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孤寂 【平裝典藏版】
Cien años de soledad
(圖二僅為自己寫的筆記)
作者|#加布列賈西亞馬奎斯
譯者|#葉淑吟
類型|#文學小說 #翻譯文學
讀感|
在閱讀這本書以前,就看過許多人分享這部經典之作,但也很多人說很難讀,自己讀完以後發現深深愛上這本書,雖然耗時多日閱畢,但每一天都很期待可以趕快翻開它,這是本講述一個世紀的故事,屬於波恩地亞家族七代成員的百年歷史,從第一位成員到最後一位子孫的興盛沒落,如果真要說它難的地方應該就在於他們的名字總是不斷重複,延續著上一代的名字,也承襲著這個家族的命運與循環。
這本書的前四分之一需要時間摸索,但過了四分之一以後,彷彿融入了這個家族,隨著世代的接連,跟著體察家族的興衰,從荷西.阿爾卡迪歐.波恩地亞成立這個家族與馬康多這座城市開始,以及撐起整個家族生活的烏蘇拉,到中期家族興旺,後期揮霍無度,截至末期的衰敗與滅亡,好似神話一般的故事,卻道盡家族體系的現實與人性。
為什麼稱這本書為《百年孤寂》,我想是因為整個家族的人都深陷在孤寂之中,他們好像忙碌奔波、放蕩不羈、子孫滿堂、四處征戰,其中也不乏男女交歡、賓客迎門、富麗堂皇,但是他們每個人都還是很孤單寂寞。
有雷⚡️
⇣
/
這本書中有個貫穿整體的焦點『羊皮卷』,上面的內容是以梵文記載,而家族成員只是保存著它,卻沒有人能破解裡面的內容,直至最後的成員破解後才發現,原來這紙羊皮卷是預言波恩地亞家族七代的命運。
用百年孤寂來形容波恩地亞家族再貼切不過。忙碌了一整個世紀的烏蘇拉,老年後失明卻沒有半個人發現,在潮濕的屋裡背上爬滿水蛭也許久才被發覺;孤獨的波恩地亞最後只想待在樹旁,也死於樹旁;奧雷里亞諾上校一生四處征戰,生了十七個兒子卻沒有一個真心相愛的人;阿瑪蘭塔深深愛著每一位出現在生命裡的男人,卻始終不願改變,守貞到終老…;家族倒數第二個成員,也就是解開羊皮卷預言的奧雷里亞諾,也因是私生子的身分,生平走出家門的次數寥寥無幾,甚至很難踏出房門;直至最後一個成員,剛出生就失去了母親,甚至被螞蟻搬走。家族的每一個人都擁抱著孤寂,延續了百年。
/
看完《百年孤寂》後真的深深的愛上這本書,我想我肯定會再翻閱無數次,也覺得每一次都會有不同的感觸,無須帶著害怕的心去閱讀,只要你一開始了就會自己停不下來的。
✨喜歡的句子
「他們進入荷西•阿爾卡迪歐•波恩地亞的房間,使勁全力搖他,在他耳邊大喊大叫,拿一面鏡子擺在他的眼前,無奈怎麼也叫不醒他。不久,當木匠來替他量身訂做棺材時,他們看到窗外飄下黃色小花,恍若一場綿綿細雨,後來花雨像是一場無聲的暴雨襲擊了一整夜,覆蓋了屋頂,堵塞了大門,悶死了所有露天而睡的動物。這麼多花朵從天而降,天亮後,街道像是鋪了一件厚重的床罩,居民得拿鐵鍬和釘耙清除,好讓送葬的隊伍能夠通行。」P152
「最好的朋友往往是剛死去的那個。」P177
「發動一場戰爭要比結束它容易。」P181
烏蘇拉對即將離去的奧雷里亞諾上校說「如果你又得離開,你至少要記得我們今晚的模樣。」P184
「這一刻他最後一次努力,尋找心底深處埋葬已經腐爛的情感的角落,卻怎麼也找不到。」P184
「他在夢中想起前一晚以及最近幾年許多個夜晚,都作過一樣的夢,他知道一旦睡醒這幅畫面就會消失,因為這個不斷夢見的夢只有在同樣的夢裡才會想起。」P267
喜歡程度:⭐️⭐️⭐️⭐️⭐️
出版日期:2018/02/05
#妮啵閱讀 #妮啵手寫 #妮啵2021 #閱讀 #閱讀筆記 #好書推薦 #書籍推薦 #bookstagram #馬奎斯 #GabrielGarcíaMárquez #南美文學 #經典文學 #皇冠文化
同時也有2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72的網紅一歷百憂解的文史工作室,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EP3 百年孤寂(三) 諾斯達姆士的預言與家族敗亡 諾斯達姆士是歐洲史上最聞名的預言家,是什麼樣的觀察能夠讓他洞悉亨利二世的死亡、倫敦的大火、拿破崙崛起、希特勒降臨? 邦迪亞家族三代為什麼那麼多人死於槍口,邦迪亞上校又是為什麼有這麼多私生子?南美洲為何總是在打內戰與暴動,家族的命運又將最終走向何...
「百年 孤寂 預言」的推薦目錄:
- 關於百年 孤寂 預言 在 妮啵NiBo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 關於百年 孤寂 預言 在 一頁華爾滋 Let Me Sing You A Waltz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 關於百年 孤寂 預言 在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 關於百年 孤寂 預言 在 一歷百憂解的文史工作室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 關於百年 孤寂 預言 在 sandeechan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 關於百年 孤寂 預言 在 [好雷] 魔法滿屋-百年孤寂的迪士尼式隱喻- 看板movie 的評價
- 關於百年 孤寂 預言 在 皇冠文化集團, profile picture 的評價
- 關於百年 孤寂 預言 在 【百年孤独第四期】烧脑解读马尔克斯藏在“遗稿”中的预言 的評價
- 關於百年 孤寂 預言 在 [好雷] 魔法滿屋-百年孤寂的迪士尼式隱喻 - Mo PTT 鄉公所 的評價
百年 孤寂 預言 在 一頁華爾滋 Let Me Sing You A Waltz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每年此時總忍不住緬懷那逝去的身影,他拍出一部注定跟隨我們一生的電影,真正捕捉了我眼中流動的北京,及其疏離冰冷的氛圍。由內而外靜置於抑鬱極致的絕望長達四個小時之久,緩慢而凝滯的劇情流動如同日復一日難以言喻的沈重情緒,利刃般一針見血刺穿的世界真實面向,不願思考之人也許會丟出一句為賦新辭強說愁,但悲哀的是,我們多多少少都會在其中望見自己過去、現在與未來的碎片,零零散散不成人形。今天是胡波的 33 歲冥誕,一起來重新看一看《#大象席地而坐》,他以自己的方式探問整個社會的運行法則與世界的真面目,我們都只能知曉一半的事情,剩下的,胡波拍給你看。
⠀⠀⠀⠀⠀
「近代電影最具野心的處女作,對許多觀眾而言,胡波的《大象席地而坐》是令人望而生畏的一大挑戰:不僅是長達四小時的疾呼與悲鳴,將觀眾身心浸入中國北方工業城市的荒蕪孤寂,也承載著導演 29 歲便自我終結的悲劇性創作背景。而後,於去年柏林影展一鳴驚人,胡波的生涯熱忱之作成為許多人的靈感來源,被譽為是象徵個人電影生命力的證明,也獲得多位知名導演的肯定與讚賞,包括李安、葛斯范桑、陶爾貝洛等人。」
⠀⠀⠀⠀⠀
2019 年底,標準收藏公司 The Criterion Collection 的串流平台「The Criterion Channel」正式上線時,也將《大象席地而坐》放入片單中,使得更多歐美觀眾得以接觸到此部不應被埋沒的傑作,上述文句便是 CC 為本片寫下的簡介,稱其為「當代華語電影的試金石 A Touchstone of Contemporary Chinese Cinema」。
⠀⠀⠀⠀⠀
上帝經常會讓你一無所有,再給你一點甜頭,誤以為人定勝天是無庸置疑的,而這點甜頭就是在閉上眼睛的瞬間,讓你錯覺擁有了很多東西,然後趁我們措手不及的時候,彈指之間,美麗的謊言灰飛煙滅。胡波以預言家之眼,並非譁眾取寵的信口羅織,他盯著裂痕,盯著光線,盯著世界最初的樣子,透過藝術紓緩痛楚,在虛無的生命歷程中,我們好像也漸漸開始懂得了什麼。
⠀⠀⠀⠀⠀
于城因為受拒於心儀的女孩,因此轉而與好友的老婆發生關係,不幸東窗事發,朋友毫不猶豫打開自家窗戶一躍而下;韋布在學校裡為了幫朋友出頭,因此得罪了校園惡霸,卻於一次衝突中意外失手害死了這名混混;長相清秀甜美的女學生黃玲,與母親關係劍拔弩張,只能從與副主任的地下不倫戀情中暫時逃離現實,然而這段關係依然紙包不住火;垂垂老矣的王金,即將迎接被送入養老院的命運,又面臨愛犬橙汁喪命於其他狗狗利齒之下,牽著百般疼愛的孫女之手,盼能於生活絕境中找到一點柳暗花明。
⠀⠀⠀⠀⠀
劇情從一開始便開門見山告訴觀眾,滿洲里有一隻大象,它整天就坐在那兒,瀰漫濃厚的虛無主義色彩,從失焦到聚焦,從模糊到清晰,從泥淖到斷裂,四個人帶著那尚未被捻熄的一點點愛與善意,卻也命定般不可逆地瞬間墜入深淵。因愛而產生的傷痕清晰可見,每個人的互動無比疏離,每個人的對話異常生硬,鏡頭搖著晃著便走完了人生,畫面凝結滯留於生存意志的斷裂,那是一種關於心理狀態的捕捉,緩緩流動,行屍走肉,毫無生氣,不知該何去何從,我們還要活著被傷害多久?
⠀⠀⠀⠀⠀
有人在家庭運作產生斷裂,有人在學校軌道產生斷裂,有人在道德信任產生斷裂,遊走於社會邊緣看著裡面的人繞著核心日夜打轉,彷彿自己被文明所遺棄,被體制所隔絕,永遠不得其門而入。這個社會有一個既定「流程」,這個世界有一種不成文「模式」,所有人只有一條路可以走,通往世俗標準之下的「成功」,而成功就是建立在物質與虛榮之上,連所謂青春、婚姻、家庭等皆包裝成人生的理想藍圖,變成一種被美化過且極為複雜的事物,代表廣大群體中不明就裡的抽象規範,背後則是我們無力抗拒的生存虛無,猶如《燃燒烈愛》海美手中比呀比,那一顆看不見的橘子,請記得,不要想著追尋生命的意義,要忘記生命極有可能毫無意義。
⠀⠀⠀⠀⠀
如此抽象而虛無的現代人精神折磨,好比階級差異與族群劃分,早已在呱呱墜地的那刻清楚區隔開來,她與他永遠都不會變成一路人,那是被資本主義、人類文明、社會形態扭曲的樣貌,縱使你再如何力爭上游亟欲改變,滿身油污也無法讓這灘死水產生任何流動,傾頹於懸崖邊緣的世界只會越來越壞,越來越壞。胡波曾於訪談中提過,這一輩年輕人所面臨的內心虛無,不亞於茹毛飲血的原始人或戰場上等待死亡之人所面臨的虛無,這些平庸卑微、苟延殘喘的靈魂在不著邊際的絕望中無處可逃,《大象席地而坐》之所以給人真實之感,在於虛構是在一定邏輯下進行,然而現實的荒謬卻往往毫無邏輯可言。
⠀⠀⠀⠀⠀
但在那美其名是獨善其身是自掃門前雪的世界,我們生來擁有的事物一點一滴,一層一層慢慢被剝奪,那永無解脫之日的疲憊中,依然包覆著創作者尚未熄滅的善念,是殘溫,是餘燼,也是還得繼續活下去的藉口。于城目睹廚房發生火災,第一個念頭是不顧一切往回衝,黃玲的媽媽面對副主任妻子歇斯底里登門叫罵時,毫不猶豫選擇保護了自己的女兒,這些微光註定無法驅逐黑暗,無法消弭窒礙,無法淡化憤怒,更無法照亮前方,隨著胡波的目光漸漸被暗影侵蝕吞噬。
⠀⠀⠀⠀⠀
時不我予、有志難伸、困獸之鬥才是人生的大半節奏,生活就像一堆破爛,每天堆在跟前,清掉一塊,新的一塊馬上接踵而至,最實際的做法,就是我們繼續停留在原地,遙望千里之外,想像有天能在陌生之處展開新生活,拒絕逃避才能有動力解決現階段的無解問題,照理來說。荒謬表象充斥偽善臉孔,對於現狀無力改變,質疑存在、否定生命,還能怎麼辦呢?因此他們一心向著滿洲里,同是天涯淪落的四個人最終還是聚在同一台車,慢慢駛向深淵,迎向天光沒滅。至於人們為何依然渴望愛大過恨?因為還活著所以必須抱有希望,這也是滿洲里不能前往的理由,一如《瘋狂麥斯:憤怒道》中芙莉歐莎孤注一擲的綠洲殘影,海市蜃樓一旦觸碰到現實便會瞬間灰飛煙滅,不留一絲痕跡。
⠀⠀⠀⠀⠀
「往小裡說,這些小說講述的是隨著年齡增長,逐漸了解到的關於自己的,以及他人的生活。往大裡說,這些小說寫的是城市、毀滅和末世感,關注的是個體對存在的失望。」
⠀⠀⠀⠀⠀
每個憤世嫉俗的人心裡都有一個失望的理想主義者,胡波就是一個徹頭徹尾的理想主義者,他的精神寄託緊緊寄生於生存苦痛與折磨,縱使絕望致鬱,卻無意取暖或隻身與世界抗衡,點燃一枝火柴,定睛凝視稍縱即逝的火光,順手拋向上方穹頂,密密麻麻的斑駁黑點盡是靈魂的傷疤,象徵生命早已殘破不堪。
⠀⠀⠀⠀⠀
有人說最後撼動大地的象鳴是胡波的生命微光,在萬物裂痕之中還是有光從縫隙透進來,私以為那無疑為困獸之鬥、迴光返照,每個人面臨戰場和心理素質皆不同,胡波眼前所見的生命是一片荒原,世界是一個懸崖,文明則是一列兩百年的火車,從頭到尾按順序掉落,痛苦永遠存在於呼吸起伏的每個毛細孔中。藝術與現實存在相當巨大的隔閡,藝術家窮盡一生往往在追求傳遞情感、展現自己眼裡的世界,進而拉進大眾與藝術之間的距離,這就是胡波不容於人間的才華。但無奈身處於被平庸包圍的環境,所謂討好大眾的藝術才是藝術,迎合世俗的品味才是品味,符合功利的創作才是創作,不難理解他感受到的斷裂成為龐然大物,憤怒因此有血有肉,向死而生,化作一聲聲劃破夜幕的悲鳴,拒絕溫順的走入那良夜。
⠀⠀⠀⠀⠀
無論思想深度與藝術價值,這無疑為一部值得獲得高評價的影像作品,李安有感而發說胡波將生命放在電影裡,正是《大象席地而坐》打動人心的原因,我們都心知肚明胡波最後屈服於此片荒原,讓人不禁再度深思自殺這個真正的哲學議題,直到片尾赫然出現的「大象席地而坐」,六個字讓眼淚瞬間落下。不禁反思,這一切單純會是別人的錯嗎?假使萬事萬物都以結果來論斷其價值,如此往死裡鑽未免也太過極端,電影說什麼是創作者的動機,你從中看到什麼、得到什麼才是最重要的,正因所有人都還活著,正因我們都還活著。
⠀⠀⠀⠀⠀
⠀⠀⠀⠀⠀
「那頭顱掛在樹梢
好像接近死亡能使你懂得什麼
但世界啊
永遠像最初的樣子。」
百年 孤寂 預言 在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像極了愛情,像極了小說】
#道理伯
#我是唯一(自未來)逃回向你報信的人
#5月7日開始預購
#好奇怪為何我好像有時候被鎖留言
‧
關於「存在於小說中的論述」這件事,教我最多的是米蘭‧昆德拉。
‧
當然了,這高度相關於我個人偏好──
某些小說家極其厭惡於小說中呈現思想,或曰論述;
無論該議論出自於小說敘事者,或小說人物。
他們通常僅著迷於故事。
而另一方面,又有些小說家顯然對此相當偏愛(無論其出自於角色或小說敘事者)──
上至杜斯妥也夫斯基、托爾斯泰如此,下至勒卡雷、菲利普‧羅斯、唐‧德里羅與米蘭‧昆德拉亦如是。
平心而論,作為一範圍「和語言一樣大」之藝術類別;小說門派既多,愛使什麼招數皆屬個人自由。
拳腳、內功、兵刃、暗器皆可傷人,原本無須自我設限。
然而「議論」(或曰論述,或曰思想)這招,自然直接相關於小說家內蘊之思維儲備與筆力。
台語有個傳神的說法:「道理伯」。
‧
道理伯是愛說道理的男人。道理嬸,是愛說道理的女人(好啦just kidding──並沒有這種說法,因為mansplaing畢竟較為常見)。
然而無論是mansplaining或womansplaining,內容才是關鍵。
有人說起教來味同嚼蠟,有人指點江山卻是虎虎生風,群鶯亂飛,令人拍案叫絕。
昆德拉教會我的是,如果情節之布置足夠精彩(以其《小說的藝術》中所言──
若是那「終極悖謬」確然足堪匪夷所思),那麼道理伯的道理也是說不**盡**的。
這不難理解:如果愛情的道理能夠被窮究講述完畢,那麼也就不會有「像極了愛情」這回事了──
你之所以說「像極了愛情」,正是因為你知道自己縱然舌敝唇焦亦無從以言語精準再現其酸甜苦辣。
一言以蔽之,你還真以為自己知道愛情像什麼嗎?
你還真以為,自己能知道愛情「是」什麼嗎?
‧
「終極悖謬」。那是「道理伯」老昆德拉最初與最終的執迷。
他的小說情節指向它,他的「道理」(那天花亂墜、不擇地而出卻往往令人讀來嘆服不已的議論)同樣一往無前地向它趨近。
小說情節存在的理由,是為了有力凸顯這悖謬之核心
(對,《玩笑》:思想警察舉發了從未意圖謀反的某甲,而某甲為了逃離牢獄之災,唯一的選擇就是永恆地叛離這個國家;
成為一個某甲原本無意成為的,不折不扣的叛徒);
而小說中的議論存在的理由,同樣是為了以論述將讀者帶往幽深地底,
愈帶愈深,直至這終極悖謬之中的......終極悖謬。
‧
《零度分離》是一本屬於未來的小說。
這不是比喻,而就是字面上的意思──
於我構想中,那是一部出版於西元2284年,由未來的一位深度調查記者Adelia Seyfried所撰寫的非虛構寫作。
也因此,小說中有議論──作為一位記者,她的夾敘夾議理所當然。
她既可藉此述說對受訪者的第一手觀察,亦可述說自己於調查採訪中遭遇的困難。
我在此其實頗有輕描淡寫的嫌疑,因為當寫作題材涉及刑案,涉及殺人,那麼調查記者之身分則幾乎等同於警探──
她極可能令自己深陷險境。
也因此,她必然有權述說自己遭遇的危險,有權將自己涉入的事件賦予一社會學意義──
就像社會派的松本清張,像松本筆下那「日本的黑霧」。
而同樣並無例外的是,如果能夠,如果那樣的述寫足夠尖銳或深沉,
那麼她自然也能向他人指出事件之中具體實存的「終極悖謬」。
‧
這是《零度分離》的屬性。
而Adelia Seyfried之寫作既為「非虛構」,內容原應真實無比,
但由於某些年代上的錯置,導致此書的出版商(Vintage Books與其母公司雙日傳媒集團)對書中敘述之真實性產生了懷疑。
然而作者Adelia Seyfired卻對此毫不在意:她拒絕給出解釋。
她有她自己的理由,至少對她自己而言,那是更重要的理由──
她個人的「道理」在書中已然闡明,她甚至寧可在書末附上一紙與書中重要角色(一位AV業大亨Adolfo Morel)的對談,也不願意給出版商一個明確說法。
而這場對談,正是以我們身處的21世紀初(2020年代)至23世紀之間,長達二百多年的「歷史」為基礎。
‧
換言之,那是史學家的回望,也是書中人的見解;同時又是我個人對未來的評估,或謂虛構。
那是深度報導記者Adelia Seyfried對過去的深情凝視
(是,《零度分離》中,她凝視著破解了虎鯨語言的動物學家Shepresa、因反人類罪而被處以虛擬極刑的夢境播放器Phantom、
無可救藥地愛上了不存在的虛擬偶像的葉月春奈,以及隻身遁入了不可思議的時空維度中的失蹤影后郭詠詩),
她心中的「終極悖謬」,也正是我個人對人類文明未來的測繪──
類似艾西莫夫(Issac Asimov)《基地三部曲》「心理史學」(Psychohistory)那般的思索、運算,以及預言。
此處,一段文明被三種時間所共享、詭異地同步於三個相異的曖昧時態中。
我無法不想到《百年孤寂》那被引之再引的小說首句:
‧
> 多年以後,面對槍決行刑隊,奧瑞里亞諾·布恩迪亞上校將會回想起父親帶他去尋找冰塊的那個遙遠的下午。
‧
三種時間。三個時態。Adelia Seyfried將如何寫下那些?
我如何寫下那些?
‧
這是隸屬於「噬夢人宇宙」的《零度分離》。我想那或許是因為,我正是唯一自未來逃回,向你報信的人。
‧
#最新長篇《零度分離》,2021年5月 台灣麥田/中國中信
兩岸同步出版
#據說是5/7會開預購,5/13正式上市
#所以今天打書過後我應該就可以休息幾天不打書了是嗎耶耶
‧
#目錄
後人類愛情考古學——伊格言《零度分離》/王德威
1|美國Vintage Books出版公司 暨 雙日傳媒集團 公開聲明|A Public Statement by Vintage Books Publishing & Double Sun Media
2|【代序】零度分離 ◎Mike Morant|Preface to Zero Degrees of Separation by Mike Morant
3|再說一次我愛你|Say I Love You Again
4|夢境播放器AI反人類叛變事件|The Dream Projection AI Uprising Against Humanity
5|霧中燈火|Lights in the Mist
6|二階堂雅紀虛擬偶像詐騙事件|The Masaki Nikaido Virtual Idol Scam
7|來自夢中的暗殺者|The Assassin from a Dream
8|餘生|The Rest of My Life
9|【附錄】我有一個夢:於神意之外造史──Adelia Seyfried對談Adolfo Morel|I Have a Dream–Making History beyond the Divine Plan, a Conversation between Adelia Seyfried and Adolfo Morel
我想結束這一切——《零度分離》伊格言對談韓松
‧
在科技世界中注入感性,一方面暖化柔化科技的冰冷,另一方面又讓情愛顯得涼薄虛幻,是伊格言從《噬夢人》以來的獨特筆觸,新作《零度分離》尤其發揮極致,溫柔旖旎又絕望。未來世界的荒蕪莫過如斯。
伊格言在科技航道中探情,冷冽中透著少許迷離、一絲憂傷、些許浪漫,堪稱是科幻小說的抒情詩人。
──范銘如(政治大學台灣文學研究所特聘教授)
‧
神秘的事件、難以靠近的心智、不可思議的犯罪(不可思議到,連「罪行」究竟為何都是個難題),而總是停留在那個不可能處。他走到想像力的邊界,邊界之外了。這一直不是容易的事,猶如潛進了無意識的領域,回返,並記得且說出,他做到了。
──朱嘉漢(小說家)
‧
什麼力量能打破人心與心之間的距離,讓六度分離成為零度分離呢?從六到零的距離,是不是就是一整個宇宙?還是其實,只是我們意識的幻象?
伊格言在《零度分離》一書中,實現的就是這樣的,創造的力量。
此書終將在歷史留名。
──黃健瑋(演員)
‧
每個故事都說不出地好看......如果有同為寫小說的頂尖對手問我,我最「平凡人」的回答,就是「厲害!」「真是厲害!」
對我而言,這已經不是「天才」或「才華」的層次,而是另一種新的智能人種搶走了古老的賣夢人、食夢貘,或僅屬於幻影(與毒品對大腦作用無異)的舊一套VR的IP公司,這些人的古老行當。
──駱以軍(小說家)
‧
這是繼《噬夢人》之後的野心之作。私心認為,入選二○一九年年度小說選的書中首章〈再說一次我愛你〉是台灣當年最好的短篇小說......《零度分離》最後,那位神祕的Adelia Seyfried像一個埋伏暗處已久的殺手,身份揭露時,幾乎給了我致命一擊。我知道這本書還有後續,如此,更令人拭目以待了。
──張貴興(小說家)
‧
《零度分離》令人震撼。文學性和思想性都很了不起。
──韓松(小說家)
‧
這本書的臨場感特別吸引我......一本藏著許多溫柔的科幻小說。
──鍾瑤(演員)
‧
我幾次見到伊格言,他都彷彿在修行,沉靜地待在一邊。現在看來,他是在像煉金一樣,鍛造一個脫離現實的空間。啊,就是我們眼前看到的這本書。它如此危險而美麗,真像是拍一個巴掌就會震碎的精緻的水晶宮。
──阿乙(小說家)
.
伊格言的《零度分离》将科幻投入叙事的迷宫,思想上的实验走在深渊的边沿。六个属于未来的故事闪烁着巴洛克的璀璨光芒,点燃后人类技术时代的情感迷狂——「再说一次我爱你」,人与非人的区隔已然倒塌。这是关于未来最出人意料的预言,这是关于我们时代最深不可测的寓言。
A brilliant new novel by Egoyan Zheng! A science fiction novel shining with the Baroque splendor! A most incredible prophecy about our posthuman future; a most profound revelation about our human condition. Six experimentalist stories tell us: no, there is no difference between them and us, just like there is zero separation between you and me! Yes, “I love you——I will say again!” -——宋明炜,美国卫斯理学院东亚系教授,科幻文学学者
百年 孤寂 預言 在 一歷百憂解的文史工作室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EP3 百年孤寂(三) 諾斯達姆士的預言與家族敗亡
諾斯達姆士是歐洲史上最聞名的預言家,是什麼樣的觀察能夠讓他洞悉亨利二世的死亡、倫敦的大火、拿破崙崛起、希特勒降臨?
邦迪亞家族三代為什麼那麼多人死於槍口,邦迪亞上校又是為什麼有這麼多私生子?南美洲為何總是在打內戰與暴動,家族的命運又將最終走向何方,最後一代小孩會怎麼被螞蟻吃掉?
大家對占卜相信嗎?馬奎斯的魔幻寫實,是在講理性來臨之前,但有了理性之後,神秘主義也未曾消失,是人們依舊愚昧,還是這世界上真的存在神秘?
🍎Apple https://reurl.cc/8nxbVb
🌊Soundon https://reurl.cc/A8vbm8
🍃Spotify https://reurl.cc/Ez5blv
📻KKBOX https://reurl.cc/v1RKze
我們的ig:
https://www.instagram.com/PLACEBO_SALON/
百年 孤寂 預言 在 sandeechan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發佈日期:2017年9月12日
陳珊妮 2017 全新專輯【戰神卡爾迪亞】
9月12日 開放預購 10月3日 正式發行
專輯+單曲雙CD預購請點這裡:
https://goo.gl/9JkRSU
【6502】極限定巡迴演唱會
10/7台北LEGACY . 10/21台中LEGACY
購票連結:
台北:https://www.indievox.com/legacy/event-post/19922
台中:https://www.indievox.com/legacytc/event-post/19923
更多詳情
https://www.facebook.com/SandeeChan.musicface/
======================
詞曲、編曲、演唱:陳珊妮
吉他:五月天---石頭、怪獸
導演:談宗藩
監製:陳珊妮
製片:陳蘋琪
主演:黃璽允
攝影:范勝翔
美術指導:陳炫劭
美術組:吳裕程、謝佩芬、林孟欣
美術設計:林盟凱、林浩翔、李文靜
逐格動畫:李文靜
造型設計:陳蘋琪、陳珊妮
黑子:陳蘋琪、李文靜、陳炫劭、吳裕程
場務:林盟凱、林浩翔、李叡涵
後期視覺:QFX
手機平面設計:畢展熒
特別感謝:陳奕仁、陳虹任、許詠貿、李志元、談献華、陳允中
========================
他是末日預言中的宇宙碎片
『你聽見手機的震動嗎?』
他突然見證了愛的奇蹟
少女在冰島淚眼閃爍如星
躺在搖滾樂無止境的尾奏裡
傾聽早晨榮耀的證明
他突然驗證了百年孤寂
他突然感覺到自己的身體
他與日常對峙後第一次早起
動漫 追劇 廉航機票再搜尋
一個悠長的假期
Keep floating x 3
他是稀有氣體
不厭其煩的比喻
Keep floating x 3
他說他總會有
足以炫耀的東西
Keep floating x 3
虛構的小行星
終於撞上他的心
瞬間寧靜
世界和平
百年 孤寂 預言 在 皇冠文化集團, profile picture 的推薦與評價
馬奎斯生日快樂1927 年的這一天,他的誕生預言了百年孤寂。 2020年的這一天,我們還在讀他筆下的故事。 他是魔幻寫實的傳奇,他是馬奎斯。 馬奎斯醞釀了20年, ... ... <看更多>
百年 孤寂 預言 在 【百年孤独第四期】烧脑解读马尔克斯藏在“遗稿”中的预言 的推薦與評價
家族中的第一人被绑在树上,家族中的最后一人正被蚂蚁吃掉”这本书真的那么悲观嘛?命运从来如此,便是对吗?(视频内容参考书目:《 百年 孤独》《马尔 ... ... <看更多>
百年 孤寂 預言 在 [好雷] 魔法滿屋-百年孤寂的迪士尼式隱喻- 看板movie 的推薦與評價
《魔法滿屋》Encanto是迪士尼的第60部動畫作品
作為這個特別編號的作品,這個故事的背景設在哥倫比亞,是關於一個擁有魔法的家族
在各方面,魔法滿屋對諾貝爾文學獎得主加布列.賈西亞.馬奎斯的大作
《百年孤寂》的取材和致敬是無庸置疑的的,有幾個明顯的共通點
其一,百年孤寂是哥倫比亞最偉大的文學作品,也被視為南美洲文化的縮影
跟魔法滿屋一樣,兩者都是描寫一個偏遠小村莊,圍繞著一個神奇家族展開的故事
其二,百年孤寂是魔幻寫實風格的代表著作,而魔幻寫實風格正是魔法滿屋的創作基調
這點在音樂和動畫的幕後特輯中都有提及
其三,魔法滿屋大量致敬百年孤寂當中出現的素材,比方預言整個家族命運的吉普賽人
(對應動畫中的舅舅Bruno)或是小說中著名的意象黃色蝴蝶等等
故事脈絡看似簡單,
但對常看動畫的本肥宅來說,這部動畫在一些地方跟以往的迪士尼很不一樣
比如群像劇式的開場,可能是歷代以來最多的人物塑造,一個橫跨三代的大家族側寫
另外就是這部動畫中沒有任何反派,所有的情節衝突來自每個角色的性格塑造
而充斥各個畫面和對話的象徵和彩蛋之外的隱喻,也可以說是來自百年孤寂的啟發
Welcome to Family Madrigal - 五顏六色的家族
Madrigal家族成員的身上有大量的象徵符號,暗示這些人物的性格和角色
有一些很直觀,比方說Isabela身上的花邊,Luisa裙子上的啞鈴圖騰
主角爸爸Agustin身上則一直戴著象徵三個女兒的樣式:
胸前Isabela的花(儘管那可能就是吸引蜜蜂攻擊的原因)
以及兩腳襪子分別是Luisa和Mirabel的代表圖騰,確實是一個愛女兒的好爸爸
主角Mirabel則是唯一身上帶有全家族所有衣著色調的角色
暗示她才是最終包容整個家族的那個人
蝴蝶的意象則是作為隱喻的主題貫串了整部電影
主角Mirabel的上衣刺繡就繡有蝴蝶,肩上有蝴蝶的別針,阿嬤蠟燭上的圖樣也是
據說整部電影的每個畫面都找得到蝴蝶的圖案或象徵,我是沒有一一去確認過
Surface Pressure - 天賦之下的人性
Surface Pressure也是歷代迪士尼的歌曲中少見的主題,
在人們眼裡,你的存在價值是否只在於你的能力和所背負的責任?
一旦你不再擁有這樣的能力,會不會在人們眼裡就不再有價值?
這樣的議題我想應該讓一些工作負擔經濟或在家中身為兄姊的人會有共鳴
魔法滿屋中每個人的天賦能力(Gift)是天馬行空的設定,但是角色的人性卻是很真實的
這是迪士尼式的魔幻寫實
這些角色在華麗的魔法能力包裝之下,情感上依然是平凡的常人
Luisa的怪力讓她變成家族裡和村裡依賴的對象,但隨之而來的責任讓她備感壓力
她也會感到脆弱,需要找人大哭,特別是她的怪力消失的時候
Isabela看似是美麗的完美大小姐,典型迪士尼公主式的角色
但實際上她是為了整個家族所以必須一直維持完美的形象,甚至與自己不愛的望族結婚
Mirabel沒有魔法能力,表面上她看似對這個情況處之泰然
以傳統迪士尼的邏輯,她原本可能會是像魯夫一樣過份樂觀的熱血主角
但在I'm waiting for a miracle當中,我們知道她其實非常在意
這個家族,從Abuela到其他角色,有他們各自的Surface Pressure
這些性格的另一面讓這些角色顯得更接近真實
而就如同百年孤寂當中,用形形色色的角色表達了各種不同層面的孤寂
魔法滿屋中的角色因為他們的能力,有著各自的孤寂
然Madrigal家族便是在各種性格下交織組成的,他們的互動牽動整個家庭,甚至村莊
而這正是這部動畫的核心
We Don't Talk About Bruno - 音樂的群像劇
傳統的音樂劇中,歌曲必須推動劇情
魔法滿屋的劇情和音樂結合的緊密性在迪士尼動畫中可以算是數一數二
一旦抽走某首曲子就會導致劇情的斷片
歌曲的結構也較以往的迪士尼作品來的繁複
在What Else Can I Do當中,可以聽到Mirabel重複Isabela在We Don't Talk About
Bruno當中的樂句主題
在最後的All of you當中,則同時有來自Surface Pressure、What Else Can I Do的主題
甚至還有We Don't Talk about Bruno和Let it go
Lin-Manuel Miranda的作品風格一直是有人喜歡有人不喜歡,但他無疑是出色的作曲家
魔法滿屋中的歌曲可能是本肥所聽過他的作品當中個人喜愛度最高的
勝過Moana和一直抓不到點的Hamilton(粉絲抱歉)
We Don't Talk about Bruno無疑是魔法滿屋中最抓耳的歌
它出現的時間正好是在全片的正中間,是多條劇情線的重要轉折點
同時也是最多角色參與的曲子
每個角色的段落都有符合各自個性風格的精彩表現
最後的大重唱更是全曲的亮點,甚至有點One Day More的感覺
不同主題和節奏的重合來創造新的和聲也是Lin-Manuel Miranda常用的招牌手法
強烈的拉丁美洲風格節奏、畫面的搭配和編舞的設計也都配合得恰到好處
可以說是迪士尼歌曲中最出色的傑作之一
而We Don't Talk about Bruno背後的隱義其實也值得玩味
除了最明顯的-曲名是不要談論Bruno,但其實整首曲子都在談論Bruno-之外
當看完全片之後回頭看這首歌,會發現Bruno的預言都是被表象化或是被片面解讀的
而導致預言成真的原因還是在當事人自己
Pepa得到的預言是婚禮會下雨,但Pepa就是那個可以用情緒控制天氣的人
在她的歌詞裡說到"by doing so he floods my brain"
所以倒不如說是她聽了預言後導致思緒混亂,心情惡劣,才是颶風發生的主因?
路人得到會有啤酒肚的預言,但啤酒肚不也是自己的運動飲食導致?
Isabela的預言,她夢想的生活將會實現,回頭來看這個預言確實是實現了
但是卻不是眾人想像的型態
Dolores的心上人將會跟別人"訂婚",但沒有提到是否會與別人結婚
終究Bruno做的是預言而不是詛咒,但是人們很自然的只選擇性關注不好的部分
是很真實的人性描寫
Dos Oruguitas - 孤寂與重生
如果說We Don't Talk about Bruno是這部動畫承先啟後的轉捩點
Dos Oruguitas大概就是全劇的靈魂
這是全劇在音樂劇架構下唯一一首不是由劇中人物所唱的曲子
也是唯一一首以西班牙語演唱的 -- 我覺得放西語版是對的,因為英語版少了一點感覺
他的歌詞大意:
「兩隻互相依偎的毛毛蟲,在這不斷變動的世界裡,必須經歷別離,
各自化蛹成蝶,分開再重逢,找到自己的未來」
可以說是對這部動畫中這個家族和家族成員的核心隱喻和註解
Abuela歷經失去丈夫和顛沛流離,Mirabel經歷房子和親人關係的崩解和重塑
就像這首歌中經歷磨難,最後才能向著光明未來飛舞
最終還是回到了貫串全劇的蝴蝶意象
飛舞的黃色蝴蝶,在《百年孤寂》裡總是隨著一位男性角色出現,帶來愛情卻又消逝
在《魔法滿屋》中則有更積極正面的象徵(畢竟是迪士尼)
像是這個企圖突破枷鎖的家族,終於破蛹而成為美麗的蝴蝶
順帶一提,在這幕中Abuela和Mirabel所在的彩色河流也是真有其河
Cano Cristales,是哥倫比亞的一個景點,我沒去過但是照片真的很漂亮
《魔法滿屋》無疑在某種層面上來說,是童話版的《百年孤寂》
它少《百年孤寂》當中的悲觀和殘酷,但是同樣對各種人性有一些細緻的描寫
在迪士尼歷來的動畫之中算是獨樹一格
不過,就如同We Don't Talk about Bruno,100個人可以有100種方法解讀Bruno
任何人都可以用各種面向來看魔法滿屋
它可以單純是一部小孩看了開心的音樂歌舞卡通
它也可以只是又一部公式化Happy Ending的典型迪士尼動畫
但它確實在簡潔的故事線中深藏了很多的彩蛋和信息
我覺得就像哥倫比亞咖啡,也值得細細品嘗
--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18.169.8.85 (臺灣)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movie/M.1642259129.A.6E4.html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