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 媽盟直播室 Episode 13 - 德州大停電原因:獨立電網與危機處理慢半拍!
今年2月中嚴寒氣候突襲美國西南部,德州爆發大規模停電,大約400萬戶人家在天寒地凍下無電可用,民眾多人死傷。雖然是因為創一個多世紀以來最低溫紀錄,但是德州在2011年也曾爆發類似的狀況,此次前所未見的電力危機也不是完全無法預料。德州的發電業者卻未能對其系統進行充分的冬季禦寒措施,而該州的電網營運商在危機爆發前低估了備用電力容量的需求,之後危機處理又太慢,未能告知電力業者進行分區輪流停電,來防止電網崩潰,終造成此次悲劇!
影片來源:https://www.youtube.com/watch?v=A8Jd8Jp61iA
(影片重點)
※美國的德州是能源大州,為什麼會發生此次的大停電?有人說是發展太多的再生能源才導致慘況,真的是這樣嗎?
※實際的供電情況顯示:大停電比正常供電時總共降了34個GW的發電設備,其中最多的是天然氣降了24個GW,煤其次,風電降的不多,核電也被關了, 因為冷卻水的機器無法運作。
※德州的電力系統與其他州都不相連,不願接受聯邦的電力管制委員會的管理;同時,也低估了極端天氣,州內各家電力公司沒有做備援應變。
※前集影片
2021 媽盟直播室 Episode 12 - 核電無助於減緩氣候變遷危機!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FUX4sZbGJXs
※2020媽盟直播室 (全52集)
http://momlovestaiwan.tw/content/info/Detail.aspx?enc=2F9989B50405F02BFBDC1B7C6F3B764F
#德州 #美國 #台灣 #停電 #極地渦旋 #綠能 #再生能源 #核 #媽媽 #直播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34萬的網紅從台灣看見世界的故事,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三立新聞 #消失的國界 #李天怡 ➲ 深度節目及國際時事都在這裡 【從台灣看見世界的故事】 ➲新聞HD直播 三立LIVE新聞 https://goo.gl/7FaFJW ➲追蹤消失的國界粉絲團:http://bit.ly/SETBorderlessWorld ➲驚爆新聞線 爆內幕追真相 ...
極地 渦 旋 台灣 在 City News 城市新聞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城市新聞】2021/02/20 #新聞關鍵字
目前台灣本土案例已連續多日+0,期待這樣的好現象持續,疫苗也即將抵台,大家一起來關注各項消息~
#韓德義3國AZ疫苗抵台7天內可打
衛福部食藥署今早完成韓國廠、德國廠及義大利廠的AZ疫苗緊急使用授權(EUA),指揮中心發言人莊人祥表示,未來三廠任何一批疫苗運來台,只要隨付檢驗報告,就可直接進行書面審查,疫苗抵台最快七天內可開打。目前外界預估最快能抵台的疫苗是COVAX平台提供的AZ疫苗,陳時中說,COVAX的疫苗分配、運送由聯合國兒童基金會(UNICEF),但怎麼配還沒被通知,當然是有可能爭取國航運送,目前來看,COVAX平台提供的AZ疫苗應會從韓國來台。
#德州1300萬人用水困難
美國德州遭猛烈暴風雪侵襲,影響民眾日常生活甚鉅,美總統拜登將對德州發布災害聲明,將挹注聯邦資源協助災後復原,他也會等適當時機,在避免增加人員負擔的情況下前往勘災。綜合外媒報導,雖然當地氣溫逐漸回升,也恢復電力供應,但仍有許多人因供水系統凍結受損無水可用。截至當地時間週五,德州仍有約18萬戶住家、商家無店可用;約1300萬人,全州近半數人口供水受到影響。
#中東罕見大雪耶路撒冷成白色天地
中東本週迎來罕見大雪,耶路撒冷的圓頂清真寺(Dome of the Rock)與哭牆(Western Wall)籠罩在白雪皚皚之中。這場暴雪導致許多地區的學校停課,也使疫苗施打計畫停擺。
英國「太陽報」(The Sun)報導,極地渦旋引發的大雪,覆蓋敘利亞、黎巴嫩、約旦、利比亞和以色列大片地區,甚至來到中東已多年未下雪的地區。
#NASA毅力號成功登陸傳回火星新照片
美國國家航空暨太空總署(NASA)今天發表火星探測車「毅力號」傳回令人驚歎的新照片,包括毅力號藉由電纜緩緩降落火星表面的畫面,為首次捕捉的景象。法新社報導,降落台當時用 8 引擎「噴射背包」(jetpack)把時速降到約 2.7 公里,這是「天空吊車」(skycrane)操作的一部分,也是降落的最後階段。毅力號也已上傳遞首張高解析度的彩色照片,顯示降落在杰哲羅隕石坑(Jezero Crater,暫譯)平坦地區的狀況。杰哲羅隕石坑研判在數十億年前有河流和深水湖。
極地 渦 旋 台灣 在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非洲 #北非 #氣候變遷 #負北極震盪
撒哈拉的雪❄
#阿爾及利亞 🇩🇿 #摩洛哥 🇲🇦
與台灣水上有北緯23.5度北回歸線一樣通過全球最大沙哈拉沙漠均溫逾攝氏50度,那阿瑪省人口不足5萬人被東北往西南走向佇立亞特拉斯山脈包圍「沙漠門戶」愛音賽拉夫城海拔1200公尺,就在前幾天又突然降下沙漠瑞雪。50年來該處計1979年、2016年至2018年與今年等5次降雪,顯示近期極端氣候釀氣候異常現象已日趨頻繁。
該國北部地區為沿海平原和亞特拉斯山脈山腳,氣候溫和濕潤屬地中海氣候;南部為撒哈拉沙漠與山脈和大高原,地形為內陸盆地和高原屬熱帶沙漠氣候。但近期受北極震盪所竄寒流隨著在地表數公里西風帶,襲擊歐、非洲氣旋槽匯形成低渦,這渦漩攜帶極地冷氣團和西測大西洋水汽入歐非內陸,雖水氣不多但在地形與高度交互作用下就會形成降雪。
記者以關鍵字搜尋國際媒體,發現有許多國際媒體引用這位攝影師的照片和影片,報導阿爾及利亞(AïnSéfra)沙漠地區降雪,如《德國之聲》阿爾及利亞分部、阿拉伯電視台《El Badil》。可知此照片確實為真實事件。
極地 渦 旋 台灣 在 從台灣看見世界的故事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三立新聞 #消失的國界 #李天怡
➲ 深度節目及國際時事都在這裡 【從台灣看見世界的故事】
➲新聞HD直播 三立LIVE新聞 https://goo.gl/7FaFJW
➲追蹤消失的國界粉絲團:http://bit.ly/SETBorderlessWorld
➲驚爆新聞線 爆內幕追真相 https://goo.gl/qnrjSt
➲政論第一品牌 新台灣加油 https://goo.gl/Hthr3e
➲雲端秘檔揭秘辛解碼真相 https://goo.gl/vi3Gzd
➲美食趣遊必看54Free食代 https://goo.gl/bSdR3e
#國際新聞 #國際局勢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oxtspQXbrhw/hqdefault.jpg)
極地 渦 旋 台灣 在 台灣颱風論壇|天氣特急- 當極地渦旋所到之處 - Facebook 的推薦與評價
當極地渦旋所到之處,猶如冰封世界,幾乎年年發生,只是不同地方遭殃而已... 推薦給各位,一起長知識! → http://twtybbs.com/thread-7444-1-1.html. ... <看更多>
極地 渦 旋 台灣 在 極地渦漩 的推薦與評價
进入2021年以来,整个地球似乎像打开了超级制冷模式一样,东西半球都遭受着严寒的璀璨。2021年1月初,受北极极地涡旋出现 ... 进入2021年以来,整个地球似乎像打开了超级 ... ... <看更多>
極地 渦 旋 台灣 在 天氣小觀:北極渦旋持續偏弱- 看板TY_Research 的推薦與評價
天氣小觀:北極渦旋持續偏弱
自去年12月的冬季開始,北極渦旋一直沒有顯著增強,
這在永夜的環境下是值得觀察。
模式預報未來一周北極渦旋中心百帕高度場15200~15300米,
比起去年-2018年1月上旬15000米的強度,略遜一籌。
首要觀察北極渦旋=極地渦旋=極渦 的 極渦指標
極渦,
一般泛指北半球冬季極區大氣對流層中高層500百帕以上的繞極區氣旋式渦旋。
是貫穿平流層與對流層的深厚系統,
是大規模極寒冷空氣的象徵,
就是冬季大魔王。
從大氣結構來看,
具體的表現就是:地面淺薄冷高壓系統,上升到700百帕轉為低壓環流系統。
這幾年的各地極端低溫事件都與極渦有很大關係,
因此研究極渦參數=極渦指數:極渦強度、極渦面積、極渦位置的相關討論也變多了。
例如:2008年南方大規模雪災,
整個大氣環境的平流層極渦在2007年12月開始增強,
2008年1月亞洲北部平流層高空的北極渦旋變的異常強大,
最終向下影響,醞釀出強大的斜壓動力,
冷氣團在低壓槽導引下,1月中旬前開始向南侵襲,
剛好遇上西風南支槽輸送印度洋與西太平洋的暖濕空氣,
導致冷暖氣團相遇產生大規模雪災。
又如2013年1月平流層極渦發展較好,東亞寒潮爆發正常發揮;
又如2014年1月平流層極渦發展較差,東亞偏暖寒潮爆發較少。
當然,2018年1月下旬平流層增溫,極渦分裂,北極渦旋中心偏離,
100百帕高度場的單體極渦中心於2月一度增強為14700米的超級渦旋。
500百帕高度場極渦偏弱,有利西風槽轉直,
西伯利亞冷高壓偏強,最終結果,2018年1月的冬季風偏強,冷氣團南侵多。
而今冬(2018-2019)目前平流層極渦稍弱,代表至今沒有穩定發展起來,
目前東亞寒潮爆發的次數不多,尤其以南方感受最明顯。
當然台灣位於東亞南方的東南外海,至今也無寒流達標。
模式預報,短期內冷凍氣團南侵的力道有限,
周末有一波較明顯冷空氣南下,下週也有冷空氣,
但兩波冷空氣的西伯利亞冷高壓均沒有較好發展的條件,
因此1月上旬前應沒有寒流影響台灣,
冬季迷要觀察至1月下旬後了。
(簡單說說,以上供參囉)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223.137.143.126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TY_Research/M.1546934343.A.D59.html
例如現在的平流層在北美增溫 https://tinyurl.com/y8q52dbx
於是北極渦旋中心位置改變 https://tinyurl.com/ya2q8fco
極區500hpa極渦偏弱,則有利阻塞高壓形成。(暖氣團入侵北極)
Matsuno(1971)提出對流層行星波向平流層傳播,
與平流層基本氣流的相互作用作為平流層爆發性增溫事件(SSW)發生的動力機制
※ 編輯: daron (123.192.148.122), 01/08/2019 18:25:49
2018新年冬(2018年1、2月)的冬季風偏強,西伯利亞冷高壓偏強,
剛去看了回顧,極渦應該月初維持15000米,月中略減,1月底~2月平流層增溫
北極渦旋分裂,但同時單體強度爆發增強。導致先東亞、北美的寒潮不斷。
這樣看來,
目前北極渦旋強度略遜去年1~2級,反倒不至於太誇張。
因為目前還是永夜大環境,看來平流層極渦還是有機會發展起來,仍要關注。
反之,若持續維持此一態勢,就可能有機會締造無寒流之冬了。
有待觀察了。
目前模式仍不看好極渦強度發展。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