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星飯店烤鴨二吃,限時贈送第三吃+蒜炒時蔬!
每日限量供應,請務必提早預約才吃得到,尤其是週末喔
-
台北外帶外送好店推薦第二十彈:台北六福萬怡酒店
疫情期間我會協助推廣餐廳外帶外送的訊息,有需要幫忙分享的店家,歡迎透過粉絲團訊息與我聯繫,相關注意事項我放在最後方唷
-
敘日全日餐廳x粵亮廣式料理,聯手推出星級美食外帶外送服務!
西式料理、中式美饌全吃得到,還有超值划算的三人合菜、四人合菜
-
🔹粵亮靓皮烤鴨二吃
烤鴨餅皮共有菠菜汁馬告、全麥老麵、紅蘿蔔刺蔥三種口味,搭配哈密瓜、小黃瓜、蔥段等多種配料,將烤鴨的吃法玩出新花樣
🔹翠玉白塔香爆鴨架
第二吃選擇炒鴨架,炒出香氣的九層塔和鴨肉實在好搭,底層的娃娃菜可以再沾裹上醬汁一起吃,重口味好吃過癮
🔹蘿蔓生菜蛋白炒鴨鬆
第三吃選擇較爽口的生菜鴨鬆,新鮮蘿蔓葉不僅補充了生菜營養,更有去油解膩的功效,讓烤鴨三吃的三道料理完美搭配著
🔹蜜汁叉燒皇
叉燒口感處理的十分細緻,口感柔嫩不帶腥味,將蜜汁醬的美味牢牢鎖住,恰到好處的鹹度單吃就很好吃
🔹廣州叉燒蝦仁炒飯
炒飯往往是考驗廚師功力最簡單的方式,這盤有過關喔!粒粒分明的米飯保有迷人鑊氣,即使冷掉還是好香而且不會油膩
🔹魚子燒賣
用料相當實在,可感受到豬肉與海鮮交織出的鮮甜層次,推薦給愛港點的人必點啊
🔹金沙流沙包
超爆漿流沙包,一口咬下直接噴出來,大家吃的時候一定要小心燙口
-
台北六福萬怡酒店
敘日全日餐廳 食記介紹:https://tenjo.tw/courtyardtaipei-sunrise/
地址:台北市南港區忠孝東路七段359號
電話:02 6615 6526
外帶:自取取餐時間 11:30~14:00 17:30~20:00
外送:即日起至2021.6.30,消費滿NT$2,000,即可補貼外送計程車資NT$200,單筆訂單補貼乙次,恕不得累加且不與其他優惠合併使用
-
「美食不能亡」餐廳宣傳注意事項:
1. 為了避免發文氾濫而失焦,不會所有來訊的店家都發,網路上已有各種刊登外帶外送資訊的平台,也有著比我更多的粉絲和關注,請體諒我只是想選擇適合我的讀者的內容
2. 餐點我一定要先吃過,才有辦法發文推薦,要是我喜歡所以分享,不會只是複製貼上官方資料,請體諒我必須向讀者們負責的心情
3. 餐點照片我會自己拍攝,雖然比較麻煩還要在家裡擺盤,但也是種更真實的呈現,不會看起來像是在廣發商業訊息
4. 疫情期間上述的粉絲團發文模式,我不會收取任何費用,大家一起加油、度過這次難關!
真的有需要幫忙的店家,請直接私訊我吧,別不好意思☺️
-
歡迎追蹤周花花ig https://www.instagram.com/tenjochou
翠玉娃娃菜全聯 在 賴叔閱事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學會感謝那,錯的人」── Duncan Taylor the Big Smoke
Patreon 免費 link:
https://www.patreon.com/posts/33769495
Medium 訂戶 link :
https://link.medium.com/1akfbjYSP3
//
喂又係 #酒精抗疫 嘅時間。
呀,其實上次介紹過支 Bowmore Small Batch ,嗰陣已經係 1 月 17 日,即係武漢都未封城囉,邊度有「酒精抗疫」呢個諗法啫?莫講話搶廁紙啦,當時口罩都未使搶到排隊排通宵。而家睇返,真係有種彷如隔世嘅感覺。
不過,生活還是要過的。既然大家未買到口罩咯,粗粗地袋落信封,下次再攞出嚟頂住先 (按:鬼唔知四個鐘就要換一次?「換」嘅前提係有新嘢可以代替吖嘛。冇新嘅,換條鐵?咁你情願唔戴,定係戴住個舊嘅先?) 再唔係,後生細仔買個豬嘴,搭配濾罐濾棉,都係一個折衷嘅辦法。
當然啦,當我都寫得出嚟嘅時候,我相信新填地街啲濾罐濾棉已經賣到斷市架喇。機會都係留畀有準備嘅人嘅……我呢啲,最叻都只係大年初三去咗百佳買定兩條皇冠廁紙嘅啫。
- - -
2020 年要重複返 2003 年「沙士」嘅抗疫之戰,對於唔同年齡層嘅朋友嚟講,可能有唔同嘅感受。
後生啲嘅, 17 年前毛都未出嘅,對時任特首董建華嘅印象大概會比較依稀,反而可能記得董太董趙鴻娉全副保護衣咁去牛頭角下邨勸啲婆婆「洗手洗手洗手」。
好似我呢啲,當年已經要考中學公開試嘅,當然就會記得,喂屌,戴住口罩喺幾百人嘅試場入面疾走行書三小時係相當之辛苦嘅一件事。又會記得,有首群星合唱嘅歌叫《同步過冬》,同 “We Shall Overcome” 一樣,旨在鼓舞人心。
2003 年嘅香港,仲有一啲會「問責下台」嘅高官。衛生福利及食物局局長楊永強喺 2004 年 7 月呈辭,源於立法會發布沙士調查報告之後,三大黨民主黨、民建聯及自由黨一致要求楊永強問責下台。董建華力保多時都保佢唔住,當年北京亦唔介意犧牲楊永強去平息民怨。
嚟到今時今日,大家會旨望邊一個高官下台? 2019 年年中嘅「反送中」事件搞咗大半年,連一個警員被紀律處分都冇,咁更加唔好講高台「引咎辭職」。咎?邊度咎?佢哋根本唔覺得自己有錯喎。而家嘅中南海就更加唔使講啦,「止暴制亂」咁大義凜然,連鄭若驊想唔玩,北京都用專機從倫敦接佢返去「接受治療」咯。
- - -
有人話,香港人有啲命苦,苦在每個特首下台之後,接任人往往更加乞人憎,導致大家不其然地懷念上一個。呢種感覺,我諗喺梁振英當政時期,大家懷念曾蔭權嗰陣會最深刻。而明明當年「當奴」喺立法會同黃毓民或者梁國雄針鋒相對嘅時候,大家都覺得曾蔭權副嘴臉好難睇。
但原來,所有嘢都只係相對嘅,並非絕對嘅。 Relative, not absolute (except vodka).
因為有梁振英,我哋學識懷緬甚至同情曾蔭權。因為有林鄭月娥,我哋甚至覺得原來葉劉淑儀呢個姐姐好似仲醒過佢。
亦因為有而家「忠誠勇毅 (進) 、有事打倒褪」嘅警隊精英,我哋更加敬佩無畏無懼出生入死嘅消防員、資源緊絀但係迎難而上 (直至今次終於要罷工) 嘅醫護人員。多謝毅進仔展示公務員有權用盡、玩官僚程序、耍官威嘅醜陋陰影,反襯出消防同醫護人性嘅光輝。
- - -
喺一個意難平嘅晚上,我斟咗一杯 The Big Smoke 嚟飲。望住呢杯金黃色嘅液體,首先令你諗起啲乜?係尿呀。其他威士忌,我唔會咁講,但係唔知點解,呢支標榜煙燻味濃厚嘅蘇威,我隊個鼻落去聞,就係聞到陣阿摩尼亞味。
不過本住人一世物一世嘅精神,我都係再仔細啲去聞一聞,強勁的煙薰及泥煤味,突出得有啲離諎。
冇嘅, the Big Smoke 挑選咗盛產泥煤嘅 Islay (讀法係「 i - 拿」,唔係「 i - 尼」或「 Is - 尼」) 嘅一眾年輕威士忌,混合釀成。係呀,個個𡃁仔都好重煙薰味喇,咪好似當年古惑仔旺角揸弗人咁,個個 MK 金毛又黑色恤衫扣少兩粒鈕,好爆呀,但鋒芒太露,反而俗套。
飲埋佢啦,都係煙熏味,中後段再逐啲滲多啲出嚟,放大到最後。冇喇,獨沽一味,聞唔到飲唔到其他味,或者純粹係我先入為主嘅問題,但係 the Big Smoke ,真係令入坑不久嘅我知道,即使對於泥煤或者煙熏嘅獨特風味再情有獨鍾都好,始終有一個限度,過咗火位,就係浮誇。
日後遇到其他比較柔和而又不失性格嘅威士忌時,我都會暗暗地感謝 the Big Smoke ,畀我知道何謂適可而止。
臨尾附上官方 tasting note (賴叔英譯中) 畀大家參考返:
聞香:油膩,工業用 (?!) ,甜灰 (?!?!) ,乾草棚,驅蟲劑 (……)
嚐味:青檸、奇異果、提子、草藥、重奶油、煙熏青口及灰燼味
餘韻:疊加嘅煙熏、厚重而油膩。更多嘅奇異果、蜜瓜及漸進嘅鹽味、乾橙,略帶辣椒及朱古力味
- - -
[頭盔] 賴叔係鼻敏感患者,嗅覺係正常人一半;又由於青春期喪食白烚翠玉瓜同娃娃菜,味覺都係正常人嘅一半。
所以,我講啲咩都好,大家最好 take it with a pinch of salt 。唔好阿叔講乜就講乜,自己用個鼻、用條脷,試真佢。 [/頭盔]
翠玉娃娃菜全聯 在 賴叔閱事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我嘅新朋友: #WforWhisky 》
前言:之前預告過,賴叔今年會試新嘢,其中一樣就係寫威士忌喇。 Patreon 、Medium 及 Facebook Page 讀者都可以睇,希望與眾同樂。
Patreon: https://www.patreon.com/posts/32893057
Medium: https://link.medium.com/zjPqbnyw02
- - -
W for Whisky. 威士忌,香港人讀音係「威士己」,常用俗語包括「威過威士忌」 (而我唔清楚咁即係有幾威?) 。
喺進一步寫落去之前,我要戴個頭盔先:賴叔係鼻敏感患者,嗅覺係正常人一半;又由於青春期喪食白烚翠玉瓜同娃娃菜,味覺都係正常人嘅一半。
所以,我講啲咩都好,大家最好 take it with a pinch of salt 。唔好阿叔講乜就講乜,自己用個鼻、用條脷,試真佢。
- - -
我同威士忌嘅第一次接觸,應該係 2011 年左右,某次中學預科同學食飯,有個做 retail marketing 嘅朋友 (仆街佢最近 like 咗我個 page ,唔知佢記唔記得呢單嘢) ,一人醒咗支實驗室 test tube 類嘅物體。
我返屋企一打開,哇, 43% 濃度酒精。咁當年我都出名係一個「酒精」嚟嘅,中學飲 Diamond Black (唔係 Jolly Shandy 已經好叻) ,大啲飲樽裝 Smirnoff Vodka Premix ,之後十年八載主要都係青島啤。純粹鍾意飲酒,冇咩品味可言。
咁一個「酒精」遇到高濃度酒精,當然就係試咗先講。一嘢 good 落喉嚨度,下一次噴返落鋅盤度。哇屌你鹵味,火燒喉嚨咁撚樣。沖完水之後,我二話不說成支 test tube 掉咗落垃圾桶。
就咁樣,第一次,完咗。就好似,青頭仔第一次想一桿入洞,點知卡咗喺對方大髀內側,動彈不得,磨多兩嘢,就繳械。
嗰一次,我以為自己呢世人都唔會再飲啲咁高度數嘅嘢。
- - -
又幾年後,日本威士忌風潮席捲全港,連原本孤寒度縮,啤酒都要飲獅威 (又好似冇咁誇) 嘅大學同學都要買支「響」嚟飲。咁人家盛意拳拳攞支唔知 17 定 21 (後來好似仲喺佢屋企見過特別版嘅盒) 年日威出嚟,點好意思拒絕呢又?
於是,一人一隻玻璃水杯 (真係飲水或者飲可樂嗰啲) ,斟少少,懶係聞下香,哇好和諧好 harmonic (按:「響」洋名叫 “Harmony”) ,然後慢慢咪少少,咪少少。吖,又唔係咁嗆喉啫,仲幾順喉添!
呢位朋友日後好似仲有買過啲唔知竹鶴定白州同大家分享,不過我印象一般,感覺麻麻地。或者係先入為主,覺得「響 17 」嘅順喉舒服啲。
後來我去日本旅行都有嘗試搵威士忌,睇下帶唔帶到支返香港。但係香港人去旅行真係唔係人咁品,啲舖頭見到你係香港人已經避之則吉。而去到免稅店見到嗰啲都係冇年份但又一啲都唔平嘅東西,就索性放棄。
- - -
2016 年,某次行誠品,我見到有個叫 vomFASS 嘅專櫃,賣油賣醋賣威士忌。咁我又膽粗粗去望下啦。酒精嚟架嘛。
吖,主打係蘇格蘭威士忌,另外有啲愛爾蘭嚟嘅。其他地方如美國嘅、其他品種如 VSOP 之類,都好似有少少。
咁我唔識飲威,就純粹按地方同名字去揀喇。我一向對愛爾蘭呢個國家有啲好感 (曼聯一代隊長堅尼 Roy Keane 都係愛爾蘭人) ,而當時有支出品叫 “Brothers in Arms” ,我鍾意。
店員當時講咗一堆嘢,大致意思係酒廠兩兄弟,各自釀咗桶嘢,一桶醞釀咗 21 年,一桶 14 年熟成,溝埋一齊,就係呢支神嘢。咁好啦,買支試下, 500 mL 都要近千銀。
咁當年賴叔好明顯係唔識嘅 (而家都唔見得好好多) ,當時飲嘅感覺,就係,吖,幾有層次,餘韻都幾強烈,吖,咁。
2020 年,我再做返少少功課,發現原來 Brothers-in-Arms 出自 Teeling ,酒源分別係一款 21 年 Sherry (雪莉桶,唔係雪梨) 同另一款 14 年 Bourbon (波本桶) 。
釀酒嗰兩兄弟姓 Teeling ,佢嘅祖先同長輩都先後開過酒廠,近代啲嗰間叫 Cooley ,1987 年成立,大約十年前被 Beam 收購,現為日本 Suntory 子公司 (因為 Beam 畀 Suntory 食咗) 。相信由 vomFASS 自家裝瓶嘅 “Brothers-in-Arms” ,酒源可能出自 Cooley 。
- - -
呢篇大致寫咗我初嚐 Whisky 嘅第一段路,下次,會再講下我喺朋友嘅介紹、薰陶同荼毒 (!!) 之下,點樣走過 2019 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