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世紀的前衛藝術】
宗教改革在16世紀在歐洲揭開序幕,邀請著名藝術家製作宏偉且具震撼力的作品,以宣示自己的正統和權威,是羅馬天主教教廷回應新教挑戰的其中一項策略。由意大利文藝復興時期著名畫家米高安哲羅繪畫於西斯汀小堂的壁畫《最後的審判》便是在這個背景下創作出來的。它創作於1536年至1541年,描繪了基督再臨的那一刻,並要審判生者和死者。作品高達13.7米,雄偉巨大又不失精細,畫中人物超過400名,極為複雜,需要觀賞者花心思去解讀。
此作的構圖在當時是一種全新嘗試,以基督為中心力量,帶動周邊的不同部分,形成以圓形為主的結構。畫面最上層是天國的天使;畫面正中央則是重點,描畫正開始審判的耶穌基督,聖母瑪麗亞在旁邊,前方左手背小梯的,通常被指為亞當,後面圍紅頭巾的女人則是夏娃,而耶穌下方可見吹號角的天使,他們正在喚醒死者宣示審判開始;畫面下層則是受裁決的人羣,左下角善良的人被接往天國,惡人則在右下角的船附近,被引渡到地獄。
畫中有不少元素被認為太反傳統而惹起巨大爭議。例如中央的主角耶穌基督不單沒有鬍鬚,而且年青、俊朗,還非常健碩,與傳統的基督形象大相徑庭。據說這個造型是參考了希臘神話中太陽神阿波羅的形象,以表達《聖經》中上主將以「公義的太陽」顯現的描述(如〈瑪拉基亞〉4:2)。
更具爭議的是畫作中對裸體的描繪。支持者認為信徒最後不只是靈魂,連肉身也應該得到永生,而且應如上主造人之初──赤裸現身。但反對者認為裸體不雅,不能作為梵蒂岡重要教堂內的壁畫。當初教宗接納畫中的裸露元素,但當米高安哲羅去世後不久,教廷就另請畫家Daniele da Volterra為這些裸體人物添畫布條以遮擋他們的生殖器,這位畫家從此得了「內褲畫家」(the breeches maker)的綽號。
到了1980-1994年作品進行修復時,很多民眾希望能修復回米高安哲羅作品的原貌,可是專家發現Volterra不是在原作上添加,而是刮掉了被認為「有問題的部分」,並在重新抹上的灰泥上繪畫,故此已無辦法修復原貌。
可幸的是,當米高安哲羅完成作品之後,當時的其中一位樞機亞歷山大.法爾內塞(Alessandro Farnese)十分欣賞,並在1549年委託另一位畫家Marcello Venusti照原作臨摹了一張。這張作品現藏於意大利國立卡波迪蒙特博物館(Museo nazionale di Capodimonte)中,對照比較,可以看到Volterra作出的改動。
作品資料:
1536年至1541年 米高安哲羅(Michelangelo)
《最後的審判》(The Last Judgment)
壁畫
縱13.7m,橫12m
梵蒂岡西斯汀小堂藏
#有人物 #在山水裏看花鳥 #用筆記 #着墨彩 #放位置 #記共鳴 #畫 #藝術品 #藝術 #文藝復興 #文化 #繪畫 #歷史 #意大利 #梵蒂岡 #基督教 #apaintingaday #italy #artlover #painter #hkinsta #instagood #god #hkig #artist #vatican #michelangelo #museum #hell #bible #history #christian #jesuschrist #renaissance
紅頭 赤 筆 在 林務局-森活情報站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元旦 故事就此開展】
由赤腹松鼠細心珍藏,可口的小帽子堅果漸漸飽滿,大樹家的年度盛宴即將開始🌰🍴
第一位座上賓 #臺灣黑熊 大快朵頤後掉落地面的殘落果實折枝,也間接餵養了許多陸上動物 #臺灣野豬 #水鹿🐗🦌
🐜:哎小心點! #紫小灰蝶 的幼蟲正在取食青剛櫟的新芽嫩葉呢!為了美味的蜜露,我會貼身保護紫小灰蝶幼蟲的!
✊叩叩叩!
咦,是誰在敲門?啊原來是 #橡實象鼻蟲 在打洞,要將卵產在青剛櫟果實中,讓幼蟲孵化後隨即有場盛宴享用~
🎁新年首抽🎁小編要先抽查大家的觀察筆記啦~
留言分享「#橡實象鼻蟲 #赤腹松鼠 #山紅頭 等一月故事畫中你看過的任一動物或植物的照片」,就有機會獲得「《生命之森》桌曆一份(5名)」喔!
活動時間:即日起至1/11
開獎時間:1/13
#森林故事連載 我們二月見
#滿滿故事的一年
#生命之森─種間關係
<活動推廣>💚元旦連假在家顧生態 https://reurl.cc/Ez30pk
紅頭 赤 筆 在 劉夢熊 Lew Mon-hung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關鍵在於核心價值觀】
.
任何一個憂國憂民、頭腦清醒的人都看到,按照中共「以牙還牙」 、「奉陪到底」思路「硬碰硬」打下去這場強弱分明的中美貿易戰,肯定以中國挫敗告終。中國改革開放,有盛極而衰的極大風險!
.
上世紀80年代,起初被視為「戲子」的美國總統列根以「星球大戰」消耗被其稱為「邪惡帝國」的另一超級大國蘇聯國力,最終令其在1990年代初瓦解,成為冷戰「歷史的終結」。今時今日,一度被當成「癲佬」的美國總統特朗普則以貿易戰、科技戰遏制作為主要戰略競爭對手的「紅色中國」(中聯辦法律部長王振民語),力圖取得「新冷戰」勝利,令「美國再次偉大」!
.
客觀而言,中美貿易戰烽火四起,既有中方順差巨大、兩國貿易極不平衡的近因;也有中方2001年加入世界貿易組織多項承諾到頭來「貨不對辦」的遠因;更有「中國製造2025」官方巨額補貼的刺激。實際上前述幾點原因都只觸及「肉體」,而最根本的則是中國近年整個文宣系統大肆宣揚的終極價值觀觸及了美國乃至整個西方世界的「靈魂」!
.
2013年始 中國政局急劇左轉
.
本來自上世紀70年代初開始,從毛澤東的「深挖洞,廣積糧,不稱霸」,到鄧小平的「韜光養晦,決不當頭」、「不爭論」;到江澤民的「悶聲發大財」;再到胡錦濤的「聚精會神搞建設,一心一意謀發展」、「不折騰」;尤其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將「階級鬥爭為綱」轉移到「經濟建設為中心」;十三大提出「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理論;鄧小平「南巡講話」摒棄「姓社姓資」爭論,提出「空談誤國,實幹興邦」、「主要防止『左』」;及本世紀初「入世」以來,中共治國理政的意識形態色彩已逐漸淡化,在改革開放過程中已與港、澳、台、美、歐、日等資本主義市場形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互相依存、和平共處良性互動關係,中國遂騰飛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中國前總理溫家寶對「人類精神文明的共同成果」普世價值加以高度讚揚,可說是代表了當時中國與世界主流意識接軌已觸手可及!
.
遺憾的是,從2013年開始,中共文宣再一次開歷史倒車,政局急劇左轉。是年4月,一份「紅頭文件」赤裸裸地提出了臭名昭著的「七不講」:不講普世價值,不講新聞自由,不講公民社會,不講公民權利,不講權貴資產階級,不講黨的歷史錯誤,不講司法獨立。接着傳出「兩個30年互不否定」,實質為前30年的「階級鬥爭為綱」、「無產階級專政下繼續革命」左傾錯誤路線翻案。對失去民心、黨心、軍心而瓦解的「社會帝國主義」蘇聯,則以「更無一人是男兒」為其惋惜。有高官乘機撰文重新鼓吹「階級鬥爭」,什麼「反動知識分子」的老毛辭彙又「死灰復燃」。
.
其後數年,從「709」大捕維權律師,到浙江等地強拆天主教堂迫害教徒;從不顧世界輿論譴責將諾貝爾和平獎得主劉曉波關押到死,到於法無據長期軟禁劉霞;從吹噓「中國已在經濟上、科技上、綜合國力上全面超越美國」、「厲害了,我的國!」,到宣稱「中國已站到世界舞台的中央」、「為治理全球提供中國方案、中國智慧」;尤有甚者,無視中國改革開放40年已形成的多種經濟成分乃至世界上絕大多數國家以私有制為基石的國際現實,中共中央刊物《求是》雜誌今年1月公然轉載叫囂「共產黨人可以把自己的理論概括為一句話:消滅私有制」的文章;到5月又全球獨一無二隆重高調紀念馬克思誕生200周年,大肆宣揚以「階級鬥爭、暴力革命、無產階級專政、世界革命、消滅私有制」為精髓的「馬克思是對的」,令世人側目。
.
與此同時修憲將鄧小平和老一輩革命家碩果僅存的政改成果——國家主席任期限制—— 一筆勾銷!不是把權力關到制度籠子裏,相反把制度關進權力籠子裏!至此,中共的終極價值觀大白於天下,驚醒了所有信奉自由、民主、人權、法治的世界各國政治家和各界人士!
.
文宣背離經濟建設基本路線
.
顯而易見,近年來中共文宣系統背離「經濟建設為中心」這條要「堅持100年」的基本路線,重新滑回毛澤東「無產階級必須在上層建築各個領域對資產階級實行全面專政」的左傾錯誤路線。其崇尚絕對權力、堅拒民主政治的終極價值觀,不僅為國際社會所抗拒,而且其叫囂「消滅私有制」的「赤化世界」的內核,令世界大多數國家感到恐懼和威脅。「左」的文宣自毁中國「和平崛起」形象之餘,反而讓外部世界坐實了「中國威脅論」!
.
綜上所述,如中共的終極價值觀不改弦更張,美國及其盟國理所當然會由「張伯倫」變為「邱吉爾」,對中國加以警惕和圍堵,中美貿易戰豈是偶然!
.
最近內地網絡廣泛流傳一段「鄧小平當年的戰略觀點:和平是發展的前提,發展是中國最大的戰略;如何處理發達國家對我們強大的戒心:不要批評別人、指摘別人,過頭的話不講,過頭的事不做;外交活動要以趨利避害為主,不為自己樹立對立面,愈發展愈謙虛;千萬不要當窮國家的頭,他們只是想要錢而已!」(《鄧小平文選》第三卷,頁116至117)。對照當今中美貿易戰事態發展,可謂先見之明、洞若觀火、切中要害!果真「不聽老人言,吃虧在眼前」!看來薑還是老的辣!
.
原文載於《明報》https://news.mingpao.com/…/ar…/20180823/s00022/1534936639222
紅頭 赤 筆 在 #紅頭赤筆 - Jelajah | Facebook 的推薦與評價
釣獲日期:109 / 7 / 30. 做釣地點:台東成功海域. 交貨地點:台東成功面交( 可宅配). 聯絡方式:臉書私訊. 釣獲魚種:#花蓮 #紅吉仔 #大目蓮 #紅頭赤筆… Lihat Lagi.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