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所有的母親們,母親節快樂!
分享一篇由我很喜愛的中國騰訊體育明星記者,沈洋採訪了林書豪母親的訪問特稿。
由於兩岸閱讀習慣的不同,我將他轉成繁體。
在我剛結束前的Q&A中,有收到球迷朋友請我推薦一些優秀的華文體育類型的作者。
當然,台灣也有很多非常出色以及相當了解NBA運作的網路寫手跟作家,
不過真的要我推薦一位,我想到的始終是沈洋。
她是華文媒體第一位媒體工作者,由NBA賦予她NBA決賽MVP選票。
她就是第一人,目前在美國主流媒體中,華文媒體沒有任何人追的上她的腳步。
但這不是我推薦她的原因。
我永遠記得我認識她那天,是在2017年勇士的西區決賽某一個主場賽後。
我根本不知道她是誰,只覺得她看起來很兇。
在老舊的Oracle Arena不算寬敞的媒體工作區裡,她剛好坐在我的對面,
我們就這樣一直邊寫邊聊,寫到晚上12點,只剩我們兩個。
在聊天的過程中我發現她的不僅懂籃球,也擁有女性特有的細膩,觀察入微又帶著溫暖。
我當下就想說,我一定要偷偷去看她之前的寫作。
推薦給大家,她是我最喜歡的華文體育採訪稿作者,沒有之一。
———————————————————————————————
林瘋狂背後的“虎媽”:哈佛畢業後養了他兩年 不惜拿出養老保險
原文網址
https://tinyurl.com/y7hp4qmr
騰訊體育大人物
撰文/沈洋
編輯/王麗梅
“ 從前,母親習慣衝在林書豪前面當“衝鋒隊長”,後來選擇陪伴兒子一起追夢,再後來她學會站在原地,欣慰著目送他遠行。所謂母子一場,便是在時光中母親不斷抽離,恰當放手後隔空守望自己的孩子。這是母親節《不完美的她》系列策劃第一篇,林書豪與母親的故事。”
即便是現在,林書豪和母親吳信信之間也經常會聊天長談。
雖然他們現在分隔兩地,各忙各的,一個在北京刻苦訓練期待疫情過後正式回歸籃球場;另一個在台北,做義工教導小朋友們讀書。最近林媽媽的行程也很滿,從早忙到晚,正幫著她的新“孩子們”準備即將到來的月考。
母親無法再像當年那樣,開著自己那台老式福特汽車,隨時陪著兒子從小學,初中到高中,寒來暑往去一個又一個比賽訓練地打球,也沒辦法時常給林書豪做他最喜歡的蔥油餅、蟹黃酥。 二兒子自從踏上籃球職業道路之後,吳信信更不能再做當初那個永遠站在最前面,幫兒子和他所在的球隊張羅打點一切的“衝鋒隊長”。但母子的悄悄話時間,並沒有因為歲月累積和空間改變而有太多減少。
“我們常常都有聊很久的時候。”吳信信很是自豪地說。無論是她去北京看望兒子,還是兒子回來,和她一起去日月潭度過假期,又或者相約回到加州矽谷的家。母子之間,總有很多話要和對方說。
01. 一張空白支票
在吳信信眼裡,林書豪就是這樣一個非常貼心的兒子。
在NBA好不容易徹底站住腳跟後,林書豪也開始隨之擁有了穩定收入。但他從來不亂花錢。“他過得很節儉。除了吃他不會去計較錢以外,剩下的他都特別節省,存起來。然後就總想法子勸我,把我家的老房子拆了。”她說。
那是一樁並不大的老房子,是1992年由林繼明和吳信信兩夫妻購買的。雖然處在矽谷地帶,屬於極為優秀的學區,如今地價更是飆升至全美最為昂貴的地方之一。讓人有一提到出身矽谷,必是大門大戶,出身富裕的感覺。
但林家並不是這樣的。
雖然夫妻二人都是知識分子,一個做半導體工程師,一個做軟件工程師。但屬於初代移民的他們,並沒有殷實的家底。尤其是當三個孩子林書雅,林書豪和林書緯先後降生,手頭就更不算寬裕。能拿出的錢,多半用於滿足基本的飲食起居,以及孩子們的各項成長花銷。所以,一直以來他們都沒有能力去重整一下,那套已經有些老舊的房子。
林書豪總想著能把那棟老房子拆了重建,這樣一家人也可以住的更加舒服一點。後來,母親吳信信終於同意了他的建議。
“我也是很節省的人,但你知道蓋房子重新裝修有時候會超出預算,我的壓力就很大。但他總是跟我說,媽,我給你的是一張空白支票,你想買什麼就買什麼,想怎麼弄就怎麼弄,數字你隨便往上填,不要擔心錢的問題。我真覺得他做的很暖心。”吳信信回憶道。
閑暇時間,林書豪總會帶著母親嘗嘗各地美食
02. 倔強的“影子”
就像世界上大部分的母子關系一樣,盡管深深愛著彼此。但和風細雨並不是他們相處方式的全部。尤其是當這兩個人性格頗為相近,又都很倔強的時候。
“我們都很開朗,外向,愛關心別人,而且都特別有決心和毅力。”吳信信不知道是不是因為兩個人都是家裡排行老二的孩子,在三個兒子中,媽媽總能從林書豪身上看到很多自己的影子。 尤其是性格裡都有的那份遺傳下來的倔強因子,總會讓彼此產生很多意見分歧。
“你問任何一個問題,我們的回答都會是不一樣的。”吳信信告訴騰訊體育。
在林媽媽看來,這個兒子並不是家裡最聽話的那一個。
“如果你要問他,他肯定覺得他是最乖的。”吳信信接著說,“但了解我們家的人都知道,他絕對不是最聽話的那一個,當然也不是最不聽話的那一個。”
林媽媽解釋說,哥哥書雅絕對不會跟你頂撞,但有時也不會聽。弟弟書緯會頂撞, 並且常常不會聽話。書豪也會跟你吵,可是到最後,反而會按照媽媽說的去做。
吳信信舉了一個例子。小時候,媽媽要求林書豪放學回家之後,必須要先寫完作業才可以幹自己想做的事情。可是他偏要試探家長容忍度的邊界,看如果自己不這樣照做,會有什麼樣的後果。家教嚴明的吳信信當然不會允許兒子對於“權威”的挑戰,便會狠狠懲罰他。
得到了教訓,知道後果嚴重性之後,他就會乖乖聽話。“他總是為了反對而反對,就是要跟你擰著來。“林媽媽說, “每次都是這樣,他在一番試探之後,就會去按我說的做。所以結果往往是好的。但是雙方在交鋒中總是伴著爭吵,過程很痛苦就是了。” 吳信信笑著回憶起過往,那些當時可以點燃自己情緒的事,現在想起來都可以成為笑談。林媽媽再去審視兒子很多的行為動機,一部分將其歸列在性格的層面,另一部分只能理解為在家裡排行老二,位置不上不下,“所以可能只是想刷些存在感吧。”她樂著說。
只有一次,直到現在吳信信都沒辦法完全把它當笑話來講。“因為我當時差點氣暈過去。”
那是林書豪9年級時,他14歲左右。那個年紀的孩子,對所有家長來說,都最為頭疼。在英文單詞里, “teenager“(13-19歲的青少年)這個單詞,意味著孩子會因為走入青春期,突然開始叛逆起來。進入中年,壓力重重的父母需要繼續教導著一個以為自己已經長大,什麼都懂的皮孩子。
吳信信不記得當時是什麼原因,讓二人大吵起來。而一向很懂禮貌的林書豪卻突然對著她說起了髒話。
“在我家,是絕對不可以說髒話的。“ 吳信信說。林家是虔誠的基督徒,林媽媽平時在家里又對孩子們有著嚴格的行為舉止規範,她沒有想到林書豪不僅罵了臟話,還是對自己。兒子的行為讓母親大為光火。林媽媽將其視為林書豪從小到大,做的最離譜最叛逆,也最不像他會作出的事情。
那一天,林媽媽氣得喝令林書豪不能去參加球隊的訓練。她知道,這種懲罰對於林書豪來說是最為嚴厲的。很多家長總是感嘆拿自己的孩子無可奈何,似乎總是找不到“一招制敵”的方法。可在林媽媽這裡卻不用擔心。如果學習成績因為打球退步就不能打球,如果沒有遵守基本的行為規範,做了出格的事情,就不可以參加訓練。意識到兒子真正在意什麼之後,她總可以以此來幫助自己。
“記得那天我們有個很重要的訓練。我作為球隊家長負責人,要去主持家長會議。我告訴他,我照樣會去主持這個會議,但他不能去參加訓練,因為你做錯了事情。” 吳信信說。
美國學校籃球隊考勤制度很嚴格,競爭又非常激烈,一旦缺席訓練,那麼下一場的比賽就不能上場,很多孩子根本不敢缺席訓練,因為如果失去上場機會,就很有可能意味著你將長期坐在板凳上無球可打。
林媽媽當然知道這個道理,但她還是堅持自己的做法,不允許兒子訓練,留在家裡反思,直到認識到自己的錯誤為止。同時,她前往了會議,告訴教練和同隊的所有人,林書豪不能來是因為他做了不該做的事情。
在吳信信看來,教導和規範兒子的行為,比一場籃球比賽要重要的多。籃球的邊界並不僅僅是分出勝負,以及個人的輸贏,她希望可以借助籃球來幫助兒子成長,讓他意識到如何去做人和做事。
第二天,向母親承認錯誤的林書豪被允許來到球隊,但媽媽要求他必須要為自己缺席影響團隊訓練,而向每一個人鄭重道歉。
那之後,他就再也沒有重覆過相同的錯誤。
母子兩個,都是那種要強的性格。但毅力的磨練,品格最終的塑造,仍然要靠各自人生道路中的不同經歷。 吳信信作為初代移民,靠著知識,更靠著毅力才在美國掙得一片安穩的天地。而林書豪則因為籃球,因為他不被看好的膚色、背景,所選擇的這條道路,徹底練就了他不撞南墻不回頭的堅毅。
經歷的不同或許在事物發展最開始階段令人們產生意見分歧,可是相同性格和品質的人們,總會漸漸明白、理解和尊重對方的選擇。因為說到底,他們都是同一種人。
有太多次,無論是在大學期間,還是踏上坎坷的職業生涯,林媽媽都因為心疼兒子而說出,“實在不行,咱們就別打了吧”之類的話,可她心裡明白,執著的兒子會給她什麼樣的回答。
就是她們互相都懂的那份倔強和要強,讓林書豪在這條太難走通,並且還沒有誰真走通過的路上,一路跌跌撞撞地走了下來。
03.“虎媽”之柔
在沒有接觸林媽媽之前,單看很多報導,你會覺得她一直扮演了一個強悍母親的角色,但當採訪開始,電話那頭的聲音傳來,既親切又柔軟。她的開朗與平和在語氣和用詞中就能清晰感覺到,會模糊掉之前腦海中那些所有既定形象。
她的微信頭像是三個兒子站在一起頗有些搞笑的照片。哥哥書雅舉著傘站在中間,書豪背著書包站在傘外看向一邊,弟弟書緯則用一把沒打開的傘指著另外一邊。
據說,吳信信的郵箱地址是三個兒子英文名字首字母加英文單詞媽媽,吳信信選擇這樣去表達和代表自己。
從很多角度看,吳信信都是一個很特別的母親。
很多人把她當作是“虎媽”的典型代表。什麼是虎媽呢?一般長期生活在美國的華人媽媽,都會以對孩子嚴苛的行為管教,對未來成長幾乎是孤注一擲的全情投入,對學業成績幾乎苛刻的高度要求,對孩子接近完美的教育方式而著稱。
從很多層面上,她當然是虎媽。據說林媽媽要求兒子必須品學兼優,考試不得A不可以打球,必須拿下大學畢業證書才能去想靠籃球掙錢的事,她甚至會跑到曾經不選自己兒子的教練面前冷酷扔下一句,“當時就是你不選他的” 。有些或許是傳言,有些則是真實的故事。
比如,更小的時候,林書豪和哥哥書雅會和朋友打球,一打就打到午夜,媽媽就會一直陪著他們,之後帶大家去吃宵夜,然後再將他們帶回家。
後來,林書豪和弟弟林書緯做出要走職業籃球道路時,適逢金融風暴,不幸被裁員的媽媽竟決定拿出養老保險金,繼續供養孩子們的夢想。
“我跟他們說,如果你們要打職業,要去選秀,我可以養你們兩年,但兩年以後,你們要靠自己了。”吳信信淡然地說道。
其實當時林書豪也很疑惑,向來節儉的父母,怎麼突然拿出這樣一大筆錢,林書豪忍住沒問,林媽媽也並未說破,只叫他們專注自己的籃球道路,不必考慮其他。
事隔多年,要不是媽媽突然感嘆“那筆錢終於還回去了”,而說漏嘴,林書豪恐怕永遠都不會知道,當初自己的父母做出了多麼大的犧牲。
哈佛大學經濟學畢業後,還要靠家裡賣掉保險金去養,這在美國非亞裔家庭文化里,是不可能出現的事情,他們的孩子18歲以後便要開始自力更生。即便在很多亞裔家庭中,都不敢輕易做出這樣的決定。
一個華人孩子要到NBA靠打球掙錢,在誰看來,這個險冒得有點太大。
那時的林書豪去參加NBA選秀,因為是華裔不被看好,無奈落選。接著他一個又一個球隊試訓,或者在夏季聯賽里,搏命去掙得一份合同。可即便他得到一個合同,也可能隨時被下放或裁掉,有可能在聖誕節頭一天,被通知收拾行李回家,有可能一個10天合同,在它還不到10天時,就已經沒有了意義。
旁人看來,供養兒子打NBA,回報率實在有些低。可是吳信信和林繼明還是義無反顧拿出一生辛苦攢下的“養老錢”。
“我當時根本沒想那麼多,錢沒有了總可以再賺。可孩子們能打球的年紀就那麼幾年,不把握住,就沒有了。在我看來,這根本就是不用過多考慮的事情。”林媽媽說這句話時,很是淡然。
她甚至不喜歡兒子總是在人前人後提起這件事。每次林書豪一提,林媽媽就嗔怪地說,幹嘛總是提這件事。她明白兒子內心的震撼和沖擊,可從母親的角度,這是一個不用去過多言語,不用去考慮後果,必須要做的選擇。
“兒子們都很爭氣,根本就不到兩年,他們就都自己養活自己了。”吳信信驕傲地說。
吳信信記不清有多少次,她同是華人媽媽的朋友告訴她,自己這樣“縱容”孩子們打球是浪費時間和金錢。她們總是吃驚於,她堅持支持孩子們打籃球的理由。耳邊總有聲音告訴她,這是一條根本走不通的死胡同。
在美國華人家庭裡,學業永遠排在第一位,一切都要給學業讓步。然後就是要掌握一門高雅音樂的樂器,家家戶戶幾乎一台鋼琴,不然就要去學其它的藝術門類,畫畫或者聲樂。體育是最不被重視的部分。在學校各種運動隊裡,你很少看到在美國原生華人孩子的身影。原因有很多:
第一, 家裡很少有對體育項目的興趣培養。
第二, 華人的身體普遍不存在優勢。
第三, 他們根本得不到家長真正實質意義上的支持。
華人家長們很多都會將體育運動和玩樂聯系在一起。好像是,從事體育項目對眼前大學的申請和未來成功的人生毫無關系。
吳信信不是沒有過疑惑,甚至在林書豪的回憶中,小時候媽媽跟他說的最多的一句話是,“不能靠籃球吃飯。”
雖然林媽媽對於籃球是不是出路並不確信,但有一點她很篤定。那就是兒子們對於籃球的熱愛。那是爸爸林繼明在他們心中播下的種子,是真正可以讓兒子們開心快樂的選擇。
“每個人都有他自己存在的意義。有一句話說,男怕入錯行,女怕嫁錯郎。在我看來,從事了自己不喜歡的職業才是入錯了行。”吳信信相信衡量成功人生的含義,是你真正是否去從事了一份你喜歡的職業。“聖經有一句話對我影響很深,就是說兒女是耶和華的產業,他們不是我的財產,我是替神來管這三個孩子。”她覺得讓他們做出想做的選擇,並且盡可能幫助他們去實現,才是父母應該做的事情。
所以,當林書豪回憶小時候媽媽最常說的話是“不能靠籃球吃飯”時,她總是提醒兒子說,“才不對呢,別忘記我說的最多的一句話是,要謙卑,然後就是盡你所能。”
這兩個人總有完全不同的答案。
現在,很多華人家長會去問吳信信,孩子應該從事什麼體育項目,才可以更容易上哈佛或其他常青藤名校。林書豪的故事已經為很多華人孩子趟出一條新路。可當初是一家人靠著不被外人理解的堅持和勇氣,以及對於成功人生不同的看法,才將這條路從不可能,變成了可能。
整個勵志故事裡最為可貴的,恰恰是這份成功,從來不能輕易被複製粘貼。
04. “我的兒子,終於被別人看到了”
母親吳信信永遠忘不了那一天,2012年的2月4日。尼克斯對陣籃網。
她跟哥哥書雅、爸爸林繼明就在比賽現場。林媽媽明白,那是他有可能在尼克斯的最後一場比賽。如果如之前一般,那麼他就要在第二天再次收拾行李離開,然後又要開始到處漂泊試訓,借住在誰家的沙發上,繼續過無法安定下來的日子。他們的內心其實做好了再一次失望的準備。
可是這一回,上帝給了林書豪,也給了他們全家一個機會,最為關鍵的是他也抓住了或許這一生只有一次會出現的機會。之後,便有了徹底改變他人生軌跡的“林瘋狂”故事。
當這一切開始發生時,穩重的哥哥書雅高興地跳了起來。吳信信用顫抖著的手,給林書豪的經紀人发去一行字,“Praise to our Lord! This is my Boy!”那一場賽後,林書豪在洗澡間裡痛哭,從更衣室出來,林家人緊緊抱在了一起。
“那一場比賽對我來說是最有意義的比賽。好像是在告訴別人,這是我的兒子。他終於被人看到了。”吳信信如今再回憶起那一天,仍然無法做到徹底的平靜。8年過去,那一個夜晚的一切都還歷歷在目。
熱情的球迷為林書豪而瘋狂
在整個林書豪的籃球生涯裡,無論是之前在學校還是後來進入了職業。命運總是在跟他開一些玩笑。讓這個熱愛籃球的少年,總是需要背負更多的東西,付出更多的代價,才能去親近自己的夢想。
愛是一種奇怪的情感,它往往不是選項且無法控制。籃球這個運動對於林書豪來說,就是愛,就是命中注定一般。但這一路上籃球所給予他的感受和情緒卻很覆雜,有喜悅,樂趣與自我認同,但也有苦澀、失望、等待、無奈和迷茫。
在吳信信看來,是因為籃球,讓這個孩子接觸到了人生的本質,體會到了很多其中的道理。十幾歲時他學會了控制自己的情緒,平衡自己的時間,懂得如何從自信和驕傲中學會謙卑。二十幾歲時,他懂得了無論如何都要堅持下去,有了永不回頭的決心和毅力,懂得什麼才是人生中最重要的追尋。
那樣一個夜晚,外人眼裡看到了神奇的力量,好像林書豪突然穿上了超人斗篷。可是在母親吳信信眼裡,這是過去所有歲月裡,兒子所學到的關於籃球,關於人生,所有靠堅持所累積起的集中釋放和爆發。
2012年NBA掀起的“林瘋狂”旋風
05.“他開心,我便安心”
時光倒回27年前的一天,吳信信從幼兒園接二兒子回家,坐在車上的還有他的兩個好朋友。其中一個小夥伴直接告訴林書豪,不準備邀請他參加自己的生日聚會,原因是這個孩子只能請兩個小朋友,而書豪不是其中之一。坐在車子駕駛位上的吳信信聽到這樣的話,很是驚訝,她生怕身後的兒子因為這些話而受到傷害。
可令吳信信驚訝的是,只有五歲的林書豪並沒有把這些傷人的話放在心上,反而對這個小夥伴說,“沒有關係,等到我生日的時候,請你們來。”
從那個時候開始,林媽媽就意識到,自己兒子的心比她想像的還要溫暖。“他這麼小,就有一顆寬大的胸懷,知道怎麼去愛別人和關心別人。”正是因為這個兒子給她巨大的觸動,吳信信在那年林書豪過生日時,為兒子舉辦了一個大型的生日聚會。讓他將所有的朋友全都邀請到了家裡。
自那以後,林媽媽從來都沒有懷疑過,兒子從五歲時就擁有的關愛別人的心。多年過去,他沒有因為這世間的很多不公平,而漸漸失去溫暖別人的能力。反而更加明白,能力越大,責任越大的道理。他帶著對於自己身份越來越多的自信和認同,披荊斬棘,不平則鳴,為同族裔的人們發聲。不僅如此,他的心裡還裝著更大的世界,裝著這個世界裡那些遭受各種不幸的人。
這些都讓吳信信感受到兒子那顆金子般的心和溫暖的靈魂。都可以讓她在書豪的身後為其喝彩和鼓掌。
可是,林媽媽更想知道,兒子可以將全世界都裝進心裡的時候,他又將如何看待和善待自己。
所以現在,她才總是想告訴林書豪,“要謙卑,盡自己所能,然後其餘的交給上帝。”
30多歲的人們,總是會比年少的自己,更加懂得人生的本來意義和真實面目。它不總是五光十色的泡泡,不總是那些戰鬥的口號以及光榮和夢想,它也是接受,也是面對,也是承認,承認當上帝就是不給你開那扇窗戶時,你如何強求也等不到它打開的那一天。並且相信上帝不打開這扇窗,一定是為你留了一扇敞開的大門。
至今為止,林書豪所作的一切決定中,最讓林媽媽感到驕傲的不是選擇籃球,不是做出走上職業的道路,不是每一次跌倒了再站起來。而是去年夏天,在台北做的那一次叫做《等待的藝術》的演講,那時林書豪潸然淚下,告訴別人自己掉進了深淵,將自己的擔憂和恐懼向外人道來。
吳信信說,她事前完全不知道自己的兒子到底會做怎樣的表達。在他職業生涯早期,媽媽和團隊會瀏覽他的演講稿,參與進一些意見。可最近幾年,都是林書豪自己拿主意。她也是在那個演講之後,才知道兒子在眾人面前所表現出來的那份隱藏很久的情緒。
“我還挺意外的,算是嚇了一跳,但卻真的為他驕傲。”吳信信覺得現在的兒子能夠有勇氣將自己的心底話說出來,將自己的不安和焦慮告訴別人,其實是他終於可以勇敢去接受那個最真實的自己,正面去擁抱他所有的情緒。那才是吳信信想要看到的,兒子對於他自己真正的接受和關愛。
“當時我就在想,孩子真的長大了。“吳信信的語氣中透著滿足和欣慰。
“對於我來說,希望兒子所能夠度過的人生就是平安喜樂,滿足於現在的所有。“她說,“我現在最常問他的問題是,你開心嗎?你確定這樣做,你是開心的嗎?“
只要兒子說,他是開心的。對於母親吳信信來說,就已經可以安心了。
平安、喜樂,是曾經掛在林書豪布魯克林所住地方墻壁上裝飾物的兩個單詞,也是作為母親吳信信最大的心願。能夠幫助他得到這樣的人生,就是作為母親能夠給兒子最好的傳承和禮物。
從前,吳信信會坐在那台福特車上的前排駕駛位帶著兒子一路前行;後來,她會選擇堅定的坐在他身邊陪伴和堅守著他的夢想;再後來,她開始遠遠的站在身後,欣慰的看著這個已經長大的兒子。
現在,她要去幫助更多的小朋友。識字、懂事、明理、然後走上他們的人生。
————————————————————
你可以在IG上找到她,但記得不要騷擾人家。
https://www.instagram.com/lisahsu0914/
畢竟廣義上來說,她算是我們台灣的媳婦喔,算半個台灣人。
圖片是我自己照自己配的,跟原作無關。
「照片模糊不清英文」的推薦目錄:
- 關於照片模糊不清英文 在 JCON 北美總編 勇士隨隊 shenjade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 關於照片模糊不清英文 在 48號貳樓的戀食人生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 關於照片模糊不清英文 在 StoryTeller 說故事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 關於照片模糊不清英文 在 模糊英文的影片 第1集 - YouTube 線上影音下載 的評價
- 關於照片模糊不清英文 在 攝影用術語- 中英文對照表 - Facebook 的評價
- 關於照片模糊不清英文 在 快學起來這樣上傳到Facebook上的照片就不會變差啦~~ @ ^(oo) 的評價
- 關於照片模糊不清英文 在 Photoshop 基礎教學31:銳利化濾鏡可以救回我那些拍糊的 ... 的評價
照片模糊不清英文 在 48號貳樓的戀食人生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照片是:我們家的宅午餐
多吃新鮮的原型食物,多喝水,增強自身抵抗力,保護好自己與家人,才有本錢去保護我們國家
...........我是分隔線.............
接下來,我想要抒發我個人最近的一些看法想法
所以,不喜歡的,快點關掉視窗哦
『 When they go low, we go high!』
WHO秘書長,前幾天在公開記者會上狂罵台灣的事情,我想,真的讓我們台灣的人民們都氣到炸了,我也是!看到記者會時,我簡直不敢相信,怎麼會有這樣無恥不要臉的人?!真的,真的超生氣的!
我們台灣,長期以來,本來就被國際排除在外,還好我們自立自強,目前還算是在疫情上守住不錯的控制,也讓我們很幸運地能盡量維持基本的日常
這位WHO秘書長,從一開始就不停地幫中國隱瞞疫情粉飾太平,甚至是嚴重親中護航,慢好幾拍的作為,導致現在全球深陷嚴重的疫情之中,更有許多無辜的生命因此折損...
只是,當大家都焦頭爛額時,身為WHO,竟然繼續超級無恥,完全不檢討自己,甚至還惱羞全部怪到我們台灣人頭上?!更扯的是,竟然還不要臉地扯到『種族歧視』試圖模糊焦點(這根本就是有人在背後下高級指導棋,試圖讓我們台灣氣到自己失控)
中國與譚德塞,每每在公開場合,針對台灣或是台灣防疫成效的許多議題上,那種高高在上的說話口氣和種種惡意栽贓與睜眼說瞎話(與裝耳聾),真的讓人超級想給他們用力巴下去!
但是,氣歸氣,不爽歸不爽
這場架當然要吵,但絕對不是沒有理智地去吵!
因為在吵架時,不管誰對誰錯,
先情緒大失控的那方,就先輸了。
所以,我們這場吵架,一定要吵得漂亮!
老實說,現在歐美各國,根本全部都在水深火熱自顧不暇,一堆死亡,一堆停班停課,講白一點,現在各國都在辦喪禮,紐約更是超慘的嚴重疫區,這時,登上紐約時報,卻只是要跟大家哭說『我們台灣被欺負多慘嗎?!或是有多委屈嗎?!』
這似乎引不起共鳴~
處理不好,可能還會有反效果!
當然,我們當然委屈,當然覺得不公平呀,當然要替自己國家說話呀,只是,選在這時候這種場合,這樣情緒上的控訴,有用嗎?!
人家家裡房子著火都要燒光了,連人也都死了一大堆(屍體都沒地方放了),誰會在這時候管你被誰霸凌呢?!(即便我們是真的被霸凌了)
所以我個人覺得:
太過情緒化地只站在我們台灣的想法與立場,去處理去回擊譚德塞,以目前局勢與時機來說,真的實在是很不聰明的行徑
美國歐洲疫情與經濟失業問題都超級嚴重,坦白說,如果大家有看國外幾個指標性的新聞媒體,根本沒人在乎WHO秘書長罵了我們台灣什麼。
倒是很多外媒都有報導:『川普罵了WHO,還要撤除資金』這件事情,反而受到矚目。
這讓很多歐美國家都發現:『川普,說得對耶,明明歐美每一國都有捐錢給WHO,而且美英日還捐最多,怎麼WHO這次卻全都在幫中國護航?!怎麼會這樣親中?!』
老實說,歐美根本有太多人,完全不了解台灣跟WHO中間的恩怨情仇,也更不清楚中國大陸一直以來對我們台灣的種種打壓與惡形惡狀(甚至很可悲的,連聽都沒聽過我們台灣,嗚嗚)而且,現在每一國政府的目標都是在趕快安定疫情,解決他們自己國內的所有問題。
所以,與其,只是寫篇文章去登全版廣告,不如把這筆大家熱情熱血的募款,拿來做更多更能幫助國際疫情減緩的事情,這樣才是真正的讓全世界看見台灣,讓全世界都知道台灣正在幫忙...
我們真的不要被激將法刺激到,然後自己亂了我們自己的腳步,我們這時候,更應該把焦點拉回來防疫的部分,這樣才是正解。
然後如果有能力,也可以繼續做口罩外交,最好多到讓川普與各國政府直接自己說『謝謝台灣送口罩』,這樣各大國際媒體反而會直接報導探究台灣,我們連自己登報都不需要,這樣豈不是更有效率?!(當然啦,我們台灣的醫護與人民要先夠用呀)
WHO與譚德賽的失責&這次全球疫情到底是哪個國家要負起大多數的責任?!
我想,等大家全身而退時,自然會有人開始追究責任與求償。
作惡之人&作惡之國,
不是不收,而是時候未到!
我們這時應該要更有耐心更團結一至,務必要繼續把我們台灣守好守滿,然後行有餘力再去幫助其他國家,實在不需要把時間與金錢,浪費跟一隻狗或是一個爛國口水戰
更別讓我們原本的一手好牌,
因為被挑起的情緒與委屈,而變成爛牌!
這仇,當然要報
但是要贏的漂亮,不要因為情緒著了對方的道
保持冷靜!大家一起團結守護好台灣!
然後,盡我們目前能做的,去幫助別國的醫護與人民們。當然啦,最好是我們台灣團隊們能率先找到解藥與疫苗(很用力地祈求著)這才是最好的反擊!
總之,請大家務必還是要把重點放在防疫上!
這幾天的低確診數字,雖然有稍微鬆一口氣,但是,在解藥還沒發明出來之前,我們絕對不能掉以輕心。
絕不能讓要欺負我們的人有機可趁!
大家要繼續常洗手,戴好口罩(遮住口鼻),
務必要保持好社交距離,沒有必要時,真的忍耐一下啦,多多待在家裡休養生息,真的不要外出人擠人趴趴走。
因為,我們必須要先把我們台灣守護好,
才有本錢去處理我們一直以來的委屈與不甘呀....
最後再讓我小家子氣抱怨一下:
那個捐口罩送去各國的事情,為何要派華航啦?!(好啦我知道是因為有官股)但是呀,有些外國人不知情,可能看到華航的英文,萬一誤以為是中國送的?!怎麼辦啦?如果發生這種誤會,那我們台灣才真的要嘔死氣死啦(就不能莫名被中國收割呀><")
#Taiwancanhelp
照片模糊不清英文 在 StoryTeller 說故事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睡前故事:【Follower】
她是住在東京的一個高中生。
早上8時15分,她剛睡醒,連眼睛也掙不大,首先打開手機,看看Instagram的followers多了幾個。結果,她發現竟然反而少了十個。
此刻的她擁有4993個followers。
心情隨即跟著這下跌的數字變得低落,比失戀時還反應得快。
「怎麼了?」看著臉色不好的她一聲不發的吃早餐,母親問道。
「昨晚發的照片一定很醜,所以才少了人喜歡我了。」她把手機裡的照片給母親看。
「很美呀。怎麼會醜?」
她當然沒聽進去。
這夜是一年一度的東京隅田川花火大會,她開始準備參加花火節的浴衣,準備去見新認識的朋友。這是她們第一次見面。
她們是透過Instagram認識的。新認識的她有著一個英文名字Jessica,擁有1萬多人跟蹤她的帳戶,每天都會發佈不同的名牌穿著打扮,擺著美艷的姿態,頂著一頭粉紅色短髮,很有時尚觸覺。在網上聊著聊著,她卻發現那人跟想像中不同,也有很多共同話題和煩惱,完全沒有她照片裡的冷酷。
她準備出門了,母親趕緊從廚房出來給她特別造的花火節便當。
「媽,我就說不用了。你的便當拍照都不好看,我自己去買就好了。」
「傻瓜!好吃就好了。」母親沒好氣的說。
在公園裡等待Jessica出現的她愈來愈緊張,忍不住拿起手機傳短訊給她:「到了嗎?」
「到了!看到你了 🙂 」
她四處張望都看不到Jessica的踪影。
「但見面前,我有一件事要跟你坦白。」
「什麼?」
「其實我是假的。」
「什麼意思?」
「Instagram上的Jessica是假的。其實我是一個3D虛擬模特兒設計師。」
她一時反應不過來,沒有回應,也搞不懂狀況。
「你還想見到我嗎?」她問。
「想。」她隔了一回應道。
好奇心還是驅使她看看真實的Jessica。
「你是Jessica?」她步近同樣拿著手機的女生。
她點頭。
那女生的確跟網上照片的她完全不同,留著平瀏海的黑色長髮,沒有冷艷的妝容,卻有著網上照片裡從來看不到的害羞。原來網路上的照片都是Jessica利用 3DCG 技術摸擬而成的,幾乎跟現實場景和人物有著百份百像真度,所以大家都以為是真有其人。
她開始不停問 Jessica 問題,聊著聊著,她打開母親準備的便當。
「很好吃!」Jessica 擺出誇張的表情笑著說。
「但賣相不適合放上 instagram呢。」她苦笑說。
「賣相好看的便當可能都很難吃。看到我這個真假Jessica的故事還不清楚網路世界的虛偽嗎?」她大笑起來。
「但是,那虛幻的數字就是那樣吸引人。多一點followers就似是我的價值也高了。」
那夜,看著漫天花火,沒有打卡,沒有IG story,她們就那樣靜靜看著。
「我們都被無數跟自己無關的人的聲音控制了,卻聽不到真正愛我們的聲音。」Jessica 說。
「但有一個follower的聲音我們一定要在意的,你知道是誰嗎?」她問。
「是你自己。」
"The only follower you must care is you.”
Storyteller:慢靈魂 A Slow Soul
________
#關於故事
此故事啟發自首部由日本著名攝影師蜷川實花執導的劇集《Follower》,在五光十色的東京裡,不同人也因此竭盡所能追求社群網路的聲勢以維護身價,逐漸迷失自己。在這個身份價值被數據化的年代,除了社交媒體的虛幻,其實真實生活也漸漸跟虛擬世界的界線漸漸模糊,去年跟一眾國際紅星擔任品牌代言人的Imma, 頂著一頭亮麗的粉紅色短髮,搭配精緻的五官和粉嫩妝容,除了時常在Instagram上分享自己的打扮,也經常分享在日本街頭的時裝街拍照片,這位看似實力十足的模特兒, 如今在instagram得到超過 17 萬人關注,但原來「她」只是3D電腦動畫公司 ModelingCafe 製作的虛擬模特兒呢:https://www.instagram.com/imma.gram/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Subscribe our newsletter: https://bit.ly/2YWEwYs
如有任何問題、創作提案、廣告企劃或慈善推廣,歡迎電郵至說故事工作室 info@story-teller.com.hk
#EveryoneIsStoryteller
照片模糊不清英文 在 攝影用術語- 中英文對照表 - Facebook 的推薦與評價
oblong photography 橫式照片. blurred image 模糊的照片. negative 負片. positive 正片. print 印製. format 尺寸. grain 顆粒. foreground 近景. ... <看更多>
照片模糊不清英文 在 快學起來這樣上傳到Facebook上的照片就不會變差啦~~ @ ^(oo) 的推薦與評價
所以照片與影片自然解析度就變差了。 不過這個功能什麼時候有的小米也不太清楚!目前在iOS上面有這樣的設定,而Android的系統只有加強相片 ... ... <看更多>
照片模糊不清英文 在 模糊英文的影片 第1集 - YouTube 線上影音下載 的推薦與評價
【模糊英文】「模糊英文」#模糊英文,ThisIsWhyYouCan'tUseTheBathroomInARomper,Queen-OneVision(ExtendedVersion),organicbokehs12-HDoverlay,A片不求人中級班第一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