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生什麼事?讓我笑得這麼開心?原來是因應疫情很多過去我們熟悉的事情 都有了全新的體驗^^ 今天SNOW的任務就是在家賞車!! 而且還是最近已經開放預訂的Audi Q5 Sportback
#如果你最近要買奧迪在我版上看到賺到啦 #因為之前Q5_SUV預購五十台馬上被訂完 #這篇話很多但一定要看完 #真的好新奇有太多想講的 畢竟尾燈帥 配備也比較多 車子也比較帥啊
現在SPORTBACK開放預購啦 因應疫情 我就連線展間 開心賞車去!!
這次賞車的體驗很不一樣 是奧迪豐仕汽車推出的”全新數位賞車模式”
從產品解說 到配備細節 竟然比過去親臨展間還要清楚(因為以往在展間看的是型錄) 但數位賞車 銷售顧問會依照你的需求 提供不一樣的表格
連車色、規格、要不要選配氣壓懸吊?(因可追加選配ALL ROAD 這對會帶家人去露營來說 非常實用)全都一清二楚
正當我覺得銷售顧問說明的差不多了~ 馬上還能立刻連線展間現場 看實車 !
身為挑剔購車族代表的SNOW 立刻出難題!想要細看Edition 1的差異 可以直接交代銷售顧問 讓他代替我的眼睛~可以請他鏡頭ZOOM IN….完全依照賞車需求做服務!!!
這次我也特別想看S Line的黑化套件 銷售顧問就一步步用鏡頭帶我看清楚
當下我心頭一驚!這簡直就像媒體直接SNG連線給客戶看!
而且銷售顧問不厭其煩的解決我刻意多問的問題 (因為一般家庭買車 本來就會七嘴八舌 夫妻想的不一樣咩)
所以看完駕駛座 因為家中還有長輩 所以後座空間很重要 銷售顧問直接代替車主上車感受 上下車的離地高 還有距離頭部的空間等 逐一解釋 真的有親臨現場的感覺!!! 然後再回到另一現場 來討論顧客的選配以及價格
整個體驗過程中 滿讓我驚喜的 因為我可以一下子用筆電在客廳看車(畫面比較大) 一下子切換到手機 方便我到院子 邊喝咖啡 邊聽解說(如果要邊敷臉邊賞車 也是可以唷 把視訊關掉 只看銷售顧問介紹…完全不影響提問 跟思考購車….)
線上賞車結束後 很多人還是希望能試車 奧迪豐仕汽車超狂的 服務很周到
因為可以跟客戶確認後 除了可以 #到府試乘 還可直接預約 #一個時段僅接待一組客戶(簡直就是包場服務!!) 豐仕還準備了#防疫禮包給試乘的民眾 當然實名制跟健康防疫調查 一定會有 展間和車輛也有定時消毒清潔
這真的是虛實整合啊!! #完全呈現數位展間LIVE_SHOW
我這麼愛發問的客人 聊一聊 都花了快一個半小時 但銷售顧問非常有耐心 還跟我說:現在越來越多人在線上賞車 如果體驗數位展間 最後成功交車的貴賓
豐仕還準備了 #米其林三星烤鴨大餐幫車主 宅配到府上享用
如果您最近也想購買AUDI車款 非常建議可以來體驗數位展間
立即預約體驗:https://reurl.cc/MAy9rv
豐仕汽車粉絲團: https://reurl.cc/83N7vb
#Audi線上賞車 #數位展間 #台灣奧迪授權經銷商豐仕汽車
Audi Taiwan 台灣奧迪授權經銷商 奧迪豐仕汽車
同時也有26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0的網紅7Car小七車觀點,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新在哪裡? ●福特六和 7/5 推出 21.5 年式 Kuga 車系,取消原有的 EcoBoost180 雅緻型,入門受訂生產的編成改由 EcoBoost®180 時尚型接任,其餘編成增加 X 字尾,報價調漲新台幣 4 萬元 ●全車系標準配備 Ford Co-Pilot360 全方位智駕科技輔助系統...
「汽車懸吊介紹」的推薦目錄:
- 關於汽車懸吊介紹 在 廖盈婷(Snow)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 關於汽車懸吊介紹 在 8891汽車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 關於汽車懸吊介紹 在 陳家駒中醫師.門診不能說的事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 關於汽車懸吊介紹 在 7Car小七車觀點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 關於汽車懸吊介紹 在 7Car小七車觀點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 關於汽車懸吊介紹 在 7Car小七車觀點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 關於汽車懸吊介紹 在 [討論] 鍵盤評論懸吊系統- 看板car - 批踢踢實業坊 的評價
- 關於汽車懸吊介紹 在 【汽車知識】搭載扭力樑懸吊就是爛車 ... - AUTO GRAPHIC 的評價
- 關於汽車懸吊介紹 在 汽車小知識: 乘坐舒適性的關鍵 懸吊系統... - Toyota桃苗汽車 的評價
- 關於汽車懸吊介紹 在 Caddy懸吊設計使用葉片彈簧是有那些優點?? - Mobile01 的評價
- 關於汽車懸吊介紹 在 懸吊系統英文、汽車懸吊種類在PTT/mobile01評價與討論 的評價
- 關於汽車懸吊介紹 在 懸吊系統英文、汽車懸吊種類在PTT/mobile01評價與討論 的評價
汽車懸吊介紹 在 8891汽車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距離旗艦還有一步之遙!VW Arteon Shooting Brake 380 TSI R-Line到底缺了什麼?
Volkswagen今年導入Arteon做為當家旗艦車款,在先前介紹過Fastback車型後,這回我們帶來空間更大性能更強的Arteon Shooting Brake 380 TSI R-Line Performance,究竟多了四輪傳動、電子懸吊以及272匹馬力加持後他能否離旗艦二字更進一步呢?
追蹤 8891汽車 👇👇👇
官方網站:https://c.8891.com.tw/
Instagram 花絮偷偷看:https://www.instagram.com/8891cars/
Youtube 新片搶先看:https://www.youtube.com/user/tw8891/
汽車懸吊介紹 在 陳家駒中醫師.門診不能說的事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足底筋膜炎竟是腰椎骨盆問題?】
最近很喜歡看介紹汽車維修改裝的youtube節目。
看到裡面講解汽車發生問題故障的情況,發現其實跟人體構造有一些相似的邏輯。
開車的朋友可能曾經有過輪胎偏磨的經驗。
就是部分輪胎的內側或是外側發生磨損比較嚴重的情形。
其實人體發生足底筋膜炎、或是慢性關節磨損,跟這類情況有些相似的地方。
都是因為整體動力力學結構不平衡,
導致最末端受力的地方出問題。
輪胎偏磨(吃胎)問題,並不是單靠換掉輪胎可以解決的。
如果不找出重新進行輪胎定位、找出結構上的異常、甚至是調整底盤懸吊,那麼只會陷入無限換輪胎的循環。
同樣足底筋膜炎,其實往往也不只是足底筋膜本身的問題。
包含體重過重、骨盆腰椎問題、站姿問題、足弓問題,都有可能是造成足底筋膜炎惡化的原因。
前幾天一位患者朋友跟我提到她左腳足底筋膜炎的情形。
她表示一開始是在腳底中間偏前面的地方發生用力時疼痛的現象,經過其他醫師治療了幾次,到了最近則是轉移到接近足根部的位置持續疼痛感。
她在猜想這樣疼痛處的轉移,不知道是好轉還是惡化了?
我告訴她,這其實是症狀惡化的表現。
一開始在腳底前中部位施力疼痛的表現,還不算是典型的足底筋膜炎,但是已經是因為站姿施力錯誤,導致足底筋膜的張力緊張現象,因此在施力時肌腱、筋膜組織就會出現疼痛感。
到了近期轉變到無論施力與否,都會有持續的足跟骨周邊疼痛感,表示足底筋膜的張力與發炎位置逐漸集中出現在筋膜與跟骨的黏接處。
這個地方因為是足底筋膜彈性最差的地方,因此也是長期足底發炎之後最終的疼痛位置,長時間下來便容易形成沾黏現象。
有些長期足底筋膜炎的人,如果在骨科照了X光,可能也會發現「足跟骨刺(Heel Spur)」的現象。
很多人都以為是因為有骨刺才造成疼痛,事實上卻是相反。
骨刺是因為長時間的足底筋膜發炎與骨膜受到過度壓力刺激才導致骨贅增生。
因此足跟疼痛是與「足底筋膜張力異常加上發炎問題相關」,而不是足跟骨刺是否存在有直接關係。
回到這位患者身上,
詳細檢查脊椎姿勢、骨盆、下肢角度之後,在左側的腰椎與薦髂關節交界處發現明顯的沾黏筋結點(一團按壓明顯痠痛的軟組織),同時伴隨活動腰部、走路時該部位會有明顯的酸緊感。
在該部位以及腰椎、臀區進行筋膜圓針治療,鬆解局部沾黏筋結、重新平衡張力之後,讓患者再重新行走,她感覺足底張力與踩地疼痛感明顯減少許多。
這是因為日常站姿、足底受力,會受到脊椎骨盆角度影響,當脊椎中軸出現張力失衡的情況,骨盆無法平衡受力(側彎、前傾、後傾),再往下到大小腿、足弓、足底筋膜便會接連受到影響。
而如果下肢長時間以不正確的力學方式運作,大量的負荷活動之後(長跑、負重),便可能造成組織的發炎,於是負責乘載最重的足底筋膜便受其害。
當然,並不是所有的足底筋膜炎問題都出在腰椎、薦髂關節。(甚至許多是來自於久坐造成臀中肌與臀小肌的無力)
每個人習慣的姿勢與肌肉代償模式有所差異,身體動力鏈可能遇到的問題並不完全相同,這時就是需要專業的判斷來找出造成足底筋膜發炎的原因。
#最近很喜歡的youtuber是小施汽車
#原來吃胎問題與底盤調教有關
#說到底盤調教BMW表示在座的各位都是
-
#足底筋膜發炎原來不止是足底的問題
#別再只想足弓墊或鞋子的問題了
#請試著在姿勢結構上面找找原因
-
-
-
#陳家駒中醫師
#門診不能說的事
#京水堂中醫診所
-
多囊調經|婦科不孕|體態控制
內科雜症|皮膚疾患|筋膜圓針
-
診所地址:台北市南京西路22號(捷運中山站)
聯絡電話:02-2558-5592
汽車懸吊介紹 在 7Car小七車觀點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新在哪裡?
●福特六和 7/5 推出 21.5 年式 Kuga 車系,取消原有的 EcoBoost180 雅緻型,入門受訂生產的編成改由 EcoBoost®180 時尚型接任,其餘編成增加 X 字尾,報價調漲新台幣 4 萬元
●全車系標準配備 Ford Co-Pilot360 全方位智駕科技輔助系統
●X 車型導入原廠 360° 環景影像行車輔助系統、RED 道路邊緣偵測系統及 ISA 智慧型速限輔助系統
●RED 道路邊緣偵測系統整合 LDW/LKA 功能,車速 65 km/h 以上時可偵測前方 50 公尺及側邊 7 公尺的道路邊緣
●ISA 智慧型速限輔助系統則結合 TSR 道路標誌識別輔助系統與 LIM 速限系統
●原廠 360° 環景影像行車輔助系統由歐洲 Ford 開發,含 4 部 800P 鏡頭,支援 180° 超廣角及 7 種視角變換,提供雙側安全防撞區與車門/尾門未關警示功能,ST-Line X 車型還配置前鏡頭清洗裝置。
●ST-Line X 配備紅色卡鉗,配胎自 Pirelli Scorpion Verde All Season 換為 Continental PremiumContact™6,前麥花臣懸吊系統升級前鋁合金下控制臂,減輕簧下重量共約 2.4 公斤。
#FORD
#KUGA180旗艦X
#記得開啟CC字幕
延伸閱讀:https://www.7car.tw/articles/read/75382
更多車訊都在【小七車觀點】:https://www.7car.tw/
【七哥試駕都在這邊】:https://reurl.cc/O1xnWr
--------------------------------------
「小七哥」親自實測嚴選的商品都在【七車坊】
https://shop.7car.tw/
台灣商用車專屬網站【商車王】
https://www.truck.tw/
記得訂閱追蹤YouTube唷 》》》
7Car →https://reurl.cc/pdQL7d
7Car新聞頻道 →https://reurl.cc/MvnRrm
台灣車文庫 →https://reurl.cc/ar61QQ
汽車懸吊介紹 在 7Car小七車觀點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新在哪裡?
●Audi 首款量產化純電動車
●在標準 SUV 車型外提供 Sportback 斜背跑旅車型,價差高出新台幣 14 萬元
●導入全數位虛擬後視鏡 (Audi Virtual Exterior Mirror)
●動力採用雙馬達配置,提供 50 quattro 及 55 quattro 兩款輸出
●鋰電池模組容量分為 71kWh 及 95kWh
●支援最高 150kW 的 DC 快速充電
●標準搭載氣壓懸吊
●排檔桿採用手托搭配撥桿設計
●Sportback 車高較 SUV 版本降低 13mm 來到 1,673mm
●Sportback 風阻係數較 SUV 版本低 0.02Cd 來到 0.25Cd
●Sportback 車重較 SUV 版本輕 3 公斤來到 2,599 公斤
●Sportback 後行李廂標準置物空間較 SUV 版本少 45L 變為 615L,放倒後最大容積少 60L 變為 1,665L
●Sportback 在標準配備部分多出 16 支揚聲器 B&O 音響、全景電動天窗、21 吋鋁合金輪圈及橘色卡鉗、小鴨尾,少去鋁合金車頂架及後擋風玻璃雨刷
#Audi
#etron
#Sportback
Audi 自 2018 年推出 e-tron 車系以來,正式跨入純電動 LSUV 級距,隔年新增 Sportback 斜背跑旅車型使消費者擁有更運動化的購車選擇,台灣奧迪選在 2020 年 12 月宣布導入全車系,本站今年 5 月參加原廠舉辦的媒體試駕活動,以標準 SUV 車型體驗自台中經武嶺前往花蓮的綜合路況 [請按此參閱],如今則在台北體驗 Sportback 車型,以感受差異性。本次試駕車輛為 e-tron Sportback 55 quattro S line。
圖文報導:https://www.7car.tw/articles/read/75478
更多車訊都在【小七車觀點】:https://www.7car.tw/
【七哥試駕都在這邊】:https://reurl.cc/O1xnWr
--------------------------------------
「小七哥」親自實測嚴選的商品都在【七車坊】
https://shop.7car.tw/
台灣商用車專屬網站【商車王】
https://www.truck.tw/
記得訂閱追蹤YouTube唷 》》》
7Car →https://reurl.cc/pdQL7d
7Car新聞頻道 →https://reurl.cc/MvnRrm
台灣車文庫 →https://reurl.cc/ar61QQ
0:00 Audi e-tron Sportback
01:09 車系編成
01:47 外觀
03:39 車尾
05:10 內裝
07:00後座
08:08 試駕心得
Song: Luke Bergs - Tropical Soul
Music provided by Vlog No Copyright Music.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ShareAlike 3.0 Unported
Video Link: https://youtu.be/rQV9GDOc3Lo
汽車懸吊介紹 在 7Car小七車觀點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新在哪裡?
●福特六和 7/5 推出 21.5 年式 Kuga 車系,取消原有的 EcoBoost180 雅緻型,入門受訂生產的編成改由 EcoBoost®180 時尚型接任,其餘編成增加 X 字尾,報價調漲新台幣 4 萬元
●全車系標準配備 Ford Co-Pilot360 全方位智駕科技輔助系統
●X 車型導入原廠 360° 環景影像行車輔助系統、RED 道路邊緣偵測系統及 ISA 智慧型速限輔助系統
●RED 道路邊緣偵測系統整合 LDW/LKA 功能,車速 65 km/h 以上時可偵測前方 50 公尺及側邊 7 公尺的道路邊緣
●ISA 智慧型速限輔助系統則結合 TSR 道路標誌識別輔助系統與 LIM 速限系統
●原廠 360° 環景影像行車輔助系統由歐洲 Ford 開發,含 4 部 800P 鏡頭,支援 180° 超廣角及 7 種視角變換,提供雙側安全防撞區與車門/尾門未關警示功能,ST-Line X 車型還配置前鏡頭清洗裝置。
●ST-Line X 配備紅色卡鉗,配胎自 Pirelli Scorpion Verde All Season 換為 Continental PremiumContact™6,前麥花臣懸吊系統升級前鋁合金下控制臂,減輕簧下重量共約 2.4 公斤。
#Ford
#Kuga_MK3
#21點5年式
第三代 Ford Kuga 車系自去年 (2020) 6 月 17 日在國內上市以來,憑藉雙車型、雙動力的產品策略,成功創下良好的銷售表現,福特六和在上市滿 1 週年之際,正式推出 21.5 年式新車,導入 原廠 360° 環景影像行車輔助系統、RED 道路邊緣偵測系統及 ISA 智慧型速限輔助系統等配備,售價提昇 4 萬元,並取消原有的 EcoBoost180 雅緻型,使新年式的編成與建議售價變為EcoBoost®180 時尚型(新台幣 96.9 萬元起,受訂生產)、EcoBoost®180 時尚 X (新台幣 100.9 萬元起)、EcoBoost®180 旗艦 X (新台幣 110.9 萬元起)、EcoBoost®250 AWD 旗艦 X (新台幣 120.9 萬元起) 及本次試駕的 EcoBoost®250 AWD ST-Line X (新台幣 123.9 萬元起)。
延伸閱讀:https://www.7car.tw/articles/read/75382
更多車訊都在【小七車觀點】:https://www.7car.tw/
【七哥試駕都在這邊】:https://reurl.cc/O1xnWr
--------------------------------------
「小七哥」親自實測嚴選的商品都在【七車坊】
https://shop.7car.tw/
台灣商用車專屬網站【商車王】
https://www.truck.tw/
記得訂閱追蹤YouTube唷 》》》
7Car →https://reurl.cc/pdQL7d
7Car新聞頻道 →https://reurl.cc/MvnRrm
台灣車文庫 →https://reurl.cc/ar61QQ
汽車懸吊介紹 在 【汽車知識】搭載扭力樑懸吊就是爛車 ... - AUTO GRAPHIC 的推薦與評價
延伸閱讀:【汽車知識】以Mercedes-Benz C111 為起源的多連桿懸吊系統時代! 看到扭力樑三個字就排斥?那你就錯了! ... CAR FANS, PEOPLE. ... <看更多>
汽車懸吊介紹 在 汽車小知識: 乘坐舒適性的關鍵 懸吊系統... - Toyota桃苗汽車 的推薦與評價
懸吊 系統是如何神奇的發揮功能去降低行駛時的震動,以及車輛行駛的操控性能呢?原來就是在懸吊系統中包含了避震器、彈簧、防傾桿、連桿等機件。 ... <看更多>
汽車懸吊介紹 在 [討論] 鍵盤評論懸吊系統- 看板car - 批踢踢實業坊 的推薦與評價
電腦排版,手機建議用整頁模式觀看
看到最近台灣福特Focus統一標配扭力樑式的懸吊引發喧然大波
發現很多人不懂懸吊系統的差異
在這邊簡單跟大家說明一下
本文盡量說明優缺點和結論,原理的部分大家可以自行估狗
1.非獨立式懸吊-扭力樑
優點:結構簡單〈不容易壞〉、輕量、佔用空間小、耐用、
便宜〈尤其對廠商〉、左右輪胎磨耗較平均
缺點:舒適性不佳、操控性不如獨立式懸吊
適用車型:平價自小客、貨車、皮卡、越野車
須注意的是越來越多高端越野車改採獨立式懸吊
如:賓士 G-CLASS、歪L LX等
小結:一般平價車用扭力樑其實沒甚麼不好,有經濟性較佳的優點
前提是你不太講求舒適與操控性,例如大多數的國產車車主
2.獨立式懸吊-雙A臂、多連桿、麥花臣
優點:舒適性、操控性較佳
缺點:結構複雜〈較容易壞〉、較重、占空間、維修貴、
左右輪磨耗較不平均
適用車輛:講求操控、或比較貴的車.....
小節:早期實務見解認為獨立懸吊操控性優劣如下:
雙A臂>多連桿>麥花臣
但現在技術進步、在各廠商的設計與調教下已不適用此邏輯
雙A臂和多連桿的界線已漸漸模糊,無法直接評論孰優孰劣
而麥花臣因為結構最為簡單,對於路面的反應沒有雙A臂和
多連桿來得靈活,通說普遍認為是較低階的獨立懸吊。
但是需注意的是,現行保時捷718是採四輪麥花臣的設定,
你敢嘴它操控性不好嗎?我是不敢啦。所以在獨立懸吊的選擇
上,還是去開開看會比較準。
3.結論
若你還是不懂非獨立懸吊和獨立懸吊差在那的話,以下舉個簡單的例子
獨立筒床墊〈貴〉 VS. 連結式彈簧床墊〈便宜〉
獨立筒床墊基本上你人在哪裡,床就是哪邊會下陷,其他地方影響很小,
就像獨立懸吊一樣;而連結式彈簧床墊你不管人在哪裡,整個床墊就是
容易傾斜、變形,扭力樑懸吊大概就是這樣。就實際駕駛的感受來說,
若遇到路面坑洞,獨立懸吊只有壓到坑洞的車輪那一邊會感受比較明顯
,但非獨立懸吊壓到坑洞則會造成整台車輛左右一起晃動,進而影響舒
適性。
4.建議
若預算許可,會建議大家盡量買前後皆為獨立懸吊的車,原因為台灣的
路況普遍不佳,高低落差大、坑洞多,在此情形未改善下,扭力樑式
的懸吊在舒適性上並不是一個很好的選擇。如果是在日本我覺得沒甚麼
差啦!路況太好了。當然在資本主義市場底下,只有一種人會跟大家說
扭力樑不輸獨立懸吊〈用同級車來比〉,那就是車商阿!別再相信業代
的話術了!
高科技、輕量化(X) / 省成本(O)
以上歡迎大家補充,謝謝
最近這個Focus齁,你頂規快九十萬還不給獨立懸吊
這東西日後也改裝不回來
我是寧願選Auris啦,日本原裝+獨立懸吊+蝦趴的賽車椅
五樓你怎麼看?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61.58.73.155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car/M.1550121871.A.5A2.html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