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念》
對,又開始想家了,而且最近還很像念那個自由的感覺,應該是看到牛可以大搖大擺地走在路上而我們卻不行的那種苦悶感,想念家的感覺也是在這禮拜突然特別的強烈,我想應該是前幾天跟我爸媽視訊,他們又講到要等我一起回去吃薑母鴨的那種幸福感,然後他們在等我回來要帶我去吃哪一間好吃的餐廳,爸,不要再雷了哦等,大概都是這樣很棒的親子互動讓我更想家鄉,更想台灣。
大家有想好回去台灣最想要吃什麼了,我應該都是所有都要吃過一輪,然後帶著滿足的心情回到越南,大家有推薦在台灣哪裡有什麼小吃嗎,一起來留言,讓我們一起來大吃殺戒。
目前菜單:(因為我們住北部,所以菜單都自北部較多)
六品小館-豆干肉絲吃爆
安康霸味薑母鴨
驥園-雞鍋
永康街牛肉麵或桃源街牛肉麵
三味香-花素包與麻醬麵
阜杭豆漿
老四川麻辣鍋或這一鍋皇室
珍奶雞排垃圾食物就不多提,天天吃
#回去先親朋好友見一輪一個都不能辣
#回去台灣薑母鴨直接吃爆
#每天牛肉麵滷肉飯蚵仔煎台式牛排珍奶手搖杯鹹酥雞蔥抓餅給他吃報吃爽
「桃源街牛肉麵菜單」的推薦目錄:
- 關於桃源街牛肉麵菜單 在 阮饅頭 Mantounguyen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 關於桃源街牛肉麵菜單 在 王瑞瑤的超級美食家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 關於桃源街牛肉麵菜單 在 朱食樂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 關於桃源街牛肉麵菜單 在 [食記] 台北桃源街老王記牛肉麵:實在不值- 精華區Food 的評價
- 關於桃源街牛肉麵菜單 在 桃源街牛肉麵的推薦與評價,YOUTUBE、FACEBOOK 的評價
- 關於桃源街牛肉麵菜單 在 桃源街牛肉麵的推薦與評價,YOUTUBE、FACEBOOK 的評價
- 關於桃源街牛肉麵菜單 在 桃源街牛肉麵 - Facebook 的評價
- 關於桃源街牛肉麵菜單 在 【台北找小吃】老王記牛肉麵(桃源街牛肉麵 ... - YouTube 的評價
- 關於桃源街牛肉麵菜單 在 [食記] 台北中正-桃源街-老王記牛肉麵- Food - PTT生活資訊討論 的評價
- 關於桃源街牛肉麵菜單 在 [台北美食]桃源街正宗山東牛肉麵~見"麵"不如聞名 - Mobile01 的評價
- 關於桃源街牛肉麵菜單 在 [食記] 臺北後山埤太官私房牛肉麵 - Mo PTT 鄉公所 的評價
桃源街牛肉麵菜單 在 王瑞瑤的超級美食家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論台灣牛肉麵
米其林指南第一次到台北做評鑑,36家必比登推薦名單中,牛肉麵專賣店占了8家(若把菜單中有牛肉麵的餐廳也算進去則超過10家以上),討論度比摘星餐廳還高,成觀光客必嘗美食,但台灣本來沒有吃牛的習慣,卻在窮則變,變則通的情況下,逐漸孕育出今日獨樹一格的牛肉麵文化。
此次因滿漢大餐邀約,特地深入瞭解及介紹台灣牛肉麵。
台灣牛肉麵起源有許多,其中有一路說法為源自1949年四方湧至的中國移民,販賣清真牛肉的回民將賣不完的牛肉熬湯變出牛肉麵,思念家鄉味的四川老兵用郫縣豆瓣醬爆炒牛肉而發明川味牛肉麵,在前線作戰的軍人利用配給的紅燒牛肉罐頭煮成大鍋牛肉麵,
台灣牛肉麵就這樣遍地開花,陸續又出現廣東潮汕人的中藥配方牛肉麵、台灣在地人調味偏甜的原味牛肉麵、口感清新不膩口的番茄牛肉麵,以及從麻辣火鍋發展出來,比川味牛肉麵更狂野的麻辣牛肉麵等等,百家爭鳴飄香超過一甲子。
那天與台灣牛肉麵界的奇人-廖爸爸聊起台灣牛肉麵的各種味道,他不改愛教訓人的本性,橫眉豎眼地要我想一想,一百年前的台灣有沒有人吃牛肉麵?
廖爸爸是金華街廖家牛肉麵的創始人,幾年前以五張小桌子在中原街另起爐灶,雖然低調經營,客人天天爆滿,尤其是熬湯的牛骨與牛肉絕不小氣,並堅持使用台灣本地牛,對牛肉麵的驕傲寫在臉上、流於行為,放諸價格,牛肉麵配滷味是帝王般享受,也是五星級價格。
「想一想原本不吃牛的台灣人,如何做出美味的牛肉麵?一是焢排骨湯,二是滷三層肉。」廖爸爸點出台灣牛肉麵兩大發展味型-清燉與紅燒,但他自己做的牛肉麵,既不是清燉也不是紅燒,而是融入更多個性,也是台灣牛肉麵更加精彩的地方。
●清燉牛肉麵:
根據《中國烹飪百科全書》對「清燉」的解釋是:多以一種原料為主,不加有色調味料,將原料焯水後洗淨,放入容器中,加蔥、薑、料酒等,置旺火上燒沸,撇去湯上浮沫,蓋上蓋,轉小火加熱二至三小時,再經調味而成。
清燉牛肉麵看似沒技巧,清燉牛肉+高湯+麵條,只要清水煮牛肉就能變成清燉牛肉麵,其實美味關卡一重又一重。
牛肉部位以牛的腩、胸、腱居多,有的店家用清水煮牛肉,有的再添牛骨頭,有的另熬牛骨湯,所以清燉牛肉麵有清湯和白湯兩種,有的白湯號稱熬煮三天,濃度直逼韓式牛骨湯。
煮牛肉的時候,大多添加了蔥、薑、八角、胡椒、桂皮、香葉、花椒、香菜等辛香料與大料去腥,燉到牛肉輕鬆咀嚼的程度,視部位不同,通常也要花兩、三個小時以上。
有的直接把牛肉切片便鋪碗上桌,有的再把切片的牛肉浸入鹹汁,這鹹汁以牛高湯為基礎,加入鹽巴、魚露、味精等沒有顏色的調味料,直至入味,再與牛肉湯麵會合。
●紅燒牛肉麵:
再看《中國烹飪百科全書》對「紅燒」的解釋:適用於色澤不太鮮豔的原料,在烹製前一般經過焯水、過油或煎炒等方式製成半成品,以湯和帶色的調味品,例如醬油、糖色等燒成金黃色,或柿黃色、淺紅色、棕紅色、棗紅色,最後收濃即成。
紅燒牛肉麵的工序較複雜,調味很多層,變化更多端,紅燒的顏色不一定來自醬油,有的是效果更亮的糖色,紅燒的味道除了醬油以外,還有辣椒醬、辣豆瓣醬、黑豆瓣醬、蠶豆瓣醬等,或是川味牛肉麵必用,顏色更深沈,風味更濃郁的郫縣豆瓣醬。
常見的紅燒牛肉部位有:牛白腩、三叉筋、牛脖子、牛腱心、牛肋條等,以爆香蔥、薑、蒜為起手式,放入牛肉塊半煎半炒至收縮變色(如果切塊生炒便會收縮,若是煮熟切塊就不會變形),
加入上述豆醬之一種或多種,揮發酸氣引出醬香,再熗料酒與醬油,加水淹過牛肉,添加糖色吊出顏色,投放花椒和八角為主的香料包,
大火煮沸轉小火,短則一小時,長至兩小時以上,視牛肉品種、來源與部位不同,烹出有味道的紅燒牛肉。
紅燒牛肉的香料包有學問,花椒和八角少不了,可另添肉桂、茴香、香葉、草果等,但想讓香料風味盡顯,必須少油慢火煸炒出香,再裝進紗布袋中,這是滷味神妙之靈魂,也是大廚不傳之秘。
至於紅燒牛肉麵的高湯也不全然是牛骨,有的佐以帶肉豬排骨、帶骨雞胸肉等,都能增添高湯的醇厚風味,同樣加入蔥、薑、酒去腥,熬煮時間長達十小時以上。
不過紅燒牛肉也有類似清燉牛肉的鹹汁法,將熟牛肉塊放入爆炒調味的紅燒汁裡浸煮,同樣也有人在熬高湯時,便已調入醬油、辣豆瓣醬等顏色與滋味,紅燒的組合與變化十分靈活。
此外,紅燒牛肉麵也發展出番茄牛肉麵與蔥燒牛肉麵等口味,番茄牛肉麵在紅燒與熬湯時皆加入新鮮番茄,甚至高湯摻入炒香的豬絞肉。
蔥燒牛肉麵則加重青蔥比例,青蔥先用熱油炸香或煸黃,再取蔥油爆炒牛肉,蔥段回鍋,再加醬油、豆醬等調料燒出油亮光滑的色澤,因為風味類似菜餚,而在泡麵界也有滿漢大餐的蔥燒牛肉麵,這也是我對真實有料的牛肉泡麵美好印象的起源。
●麻辣牛肉麵:
麻辣牛肉麵顧名思義是麻辣鍋牛肉麵,台灣人實在太愛吃麻辣火鍋,一年四季都是旺季,因此發展出這個獨特味型,麻辣牛肉麵的學問在湯頭,湯頭正是麻辣鍋底本尊,吃起來才會嘶嘶低吼。
炒製方法與材料與紅燒牛肉差不多,但是香料方面增加了荳蔻、沙仁與乾辣椒,並大大加重了花椒、辣油和郫縣豆瓣醬的份量,香麻辣如重拳直擊,但挨了打的你不會因此倒地不起,技巧性地添加酒釀緩和了麻辣的極度刺激,得以享受如漣漪般陣陣泛起,欲罷而不能的痛快感。
●紅燒與清燉之間:
除此之外,坊間有許多家名店的牛肉麵,味道嘗起來不像紅燒,顏色看起來亦不似清燉,這種作法稱之在紅燒與清燉之間。
例如:八角等大料的味道不重,但當歸等中藥十分明顯;整塊牛肉與大量紅燒汁一起滷煮,整鍋紅湯就是現成的高湯,牛肉再取汁回燒加強其味,呈現出一種清淡風格。
我對牛肉麵的美好印象,來自桃源街老王記的紅燒牛肉麵,以及同樣整碗紅通通又香噴噴的滿漢大餐蔥燒牛肉麵。
從我有記憶以來,跟隨父親吃喝玩樂在西門町,出入老王記近五十年,是伴隨我成長的牛肉麵。
我習慣那層覆滿湯面的紅油看似火實不辣又香豔,
我習慣煮得稍硬的陽春扁麵在吃到最後一口仍有勁道,
我習慣洗掉水管味不加油炒得乾巴巴的酸菜幫我吸住紅油,
我習慣老店員端麵像特技團般手臂上放碗一人擋兩人用,
我習慣在這裡吃麵的感覺,它讓我想起父親教我認識外省麵,也是川味牛肉麵最美好的滋味。
而滿漢大餐是我接觸到第一碗真正有牛肉的牛肉泡麵,記得在三十多年前,泡麵附帶調理包而變得神奇,每碗售價約三、四十元的滿漢大餐,比沒料的泡麵貴很多,但只要有熱水就能沖出一碗接近牛肉麵店賣的牛肉泡麵,
不但有真實的牛肉塊,連麵條也是寬扁陽春麵,尤其是蔥燒口味,接近我最愛的川味牛肉麵,或許是名字取得好,每次吃滿漢大餐便有帝王御膳的聯想,這味道與感覺也一直延續至今從未改變。
#吃美食也要長知識
#王瑞瑤的超級美食家fb
桃源街牛肉麵菜單 在 朱食樂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王記和桃源街牛肉麵系出同門,自然味道相當類似。菜單也一樣,除了看家的牛肉麵之外粉蒸排骨和粉蒸大腸也是拿手的。這裡的牛肉麵絕對不是精緻華麗的路線但卻是相當懷舊似乎可以勾起當初中華商場老外省味道。厚重鹹香,辣豆瓣底加略有咬勁但是軟的牛背部位的肉,纖維較粗但在咀嚼的過程也讓口中充滿豆瓣和牛肉的香氣。我相信早期都是使用台灣的黃牛肉因此香氣會更濃郁,但如今台灣黃牛肉實在少之又少,成本又高而口感並不會比較好(雖然很多店家號稱是使用台灣黃牛絕對不是全部都是真的)但黃牛的香氣無法被取代。記得二十年前聞到和品嚐到的牛肉湯香氣感覺比現代要來得濃郁 (桃源街也是一樣)。這裡的麵條略厚,但不會像 #林東芳 那麼厚,湯汁不會吸的那麼快,吃完後的飽足感還是讓我心滿意足。想起當初牛肉麵在台灣發展到如今變化可是之大。抱著懷舊的心情桃源街牛肉麵系列絕對是在牛肉麵歷史發展中非常重要的地位。
#牛肉麵 #台北 #美食 #桃源街牛肉麵 #王記牛肉麵
桃源街牛肉麵菜單 在 桃源街牛肉麵 - Facebook 的推薦與評價
桃源街牛肉麵, Taipei, Taiwan. 1311 likes · 9 talking about this · 24813 were here. Taiwanese Restaurant. ... <看更多>
桃源街牛肉麵菜單 在 [食記] 台北桃源街老王記牛肉麵:實在不值- 精華區Food 的推薦與評價
圖文:(2016年十一月)
https://kuni.pixnet.net/blog/post/456866006
--------------------
桃源街老王記牛肉麵
地址:台北市中正區桃源街15號
電話:(+886)937-860-050
時間:10:00~20:00 Mon~Sat
--------------------
這一陣子太常吃牛肉麵了。
尤其特愛往老店跑,愈吃愈覺得飄飄然,
彷彿能更貼近老一輩台灣人們的生活與文化。
桃源街的牛肉麵攤是舊台北人的共同回憶,
六十年代開始生意鼎盛,如今不知為何,
不論網路上或身邊朋友都說:"味道全變了。"
下午從側門走進店內,原來前門只供外帶。
一共點了:
--------------------
粉蒸排骨(NT.130)
泡菜(NT.40)
牛肉麵(NT.220)
--------------------
其實還沒來之前,腦海裡已run過所有味道的可能性。
心想,這代表台灣牛肉麵文化的傳承究竟長什麼樣子。
看完菜單霎時感到些許詫異,價位比永康兩家名店高,
希望待會上桌的食物也能相稱吧。
首先是粉蒸排骨,微微花椒香若有若無,
墊底鋪的是馬鈴薯,而非吃慣的地瓜。
泡菜則家常台式口味,過簡略的酸實在不愛。
終於牛肉麵登場。
肉塊初咬無負擔,一下子散開帶著膠質。
麵條是個人不愛的台式寬麵,也是兒時記憶。
湯頭入口後有著辣度中庸的紅燒,只能續一次。
內場拿一碗湯過來在客人面前倒進去,
所以不見得會加滿,看來店家有在刻意限制續湯的量。
離場時天色已黑,望著入口排隊人群,
總算了解為何店家如此高姿態了。
相關延伸閱讀:
永康牛肉麵pk老張牛肉麵
https://kuni.pixnet.net/blog/post/454919744
北方牛肉麵:懷念的國宅味道
https://kuni.pixnet.net/blog/post/453611138
老周牛肉麵:幾天後火速再訪
https://kuni.pixnet.net/blog/post/446930642
楊家麵食水餃館(新址):有些退步
https://kuni.pixnet.net/blog/post/449321960
新疆麵食館:粗曠民族風
https://kuni.pixnet.net/blog/post/445492424
--
痞客:http://kuni.pixnet.net/blog
粉絲:https://www.facebook.com/KUNIwithGourmet
Musik:http://tinyurl.com/n4sdnhw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15.82.19.250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Food/M.1484669092.A.13E.html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