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臺北渣打公益馬拉松人生的初半馬個人成績1:56:15🏃🏻♀️
我的跑跑人生從國小開始,其實國小不是最好的選手,但我一直都很喜歡跑步、勝利、被誇獎的感覺(真的很浮誇的一個人😟),國中項目800、1500公尺,到國三因為覺得八百、千五太累🤣,而且跑不出什麼符合預期的成積,就想說最後一年來報一個一圈就可以解決的400公尺好了,結果成績出乎意料的不錯,種種機緣後來進了麗山高中體育班就讀,正式接受田徑訓練,並轉項專攻400公尺跨欄、兼項800公尺。
話題有點扯遠了哈哈,其實主要是表達以前我是訓練偏短的項目,雖然高中時期課表安排也有長距離的訓練課表,但這次挑戰21K半馬競賽,長度真是從前我無法想像的,且大學畢業後主要轉到體適能產業,工作與運動型態的轉變,再加上長期跑步訓練可能造成心理上疲乏,讓我對於跑步訓練並不像之前這麼追求,最重要的是,老實說到底為什麼要花錢受罪去跑步🤣🤣🤣🤣🤣🤣🤣🤣🤣🤣🤣
會決定報名參加渣打馬,是因為 Coach阿儒 蔡孟儒 Meng-Ru Tsai學長堆坑😎剛好缺一個人團報,行政職離職後正在休息、準備的狀態,應該能夠好好的準備就決定參加了。但...實際上,跑是有跑,但跑量真的很~低,我都不好意思說🤭
我對自己的訓練課表規劃主要是以功能性訓練,再加上跑步機上的間歇跑,搭配偶發的3-8K路跑😟依照這3-8K路跑的成績,原先設定這次初半馬7分速或是能完賽就好了🤣因為我對這麼長距離的成績沒有概念...
跑渣打馬前很擔心自己準備不足,問了許多前輩的經驗,得知渣打馬通常都很冷,所以我也預備了許多防寒物品,但好險跑完氣象才開始轉壞😍太幸運了!
附圖有NRC的分段資料,可以看出來我原本對成績渴望真的沒有很大😂起跑人真的太~多了,一開始也沒有想要往前擠的慾望,但第二公里開始...進入一個流暢感覺就降不下來了🤔🤔🤔降下來覺得太可惜,就一直催促自己的腳往前邁進,直到7公里腦子才浮現自己到底為什麼要來參加哈哈哈哈哈,可能是進入我的第一個撞牆期,當腦子回過神的時候,身體開始覺得難受,也因為沒有同伴,就在賽道上物色人選跟在後面逼迫自己突破撞牆,不曉得有沒有這個理論方法,但這方法對我宇宙無敵有效,眼睛死盯對方的步頻、跟著他的步頻、只要我的步伐比他大,我就會超過他😏😏😏
就依靠這樣的偷吃步,讓自己再達到一次流暢的感覺,直到超越對方、維持速度,折返後前開始上坡,上坡是很令人痛苦的存在,但我從學生時代就很喜歡上坡的感覺,那種身體傾斜、股二頭肌酸痛、意志力磨鍊的種種感覺都讓我很享受(大概是有點自虐吧哈哈哈),折返後開始我不擅長的下坡路段,再加上一連三個髮夾彎🤪轉彎加下坡原來是我的弱點🤔16K開始跑者們好像散開又或是路變寬,17K失心瘋亂跑配速飆到5分速,小腿開始僵硬又只能到人多的地方找兔子了🐰🤭
到了19K進了河濱,身體跟心理真的備受煎熬,小腿僵化、腳踝的舊疾也開始反應不適,看到旁邊有跑者用走的,真的也很想放棄,但只剩下2K啊啊啊啊啊啊,2K好像很短,但真的有絕望的感覺🤯真的完全是用意志力完賽的🤢🤢🤢
最後2K還一堆攝影師,還要保持面部表情真的很拼哈哈哈哈哈哈 ‘謝謝各位攝影師大大😍辛苦了’
我的初半馬成績不是最好,但是我覺得已經比我的預期好很多了!我今年的年度目標其中有一項是半馬以5分半速達成,結果我出乎意料的在1月就達成了,我太小瞧學生時代累積的老本能力,所以我得上修我的目標了🤔🤔🤔
接下來要認真規劃自己跑步的課表,我舊有學生都知道,我應用在學生身上的課表,我都會用自己的身體感受過一次或以上,才會實施在學生的練習裡,從前帶跑團都是搭配其他跑步教練的專業知識,我是從旁協助學員的跑步動作矯正、針對跑者肌力或是伸展類的單元性課程。想試試看為自己設計的跑步以及功能性肌力訓練,對我的跑步成效有什麼樣的結果,期待4/28的女子馬拉松能夠展現更好的成績!
PS雖然我是馬場小菜鳥,但還是遇到好多夥伴,還有以前跑團學生熱情的加油❤️
可惜還是有遺漏一些夥伴沒有拍到照片,我們下次馬場見😍
放上照片的夥伴們不想曝光可以跟我說唷👌
#渣打馬
#沒有成積只好露腹肌 (誤)
#追求更好的自己
#初半馬破2🤩
#阿酸教練跑跳蹦
股二頭肌僵硬 在 Ken's Yoga Life 阿肯師的瑜伽隨記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如何在扭轉中防止下背痛? 如何正確的作扭轉?
#Ken的瑜伽解剖學讀書心得 👨🏫
===
原文: Yoga Anatomy: Prevent Low Back Pain in Twists
https://www.yogajournal.com/…/yoga-antomy-prevent-low-back-…
作者: Ray Long
==
#開場白
其實我們很多人在練習瑜伽時,常常會習慣把如何趕快進入到那個”對”的體位深度,看得比如何安全的進入那個體位法重要。扭轉是一個很好的範例。稍微回想上一個你作的扭轉體位法(任何一個)。你是否在進入體位法的時候首先是想著如何做得更深,而不是先思考我該啟動哪幾條肌肉來幫助我安全的扭轉?如果答案是”是”的話,這也許就會是你扭轉時下背痛的理由。
(重要)但其實這個原則應該不只適用在扭轉,在任何需要移動的體位法中,#先穩定,#再動作 應該是不變的真理。
而隨著我們年紀增大,有一定的機率其實我們會有椎間盤退化的風險,也就是椎間盤失去水分而慢慢的空間變小距離降低。這會造成僵硬跟下背痛,而且會越來越惡化。甚至有某些比例的人會有沒有痛感但卻有椎間盤突出的問題。這些椎間盤的問題限制了脊椎的活動度,更會造成我們在做需要靈活度跟脊椎彈性的扭轉時更加的疼痛。
然而,如果我們可以正確的練習扭轉的話,它其實有機會可以讓你的下背變得很舒服。扭轉可以啟動脊椎周邊的肌肉跟核心肌群,增加穩定度的同時可以增加血液循環跟氧合作用。扭轉似乎也可以增加椎間盤的水分,而這些都有機會可以抗衡我們潛在椎間盤退化的風險。
#在你扭轉之前
在你扭轉之前,第一步就是要先學會如何透過啟動腰椎附近的肌肉來穩定你的核心。第二步,千萬不要扭轉得太深,除非先穩定的動作已經變成你的習慣了。特別當你已經有下背痛的症狀,上面提到的這些對你來說特別重要。
研究顯示:那些有下背痛問題的病患通常伴隨著無法有效啟動腰椎附近的肌肉,同時核心肌群也相對比較弱。那好消息是什麼?如果按照上面講述的順序來練習,有很大的機會你不但在扭轉時不會下背痛,另外即使離開墊子你也一樣會有個不痛的下背。
要穩定身體的任何一部分,毫無疑問的你必須啟動肌群。以扭轉來說,你會需要專注在脊椎附近的肌群。包含,腰大肌,腰方肌,臀肌,而這些都連結到一個包圍脊椎附近的筋膜。另外也是非常重要的一個,腹橫肌,收縮腹橫肌就像提供身體一個四周包覆的緊身衣一樣,同時它也連結到胸腰筋膜(顧名思義連接胸椎跟腰椎,是一個三層的結締組織)。另外身體左右兩側負責扭轉動作腹斜肌,也連到同樣一個筋膜(胸腰)。
#胸腰筋膜 是一個非常重要的筋膜。因為它不僅負責肩胛到骨盆間的力量轉移,同時也對保持薦髂關節的穩定扮演一個重要的角色。有趣的是,其實收縮腹橫肌跟胸腰筋膜會增加腹內壓,迫使你的腹內器官往腰椎的方向擠壓進而增加腰椎穩定度。(當然有明顯的腹部問題,腹直肌分離,疝氣,懷孕等等的狀況在練習扭轉前最好先諮詢醫生。)
啟動跟穩定這些肌肉是很重要的,因為其實脊椎不是被設計來過度的扭轉,如果你稍微看一下脊椎小面關節的設計(這部分等我拿到骨頭人再深入研究一下XD),這些關節的設計可以保護我們不會過度的扭轉,但相對的,如果我們在扭轉的時候沒有先穩定相關的肌肉,你就在冒著讓你的椎間盤跟小面關節不舒服的風險,進而導致疼痛。(就扭轉來說,腰椎大概提供5度,胸椎大概30多度)
#聰明的口令(#或是自己練的時候該怎麼做)
通常在扭轉開始前,我通常會下口令請學生啟動他們的腹橫肌(或是啟動臍鎖),因為這個動作必須發生在任何扭轉之前。要做這個,想像你要用力把肚臍上方兩吋的位置往腰椎後面靠近。這個動作將會啟動腹橫肌也同時會收緊所有胸腰筋膜來保護你的背。
Ken的口令:吸氣向上延伸,吐氣先確定收緊核心後,再扭轉。跟著呼吸再慢慢加深深度。
接著我們再來看看在練習馬力奇C扭轉 (Marichyasana C) 的時候,我們要如何利用腰大肌,腰方肌,臀肌跟膕旁肌來達到穩定。
首先,坐在墊子上右腳往內收踩地板,左腳向前方延伸。右手往後一擺撐地上,左手環抱你的右膝,準備向右方扭轉。在完全進入扭轉前,先試著用左手把右膝抱靠近身體,但接著不要完全用手的力量,但加上用髖的力量把右大腿跟軀幹拉靠近。這個動作啟動了你的腰大肌,髖屈肌,同時穩定了你的腰椎。接著主動用力把你的右小腿往大腿後側靠近,這啟動了你的膕旁肌。同時,啟動你的臍鎖,來穩定你的核心肌群。再透過把伸直的左腳腳根往地板壓的動作,來收縮左側的臀大肌。
先停一下,在扭轉之前,先感受一下這些動作帶給你骨盆的穩定感。
好,只有在以上敘述的穩定工作被完成了後,你才算準備好了要進入馬力奇C的扭轉。將你的右腳腳球穩定的踩地板,感覺要將它帶離中線往外(但沒有移動),這同時也會鼓勵你外側的膕旁肌(正確的說是股二頭肌)啟動等長收縮,最後,才啟動你的腹斜肌群來達到扭轉的動作。就像是你利用核心的力量來啟動扭轉,本質上,你同時兼顧了穩定又同時做到扭轉的動作。
所以,#只有當你能努力的將這樣的穩定功課結合在你的瑜伽練習中,#你才有本錢能夠持續一直練習下去。
所以,再度強調,不只是扭轉,在各個體位法的練習中,核心跟相關肌肉先啟動,穩定關節(肩腰髖等等),再進一步做動作才是最安全有效的喔。
Ken的瑜伽解剖學讀書心得,我們下次見~~~ Namaste
股二頭肌僵硬 在 尼西健康小學堂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每次提完重物肩膀就會跟檸檬一樣酸
怎麼轉頭怎麼伸展都不會好,該怎麼辦呢?
肩膀痠痛的問題平凡的出現在我們身上
不論是提完重物、上完重訓、甚至是騎完車
兩邊的肩膀就會無比痠、拼命想要用手把他揉開
究竟為什麼會這樣呢???
除了跟最常提到的姿勢有關以外,今天要跟大家分享一個小秘密
「你手抓握的緊繃程度,會跟你的肩膀痠痛有關係」
怎麼說呢?
現在邀請大家進行一個小實驗:
第一步:自然將左手垂下,放鬆的擺在身體旁邊
第二步:很用力、非常用力的把拳頭收緊,緊到整隻手都在抖
第三步:感覺左側的肩膀張力,是不是變得緊又酸呢?
可能有些人感覺不是這麼明顯(天哪你的肩膀已經很僵硬了!)
是什麼原因造成拳頭緊握跟肩膀張力有關呢?
是因為我們的手臂筋膜鍊之間會互相傳遞力量,所以當你拳頭用力握緊時,那股力量會經過一層層筋膜最後傳到肩膀,所以肩膀就會跟著變得緊繃!!
那平常我們該如何解決這個問題呢?
1. 當要拿重物時,你可以試試手提的部分放輕鬆一點,使用肩膀附近的大肌肉穩定肩膀
2. 假如你要騎車,可以試著使用更多的大肌群去穩定上半身,包括:胸大肌、二頭肌等等
車手常見的問題其中之一就是肩膀會很酸,
前幾天聽別人分享:在路上看到很多人騎車都是不斷聳肩、手肘伸直卡在握把上。這樣真的是一件很傷肩膀的事情啊!!
想知道更多關於車手的秘密嗎
「發掘車手的秘密,車手常見問題與矯正性運動」
https://www.facebook.com/events/12736620126761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