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are ‧ 燃燒中的地球之肺]
在北極圈冰層融化的議題沸沸揚揚之際,亞馬遜雨林大火的消息也已經延燒多日。
亞馬遜雨林橫跨8個國家,為地球提供20%的氧氣*。但從NASA近日公布的衛星圖來看,燃燒中的雨林正排放大量的一氧化碳與二氧化碳,好像為自己「地球之肺」的角色感到不值。
在南美旅行時,曾猶豫過究竟要從哪個國家進亞馬遜雨林。最後因為巴西的瑪瑙斯(Manaus)太不順路,所以改去祕魯東北方的亞馬遜雨林自然保護區Pacaya Samiria National Reserve。
保護區範圍內不能行駛柴油引擎船隻,所以在雨林的四天三夜,都是由嚮導Aquiles划獨木舟帶我移動。他在河畔的小村Lagunas成長,捕魚、做獨木舟、蓋草屋...一身本事,都是雨林教他的。
雨林河道錯綜複雜,他們沒有GPS,是靠植物生長、動物分布與太陽星辰辨別方向。我問Aquiles曾不曾迷路,他說,在河上長大的孩子,不會在自己的家裡迷路。
權益組織生存國際(Survival International)在接受BBC訪問時提到,最近一周,原住民地域和保護區內發生近有記錄的野火近70起,絶大多數發生在亞馬遜地區。燒掉的雨林,要20到40年才有機會再生,住在雨林裡的人─若他們在大火後還能保有居所─未來會不會在自己的家裡迷路?
*各界說法懸殊,也有學界認為不到10%
#地球24小時 地球之肺的哭泣
鏡頭轉到遭大火吞噬的亞馬遜雨林,現存約18000名的當地原民穆拉人 (Mura people) 拿起武器,站在已被人類濫墾濫伐的土地上。
他們至此花了20年的光陰,跟政府爭取劃設原住民保留區,眼前奄奄一息的土地讓他們感到無比悲傷:
「我將會奮戰保護這片森林,直至流下最後一滴血」
究竟這片雨林發生了什麼事呢?身為地球一份子的你我都該來關心!
-----
#DQ感謝祭 開跑!別錯過精彩回饋禮
#贊助DQ #帶你看透全世界➡️ https://g.yam.com/qf9cN
「自然保留區分布圖」的推薦目錄:
自然保留區分布圖 在 去倫敦上插畫課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觀察日誌:4/22世界地球日,我想說…
一直很想寫,關於倫敦、台灣市區環境、環保相關議題的觀察與比較,但很猶豫到底該不該寫?畢竟我不是相關科系,更不是專業人士,對沒有絕對認識的領域做太多的評論不是我的style。二來,擔心來倫敦讀書也不到一年,看到的人事物算不上太多,就此評論有些膚淺。然而,今天是「世界地球日」,容許渺小的我為地球發聲,希望你能將文章看完並參與討論。
關於垃圾分類…
首先,必須先說我的成長背景。我唸過的學校環境教育都做的非常好,據我所知,環境教育、垃圾分類是中小學必學課程,學校也嚴格執行,我認為跟我同一代的人應該都有好好做垃圾分類的觀念(吧?)。我以為環境教育會嚴格的在各國教育系統中實施,直到一個外蒙古朋友說在他的國家根本沒有環保、回收、垃圾分類這回事,更別提教育了。
如果你在谷歌上搜尋「倫敦垃圾分類」,出來的幾乎都是讚譽有加、正向的文章,但實際是這樣嗎?
情況一:我室友們,皆為英國當地人,沒有一個做垃圾分類。
提醒他們要做分類,但他們表示,垃圾廠的工人會分。(不知道是不是真的,如果是這樣,為什麼宿舍的集中垃圾場還要分回收物與一般垃圾?)我說:「就算最後有人會分,我們先分一下也不會怎麼樣,不然垃圾桶馬上就滿了,又要用新的垃圾袋,很不環保,回收物很佔空間。」室友笑笑的回:「 I can't be bothered.」又把塑膠牛奶罐丟到垃圾桶裡。
情況二:校園的垃圾桶只分兩類,可回收與不可回收,仔細瞧,沒有人分類。
一般台灣校園回收物至少分:玻璃、鐵鋁罐、紙、塑膠,等等項目,在這兒全統一為可回收物。已經那麼簡單了,學生還是隨意亂丟。
情況三:室友不解為何我將喝完的飲料塑膠瓶沖水洗乾淨。
「你真的很奇怪。」室友說。將器皿洗淨是回收前的基本動作。
由以上的情況,可以看出這裡的學生們普遍沒有環保、回收的概念;可以推斷出,英國環保教育是不足的。更讓人憂心的是,不管在台灣還是這裡,好像除了少部分的人落實環保與垃圾分類,大部分的人(甚至接受過完善現代教育的)都還是保持著I don’t give a shit的態度。
關於城市綠地…
我們都知道綠地是城市的肺,以下我會用倫敦市與我生長的台中市來比較。
來到倫敦快滿一年,最愛的就是這裡隨處可見的公園綠地與家家戶戶種植的小花園。不管是繁華的市中心,還是郊區,公園綠地平均分配著而且佔有可觀的面積。據我所知,好幾個倫敦代表的大園林曾經是古代皇家貴族的打獵休憩的地點,歷代政府把他們保留下來了,用心地維護著,成為市民最大的生活資產。想想台中市,我生活的地方,能讓人放鬆的綠地不多,儘管這幾年在歷屆市長的努力下,綠地面積增加了,但還是逃脫不了:分布不均、設施化、樹種單一、棲地破碎、缺乏生物多樣性,等等的嚴重問題。站在人的角度,一塊草坪、幾棵樹、幾個戶外遊樂設施就是一個不錯的綠地;然而,站在地球的角度,那並不合格。
印象深刻,國高中時,學校一位工友(我稱他為蔡老師)指著校園植物園說:「這模擬了台灣原始林相,樹種植物有高有低,生物多樣性豐富。」我的學校曾以紫斑蝶過境校園自豪,但主要蜜源植物外觀不及觀賞性植物,所以選擇將蜜源及食草移除,改栽種討喜的種類。「紫斑蝶不來了。」我永遠記得蔡老師這句話,回想起來,心還是痛痛的。
來倫敦讀書的這一年內,去了幾個森林公園、步道、園林中,有好幾個保留了叢林棲地的原始樣貌。對許多人來說,原始叢林外觀比不過整齊、統一的人造林或草坪,我覺得倫敦這裡的作法不錯,他們將一半(以上)的原始樣貌保留給了大自然萬物,剩下的稍作整治成有樹能遮陽、有平坦草皮可野餐、有椅子可以休息的地方。
「留下半個地球吧!」倫敦人與自然共存的好例子讓我想起了威爾森博士的這本書。書中雖然揭露了物種因為人類大量滅絕、氣候變遷的衝擊等讓人心碎的事實,但並不是毫無希望的。人類應該盡所能的保障還未絕種的物種安然無恙,劃出盡可能大的自然保留區。
你可能覺得,「關我屁事?反正地球在我死後才會爆炸!」我並不想說服你或請求你有一顆愛自然、愛地球的心;我只想先請你好好的正視問題,然後隨手做一些對地球好的事,停止簡單的能傷害環境的事。怎麼做不用多說,你一定知道,只是長期捂著耳朵罷了。
這篇也太難寫了吧!超時了啦~好啦,不管是回收環保或城市綠地議題,都值得我們好好思考。最後帶點情緒進文章,看到不好好分類的行為我感到生氣;在原始森林聽蟲鳴鳥叫、高矮植物昆蟲觸碰到臉龐我感到幸福,只有這個時候我真正感受到生命的美好,以上就是我寫這篇文章的原因。
(圖片為我去的幾個倫敦市內美好的園林、公園與步道。)
自然保留區分布圖 在 雪羊視界 Vision of a Snow ram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 原始林中的奇樹:台東蘇鐵 》
我從來沒有想過,自己會在台灣山林中,遇見這樣一種在野外討論森林時,總是被人們遺忘的裸子植物。
在離開太兒麻一路陡下的過程裡,驚險的斷崖、無數的倒木與煩人的植被,已經把我們弄到無心思索別的事情;直到一株台東蘇鐵「突然」出現在我們的正前方,我才在大驚大喜的情緒之中,想起來我這趟旅行,除了撞到月亮的樹以外,第二個想拜訪的台灣奇木——「台東蘇鐵」。
要知道,在一大片楠榕大樹包圍自己的森林裡,突然出現這以往從來只在庭園造景裡面看到的,不像樹的樹,真的是一件非常不可思議的事情:因為我從來沒想像過,野生的鐵樹在森林裡會長什麼樣子,更忘記自己其實已經來到了他們的家中。
他們的樣子真的是太突兀了。
---
台東蘇鐵是台灣特有種的蘇鐵屬裸子植物,一種從遠古時期至今都沒啥變化的古老植物,台灣原生就這麼一種,別無分號。形態特徵也沒啥好說的,這個三歲小孩都看得出來,唯一值得一提的是他們可以長到4.5公尺高,十分神奇。而要確認庭園種的蘇鐵是不是我們的特有種很簡單,去摸葉子,沒有反卷的,就是台東蘇鐵了。
另外,他們非常需要陽光,只要沒有陽光,就長得要死不活,剩下一根光棍好像死了一樣。可是一但陽光充足,葉子就像火山噴發一樣欣欣向榮。
中國福建另外有一種叫「台灣蘇鐵」的鐵樹,卻不產於台灣,那是因為以前英國人把福建採的蘇鐵標本,搞錯成斯文豪先生從台灣採的標本,而產生的誤植命名。
所幸在1994年,由台灣沈中稃博士、鄒稚華副研究員、澳洲的Hill與中國的陳家瑞博士等人,共同重新發現了台東蘇鐵其實和台灣蘇鐵不一樣,重新以「台東」命名之,解開了這場百年誤會。
---
台東蘇鐵原生地非常的侷限,只有在台東幾條大河下游與海岸山脈有少量分佈。鹿野溪流域海拔不到1000公尺的區域,是台東蘇鐵最重要的分布地,雖然整體而言台東蘇鐵數量很稀少又常被盜採,但實際上整個鹿野溪下游,只要是開闊向陽含石量高的山坡,都可以非常輕易地看見他們原始粗獷的身影。
1986年,「台東紅葉村台東蘇鐵自然保留區」設立,為的就是保護數量日漸稀少的珍貴台東蘇鐵,範圍從紅葉少棒的紅葉村後方,沿著鹿野溪深入7公里,劃設了290.46公頃的保護區。
然而,我之所以被這棵突然出現的鐵樹嚇到,是因為這裡離保留區還非常非常遙遠;我原本預期是快到紅葉村才會見到他們,卻在這裡就相遇,而且一直陪的我們直到鹿野溪的盡頭,直接打破了我對「棲地」的想像。
這只告訴我們一件事:「保護區是人劃的,野生動植物的生活範圍,其實都遠遠比地圖上侷限的保護區大的太多。」
我們所該保護的,是整個「棲息環境」,而不是所謂「保護區」,那只是地圖上的冰山一角罷了。
---
台東蘇鐵目前面臨兩種困境導致數量急劇下滑:盜採、蟲害。
盜採就不用說了,那是靠近紅葉村才有的事,沒有瘋子會捨近求遠來太兒痲這邊,而且現在蘇鐵價格也沒有以前好了。
蟲害的部分,一種是台灣原生的「東陞蘇鐵小灰蝶」,他們的幼蟲以台東蘇鐵嫩葉為食,是非常自然的事情,自然狀況下並不能算是「害蟲」——因為千萬年來他們就是這樣共榮共存的。
但好笑的是,原本數量跟台東蘇鐵一樣稀少的東陞蘇鐵小灰蝶,因為十幾年前台灣流行種鐵樹當庭園造景,因而意外流傳到全島,成為一種普遍的小灰蝶。
而另一種就嚴重了,是惡名昭彰的外來入侵種「白輪盾介殼蟲」,也是因為十幾年前的鐵樹熱潮,隨著琉球蘇鐵的引入而進入台灣。這種蟲很麻煩,會大量繁殖把鐵樹吸乾,台灣也沒有他的天敵,讓人十分頭疼,林務局已經和牠們奮戰十幾年了。
---
那麼,台東蘇鐵現況到底如何呢?
坦白說,我見到的情況是不好也不壞。我有看到東陞蘇鐵小灰蝶幼蟲正在快樂享用的個體、也有被吃光看起來像死翹翹卻還保有一線生機的個體,這些是屬於正常的生態循環。
那白輪盾介殼蟲呢?大概是因為離人間太遠,這些外來種擴散力沒有那麼強,只有零星被感染的個體而已,整體而言健康與不健康的個體大約各半。
不過有一點很有趣,只要是長在樹林底下的台東蘇鐵,全都一副要死不活好像要滅種的樣子,但長在陽光充足地方的個體,又強健的讓人覺得這個物種很有希望,真是一種兩極化的樹啊...
---
鹿野溪流域真的很特別,能夠在這麼深遠的森林裡,遇見這麼不可思議的樹,真的是讓我眼界大開,也感動萬分:亙古以來,他們是如此的欣欣向榮、與世無爭。希望台東蘇鐵能夠一直一直的,在這片不可思議的森林中生生不息。
「深藏台灣山林中的驚奇,永無止境。」台東蘇鐵,又讓我再一次的這樣感嘆著。
*如果你在台北,想看正港的台東蘇鐵,十分容易:台灣大學的校門口進去右手邊,就有一叢比人高的囉!
#大鬼湖橫斷——不可思議的樹,台東蘇鐵
#撞到月亮的樹
自然保留區分布圖 在 自然保留區分布圖的問題包括PTT、Dcard、Mobile01 的推薦與評價
自然保留區分布圖 的問題包括PTT、Dcard、Mobile01,我們都能挖掘各種有用的問答集和懶人包 · 接下來讓我們看這些論文和書籍都說些什麼吧: · 除了自然保留區分布圖,大家也想 ... ... <看更多>
自然保留區分布圖 在 自然保留區分布圖的問題包括PTT、Dcard、Mobile01 的推薦與評價
自然保留區分布圖 的問題包括PTT、Dcard、Mobile01,我們都能挖掘各種有用的問答集和懶人包 &middot; 接下來讓我們看這些論文和書籍都說些什麼吧: &middot; 除了自然保留區分布圖,大家也想&nbsp;... ... <看更多>
自然保留區分布圖 在 自然保留區分布圖的問題包括PTT、Dcard、Mobile01 的推薦與評價
自然保留區分布圖 的問題包括PTT、Dcard、Mobile01,我們都能挖掘各種有用的問答集和懶人包 · 接下來讓我們看這些論文和書籍都說些什麼吧: · 除了自然保留區分布圖,大家也想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