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認真聽】一個人也很好 | 日劇《#獨活女子的推薦》 | 少子化、低生育、不結婚 | 超單身時代的來臨 // 李長潔 🙆
.
美國中情局(CIA)公布全球2021年總和生育率預測數據,台灣將成為倒數第一名,果真又引發男女、老少各種大戰。其實我覺得,少子化難以逆轉,真的不需想甚麼「媒人養成班」來催生,老老實實地面對這個時代的改變。但不要拿少子化的議題,來形成對單身的壓力、對女性的不善、對青年的不滿、對外配的歧視。議題打開了,就來面對。但今天沒有要聊這麼專業,我想談談一部與單身生活方式有關的日劇小品,《獨活女子的推薦》(ソロ活女子のススメ)。
.
《獨活女子的推薦》該劇改編自朝井麻由美的同名隨筆作品,喜歡該作品的朋友,可以去追蹤一下作者 Twitter。這部品以「享受單身生活」為主題,探索「#獨活」(ソロ活)的當代意義,這些微小日常、有點介意、但又蠻歡樂的獨活實踐。作品中點滴地將「獨活」定義為「積極地享受個人時間的活動」,或許在不婚不育的趨勢中,也是一種安身立命的生活方式。
.
當然我們還是鼓勵大家構成多種社會連結,這個作品與生活方式的經驗,可以帶給我們一些重新思考單身生活的機會。想想單身在社會關係中的意義是甚麼?而自由的選擇又是甚麼?我們為甚麼越來越傾向選擇自己生活?日本單身研究者荒川和久的《#超單身社會》裡預測,2040年日本社會將邁入「#獨身世代」,屆時單身人口數可能會到達近40%。同樣的趨勢傾向也可能發生在台灣,我們又該如何面對呢?
.
📌 #今天的內容有
.
▶ 孤獨的操作型定義
▶ 甚麼是獨活(ソロ活)
▶ 日劇小品《獨活女子的推薦》
▶ 一個人的法則
▶ 獨活的小調查
▶ 超單身時代的來臨
▶ 重新定義家庭,產生新的社會紐帶
.
📣 #firstory 聽這裡:https://open.firstory.me/story/cknrcieae6szc0842irtm73vl?ref=android
.
📣 #kkbox 聽這裡:https://podcast.kkbox.com/episode/LX0icMMRD1sgn-AWUg
.
📣 #spotify 聽這裡:https://open.spotify.com/episode/1FmpZVf818cSYrJw12BYxO?si=ib05-LlXS7OEEb74CHjyEg&utm_source=copy-link
.
📣 #apple 聽這裡:https://podcasts.apple.com/us/podcast/ep-44-%E4%B8%80%E5%80%8B%E4%BA%BA%E4%B9%9F%E5%BE%88%E5%A5%BD-%E6%97%A5%E5%8A%87-%E7%8D%A8%E6%B4%BB%E5%A5%B3%E5%AD%90%E7%9A%84%E6%8E%A8%E8%96%A6-%E5%B0%91%E5%AD%90%E5%8C%96-%E4%BD%8E%E7%94%9F%E8%82%B2-%E4%B8%8D%E7%B5%90%E5%A9%9A-%E8%B6%85%E5%96%AE%E8%BA%AB%E6%99%82%E4%BB%A3%E7%9A%84%E4%BE%86%E8%87%A8-%E6%9D%8E%E9%95%B7%E6%BD%94/id1516956557?i=1000518030824
.
📱#FB 完整論述版:https://www.facebook.com/208541192666847/posts/1743856235801994/
.
////// 完整論述 //////
.
之前好幾組社會學課程的學生想要探索「覺得寂寞覺得冷」的單身問題,他們用試圖用資料、訪問、問卷去翻轉,將單身「問題」轉為單身「生活」。一方面這些報告指出單身的人如何被形成一個文化階級,裡頭有著歧視、偏見,也有想望、羨慕;另一方面,積極地指出單身生活如何在未來的社會中,成為一種合理也合法的選擇。今天就來談談,這種單身生活。
.
▓ #甚麼是獨活
.
蠻喜歡江口德子,她第一次擔任主角,飾演《獨活女子的推薦》中的五月女惠。該劇是近年大力推動「獨活」(ソロ活,solo活)的東京電視台之新作。先前的知名作品還有《孤獨的美食家》、《和歌子酒》、《一人露營吃完就睡》等等,都是以一個人享樂為題材。這次就是作家朝井麻由美的同名作品為原案,帶出女性獨活的體驗。
.
呼應著山田昌弘的「#家族個人化」、「#逐底社會」,荒川和久的「#超單身國家、「#結婚消滅」等社會現象。獨活,也就是solo地生活,成為一種伴隨而來的生活處境,也是選擇。在前述的結構性、歷史性架構下,日本人開始出現這種強調「一個人」生活的文化運動。一開始是以女性為主要群眾,相對於團塊世代後被養出的一代「賴家男性」,政經地位與教育程度逐漸升高的女性,開始真正握有交往的選擇權。平成時代的經濟條件、勞動生活、愛情想像的各種交錯下,女生們決定好好過自己的生活。(這也是很多政策目標是女性的原因,因為女性在統計上有顯著的變遷)
.
▓ #一個人的法則
.
《獨活女子的推薦》的每一集,都有對獨活方式,進行一場透徹的規劃與體驗,模擬出你應該怎麼做的推薦。從目前的集數來看,像是「一個人吃燒肉與利木津豪華轎車tour」,就可以點貴一點的肉品,可以不用囫圇吞棗,或是穿著高級禮服搭上禮車,好好幫自己過一個奢華的生日派對;第二集則是「一個人去宇都宮動物園與品川水族館」,你可以好好只看自己想看的動物,全部的動物都看,那是小孩做的事;第三集是「一個人去有樂町天文館與去Bali ann高級愛情旅館」,當然一定要購買單人沙發區看到睡著,而高級愛情旅館也很適合一個人去好好享受,實惠的奢侈一下。
.
根據一個2019年的日本獨活民意調查(ネットエイジア株式会社,2019),訪問1000位20-69歲的男女,想了解他們對「自己一個人生活」有甚麼看法。可以看到,87%的人喜歡獨處,也想確保生活中有一段獨處的時間。其中又以30歲的女性與40歲的男性為多。他們認為,獨活的好處是可以重視自己的想法和步調,不必為與他人的關係操心。
.
調查發現,有獨活經驗的人,感受到「視野變更寬闊」、「生活更加充實」、「增加了知識與經驗」等效果。而他們則欣賞五木宏、有吉弘行、天海祐希、久本雅美等同樣也是獨活的名人。喜歡《星際大戰》、《天氣之子》、《名偵探柯南》、《你的名字》等作品。(調查這個要幹嘛XD)。也更樂於投資自己在學習各種事物上。
.
甚至還有推廣獨活的網站「ソロ活:お一人様向けおでかけ」:https://www.enjoytokyo.jp/solo/trend/。提供各種可以好好獨活的消費訊息,整理出獨活男女的市場模樣。
.
▓ #為何女性不結婚
.
中央研究院學者楊文山在2008年針對青年不婚做了調查,不婚女性的人口的確逐步上升,這還是十幾年前喔,而且細探原因,女性在婚姻中的幸福感不斷地降低,而男性卻上升了。人間田野觀察家在〈為什麼都市女生不結婚?激烈競標黃金單身漢,贏家卻不一定是聰明美麗的女人〉中,討論了女性不結婚的原因,簡單來說,台灣年輕女性在面對傳統婚姻價值觀、與男性的文化資本與關係對待時,就退卻了。傾向更謹慎地選擇自己想要的美好人生,而不是去成就男方、婆家的家庭倫理。
.
▓ #那那那少子化怎麼解
.
中央研究院社會學研究所的鄭雁馨(2019),也曾指出低生育率與全球化社會面臨的青年經濟困境有關,在東亞地區也有一部份原因,是因為傳統儒家在「#三從四德」與「#傳宗接代」框架下的婚姻家庭價值,已因女性教育提升與經濟獨立而受到嚴重的挑戰。整體社會若在思維與行為的因應上缺乏彈性,將難以適應年輕一代男女的人生規劃與發展。她建議可以借鏡法國的生育政策,同性婚姻合法、同居普遍且有法令保障、非婚生育數佔總出生數近六成,讓更多相互扶持可能性出現在親密關係中。
.
山田昌弘在《#失控的逐底社會》(2017)中,提出兩個解決社會崩潰之道:橫軸聯繫:同居、合租,和陌生人當鄰居,預防老後孤獨;縱軸放鬆:放鬆未婚生子、單身生子的道德限制,讓各種生育成為可能,甚至,打造沒有血緣也可以建立親子關係的社會,例如收養。整個社會都要放寬對「家庭」的定義;這樣的做法,是透過重新定義「一家人」,來回應當傳統家庭的形式已無法支撐的社會未來。
|
📒 #參考文獻
.
1. 楊文山(2008)。年輕人為什麼不結婚:台灣社會未來的婚姻趨勢研究。生命教育研究期刊。
2. 山田昌弘(2017). 底辺への競争 格差放置社会ニッポンの末路. 朝日新聞出版.
3. 荒川和久. (2017). 超ソロ社会:「独身大国・日本」 の衝撃. PHP 研究所.
4. 人間田野觀察家(2019)。為什麼都市女生不結婚?
5. 鄭雁馨、許宸豪(2019)。台灣超低生育率的迷思與現實。
|
#未來的親密關係
#獨活最高
#有伴也好
#家族的個人化
#人工受孕
#非婚生子
柯南水無集數 在 一本好小說的誕生(拿起筆就能寫)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黑書白書讓讀者讀的懂得就是好書】寫作黃金十點重要事項
先說一下今天不是要來講哲學,黑貓白貓或白馬之辨什麼的,只是說在這裡喜歡閱讀的我們,很多時候,也會碰到一種尷尬的情況-
那就是,這書寫得超好超讚的,得獎不說,作家更是重量級!But,人生就是這個But,可是瑞凡我…看、不、懂(手刀在雨中奔跑)。
這裡沒有冒昧、批評或想引戰攻擊誰的意思,純粹下午看到某版有位文友寫了那麼一句「嚇壞了我這個識字的文盲」實在心有所感。
作為一個前幾本著作寫得要死,但常收到讀者回饋說:「看起來好像還不錯,但很抱歉,我真的讀不懂,太難了」之類的作者me,或許好像還有那麼一點小小資格,可以來跟各位分享一下這個相關。
老實說,剛開始聽到這些回饋時,年輕女孩(?)不堪用的玻璃心,馬上就碎了,不僅碎了一地,而且是要掃好幾天才掃得乾淨的那種。
但也不是說我現在年紀大了(!)就開始臉皮厚(X),而是我在某次掃碎玻璃的時候,突然名偵探柯南靈光一閃的想到,嫌貨才是買貨人!
當然不嫌也可以買貨啦,但總之我那時就突然想到:讀者正試圖要告訴作者(也就是me)什麼,所以後來都先不掃玻璃,先思考-
讀者想看什麼?他們感興趣的東西是?要怎麼樣他們才聽得懂,我給的東西有沒有太多?頻率究竟要怎麼調才能像唐鳳的腦波攻擊~
這個時候就要先岔題來講一個小故事,話說唐代有個詩人小鮮肉叫白居易,他每次作詩都喜歡請來一個歐巴桑,問她能不能聽得懂?
懂就收不懂就再修,姑且不論白白是不是因為好姊弟戀那一口而且要年紀大很多的那種,製造機會(X),總之這就是老嫗能解的傳說。
所以後來,我除了一個文字寫作者該做的功課以外,開始會注意自己的文章能不能淺顯易懂,一改再改,就算原本的文章沒有錯誤。
而且多方去找這類的資料,甚至一有機會就向問得到的專業人士請教,其中不乏許多出版行銷相關,甚至是暢銷作家或重量級作家。
但必須說有些時候,也有真的很熱心、主動來分享我一些眉角讓我知道的厲害人士,或許對他們而言只覺得這不過是舉手之勞而已。
但很謝謝!每個意見我都有想,不管是留言私訊還是通話,真錯時就馬上修改(身為人類也有老眼昏花或我手怎沒寫我口的時候)。
不過綜合以上,真心覺得有幾點值得分享,也歡迎大家參考看看-
一是標題,標題跟戀愛的初次印象一樣,很重要很重要很重要(因為很重要所以說三次)連眼球都吸不過來,你還想別人看你文章?
二是內容,人客都進來了,還不快點上菜!不過注意的是雖然可以端出招牌,但最重要的是還是要看客人想吃什麼,喜歡什麼再講。
不然就是最先開始的招牌菜要先想好,但大家也知道客人百百款,想滿足每個人的胃是不可能的,但能做到一般可以接受就算過關。
三是一句話可以講完的請不要拆分,除非你有足夠自信,覺得自己的文筆優美流暢又美妙~美妙到讓讀者可以不知不覺就把菜吃光。
敢寫長句子或長文章,就要做好讀者可能不是個大胃王的打算,就像大家過年有空想追個劇,可一旦發現集數爆了就決定棄追那樣。
世上最會跑的人,不是犯人、警察或偵探,而是讀者,因為讀者每分都幾百萬上下在跑的(X),何況現在資訊流通那麼讓人應接不暇。
四˙的話,大概就是要知道自己的專業與擅長,然後從那邊開始開挖,反正就是要把一鏟一鏟挖出來的東西,做出自己的特色來。
五,用靠北婚姻的話來講,就是山珍海味每天吃也是會膩的,所以要記得時不時換個花樣,不過要是自己挖無可挖的時候該怎麼辦?
這就是六,沒看過豬走路也有吃過豬肉吧,想成為一個文字工作者,一點田野或資料調查的能力也沒有,那可能就要先說掰掰惹~
所以七來了,喜歡出去玩嗎?隨便路上抓來一個人你都可以聊的外向嗎?那可以試試田野調查,只是無論如何還是要注意安全就是。
先不管會不會危險的其實是別人,反而是你不要問很可怕,如果跟我一樣走內向路線,史上社交距離做最好,但記憶力還算可以的~
那就八,古人喜歡說書中自有黃金屋,But年代流行事物詭計,現在新聞媒體或自媒體很發達,有時候在社團默默潛水也會聽到八卦!
不過九,一般人對寫文章這件事,可能會有個印象是要很吃修辭與形容,但老實說,就我個人走過路過靠北社團與Dcard的想法是-
再怎麼厲害的文章,都比不過底下鄉民那些走過路過分享留言的討論串,一句話就突破盲腸,力道快狠準,甚至可以一滴血都不流!
高手在民間,不知道的地方正臥虎藏龍,所以十,請問你可以活多久?人說濁水溪後浪推前浪(?),殊不知前後浪可能一起死在沙灘上
競爭內鬥有時是沒用的,你有你的厲害,我有我的擅長,據說文人相輕有時會相害,只是不知,鷸蚌相爭了,又是讓誰得利了去呢?
所以,沒有十一了,想不到我這樣的文學衫菜,有朝一日也可以東施效顰的學呂秋遠律師的黃金呂十點,人生真的有好多想不到啊!
謝謝你們願意花時間閱讀我這篇不算短的文章,如果你們已經讀到了這裡,是不是代表,以上十點,我也有那麼一點點的做到了呢?
最後也謝謝文友作家徐維芷(《籤詩密碼》作者,我很喜歡她的書)分享了她教學實務的感想-如果你的思維模式比較不像一般;
甚至有閱讀障礙的話,應該先針對自己先天的特質先做理解,找對方向再衝衝衝,不然方向不對一直鬼撞牆,反而白白浪費了時光。
最後這裡,就預祝大家寫作、閱讀與出版相關,都飛黃騰達~身為最近都睡很少的大齡老女,就在這個時間跟大家一鞠躬,下台惹~
https://www.facebook.com/ChiChaoChun/posts/11833714786879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