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產 Deep State 之謎 | 盧斯達 | 立場新聞】
《路透社》消息指,北京當局「於閉門會議要求香港地產大亨守規矩,應運用資源和影響力維護國家利益,協助解決香港房屋短缺問題」。此一重量消息,旋即引發地產公司股價急挫,從恆地、新世界、新地到長實都錄得整體股價一成左右跌幅。《香港 01》也在今天(21 日)表示,該社獲悉香港一個「首富級家族」早前邀請國安公署要員到家中舉辦宴會,並邀請家中所有重要成員出席。消息指,宴方在席間表示「家族於反修例暴動期間的一些言論,並非同情黑暴,希望不要持續有所誤會。」消息甚至提到,「香港商界影響中央治港政策的日子已一去不復返」的說法早於 2018 年經已出現。
林鄭被問到有關消息之後,也只好用官腔打發過去:她「無法證實相關傳聞,但感覺地產商今日較願意配合政府政策以解決房屋問題」。反正對高於自己層級的資訊,不承認不否認還是較好的做法。林鄭在中秋節早上在記者會的原話為:
//……事實上呢幾年呢,你問我自己嘅親身體會,因為我都當過發展局局長,都同所謂地產商打過交道,我覺得今日呢其實佢地係好願意係配合我地特區政府嘅政策……//
所以她也在回答中間接表達了:話題圍繞「地產商」而不是一般商界,而地產商今日比較主動支持政府,你就會聯想到以前地產商可能「不太主動」支持政府。
上述兩個非官方消息令人想到 2018 年的香港,似乎是「毫不重要的一年」,a year of no significance,當年表面上風平浪靜。2014 年佔領運動、2016 年旺角事件之後,社會「恢復平靜」,民主派大黨搞活動,也基於工作關係而宴請特首林鄭,後者也基於禮節而出席,還捐了 3 萬元。暴動青年被判入獄仍有「判刑合適」之說;「罪犯」逃亡也會被社會賢達公開勸告回港面對……一切似乎都很正常。然而從歷史時序的維度去看,19 年的事情必然部份肇發於看似安定的那一年。
2019 年一些人已經在討論「香港問題」的成因。對很多人來說,最初和現在的解釋一脈相承:暴亂是由外國勢力煽動資助的,激化了長期樸素追求民主自由的香港人,由守法的順民慢慢變為不守法的刁民。19 年的一切也是一個「青年問題」,是青年無法上流和置業而引發的社會騷亂。對愛好研究問題的人,這些解釋似乎說服力不足。因為很多參與者都不是青年人,早在更之前的事件,已經有中老年人在前線被捕。很多人也是有資產的,而不是手停口停的貧困人士。
然而人數較少的決策層要鉅細無遺理解中國境內的所有事情,本身就不可能,只好依靠「事件定性」,為之後的研究和跟進提供輪廓。事件定性之後,地方和前線的研究和跟進就會圍繞外國勢力資金流、地產問題、青年出路等等,至少表面上得如此。「社會事件」發生後,商界巨賈經過一輪醞釀,也紛紛在報章上表態反對暴亂。我們一直以為這些表態,是為了應對 19 年突如其來的種種事件。但「香港商界影響中央治港政策」的現象或觀察,應該不是香港特區近期的新聞,而是要追溯到英治前朝,那可能是一個起源傳承自 1840 年的「香港 Deep State」俱樂部。因而有「香港真正的統治階層不在政府而在馬會」的講法。
所以據說香港的地產問題是歷史問題,不是一兩屆政府可以解決。在有關消息流傳之前,我們由自己角度觀察一切,會覺得 19 年帶來了清算香港「利益固化」現狀的空隙。然而有關戰略卻可能是長期的。據《路透》和《01》的北京消息,這一切在 18 年已經正式提出,並不是 19 年。而且你再推遠一點,2014《一國兩制白皮書》已經提出了很多類似思路。
所以回到最切身的問題,很多經歷過 19 年之後洗禮的香港人,都會覺得/知覺自己好慘。表面上展露歡顏的人,也是有苦自己知,但其實最終人們會發現,所有人都要面對「改變」的。現在股民都會受影響。反對派就不用說了,這是香港人逃避了一兩個世紀最終還要首次面對的事情。在這個重置程序中,每一個政治光譜、社會階層、年齡層都鑲嵌了新的義務和守則。守則理論上是一樣的,但下降到現實時都有不同的則重點。創作人面對的是資金和創作的線,學者面對的是要不研究某些問題,地產商面對的是賺錢之外的「社會責任」,建制派要面對全新的選舉和競爭……甚至「藍絲民眾」內心都有莫名其妙的怨氣。
我甚至會認真聽一些藍絲頻道,他們描述的世界仍然充滿危機,雖然表面上的暴徒已經被鎮壓,但很多人的意識已經被污染,例如移民就被形容為扔下父母沒有孝心,因而很多黃絲移民,因而黃絲都沒有孝心,因而黃絲根本沒有道德,被黃絲佔據的香港也沒有希望。當然藍絲網絡只是在重演早期反對派動員政治中的「激語主義」,盡量聳動地描述出一個即將毀滅的世界,而「正義」一方永遠是弱勢,令人很焦慮。
所以有些藍絲也會覺得自己弱勢,他們覺得黃絲影響力無處不在。始終人如果沒有敵人的話會相當寂寞。由於每個階層或取向要面對的新世界也不一樣(移民的香港人也要面對適應 literally 的新世界),使得後重置的社會也進入了原子化的前夜。也許在一段長時間的各散東西之中,廣義的光譜不同的香港人,也只能以 2019 年來作歷史的相認。即使是一方支持一方反對,起碼是在說同一件事,我懷疑這樣的共同點將越來越珍希。
這當然是在一個大破大立時代下人人皆要承擔的轉變,經那一兩年的濃縮蒸製,我們之間的其他連繫變得薄弱和平面。要證明外國聯繫也是在否證「存在民間自發」那一點,但不代表不防範民間一旦自發時會動用的網絡和資源。先不說「商界」在 19 年對《逃犯條例》的態度,也不說地產問題形成的民怨是否香港政治問題的動力之一……「民企」和「人民」走得太近,如何?
雖然兩次重大歷史分水嶺的背景其實相距極遠,但「六七暴動」之後,英政府快速推出了大量公屋,很多人和家庭受惠至今。據房屋署網站一篇名為〈公屋發展歷程〉的文件,香港公屋政策從 1967 至 1977 這十年間的重大內容是:
//1971 華富邨落成,是首個規劃成自足社區的公共屋邨,設有商場、學校、巴士總站,以及其他社區配套設施。
1972 政府宣布「十年建屋計劃」,在 1973 至 1982 年間,為 180 萬人提供有獨立設施的居所。
1973 重組原來負責公共房屋的多個機構,成立香港房屋委員會(房委會),以推展政府的公共房屋計劃。 政府又將徙置事務處和市政事務署轄下的屋宇建設處合併成為房屋署,作為房委會的執行機關。「第一型」和「第二型」徙置大廈的重建工作率先在石硤尾邨展開。
1976 政府決定推行「居者有其屋計劃」(居屋計劃),協助中低收入家庭和公共租住房屋(公屋)租戶成為業主。//
甚至有說之後興建的籃球場、遊樂場,都有著「讓殖民地青年發泄多餘精力」的用心。用這個角度來說,當年很多人沒參與暴動,但在之後都獲得了好處:一個較有「住屋正義」意識的社會。現在就是一個「搵地方起籃球場」的過程。當年港英成功將反殖政治鬥爭吸納進房屋政策之中,成果有目共睹,培養了一整個靠攏英國的世代。現在中國人能不能呢?這是中西之間廣義隔空比拼的一個中層項目。至於高層項目是「核心文明對周邊地帶持續郡縣化」此一歷史傳統,更是一個出於潛意識的不必回答題,20 世紀之後的傳統認為,「做不做」的問題已經由前人答了,現在的問題僅是「如何做」的問題。當然,他們也知道自己必須首先通過「起籃球場」的考驗。
同時也有8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60萬的網紅飲食男女,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足本訪問: https://bit.ly/2P81mJ2 麵條一撮水中打滾,餸菜琳瑯任意點選,最後熱湯一舀淋面。一碗熱騰騰車仔麵上桌,並非珍饈,卻藏百味。逐口細嚐幾十年來港式簡單滋味,隨煙飄揚堅毅不屈香港精神,碗碗盛載一個又一個本土打拼故事...... =====================...
石硤尾居屋 在 無待堂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地產 Deep State 之謎 | 盧斯達 | 立場新聞】
《路透社》消息指,北京當局「於閉門會議要求香港地產大亨守規矩,應運用資源和影響力維護國家利益,協助解決香港房屋短缺問題」。此一重量消息,旋即引發地產公司股價急挫,從恆地、新世界、新地到長實都錄得整體股價一成左右跌幅。《香港 01》也在今天(21 日)表示,該社獲悉香港一個「首富級家族」早前邀請國安公署要員到家中舉辦宴會,並邀請家中所有重要成員出席。消息指,宴方在席間表示「家族於反修例暴動期間的一些言論,並非同情黑暴,希望不要持續有所誤會。」消息甚至提到,「香港商界影響中央治港政策的日子已一去不復返」的說法早於 2018 年經已出現。
林鄭被問到有關消息之後,也只好用官腔打發過去:她「無法證實相關傳聞,但感覺地產商今日較願意配合政府政策以解決房屋問題」。反正對高於自己層級的資訊,不承認不否認還是較好的做法。林鄭在中秋節早上在記者會的原話為:
//……事實上呢幾年呢,你問我自己嘅親身體會,因為我都當過發展局局長,都同所謂地產商打過交道,我覺得今日呢其實佢地係好願意係配合我地特區政府嘅政策……//
所以她也在回答中間接表達了:話題圍繞「地產商」而不是一般商界,而地產商今日比較主動支持政府,你就會聯想到以前地產商可能「不太主動」支持政府。
上述兩個非官方消息令人想到 2018 年的香港,似乎是「毫不重要的一年」,a year of no significance,當年表面上風平浪靜。2014 年佔領運動、2016 年旺角事件之後,社會「恢復平靜」,民主派大黨搞活動,也基於工作關係而宴請特首林鄭,後者也基於禮節而出席,還捐了 3 萬元。暴動青年被判入獄仍有「判刑合適」之說;「罪犯」逃亡也會被社會賢達公開勸告回港面對……一切似乎都很正常。然而從歷史時序的維度去看,19 年的事情必然部份肇發於看似安定的那一年。
2019 年一些人已經在討論「香港問題」的成因。對很多人來說,最初和現在的解釋一脈相承:暴亂是由外國勢力煽動資助的,激化了長期樸素追求民主自由的香港人,由守法的順民慢慢變為不守法的刁民。19 年的一切也是一個「青年問題」,是青年無法上流和置業而引發的社會騷亂。對愛好研究問題的人,這些解釋似乎說服力不足。因為很多參與者都不是青年人,早在更之前的事件,已經有中老年人在前線被捕。很多人也是有資產的,而不是手停口停的貧困人士。
然而人數較少的決策層要鉅細無遺理解中國境內的所有事情,本身就不可能,只好依靠「事件定性」,為之後的研究和跟進提供輪廓。事件定性之後,地方和前線的研究和跟進就會圍繞外國勢力資金流、地產問題、青年出路等等,至少表面上得如此。「社會事件」發生後,商界巨賈經過一輪醞釀,也紛紛在報章上表態反對暴亂。我們一直以為這些表態,是為了應對 19 年突如其來的種種事件。但「香港商界影響中央治港政策」的現象或觀察,應該不是香港特區近期的新聞,而是要追溯到英治前朝,那可能是一個起源傳承自 1840 年的「香港 Deep State」俱樂部。因而有「香港真正的統治階層不在政府而在馬會」的講法。
所以據說香港的地產問題是歷史問題,不是一兩屆政府可以解決。在有關消息流傳之前,我們由自己角度觀察一切,會覺得 19 年帶來了清算香港「利益固化」現狀的空隙。然而有關戰略卻可能是長期的。據《路透》和《01》的北京消息,這一切在 18 年已經正式提出,並不是 19 年。而且你再推遠一點,2014《一國兩制白皮書》已經提出了很多類似思路。
所以回到最切身的問題,很多經歷過 19 年之後洗禮的香港人,都會覺得/知覺自己好慘。表面上展露歡顏的人,也是有苦自己知,但其實最終人們會發現,所有人都要面對「改變」的。現在股民都會受影響。反對派就不用說了,這是香港人逃避了一兩個世紀最終還要首次面對的事情。在這個重置程序中,每一個政治光譜、社會階層、年齡層都鑲嵌了新的義務和守則。守則理論上是一樣的,但下降到現實時都有不同的則重點。創作人面對的是資金和創作的線,學者面對的是要不研究某些問題,地產商面對的是賺錢之外的「社會責任」,建制派要面對全新的選舉和競爭……甚至「藍絲民眾」內心都有莫名其妙的怨氣。
我甚至會認真聽一些藍絲頻道,他們描述的世界仍然充滿危機,雖然表面上的暴徒已經被鎮壓,但很多人的意識已經被污染,例如移民就被形容為扔下父母沒有孝心,因而很多黃絲移民,因而黃絲都沒有孝心,因而黃絲根本沒有道德,被黃絲佔據的香港也沒有希望。當然藍絲網絡只是在重演早期反對派動員政治中的「激語主義」,盡量聳動地描述出一個即將毀滅的世界,而「正義」一方永遠是弱勢,令人很焦慮。
所以有些藍絲也會覺得自己弱勢,他們覺得黃絲影響力無處不在。始終人如果沒有敵人的話會相當寂寞。由於每個階層或取向要面對的新世界也不一樣(移民的香港人也要面對適應 literally 的新世界),使得後重置的社會也進入了原子化的前夜。也許在一段長時間的各散東西之中,廣義的光譜不同的香港人,也只能以 2019 年來作歷史的相認。即使是一方支持一方反對,起碼是在說同一件事,我懷疑這樣的共同點將越來越珍希。
這當然是在一個大破大立時代下人人皆要承擔的轉變,經那一兩年的濃縮蒸製,我們之間的其他連繫變得薄弱和平面。要證明外國聯繫也是在否證「存在民間自發」那一點,但不代表不防範民間一旦自發時會動用的網絡和資源。先不說「商界」在 19 年對《逃犯條例》的態度,也不說地產問題形成的民怨是否香港政治問題的動力之一……「民企」和「人民」走得太近,如何?
雖然兩次重大歷史分水嶺的背景其實相距極遠,但「六七暴動」之後,英政府快速推出了大量公屋,很多人和家庭受惠至今。據房屋署網站一篇名為〈公屋發展歷程〉的文件,香港公屋政策從 1967 至 1977 這十年間的重大內容是:
//1971 華富邨落成,是首個規劃成自足社區的公共屋邨,設有商場、學校、巴士總站,以及其他社區配套設施。
1972 政府宣布「十年建屋計劃」,在 1973 至 1982 年間,為 180 萬人提供有獨立設施的居所。
1973 重組原來負責公共房屋的多個機構,成立香港房屋委員會(房委會),以推展政府的公共房屋計劃。 政府又將徙置事務處和市政事務署轄下的屋宇建設處合併成為房屋署,作為房委會的執行機關。「第一型」和「第二型」徙置大廈的重建工作率先在石硤尾邨展開。
1976 政府決定推行「居者有其屋計劃」(居屋計劃),協助中低收入家庭和公共租住房屋(公屋)租戶成為業主。//
甚至有說之後興建的籃球場、遊樂場,都有著「讓殖民地青年發泄多餘精力」的用心。用這個角度來說,當年很多人沒參與暴動,但在之後都獲得了好處:一個較有「住屋正義」意識的社會。現在就是一個「搵地方起籃球場」的過程。當年港英成功將反殖政治鬥爭吸納進房屋政策之中,成果有目共睹,培養了一整個靠攏英國的世代。現在中國人能不能呢?這是中西之間廣義隔空比拼的一個中層項目。至於高層項目是「核心文明對周邊地帶持續郡縣化」此一歷史傳統,更是一個出於潛意識的不必回答題,20 世紀之後的傳統認為,「做不做」的問題已經由前人答了,現在的問題僅是「如何做」的問題。當然,他們也知道自己必須首先通過「起籃球場」的考驗。
石硤尾居屋 在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Edmond Yiu 605 慈善演唱會
原是日期:2020年11月8日
舉行日期:2021年7月24日
時間:晚上8點15分
地點:九龍灣展貿Emax Music Zone
605對好多人嚟講只係一組數字,可能代表生日日期,亦可能係一個尋常嘅門牌號碼,不過對於Edmond嚟講,呢組數字代表佢童年成長時期,喺石硤尾大坑西邨嘅門牌,一個溫馨的居所,亦係佢人生旅程嘅開始。
認識Edmond這個「小朋友」已經20年啦,可以話睇住佢成長,佢對聽歌及唱歌的熱誠,就像是身體內的血液,從來沒有停止流動。10年前,佢媽媽因為中風突然離開,對於Edmond這個深愛家庭的一個大男孩,總感覺是生命中的遺憾。
2020年11月8日係Edmond40歲的生日,亦代表佢嘅人生踏入另一個階段,佢希望在這個特別的日子,能夠為自己及屋企人做一件既有意義亦值得紀念的事情,所以便萌生一個演唱會的構思,一圓自己歌唱上嘅夢想,分享一些自己喜愛的音樂,同時亦希望透過演出,懷緬十年前因中風離開的母親。
這次整個演唱會的場地,樂手,宣傳,以及製作費用將全數由佢自己支付,所有門票收益將不會扣除成本全數捐贈「慧進會」,一個中風及腦部受損病人自助組織,由病友、家人及義工發起成立,以達致守望相助之目的,協助處理因腦部受損而需要的知識、技術;情緒上的宣洩、支持,與及擴濶社交圈子。喺過去一年,這個協助腦神經受損病嘅慈善機構面對相當大嘅財政困難, Edmond希望略盡綿力,給予他們一些支持,而佢自己亦會協助管理籌得既捐款,確保善款可以有效地幫助有需要人士。
《605 慈善演唱會》既係Edmond 的首個大型演唱會,同時又係佢同大家講述自己成長故事、以及個人理念的一個演出。無奈因為新冠肺炎疫情影響下,演唱會未能如期於去年11月8日舉行,但每個人的夢想無論大或小,有多困難,只要堅持信念,終於在今日他的這個夢想,可以排除萬難,在疫情緩和下,能夠同大家見面!
Edmond為過去一年修身所付出的汗水,為減肥所接受的節食,還有為演唱會所堅持的排練,除咗期待,還是非常期待今晚看到你在台上的表演!努力!加油!
#陸零伍 #一生只會做一次 #夢想可以無限大 #瘋人院 #懷念 #盡力 #大懷舊 #傾家蕩產 #慧進會 #素人歌手 #大家都需要正能量 #流行經典40年 #blingbling登台衫 #黑白變色彩 #現場大樂隊 #骨頭生銹都要排舞 #偽極盡視聽享受 #扮聲色藝俱全 #為慈善 #為夢想 #無私奉獻 #自肥企畫 慧進會 Royal Plaza Hotel #全力支持
石硤尾居屋 在 飲食男女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足本訪問: https://bit.ly/2P81mJ2
麵條一撮水中打滾,餸菜琳瑯任意點選,最後熱湯一舀淋面。一碗熱騰騰車仔麵上桌,並非珍饈,卻藏百味。逐口細嚐幾十年來港式簡單滋味,隨煙飄揚堅毅不屈香港精神,碗碗盛載一個又一個本土打拼故事......
===================================
? 8折全年睇《蘋果》即慳$121!
現有日費訂戶亦可轉訂? http://bit.ly/2YwE3Ma ?
訂閱《飲食男女》YouTube: http://bit.ly/2Md5V2k
Facebook: http://bit.ly/2MJejcp
Instagram: http://bit.ly/2EA3qpR
相關影片:
【筲箕灣東大街】魚蛋河名店對決!名廚食評人實試 王林記魚蛋有水準 安利切腩似湯渣(飲食男女) (https://youtu.be/vYjGxQtbgxU)
【大廚出軌實錄】居酒屋大廚挑機做小炒 堅持飲住酒開工 蟶子炒到又燶又韌 自家製辣霸鮑魚好惹味 (飲食男女) (https://youtu.be/hdKT95_zh3E)
【灣仔燒味老字號】17歲做大廚 自立門戶35年 油雞酒味濃 老闆:好做嘅食物唔會好食(飲食男女) (https://youtu.be/svAF8pKszw0)
【告別街舖】有人鬧$100紅豆沙搵笨 有人排足個半鐘 車仔麵店老闆娘:「終於輪到我揀客!」(果籽)(https://youtu.be/ZRxuvymM7j4)
【窮茫青年2/4】五人迫爆300呎公屋 低薪青年嘆香港閹割夢想:「搬去劏房為有喊的角落」(果籽)(https://youtu.be/WOQdpMG11Z8)
【「猛鬼戲院」金茂坪】情侶放火自殺?睇戲有怪聲?金茂坪荒廢30年重建 觀塘友:鬼故源於山泥傾瀉(果籽)(https://youtu.be/nu03OL8jXzM)
#車仔麵 #九記牛什粉麵 #飲食男女 #StayHome #WithMe #跟我一樣 #宅在家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A0uQTZEWpaQ/hqdefault.jpg)
石硤尾居屋 在 暗網仔出街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Nordvpn會有3折優惠再送一個月全免費service給你!!!
請使用以下連結: https://nordvpn.com/deepwebstreet
優惠碼: deepwebstreet
Instagram: https://www.instagram.com/dw_kid12/
Facebook: https://www.facebook.com/deepwebkid/?modal=admin_todo_tour
訂閱: 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KC6E5s6CMT5sVBInKBbPDQ?sub_confirmation=1
暗網? 陰謀論?: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W5RVLpFkAKQ&list=PLGzW5EwcApFuqKoowMHS9v8W34vIPyrtk
鬼故事: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H4rmkFI1ik0&list=PLglqLngY6gv5BCwaoP-q6DOwUmw1lIusF
我的100K成長故事: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Kdhtp6A6YJE
破解Kate yup事件是假的! 不是綁架! 不要被騙! (Facebook上的證據):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2NJVt56ORWo&t=2s
曼德拉效應: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OMutzRIE_uE&list=PLglqLngY6gv5BCwaoP-q6DOwUmw1lIusF&index=17&t=5s
深刻個人經歷: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4Roa6Vs1qWc&list=PLglqLngY6gv4mm_doLUUJx4zq5KvLJ2VE
3個最恐怖鬼姦故事
香港3大最恐怖的鬼性侵人故事
香港3大恐怖的鬼性侵人故事 | 膽小勿看
鬼姦人
很多人都不幸地遇過靈界既朋友, 但我所遇過既就更不幸! 我比鬼強姦!
時間應該係我十四五歲果陣, 清明節後一日, 果陣我剪Bob頭, 前面d陰遮住個額頭(後來才知咁樣會減低自己陽氣)果陣我仲住係石硤尾七層大廈, 位於大坑東, 未到城大, 馬利諾小學前面(而家已拆卸, 變左個公園). 我們好興開住木門, 只關上鐵閘, 因為可以通風, 慳返d冷氣錢.
果晚只有我和細佬分別在家, 細佬在客廳打機, 我在房睡覺, 而全屋是冇開燈既. 我訓上格床, 當時的睡姿一隻腳棟起, 一隻腳平放, 雙腳是打開的. 突然訓訓下, 感覺到有種有人由門口好快跑入來我房既震動, 個速度好快, 不出三秒! 懾一下既感覺, 由我右邊有野攝左上我身體上面, 我就成個人唔郁得喇! (我之前都有比鬼札過幾次, 但今次好唔同, 好猛!) 我右耳開始耳鳴, we..... 跟住右耳就傳來一把好惡既男人聲: 霞! 霞! 霞! (每霞一下都係有回音既! 好鬼恐怖!)跟住感覺到佢係我身體上, 上下移動, 好似做緊性行為. 當時我咁細, 真係未試過, 不過睇電視都睇過啦, 佢又霞霞聲, 所以我當時判斷佢係度強姦我!
我好驚, 但個心都仲識得唸南無阿彌陀佛...... 唸左一陣, 佢攝一下就走左, 我以為佢真係走左, 咁我咪停左唔唸經囉, 點知一停, 佢又返來喇! 前後都唔過3秒! 於是我又比佢姦多次,
我即刻彈起身! 唔敢再訓,
第二朝我話比阿媽聽沈日撞鬼, 但我冇講比野姦, 廢事嚇親佢,
我之後果五年都要開燈訓覺至訓得著呀, 連個睡姿都唔敢打開腳呀!!!!
女子每晚被鬼奸,原來床下藏一處男鬼
鬼奸我之前在深圳做地產的時候,有一個女租客來我公司找房子租.然後她跟我說,她老公是香港人,她說,因為她老公經常不在家.一個星期才從香港回來深圳1-2次,她一個人住在湖貝新村,因為湖貝新村那裡很亂,有經常殺死人..她說她經常在睡覺之後被東西壓著,在夢中好象有個男人和她-做-愛,而且,她每次被夢中的男人人搞的很舒服...但是,她醒來後,真的發現衣服褲子全都被脫掉了,丟在地板上,她還說,那感覺跟真的一樣,很舒服,她每次醒來後都要去洗澡,因為醒來後身體很興奮.身體也很髒...她從來沒有跟她老公說起這個事。一段時間後,有一次,她老公回家,帶了一個香港朋友回來,那個朋友一進了門,就對她老公說了一句話:你叫你老婆快搬走吧!這房子裡有不乾淨的東西,不過那個朋友還解釋說,這個髒東西也不是非常壞的,也不會害你老婆太深,只是一直下去,對身體不好..所以,她就來我公司找房子了...她對我說,他老公朋友是個道士,能通靈,他一進家門就見到一個男人躲在她床下,而且那個道士說,只是一個被人殺死的處男,其實沒有什麼法力...這是真的,就是前年的事,她以前住那裡是一點陽光也沒有的,非常陰暗,白天都要開燈的...
鬼交
神鬼故事系列裡面大家聽說過芭蕉精吧,如果血氣方剛的小伙子在芭蕉林裡面被迷了,那麼晚晚都在夢中給芭蕉精侍寢直至精盡人亡……這類故事裡面大多都是小伙子被榨乾了陽氣,所以我根本沒有料到自己作為妹妹竟然有這種經歷讀大學以前一直沒有住過校舍所以也沒有鬼壓床的經歷,到了18歲後上了大學每個月總有那麼兩三次被鬼各種壓,我能看見莫名其妙形狀或者面目模糊的鬼,清楚感知各種被掐脖子,打頭,被盯著看等鬼壓床,我都被壓成VIP了, 每次被壓了也不害怕,就努力使勁讓自己醒來, 最管用的還是罵粗口,所謂人怕鬼三分鬼怕人七分,只要你凶狠,那就鎮得住.直到26歲第一次深切感受到了所謂的被鬼性侵。我24歲結婚,25歲老公離職去了外地兩人開啟分居模式,我也就開始了獨居的生活。 25歲那年還堅持煮飯每日三餐營養搭配把自己照顧得很好,這樣的生活過了一年就開始倦怠,26歲這年吃飯很隨性,想吃就在外麵館吃,不想吃一整天就吃包餅乾,體重直接瘦到了81斤,當然身體也沒之前壯實。在夏天某一天清晨,我還在睡夢中,突然和一個軀體糾纏在一起,之所以說是軀殼不如說是乾屍,是一個人體但沒有頭,皮膚也好像被火燒似焦焦的,被這個軀體各種姿勢擺弄,但過程並不像鬼壓床,而是“整個過程是和XX (MOAN HERE) 時一樣的感受…並且更深…就是更爽的意思”,所以也就不存在掙扎,而是順其自然的等著結束,夢醒,醒了臉紅紅的照常上班,那天身體也沒啥異常感覺,不頭暈。沒隔倆月又來了,第二次就像鬼壓床了,動彈不得,感受到了身體上趴著一個的重量,然後又是“整個過程是和XX (MOAN AGAIN) 時一樣的感受…並且更深…就是更爽的意思” 這一次醒來,因為感覺太真實了,我真害怕了,於是Search了一下,還真有和鬼性交的說法。
EXTRA GHOST STORY鬼宅一次和同事、還有一個台灣人吃飯。在上海的台灣人聯繫都是很密切的。當時聊起樓市,那個台灣人說起他的一個朋友在南京西路那裡買了一套房,有天半夜, 想到廚房去喝水,一開房門就愣住了,馬上把門輕輕的關上,臉色煞白的說:外面客廳有很多人。第二天他們就不敢再住家裡了,很快把房子給處理掉。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ewbYmjwGJ5o/hqdefault.jpg)
石硤尾居屋 在 KENSON哥 製作 by Kenson爸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喃嘸山,又名嘉頓山和水庫山、煙墩山,高90.6米,是香港深水埗區的一座小山丘[1]。山峰毗鄰大埔道,北面為澤安邨,1998年啟德機場關閉前有一座飛機訊號燈塔,有行車徑方便維修員上山。嘉頓山之名來自山下附近的嘉頓麵包廠房[1],現為附近居民的晨運徑。遊人步行15分鐘登上山頂,便能夠俯瞰深水埗和石硤尾的公共屋邨和舊式唐樓,並眺望昂船洲大橋,是欣賞及拍攝夕陽和西九龍夜景的熱門地點。市面上的地圖只顯示了晨運徑的路徑,並沒有顯示此山的名字,其原因可能是「嘉頓山」只是居民約定俗成的稱呼,而非政府正式確認的地名。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nvfm2bckIyc/hqdefault.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