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謝大家這幾天熱烈的討論,
我想說說這2個主角的故事,文末有「無獎徵答」XD。
.
「寶貝女友」今年31歲,小學三年級某天傍晚,偶然目睹爸爸在房間和別的女人做愛,被爸爸打了一巴掌。經過一陣家庭革命,媽媽帶著她出去住,為了扛起家計,媽媽一天做三份工作,根本沒時間顧她。每天晚上,她都在門邊坐著吃泡麵加波卡,還有一瓶15元的麥香紅茶,等媽媽回家,雖然很想睡,但都撐著不睡,用筷子戳自己的太陽穴提神……。
.
「寶貝男友」今年28歲,父母都是公務員,教養風格較嚴厲,小時候考試沒有100分的話差一分打一下的那種家庭。他的兩個哥哥都是公務員,可謂「繼承家中衣缽」,相較之下,他考了3次高普考還沒考上,又沒有穩定工作,幾乎每次回家都只有被「羞辱」的份。
.
兩人在網路上認識,一開始是台北-雲林的遠距離,但交往一年後,他實在受不了女友如「無底洞」的不安,最後有點半推半就地搬到了雲林和她同居,在斗六一家手機殼攤位打工。她急著結婚,認為結婚才是保障,可是每次兩人討論到這件事情的時候,他卻覺得「現在這樣不是很好嗎?」,實際上,他是害怕婚後失去自由。
.
在一起兩年多,她老是覺得他工作不夠穩定,只要看到他在家打英雄聯盟,就會念他(讀到這裡有沒有覺得她跟誰很像?);他已經被念習慣了,索性買了鐵三角的入耳式耳機打電動,沒想到某天回家發現耳機線被剪斷,他覺得她亂動他東西、不尊重他;她覺得那是因為他總是「不聽她說話」,才出此下策,兩人因此大吵一架,他想出去靜一靜,她執意不讓他離開,最後他情緒失控、破口大罵,搞到隔壁鄰居老王都跑來關切了。
.
「也有公司找我去上班阿,只是我不想要而已!」他說自己有「計畫」,事實上已經創業過兩次,但因未經仔細評估,都失敗收場。兩人常因工作與結婚問題爭執,她因為不安全感,爭執時常會一直追問他,直到對方說出「自己想聽的答案」,若對方不說話,就會「全自動」往最壞的角度去想、各種小劇場無限上演,也常因此陷入低落的情緒。
.
為了在「風暴下生存」,他總是想等情緒風頭過後再討論,沒想到最後經常是「被逼到不得不討論」。他一直用冷戰的方式來表達他的不合作,但是愈躲,她反而愈焦慮、覺得他一定有鬼,更緊抓不放。
.
他們的朋友勸他們分手(或許都跟你想的一樣),實際上兩人也分過不少次,但後來總又在她的求情下複合,這樣風風雨雨過了好幾年……
.
「他對我好的時候,真的很好……唉,可能我有病吧,遇到了不然要怎麼辦(台語)?」她說,其實她知道可能是自己放不下,畢竟「都已經」31歲了,又在他身上「燒」了這麼多時間。
.
「可能我也有病吧,才會一直跟她在一起,哈哈。」他說,依然低頭打電動,目前打算過一天算一天……
.
從這些資訊中,你能猜到兩人可能是岡田9種愛情性格中的哪一種性格*嗎(猜中的沒獎品但應該滿爽的)?
a.邊緣型 b.逃避型 c.妄想型 d.自戀型 e.依賴型 f.反社會型 g. 強迫型 h.演技型 i.亞斯型
#出題的益賢表示為了增加難度所以此題是多重選
.
另外,這樣的「劇本」熟悉嗎?你身邊是不是也有這種「願偶難離」或「歹戲拖棚」的組合?如果兩人真的不適合,為什麼不分開?
.
5/26晚上9:00-10:00, 心理師想跟你說 的 蘇益賢臨床心理師將公布答案**,並和大家一起解開這段「追逃感情」背後的人格祕辛!
--
*這裡的小活動並非要大家充當專家,事實上岡田的9種人格也不等同於DSM-5 中人格違常(PD)的診斷(畢竟PD的診斷是需要更多專業資訊的),主要是希望培養大家對這些性格的敏感度,以及一起思考:當某種類型的個性影響到感情時,我們可以怎麼做?
**雖然兩位主角是虛構人物,不過性格類型我已經請他先寫在紙上,所以應該不會更動啦~
「自戀型人格男友」的推薦目錄:
- 關於自戀型人格男友 在 海苔熊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 關於自戀型人格男友 在 急診女醫師其實.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 關於自戀型人格男友 在 海苔熊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 關於自戀型人格男友 在 [討論] 你身邊有沒有病態自戀型人格- 看板WomenTalk 的評價
- 關於自戀型人格男友 在 理解自戀型人格》 最近我常被問的事情就是, 心理師 - Facebook 的評價
- 關於自戀型人格男友 在 自戀 的評價
- 關於自戀型人格男友 在 教你一秒辨識渣男!心理師:接近自戀型人格?!【#醫師好辣 ... 的評價
- 關於自戀型人格男友 在 [討論] 男友是自戀型人格怎麼辦? stacy0533 PTT批踢踢實業坊 的評價
- 關於自戀型人格男友 在 [討論] 自戀型人格不適合戀愛? - Boy-Girl | PTT學習區 的評價
自戀型人格男友 在 急診女醫師其實.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http://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739361
#片田珠美《#自戀病:從奧客、隨機殺人犯、怪獸病人到暴走老人》
這是一本我最近在看的一本書,( 大家應該也知道我很喜歡看這些有關探討異常人格或犯罪心理的相關書籍XD),作者片田珠美,是一位精神科醫師,及京都大學兼任講師, 也是寫出許多暢銷書的作者……看完以後頗有心得,在這裡跟大家分享(≧∇≦)
――――――――――――――――――――――――――――――――――――――――――――――――――――――――
「我也知道你們很忙,很累,很辛苦,病人很多,甚至還有人在急救,」
「但,為什麼沒有立刻來看來處置我(我家人)?為什麼沒有面帶笑容溫柔親切?」
每個時代都有它特殊的心理病理現象,而我們所處的正是自戀症流行的時代。希臘神話曾描述一位俊美的少年,面對著一泓池水,全神貫注欣賞著自己的影子,終至於憔悴而死。佛洛伊德借用了這個神話,以比喻人類的自戀現象。有人認為專注於自己的一切,忽略了公共生活的目標,是現在社會的特徵;也有人指出,當今許多心理學者,特別強調自愛、自我成長、自我實現等,可能對自戀現象產生加強作用;也有人認為現在的年輕人,逃避婚姻和扶養子女,保持獨身,或者是熱衷追求時尚和名牌,化妝和整型,在網路上塑造「網美」形象追求人氣,但內在卻空空如也,也是自戀的一種傾向。
自戀(narcissism)這個詞代表著誇張、自滿、自負、自我,或自私。
自戀是人性中廣泛存在的現象,跟我們印象中可能有點不同的是,自戀者經常會感到丟臉、矮化、無力與空虛,為避免這種感覺太過突顯,所以會以輕蔑、憤怒與挑戰性的反擊回應,這樣的經驗通常會造成社會退縮或是以謙遜的面具掩飾與保護他們的自誇。
自戀,是一種病。
當自戀需求未獲滿足,抱著受害者意識,就有變成怪獸的危險性。
「醫師,我很不舒服,為什麼還要等這麼久?」
「小姐,到底還要我等多久,我趕飛機啊!」
「都掛急診了,還要等,你們在搞什麼!」
「我平常要上班沒時間,只有假日才能來拆線。」
「家裡沒有人照顧,讓我爸爸(媽媽)住院好了。」
「醫師,就不能順便開個感冒藥嗎?」
大家都希望自己是「最特別的患者」,從踏進醫療院所的那一剎那起,就將能得到最特別、最完善、最優先的照護視為理所當然,假使候診時間、看診時間不如預期,輕則投訴,在診間大罵,上網po文謾罵下負評,重則對醫護人員暴力相向,只為滿足自己心中「被慎重對待」的期望。
自戀傾向增強、無法控制慾望的人容易變成怪獸;但這不只是個人天生個性的問題,背後也有社會、時代變化的影響。
誠如書中所說,患者演變成怪獸,醫療機構及醫療政策的制定是必須負擔起相當程度的責任。
當醫療行為被視為服務性質,醫院高層在接獲患者投訴時,一貫以低頭認錯來結案;在面對醫療暴力時,始終抱持著息事寧人的態度,如此的縱容,只是變向的在扶持自戀型怪獸的壯大。
當「只要我喜歡,有什麼不可以」變成一句流行語,在人與人之間廣泛的被流傳、運用開始,「我喜歡就可以」、「我需要,所以你必須配合」的這種觀念模式,便凌駕於一切之上,被很多人視為一種理所當然的「生活準則」。再舉個例子大家一定會想到吧?身邊一定有人不管怎麼講話,從他口中出來的就是「我…我…我…」,不管在講什麼,話題總要繞回自己身上,明明旁人都覺得他根本沒那麼可憐,他卻總想把自己塑造成是個悲劇英雄,全世界都欠他都對不起他……有沒有想到誰?
在這些人心中,「我」,被無限的放大。
事實上,不僅僅是醫療暴力,社會事件、家庭糾紛,也或是簡單的人際爭端,都源自人們潛意識裡自戀性格的表現。
在《自戀病:從奧客、隨機殺人犯、怪獸病人到暴走老人》這本書裡,身為精神科醫師的作者片田珠美以2015年在日本發生的一件刑事案件,一位職業拳擊手,同時還在就讀慶應義塾大學法律研究所的小番一騎,因妻子外遇,又不願與他離婚,憤而將妻子外遇對象的陰莖剪斷的案例為開端,引導讀者正視內心的慾望。
「這個世界上,有些人會因為無法控制自己的慾望而滋事惹禍。」——片田珠美。
2000年,24歲的淡水建商小開王鴻偉因為喜歡的女生不接受他的追求,瘋狂砍殺對方176刀;2009年,36歲的台灣男子黃富康為「轉惡運」,在士林區隨機殺人,造成1死2傷;2012年,21歲的葉冠亨酒駕狂飆,造成三人喪命;2014年,一名擁有台大碩士高學歷,且於全球第四大、台灣第三大的會計師事務所擔任審計員,人生一路順遂的男子,因有暴力傾向,造成女友求去,他無法接受,當街持菜刀猛砍四十一刀,女方氣管與頸椎幾乎被砍斷,當場慘死;2016年,一名陳姓男子不滿前女友與前男友復合,不但開車跟蹤追撞,甚至還開槍將男子打傷;2016年,一名男子於新竹馬偕紀念醫院急診室外閒晃,醫護人員上前詢問是否需要幫助,不料男子突然失控吼叫,還拿保溫瓶砸傷醫護人員,三位醫護人員被打得滿臉是血,甚至有人鼻骨斷裂。還有不時聽到,阻擋救護車上了新聞卻還是一再發生甚至最後釀禍的事件……
不僅日本,全世界,只要有人存在的地方,就有慾望的洪流。
得不到愛的人,不惜去性侵、殺害他人;購物時,沒得到預期中的「尊榮服務」,火氣立刻無上限的大爆發;看診時,沒有享受到「VIP待遇」,投訴就是王道,甚至對醫療人員拳腳相向、大聲斥責,這,都是源自於潛意識的自我優越感,也就是自戀。
「愈是自戀,慾望就會愈無止境的膨脹。」自戀怪獸的主食,正是無止境的慾望。
片田珠美在本書中,以十二個日本發生的重大事件,說明了無法控制慾望的可怕,也清楚的告訴我們,如果不想變成自戀怪獸,就必須學著去面對、處理自戀。
在這本書的最後,片田珠美以一位大學校長,同時也是一位哲學學者,只因為在研討會上傲慢的說出:「我體驗到了希特勒的快感!」便被奪權、趕出大學為例,再一次強調,要避免變成自戀怪獸,就必須經常回頭檢視自己,不要自以為是,看不見周遭的一切,才能避免因自戀失控而引起不必要的糾紛,甚至惹禍上身。
自戀型人格男友 在 海苔熊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這句看起來是廢話的文字,其實仔細想一想,案情並不單純。
這是前陣子我在《夫妻這種病》*書中,一個控制狂夫妻的案例讀完之後的感覺。拿筆寫下來之後,才發現至少有幾種可能的思考,輔以我碰過的一些例子說明:
1.有些時候,你真正無法放過、無法接納的並不是他,而是從你自己身上投射過去的陰影。
Annie有潔癖,她沒有辦法容忍自己的伴侶遲到、垃圾不分類、給孩子吃路邊攤等等,她也常常覺得先生活習慣很差、很骯髒,所以總是斥責:「你是豬啊!」每每她看到不習慣的就撿起來做,或是一邊罵孩子玩具亂丟,一邊默默地收。先生長期被這樣責罵,覺得自己好像地毯,自尊都被踩扁扁的。直到有一天,先生無意間翻到她高中時候的房間照片——凌亂的書桌與滿地骯髒的衣物。
2.也有些時候,那個「嘗試要控制別人」的你並不是你自己,而是你的內在「附身」的父母親。
Betty的孩子上了幾天畫畫課,就覺得很難,不想要再去了。她很生氣,畢竟花了這麼多錢,別人的家長哪有閑錢讓孩子學才藝?況且,當初說要學畫畫的也是孩子自己。於是每次畫畫班下課,他給就把房間的門鎖上,規定孩子如果沒有把畫畫班的功課做完,就不可以出房間——直到有一天,她在家裡的鋼琴鍵盤中間撿到了一只針,那是當年母親用透明膠帶黏在鍵盤邊緣,處罰她手掌不可以碰到鍵盤的證據。
3.當你解放了對伴侶「非要⋯⋯不可」的那種強迫慾望、當你願意接受或原諒,相信只要是人都可能會犯錯,你也原諒了自己。
Cindy在前男友劈腿之後一直很想報復,希望他遇人不淑, 非死不可。她覺得世界上怎麼會有這麼不道德的人,背叛、欺騙一個人的感情,甚至默默的在回老家中元普渡的時候和好兄弟說:「你們可以去找那個渣,他過得越差,我明年就傳越多的好料!」(OS:全聯感謝您),她活在怨恨和難過之中,怨恨的是對方怎麼可以就這樣子走了,難過的是,難道自己這麼的「不好」?直到燒完金紙之後,她在小時候睡的房間抽屜裡面偶然發現,小學四年級就因為欠債不知道跑路到那裡的父親送給她的玩具鉛筆盒(有削鉛筆機、有鉛筆發射台還有香香豆的那種),才驚覺自己之所以從戀愛以來都沒有給男人好臉色,是因為心裡有一個永遠也無法原諒的男人——或者說,一個永遠也無法原諒的自己。
責備自己或責備別人、事情一定要按照某種方式去做、無法停止的報復和怨恨情緒,其實就是克萊恩「憂鬱的心理位置」中所說,覺得自己很糟糕,一下子覺得對方是壞人、一下子又覺得都是自己不好的那個,偏執的自己。
報復、自我傷害,換不到真正的愛,只會勾起兩個人的不安的結,彼此糾結。
—
*作者岡田尊司,繼《母親這種病》大賣之後,接連又寫了《父親這種病》、《夫妻這種病》,後者的出版社又出了一本下重曉子寫的《家人這種病》,搞得大家都有病一樣。本以為可能又是冷飯熱炒,不過《夫》這本倒是從人格違常的角度(自戀型人格、依賴型人格、迴避型人格、亞斯伯格症、卡珊德拉障礙等等)點出了依戀理論以外其他的「病」,在夫妻關係當中是怎麼顯現的,值得在櫻花樹下等寶貝的時候翻閱。
自戀型人格男友 在 理解自戀型人格》 最近我常被問的事情就是, 心理師 - Facebook 的推薦與評價
人都是從自戀到自信,#理解自戀型人格》 最近我常被問的事情就是, ... 自戀型人格」(Narcissistic personality disorder), #我的先生或男友是不是? ... <看更多>
自戀型人格男友 在 自戀 的推薦與評價
我是這帳號的男友因沒有狄卡所以用電腦登入女友的狄卡分享,我有個有點自戀的女友,起初交往前 ... 自戀型人格障礙(Narcissistic Personality Disorder,NPD ),1. ... <看更多>
自戀型人格男友 在 [討論] 你身邊有沒有病態自戀型人格- 看板WomenTalk 的推薦與評價
女版水水們大家好
不曉得各位身邊有沒有遇過病態自戀型人格,這裡的自戀指的不是那種喜愛自拍、覺得
自己很帥或很美這麼表面的自戀,而是極度病態的以自我為中心,例如:
-講話總是圍繞著自己
-極度自私、沒有同理心
-無法接受批評,認為有錯都是別人
-忌妒心重
-過度誇大自身成就與才能,喜歡貶低他人
-需要別人過度的稱讚
-認為自己有權力要他人無條件順從
-占別人便宜來滿足自己的利益
或者也可以看這個影片來認識自戀型人格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Oy2YN51bg
(非葉配)
除非本身能力很強,自戀型人格也有可能是社會上的頂尖人物,例如川普
除此之外這類人對社會真的帶來很大的傷害,很多死刑犯也都是具有自戀型人格特質
例如陳彥翔、翁仁賢放火燒全家、鄭捷捷運砍人都是典型的自戀型人格
而且這種自戀型人格幾乎不可能治癒 (因為他們壓根不接受批評)
有時候覺得這個世界真的很爛,一個這樣的人格就能對身邊周遭的人造成極大的傷害
可能因為這種人而得了憂鬱症、創傷症候群,甚至連命都賠上去
不曉得大家有沒有遇過這樣的人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58.114.12.189 (臺灣)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WomenTalk/M.1658323761.A.B1F.html
認政策錯誤,台灣人實在是也蠻可憐的
人格的行為
是對方的問題,這種人真的蠻該死的
因為他們表現出極度的自信,剛接觸或接觸不深的人會有的錯覺,相處久了才會發現他們
的嘴巴比能力強
※ 編輯: BIOS (58.114.12.189 臺灣), 07/22/2022 00:11:11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