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自1.6億年前的光,臺灣也有!✨
中研院用 #臺灣物種 找到 #蕈類發光 起源
🌿🍄🍄🍄🍄🌿
中研院多樣中心 #蔡怡陞 副研究員最新研究指出:
✨蕈類最早的 #發光基因簇 🧬始於1.6億年前,
✨發光基因由於特殊的 #演化機制 被逐漸淘汰。
研究論文發表於《 #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刊》( #PNAS),並被選為當期封面故事,為 #全球第一篇探討真菌發光基因演化的學術文章。
✨#蕈類特殊的演化機制✨
研究發現,因為小菇支系蕈類的發光基因簇位在高變異的位置,在演化過程中被不斷重組,部分蕈類發光的功能也因此漸漸被淘汰,導致現今存在的發光基因也就散落在不同分支。
✨#最早的發光基因簇✨
沿著基因線索往前追溯,再透過化石資料校正及分析42個菇類總共五十萬多個基因,團隊推估出世界上第一株發光蕈類,應出現於距今1.6億年前的侏羅紀。
✨#對研究的意義✨
👩🔬論文第一作者✨柯惠棉✨博士表示,這有助於了解生物在面對不同環境的生存策略,也提供了研究的藍圖。未來,研究團隊將進一步探討 #物種調控發光的機制。
👨🔬蔡怡陞強調,發光蕈的應用已愈發成熟且備受重視,本次研究定序的5個物種皆在臺灣採集,如目前僅在臺灣發現的 #墾丁小菇及 #金星小菇等,也將成為國際間研究真菌的重要基因體資源。
--
How bioluminescent fungi🍄 have evolved, retained or lost their luciferase cluster have been revealed by a team of scientists led by Biodiversity Research Center, Academia Sinica Taiwan. 👨🔬Dr. Isheng Jason Tsai, 👩🔬Dr. Huei-Mien Ke’s Biodiversity Research Center and colleagues sequenced the genomes🧬 of five bonnet mushroom (Mycena) species the genomes in the Mycenoid lineage, which is one of the three major light emitting fungal lineages in Taiwan. By comparing the bioluminescent and non-bioluminescent mushroom genomes, the team estimated that the world's first bioluminescent mushroom would have appeared in the Jurassic period, 160 million years ago, using fossils and data analysis.
--
🌿🍄🍄🍄🍄🌿
✨論文全文:https://www.pnas.org/content/117/49/31267
✨新聞稿:https://www.sinica.edu.tw/ch/news/6741
✨Press Release: https://www.sinica.edu.tw/en/news/6741
#中研院生物多樣性研究中心
#蔡怡陞副研究員
#發光蕈
發光基因簇 在 Rti 中央廣播電臺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蕈類為何會發光?中研院解開世紀之謎】
你知道嗎?除了螢火蟲,有些野菇、也就是蕈類也會發光!蕈類為何會發光一直是演化學家好奇的問題。中研院今天(15日)公布的最新研究指出,蕈類最早的「發光基因簇」始於1.6億年前,但在特殊的演化機制下逐漸被淘汰,而現在還有發光的蕈類,則是因為有繁衍的需求。研究論文已於11月發表於《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刊》(PNAS),並被選為當期封面故事。
#蕈類
#發光
#中研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