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需要的是一個愛他的媽媽,而不是完美優秀的教養專家』
因為 #文藝女青年這種病生個孩子就好了 這本書,我開始追美劇 #極品老媽。
目前追到第4季17集。
這部戲的兩個主角是一對母女,媽媽在四歲時被生母拋棄,流轉於不同的寄養家庭,內心渴望愛的她,在十幾歲的時候就生下女兒成為單親媽媽,沒想到自己女兒、甚至孫女也步上同樣的人生軌道。
母女都不是一般大眾會認定的那種 #好媽媽,兩人分別坐過牢、吸過毒品、當過脫衣舞孃,還常常生氣有情緒,卻讓我在觀看的過程中,數度感動落淚,這部戲到底有什麼魅力呢?
🔹🔹🔹
媽媽這個角色非常有魔力,不論單身時是什麼樣的個性,有著什麼樣的夢想和追求,會在孩子呱呱墜地之後,像變魔術般有三百六十度的翻轉,把所有的注意力和重心放在孩子的身上,就像這個社會對母職角色的期待一樣。
我老覺得這種變化「不太正常」,卻又說不出哪裡不正常,追了這部劇之後,我總算懂了,就像我覺得很多教養方法不正常的道理是相同的。
非常不人性!我們的社會對母職要求是 #不人性 的。
就拿 #情緒這件事來說,很多教養文章都在強調母親情緒對孩子有多大的影響力,做為一個學教育的人,我當然贊同這個論點,只是影響孩子的不僅僅只有母親,也包括父親和其他人,例如家人、師長、和同儕。
我特別討厭把焦點一直放在母親的身上,這讓很多母親備受困擾,不允許自己有半點世俗認定的「負面情緒」,只要稍有情緒事後就會被罪惡感折磨。
「我怎能這樣對小孩」
「我不是好媽媽」
「別的媽媽都能做到溫柔而堅定,我怎麼不行?」
各種懷疑、否定、自責的聲音在媽媽的內在響起,每當想起這些總是讓我特別心疼大家,這也是我開始寫 #親愛的辛苦妳了 這個文章類別的起因,想盡一己之力,告訴每個讀者,這個社會賦予媽媽太多的責任,重到媽媽們無法好好愛自己。
甚至,媽媽們無法把自己內在的聲音好好地表達出來,單身族偶爾都想 #來點負能量,舒解生活中遭遇的困難,為什麼不能寬容對待媽媽這個角色,允許她偶爾頹廢厭世,把積壓的糟糕心情全部說出來呢?
🔹🔹🔹
在極品老媽裡,我最喜歡的角色是BONNIE,有著刀子口豆腐心的率真個性,還常常做出各種不符常理的瘋狂行徑。
在尋回一生的摰愛後,卻因對方驟然去世又重新染上毒品,還差一點失去女兒的信任,看著她受不了痛苦選擇用吸毒酗酒逃避一切,真是讓我心碎又心疼不已。
在華人的世界裡,BONNIE絕對人如劇名是個不折不扣的 #極品老媽,恐怕難以被社會接受,但是在歐美國家中,卻成為個性可愛率真,角色鮮明的人物,寬容的社會氛圍,和相對較為健全的福利體系,讓曾經犯過錯誤的他們有了更多反省改正的機會,不用承擔過多的眼光,揹負沉重的道德期待,選擇自己想過的生活。
最重要的部分在於,即使是這樣早孕、酗酒、抽大麻,曾經生活得一蹋糊塗、不是世俗認定的那種好媽媽,還是可以感受到她對孩子滿滿的愛情,她關心孩子的一舉一動,卻不反礙她成為自己,她追求自己的想望,包含愛情,她有著單身時原來的個性,不會對孩子無止盡的付出,失去了她自己。
這才是一個 #有人性 的母親,她對自己溫柔寬容,也用同樣的態度教養孩子,而不是用 #要成為更好的人 那種期待完美的標準,束縛自己和綁架孩子,那會讓所有的人都活在水深火熱之中。
孩子需要的是一個愛他的媽媽,而不是零缺點完美優秀的教養專家。
以前年輕時追日、韓劇,到當媽之後開始追英美劇,這樣的轉變也蠻符合心境,從追求浪漫完美到渴望平淡真實,畢竟在生活中平淡真實才能走得久遠。
🔹🔹🔹
我期待這個社會不要成為 #好媽媽工廠,用一個固定的成品模型,框架住擁有不同靈魂的我們,而是給母親這個角色更多的包容和彈性,讓每個媽媽都有機會定義自己,成為自己。
說真的,當世俗認定的好媽媽太難了,不管怎麼做都無法讓眾人滿意,不如當個有缺點的極品老媽。
偶爾會生氣罵小孩、愛對家人啐啐唸、沒有完美的身材比例、會在菜市場為根蔥跟老闆討價還價、常趁老公小孩不在時偷吃泡麵(自己舉手),這些通通不妨礙我們成為一個愛孩子愛家庭的媽媽啊!是吧?!
#歡迎分享
#也歡迎加入追劇行列
#其實追劇對我來說也是閱讀的一種啊
#破產姐妹也好好看
Searc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