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抽獎贈書活動】《為什麼聰明人會做蠢事?》x2本
⁉️你知道嗎?#愛因斯坦 對人生最後二十五年間的理論毫無進展,感到懊悔不已。塑造福爾摩斯邏輯形象偵探的作家 #柯南道爾,卻深信通靈論。#諾貝爾獎得主 質疑愛滋病和全球暖化毫無科學根據。#這些聰明人到底出了什麼問題?
🤔這本書將教你「聰明不被聰明誤」以及「變聰明的方法」
✍️閱讀心得 https://readingoutpost.com/the-intelligence-trap/
【這本書在說什麼?】
《為什麼聰明人會做蠢事?》的作者是英國科學作家大衛.羅伯森(David Robson),他的研究報導多與心理學、腦神經學、醫學領域有關。在這本書裡面,他完美詮釋了什麼叫做「聰明反被聰明誤」,以及你該如何「不被聰明誤」。
傳統觀念認為,聰明人比較會做出優秀的決定,比較有可能正確理解事物,但事實正好相反。作者指出:「聰明人不會公正應用優異的智力,反而會投機地運用智力,藉此促進自身的利益,保護對自己而言最重要的信念。」
書的前半段,解析了歷年來曾經被視為絕頂聰明的人們,為什麼做出許多匪夷所思的決定?犯下許多旁人看來顯而易見的錯誤?尤其是具備「高智商」的人們,比平常人更可能踏入「智商陷阱」,甚至把智力用在「偏誤思維」的錯誤方向。
書的後半段,介紹了美國開國元勳富蘭克林和物理學家理查費曼的思維模式,為什麼他們可以既聰明、又能避免愚蠢的錯誤?書的尾聲,則說明團隊如何採取正確方法,避免錯誤與偏激的決策。這是一本不只說明「為什麼」的書,更包含「如何變聰明」的明確指引。
一堆人認為自己在思考,其實只是把內心的偏見重新編排一遍罷了。—心理學家威廉詹姆斯
【我從這本書中學到什麼?】
讀完這本書最有收穫的地方,是讓我瞭解到傳統用智力測驗得到的「智商」,並不足以評斷一個人是否真正「聰明」。相較於狹義用智商認定的聰明,廣義的聰明程度跟智慧比較有關,這取決於他具備的「心態」和他如何進行「思考」。
作者舉一個研究為例,智商140的人當中有14%刷爆信用卡,智商100的人只有8.3%。高智商者碰到財務困境的機率就跟一般人相去不遠,他們也沒有比一般人更懂得把金錢投入長期的投資或儲蓄。他們的財務困境是決策錯誤所致,而不是純粹缺乏獲利能力。
為什麼高智商者反而容易出現腦袋打結的情形?書中研究顯示:「教育程度高的人比較不會從自身的錯誤中學到教訓,也比較不會接受別人的意見。聰明人犯錯,更懂得長篇大論為自己的推論辯護。聰明人的觀點會變得越來越獨斷。」
作者稱這種情況為「高智商陷阱」,就像是失控的汽車,沒有正確的操作或導航,所以無法修正方向。以下我整理這本書最核心的觀念,用一個專業能力的金字塔圖說明,這是一種幫助人們避開陷阱、讓自己真正「變聰明」的方法。
【變聰明的過程:從無知到精通】
首先介紹「專業能力金字塔」這張圖,作者雖然在書中只用兩頁的篇幅談論它,但我覺得這張圖很適合用來說明整本書要傳達的精神。五個階級由下往上,是一個人從「無知」邁向「精通」的過程。這裡指的的精通,我們也可以想成是對任何議題的認識和理解。
第一個是無知的階段,這個時候的人「不自覺沒能力」,也「不知道」自己不知道什麼,總是錯估自己的理解程度。即使一路往上晉升到第四階級擁有「直覺的能力」的專家,也不應該以此自滿,這本書探討的「智商陷阱」正是在這邊形成。
在這兩個階段的人,很容易過度自信。尤其是自以為聰明的人,因為擁有過去的經驗和高超的智商,很容易落入直覺和情緒的陷阱。碰到「專家天花板」的人常用有偏見的直覺判斷力做決策。甚至在動機型推理的影響下,運用智力駁斥牴觸自身觀點的證據。
不過,這個現象反而是另一個契機,只要調整心態採取正確做法,就能有機會晉升到最高程度的精通狀態,也就是第五階段具有「自省能力」的真正專家。達到這個程度的人,才是這本書作者口中所謂真正聰明的人。
【變聰明的三種具體方法】
然而,要如何讓自己真正變聰明,一路從無知的程度邁向精通的程度呢?從作者剖析的眾多案例當中,以及從富蘭克林和理查費曼的身上,我學到最重要的三個心態以及對應的具體方法,可以幫我們突破各個階段,逐步邁向精通的程度。
【1.智識的謙遜】
第一個心態是謙遜的態度,承認自己的不知道,這有助於第一階段的人體認到自己的淺薄。同樣的心態也必須在第三階段的時候落實,這個階段的人雖然知道自己有能力,但仍然要放開心胸學習新的事情,才有往下一個階段邁進的可能。
有一種方法可以幫你保持謙遜,就是把你想探究的事情「寫」下來。你可以寫下已經懂的部分,再寫下針對細節處不懂的部分。或許有人喜歡畫「心智圖」的方法(像我就是),也可以很有效地讓你看清楚,自己對相關議題的認識有多麼缺乏。
舉書中的實際例子,富蘭克林可以說是謙遜的代表,他認為:「承認自己的不足,反而能獲得更多」。他在許多決策議題上顯得高人一等,並不是因為他天生就懂很多,而是他喜歡使用一種叫做「道德認知代數」的方法。
他會在一張紙上分兩邊,分別寫下一件事情的優點和缺點,如果優缺點重要性相等,就把兩者劃掉。在決策之前,他會持續探索那些還沒確定重要性的優缺點,補足自己原本認知上的不足。幾天之後,如果都沒有新增的想法,就依據平衡之處做出決定。
【2.常保好奇心】
第二個心態是常保好奇心。進入第二個階段的人已經開始「自覺沒能力」,這個時候最重要的就是找到方法引發自己的學習興趣。理查費曼曾經說:「只要鑽研得夠深,每件事情都很有趣。」對於費曼來說,他對未知事物的好奇和興趣,引發了他鑽研學習的動機。
根據書中的研究指出:「學習可以引發學習。越是學習、越是好奇,越容易學習,創造出良性循環」。我在最近暢銷的學習書《超速學習》讀書心得裡,曾畫過一個學習的循環圖,跟這裡的良性循環形成了很好的對照。
作者也提供一個很簡單的方法,針對課題寫下你已經知道的內容,把你真正想回答的問題記下來。打造出需要解決的謎團,最能提高好奇心。而且跟你個人有關聯的事情,你會更有興趣。你也可以在讀書的時候,不斷對自己提問,然後回答這些問題。
聰明如理查費曼仍謙虛地稱自己「智力有限」,長年來持續拓展自己的心智。他在逝世前寫信給粉絲說:「人生真正的樂趣就在於這種無休止的考驗,從中體會到自己發揮潛力後能走得多遠。」好奇心是一種超能力,它能帶你走得很遠很遠。
【3.自省的能力】
第三個心態是自省的能力。第四個階段的人已經達到專家水準,擁有了經驗和能力的他們,開始擁有了「直覺的能力」。但是在這邊卻最容易步入「智商陷阱」,碰觸到這個隱形的天花板而滯足不前,甚至做出許多愚蠢的決定。
作者指出:「無論從事何種職業,只要有動機型推理加上偏見盲點這個有毒的組合,人就會固執己見,對所有偏見大力辯解。」由此可見,高超的智力和專業程度,並不等於能做出優秀的決定,擁有自省能力懂得反思的人,才能邁向下一個階段。
例如富蘭克林會用「自我抽離」的方法,假如他對一個特定議題感到憤怒,他會退一步想像自己站在房間某處觀察自己,尋找自己為什麼不滿的理由,而不是任由情緒支配自己。畢竟,不先懂自己,就無法以聰明看待周遭世界。
另一種具體的方法則是落實「正念」。我在另一篇文章〈什麼是正念?〉分享過,這是一個教你「釐清外來資訊、探索內在情緒、做出重要決定」的反思系統。作者指出,越來越多的聰明人擁抱正念的習慣,讓自己透過內心的反思,做出更好的決策。
【成長心態是變聰明的基礎】
總結上面提到的三種心態和方法,如果你覺得與自己的「個性」格格不入、難以落實,我想提供你另一個角度的看法。以下引用《心態致勝》書中提到的兩種心態,分別是「固定心態」和「成長心態」。這兩種心態上的差異,是決定個人成就的關鍵。
讓我們用這個說法來想:「我不是一個謙遜的人」、「我不是一個有好奇心的人」、「我不是一個會自省的人」。這三種說法,就好像這些是你「與生俱來」的特質,無法改變似的,這就是所謂的「固定心態」。
讓我們換另一個說法對自己說:「我想培養謙遜的能力」、「我想培養好奇心的能力」、「我想培養自省的能力」。換一種說法,你會發現世界大不同。這三種心態是可以「被培養」的能力,可以隨著練習和學習逐漸改善。這是「成長心態」。
因此,想用更好的方法、聰明地思考?試著把這三種心態當成一種能力去培養、去學習就可以了。聰明與否的分野,不在於智商的高低,而是懂得用成長心態去學習新事物,一步一腳印走下去。走得慢沒關係,走對路比較重要。
【後記:這本書適合誰來讀?】
《為什麼聰明人會做蠢事?》這本書立論紮實,故事生動有趣。額外值得一提的是,書中「如何識破假新聞」的段落,最讓我回味再三,重複看了好幾回。如果你沒有時間讀完整本書,到書店翻翻這個段落,保證收穫滿囊。
如同作者所言,這本書的研究結果格外鼓舞人心,只要採用這些方法學習,無論智商高低,都能獲益良多。最後,我想大力推薦這本書給以下兩種人:
第一種,是智商高人一等的人。你可以瞭解為什麼高智商時常導致思維的陷阱,如何調整自己擁抱謙遜、好奇、自省的心態,避開那些在旁人看來顯而易見的錯誤,以及避免用情緒和直覺做出愚蠢至極的決策。
第二種,是智商普通的人。你會發現高智商並不是人生成就的決定性因素。反而,面對知識的謙遜、學習新事物的渴望、採取多樣且多元的觀點,才是最關鍵的人生技能。只要掌握正確的思考方法,人人都可以變得更聰明。
如果你對「如何思考」這方面的主題有興趣,我也推薦另外兩本書《知識的假象》和《康乃爾最經典的思考邏輯課》,它們會從更學術的角度,帶你認識一般人思考上的偏誤跟盲點,學習辨認真假資訊,避開自以為是的態度。
到頭來你會發現,沒有很笨的人,只有不願思考的人。變聰明的方法並不是去跟別人比較,而是持續跟昨天那個什麼都不知道的自己對話。今天的你,思考了哪些東西?又多學了哪些新東西?。
知識最大的敵人不是無知,而是自以為擁有知識的假象。—物理學家史帝芬霍金
【抽獎辦法】感謝 商周讀書會
1、抽出「2本」《為什麼聰明人會做蠢事?》送給閱讀前哨站的粉絲們!有興趣的朋友請在底下「按讚留言」,「公開分享」本則動態參加抽獎。
2、留言請寫下:你認為很聰明的人和他擁有的特質?例如:「我認為Elon Musk很聰明,他總是充滿好奇心!」
3、活動時間:即日起至2020/06/30(二)晚上十點截止,隔天在留言中公布名單,隨機抽出兩名正取,兩名備取。
4、請正取得獎者於2020/07/2(四)晚上十點前,私訊回覆寄件姓名、地址、電話,超過期限未認領由備取遞補,寄送僅限台澎金馬。
「真假新聞測驗」的推薦目錄:
- 關於真假新聞測驗 在 閱讀前哨站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 關於真假新聞測驗 在 醒醒吧女孩們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 關於真假新聞測驗 在 食攝人生事務所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 關於真假新聞測驗 在 [閒聊] AI真人辨識測驗結果出爐- 看板DSLR - 批踢踢實業坊 的評價
- 關於真假新聞測驗 在 TFC 台灣事實查核中心- 【測驗你的謠言抵抗力】🅰解答回顧🅰 ... 的評價
- 關於真假新聞測驗 在 真假新聞測驗的推薦,YOUTUBE、PINTEREST和網路上有 ... 的評價
- 關於真假新聞測驗 在 真假新聞測驗的推薦,YOUTUBE、PINTEREST和網路上有 ... 的評價
- 關於真假新聞測驗 在 《三分钟看懂》如何分辨假消息?发送假讯息有何后果? 的評價
真假新聞測驗 在 醒醒吧女孩們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輕鬆學知識,大獎快來拿!
“這樣吃得癌症?!”以訛傳訛!
網路上、通訊軟體上充斥著許多假新聞
真真假假,難以分辨!🤔
👨👩👧👦父母想要給寶寶吃最好的,卻不了解什麼樣的食物最合適?
如何改善這樣的狀況?如何提升判斷力?
從”簡單”且”輕鬆”的提升你我的知識開始!🥰❤️
#灃食基金會[灃食公益飲食文化教育基金會]邀請專家,
以生活常見的情境設計問答,以輕鬆的方式思考與學習
透過網路上的學習,讓快速有正確的[飲食知識]#評測系統
如我一直強調的,整套系統輕鬆且有趣,非常的生活化!
好夥伴,一起來學習吧!
讓我們一起加油一起前進!
👉評測系統:https://www.quiz.fullfoods.org/
.
🎉好康報報:
⭐活動日期:即日起至7/10以前🎁獲得[設計師款提袋]及[親子食育教材]的方法:
1.完成測驗,並公開分享至FB、
2.並於自己分享的FB當中hashtag #有食問灃食 #飲食知識,
就有機會得到灃食設計師款提袋及親子食育教材。
⭐1️⃣加碼:只要我的(這篇)按讚數+留言數第一名的話,就可以選出$5,000家樂福禮券(10名)
⭐2️⃣再加碼:
留言回應測驗完成+截圖於此貼文,即有機會獲得$5,000家樂福禮券
⭐3️⃣超加碼禮:有機會獲得$2,500家樂福禮券(1名)
只要完成測驗並留言測驗截圖在下方即有[參加資格]
.
這是與其他粉絲團一起競賽機制,所以留言數越多,此粉絲團被選中的留言機率就越大唷!夥伴們一起加油吧!💪💪💪
🏃🏃♀️🏃♂️快邀請朋友來參加測驗並完成任務!!
.
另外,可以到灃食基金會的YT去看食物科普影片,畫得超可愛,小捲跟小Q也很喜歡唷!竟然全部看完還反覆看很多次呢!
(4歲小孩即可懂的可愛食物科普知識影片)
把它拿來當卡通放,可學知識又動腦,不錯的題材呢!
🥦灃食基金會FB:https://www.facebook.com/fullfoodsfoundation/
🥩灃食基金會YT: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2Vgs_O73yWfn_l-k5GjHTA
.
@灃食公益飲食文化教育基金會(@fullfoodsfoundation)
#飲食知識 #灃食 #有食問灃食 #醒醒吧女孩們
真假新聞測驗 在 食攝人生事務所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食攝也有相同狀況啊~
為了不讓可愛兒子看到蛋糕也嘴饞
只好深夜躲在廚房暗處偷吃(遠目)
-
各位偉大的媽媽,是時候增加新技能~
不用花一毛錢,一起成為守護孩子健康的食品專家!
.
食攝一家都熱愛美食,尤其是嗨寶小吃貨!所以我很重視食品健康資訊。關於飲食禁忌、營養成分、保存方式等等,都是身為媽媽關注的議題。像我最近很想知道「幼兒飲食該注意什麼?」,「間歇性斷食法真的有用嗎?」的資訊。
雖然網路上資訊多,但是真假難辨,如果錯信不正確資訊,反而更危險。很開心認識 灃食公益飲食文化教育基金會 ,他們集結食領域專家、學者一同整理出題,一邊做測驗一邊增長食品知識,了解自己的食品常識是否合格!非常適合忙碌又想精進的媽咪。
🙋♀一起測起來 ✎:https://pse.is/QBBHY
/
等等,還有好康要分享給地方媽咪
現在長知識還能長錢包,測驗完還有雙重抽獎活動可以參加!
【抽獎活動說明】
💡第一重抽獎《抽灃食設計師款提袋及親子食育教材》
食攝粉們只要完成評測,並在7/10前將結果公開分享至個人FB,hashtag #有食問灃食 #飲食知識,主辦單位 灃食公益飲食文化教育基金會 將隨機抽出得獎者。
💡第二重抽獎《Show出你的截圖!一起贏得高額獎金》
跟著食攝一起贏獎金,為家中餐桌贏得加菜金吧(笑)
7/10前只要你們於本篇留言處貼上評測結果頁截圖,人數越多我就有機會贏得5萬元加菜金!主辦單位灃食公益飲食文化教育基金會 還會再從本篇留言抽出10位粉絲,每人可得價值5000元的家樂福禮券喔!(最終得獎訊息七月將會公告在YAHOO新聞頻道:https://tw.news.yahoo.com/topic/foodeducatio)
/
🔗飲食常識評測系統測測看 ☞https://pse.is/QBBHY
🔗更多「食知識」影片在這 ☞ https://pse.is/R56HS
#飲食知識、#灃食、#有食問灃食 #地方媽媽一起抽起來
#自己的寶貝自己守護 #飲食是最重要的第一層把關
|主辦單位保有隨時修改及終止本活動之權利,如有任何變更內容或詳細注意事項將公布於「灃食FB」
真假新聞測驗 在 TFC 台灣事實查核中心- 【測驗你的謠言抵抗力】🅰解答回顧🅰 ... 的推薦與評價
有時候,操弄者更故意將真假訊息混在一起,考驗選民 查核的耐心與冷靜。 ... <看更多>
真假新聞測驗 在 《三分钟看懂》如何分辨假消息?发送假讯息有何后果? 的推薦與評價
... 各种各样的假讯息,如果你没有分辨 真假 又随手转发,很可能你就是那个让新冠肺炎疫情无法控制的帮凶。 这里,就教大家几个分辨假 新闻 的4个入门步骤。 ... <看更多>
真假新聞測驗 在 [閒聊] AI真人辨識測驗結果出爐- 看板DSLR - 批踢踢實業坊 的推薦與評價
怕有人沒做過測驗,
先丟測驗防雷。
【AI真人辨識測驗】
https://forms.gle/NNHfxapTmPAUR65M8
※2023/3/2更新
友善提醒,有Coser反應自己不願意被放入測驗中,
目前已把所有Coser照片撤換成線上藝人照片。
先前有轉發他們圖片的人或媒體自己留意一下。
----
先感謝拍片LINE社群的群友,
以及DSLR的板友們。
沒有你們的幫助,
分享、轉發、宣傳這份測驗,
我們不會知道人類的眼睛有多差。
在此再宣傳一下拍片LINE社群,
歡迎對拍片剪片有興趣的板友加入,
放心,不咬人的。
那就直接來看結果吧。
中位數落在10分,
就像我上篇文章說的,
我是支持「分不出來」的那一派,
所以這結果我很滿意。
題外話是樣本數只有1萬的時候,
中位數其實是12分。
看來我們的同溫層(攝影師們),
眼睛還是比較銳利......
不是,你們就不能好好欣賞美女就好嗎?
再來是社群群友關心的「都錯哪些題目」,
以下是錯誤率由低到高的排名。
(因Coser反應不願意被放入測驗,
目前皆已把Coser照片換成線上藝人。)
最訝異的應該是第1名,
因為這是我誤放的、
有嚴重破綻的照片--外星語。
我猜是因為大部分人還不清楚,
AI製圖目前還不會寫字。
所以當出現文字的時候,
「是不是AI」就變得容易分辨。
(除非他進PS把字修正)
我比較滿意的彩蛋應該是第4名,
因為我很想知道,
在圖片有嚴重破綻的前題下(手指),
人們看到熟悉的場景,
會不會下意識地選錯。
另一個很喜歡的彩蛋是黃捷的Cos照,
雖然仍然有10%左右的人答錯,
看來是可愛到有人以為是AI。
......我就捷粉。
最後想特別回個很多網友提出的疑問:
「照片修了圖還叫『Real Photo』嗎?」
我最初做這份測驗時,
想模擬的是我們滑社群看到圖片的直覺。
既然是社群,那當然幾乎是有修圖的照片。
現今連證件照都有所謂的「韓式」,
所以在目前來講,
修圖應該還可以叫「Real Photo」吧。
至於未來若是能把模型捏成自己的臉,
那花時間製作出來、跟我本人很像的圖,
到底要算AI圖、還是真人圖?......
這就留給未來的大家去定義了。
對了,還有一些板友&網友提到,
AI生成的圖比較容易直挺挺地看著鏡頭;
AI生成的圖胸部與臉的比例比修圖正常;
AI生成的圖背景比較容易產生歪斜扭曲......
這些在目前來說,
其實都是可以被克服的問題。
Twitter上不乏完美的背景、
誇張的胸臉比例、
眼神與姿勢不直挺挺盯著鏡頭的圖。
(圖源:Twitter @AI_Angels_)
只是那些AI圖都太紅,
紅到新聞都有報,
我怕放進測驗直接被考古。
但話又說回來,
當初會搞這個測驗,
也只是覺得這現象很有趣而已。
所以不用因為它的到來感到緊張,
它創造出的工作機會,
絕對比它影響到的生計來得多。
我倒是很期待AI未來的發展。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23.193.60.194 (臺灣)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DSLR/M.1677578722.A.960.html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