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t.82 唐柳公權普照寺碑(集柳碑)
出版時間:清拓本
裝幀:經折裝1冊
尺寸:24×34cm
《普照寺碑》又稱《琅琊普照禪寺碑》,原碑高8尺6寸,寬3尺9寸,厚2尺1寸,字徑1.5寸,共1261字。金皇統4年(1144)普照禪寺主事妙濟禪師覺海主持寺院擴建與修繕,對唐代名家柳公權(778~865)書法十分推崇,因此費盡心力四處搜集字跡,由名士仲汝尚撰文,集成《沂州普照禪寺興造記》,再由名工仲汝羲按柳體字將全文雕鐫於石碑上。因為是集柳字而成,故世人稱之為《集柳碑》。此碑筆姿勁秀,體勢開張,與號稱「西柳」的西安《玄秘塔碑》齊名,稱為「東柳」。《玄秘塔碑》雖為楷書,但字體較小,而另一件柳書《神策軍碑》只有宋拓殘本傳世,故此碑乃為柳公權楷體大字書碑中唯一的珍品,歷來習柳書者奉之為圭臬。
《集柳碑》位於山東臨沂市普照禪寺內,該寺為當年琅琊王氏故宅,即一代書聖王羲之(303~361)的故居。西晉末年琅琊王氏隨晉元帝渡江南遷,將此宅捨為寺院。《普照寺碑》碑文中也記載了王氏捨故宅為梵寺的歷史。此後歷經朝代更迭,幾經興廢,寺名也數度更易,不可勝記。
清康熙7年(1668),《集柳碑》在郯城大地震中斷為數截,雖然經過細心修復,仍殘缺128字。道光年間又遭庸僧剜洗,致使筆劃失去原有面貌。抗戰時期石碑險遭日軍盜走。文化大革命時期,此碑不幸遭難,徹底損毀。現存寺內的《集柳碑》,是1979年對照數種拓本重新刻製,已非原碑。
Lot.83 唐柳公權玄秘塔碑
出版:西安碑林博物館
裝幀:整紙1紙
尺寸:121×295cm
《玄秘塔碑》全稱《唐故左街僧錄內供奉三教談論引駕大德安國寺上座賜紫大達法師玄秘塔碑銘並序》,書法家柳公權(778~865)64歲時所書並篆額,文為裴休(791~864)所撰。碑立於唐會昌元年(841)十二月,碑高368公分,寬130公分,楷書28行,行54字,現存於陝西西安碑林博物館。
傳統書評論者多崇尚骨力,柳公權學顏(顏真卿,709~785)出歐(歐陽詢,557~641),別構新意,而有「顏筋柳骨」之說,評價甚高。宋蘇軾(1037~1101)稱:「柳少師書本出於顏,而能自出新意,一字百金,誠非虛語也。」米芾(1051~1107)認為:「公權如深山道士,修養已成,神氣清健,無一點塵俗。」明王世貞(1526~1590)云:「柳法遒媚勁健,與顏司徒媲美。」清劉熙載(1813~1881)《藝概》謂:「柳書《玄秘塔》出自顏真卿《郭家廟》。」
《玄秘塔碑》為柳公權晚年成熟作品,結字內斂外拓,緊密挺勁;運筆健勁舒展,鋒芒畢露,然不失端凝沉著,四面周到,面目獨特。明王世貞《池北偶談》:「玄秘塔銘,柳書中之最露筋骨者,遒媚勁健,固自不乏,要之晉法亦大變耳。」清王澍《虛舟題跋》稱《玄秘塔碑》:「誠懸極矜練之作。」《玄秘塔碑》洵為後世公認柳體字的代表作,為後人學習楷書的經典法帖。此拓為西安碑林博物館早年舊拓,拓工細膩嚴謹,字跡清晰,墨韻盎然,於今已成絕響,識者知其珍也。
書法控、拓本迷絕不能錯過的顏筋柳骨、碑拓名品
柳書圭臬,東柳西柳,都在2020清風似友
2020清風似友台北古書拍賣會,敬請期待。
12/11-12/12 預展
12/13 拍賣會
王羲之代表作 在 清風似友 2020台北古書拍賣會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唐玄宗御書《紀泰山銘》摩崖石刻拓本 四巨幅
出版時間:清拓本
裝幀:摩崖石刻拓本4巨幅
尺寸:500 ×180cm、500 ×188cm、320 ×200cm、85 ×195cm
《紀泰山銘》又名《東嶽封禪碑》,碑文竣刻於唐開元14年(726)9月,立於山東泰山大觀峰崖壁,以削崖為碑,又稱為「唐摩崖」。崖高約13米,寬5.3米,約當4到5層樓高。碑文分24行,每行51字,現存約1008字。除「御撰御書」4字和末行年、月、日為楷書外,均為隸書,字大25公分。額高3.95公尺,有隸書「紀泰山銘」2行4字,字徑45×56公分。此碑為千年佳刻,形制端正,氣勢磅礴,為漢代以來碑碣之最,不僅是古代碑銘中最大者,允稱天下第一大碑,更是中國現存最大的帝王摩崖刻石,煥發出唯我獨尊、不可一世的盛唐帝王氣象,蔚為鉅觀。
碑文為唐玄宗李隆基(685~762)封禪泰山之後親筆御書,正文以隸書撰寫千餘字,詳述封禪緣由及儀典過程,並頌揚父祖輩唐高祖、太宗、高宗、中宗及睿宗等「五聖」之功績。封禪(ㄈㄥ ㄕㄢˋ或fēng shàn)是中國古代帝王在太平盛世或天降祥瑞時,在東嶽泰山所舉行的祭祀典禮。《白虎通》:「王者受命,易姓而起,必升封泰山。何?教告之義也。始受命之時,改制應天,天下太平,功成封禪,以告太平也。」簡要而言,就是帝王藉此對上天祈福之舉,向天下宣揚自己確實是天命之子。中國古代歷史上只有6位皇帝成功於泰山封禪,唐玄宗正是其中之一。玄宗即位之初,勵精圖治,任用賢能,使天下太平,開創有唐第二盛世,史稱「開元之治」,碑文末句:「道在觀正,名非從欲」,正反映出李隆基作為盛世帝王的雄心壯志與自信。此銘文辭雅馴,書法遒逸,被視為唐代隸書的代表作。唐代書法家竇臮(活動於天寶年間742~755。臮:ㄐㄧˋ或jì)《述書賦》稱譽之:「開元應乾,神武聰明,風骨巨麗,碑版崢嶸,思如泉而壯鳳,筆為海而吞鯨」。宋黃庭堅(1045~1105)《山谷題跋》云:「玄宗書斑斑猶有祖父風」。明代王世貞(1526~1590)曾登臨岱頂拜觀此碑,形容其為:「變漢法而婉縟,雄逸有飛動之勢」、「若鸞鳳翔舞於雲煙之表。」可見此碑書法藝術價值,備受歷代名家肯定。
此碑由於形制巨大,捶拓極為不易,加以自然風化、捶拓無度以及人為損毀等因素,至明代時已多嚴重殘剝、漫漶不清,尤以碑文下半部為然。因此全幅完整拓本極其少見。此拍品見有3大1小紙共4巨幅,雖非全璧,然單幅尺寸極大,尤以拓印精細,字體清晰可辨,可知為清初經過齊整、摹補後所拓之版本,極其難得。
值得一提的是,2019年日本東京國立博物館轟動一時的「顏真卿:超越王羲之的名筆」大展,曾展出日本帝室博物館舊藏《紀泰山銘》拓本,全幅裱為巨軸,氣勢撼人,是展場中唯一允許拍照的作品。日人向以尊崇唐風著稱,根據《舊唐書•禮儀志》記載,日本當年也曾派遣唐使赴泰山參與唐玄宗的封禪大典。此碑拓作為大唐盛世書學繁盛、封禪泰山之歷史見證,極具價值與意義。
GoogleMap泰山大觀峰唐摩崖:
https://goo.gl/maps/HfxW3JWGCNCoeKrw5
日本明仁天皇夫婦2019年參觀「顏真卿:超越王羲之的名筆」大展《紀泰山銘》拓本報導(書法藝術網)
https://m.sfrx.cn/html/2019/yshy_0221/11504.html
知乎:在現場看顏真卿的《祭侄文稿》真本是一種怎樣的體驗?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309413269
2020『清風似友』台北古書拍賣會,敬請期待。
12/11-12/12 預展
12/13 拍賣會
王羲之代表作 在 葫蘆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原來《書譜》也藏在台北故宮⋯
臺北故宮博物院藏 - 唐 孫過庭《書譜》賞析
《書譜》卷,唐,孫過庭,墨跡,草書,紙本,縱26.5釐米,橫900.8釐米,共351行,3665字,衍文70餘字,「漢末伯英」下缺166字,「心不厭精」下缺30字,現藏於臺灣國立故宮博物院。
前黃絹隔水上嵌宋徽宗趙佶書「唐孫過庭書譜序」七字標籤。鈐雙龍玉璽及「宣和」、「政和」印和清孫承澤、梁清標、安岐、乾隆、嘉慶諸藏印,又數方古印不辨。全書原本有六篇,分為上、下二卷,第二卷作者尚未完成,下卷散失後,現僅存第一卷。款署垂拱三年寫記。
《書譜》是一部書、文並茂的書法理論著作,《書斷》、《宣和書譜》等稱之為「運筆論」,其墨跡可為孫過庭書法之代表作。內容分為溯源流、辨書體、評名跡、述筆法、誡學者、傷知音六部分,闡述正、草二體書法,文思縝密,言簡意賅,見解精闢,在古代書法理論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孫過庭在《書譜》中提出「執、使、轉、用」等「筆法四要」,全面的概括了適用於各書體之「執筆」、「運筆」、「筆致」與「應用」等筆法基本要義,奠定了書法理論的基本框架。
本捲紙墨精好,神彩煥發,不僅是一篇文辭優美的書學理論,也是草書藝術的理想典範。卷中融合質樸與妍美書風,運筆中鋒側鋒並用,筆鋒或藏或露,忽起忽倒,隨時都在變化,令人目不暇給。書法二王,筆勢堅勁,用筆以圓筆宛轉為主,間有方筆亦多情致。特別後半更見飄逸,順文直下,一瀉而成,字隨筆轉,筆以情動,可謂從心所欲矣。歷代習草者,多取為範本。
更因為《書譜》文、字俱佳,被後世譽為「書學雙璧」,是一部影響後世深遠的不朽名著。
孫過庭(約648年-703年),字虔禮,江蘇吳郡人,一說富陽(今杭州市富陽區)人(漢及三國時富陽屬吳郡),一說陳留(今河南省陳留鎮)人。歷任右衛胄曹參軍、率府錄事參軍。唐代書法家、書法理論家。
孫過庭擅長書法,工楷書、行書和草書,尤以草書見長。
孫過庭還為中國的書法理論奠定了基本框架,是具有重大意義的書法理論家。
陳子昂為他寫的墓志銘說:「元常既歿,墨妙不傳,君之遺翰,曠代同仙」
唐代的《續書評》云:「過庭草書如懸崖絕壑, 筆勢勁健」
宋代的《宣和書譜》云:「得名翰墨,間作草書咄咄逼羲獻,尤妙於用筆」
王羲之代表作 在 以及兩者相結合的行書, 他的代表作〈蘭亭集序〉更被稱為是 ... 的推薦與評價
小編今天要和大家介紹的就是〈蘭亭集序〉的作者,被世人譽為「書聖」的王羲之。 ... 他的代表作〈蘭亭集序〉更被稱為是「天下第一行書」。 王羲之是個真性情的人,可以 ... ... <看更多>
王羲之代表作 在 王羲之代表作《十七帖》(347-361年),草書- 天人書法網 的推薦與評價
Sep 26, 2016 - 《十七帖》者,以卷首有“十七日”字,故號之。是書聖王羲之草書(今草)代表作。原墨跡早佚,現傳世《十七帖》是刻本。唐張彥遠《法書要錄》記載了《十七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