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足城市之2】從日到夜,歡迎來到高雄市民的客廳
攝影/文:洪立
要花多少錢才能走進衛武營?
不論你是什麼身分、職業與社經地位,這裡不會拒絕任何一個人。
之前因 李雨蓁 Lí Ú-chin 關係,短暫時間投靠在她於旁邊的 建軍跨域基地藝術村 ,有幾個夥伴和一間很大蠻熱的工作室,是剛回高雄的那幾個月。
我在裡面揮著汗搞商品開發,還架了個小攝影棚,閒暇拍拍人像與商品,有時下午也會去衛武營跑跑步。
我經常一邊跑步,一邊想像這裡以後變得有很多公司、辦公室與各種創意產業領域的人,在街上晃呀晃的模樣;像是中午出來吃飯,可以看遇到公司前同事在另一間公司也混個不錯,還相互調侃個兩三句之類的情境。
這裡以後會變怎樣?我盡可能地想像著。
我對衛武營的印象是去鳳山後才建立的,只知道是個很大的營區後來開放成公園,有一次搭計程車,還遇到曾在這裡當兵的運將。
衛武營沒有圍牆,除了各式演藝廳以外,完全是開放式的空間。一直到現在,每次走進去都還是會有一種很奇妙的感覺:
好像要稍微打扮一下
好像要尊重一下這樣的空間與氣氛
好像談話要輕聲細語(因曲面回音蠻大)
好像不能騎腳車 - 是真的不然會被警衛追。
確實會覺得走在裡面時 #蠻有品味,為什麼?是裝模作樣嗎?好像也不是,後來我才了解,原來那不是假掰,而是在這樣的城市裡生活,會漸漸地培養出一點美感。有多少不知道,但它對所有人開放,感受美不需要特權。
也許這就是為什麼我們要欣賞建築、觀賞表演、感受城市生命力的原因。
打造衛武營的荷蘭建築師法蘭馨.侯班曾說:「這座建築作為公園和城市的延伸,邀請市民來使用,我喜歡稱它為:#高雄的客廳」
後來我查過,不只侯班,衛武營的藝術總監簡文彬、還有《紐約時報》、《衛報》,在講到衛武營時,都用「市民的客廳」來形容。衛武營完工前,我也常常聽李雨蓁跟我這樣形容,但直到衛武營建築真正開放後,隨著朝夕和他相處,我才知道什麼叫文化走進生活,什麼叫市民的客廳 。
就拿這個週六來說,天才微微亮,早起的叔叔嬸嬸們就開始在屋簷下運動,打太極,藝文中心開門後,開始有市民搭著電扶梯往上進入好像太空船一樣的艙體,到樹冠大廳裡的咖啡店吃早餐;然後觀光客也慢慢出現,有的成群結隊品頭論足,有的單獨行動四處拍照,有看過介紹的,開始拿起手機,和榕樹廣場下的「寶島浮沈」布拉格劇場四年展台灣館展覽,或是地板上「斜坡上的四步舞」互動;到了下午,開始出現來欣賞表演的觀眾,他們的裝扮稍微正式點,開始聚集在展廳的出口。
黃昏,看著夕陽穿過衛武營的樹洞,在牆上投下強烈的光影,公園裡散步的人群在此時來到高峰,而當城市華燈初上,衛武營的牆面也染上了魔幻般的光暈,當欣賞完表演的觀眾,三三兩兩走出歌劇院,在公園看著藝文中心西南角的餐酒館,燈光則映出高舉酒杯的人影......
24小時的衛武營,有著不一樣的風景,不一樣的人,不只衛武營,駁二如此、未來的海音也是如此,我總覺得所謂的文化建設,重點不是那廳院殿堂,而是這樣的建設,如何改變城市,如何改變市民的生活。
「#提升大家的感受程度」正是它以這樣的角色佇立在城市裡的意義。
這陣子因疫情關係,大家可能都無法出國。然而不是說出國才可以欣賞建築的美,至少很幸運在高雄就有這樣充滿「靈性」的場域。
我真的是這樣感覺的。
我之前很喜歡的一個攝影師,他說他最常拍的創作幾乎都是家裡附近的街道巷弄,並不用到很遠的地方。
我一直對這句話印象深刻,也一直這樣提醒自己。
如果你不願意,不論在哪裡你也沒感覺;如果你願意,即是她現在可能還不太美,但至少你會試著觀察,瞭解她。
當然,衛武營、還有鳳山,還跟我夢想中那個有各種創意工作從業者生活的社區還有距離。
但最重要的是,從這裡開始,你也願意跟我們一起努力,等待著她變得更好的一天到來。
【立足城市】是洪立的影像與文字隨筆,洪立曾居住過台灣南部兩大港都高雄與基隆,目前為好過日影音創意總監,亦共同主持【城市好過日】Podcast節目。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22的網紅旅讀建築,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衛武營所在地在19世紀時為熱帶動植物遍布的沼澤地,因而成為平埔族的獵場;日治晚期太平洋戰爭時 編列為陸軍步兵連隊基地,戰爭結束後,國民政府除延續軍事用途外還設置漢聲廣播電台,然而,隨市區不斷擴張,營區的存廢便為1970年代高雄市的重要議題,時至1979年,軍方決議衛武營區不再續為 軍事用地,於200...
法蘭馨侯班 在 跟著S看世界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我 和我的影子
在 衛武營❤️
由荷蘭建築師法蘭馨.侯班設計的「衛武營國家藝文中心,由國際競圖至完工歷時11年,將原在日治時代的軍事基地,蛻變為世界最大的單一屋頂劇院,除了室內4個可容納6000人的劇院,波浪型屋頂,延伸至地面的戶外劇場,可容納達2萬人,時尚前衛的現代空間也被英國衛報譽為「有著史詩般場景的最美藝文中心」。
#歷時15年的高雄文化平權時光之旅 #史詩般的音樂廳 #全球最大單一屋頂劇院 #採用在地材質打造藝術的貨輪 #開放式公館空間 #最美夕陽打卡景點 #佔地47公頃的超大公共空間
法蘭馨侯班 在 陳水扁新勇哥物語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阿扁總統任內被遺忘的重大文化建設],請參閱2012.1.13林衡哲醫師的大作《論陳水扁總統與馬英九的文化建設》
馬英九總統聲望低落,因此他必須讓陳水扁總統永遠與貪腐劃上等號,當大家忘記陳水扁八年總統的政績。我主張民進黨應該全面檢討陳水扁八年總統的政績。畢竟他在各方面的政績都比馬英九好太多了。
陳水扁總統的任內政績,除了台北市的捷運系統、高鐵、雪山隧道、福爾摩莎高速公路、101大 樓這些有目共睹,天天在造福人民的建設之外,最受忽略的是他在文化方面的重大建設。包括最近他在「壹週刊」所寫的政績表述,他自己也沒有提到文化建設。
陳水扁八年總統任內,至少有下列這些文化建設都超過十億以上的預算,而且是不分藍綠:
1. 高雄衛武營藝術文化中心:預算約99億,由荷蘭建築師法蘭馨‧侯班(Francine Houben)獲首獎,分四大廳:戲劇院(2260)、音樂廳(2000)、中劇院(1254)及演奏廳(470),預定2013啟用。這是20年內台灣政府最大的文化建設。
2. 高雄世大運體育館:由著名的日本建築大師伊東豐雄設計,曾獲世界最綠體育館,全由太陽能發電,也是在陳水扁總統任內完成,當時高雄市長謝長廷、葉菊蘭和陳菊也有功。
3. 台南的國家台灣文學館:這是1916年日治時代的「台南州廳」改建,由李登輝時代的文建會開始籌備,陳水扁總統時代的文建會接力完成,2003年10月17日正式開館,由成大台灣文學史教授林瑞明出任第一任館長,這是亞洲最大的文學館。
4. 台南安南區國立台灣歷史博物館:2011年10月29日開館,這是20億以上的新建築,也是陳水扁總統任內對故鄉台南地區最重要的文化建設,展現台灣四百年的歷史風華。
5. 宜蘭國立傳統藝術中心:這是游錫堃縣長時代,向李登輝執政的文建會爭取預算,陳水扁總統執政之後追加預算,並建設完成。2003年開幕之後,成為宜蘭的文化地標之一。
6. 台中大都會歌劇院:胡志強市長在2002年,向陳水扁中央申請60億要建古根漢美術館,42億 要建大都會歌劇院,而陳水扁總統不分藍綠,慷慨答應胡志強的要求,結果因胡志強與國民黨議長,對古根漢的地點有爭議,因此放棄古根漢美術館,而大都會歌劇院的 國際標由蜚聲國際的伊東豐雄獲得,通過預算的時間,與高雄世大運體育館差不多,但因五次流標,民進黨的世大運體育館已建好,台中大都會歌劇院則嚴重落後。
7. 嘉義南部故宮分院:這是陳水扁總統任期將結束時,由嘉義縣長陳明文爭取獲得,預算也是二十多億,國際標由美國建築大師普列勒克(Predock)獲得,並簽約開始興建,本來故宮分院想成為亞洲博物館,收藏嘉義美術大師陳澄波的作品等,但是等到2008年馬英九上任不久,就與普烈勒克解約,停止興建,直到2011年總統大選快到,才說要繼續建,不像陳水扁總統任內,把李登輝時代奠基的文化建設,都一一完成。
https://www.thinkingtaiwan.com/content/186
法蘭馨侯班 在 旅讀建築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衛武營所在地在19世紀時為熱帶動植物遍布的沼澤地,因而成為平埔族的獵場;日治晚期太平洋戰爭時
編列為陸軍步兵連隊基地,戰爭結束後,國民政府除延續軍事用途外還設置漢聲廣播電台,然而,隨市區不斷擴張,營區的存廢便為1970年代高雄市的重要議題,時至1979年,軍方決議衛武營區不再續為
軍事用地,於2003年變更為公園用地,2007年文建會提出衛武營文化藝術中心計畫,由荷蘭的麥肯諾
及羅興華建築師事務所共同投標並贏得首獎,自此衛武營區由昔日半廢棄狀態的軍營轉變為自然生態與
藝術文化並存的都會公園。
法蘭馨.侯班以融合地景地貌的建築理念為設計主軸。從園區內茂密的榕樹為靈感,以「有機」
與「開放性」為衛武營藝術文化中心定調。建築量體將榕樹意象轉化為建築造型,透過樹林間隙正負空間體現在曲面與空間穿透性上。今日衛武營都會公園不僅是國際藝術中心,也提供市民假日休憩及市集的聚集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