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端網絡觀察:《魔物獵人》電影含種族歧視童謠被指辱華,電影上映一日後被中國官方下架】
12月4日,由深受全球玩家歡迎的遊戲《魔物獵人》(中國譯《魔物獵人》)改編的同名電影在中國上映,然而上映當日,有網友發現,電影當中一句台詞涉嫌辱華,隨即要求電影下架。12月5日,發行方發表聲明,指「接到相關主管部門通知,12月5日起影片《魔物獵人》停止放映」,已售出場次將進行退票處理,重新上映時間另行通知。
據悉,電影《魔物獵人》由電影《生化危機》原版人馬製作,當中涉及辱華的台詞,來自電影開頭,兩名在沙漠中駕駛著越野車的士兵,當中一名士兵問同伴:「What kind of knees are these?」並自問自答:「Chinese.」而字幕組在翻譯這句話時,卻將「Chinese」譯成「黃金」。有網友指,這句台詞疑似引用自針對亞裔的種族歧視童謠,該童謠唱:「Chinese Japanese, dirty knees, and look at these」也有網友找出美籍華裔歌手 #王力宏 以往的採訪影片,在影片中,王力宏在學校唱歌時,談及曾有白人同學一邊唱這首童謠,一邊做出弄眼睛手勢,遭到霸凌。
事發後,網友在微博發起#魔物獵人辱華 的詞條,聲討《魔物獵人》有種族歧視的內容。有自稱是遊戲玩家的網友指,電影本身改編質量不過關,如今還加上一個種族歧視的台詞,讓人反感:「昨天看的時候那個意味深長的歧視段子就讓人很不舒服,更不舒服的是翻譯人員故意的扭曲意圖,明顯知道其含義還硬要遮蓋這層惡意。所以這片子是怎麼過審的,另外作為遊戲玩家,對其改變非常無語。」
「昨天看了,的的確確就是歧視,一開始還有點奇怪覺得不舒服,配上那嬉笑真是嘴臉醜陋...而且中文字幕和原音意思有點出入,不敏感的人只看字幕可能就意識不到。另外劇情就是很難看...是不是透著一股詭異的尷尬,尤其人物間的戲份有那幾部大白鯊爛片既視,每次看到只想怪物快出來洗眼......」
有網友到「電影魔物獵人」的微博下留言:「你能教教我為啥王力宏抵制的辱華兒歌到你們這怎麼變成膝下有黃金的麼」「你們不解釋解釋電影裡的辱華言論?」「電影開頭辱華幾個意思?我也是怪獵玩家入坑雖然沒幾年,但也是喜歡和熱愛這個遊戲的,電影開頭卻給我來個辱華情節?電影想搞臭,可別霍霍遊戲!」也有網友到參與電影拍攝的饒舌歌手歐陽靖的微博下留言:「裝了這麼多年愛國,現在要膝蓋壓中國人了嗎?」「你一直反對歧視,那你拍電影的時候能不能坐(做)下功課,你腦子是被驢踢了?你希望你是不知道,而不是真的fake。」
有網友質疑,為何《魔物獵人》這句涉及種族歧視的台詞能通過中國的電影審查:「那句台詞能過審就離譜,哪怕不懂背後的那首童謠,在觀看到這句台詞的時候你會有種明顯的不適感,導演兼編劇的保羅安德森是腦抽了才寫這麼寫台詞」有網友也批評字幕組為求電影過審,故意遮蓋台詞的種族歧視意味:「一個電影,導演演員開玩笑沒邊,字幕組為了過審私改含義,審核者審的稀裡糊塗,投資方就會投錢別的不管......哪怕有一個流程用點心,也不會出現這種鬧劇。」
《魔物獵人》種族歧視也引起官媒的注意。在早前因繪製澳洲士兵虐殺阿富汗士兵漫畫的「烏合麒麟」,發布一張有巨大膝蓋的漫畫,配上「Floyd, can you breathe?」的句子,指早前非裔美國人弗洛伊德在警察暴力執法過程中死亡事件,以此諷刺《魔物獵人》的美國製作方歧視亞裔。這幅漫畫被「共青團中央」使用,並配上「what kind of kneews are these?」和#電影魔物獵人的標籤,而黨媒「紫光閣」也轉發共青團的微博,用上「I can’t breathe.」
然而,有網友發現,紫光閣和共青團中央的微博被屏蔽,而 #魔物獵人辱華 的微博詞條也被下架。也有網友指,微博上大量關於《魔物獵人》辱華的內容被清除,質疑是電影出品方騰訊在背後出手:「魔物獵人辱hua的詞條從一開始沒上熱搜,大後面直接被河蟹掉了,這就是資本主義的力量嗎?蠻無語的#抵制魔物獵人 我們不要看這個片子了!居然還要審核片子重新上映!夾帶私貨...還好我昨天截圖了不然都跟著一起消失了」「夾帶私貨,侮辱中國人,更令人作嘔的是背後資本,對真相的掩蓋和對輿論的箝制」「連共青團的帖子都刪了,各位無產階級,真的要到了資本的膝蓋在您脖子上的時候才發聲嗎?」
而澳洲華裔藝術家巴丟草也在推特上發布相關消息,指《魔物獵人》電影中有一段種族歧視的台詞,而電影在中國已被屏蔽。另一方面,steam上《魔物獵人》的評論區湧入大量中文負評,引起海外多家遊戲新聞網站的關注。著名電玩新聞網站Kotaku今日(6日)指,在過去48小時內,《魔物獵人:世界》在steam上的評論區湧入超過2千條負面評論。此外,《魔物獵人》的種族歧視台詞也引起業界關注,知名電玩市場諮詢公司Niko Partners的高級分析員Daniel Ahmad就在推特上轉發了該台詞出現的片段,並附上「魔物獵人電影(的劇本)寫得真好...(Great writing in the Monster Hunter movie…)」的貼文。
事件也引起海外魔物獵人玩家的關注。有網友認為,《魔物獵人》電影此舉也損害了原作的聲譽:「即使一部改編電影很爛,至少它不會對原作有什麼損害,但好萊塢推出的《魔物獵人》電影竟然有種族歧視的玩笑,將原作的輝煌搞臭了」「我剛看了一眼魔物獵人電影的片段,裡面有一個種族歧視玩笑。天哪這真的是一部糟糕的電影。」但與此同時,海外部分玩家表示,儘管能理解中國網友對電影的憤怒,但無法接受他們因此用負評「轟炸」《《魔物獵人:世界》在steam上的評論區:「無可置疑的是,《魔物獵人》電影的確爛,但用評論轟炸《魔物獵人:世界》評論的行為很愚蠢。這樣做,你是在傷害那些努力把遊戲做好的人。」
而《魔物獵人》遊戲製作方CapcomAsia也在12月4日在微博發表聲明,指遊戲系列和電影是由不同公司製作,但「得悉各位對電影《魔物獵人》的意見後,我們收集了大量來自大家的想法,並已經向有關公司反映情況。」有網友希望遊戲製作方能更重視事件:「別以為人家只是辱華,人家的梗可是把亞裔都操了個遍呢,你卡普空還是圖樣啊」「不過真的換個導演把,生化都被坑一次了,怪獵還來他」「希望別因為那個弱智電影影響到遊戲...」
圖:網絡截圖
😽一人限定、多人團購,暢閱不受限! #學生方案:https://bit.ly/3bUODnu
😽用你選擇的媒體,決定你看見的世界 #加入會員:http://bit.ly/2wVfM6g
#端傳媒 #遊戲 #魔物獵人
同時也有10000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2,910的網紅コバにゃんチャンネル,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
死 掉 的饒舌歌手 在 茱力&Black Music Lovers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這就是為什麼我們必須給身邊的創作者&粉絲更多的愛。
太多他們或許可能會跑掉,但太少的話,他們會更早走掉。
【談 Juice WRLD 之死:藥物與嘻哈生態】
在 2019 年末,嘻哈音樂圈失去了一位藝術創作者:Juice WRLD,據美國當地新聞報導,Juice WRLD 於 12 月 9 日在芝加哥中途國際機場突發性癲癇,送醫後宣告不治生亡,生於伊利諾伊州,也死於伊利諾伊州,年僅21歲。
根據洛杉磯時報指出,警察爾後在 Juice WRLD 團隊的行李中查出 41 包真空包裝的大麻,與六罐含有處方簽的可待因感冒糖漿。回溯 Juice WRLD 的毒品使用,他原來從 12 歲就開始使用軟性毒品 “Lean”,並在 14 歲開始食用鎮痛劑 ”Percocet” 以及抗焦慮的四級毒品 ”Xanax”。
不過,我們先討論 Juice WRLD 為何用藥?像這樣的用藥過程,其實起始於他五年級時,因診斷出 ADHD(注意力不足過動症),所以母親選擇開始讓他食用「利他能」以及二級管制藥物 "Vyvanse" 控制,從此開啟他個人生涯對於藥物的使用,抑或說成癮之路。
Juice WRLD 是否與毒品或藥物食用相關無法直言斷定,而癲癇發作也起因甚多,有可能因為先天性的遺傳,也可能由於後天的藥物使用、酒精使用或感染等因素,但多數歸咎死因仍導向藥物使用的可能性。
在事發後,饒舌歌手 Joyner Lucas 大動作抨擊了饒舌生態,在推特上發文說道:「…Juice WRLD 已經成為我們這代饒舌歌手的犧牲品,因為這一代的饒舌歌手不斷讚揚毒品、把毒品變得好像很酷,我就是在把這矛頭指向你們,都在唱著那些 lean 和藥丸什麼的,你們同時都是在鼓勵這些孩子去吸食,這下你們開心了嗎?」
Joyner Lucas 也補充道,他瞭解 Juice WRLD 憂鬱的處境與使他那些難受的過去(包括從小父親缺席於其生命中),所以他可能需要藥物的支撐,但他責怪的是這一代的饒舌歌曲讚頌了太多的毒品,可能帶來的影響,正是年輕一代會更加無節制地去濫用藥物,跟著音樂生態的主流去「實踐」這好似存在的一種風氣。
這段宣言來自饒舌產業的一名創作者,可說是有理,然而,又為何饒舌歌手需要去談論藥物?又為何藥物對於饒舌或是嘻哈生態來說是一種像次文化一般的存在?
Lil Wayne 在與靈魂歌手 Solange 合作的 ”Mad” 裏頭唱道:
“Yeah, but I, got a lot to be mad about
Got a lot to be a man about
Got a lot to pop a xan about”
說他認為這世上讓他感到憤怒的事很多、身為一位男人要負荷的很多,之所以需要食用的 ”Xan” 是更多,而 “Xan” 本身指的便是抗焦慮的第四級毒品「三氮二氮平」,英文全名為 ” Xanax”,經常在歌詞裡頭聽見它被簡稱為 ”Xan”。
我們說這是對 Xan 的一種讚揚嗎?他在接下來又唱了 "... And when I attempted suicide, I didn't die"(當我要自殺,卻又死不了),從 Xan 到曾經試圖自殺,Lil Wayne 個人所經歷的心理難題(疾病)可能更多,遑論其他曾開誠公布自己受心理疾病纏擾的那些歌手、創作者,當他們談及藥物使用時所身處的立場與狀態為何?這也許是大多時候在理解一首歌曲時需要去瞭解的背景資訊。
饒舌歌詞是呈現思緒的一種舞台,是藝術的創作,也是一種個體的展現,當藥物佔在心中重要的位置,創作者可能會選擇提及它;當藥物曾經救贖過力不從心的人生階段,創作者可能會讚揚它;於此同時,當創作者感到被這個社會或族群唾棄時,藥物也漸漸地從那帖起初用來鎮定的解藥,成為一種無淵無盡、難以割捨的癮頭。
Joyner Lucas 的言論並非全然指責,而是同時對群體文化的一種悲鳴,然而,大量的藥物討論確實會造成一種群體效應,回顧前述的,藥物或是毒品在嘻哈生態中站在什麼樣的立足點,是次文化、是主流歌詞下的一種鼓舞、是僅止於抒情作用的韻腳呈現,還是一種社會腳色下無可免除的一種壓力投射?
我們也回頭看一看台灣,中文饒舌很有趣地也會出現一些藥物提及,而這些字眼是否是來自於美國嘻哈、饒舌文化汲取下的一種文化映射,進一步討論,中文饒舌的創作者又身處於什麼樣的心理狀態而需要藥物的食用、藥物的投射,甚至使藥物成為創作產物的一種靈感呢?也可以試著想像,西方世界與東方世界的嘻哈生態,掌握舞台的那些人物擁有什麼樣的心理背景。
無論如何,饒舌亦有聽眾個人定見的那些正面力量與負面能量,依然得倚靠聽眾的判斷、聽眾的價值衡量,以及我們對於藝術創作者的那些同理。在寫這篇文章的背景音樂是 Mac Miller: NPR Music Tiny Desk Concert,願那些曾經帶給你我感動的已逝創作者,已放下人生的難關安息。
By Yun
死 掉 的饒舌歌手 在 小人物上籃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So, the Raptors surprised the world and made it to the finals!
成軍於1995, 過去24年來,多倫多暴龍有經歷過多少次低潮和未知? 在全加拿大3.1百萬人周六瘋狂吼叫歡呼時,有多少小人物還記得暴龍的辛酸史?
小人物Hans永遠都會記得,當年NBA擴編(expansion)至加拿大的那種興奮感。或是說,興奮但是說真的無法樂觀的感覺;因為除了一開季的那種 “我們有NBA球隊了!” 以外,實在真的沒有人要看。去看籃球的大致分三種: 1) 拿到招待票或優待票去看熱鬧的加拿大人,2) 居住在溫哥華或多倫多當地的非加拿大籃球迷(去看對手球星的),以及3)那麼一小小小搓的真的當地籃球迷。前暴龍前鋒Tracy Murray 曾經說過,當年他在暴龍時(96, 2002),多倫多球迷還不懂看籃球。從哪裡看出來? “因為暴龍球迷在我罰球的時候瘋狂的搖長條氣球…我笑是因為那是給你來干擾對手罰球的。”
而在2001年,溫哥華灰熊宣告投降,球隊搬遷至曼非斯。
可以想像1995年Damon Stoudamire 當年被選到暴龍,成為多倫多暴龍史上第一位選秀時的心情嗎? 當你的NBA夢終於成真時,你所效力的城市…連籃球都看不懂。就算他在暴龍的第一年就拿下年度菜鳥,以及平均19.6分8.8助攻,他還是迫不及待的期望球隊把他交易”回國”,就如同所有暴龍曾經擁有過的明星一般。暴龍並不是不擅於經營,只是他們所選到的球星都在發光後走人 (要求交易或自由市場): Marcus Camby, Tracy MacGrady, Vince Carter, Chris Bosh。也是因為這些過去,當Masai Ujiri去年把DeRozan交易出去時,整個城市完全陷入愛與現實的崩潰;DeRozan是暴龍史上唯二(Lowry唯另外一個)真的把多倫多當家,一心一意要在多倫多退休的明星。
多倫多暴龍其實也不是沒有它的光亮時刻。問任何資深一點的加拿大球迷,他們都會告訴你暴龍隊史上第一次受到美國媒體注意的那一天…是Vince Carter一個人,在2000年於勇士主場Oakland的灌籃大賽。2001年季後賽Carter在東區準決賽G7面對76人差一個Kawhi是的跳投彈彈彈進去出局,從此以後就一直和東區決賽無緣,其中包括所有的連續G1敗仗,永遠的LBJ障礙,保麗龍邦尼笑話等等。就連今年季後賽的G1又輸掉時,所有Masai帶來的新希望包括Kawhi怪物在內,似乎都逃不出過去暴龍悲情的陰影。
好家在今年真的有那麼一點不一樣。
這部分小人物們就熟悉多了。雖然前面幾輪包括小人物Hans在內都快被Nick Nurse的固執逼瘋了,但是事實證明後來Nurse在面對公鹿0-2落後以後,竟然能夠展開密不透氣的禁區防守,有效的斷了Giannis的進攻與公鹿的進攻命脈。長時間無條件對於VanVleet的信任終於在FVV Jr. 出世後旺到只能用超自然現象解釋。這一路來從重建到創隊史紀錄都在的Kyle Lowry,當被問到今年的暴龍和過去有什麼不同時? “That guy” 他指著Kawhi說。
當今的暴龍真的不一樣了。多倫多身為加拿大歡迎多元移民精神的最大城,城市本身人口有51%都是非多數族群;這當中當然有非常多來自喜歡籃球的背景的移民。暴龍隊史上最有名的死忠球迷,Nav Bhatia, 是來自印度,北美移民史上著名的 Sikh immigrants。隨時看暴龍的球迷涵蓋各式人種,當然其中也包括非常大群的亞洲人。當然,最終本土原生的加拿大人,在經歷過24年的”存在感”,暴龍牌籃球當然早已是城市的identity之一。
不論仍舊死抱著過去不願意張開眼睛面對現實的紐約名嘴Chris Broussard 說”加拿大球員就是軟”或是小人物Hans在北加遇到的勇士迷 “我還是無法相信有加拿大的球隊可以進入NBA決賽這種事情”,多倫多暴龍,以及多倫多這個城市本身,甚至加拿大這個仍舊是85%冰球的國度,都已經成為北美討論甚至羨慕的對象。星期六G6加拿大全國收視率高達3.1百萬,比先前的新高多了24%。不管終極酸民小人物Fu如何不想看到,Oakland當地的記者羨慕多倫多暴龍擁有知名的饒舌歌手Drake在場邊無條件的支持。小人物Hans最愛的記者之一,Ringer的Kevin O’Conner在他的podcast上表示,多倫多場外的侏儸紀公園(Jurassic Park)成為了全北美最火熱的場外廣場,而永遠充滿微笑禮貌友善的楓葉牌球迷,也受到了”理性,熱情,友善,無條件”的稱讚。”This is one of the best cities to play for!!” Kevin這樣形容。
對,Kawhi還是非常有可能在倒數著回到南加州的日子,但是讓他成為暴龍隊歷史,甚至加拿大籃球歷史上最重要的一部分,絕對讓他內心去留的天平放上了一塊重要的基石。就算決賽最後真的輸給勇士,今年暑假Kawhi真的選擇離開,而暴龍過往的無限的明星離開史又要加上一筆,多倫多球迷們還是永遠會有2019這奇蹟般的一年。
因為多倫多終於不是永遠都在季後賽挫手的輸家,沒有人要來,沒有人要留下的城市了。
而所有的多倫多小人物,都在這個過程當中,成為貢獻的一部分。
#ItIsOurTeam #WeTheNorth #加拿大籃球辛酸史 #小人物暴龍值得驕傲的時刻
聽小人物Fu和Hans分享楓葉國的籃球故事: 第188集小人物上籃
https://www.podbean.com/media/share/pb-by7cf-b2d1b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