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電影——或香港——有未來嗎? | 盧斯達 on Patreon】
蕭若元和游學修討論香港電影有沒有前途。自然以產值和產量計算,今時不同往日。其實不只電影產業,就算你從政,以前都容易得多,以前「愛國者」的定義也鬆很多,中國和香港的衝突也輕微得多,很多人都享受過統戰紅利。正如京官曾說,「泛民能活著,體現國家包容」。
不同時代是有不同紅利的,以前很多事情都較容易,自然是老生常談。不過對這類「明天會不會好」的問題作何取態、如何表達,主要還是看你視產業為純粹生意,還是有一份熱愛。例如杜琪峯,我們經常聽到他在片場爆粗鬧人,他批評人也是不留情面,說話很難聽。他也是在香港影視業黃金年代發跡,但到了現在,他還是有搞長期計劃培養後輩,例如許學文、歐文傑、黃偉傑就合拍出《樹大招風》,杜導自己監制。這些人都很值得尊敬。
不知道如果問香港電影有沒有前途,他會不會抽著雪茄答:香港電影有撚前途咩?但不管如何,愛電影的人,總是口嫌體正直。雖然嘴裡唱著反調,但身體還是不斷在推進,不管現況如何,電影人就注定做電影。現在已經不是黃金時期,還繼續做,那就是真愛。
對香港也是如此,很多人都是口嫌體正直,理性上「知道」前景悲觀,有時也會直說好撚討厭香港,但該做的還是會做。這就看你怎樣打算這件事,人們時常說香港人是難民後代,難民的逃難心態,是把居住的地方看成謀生之處,而不是終老之地。以前香港人自豪自信、熱愛香港,是因為見香港有錢又有自由,如果香港一旦沒有錢也不再有自由,不再優越,香港對他們的價值就可能瞬間歸零。
全因為香港人精明計算,但算式裡面通常只有個人,最多包括家人,但不存在「香港人」這個數字。導致他們再厲害,也是「遺民不世襲」,榮耀及身而止,不能把燈傳下去,成不了一個體制。
中國影視業虹吸效應之下,整個香港的台前幕後都等於搬到了中國,只有極少數的藝術家和工匠,能夠既有能力又有心,可以產生到接班意識。很多事情我們都是後來才總結出來,也就是自己再厲害,都是一時,如果不能持續,也是一代人的過眼雲煙。既然傳不下去,究竟為何傳不下去,為何「青黃不接」,除了大環境,工業自己肯定都有問題,為何當年有一手好牌,卻打爛了局面?是否當年熱錢太多,機會太容易,吸收了太多有才能而沒有忠誠的人?一旦產業出現變化,油水不再足,產業中人就「產業移民」,把錢投到其他地方,例如買樓炒樓,那自然一切就煙消雲散。
那麼承受過那個年代好景氣的人,是如何看待自己的運氣部份,便是認識問題,也看得出個人修養。黎明曾經在一個中國節目中這樣談過:
「現在很多年輕的演員長得很帥,演戲演技一般,唱歌也一般,其實我當年也一般,到現在也一般,唯一替他們不值的就是他們生不逢時,假如早生二十年,今天已經是天王了。」
現在當然沒法複製當年的天時地利人和,老一輩和新一代其實在不同的宇宙起跑,沒甚麼可以比較,也沒甚麼基礎互相理解。理解了,也不會改變新一代面對的困境。客氣反而是虛假。對自己當年「吃了時代的豆腐」,分別只有謙虛地承認,或者傲慢的否認,
政治界也是如此,有甚麼比「五十年不變」更加體現世代之間的殘酷和殺子呢?五十年不變就是說,我們在生的時候,香港可以馬照跑舞照跳,在我們閉眼之前,香港都會安安定定,繼續賺錢,但下一代的事我們就不知道了。五十年不變就這樣,這便是我們對現實的領受。後來在政治界,也看過不少追求只及身榮譽之人,由這些人組成的小朝廷,對於後來者和外人絕不寬容,特別是有才能的。
被打壓的人是必然壯大的,這是物理定律,不過之前一定會承受很多父祖輩的刀傷。
中國學者導演徐浩峰的《師父》(2015) 就談了一個這樣的 paradox ,電影講北洋政府年間,廣東詠春大師陳識想要打入天津武術界,揚名立萬,將當時不知名的詠春發揚光大,但他一個外人,首先就要面對「天津武術界」這個既得利益者。陳識跟天津人的代表鄭山傲談判,鄭說武術界一向的規則是「不教真的」,甚至連陳識自己的那門也是如此:發過誓言,一生真傳二人。
後來陳識就按天津的潛規則,教出一個本地徒弟,去打八家武館,然後天洋人會請出作為大老的鄭山傲,廢了徒弟,卻容許徒弟的師傅可以留下開館。徒弟和徒弟,打兩邊的面子都顧全才行。鄭山傲臨老發了善心,認為中國武術家再不教真的,功夫就會失傳,被洋人按著挨打,鼓勵陳識教真的,但陳識一開始只想揚名,不教真的。他甚至和鄭山傲協定,將一身武打教給鄭,令他可以在退休前最後一戰打倒徒弟,也就是他們的計劃本來是將這個徒弟出賣,亦即殺子。
後來陳識誤打誤撞,找到了一個天賦異稟的本地徒弟,在教的過程中,起愛惜之心,但期間計劃出了變化,徒弟被天洋武術界意外害死,陳識為了替徒弟報仇而跟天津武術界反面,用兩把短刀將所有門派的高手都打倒了。這些師傅在天津是高手,但因為長年不教真的,實力非常弱小,輕易被一個外人放倒。
然而對天津已經上位的師傅來說,不教真的,才是維持局面穩定的秘方。片中最後的大反派和野心家,是一個拳術平庸但權術高深的女掌門。鄭山傲跟女人說:「武館不出人才,因為我們不教真的」,女人卻對他曉以大義:「拳術自古秘傳,廣招學員的武館是生造出來的,政客做政績,商家做名聲,等他們做夠了,不再捐款,武館的繁榮也就斷了,好日子不長,何必認真」。中國一直有「教識徒弟無師傅」的講法,所以教也「留一手」,師傅算計徒弟,徒弟也想打倒師傅揚名立萬,充滿政治和權力的緊張關係,在電影中將江湖的世故和現實一面就以此赤裸展現。
被中國文化沾上的,總是逃不過一代一代不斷衰竭的命運,而無法有效接班,跟各行各業都「留一手」,見不得後輩好,甚至拔走後輩以奉自身,是否有關?
徐浩峰也是王家衛《一代宗師》的編劇之一,當中有一句的意境也是近似,寶宮山要將中華武士會的頭領位置傳給南方來的葉問,女兒不悅,他這樣教訓女兒:「眼睛裏只有勝負,沒有人情世故。人要往遠看,過了山,眼界就開闊了。但凡一個人見不得人好,見不得人高明,是沒有容人之心。咱們宮家的門檻高,但是不出小人。」這裡說的是門派之見滯礙群體進步,宮寶山跟葉問門派不同,但是他說:「葉先生,今日我把名聲送給你」,成全了別人也成全了自己。
反而《師傅》則現實而淒涼。陳識一身真功夫,把整個天津打倒了,卻最終落不了戶。鄭山傲作為宗師,被徒弟和他人算計,「拿走了一輩子的名聲」,最終只能移民巴西,但一生武功絕了後。
好日子不長久,何必認真,成了他們自我實現的預言。如果他們有過好日子,但之後在他們手上斷絕了,那不是反而值得慚愧?
patreon https://www.patreon.com/lewisdada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80萬的網紅果籽,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茶,於日本飲食文化之中,甚至整個人民歷史的進程之中,屹立近千年,有着堅不可摧的地位。日經網的醫學健康專欄曾撰文報道,茶家族之中的綠茶與長壽有密切關係。日本國立癌研究中心亦於2015年發表研究,指綠茶之中所含成份有助減低罹患心臟與腦疾病的風險。日本國內幾個大名鼎鼎的茶故鄉中,有京都宇治茶,亦有埼玉狭山...
產量計算 在 無待堂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香港電影——或香港——有未來嗎? | 盧斯達 on Patreon】
蕭若元和游學修討論香港電影有沒有前途。自然以產值和產量計算,今時不同往日。其實不只電影產業,就算你從政,以前都容易得多,以前「愛國者」的定義也鬆很多,中國和香港的衝突也輕微得多,很多人都享受過統戰紅利。正如京官曾說,「泛民能活著,體現國家包容」。
不同時代是有不同紅利的,以前很多事情都較容易,自然是老生常談。不過對這類「明天會不會好」的問題作何取態、如何表達,主要還是看你視產業為純粹生意,還是有一份熱愛。例如杜琪峯,我們經常聽到他在片場爆粗鬧人,他批評人也是不留情面,說話很難聽。他也是在香港影視業黃金年代發跡,但到了現在,他還是有搞長期計劃培養後輩,例如許學文、歐文傑、黃偉傑就合拍出《樹大招風》,杜導自己監制。這些人都很值得尊敬。
不知道如果問香港電影有沒有前途,他會不會抽著雪茄答:香港電影有撚前途咩?但不管如何,愛電影的人,總是口嫌體正直。雖然嘴裡唱著反調,但身體還是不斷在推進,不管現況如何,電影人就注定做電影。現在已經不是黃金時期,還繼續做,那就是真愛。
對香港也是如此,很多人都是口嫌體正直,理性上「知道」前景悲觀,有時也會直說好撚討厭香港,但該做的還是會做。這就看你怎樣打算這件事,人們時常說香港人是難民後代,難民的逃難心態,是把居住的地方看成謀生之處,而不是終老之地。以前香港人自豪自信、熱愛香港,是因為見香港有錢又有自由,如果香港一旦沒有錢也不再有自由,不再優越,香港對他們的價值就可能瞬間歸零。
全因為香港人精明計算,但算式裡面通常只有個人,最多包括家人,但不存在「香港人」這個數字。導致他們再厲害,也是「遺民不世襲」,榮耀及身而止,不能把燈傳下去,成不了一個體制。
中國影視業虹吸效應之下,整個香港的台前幕後都等於搬到了中國,只有極少數的藝術家和工匠,能夠既有能力又有心,可以產生到接班意識。很多事情我們都是後來才總結出來,也就是自己再厲害,都是一時,如果不能持續,也是一代人的過眼雲煙。既然傳不下去,究竟為何傳不下去,為何「青黃不接」,除了大環境,工業自己肯定都有問題,為何當年有一手好牌,卻打爛了局面?是否當年熱錢太多,機會太容易,吸收了太多有才能而沒有忠誠的人?一旦產業出現變化,油水不再足,產業中人就「產業移民」,把錢投到其他地方,例如買樓炒樓,那自然一切就煙消雲散。
那麼承受過那個年代好景氣的人,是如何看待自己的運氣部份,便是認識問題,也看得出個人修養。黎明曾經在一個中國節目中這樣談過:
「現在很多年輕的演員長得很帥,演戲演技一般,唱歌也一般,其實我當年也一般,到現在也一般,唯一替他們不值的就是他們生不逢時,假如早生二十年,今天已經是天王了。」
現在當然沒法複製當年的天時地利人和,老一輩和新一代其實在不同的宇宙起跑,沒甚麼可以比較,也沒甚麼基礎互相理解。理解了,也不會改變新一代面對的困境。客氣反而是虛假。對自己當年「吃了時代的豆腐」,分別只有謙虛地承認,或者傲慢的否認,
政治界也是如此,有甚麼比「五十年不變」更加體現世代之間的殘酷和殺子呢?五十年不變就是說,我們在生的時候,香港可以馬照跑舞照跳,在我們閉眼之前,香港都會安安定定,繼續賺錢,但下一代的事我們就不知道了。五十年不變就這樣,這便是我們對現實的領受。後來在政治界,也看過不少追求只及身榮譽之人,由這些人組成的小朝廷,對於後來者和外人絕不寬容,特別是有才能的。
被打壓的人是必然壯大的,這是物理定律,不過之前一定會承受很多父祖輩的刀傷。
中國學者導演徐浩峰的《師父》(2015) 就談了一個這樣的 paradox ,電影講北洋政府年間,廣東詠春大師陳識想要打入天津武術界,揚名立萬,將當時不知名的詠春發揚光大,但他一個外人,首先就要面對「天津武術界」這個既得利益者。陳識跟天津人的代表鄭山傲談判,鄭說武術界一向的規則是「不教真的」,甚至連陳識自己的那門也是如此:發過誓言,一生真傳二人。
後來陳識就按天津的潛規則,教出一個本地徒弟,去打八家武館,然後天洋人會請出作為大老的鄭山傲,廢了徒弟,卻容許徒弟的師傅可以留下開館。徒弟和徒弟,打兩邊的面子都顧全才行。鄭山傲臨老發了善心,認為中國武術家再不教真的,功夫就會失傳,被洋人按著挨打,鼓勵陳識教真的,但陳識一開始只想揚名,不教真的。他甚至和鄭山傲協定,將一身武打教給鄭,令他可以在退休前最後一戰打倒徒弟,也就是他們的計劃本來是將這個徒弟出賣,亦即殺子。
後來陳識誤打誤撞,找到了一個天賦異稟的本地徒弟,在教的過程中,起愛惜之心,但期間計劃出了變化,徒弟被天洋武術界意外害死,陳識為了替徒弟報仇而跟天津武術界反面,用兩把短刀將所有門派的高手都打倒了。這些師傅在天津是高手,但因為長年不教真的,實力非常弱小,輕易被一個外人放倒。
然而對天津已經上位的師傅來說,不教真的,才是維持局面穩定的秘方。片中最後的大反派和野心家,是一個拳術平庸但權術高深的女掌門。鄭山傲跟女人說:「武館不出人才,因為我們不教真的」,女人卻對他曉以大義:「拳術自古秘傳,廣招學員的武館是生造出來的,政客做政績,商家做名聲,等他們做夠了,不再捐款,武館的繁榮也就斷了,好日子不長,何必認真」。中國一直有「教識徒弟無師傅」的講法,所以教也「留一手」,師傅算計徒弟,徒弟也想打倒師傅揚名立萬,充滿政治和權力的緊張關係,在電影中將江湖的世故和現實一面就以此赤裸展現。
被中國文化沾上的,總是逃不過一代一代不斷衰竭的命運,而無法有效接班,跟各行各業都「留一手」,見不得後輩好,甚至拔走後輩以奉自身,是否有關?
徐浩峰也是王家衛《一代宗師》的編劇之一,當中有一句的意境也是近似,寶宮山要將中華武士會的頭領位置傳給南方來的葉問,女兒不悅,他這樣教訓女兒:「眼睛裏只有勝負,沒有人情世故。人要往遠看,過了山,眼界就開闊了。但凡一個人見不得人好,見不得人高明,是沒有容人之心。咱們宮家的門檻高,但是不出小人。」這裡說的是門派之見滯礙群體進步,宮寶山跟葉問門派不同,但是他說:「葉先生,今日我把名聲送給你」,成全了別人也成全了自己。
反而《師傅》則現實而淒涼。陳識一身真功夫,把整個天津打倒了,卻最終落不了戶。鄭山傲作為宗師,被徒弟和他人算計,「拿走了一輩子的名聲」,最終只能移民巴西,但一生武功絕了後。
好日子不長久,何必認真,成了他們自我實現的預言。如果他們有過好日子,但之後在他們手上斷絕了,那不是反而值得慚愧?
patreon https://www.patreon.com/lewisdada
產量計算 在 The News Lens 關鍵評論網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想發展蘭姆酒?現代酒業發展必須兼顧戰術和戰略性的思考全盤】
先說結論:「高雄是台灣發展蘭姆酒最好的地方,旗山是最好的位置。」
旗山糖廠是日治時代留下來的神級糖廠,目前還保有完整的榨汁車間、熬煮車間,而且最為驚人的是還有19-20世紀的皮帶動力系統,都是完整的歷史古蹟。
接下來就是產能產量計算,這點是需要整體配合的:
#蘭姆酒 #酒業 #高雄 #旗山
產量計算 在 果籽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茶,於日本飲食文化之中,甚至整個人民歷史的進程之中,屹立近千年,有着堅不可摧的地位。日經網的醫學健康專欄曾撰文報道,茶家族之中的綠茶與長壽有密切關係。日本國立癌研究中心亦於2015年發表研究,指綠茶之中所含成份有助減低罹患心臟與腦疾病的風險。日本國內幾個大名鼎鼎的茶故鄉中,有京都宇治茶,亦有埼玉狭山茶,但以茶園面積及產量計算的話,靜岡茶佔全國產茶量四成,以冠軍姿態獨占鰲頭。而香港入口的日本茶,當中就有很大一部份產自靜岡縣。
=========
全新副刊,推動知識文化多元。培養品味,立足香港放眼世界。不畏高牆,我們站在雞蛋一方。
《果籽》 栽種品味,一籽了然。
https://hk.appledaily.com/realtime/lifestyle/
產量計算 在 在產品約當產量怎麼算? - 雅瑪知識 的相關結果
計算 公式為:某種產品應分擔的該月製造費用=該月製造費用/∑{(個別種類產品該月末約當產量+個別種類產品產量-個別種類產品該月初約當產量)×個別產品×單重} ×(該種產品該月末 ... ... <看更多>
產量計算 在 約當產量太頭疼?別怕,一道題就能讓你恍然大悟 的相關結果
某產品本月完工50件,月末在產品60件,在產品平均完工程度為50%,累計發生產品費用100000元,採用約當產量比例法計算在產品成本時,本月完工產品的 ... ... <看更多>
產量計算 在 約當產量法 - MBA智库百科 的相關結果
約當產量法是指將月末在產品數量按其加工程度和投料程度摺合為相當於完工產品的數量。約當產量法是最常用的在產品成本計算方法每種方法各有特點和適用範圍,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