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witch遊戲《動物之森》令一眾打機者好沉迷,據Emily所知,唔少政界中人原來都有玩,眾志秘書長黃之鋒 Joshua Wong係其中一員,佢仲同Emily講要食炒價買,用500幾蚊買呢隻遊戲(原價300幾蚊)。
之鋒話自己𠵱家都係好初階,努力佈置吓間屋、釣吓魚咁,但唔係太多時間玩。佢話疫情下大家多留喺屋企,所以都會通過《動物之森》交換用戶名、維持社交,亦因為現時搞唔到示威集會,佢哋互相邀請喺遊戲內去對方個島度「示威」喎。
「限聚令」對政界人士地區工作都有影響,黃之鋒話落區擺街站、社區放映會都受影響,短期內難大規模搞。
https://m.mingpao.com/pns/%E6%B8%AF%E8%81%9E/article/20200402/s00002/1585766929693/
同時也有5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6萬的網紅錄低香港 DocHK,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思浩大談亞馬遜巨蛇交配,形似多頭蛇神像!(大家真瘋Show 2020) 那伽,是印度神話中的蛇神。這種生物的外表類似巨大的蛇,有一個頭或七個頭;其形像在婆羅門教、印度教和佛教經典中常有出現。但是這個詞的用法並不十分嚴格,它有時也被用來指代大象 [1] 或真正的蛇,尤其是眼鏡王蛇和印度眼鏡蛇(眼...
「社區放映會」的推薦目錄:
- 關於社區放映會 在 黃之鋒 Joshua Wong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 關於社區放映會 在 852郵報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 關於社區放映會 在 記者陳曉蕾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 關於社區放映會 在 錄低香港 DocHK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 關於社區放映會 在 IC之音 · 竹科廣播 FM97.5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 關於社區放映會 在 港。故 kongguhk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 關於社區放映會 在 【第43屆香港國際電影節】社區放映會【HKIFF43 ... - YouTube 的評價
- 關於社區放映會 在 《街坊.同志》社區放映會“We are Gaybours” community ... 的評價
社區放映會 在 852郵報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網上有人發起今晚在全港各區連儂牆舉行《逆權公民》放映會。晚上8時許,有數十名市民聚集在藍田啟田商場外參加放映會,在放映開始時,有4名積極考慮參選今年11月區議會人士,包括觀塘遊行發起人馮德森,發表並講述自己的政綱。另外,在場亦有市民大叫「光復香港,時代革命」等口號。在放映會舉行期間,有戴頭巾市民在現場舉起印有「光復香港,時代革命」字樣的旗幟。
#852郵報 #社區放映會 #逆權公民
社區放映會 在 記者陳曉蕾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哀傷的權利】
文:陳曉蕾
兒子病死了,親朋戚友都不敢讓年老的媽媽知道,這些年來不斷撒謊:「他上了大陸工作好忙!」「他剛好又被老闆叫去開工!」媽媽直到臨終,仍然很想見到兒子。
從事安寧服務的社工被迫和親友一起隱瞞,非常無奈:「其實婆婆心裡怎會不清楚,兒子這麼久沒出現,一定有事情。大家都怕她傷心,卻沒想到這樣她連好好大哭的機會也沒有,鬱鬱而終。」
失去親人很難過,要「接哀順變」首先就要接受這份哀傷,如果因為種種理由沒有面對,傷口永遠都在。
.
二十六歲的斌琳,爸爸過身已經超過十年,她想起仍然很傷心。
斌琳一出生就發現有有俗稱玻璃骨的遺傳性疾病,媽媽選擇離開,只有爸爸一直在身邊。爸爸每星期都會去斌琳寄宿的特殊學校探望,斌琳不時肺炎入醫院,爸爸帶著她喜歡的食物來,扮作沒事兒地開玩笑:「點啊,又入院!」醫護人員都記得這笑笑口的爸爸。
斌琳十五歲,突然被告之爸爸肝癌離世。「那一刻我好冷靜,因為情緒未爆。」她回想爸爸應該在她十二歲時已經生病。一直照顧斌琳的護士在邊補充:「姑媽說是爸爸的意思,不讓給她知道,他不想見到她傷心的樣子。」斌琳在旁邊流眼淚,什麼話也說不出來。
當時斌琳不想上學、不想洗澡、甚至不想吃東西。學校社工吳姑娘不禁問:「有什麼你是想的?」問了幾次,斌琳只說了兩個字:「爸爸。」
吳姑娘於是讓斌琳寫信給爸爸,細細地訴說對爸爸的思念,謝謝爸爸沒有嫌棄她。11年過去,斌琳又再在吳姑娘協助下,艱難地寫一張咭給爸爸,之後再畫了一幅畫,是爸爸帶著小時的她在馬場合照。
「寫第一封信是打開糾結;後來寫的一張咭,一步步解開糾結。」吳姑娘說:「現在這幅畫,她消化到了。」
「想起爸爸的回憶,表達到出來,我舒服了很多。」斌琳不想因為時間,淡忘了對爸爸的回憶,唯有念茲在茲,才能輕輕撫平傷口。
.
目前社會還有一班病人,親人離世也往往被瞞住——這就是認知障礙症的患者。子女很為難:爸爸離世,要告訴患有認知障礙症的媽媽嗎?不說,她天天問,說了,她又天天哭,每一次都彷彿第一次聽見。
服務認知障礙症患者多年的社工單淑勤堅持要坦白:「對認知障礙症患者而言,時間並不能沖淡一切。」她曾經告訴一位婆婆丈夫離世,並且陪著婆婆去葬禮,在往殯儀館的路上,婆婆突然又像第一次聽到丈夫死訊,大哭,家人都哭作一團,有家人甚至怪單淑勤讓婆婆這樣傷心。
可是單淑勤相信有適當的哀傷輔導,患者同樣可以接受和面對喪親,同樣有哀傷的權利。
「Taking、Experiencing、Learning、 Relocating。」單淑勤透過這四個步驟:在傾談過程中,接納患者感受;給患者安全感,陪他面對現實,一起經歷分離的痛苦;共同學習適應沒有逝者的生活,最後把對逝者的感情轉移。「我們輔導,不是要他忘記,而是幫他學習面對。」
婆婆在車上哭過後,到靈堂仍然有點激動,但喪禮過後,漸漸接受丈夫離去,家人也就放心了。
.
《死神九問2》本集在今晚9/15 20:30分在港台電視31及逢星期三晚6時在無綫電視翡翠台播出
港台網站tv.rthk.hk及流動程式RTHK Screen亦會提供視像直播及節目重溫。
.
大銀與《死神九問2》合辦的社區放映會
即場放映《遺物變成祝福》,導演和監製會與參加者對談,分享拍攝背後的故事,一起討論哀傷如何能夠轉化。
日期|9月26日(星期四)
時間|7:00pm - 10:00pm
地點|大人站 油麻地上海街433號興華中心 21樓 03 - 04 室(近登打士街)
費用|免費
報名|https://forms.gle/bsjZhjPXEfcoRQib6
社區放映會 在 錄低香港 DocHK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思浩大談亞馬遜巨蛇交配,形似多頭蛇神像!(大家真瘋Show 2020)
那伽,是印度神話中的蛇神。這種生物的外表類似巨大的蛇,有一個頭或七個頭;其形像在婆羅門教、印度教和佛教經典中常有出現。但是這個詞的用法並不十分嚴格,它有時也被用來指代大象 [1] 或真正的蛇,尤其是眼鏡王蛇和印度眼鏡蛇(眼鏡蛇在印地語中的讀音就是「納格」)。另外,雌性的那伽被叫做「那姬」(nāgī)或「那姬尼」(nāgiṇī)。那伽在漢傳佛教中等同於龍,翻譯為神龍;在藏傳佛教中等同於魯龍。
相關影片:
1. 思浩大談大唐不倒翁表演復工,戴口罩觀眾感失望!(大家真瘋Show 2020) bji 2.1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CGjROLJnM8o)
2. 思浩大談大陸創意台式手搖店,推出N95口罩板藍根奶茶!(大家真風騷 2020) bji 2.1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0j56sUxI0uQ)
3. 思浩大談迪士尼請人做影評,協助推出改編真人版!(大家真瘋Show 2020) bji 2.1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28lVA9EDCoo)
#九巴 #小巴 #facebook #澳洲 #柬埔寨 #印度 #爸爸 #口罩 #黃金海岸 #係唔係 #第一次 #係咪真 #係咪真係 #係咪要 #係咁樣 #唔識 #唔準 #唔食 #唔順 #唔知呀 #唔用 #好難 #可以點 #Book #亞馬遜 #最後一次 #爸爸媽媽 #同一時間 #巴士總站 #世界第一 #第一個 #表演者 #昆士蘭 #全世界 #得唔得 #應該係 #千手觀音 #講大話 #大蟒蛇 #女人街 #戴口罩 #自己行 #好犀利 #藏傳佛教 #眼鏡蛇 #印度教 #的用法 #二條城 #思浩 #眼鏡王蛇 #婆羅門 #社區放映 #大家真瘋Show #無與倫比 #思浩大談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sQKrIo_PaRs/hqdefault.jpg)
社區放映會 在 IC之音 · 竹科廣播 FM97.5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由台灣應用材料股份有限公司與新竹市愛惜社區推展協會舉辦的《看見台灣之後—對土地的承諾》系列活動,從 2015 年至今已至桃竹苗地區 60 所高中宣導,累積超過 4 萬名師生參與,一起喚醒年輕族群對台灣土地的重視。2019 年也在桃竹苗地區 12 所高中職放映由齊柏林導演拍攝的《看見台灣》紀錄片精選片段,並由台灣知名作家劉克襄、台灣聲景協會執行長兼資深媒體人范欽慧、秘書長洪永鑫、山林保育家賴伯書、環境友善種子執行長王書貞、環境行動家關召芳、簡珮瑜專家講師座談分享,學生們雖感嘆環境的破壞,但也激發他們的環保意識,紛紛在酷卡上書寫對土地的承諾與行動。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ne3VvLDvijw/hqdefault.jpg)
社區放映會 在 港。故 kongguhk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天水圍作為一個新市鎮,遠離市中心、自成一角。有人說她是「悲情城市」,有人說她是新移民的集中地,今集《港。故》主角陳君明(Kessay),就想告訴大家天水圍的另一面。
熱愛社區 拍片推廣天水圍
「我眼中想呈現嘅天水圍,其實係一個好多年輕人嘅地方,而年輕人有佢哋想做嘅事。有好多正面嘅訊息、活動進行緊,無伴奏合唱係其中一樣,我想畀區內嘅人見到,呢個地方都好有活力,亦好有夢想。」在天水圍成長的Kessay,對自己的社區很有感情,作為中大音樂系學生的他,希望用自己擅長的音樂和拍攝,去製作一條紀錄片,凝聚社區之餘,亦令區外的人對天水圍有新的認識。
紀錄片長達45分鐘,內容圍繞四個天水圍年輕人學習無伴奏合唱(Acappella)的經歷和故事。選擇用無伴奏合唱作為紀錄片的主線,是因為Kessay自中學開始就接觸這音樂活動,對他而言,無伴奏合唱不只是興趣,更是他學習以外的生活寄託:「諗返究竟自己中學生涯做咗啲咩,發現原來都關音樂事,好大部分同無伴奏合唱有關,都係靠無伴奏合唱嘅活動經歷帶我嚟到中文大學。」
無伴奏合唱 入場門檻低
過去幾年,無伴奏合唱在香港逐漸盛行。Kessay表示,無伴奏合唱毋須另購樂器,經濟上入場門檻較低,造就天水圍區超過一半中學都開辦此課外活動,多間非牟利機構亦有提供相關課程,讓更多基層學生可接觸音樂,並藉着音樂的成就去改變人生。
Kessay對音樂的熱誠和推廣無伴奏合唱的堅持,得到不少朋友和老師的支持,而在中大崇基學院「圓夢計劃」的經濟資助和行政支援下,Kessay用了大半年時間,一手一腳拍成紀錄片,還舉辦了幾場區內、區外的放映會,希望用這紀錄片,連繫天水圍區內外的人,讓這個社區不再「悲情」。
今集《港。故》用8分鐘,由熱愛音樂、擅長無伴奏合唱的Kessay,帶大家去認識天水圍的另一面。
-------------
《港。故》:東網每周專題習作,講故事、講香港人的故事。
Fb:http://bit.ly/oncckonggu_Fb
IG:http://bit.ly/oncckonggu_IG
Youtube:http://bit.ly/oncckonggu_Youtube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CGBduxePgm8/hqdefault.jpg)
社區放映會 在 《街坊.同志》社區放映會“We are Gaybours” community ... 的推薦與評價
同志》社區放映會“We are Gaybours” community screenings. Public · 2 instances · 56 people · by Hong Kong Lesbian and Gay Film Festival. Select a date and time. ... <看更多>
社區放映會 在 【第43屆香港國際電影節】社區放映會【HKIFF43 ... - YouTube 的推薦與評價
【第43屆香港國際電影節】 社區放映會 【HKIFF43】Community Screenings. HKIFFS. HKIFFS. 3.91K subscribers. Subscribe.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