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費覺醒BuyLocal》全臺巡迴倡議工作坊,3月5日來到有機農法、友善畜牧與農糧產業盛行的苗栗後龍鎮「貓裡有機書店」。由中衛發展中心推動「消費覺醒倡議」的緣由與未來共同發展支持永續發展消費市場之前景,與在地友善環境業者一同討論交流,形成地方產業聯合倡議共識,期望帶動消費覺醒與公平正義的產業發展,並藉由團結認同志業的在地業者,堅持初心連結支持理念且日益擴大的消費市場。
席間包括家軒有機農場、阿賢有機農場、田嬤嬤牛奶故鄉、茂林畜牧場、廣和愛月姊連鎖月子中心、家軒有機農場、碑農有機書店、貓裡有機書店、苗栗土豆康商行與遠道而來的關西牛耕米、南投辰光能源科技有限公司(8D Tea品牌)等14家業者,分享與交流環境友善、公平正義、支持在地發展等共享共生理念,分享有機耕作發展歷程與在地共享資源之經驗,兼顧地方產業發展與環境永續保育。
✅茂林畜牧場:茂林畜牧場在環境保護、公平正義、產業升級各方面,都致力於達到聯合國永續發展的目標。本場域為專業非籠飼動物福利雞蛋,為貫徹動物福利的堅持,以符合雞隻自然生活環境為出發點,室內平飼及友善飼養為主,養殖密度低,不過度生產,並化腐朽為神奇將雞糞加工變身優質肥料,達到飼養環境友善。此外,本場域以最先進的歐盟全自動電腦控制系統進行管理,使雞舍內維持舒適環境,讓雞隻身體健康,增加免疫力,並擁有產銷履歷驗證、友善雞蛋聯盟認證標章,且在動物福利與供應消費者中取得平衡,達到公平正義。本場域重視在地鏈結,提供地方就業發展的機會,貢獻地方經濟與社區發展。目前已有家樂福、全家、主婦聯盟等企業相挺支持。
✅廣和愛月姊股份有限公司:廣和以健康觀點出發,並扮演台灣中要與健康農食材的通路解色,蒐集適合女性滋補營養來推廣食材,期許廣和愛月成為消費覺醒的倡議家。食材來源是透過在地蔬菜與水果盤商來供貨,關注在地食材種植環境的安全性、農民經濟效益、衛生條件等,做到環境友善、公平正義與在地發展。符合上述條件者,會納入廣和養生滋養食材與營養食材。本公司的低GI巧克力採購在地可可樹可可豆,將在地食材透過研發與甜味條配,做出口感口味溶於味蕾的健康好食品。
✅土豆康商行:本商行經營的品牌是「土豆康」,顧名思義即是花生。早期,到產地收購花生,以經營盤商買賣為主;近期,轉型門市經營,以烘焙、蔬果、堅果、花生果趕為主。經營理念,以健康養生為出發點,採低溫烘焙的方式以保留蔬菜、水果、果乾營養成分、香味、新鮮度,讓消費者吃得健康,身體無負擔。土豆康產品已成為健康養生兼具美味的健康食品。
✅阿賢農場:我們農場在耕作方法上,堅持以友善耕作、友善環境的方式,才能讓土地永續發展。目前,阿賢農場生產芋頭和南瓜,朝向無毒生產、友善耕作種植,並努力積極申請產銷履歷。期許能成為環境友善、公平正義的實踐者。
✅家軒有機農場:家軒有機農場堅持連在農場的四週一律不噴灑除草劑等農藥,以維持自家有機農場的永續發展。在苗栗造橋村有很多從事有機的小農,建議有興趣從事有機工作者可以選擇此處落腳,讓造橋村成為苗栗有機的示範場域指標。
✅新鮮廚房有限公司:本公司協助地方農友透過資訊科技達到生產、加工、銷售的即時呈現,藉以傳遞食材來源訊息及食品安全概念給消費者。本公司也提供宅配服務,歡迎農友們異業結盟合作擴大市場。此外,本公司亦經營8D Tea品牌,提供消費者享受健康的茶飲。
✅關西牛耕米:用牛耕古法更接近土地,向大自然學習更貼近土地,關西牛耕米以傳統水牛犁田來翻鬆土壤,栽種過程不除雜草完全不施農藥和肥料,用最自然、有機的方式來種稻,目前有2分地每期約有1500台斤的收成並做成牛耕米禮盒配合農遊地產地消,並用牛耕米廢棄稻殼做出環保餐具,讓農業廢棄物減到最少的同時,也創造農作的不同利用價值創造農民收入。
✅本場次苗栗14家在地業者16名夥伴各自分享自家壓箱寶與永續經營的理念,不僅呼應了消費覺醒主張的三大議題:「環境友善」、「公平正義」及「在地發展」,更是分享了要讓造橋村成為苗栗有機示範場域指標的願景,以減少碳足跡、帶動地區經濟脈動、落實循環經濟等項目,永續地方農業的發展,也希望將苗栗更多好產品分享給大家,您準備好來苗栗一探究竟了嗎?
📣鎖定中衛產業行腳後續也將陸續與您分享各地熱血的觀點和倡議。
📣更多責任生產、責任消費想法,歡迎報名後續全台巡迴工作坊,加入消費覺醒倡議,報名連結:
https://course-plan.csd.org.tw/activitys/items?id=227
#消費覺醒 #BuyLocal #中衛中心 #消基會 #茂林畜牧場 #廣和愛月姊股份有限公司 #史迪威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土豆康商行 #田媽媽牛奶故鄉餐坊 #阿賢農場 #家軒有機農場 #關西牛耕米 #新鮮廚房有限公司 #辰光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台北市內湖區獅子會 #茂勇畜牧場 #關西牛耕米 #家軒有機農場碑農有機書店 #貓裡有機書店
同時也有2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0萬的網紅親子天下,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新學期開始,「科學史研究社」來了一位浪漫捲髮名叫LIS的科青老師,據說擅長用故事講解科學,還自行配備KUSO搞笑影片。好奇心超強的魯芙拉了同學嚴八一起加入。 究竟LIS老師會準備哪些有趣的科學故事和影片,燃起嚴八和魯芙的學習熱情,讓他們從此愛上化學呢? ● 關於《科學史上最有梗的20堂化學課》 知...
「自然探究與 實 作 學習歷程 範例」的推薦目錄:
- 關於自然探究與 實 作 學習歷程 範例 在 中衛產業行腳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 關於自然探究與 實 作 學習歷程 範例 在 露易絲夢遊仙境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 關於自然探究與 實 作 學習歷程 範例 在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 關於自然探究與 實 作 學習歷程 範例 在 親子天下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 關於自然探究與 實 作 學習歷程 範例 在 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 關於自然探究與 實 作 學習歷程 範例 在 16-自然科學探究與實作課程學習成果製作建議(上) - YouTube 的評價
- 關於自然探究與 實 作 學習歷程 範例 在 探究與實作社會 :: 全台大學開課課程資訊網 的評價
- 關於自然探究與 實 作 學習歷程 範例 在 唐俊華的學習歷程聊天室| #學習成果與多元表現呈現建議 的評價
自然探究與 實 作 學習歷程 範例 在 露易絲夢遊仙境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美國STANLEY工程車加日本Kukkia日本木頭玩具團購👉https://pearbear.1shop.tw/fbokwg
隨著時代的進步和發展,不得不說現在的小孩真的越來越幸福,但是現在的小朋友可以選擇的玩具真的可以說是五花八門,好不豐富!其實孩子是透過「玩」來認識世界;透過玩具來感知世界。在探索遊戲的過程中,寶貝們可以自然提升各項能力。好的玩具對於寶寶五大發展能力—認知發展、感覺統合、語言、肢體動作與社會互動能力很有幫助,適當的玩具可以提供孩子豐富的刺激,促進其各方面能力的發展。
美國STANLEY為啟發兒童透過對日常生活現象和事物的觀察、產生好奇、進而動手探索,再因探索產生問題,引發深度的探討,包括自發性的觀察、測量、記錄、表達等,為了解決真正的問題,幼兒會進一步想要設計工具或機關,於是這種對生活周遭科學與數學現象的探索與探究,就會加進工程和科技中動手操作及力學和運動學等,形成完整的STEM 探究歷程。
STANLEY®Jr.的工程車系列是為孩子所設計的高質感車輛是由高級無毒ABS塑料製成,使他們可以在組裝和參與富有想像力的遊戲中度過美好的時光。覺得現在孩子真的很幸福的,我小時候都只有電話可以拆啊!STANLEY專為孩子設計的STEM工程玩具,可不是只有拆掉再組合回去那麼簡單,而是可以發揮想像力組合成截然不同的樣子!或是把兩台車合併組合成大怪物車,每一組都附一個十字起子和人偶。
在拆解跟組合之中,不只能完成前述的發展,更可以讓手部小肌肉更靈活,更有空間與結構的認知,也可以根據車子上的設計學習到角度、容量等等概念!
我總是喜歡木作玩具看起來高級拿起來溫潤的質感,而這個日本品牌Kukkia的天然木製兒童玩具可以說是孩子的玩具也是家裡美美的家飾品喔!一整地的塑膠玩具讓強迫症媽媽煩躁,但如果是Kukkia的木頭玩具就很可以,因為顏值實在太高了啊這玩具!
Kukkia旗下有kiko +和gg *兩個品牌,是來自本大阪的現代簡約精品玩具品牌。十多年前,當塑膠玩具統治玩具世界時,兩位女玩具設計師Kaz *和Novi *有了一個更好的主意。玩具應該設計精美,堅固耐用,並同時為孩子們帶來樂趣!
玩具除了是全世界孩子和父母的溝通工具之外,也是孩子們從小學習審美的管道,Kukkia讓孩子的世界更有質感。
Kiko +跟gg *的木頭玩具可是相當講究啊,是使用德國和法國的木材且都有通過歐盟玩具最高安全規範以及其他國家的各種標準!重點是實品真的是太美了,這次團購的照片會比較多,大家耐心的刷一下吧!
我真的愛慘木頭質感,而且也不是普通的木頭玩具,而是木頭加上一些簡單的機械原理,讓玩具更有互動性更耐玩,是外貌與內在兼具的玩具,我女兒整個就是愛不釋手,接下來特別介紹幾款家裡有的玩具!
#糖果販賣機
喜歡扭蛋的孩子不能錯過了了,裡面有繽紛的小木球、有甜甜圈、星星及月亮,讓孩子轉動販賣機下方的星型轉盤,一顆顆五顏六色的糖果接連掉出,先轉出星星糖果的人獲勝!扭出的每一顆都是驚喜,而且Kukkia的木質玩具相當精緻,邊緣光滑不刺手,這個玩具可以訓練孩子的手部精細動作。
(還可以加購賓果套組玩賓果遊戲喔!)
#原木復古電話
也是超級夢幻的一款,還附上了小錢包跟木頭硬幣,果然是夠復古,還得要投錢才能打電話呢,掛上話筒以後,錢幣就會再掉出來,除了夢幻的外型之外,內部的木頭機械也很迷人,讓孩子在互動中覺得有趣,不玩的時候光是放著都是夢幻!
#原木迴力車/噴射機/飛機
還記得小時候玩的迴力車嗎,操作簡單,往後一拉,鬆開手車子就能往前跑。Kukkia推出幾款木造的迴力玩具,鮮豔顏色、質感滿分!成為孩子們童年裡不可或缺的回憶。
#兔子音樂鈴
真的是超級可愛的家飾品,很適合小小嬰兒連抓握呢,可以搖出可愛的聲音,也是不倒翁喔!
🍉2500元滿額禮
🍉全館滿2000免運費
🛒美國STANLEY工程車加日本Kukkia日本木頭玩具團購👉https://pearbear.1shop.tw/fbokwg
自然探究與 實 作 學習歷程 範例 在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我們的下一代和美國pk科技,能贏在起跑線上嗎?
分享一篇我的好朋友談教育的文章,作者郝景芳是大陸知名新銳科幻作家、教育企業「童行學院」的聯合創始人,比較東西方在兒童基礎教育思維上的差異,探討我們的下一代需要什麼、而我們能為他們做什麼?
文章轉載自郝景芳的微信公眾號:晴媽說(id:qingmashuo),已獲作者轉載授權。
前一段時間,有一所學校招生的新聞悄無聲息佔據了很多關注教育的人目光C位,紛紛議論:如果是你,會送孩子去這所驚世駭俗的學校嗎?
▎從一所學校引發的討論
這是一所什麼樣的學校呢?原來是矽谷鋼鐵俠 Elon Musk 埃隆.馬斯克給自己孩子建立的私人小學,現在對外公開招生了。
消息一經發出,瞬間擠破頭。加州有1000個以上家庭遞交了申請。 (注意!這只是本校Ad Astra的分校Astra Nova,雖然課程和模式照搬了本校,但畢竟只是子品牌,就已經如此轟動了。)為什麼?
我們先來看一下這所學校入學考什麼:
試題一:首次殖民火星任務需要一位隊長。以下為六位候選人自評及他評的創造力、合作力、尋找資源力、定力、學習力、體力、意志力,七個方面的數值。
1.1 請問哪位候選人最適合擔任隊長來完成以下任務:
“存活並在火星建立基地,在兩年後返回地球。”
1.2 如果任務變成以下,誰又更適合:
“存活並在火星建立基地,使用火星的資源建立能源工廠。永久待在火星並等待三年後第二批殖民者。”
1.3 我們是否應該派人去殖民火星?為什麼?
試題二是一款自創的策略桌遊,讓孩子跟對手對戰二十次,摸清桌遊規律,並尋找出最佳策略。
哇哦,這樣的入學測試題,是不是耳目一新呢?你家小朋友會如何回答呢?
馬斯克原本建立的Ad Astra學校,只是給他的SpaceX員工家的少量小朋友辦的”子弟校“,也算是承襲了我們社會主義祖國”企業辦校“的優良傳統,有著濃濃的SpaceX企業風。那麼這所學校日常如何教學呢?
Ad Astra的學生:
- 不分年級:8-14歲的孩子一起上課
- 側重科技:學習的科目主要是編程、AI、倫理和工程
- 練習創業:每人都會建一家虛擬公司,使用學校的虛擬貨幣進行創業和交易
- 接受複雜性挑戰:模擬、案例研究、製造和設計項目、Astra Nova開發的實驗室和企業合作夥伴;學生被複雜性和解決未知問題的能力所吸引。
- 每年更新:每年根據學生和每個項目、實驗室、討論或戰略計劃的經驗教訓來重新設計。
- 讓孩子們喜歡上學:如果學生被認真對待,他們的時間被充分利用,會怎麼樣呢?
哈哈,就是赤裸裸地培養科技創業企業家啊!說不准其中就有SpaceX的繼承人,或是下一代矽谷獨角獸公司創始人。
很想了解一下,這樣直奔主題、前沿酷炫、自由創新、前途未卜、不走尋常路、偏科嚴重的學校,如果是你,會給孩子報名嗎?
▎從科技之爭引發的思考
Ad Astra對科技的重視,讓我們想到近期另一個持續火爆的話題:中國大陸的科技和西方發達國家之間到底有多大差距?
我們都知道,自從去年華為被美國針對性封鎖以來,中國科技面臨著前所未有的挑戰:敵人像窮凶極惡的野狼一樣圍追堵截,而我們在關鍵性技術——尤其是芯片上——受到了極大掣肘。美國進入了麥卡錫主義,對所有與科研有關的華人採取排擠和封鎖政策。這讓人議論紛紛、憂心忡忡、怒氣沖衝。
這引發了很多討論:大陸和發達國家的科技差距,最主要的來源是什麼?
對這個問題,我曾經寫過兩篇文章,從資金投入、資金結構、產業結構角度進行了分析:《創新中國仍然缺失的必要環節》和《特朗普貿易戰,為什麼是個教育問題》,在此不多展開。
在此只想分析一種說法:“中國科研起步晚、投入少,暫時落後很正常,只要持續花錢投入,假以時日,一定能全方位超越歐美髮達國家。”
這種說法聽起來很有道理,但是深入分析就會發現問題:如果認為中國20年後科研水平將全方位超越歐美發達國家,那就意味著,20年後,中國的科研主力軍實力水平要全面超越於歐美髮達國家科研主力軍之上,進一步推論,這就意味著,今天10歲的中國孩子,未來的科研能力要全面超越於今天10歲的歐美孩子。
是這樣嗎?我們的少年真能贏在科研的起跑線上嗎?
我向大家推荐一本書:《Cycles of Invention and Discovery——Rethinking the Endless Frontier》,是一本深入回顧科學和科技創新的研究,有不少紮實的工作和洞見(尤其推薦其中講貝爾實驗室的部分)。
這本書裡詳細回顧了現代半導體和通信工業的發展歷程,其中重大的成果節點包括:
- 1956年諾貝爾獎(1947/48年成果):晶體管的發現/發明;
- 1964年諾貝爾獎(1954/58年成果):量子電子學的發展引發激光的發現/發明;
- 1985年諾貝爾獎(1980年成果):量子霍爾效應的發現;
- 1998年諾貝爾獎(1982年成果):帶有分數電荷的新型量子流體的發現;
- 2000年諾貝爾獎(1957/63/70年成果):半導體異質結構的發明;
- 2009年諾貝爾獎(1966年成果):光纖波導的發明;
可以看得出來,這裡面有兩個非常明顯的現象:
1)發達的信息工業背後,是強大的基礎研究作為水下冰山;
2)發現和發明往往先於工業應用很多年。
晶體管的發現/發明(1948年)先於英特爾公司成立20年(1968年),更早於286芯片上市(80年代)。再往前追溯,晶體管的前身電子管,是1884年的想法,1904年的專利。是100多年持續不間斷的強大的基礎研究才導向今天發達的工業應用。那是什麼力量帶來了這樣強大的基礎研究?
基礎研究不同於應用研究。應用研究通常是把所有能獲取的科學成果整合在一起。結果是可控的、時間是可控的、成本是可控的、方向是可控的。但是基礎研究不是這樣。基礎研究方向是完全不確定的,它的目標就是發現和理解,是向未知前行。站在歷史節點上,我們會發現:
半導體的發現不是為了電腦,是法拉第發現了異常電阻現象;電磁波的發現不是為了手機,是麥克斯韋從數學上整合電現象和磁現象;流體力學方程不是為了飛機,是伯努利為了解釋水流速不同的現象;激光的預言不是為了光纖和武器,是愛因斯坦發現的光電效應和量子力學能級理論的推演。
所有這些帶來劃時代改變的重大發現,都是為了解釋自然現象、探索基本規律,背後是抽象思想帶來的快感,是科學家對自然不斷追問的樂趣。
▎教育系統需要作出的改革和困難
從前面的梳理我們可以看到,真正劃時代的重大發現,都是去解決未知問題。但是我們目前的教育,讓學生練習的都是“解決已知答案的問題”,而不是“解決未知答案的問題”。我們練就了孩子們猜測出題人心思的能力,但是真正面對複雜未知的自然,該如何思考和探索,孩子們是毫無概念的。
真正好的基礎教育,是讓孩子學習探索未知問題。這種教育需要教孩子的是探索問題的方法,而不是直接記住答案。
馬斯克在接受采訪時說過,如果你想教別人如何使用引擎,你應該把引擎給他們,讓他們自己動手拆卸,而不是簡單地在教科書上閱讀螺絲刀和汽車的知識。如果一個孩子把引擎拆開,他們會明白所有的部分是如何一起工作的,他們會明白整體,而不是部分。
我們的傳統教育是告訴孩子電磁感應定律是什麼,然後讓孩子通過左右手定則做練習題,而真正培養創新者的教育,應該反過來:讓孩子理解法拉第到底在探索什麼問題,他觀察到什麼,他是怎樣想問題的,是怎樣提出理論猜想,怎樣做實驗驗證,遇到什麼挫折,又是怎樣找到答案,最後得出電磁感應定律。
也就是說,傳統教育是從知識出發,培養創新者的教育是從探索出發,讓知識作為結果。
我們有多少課堂帶孩子了解過科學定律的發現過程?我們有多少學生知道,胡克是為什麼研究彈簧?伽利略是為什麼研究慣性?如果不知道科學探索背後的思維邏輯,就很難做出未來的創新。可是引領孩子探索知識的發現過程太花時間了,沒有哪個課堂有這樣的耐心。
對比中美教育創新,會發現,我們的基礎教育改革實在是太慢了、太難了,不要說一所像Ad Astra這樣顛覆式創新的學校,就連做一些教材和教學法方面的改革,都舉步維艱。
制度政策先不說,人才培養方面,能夠做“以問題為引導”“探究式教學”設計的老師就十分稀缺;考核方式方面,目前之所以只強調應試,是因為其他教學方式缺乏統一評價標準,給舞弊開了口子;教育出路方面,現在仍然只有高考一條路能導向好的職場發展,缺乏和新興職場發展的鏈接;社會環境方面,現在整個大環境都急功近利,讓父母也充滿焦慮。這些方面都讓真正開創性的教育探索困難重重。
▎致力培養下個時代的革新者
我之所以創辦童行學院,就是希望在中國也能做一些面向下個時代培養創新者的事情。辦學校不容易,我們就辦課外學校。
童行學院採取線上課的方式,給孩子項目制的實踐機會,培養孩子知識、視野、思維,並讓孩子感受並學習科學、人文、藝術背後的思維方法。童行學院的所有課程和引導理念,都是以問題為出發,問題驅動的學習。我們在時空之旅課程裡,帶孩子探訪科學家,回到科學發現的現場,跟科學家一起發現知識。這種“問題驅動——激發好奇——引導思考——培養思維——學習知識”的教學思路,是一種從根本出發的教學方式。
在童行學院的“火星探索”項目制學習營中,有一個環節是讓孩子探索“如何讓火星車減速,安全抵達火星”。我們讓孩子準備一個煮雞蛋,用生活中各種能想到的材料,想辦法讓煮雞蛋從高空中落下而不摔碎。孩子通過動手,再和老師討論,會真正理解火星探索過程中的挑戰,也會對重力/空氣阻力/緩衝等等物理概念充滿好奇,熱情發問。
我們希望有更多同路人參與,我們會積極尋找志同道合的合作者,也希望更多家庭和孩子加入我們。
自然探究與 實 作 學習歷程 範例 在 親子天下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新學期開始,「科學史研究社」來了一位浪漫捲髮名叫LIS的科青老師,據說擅長用故事講解科學,還自行配備KUSO搞笑影片。好奇心超強的魯芙拉了同學嚴八一起加入。
究竟LIS老師會準備哪些有趣的科學故事和影片,燃起嚴八和魯芙的學習熱情,讓他們從此愛上化學呢?
● 關於《科學史上最有梗的20堂化學課》
知名科學教材研發團隊LIS首度跨入童書領域的代表作,第一套扣中小學自然課綱。
結合科學史、科學理論與科學家人物故事的創新文本,並搭配40部線上影片可延伸收看,是國小中高年級與國中生學習化學時的最佳課外讀物。
【本書超強特色】
特色1 LIS科學教材研發團隊X知名兒童科普作家胡妙芬的超強組合
特色2 結合科學史、科學理論演進、科學家人物傳記的創新文本
特色3 套書搭配可延伸收看的40部線上影片,快速掃除學習痛點
特色4 好讀好懂的「快問快答」專欄,解答生活化學的疑難雜症
特色5 內附十二年國教自然領域課綱對應表,學習無縫接軌
博客來:https://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814442
親子天下:https://shopping.parenting.com.tw/product/4584777
誠品:http://www.eslite.com/product.aspx?pgid=1003276712745579
金石堂:https://www.kingstone.com.tw/basics/basics.asp?kmcode=2015233121369
讀冊:https://www.taaze.tw/goods/11100869978.html
【有梗推薦】
怪奇事物所所長∣知識網紅、年度百大暢銷作家
林文偉∣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化學系主任
周芳妃∣臺北市立第一女子高級中學化學科老師
洪振方∣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暨環境教育研究所所長
陳竹亭∣國立臺灣大學化學系名譽教授、遠哲科學教育基金會董事長
陳昭錦∣國立臺灣師範大學附屬高級中學化學科教師
啾啾鞋∣冷知識化學人 Youtuber
【推薦摘錄】
_ 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暨環境教育研究所所長 洪振方
「LIS團隊從化學史出發,用故事呈現化學家的想法,不僅能將教材活潑化,提高學生學習興趣,也能使學生經歷化學家面對問題時的思考或實驗探究的歷程,有助於學生領悟解決問題的方法、瞭解化學家創造的過程、理解化學知識的內涵,並協助學生更瞭解化學的本質。」
影片製作:周映璇
...................................................................
親子天下官網 http://www.parenting.com.tw
親子天下Shopping http://Shopping.parenting.com.tw
親子天下「嚴選部落客」 http://best.parenting.com.tw
親子天下「翻轉教育」http://flipedu.parenting.com.tw
粉絲頁:
親子天下 http://on.fb.me/1Kkng6j
親子天下Baby http://on.fb.me/1KQQAkP
親子天下悅讀 http://on.fb.me/1Sryt7P
親子天下育兒好物 http://on.fb.me/2dpFvHK
翻轉教育 http://on.fb.me/1QgVd3O
嚴選部落客 http://on.fb.me/1R3XbYD
自然探究與 實 作 學習歷程 範例 在 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本集主題: #陶塑展 黃偉茜 (Weichien Huang)專訪
黃偉茜不可一世的孤獨 讓我們看見陶瓷創作者的驕傲
創作者黃偉茜來自於高雄橋頭,由於橋頭區屬熱帶季風氣候,終年維持溫暖怡人的好天氣,如此的地域特色也使得熱帶植物蓬勃發展,生長在此的黃偉茜,自小便喜愛穿梭於榕樹林之間,大自然給予的深刻記憶,也烙印在她日後的創作裡。
對夢想的毅力—不輕易放棄
從小便響往藝術的黃偉茜,礙於種種的機緣因素,在大學前始終與創作擦身而過。當時黃偉茜就讀於中文系,得知系上有選修輔系的機會,熱愛畫畫的她第一個念頭就想到「美術系」,而申請輔系的名額角逐也是相當地競爭,黃偉茜因此報名了畫室從頭開始學習,也從此奠定了她走向藝術之路的基礎。
與陶土的相遇
自認與藝術相識甚晚的黃偉茜,十分地珍惜學習藝術的任何機會,「因為對我而言,那是我花了很多力氣、得來不易的夢想。」大學期間修習的多數是平面繪畫,而後黃偉茜考取上嘉義大學視覺藝術應用所時,對於立體創作的學習躍躍欲試,就在當時接觸到視覺藝術應用所所長—廖瑞章老師的陶瓷創作,廖老師作品多以自然物為基礎發展,深深的吸引了黃偉茜的目光—「原來陶瓷可以這麼做啊…。」,也為此與陶土結下了不解之緣。
相較於其他的立體媒材,黃偉茜在選擇上其實也經過多方的比較,她認為陶土就像幼時小朋友們捏黏土一樣,能夠簡易的上手、有甚麼想法可以馬上做出來,表現方式也非常多元,依照不同的釉、土、燒窯方式會有各種特有的變化,陶瓷高度的可塑性,也能滿足容易對媒材喜新厭舊的她,「土對我來說很自由,很能呈現出我的想法!」
創作中的存在與擴張
在黃偉茜的作品當中,「大肚人」是一個常見的創作語彙。從她研究所時期便延續至今,大肚人就像是黃偉茜對於人生的演繹,「對我而言,壓抑就像是肚子裡藏了很多東西。」有時候大肚人的肚子會圓圓滾滾的,時而封閉、或是展開,甚至會長出一些東西—「而想法就是從這裡延伸而出!」肚子就像是基底般的,有許多的變化由它而衍生。
與大自然間的關係,一直是黃偉茜作品中相當關鍵的要素,如「在林中」系列,是她對於高雄橋頭的感受。因熱帶氣候的影響,橋頭的榕樹林一年四季皆欣欣向榮、綠意盎然,當黃偉茜覺得心情憂鬱時,於樹林中漫無目的的散步,總能療癒她的心情。有次她看到一棵枯木,即便樹都禿了,一片葉子沒有,但它的樹枝卻多又茂密的拔地而起,爭相往密林中小小的一片天空伸展,當下給黃偉茜很大的震憾與啟示,而那些樹枝與氣根的纏繞糾結,因此反覆地出現在她的作品當中。
主打作品「不可一世的孤獨」系列,是2014年她去日本陶藝之森駐村時的感受。那是一個地廣人稀,被大片自然環抱的地方,在國外語言不通的時候,長時間的靜默讓黃偉茜更能深刻感受環境:喧囂的蟬鳴、深沉夜晚中悶哼的柴窯、劃破夜空的流星、在遠方路燈下若隱若現的母鹿…,尤其是野生的鹿群,更是讓她感受到大自然的神秘與靈力,凌晨兩三點的暗瞑,一隻母鹿帶著小鹿們,方始現身,在極暗極遠的距離下,她還是發現了黃偉茜。遠遠地盯著她,以一種傲然的姿態警告:我們是不怕妳,但妳最好不要再靠近了喔!「第一次,我覺得離異世界那麼近…。」那母鹿就好像自然的使者,孤傲凜然不可欺。而大自然的孤傲,引發了黃偉茜這系列的聯想。
「人生而孤獨。」黃偉茜身為一個創作者,更需要大量面對。一個人在工作室思考、做作品、面對空白,或隻身出國駐村,接觸種種陌生的人事物等。這些孤獨,在侵蝕創作者身心靈的同時,也賦予了她更真誠易感的心性,「在這樣的狀態下,聲音流入了,影像流入了,各種四面八方的細微震動鼓膜,在內心產生共鳴,再化身為作品,以另一種語言與他人交流。」所以,黃偉茜認為:孤獨對創作者而言是必要之惡,既討厭孤獨帶來的寂寞,又需要孤獨帶來的充盈。
創作孤獨,卻豐富
「吳爾芙曾說女人應該擁有自己的房間,我認為藝術家也是!」創作就是一種刻化自我的歷程,這種「自我」探究到最後會成為共通的「人性」,就好像每一個在孤獨中奮力創作的人一樣,黃偉茜企圖以一種「中立」的方式來敘述孤獨。它不是好,也不是不好,就是一種「狀態」,雖然孤獨讓人感到寂寞,但是從這個狀態中,我們去感受、去擷取,藉由孤獨豐富人生。
黃偉茜-創作中的孤獨,終將成為無可取代的寶物,恆久而燦爛。
黃偉茜簡歷:
2004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國文系美術輔系
2007國立嘉義大學視覺藝術研究所畢
個展
2015 「三五記事」,醉美空間,台南市,台灣
2014 「這世界」,日本滋賀縣立陶藝之森,信樂,日本
2013 「三首小詩」,嘉義鐵道一號倉,口舍土也方,嘉義,台灣
2007 「存在與負擔」,嘉義鐵道藝術村,嘉義,台灣
2005 「空間1」,嘉義鐵道藝術村練功房,嘉義,台灣
駐村
2014 日本滋賀縣信樂陶藝之森駐村
2011 高雄橋頭糖場白屋駐村
2006 嘉義鐵道藝術村第五屆駐村
策展單位粉絲頁: 金車文藝中心(承德館)
展出日期:2017/03/11-2017/05/07
開放時間:每日11:00-18:00(周一休館)
金車承德館地址:台北市承德路三段131號4樓
自然探究與 實 作 學習歷程 範例 在 探究與實作社會 :: 全台大學開課課程資訊網 的推薦與評價
全台大學開課課程資訊網,公民探究與實作範例,社會探究與實作學習歷程,探究與實作四大 ... 課綱上路後,高中在社會領域和自然領域各新設立了一堂「探究與實作」課程。 ... <看更多>
自然探究與 實 作 學習歷程 範例 在 唐俊華的學習歷程聊天室| #學習成果與多元表現呈現建議 的推薦與評價
附帶一提:另有不少高中將自然科學探究與實作放在高二而不是高一,這是由各校自行安排,教育主管機關沒有規定這門課一定要放在高一或高二。此外,如果學生已經確定往財經商 ... ... <看更多>
自然探究與 實 作 學習歷程 範例 在 16-自然科學探究與實作課程學習成果製作建議(上) - YouTube 的推薦與評價
Share your videos with friends, family, and the world.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