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們小時候有沒有看過《自我歷險叢書》?小時候的我好喜歡,不斷重從開始,嘗試不同的選擇,得到不同的結局。中文版已絕版,但原著英文版仍然可以買到,我買了一套四本,打開看到 “If you decide ... turn to page ... If you ... turn to page ...” 這幾句,感到超級親切,童年回憶返哂嚟。
Wikipedia 的介紹:
//在每一個章節最後會有幾個選擇,讀者要自己選擇故事的發展方向。如:
若你決定回家,請翻至第四頁。
若你決定繼續等著,請翻至第五頁。
根據讀者的選擇,情節會以不同形式開展,並導致許多不同的結局。//
———
今天我又苦力上身,從圖書館搬了十幾本圖書回家,大部分是中或英繪本,再加三本佐羅力。正仔放學比弟弟早,我回來時,他已經自行找到新借來的圖書,並一直在讀,然後我勿忙準備補習的材料,沒有留意正仔的活動,到出發補習時,他告訴我今天我借的所有書,他已經統統看完。「包括三本佐羅力嗎?」我問。「都看完,」他答。「有仔細讀文字嗎?」「當然有!」
我發現正仔的閲讀速度進步了很多,很多時在書店買了比較多字的 chapter books,從付款處拿到了書開始,就按捺不住一直讀,然後還未到家,他便宣告整本書已看完了。
如果跟六歲時的我相比,他簡直就是神童,我懷疑六歲時的我究竟懂得幾多個中文字,英文就應該跟文盲差不多。我在想,年紀大喇,很快我的閱讀速度應該及不上自己的兒子吧。
自我歷險叢書 在 CUP 媒體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Chenglap 文章筆記:比起「抉擇叢書」,「#自我歷險叢書」的 size 明顯比較小,可以放進褲袋。但是結局數卻比較多,「抉擇叢書」通常不會多過十個結局,而「自我歷險叢書」卻有幾十個結局,紙比較薄,故頁數也比較多。
而且比起「抉擇叢書」,有著更多的插圖,某程度上比起「抉擇叢書」要豪華多了。
詳細全文:
https://goo.gl/U9t6HZ
延伸專題:
【鄭立:流浪地球 —— 阻住地球轉的電影】
https://goo.gl/CTqUtr
【鄭立:小熊維尼大電影 —— 一個被害妄想症的故事】
https://goo.gl/sUfPqq
【鄭立:從「還願」看防火長城的數碼文字獄】
https://goo.gl/qN3Fm5
==========================
在 www.cup.com.hk 留下你的電郵地址,即可免費訂閱星期一至五 CUP 媒體 的日誌。
🎦 YouTube 👉 https://goo.gl/4ZetJ5
📸 Instagram 👉 www.instagram.com/cupmedia/
💬 Telegram 👉 https://t.me/cupmedia
📣 WhatsApp 👉 https://goo.gl/9BPmQ1
自我歷險叢書 在 盧斯達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經典
【#夜冷|低端互動RPG——《抉擇叢書》】
在仍未有互動遊戲、或Netflix的高端互動劇出現之前,最低端、簡單的互動RPG故事,當然就是小說。其中的代表作,就是「抉擇叢書」(Storytrails)。
簡單說,這類小說的故事,就是以第二人稱描述你作為主角(可以是偵探,也可以是太空人),然後某樣事情發生了。你要做某種「抉擇」——選擇怎樣做就去某頁,另一種做法就去其他頁數。可以說,是電子遊戲普及前,低成本但又最可以玩野的角色扮演遊戲。
有趣的是,抉擇叢書其實並非這種小說模式的元祖:80年代開始在美國走紅的「Choose Your Own Adventure」叢書才是原創,這套系列的作品曾被博益出版集團旗下的小太陽出版以「自我歷險叢書」之名在港出版;當時,新雅出版社為了打對台,選擇引入了抉擇叢書。
所以,抉擇叢書其實帶點山寨感。大部份抉擇叢書的作品都是由Allen Sharp寫成,但這位作家,除了抉擇叢書外幾乎沒有任何資料,令人不禁質疑Allen Sharp是否真正存在。另外,不少抉擇叢書其實都「致敬」了經典推理小說作品,例如《死亡請柬》就和英國推理小說天后Agatha Christie的傑作《一個都不留》(And Then There Were None)[1.]有九成相近。
《死亡請柬》講述主角某天突然接到邀請,到山上一間別墅旅館聽遺囑。主角到達後,發現還有幾位素不相識的人同被邀請,而邀請他們的神秘主人卻一直沒有現身。原來,這是一個報復陰謀,被邀者被困在別墅內,與外界失去聯絡,然後一眾角色隨著故事發展相繼被神秘地殺害,主角要一邊設法保住性命,一邊跟隨各個死者生前留下的線索推理兇手身分。
上述劇情,當然有滿滿的既視感。不過,就和其他抉擇叢書一樣,《死亡請柬》的最大賣點,是讀者能代入主角,作為兇殺案中的潛在被害人,與未知的兇手鬥智鬥力,讀者作出的每個不同抉擇,都影響最終是活命的「Good End」,抑或是死亡的「Bad End」。即使是「致敬」作品,這麼用心的「改篇」,也算是可以接受?
抉擇叢書雖然定位為兒童圖書,但不少故事的劇情,卻極端恐怖得遠超小朋友的接受程度。例如,《死亡請柬》的結局可以是登場角色全員死亡;《征服號太空船》的主角又可以被外星人消滅。印象中,《金盒裏的一雙手》更是看完會令人發恐夢:所謂「金盒裏的一雙手」就是將小朋友的手切下來,放在金盒之中。
總之,就是非常兒童不宜的兒童圖書。然而,無論是在流通度、抑或在大眾記憶中根深柢固的程度而言,結果都反而是「抉擇叢書」明顯遠勝於「Choose Your Own Adventure」。引入「Choose Your Own Adventure」的博益出版集團,早於2008年倒閉,反而新雅文化活得好好的,相當諷刺。現時在學校、公立圖書館中,仍能找到這一類陳年圖書,不過不少都已經殘破不堪,甚至面臨被圖書館銷毀的結果。不知道會否有朝一日, 新雅文化 Sun Ya Publications會否再版「抉擇叢書」系列?
[1. In case you didn’t know,近日即將上映的《東方快車謀殺案》(Murder on the Orient Express),同樣是作家Agatha Christie的作品。]
#抉擇叢書 #Storytrails #死亡請柬 #征服號太空船 #金盒裏的一雙手 #一個都不留 #AgathaChristi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