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憶的保留與新生:高雄車站的故事】
(陳信諭 醫師)
(這是陳醫師2017年的舊文,在228時,也重新和大家分享高雄車站的前身今世。由於當時高雄車站尚未通車,因此部分語句有重新經過調整)
若在市區,聽到人家說要去「車頭」,大家第一印象應該是高雄車站吧。
隨著鐵路地下化工程的完成,市區內一舉多出七座新車站,這樣的印象或許正在逐漸改變。
在鐵路地下化通車、中博地下道拆除後,雖然高雄車站距離全部完成還要兩年以上,就像是通過一個漫長的隧道,從我高中以來,十多年一直是「大工地」的高雄車站,終於可以看到盡頭的光亮。

★★最久的臨時車站★★
2017年夏季,傳出高雄車站天花板掉落的新聞,令人發覺這座車站確實已經老了。繞著車站走,外面的隔熱材和外牆已經開始斑駁,站內充滿歲月痕跡,特別是幾處閒置的商店,看來更乏人清理。站內看來最新穎的,反而是牆上貼的大幅地下化願景圖、新車站和綠廊,即將在明年實現。
高雄臨時車站自 2002 年啟用,是台灣使用最久的臨時車站。
這十五年,是半代人的時間,我仍依稀記得高雄車站廣場前的鯉魚、挑高的大廳、和狹小的後站。但現在進出車站的這代學生,應該已經沒有舊車站的記憶了吧。
移到一旁的老車站,以「高雄願景館」的面貌風光開幕。但不知是否等了太久,那些本來是展示「願景」的展品,早一步在願景達成前凋零。目前已重新修繕,改為「高雄鐵路地下化展示館」。

★★延宕和凋零的高雄車站★★
回到車站遷移的開始,2002 年到 2007 年,進行的並不是「鐵路地下化工程」,而是捷運紅線高雄車站的工程,鐵路本體並沒有施工。因此,2018年以前的「捷運高雄車站」也是位在永久站南側的臨時站。
其實,地下化工程早在 1996 年開始規劃,1999 年完成左營至鳳山地下化計畫,但經建會因規模龐大並未核定。直到 2006 年謝長廷擔任院長任內,才又核定此項計畫。但後來又陸續追加左營與鳳山計畫。繞了一圈,回到原點,直到 2009 年,地下化工程才真正開工。途中又遇到中油管線遷移等諸多問題,讓計畫幾經延宕。
就在計畫不斷延遲之下,高雄車站也逐漸凋零。
左營新光三越開幕後,左營站的進出總人次就已超越高雄車站;近兩年,捷運左營站人流也穩定超越高雄車站。左營車站儼然站穩大高雄最大交通樞紐的位置。
反而高雄車站周邊的幾個商圈,隨著商圈轉移、以及商業模式的改變,欲振乏力。缺乏明確的建設期程,也讓民間投資卻步。
在計畫過程中,多次的計畫變更,中央與地方的協調困難,缺乏不同工程間的整合等等,都是台灣大型建設屢見不鮮的問題。

★★公民參與 X 高雄車站★★
幾經波折的高雄車站,卻有個少見的亮點,就是車站本體的「公民參與」嘗試!
原本的工程顧問公司,找了知名的 SOM 來做車站設計,先是被民間批評對老車站量體缺乏尊重,背後卡在超大頂棚沒有單位想維護的窘境。工程多次修改,改了個小頂棚方案,卻越改越糟糕。
2013 年,許多公民團體組成「高雄車站公民參與行動聯盟」,除了直接對官員提出訴求,也在雄中與願景館辦了多場論壇與工作坊,邀請市民來參與對車站的想像。
在雄中的那幾場,有眾多每天搭火車上學的學弟、畢業的學長、有鐵道迷、有世居周邊的居民,紛紛發表對車站的看法。
加入民眾意見後,雖然最後並非重新競圖,都發局還是擋下了車站都審案,讓工程公司重新更換合作團隊,找來 Mecanoo 規劃車站。
雖然過程並非人人滿意,但此行動已寫下了台灣公民參與都市重大開發案的典範。在眾多官僚爭論推托的曲折過程中,讓我們看到對高雄有期待、想付出的市民,願意關心公共議題。
我想,民主就是在這一連串衝撞的過程中產生的吧。
★★想像我們的城市★★
早年,隨著港市發展,現代化都市計畫因此而建立。高雄車站,承載著帝國前進基地的期許,也見證過再殖民的殘暴鎮壓,也終於能凝聚更多市民的記憶與夢想。
我們真心期盼,這樣的美事不應該只是特例,我們更應該在制度上創造鼓勵公民參與的機制,讓「公民參與」的精神,深入到市民對城市公共議題的日常關懷。
讓我們一起來想像,一起打造屬於我們的城市吧。
我們認為,一個「前瞻」的城市,不能忘記自己的過去,要成為具有歷史厚度的城市,必須珍惜有形和無形的歷史資產,讓市民的共同記憶有所連結,讓我們更清楚城市為何是現在的樣貌,更清楚未來又該走向何方。
★★回顧高雄鐵道發展史★★
歷史上,高雄的主要車站曾經出現過五代車站。應該不少人都知道,高雄第一座火車站不是在「大港埔」,而是在「哨船頭」一帶。
鐵路會在這裏興築與選址,和高雄港的發展息息相關。
19世紀的鐵路建設,為國家經濟與軍事發展重要基礎。日本時期,為了運輸軍需物資,先在清國修築的官道上鋪上輕便軌道供台車行駛,稱為「台灣陸軍補給廠輕便鐵道」。1895年底,打狗到台南的軌道就已完成,終點就鋪到接近哨船頭附近,以利銜接海運,後來縱貫線的工程物資便由這裏上岸運輸。
同時,總督府以發展全台縱貫鐵路列為優先建設,並由南北兩端分頭興築。因清國所建路線選線與施工標準太爛,故北段大部份廢除重建。南段則於1899年底在打狗動工,往台南建設(清國時期縱貫線的規劃最南只到台南)。隔年底就通車到台南。
1907年又興建打狗到九曲堂的鳳山支線,1912年再延伸為屏東線。

★第一代火車站:鹽埕埔庄
1900年通車的第一代高雄車站「打狗停車場」,位置在鹽埕埔車路頂,山下町十七番地,大約在今日鼓山一路87巷口,也就是第二代車站北方500公尺,當時車站的南邊就是海了。
由於縱貫線完成之初抱持速成主義,因此可以推測當初木造站房也只以實用為考量,在第二代站房完工後就拆除,今天已難尋覓存在過的證據。

★第二代火車站
而由於港口鐵道業務量不斷上升,1904年總督府開始往車站南方填築碼頭用地,1908年第二代「打狗駅」就落成在海埔新生地上,而周邊填海造陸的新市街(淺野埋立地),也在1908年「打狗市區改正計畫」後,形成了高雄第一個棋盤狀的現代都市計畫區。
不論是行政,金融,商業等機能都集中在車站周邊。車站延著碼頭往魚市場延伸的鐵路,稱為濱線(Hamasen),就是「哈瑪星」名稱的來源。在2017年9月,這個歷史地名也將重新成為輕軌車站的正式站名。
打狗車站擴建後,鐵道和碼頭的轉運更為便利,現代化船舶已經能直接靠港,鐵道也鋪軌到碼頭上,中間不需再由駁船轉運,便於提供米糖等物資外銷的海陸聯運機能,是高雄現代化港市之始。
1920年日本政府「地方制度改正」,打狗改名高雄,哈瑪星一帶成為高雄州高雄郡高雄街,車站也改名高雄駅。但在港市蓬勃發展下,僅4年高雄街就升格為高雄市,市區也繼續往東擴張,「市區計畫變更」也跨過高雄川納入三塊厝,苓雅寮等地。港口設施在1937年也已經完成到高雄川口。
可以說這時期,高雄的市區、鐵道、港口發展是密不可分的。
★第三代火車站:大港埔
1930年代,高雄市人口超越台南,高雄港吞吐量直追基隆,自然需要更新的計畫。在1936年公布的「大高雄計畫」中,高雄駅遷移大港埔的現址,位居都市計畫中軸線位置,整個市區以環狀臨港線為界,範圍和設計居住人口均擴充數倍,預計以1965年飽和人口40萬人為目標。
順道一提,雖然1950年代高雄人口就超過設計的40萬人,但缺乏都市計畫概念與施政能力的中華民國政府,將這個計畫一直沿用到1970年代以後。
第三代高雄駅在1941年6月20號落成,這時候已經是日本偷襲珍珠港前不到半年了,在軍部執政下,國內氣氛轉向「忠君愛國」,「不惜一戰」等口號。採取興亞式建築的高雄駅,似乎也反映著大日本帝國的自信滿滿。
同年,東港線、鳳山雙軌化也陸續完成,鐵路隨著港區也擴大到苓雅寮,戲獅甲工業區,新高雄車站成為高屏平原的集散核心,高雄市除了港口機能外,也被賦予南向商工基地的角色。
然而,二戰很快就轉向對日本帝國不利的走向,1944年開始,美軍多次空襲台灣,攻擊目標集中在高雄港周邊,高雄港駅也被完全燒毀。現在看到的站房是戰後重建的混凝土建築,位置稍稍偏南一點,已非原始木造站房。
★★再殖民屠殺的見證★★
戰後,中華民國政府佔領台灣,受到戰火波及的鐵道雖然迅速修復,但高雄車站卻成為另一樁悲劇的舞台。
1947年228事件發生後,憲兵佔領高雄車站,並在站房二樓架設機槍,高雄對外鐵路交通遭到切斷,糧食無法進入高雄。3月5日雄中自衛隊進攻高雄車站試圖驅逐憲兵,卻被開火壓制,雄中畢業生顏再策中彈喪生。
3月6日高雄鎮壓開始,民間推派的處理委員會在市府被逮捕槍決,彭孟緝命令部隊攻擊高雄車站和雄中一帶,第21師獨立團第3營開拔到場後,便開火掃射車站與地下道人群,死傷慘重。
3月6日至7日,軍隊調來迫砲砲擊雄中並派出步兵攻堅,雄中也成為228事件中唯一遭到國府軍攻擊的學校。
就像是筆者前幾天提到的「我只是個計程車司機」場景,在高雄車站前,中國軍隊對著所謂的「同胞」人民開槍,除了槍彈下的死傷,往後數十年白色恐怖下對歷史的扭曲與壓抑,讓相關的記憶成為禁忌,更長年在台灣人民心中投下恐懼。
我就讀高中時,雖然已是民主開放的年代,但還是對發生在自己城市的血腥歷史所知無幾。
★★城市蔓延造成的衝突和陷阱★★
隨著經濟發展,過去作為城市邊界的鐵道開始被蔓延的城市翻越,在數十年未重新檢討都市計畫下,眾多的矛盾成為城市中暗藏的陷阱。
例如,臨港線旁凱旋路埋設的油管,在1970年代前還在田野之間,卻很快的在短短數十年被密集的住宅所包圍,但是,周邊的居民乃至地方政府,卻是渾然不覺有何危險。

★都市縫合:第四代/臨時火車站
在北高雄逐漸從農田與水塘轉變為高樓大廈之際,鐵道成為交通的阻隔。1970年代之後,南北向的主要幹道陸續興築立體交叉,中博地下道也在1987年貫通,此時隨著台北地下化工程如火如荼進行,「鐵路地下化」儼然也成為每次選舉候選人的政見。
在高雄車站地下化工程終於被核定後,龐大的站區先後進行了多項工程,高雄車站進入超過20年的大施工期。
2002年3月28日,臨時車站先行啟用。雖說是臨時車站,但引進了「準跨站式站體」的概念,站內空間也比原先擴充。在超乎預期的十多年服務後,給予「第四代高雄車站」的地位應該是不為過。

★第五代
隨著文資保存的意識提升,和台北車站的命運不同,市民與市府均有保存高雄車站的高度共識。2002年8月,重量3500噸的車站建築,下方被挖空裝上滑輪,花了3天移動85公尺,推到原址的東南側。
市府當時就拍板敲定,第三代車站未來將移回原址,成為第五代車站的軸線核心。新車站配合舊車站的設計,也將是全台唯一。
值得一提的是,遷移工程是由當年興建第三代車站的清水營造公司台灣分公司吉普營造所延攬。據當時市長謝長廷所述,高雄爭取2009年世運時,世運副主席與秘書長來高雄參觀,跟謝市長說:「一個有能力保留火車站的城市,也一定有能力舉辦國際性運動賽會」。
★★文資保存應該要更完善★★
然而,在風光保存車站之餘,對於鐵道文資的保存意識與實踐卻有更多令人憂心之處。
2002年,高雄港站南號誌樓因興建橘線被直接拆毀。後續雖在「打狗驛保存聯盟」等團體努力下,高雄港站取得歷史建築地位,並改為「打狗鐵道故事館」,然而台鐵仍一直有開發全站區的計畫。2015年高雄港站土地的保留運動,更引起鐵路工會與市民團體的對立。
高雄車站本身雖獲得保留,但在新車站設計的過程中,對於舊車站遷回原地後的利用方式,能否保有部分車站機能,比如說售票,服務中心等,都未得到確定。
而前幾年多位市議員主張舊車站無用,要拆毀舊車站,更讓人看到了地方政治人物對歷史與文化的漠視。
高雄具有台灣最豐富的鐵道文史資源,最多形式的軌道運輸,一頁軌道運輸史,更是和港市的發展與茁壯密不可分。濱線復駛,鐵道博物館......等等計畫,在地方被提及多年,卻常常是有了希望,更多失望。
★★未來展望★★
作為在地高雄人,我一向主張「軌道建設,以人為本」,屬於全體高雄人的記憶,也更該在建設的過程中妥善保留,或轉化嵌入未來的發展之中。回顧高雄車站百年回憶,我們這代更有責任,串連大家的過去記憶與未來期望,訴求更好的公民決策參與機制,讓高雄人對自己的城市有更多的了解與認同!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75萬的網紅志祺七七 X 圖文不符,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記得打開CC字幕 #星火燎原 #道歉大賽 ✔︎ 成為志祺七七會員:http://bit.ly/join_shasha77 ✔︎ 訂閱志祺七七頻道: http://bit.ly/shasha77_subscribe ✔︎ 追蹤志祺 の IG :https://www.instagram.com/sh...
納卡爭取獨立的悲劇 在 緒語の雜食性影劇觀後感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大推這清單的電影!!!
🙏特別企劃|功德無量小影展|🙏
最近有許多大大人總是告訴民眾,要忍讓,麥計較,歡喜作,甘願受…,太郎在這裡精挑幾部值得一看、✨功德無量✨的好電影,這些故事中的主角無怨無悔不求回報甚至甘願冒個人生命危險去幫助陌生人、弱勢族群以及動物們,希望大家一起感染這股正面力,多多幫助需要幫助的人,積積陰陰德,世界才會真的更好der!
※排序為隨意順序。
▶《園長夫人:動物園的奇蹟》(The Zookeeper's Wife/2017)
真人真事改編,講述在二次大戰期間,波蘭的華沙動物園長夫婦楊和安東妮娜將三百多名猶太人藏在動物園地下室以躲避納粹追捕的故事。
雖然相當冗長,但卻是一部並沒有添加太多戲劇化情節的電影,你會很驚訝這些血淋淋的殘酷和危機居然都是史實,人類曾經是如此黑暗不見底;潔西卡雀絲坦飾演有點天然呆的園長夫人,真的非常害怕她會遭遇什麼不測,但萬幸沒有被人類罪惡的歷史給吞噬,也許就是因為她如此佛心來著吧。(喜歡動物的人會7PUPU)
▶《她和她的小鬼們》(Short Term 12/2013)
女主角葛瑞斯是一所青少年中途之家的管理人,她和同事們必須照顧與面對每一個背負著家暴陰影、性侵害、棄兒、身心疾患等不同故事,尚未成熟的破碎心靈。
是個題材沉重,但表現方式相當雲淡風輕的獨立製片;雖然葛瑞斯看起來非常堅強果斷,但其實她也有著許多悲傷的過去,正因為傷痕累累才能擁抱他人的傷痛,每個人之所以不完美所以才更與眾不同,故事強調的並不是這些孩子們的遭遇有多麼痛苦,而是應該用適合不同人的方式去欣賞、療癒每一個靈魂。
非常推薦社會工作者和教育相關工作者觀賞。
(影后Brie Larson還沒拿下奧斯卡前的好作品)
▶《盧安達飯店》(Hotel Rwanda/2004)
真人真事改編,講述1994年非洲盧安達大屠殺事件,一位盧安達胡圖族飯店經理保羅,在失控的種族衝突中將外國觀光客和一千多名圖西族和胡圖族難民藏匿於自家飯店中,並且四處周旋疏通,避免人們被屠殺的驚險故事。
全片劇情緊湊且相當精采,完全感受到四面被包圍的窒息和緊張感,尤其保羅在濃霧退去後,看見滿地屍體的場景,實在震撼無比;我們永遠會有一個問題:「為什麼人類只因為種族不同就要殺掉其他人類呢?」而除了屠殺以外,更上一層的恐怖是「漠視」;雖然再黑暗的氛圍下才能看見珍貴的人性光芒,但如果人們不能在如此悲劇中學到些什麼,這樣如煉獄般的歷史,只會一再重演。
▶《姐妹》(The Help /2011)
美國60年代種族隔離政策實施得最徹底的時候,黑人和白人不僅不能搭同一台公車,還必須使用不同的廁所,種種荒謬的政策讓女大學生Skeeter感到困惑與不滿,雖然身為白人,但從小由黑人褓母照顧的她並沒有像其他人的偏見,並且決定訪問城鎮上的非裔美國人幫傭,將她們所受到的不公寫成書,幫助非裔美國人社群進行人權運動。
比起其他講述美國黑人歷史的電影,這是一部較為「開朗」的作品,用一個非常通俗的劇情去揭示了種族議題中最赤裸的一面,逗趣的對白中藏著無盡的辛酸,笑著笑著,就哭了;所有黑人演員的演技比艾瑪史東更加出色精湛,還有撞臉二人組潔西卡崔絲坦與布萊絲霍華同台演出也相當有存在感。
▶《鯨奇之旅》(Big Miracle /2012)
改編真實事件,在美蘇冷戰時,有灰鯨一家人被困在阿拉斯加北方小鎮的冰層中,於是動保人士和記者來到這裡,用各種方法搶救這三隻珍貴的灰鯨。
其實在這個故事中,比起拯救灰鯨的主線,我覺得更有意思的是記者如何使用大眾傳播的心機,將原本沒有人關注的野生動物災難,操作成全國一心的救援大行動,還讓美蘇暫時放下心結合作起來,亦達到良好的政治宣傳,連當地靠著補鯨魚為生的原住民們,也半被迫於輿論壓力選擇了妥協,大家都來救鯨魚,不過最後是個功德圓滿的結局,雖然俗套了些,卻也熱淚兩滴。
▶《永不放棄》(Won't Back Down/2012)
真人真事改編,講一位單親媽媽和小學老師,因為看見自己有閱讀障礙的孩子在校園受到不平等的對待與孤立,而決定攜手創辦專門接納有學習障礙孩童的特殊教育學校。
這比較是一部描述小市民如何對抗社會體制「僵化」的故事,無論是權力腐敗的大人們還是整個走鐘的工會,兩位女主角真的是貴在「不放棄」的精神,正如同不要放棄學習障礙的小孩,這些小孩不是麻煩也不是討厭學習,而是整個社會不夠重視適性教育,填鴨教學侷限了人們的視野,使人思考僵化,不願意進取或是爭取些什麼,然後一切又回到原點了。推薦台灣家長觀賞。薇拉戴維絲完全精湛演出。
▶《返家十萬里》(Fly Away Home/1996)
描述少女Amy因車禍失去母親,而必須回到加拿大與父親Thomas同住;喪母又和爸爸不親近的Amy感到格格不入,直到有一天發現了一窩遺棄的加拿大雁蛋,她細心照顧直到孵出了小雁鴨,父女兩一起照顧雁鴨拉近了彼此的距離,然而根據加拿大法律規定不可以飼養野雁,除非剪掉野雁的翅膀,才能作為家禽;
奪走小雁鴨的飛行能力實在太殘忍,於是父女兩人決定將野雁送往南方過冬,以加拿大雁的外觀建造了一台輕型小飛機,訓練野雁跟在小飛機後,在冬天來臨前展開了一場長途飛行。
非常經典的電影,小時候在電視上看到這個故事,我只覺得很驚慌「為什麼要剪翅膀!😨」(笑);本作是編劇看到小飛機導引雁鴨過冬的新聞而寫出來的劇本,那個年代的電影沒有很多華麗花俏的剪輯,只有樸實真誠的劇情,加上非常動人又下得超準的配樂,與美好的田園風光;
為了幾隻野雁,兩個人可以這樣千山萬水,全片也沒有什麼說教,卻可以看到人和大自然應該要有的和諧。
(女主角是小時候的Anna Paquin)
▶《辛德勒的名單》(Schindler's List/1993)
又是真人真事改編,在二次大戰期間,德國商人辛德勒運用自己的政商關係向政府德國政府列了一份上面有一千一百多位猶太人名字的名單,召集名單上的這些人去他的工廠工作,以躲避納粹種族迫害的事蹟。
也是經典電影,應該有很多老師會在課堂上放給同學看然後叫大家回去寫心得,但不知道老師放的是不是三個小時的那個版本;這部電影小時候看和長大了來看,會有不同的感受,尤其是在感受過世態炎涼和人性醜惡,你越能瞭解辛德勒這個手腕,每一步的交涉都有多不容易,從原本因為工資低而雇用猶太人到後來想再救一個是一個的情緒轉折,他大可繼續過自己的生活,為什麼要不惜冒著失去身分階級的風險去幫助這些人?
答案其實真的簡單,因為我們「都是人」,種族屠殺是人類歷史上最醜陋的黑洞,願它永遠不再發生。
此片呈現方式(黑白中的彩色)、對白、剪接也都很有重量,更留下一句經典台詞:「拯救一個人的性命,就是拯救整個世界」(Whoever saves one life saves the world entire),如果有時間的話可以看看三個小時的版本。
▶《攻其不備》(The Blind Side /2009)
電影改編自美國美式足球員Michael Oher的自傳,描述出生於貧民區,因親生母親無力扶養而在不同的寄養家庭中成長的高壯非裔美國青少年Michael,一天被兒子也是就讀同學校的莉莉安發現他無家可歸而收留過夜;
之後莉莉安發現Michael並不是像大家所想的那樣,又不忍其露宿在外,全家人時常邀請他到家中作客,後來更直接收養了Michael,當作親生兒子般照顧,更挖掘出他在美式足球方面的天賦,最後成功簽約進入大學校隊的故事。
劇情並沒有什麼峰迴路轉之類,整部片就是暖暖的,淡淡的感動,而且可以看好幾次;最深刻的一段莫過於珊卓布拉克來到貧民區看到他成長的環境是那樣混亂,不安全,以及後段從報紙中得知與Michael同地區出身的少年死於街頭鬥爭亂槍下的消息,原本像Michael這樣的弱勢孩子,很可能也會因為貧窮而走偏成為犯罪者或淪為犯罪下的犧牲者,那麼他的運動才華就永遠不會被人發現;一個適時的小小的幫助,會改變一個人的一生。
▶《心靈點滴》(Patch Adams/1998)
改編真人真事,Patch Adams年輕時因患有憂鬱症而自願前往療養院治療,但他卻發現療養院對病人的態度相當消極令他很失望,因而決定成為一名醫生。後來他成為年紀最大的醫學院學生,他抱持著信念以各種特殊的方式面對患者,讓原本失去鬥志的患者們重新燃起希望,然而私設診所卻被校方發現,面臨退學危機…
羅賓威廉斯演過那麼多膾炙人心的正面角色,但最後因憂鬱症選擇自殺,如今再看回來《心靈點滴》,不禁顯得諷刺和格外地唏噓😢,這整部電影或許就是一句台詞:「如果要對抗疾病,讓我們對抗最恐怖的疾病-冷漠(indifference)」。
1998年的作品,就告訴我們每個人之所以「心裡生了病」,就是因為有很多的原因,最大的問題就是人們漠不關心,我們不能用很簡單的好、不好這樣的概念去邊緣化、避談精神疾患,但很可惜的是2017年的社會,似乎也沒什麼長進。
雖然這是個有點理想化的故事,但可以讓你思考生命的價值和自己想要成就些什麼?之於這個社會,之於自我。
▶《珍愛旅程》(Jane's Journey/2011)
這是一部紀錄片,並不是娛樂電影;是講述黑猩猩研究專家,也是聯合國和平使者的珍古德博士,早期如何投入黑猩猩生態研究到環境保護領域與她不凡的生涯,以及成立環保NGO組織「根與芽」和運作情形。
是非常平實的紀錄片,花了四年時間拍攝;珍古德博士今年83歲了,一個26歲就隻身跳進非洲叢林的女子,我無法不肅然起敬!她的黑猩猩研究相當重要,對動物們的熱誠更是無人能比,也許是她沒有那種高高在上的「我是人類」的氣場,動物們看起來都好歡迎她;
她說:「如果我們真的是世界上最聰明的生物,那怎麼會破壞生育我們的地球呢?」
紀錄片中有穿插一些些環境破壞的現況,如果你覺得環保啊愛地球啊這些事情感覺很無所謂,那請想想在自己不知感恩地消耗著地球資源的時候,有一個女人幾乎投入了她的一生,去彌補其他人犯下的罪孽,為的只是讓我們的下一代,還有個乾淨、尚有自然生態系的地球可以生活,這樣的善良,誰都無以回報。
希望大家喜歡這次功德無量影展,maybe下次我會來個職場血淚或道德淪喪影展吧。(?!)
#作功德
#好人平安一生長命
#幫助別人
納卡爭取獨立的悲劇 在 筆記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閱讀筆記]
【Wondero】什麼是夢想?
文/Paul
作為人類這個物種的代表,人生來迷惘。
——-
一個大學畢業生問了一個長輩:「路在哪?」
長輩反問:「你說呢?」
畢業生:「路在之後的工作?」
「工作了之後呢?」
「…存錢買房子、養小孩、養爸媽,努力工作。」
「然後呢?」
「等小孩子長大。」
「然後呢?」
「多存些錢給他好出國唸書。」
「然後呢?」
「然後等他畢業找好的工作。」
————-
薛西佛斯(Sisyphus)因為欺騙了哈帝斯跟塔納利斯(死神)而糟受懲罰,被懲罰要終日推一大石,把大石要推向高山,然而每當快推到頂峰時,大石便會滑落,他又得重推一次,終日重覆,無窮無盡。相信看過卡謬的《薛西佛斯的神話》的朋友都對這一段希臘悲劇式的神話故事感到印象深刻,在卡謬的詮釋下,他於《薛西佛斯的神話》提及:
「對Sisyphus而言,沒有主宰的宇宙既不貧寂也不徒勞。石頭的每一粒原子,夜色瀰漫的山丘的每一片礦岩,本身就形成一個世界。向山頂奮鬥的本身,已足以使其心充實。我們應該想像Sisyphus是快樂的。」
對於這個神話本身,以及卡謬的詮釋的討論素有眾家說法,今天不在此囉唆這部份,交給有興趣的部份自己去閱讀。
我個人作過許多實驗,發現越是年長、越早因為社會而變得「世故」的人,對這故事帶來的衝擊便更加巨大。
過去作為一個群體生活,集體意識凌駕了個人的意識,漸漸,隨著人在大自然競爭下的日漸茁壯,以家作為單位的小社群誕生了,再結合了這個社會逐漸的教條(可以是禮教也可以是宗教)、政治、經濟、社會、知識體系的建立,也走向分工與複雜化。
中國古已有「一日之所需、百工斯為備」的觀念,直至今日,科學的理性除去了生活中的各式神秘色彩、官僚機構式的組織為今日社會的重要單位,在越人工的地方,資本主義精神便越凌駕了其他萬種意識型態,如早期幾位提出「資本主義」這概念的人當中,有一位德國經濟學家Sombart,他對韋伯(Max Weber)的研究也造成了不少影響,其說道:「資本主義精神即是,我們對於滿足生活需求而利潤,變成了為了利潤而利潤。」
同時,左派歷史學家霍布斯邦的作品「資本的年代」裡,也清楚的描寫道,於1848年之後,革命止息,人們不再頻繁的發動社會運動,取帶而之的是全球資本主義的勝利,連續好幾年的經濟榮景,背後是超規模的全球市場的形成。在這樣的全球市場形成的過程中,許多地方逐一現代化,鐵路改變了地球的地貌。
而這樣的工業化過程,讓作為一個人的生活分裂成了不同的片段:生產是一回事,生活是一回事,社會又是另一回事,人越是以一個「我」為獨立活著,在現代就感到越疏離,儘管生活在一個分工極極複雜,「一人之所需、千萬工斯為備」的時代,生命的體驗,卻越來越像一個以「沒有面孔、沒有特色、沒有特別存在感」的小原子活著,上工的時候成為一個小螺絲釘,野心頂多催促著自己變成一個「更大的螺絲釘」,離開工作崗位時,則感受到一股巨大的無力感,儘管這種無力感是作為一個個人古今皆然都會面對的,但這種露骨的頹廢,在今天卻成為了人類常見的普遍體驗。
人,尤其是小孩子,在還有著「赤子之心」的心態的時候,天下無不是遊戲場域,對於生活單純的執著、對於自己存在的確實感、對於事物運作的好奇心,總覺得世界是「好玩」且「必要」。然而,長大的過程裡,世界不知道怎的多了許多無趣且「不必要」的色彩。
仰望天空,那裡似乎已無處可祈禱,因為在近代理性與科學方法除魅的過程下,對於許多人來說,天已與神秘的權柄脫了關係。腳踏大地,卻毫無踏實感,人像電影裡的異形用黏液建築了一個異形造的世界,我們不同於異形,我們用工業試圖打敗大自然,築起水泥和鋼筋,建立了一個人造的世界。荒謬的是,隨著人造的世界越擴大,人卻越來越被「數字化」,成為災難裡看見的死傷人數,成為績效報告裡的KPI,這個體系嚴明的社會越來越「去人化」
作為孤離的個人、慢慢淪為工業生產線與官僚機構底下的小螺絲釘,被擺放在跨地域的市場裡待價而沽,人被標上了標籤,名牌上寫著「勞動力」,以這樣的身份成為一種商品,明明在分工的體系裡,透過交換與交易而相互依賴,但生活在這樣的體系中,無力感卻無比龐大。無論以何種視角來看,我們都感受到巨大的隱形繩子牽住了四肢與喉頸:不自由。
或許這樣的窒息感從人類這種生物有意識以來,就已存在。這種巨大的繩子,過去往許是由大自然給予的,霍布斯邦於《資本的時代》指出,一直到1850年代以前,當時已躍強權的歐洲,仍然「靠天吃飯」,這是自然的牽制。而欠收或穀賤傷農的時候,隨之而來的就是革命,除了自然給予的繩圈,人與人之間的關係,形成社會,社會則構成了規範與秩序,可以看作是在「人與人之間的姿意妄為」之間,透過各種的溝通—暴力的或理性的—形成的談判結果,先秦的中國哲學,或是近代西方從馬基維利、霍布斯、洛克、孟德斯鳩…等大哲,都過著各自的觀點思考「秩序」與「自由」的關係,並提出不一樣的理論。
資本主義的生產方式、大型官僚機構與工業、唯經濟至上的心態主宰世界許多地方多年,過去仍然「樣貌可怕」,今日卻「容貌可親」,被資本主義巨大的繩圈圈住的現代人,被這個世界鼓勵以三種不同的方式爭取作為一個人的自由,分別是消費、致富、及我認為真正的「夢想」:志業的達成。
現代人太難不消費。現代人太難不去累積財富。現代人卻太容易不去思考、實踐志業—人生意義的創造。
於文初的畢業生與前輩的對話,來自於一位稍長我的學長,而另外有一位較年長,約為30歲的朋友,也曾跟我聊到類似的話題,相似度非常高:
「我的夢想就是賺夠錢,然後買一棟大房子,跟另一半安穩的守住這個窩,所以我現階段的目標就是努力工作、賺錢、升官、發財,再把謹慎的投資理財…所以我打算在OOX買一棟房子等增值再賣出去。」
「那你最想做的事是什麼?」
「跟老婆去爬山吧。老了想跟她去世界各地走走看看。還有畫畫,我很喜歡畫畫。但現在我都不敢畫了。還有寫程式吧!雖然跟現在的工作沒關係,但我其實很喜歡寫程式…。」
「那你的夢想為什麼不是跟老婆去各處看看,臺灣就很多山可以爬啊!去也很方便。或是畫畫跟寫程式呢?」有趣的是,我另外一位工程師朋友,本身很不喜歡寫程式,但寫程式這件事卻是這位長輩的樂趣之一。
「哪敢想啊!假日我跟老婆都是去兼差賣保養品,房貸也要還啊,回家剩一些自己的時間,躺在沙發上就不想動了,看個電視就想睡啦。」
「那麼你覺得你哪一天可以開始畫畫呢?」
「等我賺夠錢再說吧!」
我真心的希望他的那一天可以趕快到來,因為我認識了許多「長輩」,到了七老八十,不能動了,等到不能再鑽營利潤了,才終於覺得「賺夠錢」了。
現代人,很大部份得透過「消費」才能滿足所需,甚至「消費」還帶有了情感上的意義,透過購物「消消氣」,「購物就是爽」,消費也具有社會意義,「沒有買什麼東西,好像就很不入流」。
而社會的互動,被簡化成了「利潤」的追求,生活的邏輯、社會的邏輯、生產的邏輯,被簡化成一種「逐利」的關係,越是接近逐利的場域,思想就越發的原始:1.賺錢就對了。2.除了賺錢之外,沒有其他的責任。3.賺錢本來就是最上位的目標。
夢想,一種人在生命的虛無中對於意義的追求,被放在了「賺錢」與「消費」之後,更甚者,賺錢就是夢想(儘管賺了那麼多錢之後,還是有想做的事。)工具成為了目標,許多人的生命的方向被簡化成「消費」與「累積財富」,此事自古皆然,但在資本主義的今日卻是全民運動,這樣的全民運動更反過頭來加強了資本主義的正當性、無盡開發的正當性。
夢想呢?夢想到底是什麼。我從自己與身邊許多人的觀察上得出的一個論點,夢想比起上面那一串複雜的敘述,單純多了。
Dream is pure production。
除了吃喝拉撒睡、除了呼吸之外,社會與個人、個人的生活與生產,本來是分不開的。人喜歡做東西,人喜歡遊戲,無論是一種勞動上的生產,或是一種心智上的生產,卻讓人感到好玩甚至是興奮,懷有赤子之心在遊戲場裡實踐一件自己很想要的事情,並希望把這樣的愉快和人同樂,是許多孩子都有的經驗。
我的兩個外甥,以及很多認識的小朋友,都有對我做過一樣的事:他們組裝了積木,或畫了一張畫,或是敲敲打打動手做了一個心血結晶,做完之後,他們想拿給別人看,希望大家一起感受那股快樂,如果你的家裡有孩子,或多或少都有遇過這樣的情況。
因為夢想是一種單純的創造,一種把意志實現於現實的過程。人是生產的動物,不論勞心或勞力,生產的過程就是一件快樂的事情,一個透過「自己」選擇,或是「後來認可」的選擇的生產過程,人在這樣的過程中實踐自己。
這樣的孩子的遊戲,於長大後,若用他來養活自己就會成為一種志業,利用餘暇再做多半就成為了一種「興趣」,但無論如何這樣的遊戲,都會激起人的熱情。
「想做」、「願意做」、「願意為它犧牲」。
然而,長期以來,夢想,卻始終受限於現實,難以達成。不管哪個時代的人,都有其舒適圈,以及其一陳不變的生活迴圈,人在不斷的推大石中掙扎。
什麼是夢想?
夢想是一種在跟現實妥協的風險中的自我實現,一種打造「單純的生產物(Pure Production)」的過程,而人作為社會的動物,是難以姿意妄為,必然受到他人的牽制,在今天,這樣的牽制力量還來自於巨大的社會系統,可是一旦經過考驗,最後淬煉出來,一種自我實現的實踐,那便是夢想。這個夢想可能只完成想像裡的三成、四成或五成,但不失於其意義。因為人生來迷惘,我們卻在當中找到了方向,並在自然的考驗、他人的考驗、自我的考驗下,把意志實現於現實,意義便誕生了,一種經過試煉的自由。
夢想是如此的重要,一種人生意義的實踐過程,但今日的我們只把它拿來當作廣告詞,當作為消費而消費、為利潤而利潤的糖衣,或根本不當作一回事,只享受在資本主義精神當中。
引用來源:https://woundero.wordpress.com/2013/08/02/dream-is-pure-production/
納卡爭取獨立的悲劇 在 志祺七七 X 圖文不符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記得打開CC字幕 #星火燎原 #道歉大賽
✔︎ 成為志祺七七會員:http://bit.ly/join_shasha77
✔︎ 訂閱志祺七七頻道: http://bit.ly/shasha77_subscribe
✔︎ 追蹤志祺 の IG :https://www.instagram.com/shasha77.daily
✔︎ 志祺七七 の 粉專 :http://bit.ly/shasha77_fb
各節重點:
【臺灣焦點】
00:30 南方澳斷橋事件相關後續
02:10 台中火警兩名消防員犧牲
03:05 其實台灣也有《禁蒙面法》?
【國際關注】
04:38 香港實施《禁蒙面法》
05:57 NBA的反送中風波
07:35 伊拉克武力鎮壓示威民眾
08:58 厄瓜多進入緊急狀態
10:00 蘇格蘭獨立公投再起?
【溫馨新聞】
11:09 嘉義新榮戲院正式歇業
【 製作團隊 】
|企劃:土龍
|腳本:土龍、力寧
|剪輯後製:絲繡
|剪輯助理:絲繡 & 范范
|演出:志祺
——
【 本集參考資料 】
🔸南方澳大橋事故後續
→ 南方澳大橋坍塌初判鋼索腐蝕 鋼索未納檢測釀悲劇:http://bit.ly/2VxHlOA
→ 【南方澳後續】斷橋拆除工程9日啟動 預計下月15日完工:http://bit.ly/2LYszx7
→ 港務公司董事長「被請辭」 藍質疑交部斷尾求生:http://bit.ly/2Vp196A
→ 8橋樑從未檢修! 港務公司緊急發包:3個月內完成:http://bit.ly/337AvBU
→ 宜縣幫南方澳大橋檢測2次 105年才發現是港務公司管轄:http://bit.ly/2OxwR0c
→ 南方澳斷橋》105年檢測只靠目視 黃國昌轟港務公司渾然未覺:http://bit.ly/35sN0tQ
→ 南方澳大橋案進入司法調查程序 健行科大:絕不偏袒:http://bit.ly/30YGQOz
→ 南方澳斷橋》漁工悲歌 李麗華:岸邊洗澡、颱風天不能下船:http://bit.ly/3218SKu
→ 南方澳斷橋》燭光閃動 百位外籍漁工追思逝友:http://bit.ly/2Voxx9k
→ 台灣外籍漁工們,真的是「自願」睡船上嗎?以南方澳漁港事件為例:http://bit.ly/35n2K1w
→ 「工作與生活都在船上」漁工6〇悲劇 漁工團體引韓國政策呼籲:應禁止雇主讓漁工住漁船:http://bit.ly/2p2oajK
🔸台中違建工廠大火 兩消防員殉職
→ 台中2消防員罹難 民團籲通過消防法「別再犧牲性命」:http://bit.ly/2IA8fQG
→ 「消防員為何要拿命去搶救沒有人的鐵皮工廠」?藍委籲《消防法》儘速完成修法:http://bit.ly/33g9X1q
→ 黃昭順控時力「卡」消防法 徐永明回批:作賊喊捉賊:http://bit.ly/2Oz0ZYL
→ 台中大雅工廠火災 市府:沒有工廠登記:http://bit.ly/2AXpk2t
→ 台中鐵皮工廠惡火兩消防員殉職 不排除配電線釀禍:http://bit.ly/2MtqRmr
→ 台中農地違建大火 燒出管理死角:http://bit.ly/2oeTqvT
→ 消防員搶救工廠火警殉職 4年13人:http://bit.ly/35hrdVL
→ 徐國勇要檢討大雅違章工廠火災 否認懲罰指揮官:http://bit.ly/2IwPoph
🔸台灣也有禁蒙面法
→ 集遊法是否改禁蒙面規定 徐國勇:我認為可以:http://bit.ly/2MseTJE
→ 為蒙面法槓柯文哲 徐國勇:把依法行政相關規定看清楚:http://bit.ly/2orlcFs
→ 柯:集遊法也禁蒙面 徐國勇反駁「看清楚規定」:http://bit.ly/2MoeGat
→ 北市遊行「禁蒙面」被徐國勇打臉 柯P:不要讓警察很為難:http://bit.ly/2LZHBCT
→ 台灣集遊法也禁止蒙面?徐國勇解釋:與港府《禁蒙面法》大不相同:http://bit.ly/30USJoN
→ 台灣集遊法也禁蒙面!台權會促民進黨快刪除:http://bit.ly/2MlobHq
→ 蔡回應禁蒙面法 籲港府與人民對話:http://bit.ly/2MoP9hf
🔸港府啟動緊急令,頒布禁蒙面法
→ 【反禁蒙面法1006抗爭】破萬香港群眾集結上街 港府譴責暴徒令社會陷混亂:http://bit.ly/2orltrY
→ 香港反送中遊行和平結束 大部分示威者蒙面:http://bit.ly/33gd4Gq
→ 香港示威者冒雨抗議禁蒙面法 多人遭警拘捕:http://bit.ly/31XKlpG
→ 港鐵48站續停運 多個商場關門櫃員機遭毀:http://bit.ly/321fTLh
→ 泛民提禁制令欲暫緩禁蒙面法 港高院拒批:http://bit.ly/2VoAh6P
→ 馬鞍山人齊聚新港城中庭 朗讀《香港臨時政府宣言》:http://bit.ly/2pZPCzb
→ 香港實施《禁蒙面法》限制示威,但美德法的先例都顯示「沒有幫助」:http://bit.ly/2nyPaHa
→ 香港緊急法的第一夜:14歲少年中槍重傷,全港城市機能停擺:http://bit.ly/337GfeW
→ 香港啟動《緊急法》:52年來第一次,《禁蒙面法》5日0時生效:http://bit.ly/2LYyLVT
→ 港反蒙面法實施後 首次有人被起訴:http://bit.ly/2ATI0QC
🔸NBA和南方公園
→ NBA後《南方四賤客》也低頭?網:向中國道歉大賽開始:http://bit.ly/32bHV6Q
→ 火箭隊總經理「撐香港」但球星哈登卻道歉,NBA總裁:支持言論自由:http://bit.ly/31ZvJGr
→ NBA 火箭隊總經理推文惹爭議,騰訊下架所有賽事直播:http://bit.ly/2M22Xj3
🔸伊拉克示威鎮壓 超過百人〇命
→ 伊拉克鎮壓示威 至少逾60〇 上千人傷 :http://bit.ly/2Mlp5ni
→ 「把我們〇光,或者我們把政府換掉!」伊拉克切斷全國網路、血〇鎮壓「無大台」示威:http://bit.ly/2p3SH0B
→ 貧窮的怒吼 暴力壓制難平息伊拉克浴血抗爭:http://bit.ly/3155Wvm
→ 伊拉克反政府示威5天近百〇 聯合國:必須停止:http://bit.ly/2p4fQjk
→ 伊拉克爆發示威政府禁網路 年輕人照樣有方法傳消息:http://bit.ly/30ZuDJs
→ 伊拉克示威延燒 緊急國會恐遭杯葛:http://bit.ly/2p5ZbMa
→ 掃平IS以來國內最慘重衝突 伊拉克反貪示威5天造成近百人〇生:http://bit.ly/2IzZDsZ
→ 伊拉克總理承諾改革 盼平息近百〇抗議潮:http://bit.ly/2p1YB2a
→ 伊拉克反政府示威 增至104〇6000多人受傷:http://bit.ly/2IAEQFK
🔸厄瓜多示威
→ 燃料漲引發10年最大示威 厄瓜多宣布緊急狀態:http://bit.ly/2MrmXu5
→ 【反政府野火燒全球】厄瓜多抗議高油價釀大規模衝突 總統宣布進入緊急狀態60日:http://bit.ly/2AXtPu5
→ 厄瓜多明年退出OPEC:http://bit.ly/2OsBx7s
🔸蘇格蘭爭取獨立遊行
→ 爭取蘇格蘭獨立 逾20萬人愛丁堡上街遊行:http://bit.ly/2LYzR3X
→ 蘇格蘭爭獨立 逾20萬人上街:http://bit.ly/33eVNxl
🔸新榮戲院 歇業
→ 嘉市新榮戲院最後巡禮 上百名教師來觀影:http://bit.ly/2AVoIKT
→ 〈嘉義〉37年新榮戲院 9月底熄燈:http://bit.ly/33cRItF
→ 嘉義最後1間! 二輪片戲院將熄燈:http://bit.ly/3108VVN
→ 嘉義新榮老戲院將熄燈,市府盼朝藝文空間方向發展:http://bit.ly/2pTtsyd
→ 不敵娛樂型態改變 嘉市最後一間二輪片戲院熄燈:http://bit.ly/2Mu2ipz
【 延伸閱讀 】
→ 報導者》年度調查報導:造假.剝削.血淚漁場:http://bit.ly/2nyI7hG
→ 3大爭議,「禁蒙面法」可能會讓香港愈來愈亂:http://bit.ly/2pZLhMj
\每週7天,每天7點,每次7分鐘,和我們一起了解更多有趣的生活議題吧!/
🥁七七仔們如果想寄東西關懷七七團隊與志祺,傳送門如下:
106台北市大安區羅斯福路二段111號8樓
如有業務需求,請洽:hi@simpleinfo.cc
納卡爭取獨立的悲劇 在 台灣須從「納卡戰爭」獲得啟示- 國際 - 中時新聞網 的相關結果
納卡 地區住民以亞美尼亞族為主,在蘇聯時期係以「自治州」形式納入亞塞拜然管治,納卡共和國在蘇聯解體、地區權力重組之際以「住民自決」之名宣佈獨立,並 ... ... <看更多>
納卡爭取獨立的悲劇 在 獨立近30年不被承認的「納卡共和國」,埋下亞美尼亞與亞塞拜 ... 的相關結果
納卡 全名「納戈爾諾-卡拉巴赫」(Nagorno Karabakh),絕大多數為亞美尼亞族人,1991年獨立但未獲國際承認。近30年前埋下的火種,在21世紀劇烈升溫, ... ... <看更多>
納卡爭取獨立的悲劇 在 高加索衝突悲歌納卡區半數人口流離失所- 新聞- Rti 中央廣播電臺 的相關結果
納哥諾卡拉巴克位在亞塞拜然境內,居民卻為亞美尼亞人,當地分離主義份子一再爭取獨立,經常在亞塞拜然和亞美尼亞之間引爆衝突。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