSE 2018 更有兩位 7科 5** 狀元選用我們的速效課程
★ DSE 8科5**狀元指定通識考試軍師
★ 學生來自全港18區不同banding學校
★ 曾接受星島日報親子王訪問網上教學心得
★ SCMP訪問通識考試技巧心得
★ SKX教學頻道追蹤人數超過10000學生
★ Skillmove 微課程平台報讀人次兩個月超過1000人
全港首創微課程APP Skillmove 正式登場 【裡面有Henry Sir和不同科目的補習錄音】
ios下載:https://itunes.apple.com/hk/app/skillmove/id1451278001?mt=8
Andriod下載:https://play.google.com/store/apps/details?id=com.skillmove&hl=en
----
「Henry Sir,DSE2020幾時開始準備最好?」
答案:宜家開始。
係,當你係考試前一刻先覺醒,
你連準備嘅機會都沒有。
人生好多野都係講timing。
好多人考得唔好其實唔係蠢,
係plan得唔好、放錯重點、太遲發力。
「點解明明有心去溫LS,都讀得唔好?」
一般人嘅溫書策略,係受制於平時嘅教學進度。
老師今日教單元一,你就溫單元一
教到邊溫到邊。
咁呢種「見步行步」嘅溫書策略,有咩唔好?
第一,你肯定溫唔切書。
因為絕大部分學校都教唔切書,
如果你跟學校進度,
去到臨考之前三個月先教完,
基本上你就係得返最後三個月時間消化,
喂大佬,你pick up得黎都入唔到腦啦。
唔好唔記得,你仲有其他科要溫。
第二,你會好容易迷失。
見步行步嘅溫習方法,
係幫唔到你去睇到個大picture,
好多同學好勤力背point,但你好快就會自我質疑:究竟我投資左時間溫呢堆嘢,考試有咩用?
咁又冇D比較efficient嘅方法?
有的,你可以試下「從結果開始」
我們建議你面對什麼考試,
都應該從result開始睇返轉頭,
summarize返究竟有咩係當日需要表演的伎倆,
先看一看考試當日你要做的關鍵workflow
然後再鎖定關鍵能力值,刻意訓練。
咁即是點?
以LS呢科為例,當你睇番pastpaper卷一,
主要係玩數據和資料運用、臨場拆解、用考官畀你嘅材料去拆解考官設計嘅題目
咁請問,你仲會唔會將「背point 背data 背example」作為你溫習嘅主線?
咁你可能會話,卷二呢?
卷二唔係需要example咩?
係啊,咁但係你覺得漁翁撒網咁大包圍死背,
最後有幾多%嘅effort係可以轉變為分數?
用到出黎嘅機率大唔大先?
當你開始投放時間去溫書,唔可以唔講回報率。
因為時間係每一個考生最稀缺嘅resources,
錢是無法買到時間。
所以話,「結果」決定「方向」,
如果睇唔到「終點」,就睇唔到「重點」。
另外要提提你:
「通識冇你想像中咁善良,唔好輕敵」
通識一直被視為「二奶科」「吹水科」但實際上考評局比你想像中陰險,
包括近年越來越多變的題型設計,越來越偏怪的議題,
還有你最唔想見到嘅政治題回歸。
其實考卷設計想傳達一個訊息:
HKEAA唔expect你hea玩通識,因為出題考官並冇諗過遷就你嘅水平。
90%考生低估這一科,
一味以為自己已經好勤力睇issue刨範文
直到落場一刻,
先發現3年嘅準備係幫唔到自己解決眼前嘅題目
GG過後,報仇要等下年,
人生值得花咁長時間玩考試遊戲嗎?
好啦,入正題,如果你考2020通識,你呢一刻應該要點做?
你首先需要的是:
一張由2019年5月到2020年4月的 《全年溫習時間表 》
全年溫習時間表有什麼用?
1. 分析DSE 2020前的4個進步階段和關鍵突破點
2. 告訴你不同階段需要達成的任務和部署
3. 分析一般考生的集體行為和心理盲點
4. 教你自修通識的捷徑
5. 給你一個清晰的作戰藍圖、溫習方向和deadline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1r8ao43KFRU/hqdefault.jpg)
材料所考試心得 在 LamaShania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大家似乎對於奶酥麵包都有些"恐懼"...當初在考試的時候, 的確也挺害怕抽到奶酥麵包, 就是怕烘烤的時候餡會豪邁的給他爆漿阿~
但是上了烘焙課程之後(辣媽之前在毛毛烘焙教室上課), 學到了很重要的包餡技巧, 再加上辣媽自己慣用的小撇步..就來給他好好的分享啦!
這次的影片是我製作過最長的, 包括一開始奶酥餡的製作, 麵包整形, 包餡, 二次發酵最後的烘烤. 都有我自己的心得分享喔!
影片裡面幾個重點, 大家可以仔細看看喔!
。奶酥餡的前置作業
。包餡技巧
。怎麼判斷二次發酵是否完成
。如何判斷麵包是否烘烤完成
只是錄影的時候, 腸胃炎還沒好, 可能說話有點有氣無力的. 大家包涵一下^^
材料如下:
*麵團材料
高筋麵粉 170g
低筋麵粉 30g
無鹽奶油 10g
砂糖 15g
水 120g (夏天建議使用冰水)
鹽巴 2g
速發酵母 2g
麵團採用直接法製作, 將所有材料放入麵包機, 啟動『麵包麵團』功能(105T的 14), 時間一到即可取出來整形.
*奶酥材料 (與 "新食感!麵包機變出85道中西料理" 相同)
無鹽奶油 120g
糖粉 100g
鹽巴 1g
蛋汁 30g
奶粉 150g
(奶酥餡 在這邊只會使用部分喔, 剩餘的部份可以冷藏保存, 盡量3天內使用完, 或是大家可以依自己的需求增減量)
奶酥的部份如果家裡沒有 攪拌器, 也可以自己將所有材料混合之後, 用手動打蛋器混合均勻就可以囉.
奶酥麵包文字食譜: http://www.lamashania.com/2014/09/blog-post_24.html
published by 辣媽Shania
--個人部落格 - blog http://www.lamashania.com/
--新書『新食感, 麵包機變出85道中西料理』 在博客來 http://goo.gl/HIk8Sz
--My Fan Page
https://www.facebook.com/LaMaShania
#麵包機 #麵包機食譜 #Panasonic105T #Panasonic麵包機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Hv1-5CBkza4/hqdefault.jpg)
材料所考試心得 在 111材料所各校考試心得- 研究所板 - Dcard 的推薦與評價
我覺得材料所真的不會太難,只要願意花時間讀書,一定可以上四大其中一間。考試期間我其實浪費蠻多時間在考多益,建議如果已經確定要考試,可以在大三的 ... ... <看更多>
材料所考試心得 在 [心得] 112 材料所考試心得清大、台大上榜- 看板graduate 的推薦與評價
因為考前一個月基本上每篇心得都看了6、7次,所以發一篇心得來幫助往後的考生。由於上一篇牽涉補教等等 ... [心得] 112 材料所考試心得清大、台大上榜. ... <看更多>
材料所考試心得 在 [心得] 111材料所考試上榜心得- 看板graduate - 批踢踢實業坊 的推薦與評價
(幫同學代po)
文筆和排版不好請見諒
〔背景〕
本人是116資源系畢業生,系上排名26/35,今年為重考年,大學期間沒做專題,大學期間
打了一堆系隊和加入校隊,系上的課都是有過就好,普化上下都被當過,當初大三時知道
系上許多學長姊都利用考試入學考上材料所,並且都考得不錯,自己是台北人,也想在最
後一個學歷有個不錯聽得名字,就以台大為目標做準備。
110考研成績
台大材料丙組(備取7)
英文(B):68 加權結果:34
材料科學(A):34
材料熱力學:75
口試:52
加權總分:136.5
口試資格(筆試最低成績):83 正取生最低錄取分數:182
清大工科(備取18)
材料熱力學:4x
物理冶金:4x
清大材料(沒注意多益成績須為兩年內,來不及考,故沒有報名)
成大材料 (和台大同天考試故放棄報名)
成大綠材 (好像是第一天考完台大後,和陳姓朋友懶得考,想提前去高雄考場準備清工,
結果我清工備取18他直接正取…..)
第一年考試
大三下
我在三月初才報名補習班開了材熱線上,但心態和時間都沒準備好,到7月前才看了
20堂課
暑假時
因為自己有打校隊,也正在同時準備大專盃,暑假結束時,才看完材熱,材科才剛開
始看。
大四上
在準備大專盃的同時,也深知自己進度落後,只修了8學分的課,並申請減修,沒事
的時候都到補習班報到讀到9點10點,一天可以看2到3堂,但材科加上物冶,最後又有材
科題庫,一直在追課的路上,沒有花太多的來複習。
寒假到最後倒數
最後還是放掉題庫班的磁性材料,考古題也沒辦法寫很多並熟練,便直接看解答來複
習,但成效並不好,最後上高分子和xray就去考試了。
第一年後意識到自己所需改進的地方
1. 太晚認真下定決心開始讀
大三寒假後報名,但熱力學在暑假8月中旬才看完,並且只是把影片刷完,沒有認真複習
,狼吞虎嚥,腦袋空空。
Solution: 提前安排好看課度,盡早開始。
2. 太多東西都沒真正的搞懂
因為課很多天天都在趕課的路上,沒有把當下遇到的問題馬上解決,甚至沒發現到自己哪
裡不會,只會囫圇吞棗,想說背一背就會了。
Solution: 上完當天的課後,一定要當天複習,找出自己哪裡卡卡的,仔細熟讀。
熱力學:公式自己推導、要熟背名詞定義、每單元後寫各個單元的題目
材科:熟記
物冶:在單純的熟記上,搞清楚各個現象間的聯繫,李正中教的是很有邏輯的,不完全是
死背,個人覺得相當有趣
3. 有其他會讓我分心之外物
當初還要打大專盃,一周都有三天早起要6:30晨練,雖然是沒有耽誤到太多看影片的時間
,但體力和心思都有受到影響。
Solution:先把外務或會分心的事情排開。
個人建議:
決定考研時,就要下定決心的,尤其我自己對於材料的所有科目完全一竅不通,全部都是
重新學習的,勢必是需要投入相當大的時間和精力的,但對於不是本科生的考生也不用氣
餒,只要好好參考自己的學長或注意大家的發文的建議
-----------------------------------------------------------------------------------------------------------------
111年考研成績
台大材料所甲組 (正取5)
英文66
材料科學61
材熱93
口試70
總分181
口試資格(筆試最低成績):137 正取生最低錄取分數:168.34
成大綠材所 過一階 沒去面試
面試30% 筆試70%
物理 40.5 化學67.5 材科 45 英文61(只刷後20%)
平均加權成績 35.7 正取生最低錄取56.65 備取生最低錄取47.94
成大材料所 (備取12)
物理與化學 35 材熱 82 材科62.5 英文 66
交大材料所奈米組 (書審)(備取8 )(3/23備上)
交大材料所甲組 (書審)(備取34)
清大材料所 (正取)
理工一(物理化學) 120.25 (滿分200)
理工二(材熱工數) 56.0 (滿分200)
理工三(材料科學) 80.0 (滿分200)
總分256.25 最低錄取分數170.25
清大工科甲組 (備取8)
物理冶金62 材熱47 總分109 最低錄取分數99
第二年(重考年)
四月後
得知自己大概就備不上的情況下,開始再次的準備考試,利用多1000元的方式把課程延後
到6月底,重新把材科題庫和物理冶金重新看一遍,複習材熱並慢慢地重新整理筆記,一
開始先培養讀書習慣,平均一天大概讀4個小時(不包含吃飯和休息)。
七月
早上9開始讀,平均一天讀5個半小時,並開始寫那兩本月考題,和gaskell習題、化學
八月
時間上升至約8個小時,以一天一份月考題為標準直接給他寫下去,加上複習物理冶金,
和callister原文書和背後的習題及熱力學各個單位的習題
九月以後
一天讀書時間拉長到10、11個小時的時間,月考本重新再寫一遍,各學校的熱力學考古題
(台大清工台科),把材科題庫全部自己寫一次(台大),台科和交大並分析和熟練台大不同
之題型,整理材科各式題型的題目
寒假到最後倒數
不再寫新的題目,把握自己目前所會的,複習自己錯很多次的,背個高分子,就去考試了
。
第二年後發現的問題
1. 對於成大考古題掌握度不高
材科常常會出記憶性的考古題,雖然我在暑假時已經寫過一輪了,但在接近考試時,已經
把重心完全放在手寫題的學校,清工的物冶、台大的材科和李正中的材科題庫班,有太多
需要再複習鞏固的內容了,加上自己內心覺得成大相對好考,就沒有花太多心了在這上面
,雖然今年成大晚了一周的時間才考,但在考完台清後,壓力已經完全消失了,也耍廢了
三四天,真心建議要考上成大正取,真的要對考古題要超級熟悉的,一定會出考古題。
Solution:要正取一定要寫得很熟
2. 物理化學完全不熟
光讀其他科時間都不夠了,雖然有翻大學物理精要和張晉化學,尤其是物理之的是完全不
懂,自己也覺得難搞,成績出來也是不意外,可能也是我成大沒有正取的原因之一吧。
Solution:化學看李正中加上多寫考題,不會的再去看張晉化學補充一下;物理的方面我是
放棄了,建議提早開始讀,暑假時利用時間把這兩科大至都讀一遍。
第二年最重要的改變
我在ptt上看到了https://www.ptt.cc/bbs/iOS/M.1584350291.A.160.html
這篇,想說我都已經重考了,不如換一個方式讀書,不僅提高新鮮感,在熟悉後真的讓我
讀書有更高的效率,我賣掉我的美股,轉而投資我自己,和學弟買了一台二手的2020
IPAD PRO +二代的apple pencil,大家可以看上面那篇的介紹,看自己到底適不適合,也
可以和有IPAD的朋友借來體驗看看,並在經濟允許下,做出自己的決定。但IPAD一定不是
必需品,只是可以在你努力的基礎上,讓你更方便有更好的效率,屬於錦上添花甚至是如
虎添翼。
(推薦的軟體)
1.筆記軟體:notability、goodnotes
在我的立場下,有需要或可以錄音的話,我會推薦利用notibility,只要點一下你寫的筆
記,就可以重新聆聽當下你聽到老師上課的內容,如果是在台北上實體課用平板的話或自
己在家看影片並放出聲音,就會滿推薦利用notibility的功能,滿多的重點不光是老師寫
在黑板上的內容,很多觀念的連結和老師的邏輯想法,都是老師很快又嘴巴帶過,不一定
會寫下來。我自己是用介面比較好看的goodnotes,但在畫圖方面就真的相對於
notibility稍加不便,習慣了是也影響不大。
2.用GOOGLE CALENDER
紀錄每天讀書的科目和時段,我覺得最好用的功能是你可以設定一個目標和頻率,系統會
自己幫你安排到你空閒的時間,可以用在複習一些需要高頻率但時間就短的活動,像是背
材科的一些內容。
3 ANKI 搭配 MarginNote
我會把我自己整理的各科筆記傳至Marginnotes利用的他螢光筆覆蓋功能,並選取成一個
方塊變成記憶小卡,再統一上傳至ANKI(因為他對於複習的重複頻率設定能夠比較細節,
可以客製化設定自己的複習量和頻率),Marginnotes可以很方便的做成心智圖,讓自己對
各個單元更加了解。
資料來源:
https://www.ptt.cc/bbs/graduate/M.1521219499.A.49B.html
4 潮汐
主打是利用番茄鐘的讀書法,記錄自己讀書的時間可以設定休息時間和頻率,但不是每一
個人都適合拉,要自己找到適合自己的讀書方法,後來我都是用來記錄每天我讀書的總時
數。此外有時讀書讀得很膩,我會選擇聽裡面的自然音,也可以維持自己的專注力,那為
甚麼不聽甚麼流行歌或有歌詞的,因為我個人的經驗是我會跟著音樂一起哼或唱或聽裡面
歌詞,所以存音樂的自然音,是我自己的最佳選擇,也可以避免用yt聽音樂時等等就滑到
甚麼影片就著看了又看,就會白白浪費許多珍貴的讀書時間。
資料來源:
https://www.ptt.cc/bbs/iOS/M.1521379207.A.11C.html
(各科細節)
材熱
看自己上課寫的筆記和共筆、綠皮書題目、月考本、和各校考古題(整本)
我認為材熱就是數學,一定要多練習,每天至少寫一份考題,並做一題錯題本,記錄下自
己哪個公式或題目提供的資訊但自己看不出來的地方,紀錄一下,沒事就拿出來複習一下
,太難的題目可以放棄稍微看一下解答,但清工的會考考古題自己要斟酌一下。
材科
我有讀smith、callister和各章節的習題和老師的筆記、月考題本
李正中的筆記算基本的內容不多一定要會,之後再透過題庫班加強和原文書加強,最後一
定要背熟各校的考古題,以台大來說,滿多地方會重複考的,一定都要整理起來,至於題
庫班是不是一定要看,我認為有時間一定要看,不然台大材科老師若有教大但你剛好那一
題不會,滿高機率就很難贏過別人,再者你和沒補習的人最大的差距就是在老師的題庫班
,會針對目前的時事,補充最新的科技,台大的電子材料題目正好也最愛出這樣的題目,
賭對了就很容易在眾多考生脫穎而出。
物理冶金
不要覺得說只有要考清大工科才需要讀,不論是成大的選擇題和台大材科的金屬陶瓷材料
都會用的,要考清工的更不用說,大部分都是老師的學生,而且清工的物冶考得真的很抽
象,要對各個觀念很熟悉,才會考的好,有時間一定要讀。
普物普化
化學看老師上課的筆記,能拿到化學的基本分,配合題目遇到不會的再去找張晉化學。
物理就有點半放棄了,可以配合大學物理大學精要,建議要清成正取的,一定要讀,清材
的物化滿簡單的(較多簡單力學),則成大真的比較困難(也考更多的電磁學)。
工數
放棄
時間分配
前期 材熱(10)
中期 材熱(2)材科(8)
中後期 材熱(2)物冶(8)
後期 材熱(2)物冶(2)材科(6)
最後 材熱(1)物冶(2)材科(7)
材熱真的是考材料所考試中決定性的科目,一開始一定要全力弄懂,題目也要海量
海量的算,先把材熱讀好,才可以專心應付內容較多的材科和物冶。
物化提早準備,或利用零碎的時間,背化學式的英文或各式的公式。
沒有人是完全準備好才上戰場的,把握自己會的並讀熟就很夠了。
〔後言+補充〕
清大:
真心建議不要把清大材料當第一志願,我去清大去了超級多次,人好不操的金屬組都已經
在推甄的階段都被找完了,其他人好的教授,也會有一堆學生爭取那一個最後的名額,剩
下來的選擇真的不多,只會剩下一些很操也不一定兩年畢業的教授,但考試進去就要有決
心在找教授方面一定會比你正取的難度高出超級多,整個心累,最後看你自己的標準,要
兩年準時畢業的教授也是還有名額,但可能會做一些雜事、跟教授打籃球阿、寫新聞稿、
幫忙老師開的公司做一些有的沒有的,不然就是可以學到很多到真的操爆,大家要自己做
好心理準備。
台大:
我在第一年報名丙組,第二年則是甲組,大概可以幫大家稍微提供一些意見。
其實無庸置疑,台大甲組算是最難考的組別,正取生的筆試分數相差很大的,若你的實力
堅強,在各式月考都在排名前幾名,那我可能會推薦你考甲組,但其他人的話,丙組算是
相較容易上的組別,但在面試上兩者最大的差別在於丙組面試分數落差極大,在筆試和面
試分數有相同權重下,面試往往會起到決定性的因素,像是我那年丙組正取都是90分起跳
,備取直接就75分左右了,我更慘才52分而已,重點是丙組的都是在閒聊,可能我不是材
料系也沒做專題的原因吧,那年成大材料也有一個是沒做專題面試也是50出頭而以,在我
多方打聽下,那年正取5的分數是比我另外一個成材的朋友低個20幾分吧,在丙組我自己
推斷,如果就受愛你面試分數就直接90+只要筆試不要真的太低,應該就是穩穩上了,畢
竟我觀察到近年來面試90+的都是正取。甲組就相對公平了面分數真的差異不會到太大,
換言之筆試的高低是才是是否正取的關鍵,當然面試85分的大有人在但畢竟甲組幾乎都有
12多個名額, 所以只要面試不崩維持個70多分,接著就是以筆試論高低了,甲組都會問
一些專業問題,像是你有知道哪個老師的甚麼研究?在緊接再由你口中的答案進行接下來
的問答。
成大:
考古題必要會,我就是有點掉以輕心,也沒真的花太多時間在上面,所以考得不算理想。
一路上,除了感謝李老師的付出,接著就是我的家人,能接受我多花一年的時間在台南繼
續租房子專心重考,我也算是拿出不錯的成績沒有辜負自己和他們。也謝謝資源系一起讀
書的夥伴,還有借我帳號的大哥,也包含了持續幫我加油的去年戰友,和現在人在台材的熱力
100分學長,藉著是包容的女友,感謝大家,讓我能走完這艱辛的路,上研究所只是一個
開始,還是要再努力學習,在此勉勵一下自己。
有志者事竟成,先設定好你的目標,往回推說你需要完成甚麼,照著你自己的規劃,
邊走邊修正,找到適合自己的方法,心無旁鶩的朝自己的目標邁進,投入自己所有心力,
並得到自己一個滿意的結果,不論要花多少時間,過程一定是痛苦的,但終究只是過程
而已,回頭看,很開心當初的我沒有放棄自己,才能成就現在的我。
祝所有考生能夠拿出自己所有時間和實力,不讓自己後悔。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58.114.153.52 (臺灣)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graduate/M.1649665486.A.5F8.html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