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你习惯了吗? \
习惯了戴口罩,才出门。
习惯了消毒液,随手擦。
习惯了视讯见,开麦聊。
习惯了宅在家,不出门。
这些被启动的习惯,
是我们有意识的希望环境变得安全,
而做出的改变。
你会觉得这期间的幸福感,
有比之前少很多吗?
还是一切都在你掌控之中?
◾「#只要掌握生活的主导权,#幸福度就会提升50%。」
比方说,我比平时早起半小时。这半小时只做自己最想做的事,或是给自己静心,享受自己处于「#空」的状态,那就可以在面对孩子工作与生活琐事时,有更多能量,拿回自己的生活主导权。这个习惯的养成,在这非常时期很重要。我内心会产生更多正向情感,自我掌控感也能左右幸福的程度。
你有刚养成的新习惯吗?想想看,偷偷告诉我~
若你有长期follow我们家,大概就能发现,我和马先生渐渐拿掉一个习惯。我们不再高度关注每日确诊数字,还有及时在社媒上发布这方面的消息。
这样的生活状态,会不自觉把意识集中在恐惧和不安上,我们的感受会因为这些数字暂时高涨或低落,容易让看到贴文的朋友,不小心产生过多的负面心态。
所以,我们做回自己习惯也享受的事。我的 #秋月四点记录 更多分享亲子日常的收获,内心成长的能量文。
◾「我们可以 #练习养成reset自己的习惯 ,以积极心态来面对生活,最终还是能在 #逆境中看见正向收获 。」
我在努力,你也一起加入吗?
生活考验不断,压力指数也不低,我们也需要在日常饮食中,注意自己的肠胃健康,调节免疫系统。
这半年,我们家的另一个持续进行中的保养习惯就是,饭后离不开一小包橙汁香气的harmoniG,把45亿益生菌和其他营养组成的肠胃免疫军送达肠胃。
好的习惯养成,需要持续的诱因。只要想到一家人肠保安康、通肠无阻、调节免疫力,就更能提高习惯养成的成功机率了。
.
#肠胃保养的习惯 #肠保安康
#harmoniG #Foxylogy HarmoniG 肠胃和谐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01萬的網紅周六野 Zoey,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当你只把运动当作改变外在的暂时的工具,很容易建立起表面的自信,掩盖了内在安全感的缺乏,这种自信不堪一击。 当你把运动养成生活习惯,享受她,给予她热情,会感受到她无限的正反馈,这样建立起来的自信,是内在的掌控感和安全感。自我掌控感越强,就越有安全感,越自信,越坚定。...
自我掌控感 在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即使到了現今,當有人說打屁股和懲罰是沒有用時,也仍會立即引發激烈的回應:「可是必須設定界限啊!」就好像那是顯而易見的事,而我們可以拿打屁股和懲罰作為界限。
它們是界限,但如果它們反映了父母在知識與自制力的極限,而且尤其限制了孩子的大腦能力。那真的是父母所想要的目標嗎?
確實,孩子需要學習共同生活的規範及一些保護的規則。然而,界限代表的是圍繞與界定空間的邊界。
為什麼不給予孩子這份空間,讓他在裡面茁壯,有權利做各式各樣的事,享受自由和許可,而不是將他的注意力吸引到邊界上?因為當我們向他指出了邊界,不可避免地,他更會企圖越界。
●拒絕時,要接納他的情緒
我們已經看到,在各種狀況中,比起說「不行」、「停」,更合適的方法是具體行動、突顯其他的替代做法,或是提供選項,並且和孩子一起做夢。我們已經發現,對孩子說「不行,別碰插座!」是很不妥的做法;而相較於跟他們說「不行,你不會有糖果」這種容易引發狂怒的言詞,父母對既非請求也非問題的話,總是會說「不」,但這些「不」是沒用的。
反之,一旦確認那是真正的要求,而他所表達的渴望又透露了不合理的需求,那麼懂得拒絕顯然是有幫助的。如果孩子看到自己所有的渴望都會馬上被滿足,他會喪失自己的界限感、喪失自我認同。
自我認同建立在自身與環境的界限、在失望的經驗中。
然而,許多父母因為害怕會讓小孩心理受創,會讓小孩痛苦,或者失去孩子的愛,而不敢拒絕小孩。他們自己曾因為父母的拒絕和拒斥而痛苦;但更重要的原因是:他們害怕孩子的憤怒。
孩子有權感到憤怒,那是失望帶來的正常情緒。他有權向父母表達憤怒,父母正是令他感到失望的起因。為了讓孩子能自由地感受與表達憤怒,並學會接受失望,他的父母不能覺得自己被這股憤怒摧毀。當父母害怕孩子的憤怒時,孩子感受得到,他抑或把憤怒回收到自己身上,抑或變得暴力。暴力不是憤怒,而是與徒勞的狂怒混在一起的害怕。
「沒錯,沒得到你想要的糖果真的令人失望」是一種能賦予他擁有渴望的權利,也是教他用語言來表達經驗的方法。
●給指示,而不是禁止
在設定界限時,相較於「禁止」,不如「允許」和「提供資訊」。
孩子隨著自己注意力的方向行動。因此,我們在他們腦海中激起的畫面,就是我們為他們設定的目標。
「允許」會將孩子的注意力集中在被期待的行為上。
「禁止」則把孩子的注意力集中在有問題的行為上。
把手放在瓦斯爐上未必是被禁止的,主要是那樣做很危險!禁止一項危險的行為是有風險的,因為禁令遲早會被違反。然而,當孩子有了危險的觀念,就再也不需要複述了;只需要不時提醒他即可,因為他的注意能力尚未完善,而在發育的過程中,由於大腦經過如此大規模的重組,需要重新提供資訊。
.
本文摘自
《#最好的教養_從正向面對情緒開始》
父母最信賴的心理學家,教你如何不打不罵不怒吼,回應1-5歲孩子的負面情緒和行為
.
作者:伊莎貝爾.費歐沙(Isabelle Filliozat)
繪者:阿努珂.杜博(Anouk Dubois)
... ... ... ... ... ... ... ... ... ... ... ... ... ... ...
各位朋友好:
這段摘文只是原文的部分,書裡面的內容更多,搭配圖也更清楚。
我們的文化喜歡說「不可以」,但教育的重點,在跟孩子探討在什麼情況下什麼行為「可以」,並且扶持孩子去做。討論什麼情況下什麼行為「可以」,其實會有些難度,需要耐心,而且常經歷挫敗,但可以慢慢成功。
所以我們會說懲罰的教育效果相對弱,是因為除了常帶來傷害,也沒教孩子要怎麼做。教育奠基在良好的關係上,懲罰本身就可能在破壞關係,甚至有可能在示範負面身教了。
祝願您,能在拒絕孩子之後,清楚說明理由,並照顧孩子的情緒,引導孩子學習自我掌控感!
自我掌控感 在 初和心理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初和專欄_4
|可以不要成為負擔嗎?|
(✒️ 朱芯儀 視障心理師)
六十多歲的陳媽媽,因為疾病坐在輪椅上,雖然經濟無虞,陳爸爸不喊苦的照料作息,遠在異鄉的子女也紛紛回家探望,但數度表露的輕生念頭卻嚇壞了大家。
當談到以後的生活,陳媽媽驚恐的說:「我想都不敢想,我最怕變成別人的負擔,現在已經是陳爸爸的負擔了,以後怎麼辦?」
#自我效能感 #自我掌控感 #擔心成為負擔 #焦慮不安 #自責內疚
全文請見:https://www.true-heart.com.tw/self-4.html
〰️LINE:@true_heart
〰️IG:@trueheartcounseling
〰️Youtube:初和心理諮商所
〰️官網:https://www.true-heart.com.tw
自我掌控感 在 周六野 Zoey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当你只把运动当作改变外在的暂时的工具,很容易建立起表面的自信,掩盖了内在安全感的缺乏,这种自信不堪一击。
当你把运动养成生活习惯,享受她,给予她热情,会感受到她无限的正反馈,这样建立起来的自信,是内在的掌控感和安全感。自我掌控感越强,就越有安全感,越自信,越坚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