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研究:疫苗突破性感染較多無症狀 症狀較輕 較少後遺症和住院
近來國人對於所謂突破性感染聞之色變,但突破性感染真的有這麼恐怖嗎?讓我們來看看英國對於施打疫苗後再突破性感染患者的研究。主要想探討會突破性感染的危險因子,還有感染後的症狀為何。
1.刺胳針感染醫學期刊9月1日刊登英國倫敦國王學院的研究指出,疫苗仍能提供保護力,防止重症、住院及後遺症,突破性感染的風險極低。
2.這項研究採用病例對照研究方法,資料來自英國超過100萬名成年人在應用程式「covid症狀研究」(COVID Symptom Study)上所記錄的疫苗施打狀況及染疫記錄。突破性感染者是在2020年12月8日到2021年7月4日間接種至少一劑疫苗,並去抓出在注射疫苗後陽性確診者。然後再以年齡,性別,醫護人員與否,來抓出有打疫苗檢查陰性的對照組,和沒打疫苗檢查陽性的對照組。
3.結果在124萬名打完一劑疫苗的成年人,發現有6030人(0.5%)出現「突破性感染」。
在97萬多名打完兩劑疫苗的成年人,發現只有2370人(0.2%)出現「突破性感染」。
4.容易發生突破性感染的風險因子:
超過60歲較衰弱的年長者在接種第一劑疫苗後: 風險是1·93倍
生活在較貧困地區的人接種第一劑疫苗後:風險是1·11倍
沒有肥胖的人接種第一劑疫苗後出現突破性感染的機率較低:風險是0·84倍
p.s.衰弱frailty是在老人醫學中很重要的一個概念,不是所有老人家都衰弱,也有很健康的老人!老人衰弱是有評估量表的,這群人可能容易失能,跌倒,住院等等。
5.受試者施打的疫苗為輝瑞BNT、莫德納以及AZ
第一劑:BNT 44萬,AZ 75萬,莫德納一萬七千人
第二劑:BNT 33萬,AZ 62萬,莫德納3417人
6.在出現突破性感染的人當中,和沒打疫苗感染者相比:所有的症狀都比較少。
無症狀感染的機率打一劑增加了63%,打二劑增加了94%
所有急性症狀打一劑減少了26%,打二劑減少了31%
住院的機率打一劑減少了69%,打二劑減少了73%
出現長期副作用(Long COVID)的機率,打兩劑減少了49%
7.有快兩倍的機會即使感染也是無症狀感染,特別是在60歲以上老人。這個對於個人來說應該算是好事,但對整體防疫來說比較麻煩,就是無症狀感染者比例變多。
8.結論指出,對於放鬆NPI的措施,特別是這篇找到容易突破感染的三個族群,即使在打過疫苗後可能都要小心。此外這三個族群可能值得考慮施打加強針。
04b解讀:
1.首先要強調突破性感染本來就是可能出現的。即使是BNT,保護力95%,也是指相對於沒打疫苗的人降低你95%的得病機率呀。而英國這篇研究已經是Delta開始流行的時間,打完兩劑疫苗發生突破性感染也不過千分之2。你不能只放大這個2,忘記那998人還是沒有染疫的呀。
2.打疫苗後即使突破性感染,所有症狀都比較輕,也有近兩倍無症狀感染的這件事,對個人來說是好事,但對整體防疫來說當然就比較麻煩了。
對高風險已接種疫苗者,比方說這次台灣的機師,應該還是要定期檢測,避免因為無症狀感染而讓Delta溜進來。
未來如果Delta進社區,對打疫苗後的長照機構服務人員或是醫護人員來說定期檢測也很重要,避免傳給病人。
3.接種第一劑疫苗後到第二劑之前,在這三群人比較容易發生突破性感染,對於目前我們台灣多半人衝第一劑的政策也有啟示。在一定的覆蓋率後應該要回頭衝第二劑覆蓋率了,且可能該從老人家,肥胖者開始。
4.英國近來也要準備公布其加強針(booster)的政策了,這個針對突破性感染的分析可說是目前為止規模最大的,內容也很重要,告訴我們哪些人是比較容易發生突破性感染的族群。未來應該要針對這群人優先考慮施打加強針的政策。但這些人施打加強針是否能夠有效增加保護力,則有待更進一步的研究了。
同時也有15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5,350的網紅阿Q verycute,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本週週記列表] -家裡有噪音腦神經衰弱 -小涵成為疫苗認證的老人 -情侶可以看對方手機嗎 -約會時作什麼事最扣分 你的贊助將會使我創作更強大 https://reurl.cc/7rZlKd 按讚阿Q的FB :https://goo.gl/QWYBHS 按讚小涵的FB :https://reur...
老人衰弱 在 李翁月娥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新北的長者幸福了🥰一口氣增加三家日照中心🥰
阿娥今天很高興陪同侯市長參加 #新北日照中心聯合開幕啟用典禮,#慈濟基金會 與 #新北市政府 合作成立 #長照推展中心(新北日照中心蘆洲、三重、中和)三家聯合開幕典禮,#慈濟蘆洲靜思堂 成為 #新北第50家日照中心,室內環境寬敞,室外又有柳堤公園環境優美,在社區內真的非常適合長輩在地安老,樂活的新去處,課程多元,不僅有 #日照服務,也提供 #長照諮詢,運動健身,讀書會等還有共餐。#侯友宜市長 也 #鼓勵民間機構多投入,光靠政府的力量有限,新北市 #目標是60家,到今天為止52家成立,未來還有 #8家籌備 中,#預計明年可以達標。民間和政府一起努力共同打造 #安居樂業 的環境。
—————————————————————————————
有以下狀況的人,都可以透過手機(市話)撥打 #1966長照服務專線 或向 #各縣市長期照顧管理中心 提出申請喔!
📍#65歲以上獨居老人、#衰弱老人:65歲以上獨居或提不起勁、體重減輕或是下肢活動緩慢無力的老人。
📍#失能者:失去生活自理能力,如行動不便、需要協助吃飯、上廁所、洗澡、平地走動和穿脫衣褲等的65歲以上老人、55歲以上原住民、不分年齡的身心障礙者(領有身心障礙證明或手冊的失能者)。
📍#50歲以上失智者:表達能力降低、記憶力下降、睡眠障礙、產生幻覺等疑似失智症狀,或確診為失智症。
🔸申請長照管道①:#撥打1966長照專線
🕛服務時間
週一至週五:08:30 ~ 12:00、13:30 ~ 17:30。
📞撥打方式
手機或市話皆可直撥「1966」,前5分鐘免付費。
✍️打1966「前」,我該做什麼?
建議您先備好以下資訊:需要接受照顧者的姓名、年齡、居住地址等基本資料及狀況,主要照顧者/聯絡人的姓名、電話。
🤗打1966「後」,會發生什麼事?
透過語音選單,將轉接到縣市的照管中心,中心人員會協助了解是否符合申請資格。只要符合資格,中心將派照管專員到家評估,依照顧對象的需求量身定做照顧計畫,並與家屬說明政府補助額度,找到最合適的長照資源。
🔸申請長照管道②:#親自洽詢住家附近照顧管理中心
🕛服務時間
週一至週五:08:30 ~ 12:00、13:30 ~ 17:30
可先撥電話與照管中心聯絡,確認好相關資訊後再前往洽詢。
🔸申請長照管道③:#長照出院準備服務
🏥出院「前」評估
由醫療專業人員或照管專員與病患、家屬溝通,提供照顧資訊,如果有長照需求也符合資格,直接可在醫院內評估長照服務需求。
🏥出院「後」使用
由於住院期間就進行長照服務需求評估,所以出院後可快速取得居家服務、復能、喘息、簡易生活輔具等長照資源。
除了可以透過1966長照服務專線申請政府資源協助外,也可撥打 #家庭照顧者專線 0800-507272尋求支援,讓您在長照的路上不孤單。
衛服部長照專區:
https://1966.gov.tw/LTC/cp-4495-48857-201.html
媒體報導:
https://reurl.cc/dVa1gV
老人衰弱 在 國家衛生研究院-論壇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台灣65歲以上老人的已有5.4%是衰弱症,而41.5%的老人屬衰弱前期】:家住宜蘭礁溪的80多歲王奶奶,患有糖尿病,生活自理不成問題,每次回診都很有精神地走入診間。但上個月被診斷心血管阻塞,她被突如其來的消息擊潰,開始憂鬱、沒有胃口,家人一開始沒有注意,一個月後,社區診所醫師見到王奶奶竟坐著輪椅,呈現失能狀態。
王奶奶的故事是輕忽衰弱導致的悲歌,衛福部國健署透過「長者衰弱評估」數據推估,台灣有近3萬名長輩可能成為下一位「王奶奶」。目前國內85歲以上長者每4人有1人可能衰弱,以去年39萬名85歲以上長者計算,我國可能衰弱的長者約為9.7萬人,其中恐有三成不自知。【註1】
《台灣中老年健康因子及健康老化長期研究》分析指出:台灣65歲以上老人的已有5.4%是衰弱症,而41.5%的老人屬衰弱前期;衰弱可以說是一種身體不穩定的狀態,看似健康,一旦跌倒、肺炎等,身心狀況就急轉直下。
■老年症候群
是指老年族群常見的健康問題,例如衰弱、譫妄、憂鬱、營養不良、多重用藥、認知功能問題、失禁、跌倒、壓瘡以及疼痛等,其定義為「多重因素的健康狀況發生在同一個老年人身上,累積的效應造成多重器官系統的功能受損,導致個人較不容易應對所遭逢的生理及心理挑戰」。
■常見的老年症候群表現為「衰弱症」及「肌少症」
一、「衰弱症」
是老年人進入失能前的徵象,包含非計畫性的體重減輕、做任何事情感到疲累、身體的活動量不足、手握力差、行走速度緩慢。
▶衰弱症有五大指標:包含「肌力下降」、「走路變慢」、「體重減輕」、「倦怠感」,以及「較低的身體活動量」。只要符合3項,就可稱為衰弱症;符合兩項則是衰弱症前期。
二、「肌少症」
肌少症指的是肌肉減少,造成骨骼肌質量與強度逐漸流失的症候群,其伴隨而來會造成生活功能下降、生活品質變差,甚至有較高的風險發生醫源性傷害,進而造成死亡。【註2】
▶肌少症:據國民健康署統計,台灣老人肌少症男性為 23.6%,女性為18.6%。等於全台每4個男性長輩、每5個女性長輩就有一人,陷入跌倒、失能、臥床,甚至死亡的風險。【註3】
■何謂「衰弱症」
老人家抱怨全身無力、越來越走不動,或是沒有活力,但病人大多數把這種疲憊感和虛弱現象當成正常的老化而置之不理,或雖然已經覺得身體很不對勁,但卻不知道該怎麼辦,求助無門。
「衰弱」聽起來很抽象,即使聽到醫師提出此病症,卻還是不了解其中的含意。目前大多認為衰弱症(frailty)是一個臨床表徵,代表病人處於一個失衡的健康狀態,如果遭受外界壓力,就難以維持身體的恆定,進而導致後續的失能。
許多國內外文獻都指出,處在衰弱狀態的老人,日常活動功能和認知功能退化較快、容易跌倒、住院率和死亡率也較高。台灣2010年的統計資料則顯示,患有衰弱症的國人有較高的機率罹患心血管疾病、肺臟疾病、腎臟疾病、糖尿病、關節炎、骨質疏鬆症和癌症。由此可知,衰弱症是老人功能退化的一個重要指標,對於老人的生活功能和生活品質也是巨大的威脅。
■如何早期篩檢衰弱症
Fried學者在2001年提出衰弱症的主要5項臨床指標(Fried frailty phenotype),並以此為依據來定義衰弱症。
這些臨床指標包含:
1.非刻意的體重減輕
2.自述疲憊感
3.肌力下降
4.行走速度變慢
5.低身體活動量
若以上5項指標之中:
▶符合0項為:健康(robust)
▶符合1~2項者歸為:衰弱前期(pre-frailty)
▶符合3項以上就認定為:衰弱症(frailty)
目前的研究大多依據此評估工具來界定衰弱症,是目前最常用的篩檢方式。上述的每一項臨床表徵都會造成身體的功能下降,彼此更會互相影響而造成惡性循環,唯有早期辨識衰弱的表徵,並且早期診斷造成衰弱的原因,提早介入,才有機會讓病人的功能回復,避免後續的失能和衍生的疾病。
■衰弱症的治療方式可分為以下幾個方向來討論
1.針對潛在可治療的病因來介入
包括心臟衰竭、慢性阻塞性肺病、糖尿病、貧血、甲狀腺機能低下、癌症、感染、失智症、憂鬱症、疼痛、營養不良等,加強現有疾病的控制之外,也需簡化不必要的用藥。
2.定期疫苗注射
例如流感疫苗、肺炎鏈球菌疫苗,預防可能的併發症。
3.充足的營養攝取
飲食中必須確保足夠的熱量以及六大類食物的均衡攝取,尤其要注重高品質蛋白質、足夠的維生素和礦物質的攝取。
4.規律的運動習慣
規律運動不僅改善身體的功能也有助於情緒的穩定,可以分為以下幾大類運動:
(1) 有氧運動:例如慢跑、快走、爬山、游泳,可以增加心肺功能,並強化心血管疾病和肺部疾病的控制。
(2) 阻力運動:例如重量訓練或彈力帶運動,可以改善肌耐力,增加關節穩定度,預防肌肉萎縮、增加骨質密度、使步態穩定,減少跌倒的發生率。
(3) 柔軟度運動:例如拉筋運動,加強肌肉伸展和維持關節活動度,改善肌肉疼痛。
(4) 其他:例如太極拳可以增加平衡感,減少跌倒。
(5).改善情緒,維持正向的心理狀態,若有疑似憂鬱症或其他精神科疾病應盡早就診給予適當治療。
(6).加強社會的支持,親友的陪伴。【註4】
近年來,「肌少症」和「衰弱症」都被認為是「老年病症候群(geriatric syndrome)」的表現,兩者可能都和肌肉骨骼系統的老化相關,也都會造成臨床的不利結果,但目前認為兩者仍有區別。
衰弱症的主要表現是較差的功能儲備,且引起的原因範圍很廣,並非都跟骨骼肌的量與功能相關,還包括了心理及社會層面(例如認知、社會支持及環境因素)等。【註5】
台灣將在2025年進入超高齡社會,老年醫學專家周明岳說,照顧長者健康除慢性病防治,應更多轉向於預防失能,包含預防肌少症及老年衰弱,以及住院後功能保持。
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社區健康組研究員劉家秀說,透過運動方案可逆轉年長衰弱,從去年9000多人方案參與者,參與前有20%有衰弱狀況,但參與後衰弱降到17%,長者自閉、退縮的狀況也改善,也會鼓勵地方投入鼓勵長者社會參與、避免孤獨的健康方案。【註6】
【Reference】
1.來源
➤➤資料
∎【註1】
(元氣網)「鬱卒體衰,8旬嬤竟失能1個月!長者衰弱7警訊別輕忽」:https://bit.ly/3bPRAIb
∎【註2】
(長庚醫訊) - 第四十二卷第一期 110年1月1日發刊)「銀髮族的養「肌」飲食」:https://bit.ly/3iye0Py
∎【註3】
(天下雜誌)「年紀漸長,健康不是吃飽就好!台灣特色飲食法,同時抗失智、衰弱」:
https://bit.ly/3bQ7jqH
∎【註4】
(彰化基督教醫院)「衰弱症的早期篩檢與介入」:http://bit.ly/3bSW1Ca
∎【註5】
(台灣家庭醫學醫學會)肌少症簡介:https://bit.ly/2LCj35z
∎【註6】
(中央社新聞粉絲團)「台灣將邁超高齡社會 預防肌少症老年衰弱成課題」:http://bit.ly/39ZeVVp
➤➤照片
∎( 國民健康署-健康九九)「老人衰弱症-向衰弱SAYNO!」:http://bit.ly/3qyKhJ6
∎【註4】衰弱症的5項臨床指標
∎衰弱症 – 你不可不知(一):http://bit.ly/2XPTrEA
衰弱自我檢視共五個問題,可從衰弱的英文「FRAIL」來記憶。
▶Fatigue(疲倦):您是否感到疲倦?
▶Resistance(耐力):您是否能爬一層樓?
▶Ambulation(行走):您是否能走一個街區?
▶Illness(疾病):您是否有五種以上的慢性病?
▶Loss of weight(體重減輕):你是否體重減輕大於5%?
2. 【國衛院論壇出版品 免費閱覽】
▶國家衛生研究院論壇出版品-電子書(PDF)-線上閱覽:
https://forum.nhri.org.tw/publications/
3. 【國衛院論壇學術活動】
▶https://forum.nhri.org.tw/events/
#國家衛生研究院 #國衛院 #國家衛生研究院論壇 #國衛院論壇 #衛生福利部 #國民健康署 #高齡長照 #衰弱症 #肌少症 #老年症候群
衛生福利部 / 國民健康署 / 財團法人國家衛生研究院 / 國家衛生研究院-論壇
老人衰弱 在 阿Q verycute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本週週記列表]
-家裡有噪音腦神經衰弱
-小涵成為疫苗認證的老人
-情侶可以看對方手機嗎
-約會時作什麼事最扣分
你的贊助將會使我創作更強大
https://reurl.cc/7rZlKd
按讚阿Q的FB :https://goo.gl/QWYBHS
按讚小涵的FB :https://reurl.cc/vjpr1
追蹤阿Q的IG:https://goo.gl/skazcG
追蹤小涵的IG:https://reurl.cc/7v4O9
加阿Q的Line:https://line.me/R/ti/p/%40akx4430u
老人衰弱 在 林子民中医师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失眠怎么办 | 失眠看中医
很多人都有試過失眠,有些人是偶爾的失眠,而有些人卻是長期的失眠。
心理學家指出80%的人失眠都是由於心事所造成的,很多失眠都是因為工作、 學習、家庭、 人際方面出現的原因所導致的。除了心理和環境因素以外,某些疾病比如神經衰弱、神經官能症、更年期綜合症、貧血等也能導致失眠。
失眠的人可以通過中醫方藥及針灸來調理治療失眠的問題,中醫可以根據不同的症狀來辨證分型,給予不同的方藥來調整;針灸的效果也都是很明顯的,臨床上主要針灸的穴位有神門、安眠、百會、四神聰、三陰交、內關等。
除了求助醫生,我們也可以通過其他的方式來緩解失眠。遇到焦慮的情緒,要適當的轉移注意力,適量的做一些運動來排解;在睡眠方面,我們也應該要養成早睡早起、按時睡覺及起床的習慣;晚飯後不喝茶及含酒精的飲料,並養成睡前不看手機的好習慣。
章節
0:00 失眠序幕
0:20 失眠概況及原因
1:12 如果一直睡不着,应该怎么办呢?
1:55 还有什么原因会造成失眠?
2:12 失眠的人可以通过中药及针灸来治疗失眠的困扰
2:33 针灸或按摩治疗失眠的具体穴道
2:47 其他帮助睡眠的方法
追踪更多的林子民中医师
Facebook ➡︎ https://www.facebook.com/lintzemin/
合作邀请 ➡︎ [email protected]
或 whatsapp ➡︎ https://api.whatsapp.com/send?phone=60169175256
BGM:
Song: Marin Hoxha - Battlefield (feat. Rachel Leycroft)
Music provided by Vlog No Copyright Music.
Video Link: https://youtu.be/HJvQ9uApTZc
#林子民中医师 #失眠 #陈宇慧中医师 #健康 #養生
老人衰弱 在 SBD Taiwan 邱個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枯木逢春 #林永昌醫師 #邱個Chill
這裡是充滿歡笑及溫暖的長青訓練基地,有一群專精於力量訓練的大力士,還有立志拯救衰弱老人的暖心醫師。在這裡,他們枯木逢春。
林醫師的枯木逢春訓練法的原理是什麼呢?讓我們繼續看下去~
🚩 林永昌醫師訓練診所:
地址: 屏東縣潮州鎮延平路164號
電話: 08 7897342
🚩 林永昌醫師枯木逢春 Facebook粉絲專頁:
https://www.facebook.com/EvergreenMusclestrengthtraining/
#屏東潮州 #SBD專科講堂 #SBDTaiwan #逆轉衰弱
❤️ 廣告/業配合作 Email聯繫邱個:chiou@sbdapparel.com.tw
❤️ 邱個IG: @chiougrr
➤ 邱個穿得SBD:https://www.sbdapparel.com.tw/
➤ 折扣碼:【CHIOUGRR】
歡迎成為SBD頻道會員,小額贊助,支持我們製作更多更棒好看的節目!👍
未來除了頻道搶先看,還會有更多獨家頻道會員專屬影片❤️
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OpNfxhmQt6NVq2AzP3VBEQ/jo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