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人節快樂 丁先生和我一起回到「立約之地」🥰 我們婚禮的海邊玻璃教堂✝️ 六年後舊地重遊,滿滿滿的回憶與感恩❤️ 也讓我們彼此能夠重新被提醒,委身在這份婚姻盟約裡的堅定承諾💍
·
是的!你沒看錯!我們默默飛抵LA啦!🌴🌊☀️🏖
·
其實是為了送小叔弟弟回加州開學😂 順便為忙碌的暑假劃下一個完美句點。
·
久違的大海🌊棕櫚樹🌴Hi✋🏻
·
剛好有朋友來德州借住我們家,幫忙顧兩隻貓貓😉 讓我們能夠有趟4天3夜的迷你假期😘開森~~~
·
其實我們根本不知道今天是情人節😅,是看到一堆人發文才發現,這麼巧,我們剛好在情人節這一天回到了當年婚禮的教堂⛪️☺️
·
送上我們當年確認交往前禱告求印證的那句聖經經文,也是我們婚禮邀請卡上的經文:
There is no fear in love. But perfect love drives out fear, because fear has to do with punishment. The one who fears is not made perfect in love. We love because he first loved us. (1 John 4:18-19)愛裏沒有懼怕;愛既完全,就把懼怕除去。因為懼怕裏含着刑罰,懼怕的人在愛裏未得完全。 我們愛,因為神先愛我們。(約翰一書 4:18-19 )
#太太好忙在加州 🤪
為婚姻禱告經文 在 100種理想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理想感恩日常 #EP3
昨天 #對又是昨天,ㄇㄇ和孩子一起練習感謝在居家避疫期間相當吃力不討好的,孩子的爸。
第一天開始感謝運動時,我們還在感謝上帝幫助我們夫妻最近都沒什麼吵架、一片和平,殊不知隔天一早就立刻吵一波。然後因為天氣很熱,就自動進入冷戰。 #自然涼快到底(?)吵架的原因就不說了,通常事件只是引爆點,把彼此沒磨合完的尖尖角角(好想吃煎餃)(歪)引出來說清楚講明白,該道歉道歉該接納接納該合好合好,才是重點。
經過了兩天的不合,昨晚的餐桌上,母子三人聊到今天還沒練習感謝。看著在餐桌缺席一段時日的空位⋯⋯ #ㄅㄅ禁食禱告快三十天 #吃飯時間他都選擇轉身離開🤣 突然覺得他其實就是肚子餓所以亂發脾氣激怒我吧! #才不是 總之在那當下,我就帶著孩子練習感謝爸爸,雖然我心裡還是對於此人這兩天的狀態感到歸把火🔥 然後我們就一人講一個,講了幾輪,由為母的來把其中幾個具體的感謝寫成一張感謝狀。 #不具體的感謝舉凡 #謝謝把拔愛我(怎樣愛?) #謝謝把拔很棒(棒在哪?)
兄弟睡前為ㄅㄅ禱告,求耶穌給他健康、讓他快快從負面情緒出來。邊禱告我邊想著之前小組時討論的經文:
「所以,你在祭壇上獻禮物的時候,若想起弟兄向你懷怨,就把禮物留在壇前,先去同弟兄和好,然後來獻禮物。」—馬太福音 5:23
想著信仰真是不容易,想要跟耶穌討拍,祂卻要你先去跟人和好。但也因為信仰,我們能夠在反覆的破裂與修復中,讓婚姻越來越堅固。只能說全世界都叫不動我們去跟誰友好,當我們願意愛神,就比較有愛人的能力。 #感謝主我們吵架了又和好了
僅以此狀感謝理想家的 #一家之主👨🏻
#禁食還要幫妻小買飯真的不容易
#做道具的部份是在暗示什麼嗎
#和孩子一起持續練習感謝
為婚姻禱告經文 在 中華福音神學院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莫羅博士認為神學是倫理的基礎,因為神學指涉關於神、宇宙萬物及人類的真理;而倫理則指生活上「應當」及「必須」遵守的法則及責任,是從神學而來的。例如,真理認為神是憐憫的,可衍生成因為神寬恕人,我們必須彼此饒恕。
神學正典原則(Canon Principle),定下普世性真理,就如錨奠定基礎。莫羅博士認為「處境化神學」以文化作延伸,能讓真理抵達目的地。處境化神學一方面是刻意的,偶然的,受時空限制,要留心不要忽略了非基督教問題;另一方面所有神學都具宣教性質,問題是對象是誰,並如何演繹福音。莫羅博士強調宣教就像「神學戲劇」(Theodrama),要以耶穌為中心,將同樣的福音在新環境處境化並忠於原著。
就倫理而言,莫羅博士認為有3個層面:個人、團體組織、系統。個人倫理特別指與耶穌基督的關係,不是要遵守聖經上千條誡命,要了解經文,先了解當時處境,明白真理後再融入真實處境當中,利用聖經故事建構全面世界觀。例如,如何處境化愛神愛人,活出良善呢?有沒有包含個人主觀性?有沒有想過文化衝擊?如何得知倫理化行為?團體組織倫理通常以委身異象及神國工作呈現,要思想的不是單單訂下約章或倫理守則,更需要如何把真理在新的處境調適並活出來。系統性倫理指社會公義如同性婚姻、種族歧視等議題。
莫羅博士進一步解釋文化價值衝擊,某一些組織較重視整體性和尊重上司;另一些則較重視個人和公義。前者認為因個人主義忽略了家庭責任,領袖軟弱無力,部屬不懂得尊重;後者則認為領袖是獨裁者,忽略了公義。這正是現今在西方,傳統華人教會牧者與年輕領袖的寫照,這些衝擊也造成了不少傷害,令年輕人離開教會。所以跨文化宣教需要處境化智慧:聖經知識、文化經驗及聖靈的能力,才能結出良善的果子。
謝謝 國度復興合一禱告聯盟(原《國度復興報》) 的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