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恭喜戴資穎晉級
與 #依瑟濃 的八強賽背後,你所不知道的戴資穎做的努力。
.
在臺灣,征戰各地的運動選手,經常會有另一個身分,就是大學體育系所的研究生。而正在奧運賽場上奮力爭戰的戴資穎,其實也曾經拿自己的比賽經驗當作研究材料,寫了一篇 #碩士論文:
.
▎「#筆者 以 2018 年馬來西亞冠軍戰與 #依瑟濃對戰 的經驗為例。她的打法與筆者的打法較為類似,常常會有假動作與第二時間的出拍動作」
.
這段話,節錄自論文《#剖析世界頂尖羽球女單之優劣》。而這裡的「筆者」就是戴資穎本人:她用科學方法分析四位頂尖的羽球選手,#山口茜、依瑟儂、#辛度、#馬琳 在各種擊球方式裡的速度差異。
.
在影片、數據之外,她的研究材料還包括「筆者與XXX對戰的經驗......」除了戴資穎以外,這種研究方法應該很少有人能夠辦到吧!
.
有趣的是,她們也是戴資穎在各大國際賽事纏鬥已久的選手。在本屆比賽裡,除了馬琳因為膝傷不克參賽,其他三位也都進入了八強賽。
.
像是戴資穎在今天遇到的泰國對手依瑟儂 aka 臺灣媒體說的「死對頭」、「天敵」,按照戴資穎的說法,她的「打法近似全面性,沒有特別的缺點存在」,儼然是個魔王等級的敵人。實際上,在這之前以往的 29 戰中,戴資穎對上依瑟儂的勝負是是 15:14,實力相當接近。
.
雖然兩人在場上的拚殺極端激烈,但私底下她們其實是一對超級好朋友!不只同框時會一起扮鬼臉比醜(明明都超可愛);在輸了對方後,還會留言要對方繼續加油。
.
這樣「在羽球場上要拼過你、還要寫論文分析你,但離開羽球場卻是互相珍惜的夥伴」的關係,一點都不矛盾!站在世界的高峰是孤獨的,而那些等著輪流站上高峰的其他人,雖然一方面虎視眈眈,一方面卻也是最能彼此惺惺相惜的存在。
.
在山腳的我們永遠無法理解在高峰的感受,但可以感受到的是,他們是真心喜歡與享受著運動與比賽:像是 #郭婞淳 放手讓槓鈴落下時的笑容、#莊智淵 在第七局比賽裡的始終執著、#盧彥勳 在第五次奧運比賽裡的揮汗如雨、還有 #楊勇緯 用臉磨蹭獎牌的可愛表情。
--
在論文的結語當中,戴資穎說到:
▎希望臺灣的 #運動科學研究 能夠持續進步,幫助自己更了解對手,並且「能在2020年的 #東京奧運會時得到好的效果,順利為台灣拿下羽球歷史上的第一塊金牌」。
.
而現在,她的這篇論文,以及螢幕前我們加油的聲音,或許都正在幫助她朝著這個目標邁進。謝謝小戴以及每個體育選手,挑戰自己的極限,也帶我們看到人類更多的極限可能!
.
▎謝謝你們成就了一場場精彩的比賽,謝謝你們!
.
明天還有小戴的準決賽、羽球男單 #周天成 半準決賽、羽球男雙 #王齊麟/ #李洋 金牌戰、田徑男子 #楊俊瀚 預賽、射箭 #湯智鈞 的個人賽、高爾夫球 #潘政琮 的比賽(酒保如果有漏的再告訴我!!)
.
#一起為臺灣的選手加油!
#你有什麼話想對哪個運動員說呢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250的網紅偽學術,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旅行的旅行] 行動傳播技術空間中的旅行:#當我們用GoogleMap找路時 / 李長潔 🚎 . 時常有人問我,你每次去日本的那些超級冷門的風景、傳說地點、氛圍氣喫茶老店,到底怎麼找到的,聽都沒聽過這些地方。剛開始,我會查詢中文與外文的旅行資訊,像是旅遊手冊、觀光網站,都是基本工作,可以給旅客一點基...
碩士論文 假 數據 在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今天看完電影《愛·殺》,覺得有一種同時看完了 #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 加上 #我們與惡的距離 的震撼感(這篇文是沒有雷的,大家可以安心觀看)。一邊看一邊在思考一個問題:
當你對一個人有性的慾望,就代表你愛他嗎?
「身體是誠實的。」我相信這句話大家都有聽過,經常用來描述當你嘴巴上面說不要,可是身體卻對某一個人產生慾望的時候。過往心理學的研究顯示*,性跟愛在某種程度上面並不同步,換句話說,你可能身體對某一個人有強烈的渴望,但並不代表你愛他。
這件事情如果你覺得很難理解、挑戰你的三觀,那麼我們換個方式來說,你就會比較清楚了。把你的性欲想像成是食慾,我經常跟高中生舉的例子是:「大家每天中午都有吃桶餐嗎?你們喜歡吃學校提供的桶餐嗎?(台下一片哀嚎,都說不喜歡)那麼,你們每天中午11:50的時候,肚子會餓嗎?(會~)你們肚子餓的時候,就代表你很愛吃桶餐、超級愛吃的對嗎?(呃⋯⋯)而且當你吃完桶餐之後覺得很飽很滿足,就代表你真的很愛吃桶餐,是嗎?」
通常講完這段話,學生就會一邊笑一邊鬧,並且霎時間突然理解,原來性跟愛應該分開來討論,就像肚子餓想吃東西,並不代表你很「愛」那樣東西。
本來我是這樣想的,但是今天看完了這部片,有了比較不一樣的感覺。最近我稍微有認真念了一下書,關於前述性跟愛的分離,其實是基於科學「實證主義」觀點進行的實驗,這種觀點假設「世界上有一個唯一的真實」,心理學研究者的目的是想要了解這個真實、或者是趨近這個真實。換句話說,實驗數據表示,男性的性跟愛有50%重疊的,女生只有10%,就可以「證實」當你對一個人產生慾望,有50%到90%的機率,你只想跟他做愛而已,並不代表你愛他。
帶著這樣的「前見」(現象學用語,你可以把它想像成是一種成見),我幾乎是一開始看就全身發毛,完全坐不住,主角小鳳一直說:「身體是誠實的、你不要否認你愛我」,我內心一直吶喊:「不要幻想了,人家是慾望對你誠實,而不是愛你好嗎!?多唸點書再出來拍戲呀!」然後懷抱著這樣的心情把這部片看完——直到出了戲院之後,我才覺得有好像哪裡怪怪的。
幸好最近有唸書,所以我發現當我們研究人類心靈的時候,「實證主義」(就是假設科學數據是真理)並不是唯一的一種思考世界的方式,尤其是愛情,有更多複雜的成分在裡面。我退了一步想,發現之前談的那個實驗採取的樣本是異性戀男女,但是這部片裡面的角色是很多元的性別,在近期的研究顯示**,相較於男同性戀,女同性戀似乎對於性與愛更不容易分離、更粘膩。
所以回到一開始的問題,性跟愛,真的是可以分離的嗎?
然而,這部片由於劇情的角色設定非常多元,所以更難歸類到「異性戀、同性戀或雙性戀」這種單純的類別裡面,當感情當中混雜了這麼多複雜的成分,我們是否真的能夠用「科學實證」的觀點,再來理解劇中主角之間的情慾糾葛?我突然覺得,好像不是那麼確定了⋯⋯
於是我只好換了另外一副眼鏡。
另外一種理解人類心靈的方式是建構主義:這個世界的知識是我們彼此互相建構出來的,每個人的眼睛裡面看出去的世界都不一樣,我們只能夠在彼此的建構當中,構築出世界共同的模樣,並不存在真實的真理。
從這個角度來看,或許對某些人來說,性跟愛是可以分離的,但是對於某些人來說,性愛是無法分離的,甚至還有更複雜的組合情形;當主流論述都在說「我在說要的時候就是說要、我在說不要的時候就是說不要」(only yes mean yes),會不會有一群人,是懷抱著某一種罪惡感跟阻抗在說不要,但是他們心裡真正的聲音卻是:我很想要。
這段話並不是跟大家我們可以合理去強姦別人(嘴巴上說不要但是身體很誠實啊),而是說我們必須審慎的去檢視自己每一個說出來的言語,有些時候並不完全表達自己真實的意思。例如:
「你知道嗎,我根本不在乎你!」你覺得說這句話的人,在不在意對方?
「你走啊!你走了就不要給我回來!」你覺得說這句話的人,到底是希望對方走,還是希望對方留下來?
「你放心,我會忘記你的!」他是真的想忘記,還是不想要自己忘記?
當然,在感情裡面我們會希望言行一致、直說無妨。可是有些時候,我們會不知不覺地做出欺騙自己的行為或者是語言。從這幾個例子裡面你可以發現,語言會背叛我們的心靈,像這樣一種時候,你就更要留意身體發出來的聲音。
這樣的背叛有些時候是一種自我保護,保護那些更深的、不想要被傷害的東西,例如你可能害怕的是:如果坦白表現出自己真實的樣子,可能會被踐踏、被傷害。
什麼樣的人會用這種方式「迂迴」表達自己的愛呢?或許是過去發生過一些創傷的人、或許是從小就被「否認」的人、或許是在成長的過程當中,承擔了很多「負面言語」的人,所以他們在這種負面當中獲得某種「熟悉的感覺」,反而要能夠誠實說出自己的渴望,變成了一種害怕。
也或許,在座的你我每一個人都在生命的某一個時刻當過不誠實的人,不誠實的面對自己的渴望和身體。
當你極度否認一件事情的時候,身體就是靈魂的出口。
它懂你的渴望也懂你的失望,甚至有些時候,它會用流血、生病、疼痛、還有各種方式來提醒你,嘿!你該面對你生命當中真正重要的問題了,從這個角度重新來理解影片的副標題「身體是誠實的」,我突然覺得一開始的自己太傲慢了,或許影片真正要傳達的並不是「慾望等於愛」,而是有些時候被你用很多道德和束縛所枷鎖的、那些隱隱約約、模糊不清的東西,反而用「身體」可以看清。
例如,你討厭你自己(這是第一個層次的討厭),可是你又討厭你討厭你自己(第二個層次的討厭,這句很難聽得懂舉手🙋♂️),在這種複雜的情緒組合底下,你開始拿起刀子割自己的手腕,然後從「感覺到疼痛」裡面、從別人的疼惜裡面,同時也感覺到自己的重要。然後事後你又開始非常討厭,自己用這種方式來尋求別人的關注和注意(第三個層次的討厭),儘管如此,下一次你的身體還是會「很誠實」用這種方式,再次換取某種上癮——你討厭反覆用這種方式來飲鴆止渴的自己(第四個層次的討厭,有人走到這裡過嗎?)。
這裡並不是鼓勵大家割手,而是要我們停下來思考一件事——當你在一段感情裡面的愛混雜了更多的憤怒、嫉妒、甚至是互相傷害的時候,這已經不是簡單的慾望、愛情可以詮釋的了,更多時候,揉合了過往你所發生的一些經驗,換句話說,在你跟他躺著的這張床上,還躺著別人,這個「別人」,可能是曾用言語霸凌過你的同學或家人、可能是當年曾傷害你的人、也可能是早已經離開你的生命,但是還在你的生命裡面投射下大量影子的人。
這部影片用非常驚悚的方式試圖刻劃上面我所談到的許多不同面向的東西,由於是限制級,所以沒有辦法推薦所有的人去看,但也由於是限制級,所以我會建議看的時候要結伴,不然一個人看可能會覺得相當的恐怖,那個恐怖,會把你推向某種地獄。儘管如此,這麼強烈的感情裡面,還是有許多值得玩味的主題,例如:
—如果一個人不曾被好好愛過,他有可能好好愛人嗎?
—如果一個人經常被丟掉,他有可能把自己撿回來嗎?
—如果你的信仰讓你覺得自己總是有罪,那你有可能變成自己的救贖嗎?
老實說我覺得這是一部非常精彩、而且也非常緊湊的片,看到最後我開始思考一件事:有些憎恨和嫉妒,表面上是想要殺死某一個人,但實際上真正想要殺死的,是自己。可是那個想要死掉的自己,在時空當中的某一個維度裡面,又好想要能夠好好的被愛、好好的活下來。
如果我們生下來都是有罪的,那麼有些地獄,我們是必須親身走過的。可是,走過地獄並不代表我們是地獄本身,看起來像是個怪物,也不代表怪物就是我們。
當我們經過那些業火、經過那些燒灼、經過那些生死交接的關頭,你會發現還是有些東西你會想要抓住、還是有些人你想守候、還是有些事情,你不想要就此撒手。
你還是想要有一個家,一個真正的家。
從此以後,你追求的不只是愛而已,還是一個家,一個能夠好好愛你,也能夠好好把你當一個正常的人的家。
我經常覺得,看見黑暗的時候也會看見希望,這部片能夠帶你走到很深的一個地獄,走出戲院,牽著你愛的人的手,你會發現,地獄的另外一頭,有光。
——
*實驗請參考《性愛好科學》p.245,Suschinsky, K. D., Lalumière, M. L., & Chivers, M. L. (2009). Sex differences in patterns of genital sexual arousal: Measurement artifacts or true phenomena?. Archives of Sexual Behavior, 38(4), 559-573.
ISO 690
** 許欣瑞(2014).同志開放/多重關係中的誠信與語言實踐策略 [未發表之碩士論文].天主教輔仁大學心理學研究所。
碩士論文 假 數據 在 陳奕齊 - 新一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 雨蓁認真、科學的評論眉蓁的蘭姆酒產業喔!!認真,一直是基進的傳統!!
************
💢 文/: 李雨蓁 Lí Ú-chin (台灣基進組織部主任/陳柏惟團隊執行長)
#文長注意但希望大家都能看到最後的研究人感言
【高雄市長補選候選人李眉蓁蘭姆酒產業政策可行性分析:以原料確保為例】
一、簡介與研究目的:
高雄第三任市長,中國國民黨籍的韓國瑜先生,在2020年6月6日被高雄市民以939090票的壓倒性票數罷免,成為台灣民主史上,第一位被罷免的直轄市市長。而在罷免後,第三屆高雄市長補選也將於8月15日投票,在三位候選人之中,代表中國國民黨參選,繼承韓國瑜政治路線的李眉蓁女士在政見發表會結論時,認為全球烈酒市場達台幣12兆,接近半導體產業,她表示高雄可打造蘭姆酒產業,並表示高雄有優質甘蔗的土地與技術,她期望高雄能佔有全球10%的蘭姆酒市場,每年就有約500億收入,她當選會在2年內,完成蘭姆酒產業政策制定和立法工作[1]。這是李女士在政見發表中最具體的產業政見,可視為中國國民黨在市長補選中,最重要的政策,且和其碩士論文不同,具有高度的創新性。
因李眉蓁女士期待讓蘭姆酒產業成為高雄經濟主力,甚至暗示其重要性不輸半導體產業,因此推動的可行性值得詳細討論。蘭姆酒產業屬於農產品加工業,欲得到產品,得先確保能收穫足夠之原料,因此,本研究便以確保原料為出發,分析推動蘭姆酒產業之可行性。
二、分析方法與結果:
蘭姆酒為一種以甘蔗釀造之烈酒,酒精濃度一般在40-55%之間,知名品牌如Bacardi、Captain Morgan與Appleton Estate等,根據Statista網站統計之數據,2019年全球蘭姆酒消耗量約為1005.7百萬公升(10.05億公升)[2],由於高雄並未有國際前二十大之知名品牌,因此在產品價值上較難估計,本研究便先以容積換算,假定高雄若要佔有全球10%的蘭姆酒市場,至少需要具備1.005億公升之年產量。
以牙買加艾普頓酒廠之資料而言,每噸甘蔗可釀造36瓶蘭姆酒(相當於27公升)[3],亦即高雄市若每年需生產1.005億公升蘭姆酒,則需提供3,722,222公噸之甘蔗。而依據行政院農業委員會農糧署的資料可顯示,2019年高雄市在特用作物-製糖甘蔗收穫面積為57公頃,產量4162公噸,每公頃產量為73.320公噸 [4]。若需生產3,722,222公噸之甘蔗,則需要種植50,977公頃之甘蔗田,相當於509.77平方公里之甘蔗。
以現有產能換算,若高雄要完成李眉蓁候選人政見,佔有世界市場之1/10,則先要讓甘蔗增產894倍,才能確保充分的產量。甘蔗為一非常敏感之農作物,生長條件如氣候、土壤類型、灌溉方式均須仔細控制,依據陳正祥氏說法,台灣最適合種植甘蔗汁地區為雲林至屏東縣之平原,因此區地形平坦,氣候良好。可推論,高雄市之平原地帶,均是甘蔗種植之適當區域。
唯因本市種植甘蔗用地嚴重不足,若要完成李眉蓁候選人之政見,則需積極擴增甘蔗種植面積,雖本市面積廣達2952平方公里,然而較多面積為丘陵、高山地帶,適宜種植甘蔗地帶,以沿海平原,即目前高雄市市區周邊為宜,且根據舊有史料,現今鳳山區、小港區過往均有大面積甘蔗田,種植之可行性高。
根據圖資分析,若要種植509.77平方公里之甘蔗,此面積相當於2010年縣市合併前舊高雄市之三倍面積以上,亦即約等於現今楠梓、左營、三民、鼓山、旗津、鹽埕、前金、新興、苓雅、前鎮、小港、鳳山、林園、大寮、大樹、大社、仁武、鳥松、岡山、橋頭、梓官面積之單純總和 [5]。由於高雄平原地帶多為建成區,因此若需擴增甘蔗田推動蘭姆酒產業,勢必徵收土地才能確保產量。
我國內政部於2012年針對《土地徵收條例》進行修法,將協議價購及徵收補償,由舊有之土地徵收條例第三十條「公告現值加成」修正為市價,並增加公益性與必要性之審查機制。然而,因為計算困難,本初步研究為估算方便,先以舊制加成35%計算,新制必定超過此一價格。
以舊制估算,509.77平方公里相當於509,770,000平方公尺,根據高雄市政府地政局2020年公告土地現值,都市與非都市土地之公告土地現值平均地價為每平方公尺3933元[6],換算公告土地現值為20049億元,再加上加成35%,合計價購所需為27066億元以上,為2020年高雄市府歲出1465億元的18.48倍,中央政府總預算21022億元的1.28倍,亦為本市2020年6月底一年以上未償債務2429億元之8.25倍,前瞻計畫8年總支出之3倍以上。
三、結論
李眉蓁女士的「蘭姆酒產業」政策,若要達到候選人所述之效益,佔有全球1/10的市場,則需將本市沿海平原精華地區全數剷平,將200萬左右人民驅離家園,並投資2兆7066億元以上價購土地,方能達到候選人之目標。若要在短期完成,則恐讓高雄市負債暴增2.7兆,達原來8倍以上,遠超過債務上限,實務上恐有困難。
因此,若李女士要推動此一政策,則需要中央全力支援,由國會通過特別預算,將超過我國每年歲出1.28倍之鉅額經費以特別法案方式,逐年分攤。然而就算如此,因預算排擠效應,我國恐需放棄國防、基礎建設等投資,放棄發展半導體等產業,並消減社會福利與健保之支出,傾全力投入改造高雄平原地帶為甘蔗田,全民釀蘭姆酒之弘大事業,方能建設完整之蘭姆酒產業鍊,可說為一「前無古人,後無來者,獨步全球,征服宇宙」之「動搖國本」式政見。
若釀酒事業失敗,則我國之財政體系將直接破產;若釀酒事業成功,每年可產生500億產值,則我國仍將因為攤提2.7兆以上支出(不含設備投資等費用)而破產,可望成為人類史上第一個,因動員全國國力釀酒而亡國國家。
四、參考資料
1.李眉蓁再提「陽光、空氣、水」 https://reurl.cc/3D81MO
2.2019年全球蘭姆酒消耗量統計 https://reurl.cc/3D81bR
3.牙買加艾普頓酒廠資料 https://reurl.cc/vDynE1
4.行政院農業委員會農糧署,台灣地區特用作物生產概況 https://ppt.cc/f7H08x
5.高雄市各區土地面積列表 https://reurl.cc/z82yOe
6.高雄市政府地政局,高雄市 109 年公告土地現值統計表 https://reurl.cc/7XZ2Yk
五、研究人感言
「第一憨,種甘蔗給眉蓁釀;第二憨,替眉蓁選舉運動。」
碩士論文 假 數據 在 偽學術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旅行的旅行] 行動傳播技術空間中的旅行:#當我們用GoogleMap找路時 / 李長潔 🚎
.
時常有人問我,你每次去日本的那些超級冷門的風景、傳說地點、氛圍氣喫茶老店,到底怎麼找到的,聽都沒聽過這些地方。剛開始,我會查詢中文與外文的旅行資訊,像是旅遊手冊、觀光網站,都是基本工作,可以給旅客一點基本的地理想像,如方位、氣候、規模、人文特色等。接著,我會做一件事—大量地運用google map細查地方資料。
.
地圖,是一種人對空間權力的掌握,當旅人們從地圖繪製者的手中,搶回擁有地圖的權力,這將如何改變我們的旅行生活?然而,我們真正因為google map而搶回了對空間的掌握嗎?我們先從紙本地圖的使用開始。
.
▓ #紙本地圖的時代
.
不只是到了旅遊的當下才使用google地圖來找路,而是平常沒事時,就打開地圖滑呀滑,細察預計拜訪的地點,了解地理資訊。不過,在2005年以前,旅行時掌握地理環境的技術大都依賴紙本地圖,旅客與觀光客在出發前,會購買旅遊手冊、旅行文學,透過特定旅行專家與旅遊資訊編輯的視野,來觀看地方(林子廉,2009)。在那時之前,各種「旅遊天書」隨著出國人數的增加,而銷售量大增。
.
出國旅行度假,不單僅是選好地方、買張機票、然後去就可以說「#這是我的旅行」,旅行的體驗是由生活中的不同媒介內容(電視、廣告、電影、書籍、旅遊手冊,現在還有社群網站)與你的真實旅程所交織而成(Urry, 2002)。當然也包含地圖。
.
地圖是一種地理狀態的再現。我們覺得地圖模擬了真實的環境樣貌,但事實上,地圖是一種「#簡化」、「#挑選」、「#裁切」,尤其是紙本地圖,在有限的平面版面上,地圖的終極目標並不是一比一的還原,而是透過地圖繪製與資料整理,表現製圖者對大地的擁有權、解釋權。
.
在從前的旅行中,我會在行前買一份巴黎的城市地圖,在台灣時就把旅行手冊上看到的景點標示在地圖中;並在旅程中逐一刪除,有時候還會用紅筆將散步走過的路徑畫上,以展示我對巴黎的熟稔程度。基本上,整張巴黎地圖我都畫滿了。
.
▓ #google地圖的出現
.
2005年,Google Map正式上線,一開始只是電腦版,同一年裡很快地推出手機版本,並且加入Google Earth的服務,直至今日,google的地圖是Google公司流量第二大的營運項目。Google Map運用了地理資訊系統(GIS),整合地表空間幾何特性以及地理屬性等兩種資訊之資料庫, GIS 中記錄的資料藉由適當的軟體解譯後可重現地表相關地形與地貌,使用者可以免費且自由地在地圖檔上標記並添加註記。這個地圖很快地成為旅行者的最佳找路工具,可以用微觀與巨觀的視野,審視空間樣態(廖酉鎮、陳均伊,2013)。
.
相對於傳統紙本繪製,#地理資訊系統(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GIS)的廣泛應用,省卻了實物儲存的難處,也使我們可以在同一空間的地圖上看到不同的主題的重叠和互動,我們更能按照我們的想法,在給定的地圖框架上任意標籤,製作對我們有意義的地圖(Lo, 2012)。
.
Google不斷推出越來越豪華的地圖服務,像是「#交通資訊」、「#街景服務」、「#旅行規劃」,最近更加入虛擬實境的概念,將導航升級成「#AR導航」,透過 GPS 獲取用戶的位置,並使用街景資料產生「視覺定位系統」(Visual Positioning System,VPS),快速辨識周遭地標建築定位用戶位置,並在手機相機中以巨大的動畫箭頭結合街景,藉以更清楚地告知方向。這些方便的工具是積累在行動通訊技術、運算技術與人群使用習慣的大量應用與快速進步上,嶄新的地圖技術深刻地改變了旅行、旅人與城市的互動關係。
.
▓ #人與機器結合下的旅行:地理媒介
.
人與機器在移動技術空間中,被結合成一種人機複合體,或是Bruno Latour行動網絡理論中的「人—物」,這讓人的體驗更加複雜。你有沒有一種經驗,就是打開Google Map後,隨著指標轉動身體,試圖協調數位與真實的空間方向。或是,跟著導航行走,耳畔響起「向左轉」,就毫不猶豫地走向左方的街道。又或是,最一般的情況下,使用者會打開軟體,了解地理定位下自己與週邊資訊(店家、車站等)的關係。
.
進入到隨身行動傳播科技時代,人與物結合下的移動與定位本身就是一種資訊,這些資訊詮釋了流動空間、網絡連結、移動過程的具體樣態。一方面,機器深刻地鑲嵌入人類的生活世界中,反過來說,人們亦透過機器產生全新、方便、延伸的特殊經驗。這種人機合一、日常鑲嵌的 #地理媒介(geomedia)(McQuire、潘霽,2019),在旅行實踐中更顯鮮明。
.
在Web2.0時代,藉由地理媒介所構連起來的網絡式公共空間,展示了人類時空感知的嶄新轉變。透過行動傳播與數位化的技術,遊歷的地點本身不只是被媒介再現,而是,這些地點本身就是媒介,在程式運算的框架下,人與人、人與城市有了全新的關係:Google Map的使用與資料的積累,很大的程度上,人們利用社會實踐、消費行為與協商互動來定義旅行的地方。
.
例如這次我們旅行到關東地區,特地前往宇都宮吃餃子。在行前我們藉由Google Map的即時資訊決定乘車的方式,查詢車站附近所有的餃子店以及他的評價、照片、菜單,用街景服務來定位自己如何到達要去的「餃天堂」。然後在這家算是有特色的餃子店鋪,我們竟然在餃子裡吃到了一根鋼刷鐵絲,店家也沒有很認真地看待。就默默地打開Google Map說明了當下的狀況,並給予較低的星級。
.
▓ #自願式的地理資訊(volunteered geographic information)
.
上述的情境是一種建構主義的場境,使用者們可能自知的情況下,#自願參與地理資訊的建構,這稱做自願式的地理資訊(VGI,volunteered geographic information)(Sieber and Haklay, 2015),Google Map的VGI使得人們更有機會參與城市意義的詮釋,在公共參與的意義上,Google Map也是一種社群媒體,它建築在遊客、居民、店家等大量用戶的傳播意向性上。在McQuire與潘霽(2019)的「地理媒介」評斷便提到中,媒介傳播技術、隨身行動和城市地理元素的深度融合,共同造就了「#成為公共」(becoming public)的體驗,打開城市生活的審美維度,同時推動了「成為公共」的過程。城市中的社會關係和權力關係,不再僅僅依據根植於城市空間結構的生活形態,而是更直接地被轉化為主動的「傳播」過程。
.
從知識論的角度來看,Google Map有著三種資訊類型:自然的資訊、技術的資訊與文化的資訊。自然的資訊,如同人們所可以感受到的地形等;技術的資訊則如道路、水系的測量描述;而文化的資訊則指涉各種人類的行為,如駕駛、消費等。透過運算平台,當然也包含IG、FB上的「#社會標註」,像是打卡、分享美照、「#」,使用者、物、與城市風景大量交織成數位形式與真實形式共存的存在,並且在公共性的概念下交往互動。
.
可是,我們還是可以想像與批判,一個反烏托邦正在進行。有時候我們不知道自己正是地理媒介的延伸,甚至不得不參與地理資訊的建立。當你想要運用導航系統時,其使用者本身正參與著車流量預測的演算過程。當我們行動時,我們也正經歷一種數據式的物化,個人與機器結合後,個人在時空中的所有作為都有可能面臨資本主義的收編,例如在Google Map上顯示個人化的位置性商業廣告。
.
▓ #流動的社群與信任革命
.
旅行者們對Google Map的使用,構成了一種流動與移動的社群,這個社群強調的並非穩定的社會記憶,他們更欣賞獲得片刻的超凡體驗,與享受如遊戲般的過程,在虛實間讓自己更能夠掌握旅行的地方。從Google Map的旅遊嚮導設計就可以發現,Google Map將每一位參與地理資料建構的人們都當作「專家」,這個構想在另一個旅行APP「#TripAdvisor」裡也非常鮮明。你可以在「TripAdvisor」裡分享更多評價、文章與圖片,分享你在移動時的超凡體驗,以獲得「#頂尖攝影師」、「#飯店達人」等等標章,以提高個人體驗的可信度。
.
不過,有批評家認為,我們太容易把Google Map、Google Earth上的作為,理解為一種全景全知的圖像、透明的秩序,甚至是前面討論的參與和賦權的工具(Kingsbury & Jones, 2009)。閃耀著令人暈眩光茫的球體,反映了人類的戴奧尼索斯的妄想,我們狂亂地航行,歡天喜地地喧囂,我們全心全意、不加思索地信任它,卻低估了虛擬世界對真實世界的集體監控。
.
▓ #回歸地方化?
.
不過,站在創用的立場,我還是傾向對科技保持信任。信任研究者Bostman(2017)在《#信任革命》中談到,只有「信任」,人類才能在進程上有超越性的變革。當然,對Google Map的信任早在2010年以後就幾乎被廣大的使用者們接受了,雖然偶而還是會看到我父親打開地圖導航後,然後罵導航太笨,繼續走自己的路。但無疑得,Google Map扮演了旅行實踐的重要推動角色,它把商品、交通、約會與各種推薦搓合起來,讓旅行同時是個人的行動,也是集體的社群參與。也因為這些更加錯綜複雜的信任,旅人們才能獲得更多足以創新生活的服務。
.
回到McQuire的地理媒介概念中,如果傳統大眾媒體帶給旅行者與地方的是一種想像的、再現的、去地方化的全球化幻覺。那麼這些隨身、隨地的地理媒介,像是Google Map,則在旅行者與地方之間形成更回歸地方化的關係,同時還包含了跨文化溝通的實現,透過這樣的地理媒介技術,更能提高人們對差異性與流動性的接受程度,還可以確保城市網絡中與他者共存的技能。
_
_
#參考文獻:
.
1. 林子廉(2009)。旅遊手冊如何影響遺產觀光客對於原住民石柱真實性知覺、旅遊動機及體驗。文化大學觀光系碩士論文。
2. Urry, J. (2002). The tourist gaze. Sage.
3. 廖酉鎮, & 陳均伊. (2013). 讓地圖活過來一 Google Earth 運用於地球科學教學設計之應用. 科學教育月刊.
4. LO, K. H. (2012). 論班雅明式史觀和空間觀: 並以領匯霸權地圖為例. Cultural Studies@ Lingnan 文化研究@ 嶺南, 32(1), 1.
5. Sieber, R. E., & Haklay, M. (2015). The epistemology (s) of volunteered geographic information: a critique. Geo: Geography and Environment, 2(2), 122-136.
6. McQuire, S., 潘霽(2019)。From Media City to Geomedia: Cross-disciplinary Insights into Information Society from a Pioneering Australian Scholar。資訊社會學研究,36。
7. Botsman, R. (2017). Who Can You Trust?: How Technology Brought Us Together–and Why It Could Drive Us Apart. Penguin UK.
8. Kingsbury, P., & Jones III, J. P. (2009). Walter Benjamin’s dionysian adventures on Google Earth. Geoforum, 40(4), 502-5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