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積電近期大動作解雇員工,該公司指出,是因員工做出違背「誠信正直」價值的行為。過去高科技業也曾有員工被炒魷魚的例子,背後有哪些原因?
正直例子 在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活得更直率一些
只要感覺自己所感覺到的,並且對自己說出那些感覺就好。越是這麼做,我們就越能了解自己,也越能在現實生活中表達自我。但說起來很簡單,實際上我們無法這麼容易做到。這是為什麼?是不是因為我們每個瞬間都在找個名分、找個理由,都費盡心思想尋求專家的見解、權威人士的評價?於是,錯過了看見眞實自我的機會,扭曲自我、再度汲汲營營於他人的標準?
有鑑於此,心理學家羅哲斯主張,個人的心、想法與表達必須一致;換言之,他十分看重「一致性」。
簡單來說,一致性可以說是直率。我的心與我的想法一致,便不會有扭曲介入的餘地。我與我之間沒有扭曲介入,就表示我能更準確的看淸自己。所以唯有追求一致性,才能夠看見眞正的自己。
尼采也是以「一致性」,完成他的主要工作。
他的冷靜睿智,其實源自於他對自我內心驚人的坦率觀察,尼采的哲學是不斷且徹底地使自己的內在與想法一致的成果。尤其在《人性的,太人性的》中,他直率地揭露人類內心的二重性,可以說是對扭曲的警告。也因此,我們每個瞬間都必須檢驗自己眞正的情緒、眞正的想法,必須努力讓這兩者維持一致。
實際上,追求一致性非常簡單。每當產生幼稚的心理,就承認這樣幼稚的情緒;感到丟臉,就認知並承認丟臉的心情;若有了害怕的感覺,就正視這種情緒存在的事實。
以下,讓我們來看看「嫉妒的情緒」這個例子吧!
A與B都經營餐廳。A的料理技巧出眾,餐廳的客人較多。某天B打出「樂活餐飮」的口號開始吸引關注,不僅上了電視,更透過地區頻道打廣告,搖身一變成為連鎖餐廳,大獲成功。
A看到這樣的B感到很不是滋味,覺得實力比自己差的人竟然更成功,讓他感到十分委屈。A想:「奇怪,餐廳重要的當然是味道,說什麼樂活啊?這種包裝過的行銷用語根本都是假的,是不實廣告吧?」造假的B固然有問題,但被這種言詞迷惑的大眾也讓A感到失望。於是每遇到一個人,A便大肆批評B,並且感嘆大眾太過愚蠢。
如果這時A對自己的情緒更坦率,他很快就能察覺這是在嫉妒,接著承認自己是個會嫉妒的人,進而正視每個人都可以有不同的生活方式,絕對沒有誰對誰錯。如果A能夠坦率面對自己的情緒並正視這個狀況,或許就能像B那樣用新的觀點改變自己的餐廳,燃起欲望開發更優秀、美味的餐點,也說不定。
相反地,他也可以正視B打太多廣告,有廣告不實的風險這件事,並承認B願意承擔這個風險,而他只是選擇了穩定的生活,並對這樣的自己感到滿足。重要的事情是,不要浪費太多時間去扭曲自己、批評他人。
並不是所有人都能在那樣的狀況下承認自己的想法。即使想大聲承認「嫉妒又怎樣!」,也會因為難以看見那藏得太過嚴密、太過扭曲的嫉妒心,而無法坦然說出口。所以我們將意外地發現,許多人會扭曲自己的情緒,並且錯過好好排解情緒的機會。
不可否認的,這就是我們的現實,也因此我們必須進步。這是為了讓理性有介入的空間、為了消除情緒扭曲的可能性,也為了淸除那些與坦率作對的力量。而情緒扭曲、與坦率作對等現實問題的解決之道就是「身體」。尼采認為身體才是更巨大的理性,比理性更値得信賴。
「身體是巨大的理性,擁有唯一的意義,而其所具備的意義同時也擁有多樣性。那是戰爭也是和平,是畜群也是牧者。兄弟們!你們稱為『精神』的那小小理性,也是身體的道具。那不過是你巨大理性的小小道具,不過是玩具而已。」
--《查拉圖斯特拉如是說》
因此,想要正確理解情緒時,就必須觀察對情緒做出反應的身體,這樣一來理性便會失去扭曲的力量。因為無論理性再怎麼試圖說謊,身體都會如實的反映出情緒。
被嫉妒吞噬的A若觀察自己的身體,就會發現身體正在產生一些反應。有句話說吃不到葡萄說葡萄酸,的確,很有可能會產生不是滋味的感受,也可能會覺得心裡哪個角落不太痛快、莫名感覺不舒服等等。這些都是身體對該狀況的抗拒反應,只要靜靜觀察這樣的身體,很快就會意識到這是嫉妒心所引起的問題。
沒錯,若我們能像這樣正視所有情況,身體就會做出反應,那是 正直、直率、無法隱藏的反應。
那麼,當情緒來臨時,究竟會有什麼身體反應呢?例如:感到恐懼便會毛骨悚然、冷汗直流;感到憤怒便會雙頰泛紅、心跳加速;感到厭惡便會覺得反胃;墜入情網時會心跳不已。當然,每個人遇到這些時刻的身體反應都不一樣。不過若能仔細觀察身體對這些事情的明確反應,就能意識到自己身上確實產生了某些情緒,如此,便可以更輕易接觸「眞正的情緒」、「眞正的我」。當我們獲得想法與身體的一致性之後,就能開始遇見眞正的我,也能更冷靜地看待現實。
這樣正視自己眞正的情緒與身體、接觸到眞正的自我,同時認同這就是自己之後,我們便能慢慢接受、接納眞正的自己,進而迎接眞正的改變。
.
《#讓尼采當你的心理師》
學習用最快樂的方法享受痛苦、成為超人,從此不再被情緒左右
.
作者:朱賢成
... ... ... ... ... ... ... ... ... ... ... ... ... ... ...
各位朋友好:
這是等一下(9/10)晚上9點半贈書直播我要討論的書,抽書三本,歡迎參與。
昨天的直播,我們便說到一致性的表達重要性。這是一種展現力量的方式,用不卑屈、不討好、不憤怒、不理智化的態度設立界線,具體而清楚。
當然,這需要好多年的時間練習。像昨天直播談到的18歲的青少年要能做到,機率並不高,尤其青少年常常難以掌控自己的情緒。
要清晰地自我表達,不能忘了好好跟自己的身體相處。跟身體相處是日常,所謂傾聽自己內心的聲音,也是在這個範圍內。
祝願您,能常跟自己的身體相處,能體會到不理解身體的反應,就難以接近沒有預設立場的理性!
正直例子 在 看得見的記憶 How Memory Sticks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每天都畫畫的星期天畫家】
畫如其名,在《躺在牆頭的男人》這幅畫中,一個穿着西裝的男子正直挺挺地躺在牆頭休息,畫這幅畫的英國20世紀畫家勞倫斯.斯蒂芬.勞瑞曾說:「當我說我真的從巴士上看到一個穿成這樣的男人,就這樣呆着(躺在牆頭上),大家都不願相信……那小伙子穿得很得體,明顯地很享受地抽煙和休息,我無法不拿他當成作畫主題。」
勞瑞本身是一名在會計師事務所工作的上班族,並不是全職畫家。所以人們以為他只用週末的時間作畫,並戲稱他是一位「星期天畫家」,他對此回應說:「那麼我就是一個每天都畫畫的星期天畫家。」他最著名的其中一個創作主題是描繪20世紀中期英國西北部工業區城鎮的生活面貌,當中有不少觀察入微之處。早期他的筆下尤其常見工廠、煙囪、黑煙、工人等。二戰後他的畫稍有改變,多了一點明朗活潑,例如有畫復活節博覽會的《Fun Fair at Daisy Nook》,和五旬節假期的《Procession in South Wales, Whit Monday》,描繪人們盛裝出門遊玩、街上人來人往的景象。由於這批繪畫都是描繪城市內眾多小人物的活動,而且人物亦以簡化的方式繪畫,所以這些畫的人亦被稱為「火柴人」。利用「火柴人」繪畫出扣人心弦的作品,成為了勞瑞的獨特風格。
不過除了大場景,勞瑞亦專注於刻畫個體,《躺在牆頭的男人》便是其中一個例子,勞瑞曾強調他畫上的人都是他在現實中見過的:「你問他們是誰?他們是我的朋友、鄰里…他們就在外面啊,所有人都是,連狗都是!」
勞瑞個性沉默寡言,他曾說:「我相信每個人都是一座島,如果我不是那麼孤獨,我的畫作就不會出現。」值得一提的是,他至今仍是英國拒絕獲得榮銜最多的人的記錄保持者(包括2枚大英帝國勳章、1個爵士頭銜和2個名譽勳位)。
作品資料:
1957年 英國 勞倫斯.斯蒂芬.勞瑞(Laurence Stephen Lowry)
《躺在牆頭的男人》(Man Lying on a Wall)
縱40.7cm,橫50.9cm
布面 油畫
英國 The Lowry 畫廊藏
圖片來源:WikiArt
#有人物 #着墨彩 #放位置 #記共鳴 #畫 #藝術品 #藝術 #文化 #繪畫 #生活 #英國 #apaintingaday #nature #artlover #painter #hkinsta #instagood #artist #museum #paintings #english #life #du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