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城夢魘》Mare of Easttown (2021, Creator: Brad Ingelsby)
琦溫斯莉一直是我其中一位最喜歡的演員,她剛憑在《東城夢魘》Mare of Easttown的演出拿了艾美獎視后,而且《東》普遍亦有不錯評價,所以趁剛過去的長假便一口氣把這套共7集的迷李劇煲完。琦溫斯莉在《東》飾演警探Mare,7集故事圍繞她調查一宗在東城小鎮發生的少女兇殺案。Mare差不多都認識小鎮上的人,所以故事發展亦自然緊貼著每人亦有各自的過去和秘密(包括Mare 一家和她自己)。透過Mare 的調查,逐漸帶出每個人物嫌疑,深入他們的故事找出兇手,從而側寫這個東岸小鎮的社區面貌與陰霾。
《東》很難說不好,因它具備了很多吸引的元素,首先是琦溫斯莉和一眾配角的出色演出,配合所有角色都有空間發揮其人物故事,光看他們已夠精彩。然後還有懸疑的劇情,每集的結尾都有一個hook,大結局亦符合觀眾需要夠「出人意表」的期望。理論上,這套劇是一套教材級的小鎮兇案片集作品。
可惜的是,它的套路也太過教材級,套用了太多公式,本來讓人驚喜的地方,對有經驗的觀眾來說,就變得不再新鮮。《東》尤像2011年一套美劇《謀殺》The Killing。《謀》(頭兩季,共26集)亦是圍繞一名女警探與她拍檔調查的兇殺案。兩者相似之處有很多,例如是1.女主角都同時是一名有很多自身問題的母親(《謀》的女主角Mireille Enos的演譯更為壓抑,沒有一絲放鬆,極之沉鬱); 2. 她們都配搭新手男拍檔,性格做事上有明顯反差,但漸漸兩人之間卻又產生丁點感情; 3. 兇案死者都是少女,而且是問題少女; 4. 所以調查開端都是由少女的同輩入手,從而揭發出校園內的欺凌問題(《謀》的集數多,是以更為詳盡);5. 故事的發展很快就會轉移到更大的社區,更多的人物,亦即一眾成人身上(《謀》更加牽涉到西雅圖市長選舉、原住民土地問題等);6. 兜兜轉轉查了很多家庭很多人物,最終都是把整個小鎮的沉重氛圍勾劃出來;7. 最重要的,是整個調查過程都是使用了同一公式。
--以下有點劇透,但不影響觀感--
古語有云「橋唔怕舊,至緊要受」,上文提到的1-6, 只是相近而非相同,觀影中仍有樂趣,問題不大。然而關於第7點,作為懸疑片集,如果由故事格局,以至到情節結構都是「舊橋」,未免打了折扣。跟《謀》一樣,《東》的調查過程不外乎一開始針對數名具嫌疑的人物進行,有些更會似有還無地露出尾巴,而他們的「陰謀」並未因死者被殺而結束,讓主角覺得特別可疑,但他們肯定不是真兇。同時,一開場亦會出現一批不可疑的人,隨著故事發展,背景披露,他們就變得越來越可疑,那是第二批疑兇。之後,為了有一個高潮,差不多最後一集才會出現更明顯的線索追查真兇,發現原來他匿藏在第二批疑兇背後,但故事還未完。到了大結局的最後最後來多一個Twist,最終真相才會揭盅。基於《東》很大程度上跟從了這個模式,很多時光憑嫌疑人出場的時序就可以斷定他為真兇的機率。例如某角在第三集結束前就已面露驚慌面孔,那他為兇手的可能性就頗低了。若果未看過《謀》,那《東》的確很震撼到觀眾;但若果是這類小鎮懸案片集的影迷,相信觀看《東》就會有種舊酒新瓶的感覺。
同時也有3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4萬的網紅SARAH & JASON,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呢一排都分享過英國同澳洲嘅優點同缺點, 經常嘅話題都會提及到教育同埋校園生活。 當講到教育,又或者喺度分析邊個國家嘅教育會好啲嘅時候 都會講到欺凌同埋種族歧視 我哋無論係英國或者澳洲都一樣會面對過欺凌同埋種族歧視。 當諗到兩個仔仔將來有機會去外國讀書, 就會諗返以前自己細個嘅時候面對過嘅問題。...
校園欺凌影響 在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是次東奧,不少日本的運動員都受到各式各樣的網路欺凌。除了某國國民的叫他們去死的洗版以外,原來也有不少日本網民對運動員的表現有意見:拿金牌的就說他們「贏得不清脆利落好等某國國民可以令日本人蒙羞」,輸了的就把那些運動員之前的緋聞放到網上,甚至是捏造消息(如某運動員曾經參與校園霸凌,或是知道同學被霸凌而默不作聲,當沉默的幫兇云云)而令不少運動員直認在比賽期間,心情受到影響。
而不少運動員都表示,只可以集中心情比賽,但讀了留言之時,都會影響情緒,甚至有體操運動員在被記者訪問時流下珠般大的眼淚。
乒乓球混雙金牌得主水谷隼就表示,他不會容忍此等行為,亦把所有留言screen cap 交給適當的官方辦事處處理。
在日本,若然有誹謗中傷的情況出現,跟香港不同,可以是刑事罪行,後果可能會被判賠100至200萬日元不等。
情況不只在日本。
新加坡的泳手 Joseph Schooling 也在是次東奧表現不理想,網民就湧到他的SNS中表示他只顧喝美祿(Milo,美祿也真的是躺著也中槍),身形肥胖,不自律云云而導致新加坡現任總統哈莉瑪於SNS出文,希望大眾對運動員可以友善一點。
有分析就認為,日本網民不可以把憤怒投放到抗疫不力(東京的確診數字連日上升,昨日已升破4000人,緊急事態宣言維持到八月尾),但運動員就在享受他們的「榮光時刻」,對生計未明的「普通日本人」根本沒有關係。因此不少日本人就將怒火移遷到需要向大眾交代,需要交「名人稅」(即香港人認為的做得KOL就預計被無理取鬧找碴子的概念),要可以不工作就去競技享受比賽,就要好好好承受這個世界的不友善。
這才是現實。
#如果你睇奧運累鳥
校園欺凌影響 在 一頁華爾滋 Let Me Sing You A Waltz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颱風天,讀書天。這個月的書量,不排開都不知道竟如此可觀,分了三趟才全數將這些抱到房間地上,有幾本甚至還未買齊,七月果真是我們出版市場的一級戰區。即使大家仍舊保持觀望態度,不太放心前往公共場所,包括書店,景氣也尚未回升,但見到這麼多質量並重的書籍持續推陳出新,還是感到自己屬於相當幸運的族群之一。有趣的是,原來今年酷暑之下的色系是落在藍色、綠色與黑色構築出的區塊裡,視覺上果然沁涼許多,下面就依序來稍作介紹。
⠀⠀⠀⠀⠀
第一順位,當然是老早介紹過的本月選書,Richard Powers《#樹冠上 》。一部關於樹木與人類命運、無可挽回遺憾和心靈救贖的生態史詩巨著。全書宛如盤古巨樹般自樹根揭開半世紀美國西北部的伐木浩劫,帶出九名主角與最後一片原生林木之間生死相繫的命運。當中包括青年藝術家、華裔女工程師、心理學博士生、專利法律師夫婦、越戰退役上尉、半身不遂的 IT 科技鉅子、言語障礙的植物學家,以及一名曾因縱情玩樂觸電身亡但死而復生的女大學生,據說銀閃閃的樹靈在幽冥中對她說話,伸出援手,將她拉回人世。全書以樹根、樹幹、樹冠、樹籽為架構,鋪陳九位主人翁的個人生命,如何與樹木命運環環相扣,彼此交會激盪的故事,當中記錄環境運動現場,辯證環境倫理困境,意在突顯當今地球最基本且最具破壞性的衝突,即人類與自然的對立。然而樹木智慧浩大、緩慢、互連、共生、獨具創見、別出心裁,可惜只有少數人發現並相信那個世界,深受吸引,因而捲入災禍,卻義無反顧。這本普立茲得獎小說更從植物學、認知心理學、法律、人工智慧、環境倫理等各層面書寫樹木的智慧,不僅是有史以來寫樹寫得最好的小說,也是最好看的小說。
⠀⠀⠀⠀⠀
接下來是有掛名推薦的幾本書籍,相當榮幸擔任博客來試讀偵探來賓的《#消失的匿名小說家》(https://bit.ly/3wVDKut),所有選擇隱姓埋名的暢銷作家,幾乎都存在無法與旁人言說的理由,這位莫德迪克森,性別不明、身份成謎,卻無人不知無人不曉,處女作《密西西比狐步舞》好似橫空出世,橫掃各大排行榜。身為編輯助理的芙羅倫斯,生在美國一個平庸家庭,一直懷有作家夢,因此來到紐約,自視甚高又缺乏自信的她不願主動離開這個圈子,覺得自己缺乏伯樂,並非技不如人。在命運的安排下,一轉眼她已拎著打包妥善的行李遠離市區,斬斷與外界所有聯繫,芙羅倫斯成為在全世界唯二得知莫德迪克森真實身分的人,以助理身份戰戰兢兢身兼編輯與作家之間的橋梁,與崇拜多時的偶像同住一個屋簷下,如此人生的轉捩點,似乎不只是迎向夢寐以求的新生活,更與理想中的自己靠近了一大步,即將展開一趟久違的摩洛哥探險之旅。
⠀⠀⠀⠀⠀
另一本為《#巴黎圖書館》,嗜書如命的歐蒂兒不顧警察局長父親的反對,進入巴黎的美國圖書館工作,遇見了形形色色的館員與讀者,也和英國大使館專員的妻子瑪格麗特成為摯友,還與年輕警察保羅陷入熱戀。但甜蜜平靜的日子稍縱即逝,巴黎轉眼間蒙上戰爭的陰影,人心惶惶中,圖書館長芮德女士堅持每日正常開館,並寄出數萬本書到戰地前線和醫院鼓舞士氣。隨著局勢愈來愈壞,巴黎落入納粹的統治。但歐蒂兒和瑪格麗特仍嘗試穿越重重檢查哨,偷偷將違禁書籍送到猶太讀者手中。然而,瑪格麗特卻在一次送書途中被捕,藉由答應當納粹軍官的情人才得以脫身。歐蒂兒既感激好友與她分享因特權得來的物資,又無法壓抑嫉妒輕視的心理,忍不住將秘密說出口,卻不知這將摧毀摯友的人生,更將讓自己的餘生滿懷罪咎。
⠀⠀⠀⠀⠀
還有《房間》作者愛瑪唐納修呼應時事的新作《#星空下的隔離病房》,創作靈感來自作者 2018 年所讀到關於西班牙流感的史料,初稿完成之後便遇上 COVID-19 疫情侵襲歐美,這部小說的切時性和寫實色彩得到眾多讀者與書評家所肯定。1918 年愛爾蘭同時蔓延著獨立運動的烽火與致命的流感疫情,都柏林的醫院每日湧入發燒咳嗽的病患、送走一具具面色青黑的屍體,只能靠著勞累不堪的醫護人員與教會的救濟勉強維持運行。在正規產房之外,一間狹窄而簡陋的儲藏室被院方劃為臨時隔離區,所有出現流感症狀的待產婦女都將集中於此,由婦產科護士茱莉亞和熱心卻缺乏醫療訓練的助手布芮蒂,照顧三名病況不穩又即將臨盆的病患。在物資缺乏又孤立無援的絕境中,茱莉亞帶著布芮蒂奮力協助這些產婦準備迎接新生兒的來臨,傾聽她們的憂慮、孤獨與恐懼,卻難以阻止擴散的疫情與產程中的併發症威脅她們與胎兒的生命。而後,一位醫術精湛但背景成謎的女醫生走進病房,挽救性命危急的難產病患,但緝捕叛亂份子的警察也隨後闖進醫院搜索,使得陰鬱的院內更加人心惶惶。
⠀⠀⠀⠀⠀
以及,因電影而結識的同道好友也出書了,相當幸運能為 彭紹宇 Peng ShaoYu 的《#黑盒子裡的夢:電影裡的三倍長人生》擔任推薦人,長期閱讀他的優質影評至今,終於等到了這一天。曾受邀書寫多個觀影專欄,他的觀看範疇豐富多元,對影視動向、時事議題擁有敏銳的觀察。他的文字則具敏感共情的性格,擅於捕捉人物間埋藏的幽微互動,憐惜故事背後勾勒的細密情思。本書收錄 40 篇觀影筆記、兩本書籍閱讀心得,以及兩篇影視產業現況分析。從南韓商業類型片《一九八七》到歐洲藝術片《痛苦與榮耀》,從切合全球政治的《個資風暴:劍橋分析事件》到台灣新導演作品《返校》、《怪胎》、《蚵豐村》,同時涵納近年廣受好評的《婚姻故事》、《機智醫生生活》、《刻在你心底的名字》等話。「黑盒子」既指電影院,也似飛航紀錄器,見證了觀影者在故事中的無盡追索。翻開這本書、參與飛行的我們才知道,原來故事裡頭追逐的每一道身影,皆是自己。電影,就是通往內在宇宙的那把鑰匙。
⠀⠀⠀⠀⠀
做過贈書活動的「#卡繆反抗三部曲」套書《#瘟疫》、《#反抗者》、《#正義者》仍得再提一次,除了《反抗者》已於 2014 年發行之外,三本同樣皆為翻譯品質保證的嚴慧瑩法文直譯。卡繆在他的札記裡規畫其創作預計分成幾個階段,第一個階段是「荒謬」系列,第二階段是「反抗」系列,第三階段是「審判」,第四階段是「愛」。可惜卡繆在第三階段創作初期便因車禍過世,第三階段只有小說《第一人》的殘稿,完整呈現的僅只前兩系列的作品。第一階段「荒謬系列」的作品是:小說《異鄉人》、論述《薛西弗斯的神話》、戲劇《卡里古拉》與《誤會》。第二階段「反抗系列」的作品是:小說《瘟疫》、論述《反抗者》、戲劇《正義者》。我們眼前的卡繆反抗三部曲套書,將卡繆的作品以他理想中規畫的方式來呈現,還原當年其發表作品的順序,三種類型的作品互相支援互相辯證,較為完整呈現作家的創作概念。另外,諾貝爾文學獎得主彼得漢德克的另一本著作《#第二把劍:五月故事》也悄悄上市,一名女記者在報紙上寫了一篇針對他的文章,但不只是針對他而已,甚至指控他的母親其實是納粹的追隨者。他知道,他不能坐視不管,他必須為他母親復仇,不計一切代價,因為有些事情依靠法律並不一定能夠獲得解決,於是乎,受迫害者需要第二把劍,一把正義之劍,來消弭體制外的仇恨。以書寫做為銘刻,第二把劍就此而生。
⠀⠀⠀⠀⠀
影迷如我,《鬥陣俱樂部》作者恰克帕拉尼克的兩本作品也不容忽視,《#鬥陣寫作俱樂部》是他給新手作家的教戰手冊。從影響他至深的「寫作工作坊」談起,強調社群對一個作家的重要性,包括對觀眾大聲朗讀作品的好處,以及彼此間透過討論、反覆實驗而激盪出的暢銷小說寫作原則。除了經典分析、技術指導,也分享宣傳、撰寫廣告文案等當代作家的生活面貌,以及一條最重要、也最容易被忽視的真理:所有的寫作者都是孤獨愛好者,但寫作這件事情,是一場貨真價實的團體戰。更想讀他的《#革命的那一天》,敘述新的社會學理論興起,人們相信年輕男性對社會有害,政府計畫將全國年輕男性送上戰場,一鼓作氣將他們全都炸死。於此同時,神祕小書煽動著革命的號角也終於響起 ── 那一天,原先的掌權者、菁英,以及媒體記者都遭到殘忍殺害,所有權力關係重新洗牌,人們建立起三大完美王國:高加索邦、黑托邦、同志亞,不再有父權社會的壓迫、被白人欺凌的有色人種,以及遭異性戀排擠的同志族群。《鬥陣俱樂部》出版後二十二年,帕拉尼克訪談許多極端分子寫就《革命的那一天》,彷彿延續了未竟的「破壞計畫」。他自言,這本書將讓所有人備受冒犯:從偏見、歧視到陰謀論與分裂主義,他刻畫出只顧個人利益的政客,以及民粹、假新聞、消費主義大行其道的社會。
⠀⠀⠀⠀⠀
這套亦為重點書,韓國性暴力事件全紀錄:《我是金智恩》與《您已登入N號房》。《#我是金智恩:揭發安熙正,權勢性侵受害者的劫後重生》敘述「金智恩」這個名字,因「安熙正性暴力受害者」而為世人所知。她在遭受四次性侵及數不盡的性騷擾、猥褻後,決定挺身而出,揭發南韓政治明星安熙正的惡行,她的勇氣卻沒有得到世界的諒解,反而遭受更多無情質疑。沒有人在乎金智恩是個必須為生計奔波、不能失業的約聘職,是遭到同事性騷擾,卻被告誡要以大局為重的女性,是上司說 YES 她就不能說 NO,必須絕對封口的「殉葬組」,而在那一切之前 ── 金智恩也是一個人。聆聽她的吶喊,正視她的遭遇,這是我們應該實現的正義。《#您已登入N號房:韓國史上最大宗數位性暴力犯罪吹哨者「追蹤團火花」直擊實錄》,在 Telegram 聊天室裡,加害者散佈非法拍攝影像、脅迫未成年自拍,惡意合成熟人照片,發表性騷擾及厭女言論,甚至以此獲利。加害者毫無愧意,事先擬好撤退守則;被害者飽受威脅,獨自恐懼,甚至成為玩物也一無所知;旁觀者從起初的震驚、真相的刺激,最後隨著時間,遺忘那個黑暗的平行世界。N 號房事件最初報案人、首位報導者 ──「追蹤團火花」現身說法,這是「記者」火與煓,對 N 號房事件誓不放棄的心路歷程,更是「女性」火與煓,意識社會的性別不平等、勇於發聲的成長故事。
⠀⠀⠀⠀⠀
身為 RBG 的支持者,在改編電影與紀錄片後,此本《「#我反對!」不恐龍大法官 RBG 第一手珍貴訪談錄:橫跨近 30 年,13 場關於愛、自由、人生及法律的對話》等了好久,此書作者 Jeffrey Rosen 為美國國家憲法中心主任兼執行長,也是她的好友,藉由多年來一系列與金斯柏格的對談,呈現最有血有肉的 RBG,讓人一覽這位不平凡的女性平易近人且不為人知的一面,和她在法律執行面向上無比縝密、超越時代的思索。對談從九○年代開始,延續到川普時代:剖析「羅訴韋德案」的利弊;笑談與丈夫的鶼鰈情深;分析 #MeToo 運動的崛起;討論最希望被推翻的判決;也分享如何擁有充實又富有同理心的人生,以及她對最高法院的未來展望。這部難能可貴的訪談錄展現了真實的金斯伯格,一個擁有鋼鐵般決心,以最高標準要求自我,同時竭盡畢生所能、讓世界變得更美好的偉大人格。
⠀⠀⠀⠀⠀
還有,一本厚厚的 Pip Williams《#失落詞詞典》,被譽為今年最好看的歷史小說。故事設定於 1857 年,倫敦語文學會決定展開一個百年大計畫:編纂一部史上最權威、完整的英語大詞典。以詹姆斯莫瑞博士為首組成的詞典編纂師團隊,公開向天下徵求詞彙,並於牛津建造「累牘院」做為工作室。每天,雪片般的詞彙從世界各地寄來,由詞典編纂師一一檢視、篩選,並寫下最終定義。詞典編纂師的女兒艾絲玫尼克爾在文字的包圍下長大,從小就對詞彙情有獨鍾,每當遇到挫折,某個詞彙的定義總帶給她救贖。但最吸引她注意的,是那些被男性編纂師們忽略、鄙視或丟棄的詞彙,而這些詞絕大多數是關於女性。「經血」是骯髒不潔、「陰道」是猥褻詞彙,而女僕、廚娘經常使用的詞彙,沒有一個被收錄在大詞典中。她開始偷偷收集這些被她稱為「失落詞」的詞彙,她從累牘院中拿走被詞典編纂師淘汰、遺忘的詞彙,決定自己寫下從市場、妓女、女僕那邊聽到的各種用詞,並將她們口中的話語化為正式引文。這些詞彙靜靜躺在箱中許多年,直到婦女運動、一次大戰接連爆發,新的可能在歷史的波瀾中悄然生發。那是文字最美好的時代,也是戰爭迫在眉睫、女性運動風起雲湧的時代,而在宛如隔絕所有外界紛擾的累牘院中,實則見證著一切的歷史流轉。本書故事基於真實事件,透過瑰麗的文字與翔實考察,鮮活重現出詞典編纂師的工作與大詞典的編輯細節,更講述了在充滿巨變的十九至二十世紀,一個隱藏在男性書寫歷史背後的動人故事。
⠀⠀⠀⠀⠀
另一方面,相當感興趣的兩部華文作品,臺灣史小說名家陳耀昌的《#島之曦》,是繼《福爾摩沙三族記》、《傀儡花》後的重磅力作。隨作家之筆,彷若回到日治時期,體會了「臺灣社運先鋒」盧丙丁及「臺灣歌唱藝術家」林氏好伉儷之間的才情、使命與志業,也認識了引領臺灣文化啟蒙運動的「臺灣文化協會」,以及政治上第一個政黨「臺灣民眾黨」的風起雲湧與興衰歷程。全書以主角盧丙丁串出那一代掀起「臺灣意識」的各行各路知識份子,呈現 1920 至 1930 那個臺灣社會運動最蓬勃的年代,穿插漢生病奮鬥史;同時也藉歌唱藝術家林氏好的故事,帶出曲盤時期流行音樂盛況,生動刻劃著那個臺灣意識最蓬勃、心靈最熾烈的時代。其次為時報文學首獎白樵的第一本作品《#末日儲藏室》,跨越同志、異性戀、異文化議題的小說,探討了後殖民、強權、跨文化等主題。曾經留學法國的白樵當年因一場重病,在巴黎送急診室,昏迷兩個月,與死神擦身而過,脖子留下了插管的痕跡,他笑稱:「這是巴黎給我的刺青。」雖然不得不放棄當地的學業,歸國後仍努力寫作,屢獲大獎。八篇短篇小說切分為三輯:從描繪掙扎於歐洲生活各式角色的「他者」,翻轉自我身世的「邊界」,最後讓渡於台北「我城」的回歸之旅。白樵的文字乍看十分華麗,實則以冷靜視角包裹著濃烈的情感,透過篇篇迷人的小說,不但坦露青春回憶與情慾冒險,同時也如多面稜角鏡般,呈現他對東西文化消長以及殖民位階的探索與詮釋。
⠀⠀⠀⠀⠀
2020 年本屋大賞第二名的作品也在最近的新書裡,《山茶花文具店》、《蝸牛食堂》之後小川糸帶來了生涯最觸動人心的小說《#獅子的點心》。在人生的最後一刻,你想吃什麼呢?雫離開了一手拉拔自己長大的父親,獨自一人生活並努力對抗病魔。某天,醫生向她宣告了餘命,瀨戶內海的檸檬島上的獅子家園,是雫選擇度過餘生的地方。在平靜的島嶼風光中,思考自己真正想做的事,每個星期日,獅子家園都會安排「點心時間」,讓入住者能再次品嚐到充滿回憶的點心,但雫遲遲沒有做出選擇。還有另一本看起來相當有趣的犯罪小說《#好女孩的謀殺調查報告》,五年前,17 歲少女安蒂無端失蹤,警方斷定安蒂的男友沙爾是殺人凶手,這位唯一凶嫌卻在數天後被人發現自殺身亡,警方也草草結案。根據統計,在所有失蹤案當中,只有 1% 不曾找到失蹤者,0.25% 失蹤者尋獲時已經死亡。五年後,少女小琵為了寫學校報告,大膽重提整座小鎮都避而不談的安蒂案,更打算為死去的沙爾平反。根據失蹤案當晚一場聚會,小琵在臉書貼文、通聯紀錄中推敲出,當晚說謊的不止一人,安蒂生前不為人知的祕密更一一暴露而出。隨著蒐集來的日記、對話紀錄、關係人訪談,嫌疑犯名單愈來愈長,逐步接近校園人際關係和小鎮生活的黑暗面。她開始意識到,調查結果可能會傷害到還活著的人,更重要的,在收到一張又一張威脅紙條之後,她開始擔憂,自己有辦法活到親手揭露真凶的那一刻嗎?
⠀⠀⠀⠀⠀
最後兩本,其中一本是尚未正式介紹過的電影相關作品《#奉俊昊上層與下層的背後》,從近年的《寄生上流》、《玉子》、《末日列車》,到早年的《非常母親》、《駭人怪物》、《殺人回憶》、《綁架門口狗》,韓國重量級影評人李東振就奉俊昊二十年間所拍攝出的七部長片,深入剖析其電影語言、作品思想,收錄精采影評、完整訪談,帶領觀眾一起踏上這條以電影為媒介的社會與人性探索之路。另一本為屬於讀詩人的圖像小說《#辛波絲卡拼貼人生》,以傳記、報導、訪談為底,用漫畫、拼貼和詩句佈局,明快呈現辛波絲卡的人生跑馬燈。就像翻閱一本人生快照,從中能見辛波絲卡的感情、交友、嗜好、寫作、工作、政治立場和獲獎經歷。作為敘事主線的水彩漫畫,既有印象派的朦朧,又有表現主義的大膽;犀利又詼諧的黑白攝影拼貼則具有轉場功能,兩者銜接,將辛波絲卡平凡又壯麗的生命軌跡流暢地小說化。傳記和創作的疊加、漫畫和拼貼的銜接、詩句和人生的交融,多樣化的藝術形式讓本書不僅止於用圖像訴說詩人的生平,更以小見大地彰顯了詩歌和拼貼、拼貼和人生、人生和詩歌的共相。
⠀⠀⠀⠀⠀
⠀⠀⠀⠀⠀
⠀⠀⠀⠀⠀
(以上文字部分節錄自出版社書介。)
校園欺凌影響 在 SARAH & JASON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呢一排都分享過英國同澳洲嘅優點同缺點,
經常嘅話題都會提及到教育同埋校園生活。
當講到教育,又或者喺度分析邊個國家嘅教育會好啲嘅時候
都會講到欺凌同埋種族歧視
我哋無論係英國或者澳洲都一樣會面對過欺凌同埋種族歧視。
當諗到兩個仔仔將來有機會去外國讀書,
就會諗返以前自己細個嘅時候面對過嘅問題。
好似我哋片裏面講嘅,可能以前嘅欺凌
比起而家網上欺凌嗰個影響、 嗰個傷害性無咁大。
作為父母嘅可以點做?我哋都喺學習當中。
SARAH https://www.instagram.com/rahrahsong/?hl=en
JASON https://www.instagram.com/chanjason_/?hl=en
#欺凌 #種族歧視 #網上欺凌
#嘈交 #吵架 #打架
#英國 #炸魚薯條 #澳洲
#升學 #外國生活 #英國生活 #英國升學
#澳洲升學 #英國買樓 #英國留學
#澳洲留學 #澳洲生活 #子女升學
校園欺凌影響 在 高松傑高Sir正能量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救救孩子 教育局必須堅决改革
反修例風波持續,校園亦受到波及。早前全港多個中學、大學響應罷課號召,並有自發組成多場人鏈的活動。從媒體及社交平台也有看到一些老師仇警的信息,有老師透過學校於考卷內散播仇警、不實訊息。雖然涉事的保良局教師巳承認嚴重過失並致歉,但他實在嚴重違返教師操守,公器私用,把個人仇恨帶進校園影響及干擾學生。甚至疑似有老師公然教授學生衝擊示威。種種事件引發很多家長不滿,紛紛舉辦不同的集會活動,希望教育局正視問題,禁止一切政治進入校園。
筆者是一位音樂學校的營運者,同時亦是一名高中生的父親,也有出席集會表示訴及。在是次修列事件,因為擔心兒子會在朋輩壓力下去遊行、甚至在學校受到欺凌,因此提早一年將其送去外國讀書「避難」。作為家長,筆者認為學校是學習知識的地方,家長將孩子交給學校,老師應教導孩子知識,不應該將教師個人的立場帶入課堂內,校內更不應該張貼反修例的文宣,亦不適宜唱有關反修例的歌曲。
筆者亦建議教育局必須審視和改革現行之制度,包括:全力阻止政治入侵校園,並要求監管通識科教材內容,盡快落實國民教育,向學生灌輸正確知識。有兩名教師早前因發表仇警言論,教育局發出譴責信。但筆者認為未能阻嚇,理應嚴懲,長遠而言每位新入職教師也應答署一份中立或愛國愛港聲明。希望教育局局長楊潤雄能夠堅决改革,救救孩子免被政冶毒害,令家長放心。
校園欺凌影響 在 爆頭仔 poonpoon1997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打開黎睇下-----------------
好快就要離開校園,不如同大家分享下我中學遇過既事,喜恕哀樂都有,曾經都有無助同害怕既時候,老實講我朋友真係唔多,但係好慶幸有屋企人同幾個知己一直係我身邊陪我渡過困境。至於講到屋企,咁又點可以唔多謝佢地比咗咁多空間同金錢資助我去拍片,如果講到有冇試過比人反對拍片,咁就一定要講曾經比老師要求del片既事啦,比學校捉過起碼兩次,原因只係因為內容可能會影響校風,個次係我係學校喊得最痛嘅其中一次。條片都講咗咁多野,係infobox就唔打咁長啦,或者您有興趣嘅話,有機會我再分享多啲,留意下我IG都知好多野咖,有咩想我拍既都可以講低,好多謝一路上呢7年都有觀眾朋友們嘅支持同鼓勵:) ,希望2015年會拍多啲好片比各位朋友睇啦^^
#歡迎提供字幕
http://www.youtube.com/timedtext_cs_panel?c=UCAQke6hwwjc-tgLifz5_zww&tab=2
This video is NOT sponsored.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Instagram
http://instagram.com/poonpoon1997
Facebook
https://www.facebook.com/DebbyDomo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FAQ-
How old are you?
17
What camera do you use?
Nikon D7000 / Sony WX500
What editor do you use?
Premiere pro cc, Imovie
Where are you from?
Hong Kong
How tall are you?
165
Thanks for watching guy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