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看到許多接種新冠肺炎疫苗後死亡的新聞,不在打疫苗先鋒行列的小編,就來帶大家看看以往接種疫苗死亡的相關案例👇🏻
-
🔻故事開始🔻
有位學生在接種疫苗後眼睛跟臉都腫起來,因為找不到原因所以一直用類固醇和抗過敏藥治療,2年多後某天暈倒送醫,被診斷出ADED急性瀰散性腦脊髓炎,最後死亡💀
理所當然地,這位學生的爸媽是原告,為什麼呢?
因為他們去申請預防接種受害救濟被認為不符合,死亡與接種疫苗無關,中間經歷一番必經的掙扎過程,最後還是走到行政訴訟。
原告說,從各項意見報告來看,你們就是ADEM無法排除與施打疫苗有關,甚至仿單上就有寫,而且也沒有說絕對不會在2週內發生!不要擷取片段斷章取義!
誰被告勒?
→現在正紅的 #衛生福利部
衛福部就說,學生一開始的病徵不符合ADEM,他有甲狀腺炎,眼睛浮腫也是症狀之一,但甲狀腺炎跟疫苗沒關係。根據疫學上因果關係理論,無法認定學生的ADEM和疫苗有合理關聯,你應該再多拿一點有蓋然性的證據!而且疫苗記載的副作用很快就會消失,你的症狀那麼久!
-
🔻法官這樣說🔻
🔹
設立「預防接種受害者救濟補償制度」是因為符合法令標準製造或輸入之疫苗仍然會有現今科學技術無法預測、發現的副作用或風險,民眾因相信行政機關實施防疫之公共衛生政策而接受施打疫苗,導致發生無法預期的損害,就叫「#特別犧牲」,不能叫特別犧牲的民眾獨自承擔這個損害,應該要讓疫苗製造或輸入商成立基金來分擔這種難以避免的風險,並藉由私益受害的補償來實現監測並改良預防接種副作用的「#公益目的」。
而預防接種受害救濟基金徵收及審議辦法第7條第1項第1款及第2項規定的「無法排除與預防接種之關聯性」是基於疫苗潛在風險性所致難以證明受害因果關係而設。
只要不能查明預防接種跟死亡間沒有因果關係,沒辦法「#完全排除」是因為預防接種導致死亡,就符合審議辦法第7條第1項第1款及第2項規定的「無法排除與預防接種之關聯性」。
🔹
行政法院雖然可以就不確定法律概念採較低的審查密度,但如果行政機關的判斷是出於錯誤的事實認定或不完全的資訊,法院當然還是可以審查的。
從審議小組有擷取片段說詞,還用紅斑性狼瘡家族病史來認定學生免疫力較低,但卻忽略他根本沒有紅斑性狼瘡等任何自體免疫性疾病等來看,合理判斷審議小組的判斷是基於錯誤的事實或不完全的資訊。
行政法院沒有逾越判斷餘地。
🔹
「難以一概認定皆由疫苗接種後引起」、「很少持續一年以上」不等於「排除由疫苗接種引起」、「不會持續一年以上」。而且ADEM通常在病毒感染或接種疫苗後發生,雖然30%以上的青少年沒有前驅症狀,但沒有前驅症狀不代表沒有發生ADEM的可能。
🔹
行政訴訟法第136條準用民事訴訟法第277條,民事訴訟法第277條但書規定舉證責任之倒置。
預防接種疫苗的選擇、獲得、保存、接種方式還有安全評估等都在行政機關或施打者都掌控範圍,接種疫苗的民眾居於證據地位不平等的處境,要民眾負預防接種疫苗與損害間有因果關係的舉證責任,顯失公平,應該要由行政機關來負擔才是。
🔹結論:衛福部不要煩了乖乖付錢!
━
看到這裡,大家知道重點是什麼了嗎?
預防接種受害救濟基金徵收及審議辦法103年修法前的第7條第1項第1款及第2項所規定「無法排除與預防接種之關聯性」,只要無法完全排除是因為預防接種導致死亡,就可適用。
ʙᴜᴛ已經修好幾次法了
現行法改規定在第13條跟第17條
第13條的用語改成無法確定,並說明是綜合研判後仍無法確定關聯性。
第17條則是明訂,要發生的死亡、障礙、嚴重疾病或其他不良反應與預防接種「確定無關」,才能不救濟!
最後還是希望大家一生平安,不要遇到跟這個案子一樣的情況😢
━━━━━━━━━━━━━━━━━━━━━━━━
《預防接種受害救濟基金徵收及審議辦法》第13條第1項第3款
審議小組鑑定預防接種與受害情形關聯性之分類如下:
三、無法確定:無前二款情形,經綜合研判後,仍無法確定其關聯性。
《預防接種受害救濟基金徵收及審議辦法》第17條
預防接種受害救濟案件,有下列各款情形之一者,不予救濟:
一、發生死亡、障礙、嚴重疾病或其他不良反應與預防接種確定無關。
二、常見、輕微之可預期預防接種不良反應。
三、轉化症或其他因心理因素所致之障礙。
四、非因預防接種目的使用疫苗致生損害。
《行政訴訟法》第136條
除本法有規定者外,民事訴訟法第二百七十七條之規定於本節準用之。
《民事訴訟法》第277條
當事人主張有利於己之事實者,就其事實有舉證之責任。但法律別有規定,或依其情形顯失公平者,不在此限。
━━━━━━━━━━━━━━━━━━━━━━━━
#吳啟瑞律師 #劉雅雲律師 #翁毓琦律師 #hugowulaw
#law #法律 #無聊的法律 #時事 #行政判決 #行政訴訟
#疫苗 #死亡 #ADEM #預防接種受害救濟基金徵收及審議辦法 #行政訴訟法 #民事訴訟法
-
◤𝗙𝗢𝗟𝗟𝗢𝗪 𝗨𝗦 ◢
▸𝗙𝗕 ⇨ #司法劉聲機x法律老司機
▸𝗜𝗚 ⇨ @hugowulaw
▸𝗟𝗜𝗡𝗘 ⇨ @hugowulaw
「為什麼叫仿單」的推薦目錄:
- 關於為什麼叫仿單 在 司法劉聲機x法律老司機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 關於為什麼叫仿單 在 張益豪醫師/張益豪耳鼻喉專科診所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 關於為什麼叫仿單 在 沁霏的心靈空間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 關於為什麼叫仿單 在 為什麼叫仿單在PTT/Dcard完整相關資訊 的評價
- 關於為什麼叫仿單 在 為什麼叫仿單在PTT/Dcard完整相關資訊 的評價
- 關於為什麼叫仿單 在 化妝品仿單是什麼的推薦與評價,PTT、DCARD和網紅們這樣 ... 的評價
- 關於為什麼叫仿單 在 化妝品仿單是什麼的推薦與評價,PTT、DCARD和網紅們這樣 ... 的評價
- 關於為什麼叫仿單 在 泌尿科顧芳瑜醫師- #關我屌事系列貼文今天要來說說為什麼馬眼 ... 的評價
為什麼叫仿單 在 張益豪醫師/張益豪耳鼻喉專科診所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 子宮頸癌疫苗是民眾比較常聽到的名稱,醫學上更準確的名稱應該是人類乳突病毒(Human Papilloma Virus,HPV)疫苗,不過太過生澀了,不容易記憶,大家還是叫他子宮頸疫苗吧~~ 它不只可以防子宮頸癌,醫學研究證實還能預防「生殖器周圍相關癌症」,連俗稱的菜花都能有效防範。
「子宮頸癌疫苗」才不是女性專利呢,男生也應該施打來保護自己與另一半喔,近年來有很多男生主動前來診間表示想施打子宮頸疫苗,可見近來有這類健康意識的男性越來越多。為什麼HPV疫苗有防止菜花的功效,因為菜花主要是由人類乳突病毒所引起,因此在預防上,醫師都會建議伴侶接受HPV疫苗接種。
---
9價子宮頸疫苗的重點:💯💯
1. 男生女生都能打!
2. 並不是9~26歲的年輕人才適合打。現在9價疫苗仿單已經明文寫出9~45歲都是適合打的對象喲。
3. 所以熟男熟女們快動起來,牽手一起來施打。
4. 以前有打過2價或4價的,還是可以考慮施打9價。
5. 需要打三劑(第0-2-6個月施打)
6. 以前費用大約 5500/一劑 (2021年01月原廠調整價格約為 6000元)
7. 國中女學生補助公費疫苗為二價疫苗。九價為較新型的疫苗,可涵蓋更多台灣流行病毒株,提供的保護更為完整! 如果打過2價,還是可以考慮再接受一輪9價的子宮頸疫苗。
--
為什麼叫仿單 在 沁霏的心靈空間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那些醫學背後的黑幕
作者:陶昌文(醫師)
我是一位麻醉科醫師,我協助外科治療疾病,為了我的工作以及自己的健康,我需要了解疾病。
五月十五日,優秀的中天主播史哲維先生自殺身亡;五月十二日台南白河的吳先生、板橋的彭女士自殺身亡。如果他們都沒有吃過抗憂鬱劑,我今天不會寫這篇文章,畢竟真相應該被知曉。
在過去擔任醫職的二十年中,我大量閱讀西方自然醫學著作,以及東方中醫書籍,也讀了物理學家所研究的能量醫學著作。很久以前我就體會到,正統的西方醫學並沒有所有醫學的答案。
許多的「病」,西醫不能確定其原因,只能把它稱為「症」,或是「症候群」。可是一般大眾並不了解「病」與「症」的差別,這些「症」,透過媒體的宣傳或其他行銷手法,很容易「教育」(誤導)大眾把症狀當成疾病,需要看醫生、吃藥。例如睡不好、焦慮、憂鬱,還有更年期現象、老人的骨質疏鬆等等,但是這些「症狀」其實只是人們生活中的種種經歷。
這種「病」「症」難分的手法,最常為一般西醫所使用,他們是這種手法的受益人。而另一方的受益者是藥廠。兩者結合則成為「發明疾病的人」(這也是個書名,作者為德國資深醫療記者)。
行銷這些「病」需要大把的銀子。錢從哪裡來?曾聽說最賺錢的三大產業是甚麼嗎?石油、軍火、製藥!藥廠是最賺錢的產業之一。
除了直接打廣告宣傳藥物,或是透過媒體炒作疾病之外,接下來藥廠還能做甚麼來「教育」大眾呢?首先醫生和藥廠們要成立「公益」團體,讓曾經患「症」吃藥的人告訴大家,這個「症」是多麼嚴重的「病」。然後受苦的患者得到了同情與注意,這個「症」也達到了宣傳的效果。這些運作所需經費來自「善心人士」,其中包括藥廠的捐款。顯少有人提醒大家,「症」是表面的現象,就如發燒、頭痛、咳嗽只是感冒症狀;「病」則是因為身體內部的器官、細胞有了問題而導致。
藥廠也會捐款給知名大學的醫生或是教授做研究。教授升等需要研究報告,藥廠也需研究報告證明藥物有效。當然,這些經費不會直接由藥廠開立支票留下痕跡。經費來源可能是政府單位或是私人的基金會等等。魚幫水,水幫魚,再自然不過。然而,有無可能「有心人士」會要求研究的結果要朝特定方向發展呢?
這種魚水關係,有其歷史。一九六八年,哈佛醫學院的病理學助教麥庫利醫師,研究且證實了「同半胱胺酸」是造成心臟血管阻塞的原因,但是他卻被逼離哈佛醫學院,到鄉下的一家小醫院做病理科醫師,沒有辦法申請到任何研究經費。原因在於當時許多經費都已投注在研究膽固醇上,想證實膽固醇是造成心血管阻塞的原因。就在那些密集研究之後,治療膽固醇過高的藥物立即上市,至今這種藥每年仍然為藥廠帶來不少進帳。不但如此,西醫界還降低膽固醇需要吃藥的標準值,也就是說更多的人需要吃藥。醫生的收入往往跟藥廠的收入息息相關。而「同半胱胺酸」半世紀以來似乎無人關心,為什麼呢?因為若要降低同半胱胺酸指數,只要服用維他命即可。藥廠無法靠維他命申請專利,醫生用維他命治病會被其他的醫生攻擊。所以患者的利益就不列入考慮了。
在台灣,抗憂鬱劑及鎮靜劑曾經是精神科才能開出的藥品。在醫師公會向衛生署爭取後,所有的醫師都可以開立這些藥品的處方了。文明流行病「憂鬱症」再次證明,醫生的收入跟藥廠的收入息息相關。為什麼有醫生常告訴病人,你這種病不能根治,要長期吃藥?因為病人好了,藥少開了,收入就不穩定了。目前健保的制度,讓醫生能藉由開藥量來增加收入。老婆要買香奈兒,兒子要補習英文,給老病人多開幾種藥就得了。
還有,為什麼任何醫生都可以開抗憂鬱劑及鎮靜劑?因為精神科沒有客觀具體的科學根據。憂鬱症理論上是腦部血清素不足,但它不需要抽取腦部液體檢驗證明就可以開藥,只要醫生說是憂鬱症就是憂鬱症。
一般的社會大眾也想不到要問醫生,為何叫憂鬱「症」不叫憂鬱「病」?然而,大家都被教育成凡事乖乖聽醫生的話才對,所以沒問醫生,為何不抽血或做其他檢查,看看是否某個器官出了問題,才表現出憂鬱症狀。人們只看到醫師袍,看不到其背後無形操縱的藥廠推手。
甚至在醫學地位崇高的期刊上,許多的研究論文、報告,其實是由藥廠的研究人員所寫,寫完後掛上某大學醫學教授或是某知名醫療中心的醫師為作者。這類事情不勝枚舉,已經導致《美國醫學會期刊》的主編之一憤而辭職,寫下《藥廠黑幕》一書。
現在最容易販賣的疾病不外乎憂鬱及過動。抗憂鬱劑「會引發自殺念頭以及暴力行為」,美國食品藥物管理局規定藥廠須將此警告標語印在藥物包裝紙盒上。可是台灣沒有任何領藥的患者會看到這些紙盒,醫院和藥局不會把原裝紙盒給他們,何況原廠藥品印的是英文字。最近自殺的中天主播一定想不到,他因為睡不好而吃下去的抗憂鬱劑,才最可能讓他有自殺想法。
近來,可憐的新北市兒童開始被篩檢有無過動症。我相信新北市長很想為民謀福利,只是他不明瞭,「過動症」是精神科醫生以「舉手投票」的方式表決出來的。也就是說舉手的人不夠多,某些症狀就不是精神病了。這種非科學檢測的病症投票制,曾在一九六八年表決通過同性戀是精神疾病,後來在同性戀團體多次上街遊行後,一九八七年又以投票的方式將其排除。我想提醒市長及所有民眾,除了精神科,其他醫科是不以舉手投票來決定疾病的,因為一切都有科學根據。
治療過動的合法藥物「利他能」是一種中樞神經興奮劑,它的化學結構竟然與毒品安非他命非常接近。我曾聽過使用該類毒品的人描述,在藥性發作的一段時間裡,身心會處於一種做事非常專注的狀態。這不很像「利他能」促使過動兒的專注嗎?民眾一定從沒看過藥物包裝盒中的仿單,這張仿單是政府硬性規定藥廠要附在包裝裡的,它列出了一長串的藥物「副作用」及「罕見副作用」。有興趣的人可以上網查藥物仿單,只要仔細對照每一種副作用,就會發現醫院給的藥袋上,並沒有列出所有的副作用。可能是因為一張紙還列不完,而且列出來就沒人敢吃了。
但是精神科最常做的一件事,就是開更多的藥物來處理那些副作用,於是病患的身體機能被小藥丸們開開關關,無法自主,而以此行事的醫生則荷包滿滿。我一位朋友父執輩的兒子從醫學院畢業後選擇作精神科,父親問他為何選精神科,他說:「因為病人都需要終生吃藥,我一輩子不缺病人。」
在此奉勸凡是小孩好動而造成大人困擾的家長們,一定要找非精神科醫師為他仔細檢查身體。有時候孩子只是營養不均衡,吃太多糖分、色素、不良加工食品,或是蛋白質不足,而表現出注意力缺乏。要知道過敏不見得只是皮膚發癢或流鼻水,有時候,過敏反應也會引發坐立難安。然而,這些林林總總的資訊,沒有人完整的教育大眾。為什麼呢?請讓我再說一次,教育大眾要成本,錢從哪裡來?藥廠會花錢教育大眾不要吃藥嗎?畢竟再有益於患者的研究報告,一旦跟藥無關,是創造不出醫藥收入的。
人與人之間的信賴關係很可貴,尤其是醫師與患者間,原本該心懷相同目標,可惜醫療產業背後卻隱藏著一些鮮為人知的秘密。或許大部分人難以窺其全貌,但是您看過偵探片吧?通常偵探們會說一句話:「追蹤錢就是了!」跟您息息相關的醫療問題,或許也可由此線索,探求真相。
網路文章分享
為什麼叫仿單 在 為什麼叫仿單在PTT/Dcard完整相關資訊 的推薦與評價
提供為什麼叫仿單相關PTT/Dcard文章,想要了解更多仿單意思、結繩記事手創、仿單由來有關歷史/文化文章或書籍,歡迎來小文青生活提供您完整相關訊息. ... <看更多>
為什麼叫仿單 在 泌尿科顧芳瑜醫師- #關我屌事系列貼文今天要來說說為什麼馬眼 ... 的推薦與評價
關我屌事系列貼文今天要來說說為什麼馬眼叫 馬眼? ... 等等其他眼睛太小) (叫馬眼才夠威) #市面上的馬眼棒你用過了嗎GOOGLE一下會發現 ... 9-45歲是仿單建議. ... <看更多>
為什麼叫仿單 在 為什麼叫仿單在PTT/Dcard完整相關資訊 的推薦與評價
提供為什麼叫仿單相關PTT/Dcard文章,想要了解更多仿單意思、結繩記事手創、仿單由來有關歷史/文化文章或書籍,歡迎來小文青生活提供您完整相關訊息.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