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加加家珈琲 Jiajiaya Coffee 】
最迷人的日式風味‧飄散台南日常巷弄中
https://instagram.com/p/CDTbsHtjM3_/
-
🏠隱身在台南城隍街的巷弄中,小編跟著地圖千迴百轉,最後終於找到這棟迷人的日式小屋,小編建議先找到「関ヶ原日本料理」,加加家就在他的後方喔!
-
🇯🇵🇹🇼加加家珈琲由來自日本岐阜的男生與來自台灣的女生共同經營,因兩人名字中都有「加」,並且希望空間透過疊加產生更多意義而命名…
-
🏡保留老宅的紅磚瓦、磨石子地板,融合日本塌塌米、自製的木作裝飾以及日本帶回的美濃燒杯具、紙具,由兩種文化層層疊合起來的空間有濃濃日式風情,還有一份專屬台南老宅寧靜的氛圍….
🏡座位數不多,約8個座位,分為靠窗區及塌塌米區,若是想近距離欣賞老闆手沖咖啡及闆娘製作餐點,就一定要選擇塌塌米區,另外,店家貼心的在下方設計一小塊空間讓不擅跪坐的台灣人可以用輕鬆坐姿享用餐點…
-
🍽店內餐點有自家烘焙咖啡、其他飲品、甜點,還有店內的招牌咖哩
-
#香料肉末咖哩飯 #190NT
🍛由日本老闆加藤先生使用多種香料、蔬菜和肉親自燉煮而成的咖哩飯
🍛盛裝在藏藍色盤子中的咖哩飯,簡單的有一種樸拙的美感,擺放在窗邊的斑駁木紋桌上,有種時空錯置之美….
🍛入口散發濃郁且豐富的香料氣息,咀嚼後能品嘗到蔬菜的鮮甜與鮮嫩的肉末,隱隱蘊含的辣度浮動在味蕾末梢淺淺刺激著,是一道雖樸實但卻溫暖入心的料理
-
#檸檬富士山 #120NT
🗻紮實的山形磅蛋糕,入口是剛剛好的濕潤度,隱隱散發淡雅檸檬香氣,澆淋而下的檸檬糖霜增添畫龍點睛的酸甜滋味⋯
-
#拿鐵珈琲 #100NT
☕️日本老闆用專注的眼神、真摯的心意沖煮的咖啡,每一口都濃郁且滑順⋯
-
📞電話:0905-322-849
📍地址:臺南市中西區城隍街68號
⏰營業時間:11:30-19:30
📆公休日:見粉絲專頁公告
🌐Facebook: 加加家珈琲 -Jiajiaya Coffee-
-
-
#加加家珈琲 #JiajiayaCoffee #Jiajiaya #Coffee #taiwan #tainan #台南 #台南老屋 #curry #台南美食 #台南甜點 #府城 #台南美食 #富士山磅蛋糕 #77foodintaiwan #77玩美食本吃台南 #台南中西區 #台南下午茶 #台南咖啡 #台南珈琲
同時也有2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80萬的網紅果籽,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清湯腩由來—天后名店鮮牛腩炆足6次爽口無渣 湯分濃清兩派要隔渣三次先夠清 鏞記用極罕部位腩角熬足兩小時日限8份 廣東人烹牛腩,通常用柱侯醬炆,名柱侯牛腩。港式清湯腩屬後起之秀,飲食界流傳由中環的「九記牛腩」於六十年代所創,先用香料熬湯,再用來炆牛腩,清湯不膩,九記老闆把這種特色食物命名為清湯腩。 ...
糖街命名由來 在 龍貓大王通信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架構未全的劇本、緊湊的時間表和特效上的種種問題,幾乎剋死了這部喜劇,好在有丹艾克洛德一班人馬挺身而出,讓這部暗藏不祥的笑鬧劇大獲成功。」
未完成的劇本?沒關係的,《絕地任務》與《鋼鐵人2》開鏡時也這樣搞;緊湊的時間表?沒關係的,喬舒馬克這等商業好手就能搞定。不過這些電影,都無法與這部電影相比,這部電影的影響,太巨大了。
上述那些形容這部電影的句子,來自網飛的《電影的故事》。那是部「好影集」,「好」的意思是,如果我可以決定,我會要求全國學校必須觀賞的影集。而你想知道這部電影的秘辛,看這個影集就夠了。
這是一部什麼樣的電影呢?
1. 這是一部紐約電影
紐約翠貝卡區北摩爾街14號的消防局,是這部電影的重要場景;主角們在紐約公眾圖書館裡遇見了拒絕離開的圖書館員。所以,好像把這部電影視為紐約電影是很理所當然的——事實是大部分場景還是在好萊塢所在的洛城拍的,只是運用一點剪輯,讓它看起來很「紐約」。
一直待在紐約、守衛紐約免於陰間騷擾的這些主角們,成為了銀幕少見的「捍衛者英雄」——他們沒有什麼清光魔王老巢的掃蕩策略,他們只是守著電話,等妳覺得家裡怪怪時再找他們。
這些主角與其說是英雄,倒不如說更像是現實公權力的表彰——法律不是用來消滅犯罪,而是防治犯罪。這影響了這部電影的粉絲們,他們在現實中也成立了類似電影裡的組織,只是,這些粉絲組織沒法防治陰間犯罪,但他們可以為現實生活裡需要幫助的人們做點事——這群分居世界的粉絲團體,成為最熱心參與公益的電影粉絲團體。
2. 「我以前很愛棉花糖人!」
這部電影成功污名化了棉花糖,但事實上,這個很像米其林人的傢伙原本應該就是米其林人,但米其林不喜歡這個點子(廢話)。在原始 LD 版本的導演評論中揭露了這個事實,但你在後來的紀錄片裡,可以看到,他們對棉花糖人的由來,幾乎都是含糊其詞(或說是三種商品的合體)。
3. 「這裡沒有戴娜!只有祖爾(Zuul)!」
"There is no Dana, only Zuul!"是這部電影的經典台詞之一,有趣的是,Zuul 是魔王的守門人(Gatekeeper),而後來,一套 API gateway 套件就命名為 Zuul (應該有資訊業朋友聽過),而它成為了接收所有裝置API需求並轉發到後端網飛平台的中介服務;
Zuul還被用來命名一種2014年被發現的白堊紀恐龍名稱,為什麼呢?你知道的,這種恐龍的頭看起來跟電影裡的Zuul非常像。
4. 史萊姆
「他史萊姆我!」是這部電影另一句經典台詞,因為某人被綠色史萊姆穿過身體,導致他全身黏答答的。而這種效果是如何製作出來的呢?答案就在你家廚房:太白粉勾芡,就是這麼簡單。
史萊姆(Slimer)與《勇者鬥惡龍》的史萊姆(Slime)沒有關係,遊戲裡的史萊姆事實上來自崛井雄二對遊戲《巫術》(Wizardry,或你比較喜愛《辟邪除妖》這名字)的熱愛,在透過鳥山明的重新設計過後,水滴狀的史萊姆誕生了——這已經與《巫術》裡的史萊姆看起來不太一樣了。電影裡的史萊姆,一開始其實是設定成「一團惡臭的霧氣」,後來隨著電影調性逐漸朝向喜劇方向演變,為了讓史萊姆看起來可愛一點、卡通化一點,因此讓他有了表情與雙手。
5. 擋到大師了
電影拍攝時必須借用紐約中央公園,這導致路過的科幻小說大師艾西莫夫非常不滿,抱怨電影製作造成不便。但一眼認出艾西莫夫的丹艾克洛伊德,倒是覺得這種不便還蠻不錯的——小粉絲獲得了親炙大師的難得機會。
你知道這部電影是什麼了嗎?如果你不知道,我會送你去看。
台灣索尼影業即將重映 1984 年震驚靈界的經典恐怖喜劇電影《魔鬼剋星》,這次重映將是 4K高畫質修復版,預計將在 7 月 10 日上映。
預告:https://www.youtube.com/watch?v=YJQwLFAyM6U
並且,他們提供我 10 組試片名額,將在威秀最新的影廳放映,這應該是大王通信手筆最大的分享活動了XD,感謝索尼、叩謝索尼~
試映資訊:
日期:2020年7月6日 星期一
時間:中午12:20 正式放映 (11:50 開始蓋手章/12:10開放入場)
地點:MUVIE CINEMAS Titan 影廳 (地址:台北市松仁路58號 遠百A13 10樓)
備註:必須戴口罩量體溫進場;請注意時間是週一中午,上班族請斟酌一下,不要勉強XD
糖街命名由來 在 陳冠廷 Kuan-Ting Chen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市民前進到糖廍里】
了解這個市,然後,改善它
秘密空中花園。華江整宅
糖廍里120年前屬於下崁庄下石路。120年前,下崁庄約略在今日的廣州街以南、西藏路以北形成的狹長地區,與南邊的加蚋仔庄以無尾港溪(今日西藏路)為界。
「糖廍」念作「糖部」,「廍」原意工房或房屋,糖廍就是台灣古代的製糖處所,後來台灣人就把製作蔗糖的工廠通稱為糖廍。早在清康熙末年,已經有福建楊姓移民家族在下崁庄,約略是今日萬華大理街一帶建廠製糖,漢人在加蚋仔庄開墾種植甘蔗、麻竹、茉莉花,加蚋仔採收的甘蔗就送到下崁庄的糖廍。
台灣早在荷蘭人統治時期就種甘蔗、煉蔗糖,明鄭時期在鄭經推廣下,台灣成為東亞重要的蔗糖出口地,為台灣賺取大量資金。清朝佔領台灣後,繼續明鄭的蔗糖產業。明清時代販賣蔗糖是非常賺錢的行業,就算身為製糖工人,薪水也是普通工人的數倍,所以清朝東南沿海的居民常常想前往台灣工作,廣東省甚至流傳「台灣錢、淹腳目」的俗語,那個時候台灣人也稱製糖是「作一冬、食三冬」的工作。
日本治台後,日本人也重視製糖產業,清代台灣的製糖產業依然非常傳統,台灣機器煉糖則是從日本統治開始。日本人在台灣大力推動機器製糖,1910年日本人木下新三郎、高橋虎太聯合板橋林家共同創立「台北製糖株式會社」,工廠選在今日大理街一帶的舊糖廍,甘蔗則採收自桃園大溪的甘蔗田,是全台灣最北邊的現代化糖廠。台灣人把這一塊製糖廠周圍稱為「糖廍」,這也是糖廍里里名的由來。
1 糖廍文化園區
台北製糖株式會社成立六年後被台灣製糖株式會社併購,改名為台北製糖所,1943年因太平戰爭戰局惡化,日本政府下令蔗糖減產,台北製糖所停產蔗糖、所有工廠改為戰略物資儲存倉庫。戰爭結束後台糖接收台北製糖所,依然將廠房作為倉庫使用,由於廠區緊鄰台鐵縱貫線,所以庫房曾用於貨物轉運,後來台糖將部分廠房出租給草創期的中國時報,這也是糖廍里時報大樓的由來。台糖配合政府政策,將廠房用地捐出蓋國宅、闢建馬路,到了1990年整個廠區僅剩3間老倉庫及一小段運糖小火車(五分車)使用的月台。原本台糖想將殘存的廠區租給西園醫院作為老人養護所,遭到當地居民反對,因在地保護古蹟意識加強,台北市政府將這些殘存的糖廠設施指定為市定古蹟,經過整修後於2011年對外開放,是為糖廍文化園區。
糖廍文化園區臉書粉絲團
2 私立愛愛院
愛愛院舊名愛愛寮,成立於1923年。來自淡水中上家庭的施乾,畢業於工業講習所(今台北科技大學),1919年在總督府商工課任公務員,1921年進行台北貧民調查時發現艋舺地區乞丐問題嚴重,甚至還有一家三代均為乞丐,施乾決定要解決乞丐問題,隔年辭去工作、向親戚借款在台北製糖所附近購買1000坪土地成立乞丐收容所,最初命名「愛愛寮」,收容約30名乞丐。
施乾在收容乞丐方面有幾個原則,首先嚴格審查是否需要收容救濟、其次為教導基礎謀生技能、再來則是給予必要醫療協助。在經過教導與救濟,確認收容人可以自給自足生活,收容人即可返回社會。施乾除了親自進行救濟工作,也自費出書描述如何減少乞丐數量。
施乾的行為確實減少艋舺街頭乞丐數量,經新聞報導後連日本裕仁天皇都知曉其人,1928年裕仁頒發獎金資助施乾,日本宮內省(今日的宮內廳)也連續八年每年給予獎助金500圓(1930年,台北公學校教師月薪約30圓上下)。1933年,愛愛寮更改體制為財團法人台北愛愛院,經營總算步上正軌。日本富家女清水照子也在1933年與剛喪妻一年的施乾結婚,施乾1944年過世後,清水照子代施乾擔任院長直到2001年過世。
愛愛院原本收容乞丐、老人、孤兒,1973年後配合政府政策,以收容男性老年人為主,逐漸轉型為老人安養機構。1991年後正式轉型為老人安養機構,除了弱勢老人,自費老年者亦可接受評估入住。
愛愛院目前院長為施乾的小兒子施武靖先生。
3 華江整建住宅
1970年動工隔年完工的整建住宅,又稱為華江國宅,屬於華江計劃第一期的一部份。住宅位於和平西路與環河南路路口周圍,共計16棟分布在柳鄉里、華江里、青山里、糖廍里四個里。當年曾有許多建築師參與華江整宅的設計,至今仍未能打破這個紀錄。華江整宅的特色為一樓店面挑高,二樓有騎樓連通每棟整宅,形成全國獨一無二、天橋連通各住宅的奇景。大部分整宅三樓有採光迴廊,三樓住戶利用這空間種花植草,形成居民口中的秘密空中花園。華江整宅當初設計構想一如南機場整宅,國民住宅整合眾多公共設施,還有整宅居民共用的超大型水塔,每戶坪數卻較南機場整宅多出至少50%,同時華江整宅居民同質性較高,管理容易也比較好,所以華江整宅雖老舊卻不會髒亂。
P 華江整建宅通往二樓的樓梯間,可以看到老舊生鏽的管線與電表箱,隔壁華江里已經貼出公告將請廠商來維修。
p糖廍文化園區的其中一座倉庫充作展場,展示台北製糖業簡史,還有台北萬華區行政區劃分演進圖。
糖街命名由來 在 果籽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清湯腩由來—天后名店鮮牛腩炆足6次爽口無渣 湯分濃清兩派要隔渣三次先夠清 鏞記用極罕部位腩角熬足兩小時日限8份
廣東人烹牛腩,通常用柱侯醬炆,名柱侯牛腩。港式清湯腩屬後起之秀,飲食界流傳由中環的「九記牛腩」於六十年代所創,先用香料熬湯,再用來炆牛腩,清湯不膩,九記老闆把這種特色食物命名為清湯腩。
不錯!清湯腩叫法是源自九記,但用清湯炆牛腩的做法則由來已久,不是九記首創,而其中一個源流是潮州。「潮州當地未必叫『清湯腩』,但亦是一個有湯汁的牛腩。在潮州地區吃這種牛腩,通常叫蘿蔔牛腩或牛腩,大家都知道是那種東西。潮州的清湯腩,主要的味道是白胡椒味,一吃到白胡椒味,就會聯想到潮州清湯腩的味道;另外的一個味道是南薑,潮州的清湯腩會加少許南薑起一個底味。」潮州大廚許美德解釋。除了白胡椒及南薑,潮州清湯腩還會加陳皮、草菓等香料, 吃時有少許辣味。
https://hk.appledaily.com/lifestyle/20200508/Z2TFRMVMY7TESPJ4TNWHNCWJMM/
清湯腩做法不複雜,坊間有許多食譜流傳,清湯腩店為了做出風味、吸引食客,只各師各法,做好細節,其中之一是湯底。清湯腩湯底基本調味是冰糖、草菓、薑、八角等六七種香料,為了提升濃郁度,有人亦會用牛骨熬。
坊間做法大致可分兩派:一派着重清新,調味料份量較少,湯好熬後會用兩種方法降低油膩。「我覺得清湯腩湯底清才能凸出牛腩的鮮味,太油膩會黏着嘴巴,我們清湯都是由煲底的水龍頭流出來的,浮面的油脂扔掉,之後還會再撇油數次。」澳門咖喱王新鮮腩的老闆殷江說。
https://hk.appledaily.com/lifestyle/20200508/EKNCCBVJLXGTKZXYDXKEIZ46VY/
清湯腩要做得好吃,牛腩是主角是靈魂。大部份好吃的清湯腩店,都用本地鮮宰騸牯牛。「騸牯牛即是閹割了的公牛,生長期較長,一般要六七年,但肉質較鮮嫩,少牛羶味,跟街市賣的鮮宰牛比,味道高一層次,更是外國進口雪藏牛腩難比擬的。外國宰牛後會立即真空雪藏,雖然較省成本,但雪藏時,牛體溫仍未降,外冷內暖,形成發酵,便影響了肉質彈性及鮮味。」新財肉食公司老闆莫景雄解釋。
對於食客,除了優質牛腩,選擇部位亦重要。牛腩基本分為坑腩、爽腩及崩沙腩,來自牛腩不同位置,有的肉味濃,有的口感富彈性,有的油香,各有好吃地方,試多一點,定能找到自己心頭好,亦更懂得欣賞清湯腩這種庶民美食。最多人推崇是崩沙,位於橫膈膜附近、牛肚兩邊腩位,腩上有薄膜,豐富膠質,連着少許肉,爽軟不硬,口感豐富。
https://hk.appledaily.com/lifestyle/20200509/Z7ZGR5WZ7PRJDC5YFRTY6KGZAQ/
影片:
【我是南丫島人】23歲仔獲cafe免費借位擺一人咖啡檔 $6,000租住350呎村屋:愛這裏互助關係 (果籽 Apple Daily) (https://youtu.be/XSugNPyaXFQ)
【香港蠔 足本版】流浮山白蠔收成要等三年半 天然生曬肥美金蠔日產僅50斤 即撈即食中環名人坊蜜餞金蠔 西貢六福酥炸生蠔 (果籽 Apple Daily) (https://youtu.be/Fw653R1aQ6s)
【這夜給惡人基一封信】大佬茅躉華日夜思念 回憶從8歲開始:兄弟有今生沒來世 (壹週刊 Next) (https://youtu.be/t06qjQbRIpY)
【太子餃子店】新移民唔怕蝕底自薦包餃子 粗重功夫一腳踢 老闆刮目相看邀開店:呢個女人唔係女人(飲食男女 Apple Daily) https://youtu.be/7CUTg7LXQ4M)
【娛樂人物】情願市民留家唔好出街聚餐 鄧一君兩麵舖執笠蝕200萬 (蘋果日報 Apple Daily) (https://youtu.be/e3agbTOdfoY)
果籽 :http://as.appledaily.com
籽想旅行:http://travelseed.hk
健康蘋台: http://applehealth.com.hk
動物蘋台: http://applepetform.com
#清湯腩 #天后美食 #九記牛腩 #澳門美食 #咖喱王新鮮腩
#果籽 #StayHome #WithMe #跟我一樣 #宅在家
糖街命名由來 在 Dd tai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寶血會:從事教育工作的目的是作育英才,發揚真、善、美、聖的理想,尤以靈性及道德教育為首要目標,使學生在德、智、體、群、美、靈六育上均衡發展。修女們以身作則,循循教誨,透過教育以實際行動向學生及同工宣揚基督的福音。本會辦學的另一個理想是發揚和保存中國文化,故一直堅持興辦中文中學﹙德貞女子中學,寶血女子中學﹚,甚至在中文地位受到忽視和動搖的時期,仍盡力堅持這原則。當然,在國際文化交流極盛的今天,外語的應用亦屬必要,為此,本會在能力範圍內,亦創辦了一所英文中學﹙上智英文書院﹚。
本會初期的使徒工作,因應當時社會的需要,即次第開辦女校和義學。先後計有:正教學校(獨立之初,西灣河聖十字徑臨時修院旁)德貞女校(現今德貞女子中學之前身)德嬰女校之第一、第二分校道志小學為回應當今急劇的教育改革,並更有效落實本會的教育使命,確保教育質素,因此,於2001年9月成立「教育事務處」,有系統地統籌本會的教育事業,集中資源,使各同工達致同一步伐,履行本會辦學的使命。本會轄下共有三間中學、八間小學及三間幼稚園及一間幼兒園。
德貞女子中學(1923年創立)
寶血女子中學(1945年創立)
寶血會上智英文書院(1966年創立)
德貞小學(1923年創立),已於2016年完成歷史任務。
寶血小學(1945年創立)
寶血會培靈學校(1959年創立)
華富邨寶血小學(1968年創立)
寶血會嘉靈學校(1969年創立)
寶血會伍季明紀念學校(1984年創立)
海怡寶血小學(2000年創立)
寶血會思源學校(2009年創立)
德貞幼稚園(1938年創立)
寶血幼稚園(1945年創立)
寶血幼稚園(深水埗)(1951年創立)
網上資料:圍繞着深水埗北河街市政大廈的井字形有四條街—北河、桂林、基隆和大南街。它是個不愛休眠的地方。馬路的車聲,街頭的香味與叫賣,熱鬧的人群,由早至晚,不同的攤檔散聚,見證小販們謀生的努力。昔日,深水埗對出是一片汪洋,設有碼頭往來,使北河街擁有成為墟市的條件,聚集各種小販供應日常所需,成為社區生命力的來源。由來已久,它仍是以人情味和超低價為招徠的地方。由於舊區租金比較低,令商販經營成本大大減輕,於是「價廉物美」成為北河街購物的一大特色,簡直是整個深水埗的小縮影。北河街名字的由來眾說紛紜,有指是因為當地以前有一條小河涌,名叫北河而命名, 深水埗及長沙灣一帶街道,多以中國城市及省命名 。北河街街市檔販,很多是90年代北河街街邊排檔被遷拆後安置過來。連同北河街市政大廈在內的北河街鮮活食品市集,是全港最受歡迎街市之一。某店主認為最大優點是樓底高、夠闊落,可容納較多人。熟客遍佈荃灣、青衣和沙田,很多是駕車過來買雞的中產主婦。街市檔販更說,遠自天水圍與東涌的主婦,都會來這裏買餸。由於生意好銷量大,向供應商訂貨多,批發價便可更低,零售價因而可下調,蔬菜平均比旺角區每斤平2至3元。競爭力大增。網頁特色店介紹資料輯錄:
北河燒臘飯店(深水埗大南街):北河燒臘飯店老闆陳灼明帶點自嘲口吻說。這裏是有名的「窮人愛心飯堂」,一碟三餸飯,再送白飯一大碗,只賣22元,炒蟹蒸魚咕嚕肉番茄煮蛋廿多個餸隨意選,份量大,兩個人也吃得飽,多年堅持不加價,店子也幾乎沒翻新過。「我們曾經承諾只要夠交租、夠出糧就唔會加價。一個飯盒,最多只能賺幾蚊,所以我哋平日唔會浪費,寧願乜都慳少少,賣多幾個薄利多銷,維持舖頭嘅運作。」為了收得平又做得好,他扭盡六壬,卻不偷工減料,像平日用的就是號稱第二靚米的金嘉禾米、生粉堅持用荷蘭或德國入口,拒用劣質國貨等等。自己既是老闆又是廚師,日做十多個小時,捱到金睛火眼,節省人手成本。朝六晚十,門外的外賣檔總是擠得水洩不通。「深水埗咁多年都係新移民基地,劏房最多,係臨時落腳嘅地方。呢度窮人最多,唔做啲平價嘢點得?自己有能力就幫助有需要嘅人。」幫襯的人,以基層人士最多,有各式各樣的人,他見怪不怪。「試過有阿婆叫我飯裝大碗啲,又叫我送湯送呢樣嗰樣,煩咗我幾轉,送俾佢唔係問題,我最怕煩。」明哥笑說。除了推行「飯券」計劃,也定時推出免費飯餐,更不時派發飯盒予有需要的人。
華南冰室(深水埗桂林街87號地舖):「呢杯奶茶,我由後生飲到而家有埋孫,咁多年都冇變過。」年約六十多歲的周女士說。華南冰室最受歡迎的,是一杯奶茶,像周女士的老街坊,上了這裏的奶茶癮,不能不來,大部份更是銀髮一族。這條奶茶秘方有半世紀歷史,是八十六歲的老闆周焯騰研發。用粗、幼茶葉和lipton茶包溝成茶膽,反覆拉兩次才入杯,早在幾十年前,已率先採用黑白奶,茶奶比例剛好,沖出來香濃幼滑,日沖百幾杯,從未失手。「當年黑白奶訂做奶茶杯時,有問過我意見,睇吓杯嘅大細厚薄啱唔啱,單係咁就知我哋幾認真。」他中氣十足地說。1959年,他在荔枝角道開了豪華冰室、豪華餅店,1978年,再開華南冰室,不過最後豪華相繼結業,只餘下華南一間。
車仔麵包西餅(基隆街256地下):基隆街由街頭走到街尾已有五六間麵包店,可想而知競爭如何激烈。店舖惟有各出其謀,其中一間每逢下午便以特價包速銷,5元3個菠蘿包或雞尾包,5元2個火腿蛋包,新鮮出爐,近乎全港最平。
德明粉麵廠(基隆街254號地下):店是前舖後工場,已有超過半世紀歷史。門外擺滿各式各樣的麵類,由傳統的全蛋麵、蝦子麵至日本的拉麵烏冬都有售,還有不同種類的通心粉,稱得上是粉麵博物館,平日最多街坊熟客幫襯。除了門市外,還供應附近麵檔食肆。
生隆餅家(北河街68號): 港式傳統老店,已有三十多年歷史。食品價格親民,店專賣懷舊中式糕餅,鹹的甜的均有,如缽仔糕、合桃酥、雞仔餅等,連坊間少見的雞屎藤、白糖糕都有,不同時節,更會供應不同的應節食品。坐擁自家工場生產,食品大部份以人手包辦,保證新鮮。皮蛋酥,新鮮出爐,皮香而酥化。每個$7
信興酒樓(桂林街93號地下,已結業) :開業於1936年,是深水埗老茶客平日最愛吹水聯誼的地方。以點心靚和水滾茶靚為招徠。設有茶倉放置茶葉,以普洱最有名,以茶為先;傳統點心如節瓜甫、豬肚燒賣等,仍可在信興找到,每次點心車一出,茶客總爭先上前搶奪心頭好,這種街坊風味絕非剔紙仔可比。
不夜天趁墟:入夜,當店舖陸續打烊後,一架架大小貨車駛入,擠得水洩不通。每晚約七八時,便有近百地攤沿街兩邊開攤擺檔,一個接一個,幾乎沒有空位,賣的多是二手貨,堆積如山、亂七八糟的,莫笑它們不值一哂,卻吸引各方奇人異士拿着電筒照明尋寶。約六十多歲的娟姐是深水埗的街坊,在這裏擺檔已有兩年歷史,她有五個小地檔,賣的是兩元至二十元不等的雜貨。她賣的二手貨,部份是在家中剩餘的物資,像子女的手錶首飾、衣服,有些則是朋友送贈。「我剛剛做完手術,諗住賺錢幫補吓,搵得幾多得幾多,呢度係一個尋找生計嘅好地方。」
糖街命名由來 在 記憶八德| 八德歷史-八德地區路名由來- 桃園 - Facebook 的推薦與評價
大成里福僑街:源自福僑窯業鄭森榮奉獻(原老闆林松年因車禍身亡,被鄭森榮買下取名福僑窯業公司(鄭森榮是福建省人;馬來西亞華僑,故磚瓦窯命名“福僑窯業”),後來生意 ... ... <看更多>
糖街命名由來 在 Re: [新聞] 台南38條中正路改名黃偉哲:影響較小先- 看板Tainan 的推薦與評價
→ njunju: 成功大學名字由來硬被凹成鄭成功大學 通識領袖是翹課嗎
https://oia.ncku.edu.tw/p/412-1032-27490.php
從大員到安平,再從府城到臺南,這座四百年古城來自四方也瞻望四方。1931年「臺灣總
督府台南高等工業學校」、1946年「臺灣省立工學院」、1956年「省立成功大學」、1971
年「國立成功大學」,歷經多次蛻變的國立成功大學,係以開臺英雄「鄭成功」為命名,
創校八十五年以來,學校的歷史與時代的變遷桴鼓相應,培育無數優秀人才,更與城市共
生、同社會脈動、接軌全世界。
可是njunju
成大官方網頁介紹
就寫說是以開臺英雄「鄭成功」為命名耶
到底是誰在硬凹?
回到主題
我是覺得市長改中正路一段為湯德章大道也不錯
畢竟那邊都是政府機關,沒什麼民宅
但其他中正路的居民可不想改啊
中正路好寫又好記
筆畫比湯德章大道少太多了
然後原新聞的「台南有38條中正路」也怪怪的
查到別篇新聞寫:
「整個台南37個行政區,每區都有中正路,而永康區有中正北路跟南路,
所以台南總共有38條的中正路」
寫出這段句子的人,應該不是台南人
因為台南市區(中西 東 北 南 安南 安平)就只有一條中正路啊
哪有每區都有中正路?
結果這根本是非台南人借用媒體話語權
為了滿足他們的意識形態,要台南人改路名
完全沒考慮過當地人的意見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200.244.190 (臺灣)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Tainan/M.1678558898.A.863.html
※ 編輯: medama (1.200.244.190 臺灣), 03/12/2023 02:26:55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