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去年下半到今年上半年度缺乏好萊塢商業大片的日子,幾乎全都擠在近幾週上映,讓人陷入選擇障礙的處境。但其實看得心滿意足、渴望動筆書寫的並不多,於我而言,先有《黑寡婦》和《自殺突擊隊:集結》,而後為《#噤界II》,尤其是《噤界 II》,作為一部沒有存在必要的延伸續集,它出乎意料地細膩完整,緊湊流暢,且依舊井然有序塑造出一個高潮迭起、面面俱到的故事,全然不輸首集,除了 Emily Blunt 目光如炬的情緒力道以外,當然更勝一籌在 Cillian Murphy 深邃而精湛的詮釋。
⠀⠀⠀⠀⠀
這個 John Krasinski 打造出的末日寂靜世界,狹小,簡單,不容保持沉默,沒有太過複雜的故事設定或情節發展,即使嗜血怪物伺機而動,一切仍從人的真實情緒反應塑造衝突,推進劇情,因此顯得極其真實極其自然。首集之所以迷人,還有一點在於夫妻同心的默契,Emily Blunt 和 John Krasinski 的互動處處流露信任與尊重,即使無法言語,兩人緊靠肩膀,視線不離著孩子們的所在,不經意形塑出愛昇華後的具體樣貌。綠色雙眸閃耀著美麗和堅毅,宛若一股剛柔並濟的迷人特質,隨著導演的鏡頭語言,似乎多數觀眾都懾服在真實夫妻之間、主角與掌鏡者間那強烈的情感連結,無形之中與絕望外界隱隱抗衡著。
⠀⠀⠀⠀⠀
「人們一直問我,到底為何想拍攝一部恐怖片?但其實我沒有,只是選了一部以家庭為主軸的電影,剛好有點駭人。當時,讀到劇本初稿的時候正值 Emily Blunt 生完二女兒,我覺得這部電影足以給為人父母相當重要的啟示。」
⠀⠀⠀⠀⠀
第一集,叩問的是你願意真正為你的孩子做些什麼?第二集,大人們被現實消磨得漸漸失去希望、裹足不前,《噤界 II》再度拋出質疑,父親的壯烈犧牲化作殘酷成年禮,逼得孩子不得不一夕長大,那當一個家的重擔同樣落在孩子們的肩膀上,你又願意信任你的孩子到什麼地步?
⠀⠀⠀⠀⠀
此次,世界擴大,還有其他不願束手就死的生還者,但往往靠著自私自利、苟且偷生才得以保住性命,Cillian Murphy 總能撐起如此脆弱、掙扎、一閃而過的人性厚度,進而承擔起為人父親的責任。自生命的終點開始,兩條故事線各自蔓延,相互呼應,一個向外求援,一個靜候曙光,不但要與怪物鬥智,還得與自相殘殺的同類鬥勇,透過聽覺以及未知恐懼,時時刻刻牽動觀眾的敏感神經。雖然邏輯上浮現些許瑕疵,卻也更佩服編導縝密縫合劇情的巧妙手法,慎重說好一個末日後的成長故事,從一位媽媽帶著三個孩子奮力求生,到孩子挺身而出守護彼此的過程,不賦予過大的格局與命題,遠比多數著重於毀滅或拯救地球之災難片來的出色太多。
⠀⠀⠀⠀⠀
《噤界 II》本質雖為一部老派的電影,但也是其難能可貴之處,談親情之血濃於水,談尊嚴得親手贏得,而身處一個不容發出聲音的世界,最大的錯誤往往是人們選擇沉默以對。
聽覺障礙特質 在 河西羊的健聲房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大象可以用人類聽不到的次聲波(20Hz以下)交流,次聲波因為聲波波長長,容易避開障礙物,而可有較長的傳播距離。大象的耳朵甚至能感知到100公里外的天氣變化,透過次聲波的聲響來預測暴風雨的方位,並向有雨水的方向遷徙。
這聽覺的妙用可是驚人呀!
人類的聽覺範圍在20~20,000Hz,其中200~6000Hz這段聲音頻率負責了語言上的子母音特徵,子音在2000~6000Hz,母音在200~2500Hz,加上人腦對這些特徵能處理,所以造就了人類的語言能力。
而且奇妙的是在聽覺上特別強化的泛音在2000~5000Hz,而當人咽部空間開闊時,也會強化其2000Hz以上的高頻泛音。這由聽、發與訊息處理的三個特質都隱隱相互交錯,而且相互加乘,只能說是造物主的奧妙吧!
~~~~~~~
※ 一對一視訊個人課,請私訊
1. Skype ID: https://join.skype.com/invite/jxPHO1DdHiXT
2. Line ID: joseyang9287
※ 健聲房公開班,台北(7/25、9/18、11/20),高雄(8/21、12/11):
https://www.cln.com.tw/school_openclass_info_165_.html
※ 客製化 聲音講座、課程邀約,請洽清涼音文化
官LINE ID @clncln
電話:07-8033096#17
聽覺障礙特質 在 社會心理,從他們到我們-林仁廷 諮商心理師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轉貼分享】什麼是神經系統的阻礙?--聽覺者的隱形阻礙
。
「溝通」是人類最重要的功能
然神經系統先天性的缺損、某種不解,阻礙了生理層面的訊息接受,造成社交困難,最後是人際退縮。
從社群中被迫脫離是為了減少挫敗,然孤立會帶來更大的心靈問題--孤單。人心一旦被動、消極、斷連結,後面就會衍生更多身心症狀(是一種替代性表達),社會繼續誤解、污名、標籤化...個人最後跌入萬丈深淵。
。
亞斯特質是情緒系統不能解碼的隱形障礙
溝通缺乏情緒參數,會造成認知偏誤
閱讀障礙等類也會造成社交困難,聽覺障礙也是
你會發現,都是「溝通訊息」的不足所致,各障礙只是接受管道不同。
。
大家看一下這篇,心理歷程寫得很清楚。
然後怎麼接受現況作選擇
。
我的這一篇大家也可以參考,是從受方(與聽障者溝通後的感受)來寫
https://sn094545.pixnet.net/blog/post/400355756
。
------
底下為文摘:
。
在任何情境的溝通都能順利接收訊息、幫我向其他人解釋我的狀況...
。
害怕一件自己不能控制的事情,而忽略目前還有的東西,太蠢了。障礙不會消失,生活中的不方便還是存在,也一定會有碰到挫折的時候,但如果只活在過去自暴自棄的狀態,當下的狀況也不會變好。
對現在的我而言,挑戰生活中的不順利是很有趣的事情,我把自己帶入玩遊戲的體驗,嘗試用不同的方法去應對,碰到不順利就換個方式繼續闖關。
用不同的角度去看待障礙這件事情,就會跑出很多選項,我只是在這麼多的選擇中,選擇了我覺得最棒的選項,並且實踐這個選項罷了。
。
https://opinion.udn.com/opinion/story/6785/5097261?fbclid=IwAR3DT1sX_ttSVV4N5YzLJM6SV714MCQ_f2t40vJbg8odWQy-cM8rNYiYsUo
聽覺障礙特質 在 寶島特宣團-障礙沒不對自然就是美 - Facebook 的推薦與評價
【聽覺障礙-王曉書】 特質1️⃣有程度之分,聽障並非都完全聽不見2️⃣可能會有上身傾向說話者的行為3️⃣常是看見別人的反應時,才跟著反應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