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報:拜登宣告阿富汗戰爭結束,撤離行動成功;塔利班慶祝勝利】https://bit.ly/3mV39n3
一覺醒來,世界發生了什麼:
1. 美國總統拜登8月31日在白宮發表講話,宣告美國結束了長達20年的阿富汗戰爭。拜登稱讚撤離工作取得「非凡成功」,美國人及盟友共逾12萬人被安全撤離。他表揚美國士兵、外交人員及情報人員出色完成工作,並表示政府將繼續努力疏散滯留阿富汗的100至200名美國人。
2. 美國國務卿布林肯(Antony Blinken)表示,美國要求塔利班履行承諾,防止阿富汗成為恐怖組織的溫床。美國也將保持警惕,監測可能的安全威脅,並將在該地區保持「強大的反恐能力」。
3. 美國撤離阿富汗後,喀布爾街區鳴槍慶祝。塔利班發言人穆賈希德宣告勝利,稱阿富汗終於取得獨立,將會實現安全穩定,歡迎所有人來阿富汗投資。
4. 歐盟宣告已實現年初設定的疫苗接種率目標,70%成年人完成2019冠狀病毒疫苗接種。不過不同成員國差距巨大,一些相對貧窮的東歐國家接種率遠遠落後。
5. 共同社報導,日本首相菅義偉擬於下週對執政黨自民黨改組,包括更換82歲的幹事長二階俊博。政府可能考慮在10月17日舉行眾議院大選。若照此安排,菅義偉將不會解散眾議院,選舉活動將於10月5日開始。不過這又涉及自民黨是否推遲總裁選舉,即延長菅義偉的總裁任期等問題。
6. 方然的父親表示,從事勞工研究的香港大學社會學博士生方然被廣西國安人員帶走,罪名為「涉嫌顛覆國家政權」。方父表示,方然絕無動機、也無足夠條件從事違法亂紀活動,中國政府亦規定超時加班制度違法。他希望有關部門儘管了解情況,也期待方然儘快協助完成調查,早日返回學業。
============================
★ 付費支持我們,撐起一片更廣闊的自由空間:http://bit.ly/2wVfM6g
★ 學生方案:https://bit.ly/3bUODnu
#端傳媒 #六週年 #新開端 #早晚報 #早報 #晚報
同時也有3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76萬的網紅memehongkong,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香港扶貧思維落後/絕對貧窮與相對貧窮/做人不要太鄭智〈爆破號外〉2015-11-20 d 即時聊天室:http://goo.gl/ToDqof 謎米香港 www.memehk.com Facebook:www.facebook.com/memehkdotcom...
「相對貧窮」的推薦目錄:
- 關於相對貧窮 在 Initium Media 端傳媒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 關於相對貧窮 在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 關於相對貧窮 在 于玥心理師的心靈命理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 關於相對貧窮 在 memehongkong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 關於相對貧窮 在 蕭美琴立委辦公室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 關於相對貧窮 在 memehongkong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 關於相對貧窮 在 Re: [閒聊] 請問何謂絕對貧窮和相對貧窮?請指導!~ - 看板SW_Job 的評價
- 關於相對貧窮 在 田北辰Michael Tien - 《相對貧窮線vs 絕對貧窮線》 上星期六 的評價
- 關於相對貧窮 在 Re: [閒聊] 請問何謂絕對貧窮和相對貧窮?請指導!~ - sw_job 的評價
- 關於相對貧窮 在 絕對貧窮相對貧窮分別在PTT/Dcard完整相關資訊 - 小文青生活 的評價
- 關於相對貧窮 在 絕對貧窮相對貧窮分別在PTT/Dcard完整相關資訊 - 小文青生活 的評價
- 關於相對貧窮 在 相對貧窮意思在PTT/Dcard完整相關資訊 - 星娛樂頭條 的評價
- 關於相對貧窮 在 相對貧窮意思在PTT/Dcard完整相關資訊 - 星娛樂頭條 的評價
相對貧窮 在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DrP看時事:千錯萬錯都是沒打疫苗的錯
美國疫情東山再起,Delta變種來勢洶洶,確診住院和死亡人數逐漸攀升,目前已經有超過三萬的確診案例,導致華爾街股市大跌,降到過去九個月以來的最低點。如果說前任白宮面對確診數字上升說「都是中國惹的禍,」現任白宮則是把矛頭指向三處1. 拒打疫苗者 2. 拒絕和白宮合作推銷疫苗的在野共和黨 3. 任由假訊息流竄的社群媒體。其中最大的罪魁禍首,顯然是尚未施打疫苗的族群,CDC總監和拜登總統直言道,「目前的大流行都是來自於不願意打疫苗的人。」
白宮的防疫機調是疫苗優先,口罩和社交距離其次。CDC和白宮都沒有恢復口罩令。但事事都要走到最極端的加州當然不能這樣就好,洛杉磯自6/15解除口罩禁令之後,在7/18凌晨重新頒布無論是否有打疫苗,在室內一律要戴口罩的規定。連UC系統旗下的師生都被要求必須要施打疫苗才能回學校上課,除非學生提出和醫療相關的證明表示身體狀況不得施打疫苗,否則不得參與學校的各項事務、住宿和課程。
根據CDC的數字,有97%的住院人數和99%的死亡人數都來自於沒打疫苗者。確診數字攀升的465的城鎮裡,80%的疫苗施打率都低於40%,最嚴重的包括阿肯薩斯、佛州、路易斯安那、密蘇里、和內華達州。CBS民調顯示出不想打疫苗的族群裡,53%擔心副作用,50%不相信政府,45%不相信科學。姑且不說這族群成為白宮和CDC譴責的對象,最近連保守派媒體都因著Delta 來襲而改變論述,催促民眾去打疫苗。FOX News的評論員Sean Hannity曾經說病毒是左膠媒體的陰謀,現在忽然改口說沒打疫苗的人應該盡快去打,另一位FOX News主播更是大言不慚的說,沒打疫苗的人就像是想從懸崖跳下去的人,讓我不只一次揉眼睛確定沒看錯頻道。我和C身邊也有和疫苗勢不兩立的長輩,無論唇槍舌戰多久,他們對疫苗副作用的恐懼遠勝於對疫情的恐懼,即便80%的新冠死亡人數都來自於他們的年齡層也不能撼動不打疫苗的決心,他們對自身身體的判斷遠勝於專業科學的白紙黑字,可是轉過頭去又繼續不戴口罩參加趴踢和萬人演唱會。
另一族群是想打卻依然沒機會拿到疫苗的人。疫苗施打率凸顯美國嚴重的城鄉差距問題,NPR的報導指出,鄉鎮區域擁有更高比例的年長者、弱勢族群、沒有醫療保險、相對貧窮的人口、以及更難以接觸到醫療服務的人。想要提升偏鄉比例的接種率不只是政府喊口號,必須配合在地用無比接地氣(原文是hyperlocal)的積極方式,才能影響生活機能不便的族群,比如新墨西哥州的Navajo原住民曾經是被疫情肆虐的地方,於是和族長聯合,用原住民族語說服族民,外加設置貼心之至,隨時想打疫苗都有的方案,成功的讓大部分族人都打上疫苗,確診案例也隨之下降。CDC也建議將施打疫苗的地點放置在托兒所或幼稚園附近,方便單親家長打疫苗、在特定偏遠地區還提供將疫苗送到家的服務。
我認為短期內白宮會無所不用其極避免任何形式的封州、封城、或在家防疫SOP,軟硬兼施繼續要求人民施打疫苗,好方便經濟持續開放。美國防疫政策不要求戴口罩更不要求社交距離,只單單押寶在疫苗身上是否能抵擋得住Delta病毒?請讓我們繼續看下去。
你覺得只靠疫苗的防疫政策有效嗎?留言來告訴我吧!
PS…在去黃石國家公園玩過一圈以後回來,才知道只有加州在強制戴口罩,其他地方完全展現美國land of the free自由之地精神,只不過這是不戴口罩的自由!
#新冠疫苗 #看到口罩在洛杉磯又帶起來真的覺得比較放心阿 #DrP看時事 #每周五早晨準時上線 #政治永遠不變的精隨就是瞬息萬變 #昨天叫你不打疫苗今天又叫你打疫苗 #圖片取自網路
相對貧窮 在 于玥心理師的心靈命理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好書推薦』過度飲食心理學
#過度飲食心理學 #斷食 #斷捨離
消費文化的崛起讓我們誤以為消費是一種社會意識型態:建立階級差別,以物質商品來決定持有者的社會地位和聲望。我們的身分地位往往無關於我們生產了什麼,而是和我們消費了什麼更有關係。
存在主義心理學家相信,心理壓力源自於存在的既定事實相關的衝突,像是道德、自由和本真性。
菲爾.庫什曼發表了一篇文章,題為『為什麼自我是空虛的。』,他認為:在16世紀現代紀元開始指出,西方世界開始有了轉變,從宗教性轉變為科學性的生產架構,並從鄉村生活轉變為城市生活,從社群主體轉為個人主體。人對自己的看法已經改變,開始只認識完整而且獨立的個體、擁有自由意志、能夠主宰整個環境。
換句話說,西方社會對於自我的概念改變了,個人需求和慾望被極大化了,而正是這樣歷史性的轉變奠定的基礎,讓象徵賦予時代的食物和物質的消耗大幅升高。同時這個轉變,也是『消費主義』逐漸發展成道德教條的關鍵元素,此後消費者的選擇和取得,變成了個人自由、快樂、權力的載體。
正如庫什曼的主張:『受到地形影響的自我,感受不到社群、傳統、共同意義(shared meaning)。這些社會層面的欠缺,正導致我們感受不到個人信念和價值;具體的顯現出來的,就是一種慢性、無差別、情緒性的飢渴。二戰後的自我渴望獲得和消耗,潛意識裡想要藉此補償自己所失去的一切。這是一種空虛感。』
我們所經歷的這些文化疾病,包括喪失社群和共同意義,還有焦慮或沮喪等個人缺陷,都是助長過度消費廣為蔓延的先決條件。我們越來越相信,所有的問題包括各種臨床上的病症,到更加普遍的空虛感,都源自於這個受限制的自我,於是轉而藉由消耗藥物、生活消費品、食物等等個人消費,來治療上述種種的疾病。
科林.坎貝爾社會心理學家提出『想像力豐富的享樂主義』,他認為現代的慾望享樂主義就存在於新奇商品所提供的幻想中。媒體和廣告呈現各種消費商品的影像和敘述,人也依次建構出心中的幻想;然而等到真正購買了這些產品時,卻發現他們根本滿足不了自己的想像慾望,因此感到失望。
換句話說,消費文化運用被理想化的形象和旁白,讓消費者在心中產生不足感,而廣吿中的產品正是解藥。這些沒有被滿足的慾望,必然導致更多渴望與更多消耗以滿足期待。也就是說,以消費主義處理心理上的需求,正是過度消費和過度飲食的成因。
同時,社會心理學家Briers與Laporte也發現當人對自己的相對財富感到不安的時候,往往會想攝取更多的熱量。這些關於食物和物質不安感的平行發現,等於提供了兩個線索,顯示有形物質方面的過度消耗和食物上的過度消耗,都是有某些相同的心理機制所產生的現象。
在整個欲求、獲得、失望的循環之中,最陰險的一點應該是,在有問題的社會意識形態影響下,我們根本體會不到消費主義的心理後果。我們反而認為問題出在自己身上,是自己一直不夠堅定、缺乏紀律,或者神經化學出了問題,因此轉而以更多消費作為解決方案, 於是產生對更多產品的需求,成為一個沒有終點的消費主義循環。
社會學家齊格蒙.鮑曼認為:在消費主義文化之下所處的全貧窮狀態,和歷史上所謂的貧窮,是截然不同的感受。從前因貧窮而產生的飢餓、疾病、流落街頭無家可歸,是對生存的直接威脅;現在在消費文化中所謂的相對貧窮,是一種社會狀態和心理狀態。消費文化下的窮人,與所謂的快樂人生是絕緣的。
他進一步描述:『在消費社會中,身為消費者,「不足感」比什麼都嚴重,那將導致降級與「自我放逐」的後果。只是因為不足感,無力履行身為消費者的義務,就得忍受種種痛苦,例如被忽略、被剝奪、被降級,眼睜睜看著別人獲准進門參加一場社會盛宴,而自己卻被俳句在門外。唯一的補救方法,也是逃離屈辱難堪困境的唯一出路,就是克服這種消費者的不足感。』
以上文字皆取自於「過度飲食心理學」一書
在過去我接觸到『斷食』這個概念的時候,我意外發現原來人們一天下來需要的熱量其實真的不多,前幾天我正好看到盧廣仲參加木曜的下班吃什麼的節目,他也提到他一次用餐的份量就是現代成人的1/3,因為他的家族也習慣這麼飲食了,所以他出社會之後才發現原來他們家的飲食份量是比一般人小很多。我想到我家長壽的爺爺,一餐粗茶淡飯加點魚肉也可以吃飽,而且活到壽終正寢,離世的時候身體幾乎沒什麼病痛。
過去接觸減重的訊息,我感到很困惑為何我們要吃了東西感到罪惡感,然後再去健身房消耗這些熱量?如果我們一天下來只要攝取少數的熱量就能夠生存,那為何不好好控管自己的飲食即可?我們到底是怎麼改變了自己的飲食習慣與消費行為?
這本「過度飲食心理學」如上述的引文,作者用了很多研究舉證在過程發生了什麼事情。書中也有提到大量的案例讓我們知道如今的廣告與法令是如何一步步影響我們的消費行為,洗腦著我們消費越多越能夠代表著我們是有經濟能力與社會地位的人。
作者進一步主張,目前的道德教條、政治意識形態、經濟意識形態、社會意識形態的消費主義,已經擊敗了社會運動的消費主義,最終會危害人民的心理健康。這些衝動、自戀、慢性且不斷擴張的情緒飢渴,已經造成了「空虛的自我」。我們把這種空洞的感覺視為個人的失敗,而不是文化的病態,因此轉而消費藥品、商品、食品,來「犒賞」自己。
當然,我們沒有辦法很直接地改變廣告商或是法令的嚴謹性,但我們可以更有意識地消費,例如將把錢花在「體驗」而非物質,例如上舞蹈課、加入運動社團、到農夫市集買東西,都是讓錢回到經濟循環體系的好辦法。除此之外,在保持正面態度的心理學領域中,有研究顯示把錢花在買經驗,而不是購買奢華物質,對心理帶來的正面影響會更持久(Haidt,2006)。
過去在唸FIRE等提倡財務自由的書籍時,裡頭也提到我們可以透過減少不必要的消費增進自己儲蓄的能力,包含換個簡便、小而美且物價指數較低的地區居住。「過度飲食心理學」的作者也鼓勵慢活、簡單生活、慢食、住小房子等,對於尋求社群支持和簡單生活實踐方法的人,這些都是很好的資源。
過去在學習正念相關的心理諮商時(netflix中正念冥想指南也是一個很好入門正念的參考),我們也學習著專注享用當下的食物,感受它的味道、口感、牙齒在咀嚼時口腔裡的感受等等,專注在每個當下會發現我們本就擁有得以豐富體驗這個世界的感官,透過體驗與這個世界的存在有所連結,食物確實是最快的方式,但若能夠更緩慢與專注地感受,我們也得以與此時此刻的自己的在一起。理解到自我的真實所需原來是這麼單純。
如何讓「空虛的自我」不再空虛?不再讓自己投入在過度消費與飲食的惡性循環當中?我想,就先從了解自己、與內在的自己與這個世界的原生豐富性產生連結也是一個選擇。
***#寶瓶時代 #心理學 #習慣力
最近看的「習慣力」與「過度飲食」這兩本書,其實都在談論我們在這個世代常常接收到的訊息是,如果我沒有成功就是代表我不夠努力或意志力不夠堅定,導致我們對自我感覺越來越差,能量多半用在自我批判與自我否認,然後面對生活的變化又更加消極地應對。如此形成了惡性循環。
這樣的論點是源自於缺乏我們所經歷的時代與接收到的訊息、環境脈絡下的論調。
是的,留意自己的所作所為確實也是一部分的責任,但書中也提到有些食品標榜著「天然」卻一點也不天然,還添加了一堆讓人上癮的物質(例如糖)那麼,這又該算是誰的責任?
最主要是因為工業革命之後,人們就像是罐頭一樣,沒有思想地渡過每一天。我曾經也有個案對我說,每天加班到很晚,到家都累了,只想追劇洗洗睡,那還會有什麼力氣經營所謂的斜槓人生?
在書中提及我們因為生活型態的轉變與工業化的思維,早已失去了以前農業社會中滿滿的凝聚力與共同為了生活打拼的連接性,過度強調個人的結果,反而讓我們更難以理解自己在群體中的角色。
畢竟人終究是群體生活,找不到定位,也找不到意義感,內心的空虛自然會想要往最方便的事物索取、探尋,卻越發空虛。
而想要擺脫生活的空虛感得先找回自己在群體中的位置與歸屬感、與群體的意義感(還蠻符合寶瓶時代的)而不是瘋狂消費填補內心的空缺。
相對貧窮 在 memehongkong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香港扶貧思維落後/絕對貧窮與相對貧窮/做人不要太鄭智〈爆破號外〉2015-11-20 d
即時聊天室:http://goo.gl/ToDqof
謎米香港 www.memehk.com
Facebook:www.facebook.com/memehkdotcom
相對貧窮 在 蕭美琴立委辦公室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花蓮縣除市區外,其他鄉鎮資源匱乏,相對貧窮。本席認為內政部主管任何業務應朝均衡城鄉建設方向去做,促進鄉村外流人口回流,改善地方設施外,更應為地方產業創造就業機會。
▶太魯閣國家公園目前正研擬收費機制,除可有利車流管制,該經費亦可作為設施維護財源。因該國家公園每年已達600萬人次遊客,其入口處周邊鄉鎮(新城鄉)卻感受不到經濟效應,甚至少數城鎮位處三不管地帶,沒有主責機關負責解決因觀光而帶來的負面成本。建請內政部務必將地方發展納入考量,進行分時分流、衛星景點建置,使更多遊客能在地滯留消費。
部長:遊程規劃會與縣政府與觀光局合作。目前規劃新城車站當作接駁點。
▶地方義消團體除長期面臨消防裝備不足外,官民合作也產生缺口。地方義消團體救災時經常義不容辭,站在第一線提供協助。民間義消雖非編制內人力,卻在救災方面提供極大助益,政府務必建立一套機制,使救災裝備資源共享。
部長:已指示消防署,補助地方政府轄區進行「防災災害潛勢分析」,統計對應所需裝備與包含義消在內的救災人力,重點扶植並給予補助、訓練。
▶針對都市計畫公共設施保留地運用議題,應進行全面檢討。許多地主們年年繳稅,其土地雖尚未被徵收,但已被劃定為公共設施保留地,以致無法妥善運用閒置空間,造成地方發展障礙。另,對於已徵收土地或未依原定計畫執行是否有檢討作為?
部長:已補助地方政府,於4年內完成檢討。而土地之原來目的不復存在時,是可以變更使用的。
相對貧窮 在 田北辰Michael Tien - 《相對貧窮線vs 絕對貧窮線》 上星期六 的推薦與評價
《相對貧窮線vs 絕對貧窮線》 上星期六,我出席了扶貧委員會高峰會,會上政務司司長公佈了本港第一條貧窮缐,以相對貧窮的概念,劃出一條以全港家庭住戶收入中位數一半 ... ... <看更多>
相對貧窮 在 Re: [閒聊] 請問何謂絕對貧窮和相對貧窮?請指導!~ - sw_job 的推薦與評價
相當多的福利配套設施來扶助: 有一句相當重要的詞句請協助註解: 何謂絕對貧窮、相對貧窮? : 敬請不吝指導說明: 謝謝大家!~ 絕對貧窮: 是僅能維持生存所需要的食物 ... ... <看更多>
相對貧窮 在 Re: [閒聊] 請問何謂絕對貧窮和相對貧窮?請指導!~ - 看板SW_Job 的推薦與評價
※ 引述《homework8 (窮人可憐所以不要當窮人)》之銘言:
: 大家好!
: 最近立法院有再通過關於貧窮弱勢的貧窮線的提升
: 以前你的收入必須是在9829元以下才稱得上是低收入戶
: 現在是10244元以內妳就是低收入戶
: 全國的受賄者有58萬5000人
: 可以享受全民健保費半價
: 住房供給計劃、社會津貼、特殊工作機會或提供生活必需品。
: 相當多的福利配套設施來扶助
: 有一句相當重要的詞句請協助註解
: 何謂絕對貧窮、相對貧窮?
: 敬請不吝指導說明
: 謝謝大家!~
絕對貧窮:
是僅能維持生存所需要的食物成本,認定最低生活水準根據人們的基本生存需求,貧
窮線以計算出基本生存費用為代表。美國則以消費者物價指數來做逐年的調整。
簡單點來說,就是有得吃,其他的不管。
相對貧窮:
貧窮線界定並非只看到人們固定的生理基本需求,加入社會當時的經濟環境狀況,數
字並隨著時間改變,反映出不同時段的生活水平。跨國研究中相對貧窮指標是各國所得中
位數的某個百分比做為範本。
王永慈(民94)指出一般國家的貧窮門檻為中位數的50%為基準,以台灣的社會救助法
為例,社會救助法從民國69年6月公佈,經過86年、89年、94年、97年、98年以及99年度
準備修法,民國94年社會救助法修正通過,第四條很明確的指出所得、動產與不動產都要
符合標準才能成為低收入戶,是由地方政府主管機關定之,而與收入相關的最低生活費用
(貧窮線)則由中央主計機關所公佈的當地區最近一年平均每人消費支出的百分之六十為貧
窮線。
相對貧窮是以社會整體來做母體比較,取得一個數值來做為貧窮的界定。這個數值可能
不止單純的是生理上的需求而已,國家情況不同,每個國家所界定的貧窮方式也不同。
這是我的文獻資料,希望有幫助到。
--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14.45.61.91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