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代碼的襲擊 #成為一位憂鬱症患者
#過來人的真實紀錄 #心態的調適
F321,一個像數學公式般的代碼蓋在紙上。這是中度憂鬱症的代碼。病名代碼由F開頭,搞得好像我的人生學分得到F一樣。該死。咒罵著「F***!」的我走出了精神科大門。
就診之前,我煩惱了很長一段時間,一拖再拖,拖到再也不能拖了才不情不願地,用我的腳親自踏上前往醫院之路。因為我實在是太害怕了。
「滴哩哩哩,滴哩哩哩!」早上七點刺耳的鬧鐘聲響起,整晚大失眠的我根本不需要鬧鐘好不好。「啊,好不想上班,不對,是好害怕上班。直接……消失在這塊土地上怎麼樣?這樣會輕鬆一點吧?」極端的想法叩叩地敲打我的心房,我小聲嘟囔,怕被人聽到我的真實心聲。
「這樣下去真的會完蛋。」
自從我踏進職場以來,我不是沒有過辛苦的時期。人怎麼可能沒有討厭上班的時候,我偶爾甚至還想辭職轉行,或是移民海外,不過這次不一樣。這種極端的想法,是史無前例的,我覺得自己正面對一個「強敵」。
我在外出採訪的時候,看到公司來電會被嚇到;我要非常努力專注,才能寫出一篇短短三行的報導;交稿的時候總是忐忑不安,「一定會罵我,說我寫得很爛吧。」;我擔心漏接上司的抱怨電話,十秒就確認一次有沒有未接來電或是工作相關訊息。
不僅如此,我的自信心也跌到了谷底,過去即使再辛苦,我也從未喪失自信,如今我卻覺得自己無比渺小。每次向上司呈交報告,明明沒做錯什麼心情卻無比沮喪,就像搭超高速電梯幾秒內墜落到地下一百樓,或者說是像落水的人不停吃水。我被前所未有的心情嚴重衝擊,既恐慌又恐懼,所以腦中時時做好面對最壞情況的打算。
我覺得再這樣下去真的會完蛋,於是開始上網搜尋精神科相關資訊。資訊是找到了,可是一想到就醫,我就覺得茫然。我憑感覺隨便挑了一家醫院,調整好呼吸節奏後撥出醫院電話。等待電話接通的時候,我的心臟撲通亂跳,就像剛進公司的新人打電話給上司一樣,超緊張。
在這四天內,「去」和「不去」兩種念頭在我腦海中交戰不休。我試圖自欺欺人,告訴自己症狀好了很多,不去醫院好像也沒關係,但不安感總是毫不留情地衝擊我的心。
#今天去精神科
就診的日子到來,我的鞋底就像被膠帶黏住一樣,無法輕易邁出腳步。要被送往屠宰場的畜牲們也是這種心情嗎?我感到無比淒涼,但我明明還沒被確診,也許我根本沒事。
「我瘋了嗎?」
「一定要去醫院嗎?」
「乾脆回家吧?」
十分鐘的步行路程,十分鐘的心亂如麻。我到了醫院,發現這裡和我想像中的不一樣。我原本以為醫院裡會坐滿一大堆眼神渙散的患者,現在看來,只有「看起來很正常」的患者。患者年齡層滿廣的,且有男有女。
「金正源先生,請進!」終於輪我進診間,主治醫生是一個看起來和我差不多年紀的男人。
「今天為什麼會來這裡?」問題短歸短,但是很難回答。「我為什麼會來?我想知道自己有沒有瘋。」我超想這樣回答,終究開不了口。毫無顧忌地向素昧平生的人吐露心聲,不是我的一貫風格,如果可以,我甚至想掉頭走人,不過我又能如何?人都到這裡了。
我花了十五分鐘大概描述了自己的近況,一邊講一邊突然莫名「哽咽」起來。我非常感謝用真摯眼神誠心誠意傾聽我說話的醫生。雖說「因為是工作,不得不在患者身上放心思」,不過我的感謝與醫生的誠意無關,單是專心聽我說話這件事,就夠讓我感動了。
通過檢查和分析諮商結果,醫生確定我罹患中度憂鬱症──介於輕鬱症和重鬱症之間。
#精神科的藥
「我開抗憂鬱劑和抗不安劑給你,先服用一陣子看看。」
就診的第一天,我本來抱著僥倖的心態,打算接受心理諮商就好,不吃藥。不過醫生以溫柔卻不失堅定的態度開藥給我,沒人愛吃藥,再說,更沒人會愛吃「精神科的藥」吧。
「接受藥物治療之後,等狀態好起來,我們就正式開始心理諮商,你現在這種狀態,就算做了諮商也沒有多大效果。」
醫生把人的身體、心理和想法三者之間的關係畫在白紙上,認真說明了好一陣子。
「我……要吃多久的藥?」
「抗憂鬱劑起碼要吃六個月以上,抗不安劑視情況而定,會慢慢地減輕藥量。」
醫生對數百名、數千名患者都說過一樣的話,就像是一個教書教了幾十年,把書本背得滾瓜爛熟的老師一樣,一口氣解釋了為什麼不能一次大幅減藥的原因。這是由於如果藥吃到一半,病情有了好轉就馬上大幅減藥,有可能會復發,他也不忘告訴我藥物的副作用。
「抗憂鬱劑和抗不安劑不一樣,不會立刻見效,至少要吃兩三個禮拜才行。下次我會稍微增加藥量。」
結束看診的我走出診間等候,沒過多久,護士就叫了我的名字,給了我處方箋。
「我真的變成精神科患者了。」
拿完藥走出醫院的我雙腳瞬間發軟。我靠在走廊牆上,稍微喘了口氣,實在沒力氣搭公車回家,於是叫了計程車。在車上,我兩手緊抓藥袋,打給了妻子。
「老婆,醫生說我是憂鬱症。」從此我和憂鬱症展開了非自願同居生活。
--
📖 本文摘自《那一天,憂鬱症找上了我》,作者金正源的第一本書,就是關於自己親身體驗的憂鬱症。高中時期決心成為改變世界的記者,如今領悟到連改變自己都很難。閱讀更多: https://reurl.cc/vg3Ajk
「自黏便箋打不開」的推薦目錄:
- 關於自黏便箋打不開 在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 關於自黏便箋打不開 在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 關於自黏便箋打不開 在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 關於自黏便箋打不開 在 [問題] Win10年度更新後自黏便箋消失- 看板Windows 的評價
- 關於自黏便箋打不開 在 Windows10自黏便箋不見了?一招復原桌面便利貼- YouTube 的評價
- 關於自黏便箋打不開 在 [問題] Sticky Notes自黏便箋的路徑位置- 看板Windows 的評價
- 關於自黏便箋打不開 在 【請問】 Windows自黏便箋按到X整張不見還有救嗎 的評價
- 關於自黏便箋打不開 在 Win10 便利貼下載= youtube 首播功能 的評價
- 關於自黏便箋打不開 在 [請問] Windows自黏便箋按到X整張不見還有救嗎- 看板ask 的評價
- 關於自黏便箋打不開 在 microsoft store安裝沒反應的推薦與評價,PTT - 疑難雜症萬事通 的評價
自黏便箋打不開 在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防疫甜點組 / Dessert & pastry box - 丰子甜點/ Panoramix Project
今天收到來自 #丰子甜點 的澎湃甜點組合時,除了各種看起來超美味的果醬、抹醬外,發現還有烤成金黃色的司康、蓬鬆的布里歐許時,我一則以喜、一則以憂,其實這幾樣都是我平時最愛的療癒甜點,在巴黎的時候也經常吃,但最近正在嚴格控制碳水化合物中,所以做得這麼誘人,確實非常考驗意志力。不過,當我打開包裝中另外一個粉綠色的盒子時,上一秒還在複雜的心情,立刻拋到九霄雲外,只剩下讚嘆:「哇,好久沒看到做得這麼細緻,裙邊這麼美、殼還閃著細緻珍珠光澤的馬卡龍了!」
我想著怎麼本週和馬卡龍特別有緣,畢竟昨天才嚐到台式馬卡龍,今天就收到正宗法式馬卡龍,無巧不巧,下午拍完照後,正在追的本季日劇「#主廚是名偵探」(由近藤史惠的原著小說改編)第四集也說到馬卡龍。
#西島秀俊 飾演的三舟忍,是「Bistro Pas Mal」這家法式餐廳的主廚,他觀察力入微,總能從各種事物與人的行為細節中推斷出難解的謎團真相。在最新的第四集裡,他的朋友羽田野帶著自家餐廳的甜點師岸部彩香來 Bistro Pas Mal 吃飯,沒想到後來岸部說要回老家一趟,卻未在約定的時間內回來上班,只寄來了一盒馬卡龍,裡面附上一張寫著「馬卡龍就是馬卡龍」的便箋。聯絡不上岸部的羽田野,打電話至她之前工作的飯店詢問,沒想到對方卻說岸部並未在那裡工作過。
三舟主廚看著盒內的馬卡龍和便箋,很快便推理出事件的原委。原來岸部寄來的馬卡龍並不是現在大家最熟知、色調粉嫩的巴黎風馬卡龍(macaron parisien),而是外型為金黃褐色小圓塊,類似布列塔尼奶油餅乾(palet breton)的 #亞眠馬卡龍(macaron d’Amiens)。
法國各地其實有許多不同的馬卡龍版本,雖基底都是杏仁與蛋白霜,但每個地方的特色不同。亞眠馬卡龍外殼稍硬、內裡軟黏,除了杏仁粉與蛋白之外,還加入了蛋黃、蜂蜜與苦杏仁油(Extrait d'amande amère),有時還加入杏桃果醬或糖煮蘋果泥(compote de pommes)。
三舟主廚主廚從岸部特別送來亞眠馬卡龍、加上便箋上的留言,領悟到她其實想表達「希望以自己認同的面貌活著」的訊息。人們眼中經常會有刻板的性別角色、行為準則,但其實如同法國有很多種不同的馬卡龍,人也有許多不同的面貌,即使和世界的標準不一樣,仍然能驕傲自己的選擇、坦然地活著。
看完劇正感動著,在收拾拍照殘局後又打開了丰子甜點的品牌介紹看,不禁會心一笑。丰子的兩位創辦人主廚 #溥丰詠(Florian Bourquin)與品牌經理璩秀君(Marie Chu)都有著多元文化背景,Florian 來自瑞士,有一半英國血統,過去曾在比利時巧克力名店 Pierre Marcolini 的布魯塞爾總部擔任甜點主廚。在代表 LVMH 集團為旗下甜點品牌 COVA 來台設立據點時來到台灣,隨後感受到本地市場的潛力,決定留在台灣擔任甜點顧問,並創立自己的品牌。他的夥伴、丰子的過去則是台灣 Pierre Marcolini、 Ladurée 及 COVA 的品牌經理,擁有台法雙重背景的她,對法式甜點及法國文化有深刻認識,希望能從消費者與職人兩端一起努力,在台灣打造更加成熟的品味市場。
「純正法國」對他們兩人來說不是限制,反而豐滿了他們的作品。丰子既在台灣,便盡量使用本地新鮮食材,例如他們豐富的果醬系列,都是與在地小農甚至部落農民直接合作取得特色水果。我今天打開的「#五月桃烏龍果醬」(White peach-Oolong Jam)便是與北橫的泰雅族三光部落合作,以友善環境的「三光五月桃」製成,加上冷浸鹿谷高山烏龍,茶香襲人、果味飽滿,嚐一口便像帶你到台灣山林走一遭,體驗山高水清雲霧氤氳。
其實,使用新鮮在地食材,展現最佳季節風味,不正是正宗的法國精神嗎?
🔖 延伸閱讀:#疫情之下的台灣甜點業
#yingspastryguide #yingssweettime #yingsplaylist #yingc #甜蜜食間 #甜牙齒片單 #macaron #馬卡龍 #日劇 KKTV
自黏便箋打不開 在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聽說最近臉書粉專觸及率又到了一個歷史新低,趕快PO個文來試試。
昨天是立石鐵臣忌日,貼一篇舊文誌之。這篇文章幾年前受邀刊登過,不過刊出時文字有大幅度修改,以下原文比較放飛自我一點。
--
把自己化為臺灣風土的立石鐵臣
當長澤雅美穿著正常人不會穿的大紅大紫衣物,在充滿飽滿色調的老街或廟宇奔跑轉圈後,「Meet Colors! Taiwan」字幕浮現;這支交通部觀光局拍的宣傳廣告一播出,不但成功吸引日本遊客來臺,臺灣人看了自己土地的美麗風光,也為之興奮起來。
日本人邂逅臺灣強烈的色彩,這分明是向立石鐵臣致敬吧。
立石鐵臣的成長足跡相當特別,他在1905年生於臺灣,不折不扣是個「灣生」,不過,八歲那年又舉家遷回日本。事實上,他對於臺灣風土的熱愛,來自二十八歲時來到臺灣寫生的「再發現」。
隔了二十年重回臺灣,除了追尋八歲前微弱的童年印象,也去大稻埕、淡水等地寫生,這幾幅畫也入選日本「國畫會展」,哼,還不是靠臺灣景色優美才入選的。(硬要沾光)
其實立石鐵臣也覺得臺灣的景物相當適合創作,所以沒等多久,隔年又來,而且不同於第一次來臺寫生只待了三個月,這一次他「只」「暫時」停留了兩年半。
這個決定,影響了他的一生,也影響了臺灣繪畫史、民俗學的走向。
1934年,臺灣畫壇注意到這個年輕的日本人,很能畫出臺灣味,便邀請他共組型男藝術團體「臺陽美術協會」,在陳澄波、李梅樹等八個開山元老中,立石鐵臣是唯一的日本人。然而由於大家都認為,臺陽美術協會多少有對抗日本官方畫壇的意味在,立石鐵臣一個人待在滿是臺灣人的美(ㄈㄢˇ)術(ㄖˋ)團體中(不過協會本身打死不承認自己反日),在外人看來,比新垣結衣出現在復仇者聯盟裡還要突兀。面對日本人質問他「你有日本價值嗎?」立石鐵臣只能無奈表示「你們不要這樣,我只是想畫畫啊~」
強得像鬼,也禁不起眾人嘴。他隔年終究離開了臺陽美術協會,然而臺灣美術史不會忘記這個促成重要美術團體的畫家。而立石鐵臣,雖然離開臺陽美協,卻居然越來越臺,臺到臺灣人都不禁反省自己的臺灣價值幾斤重的地步。
有失必有得。退出臺陽美協的同一年,立石鐵臣遇到了一生中最初最重要的知音,此後十年,他們的名字緊緊黏在一塊,他們的搭檔如同宮崎駿就是要配久石讓一樣對味。
就是那年28歲的西川滿。
西川滿雖然是編輯、詩人、小說家,完全是文學掛的,但其實他真正最大的本領是藏書、造書、玩藏書票、印版畫。他找到了立石鐵臣,與老友宮田彌太郎等八人發起「創作版畫會」。1936年,西川滿一手包辦、逞其裝幀美學私慾(?)的個人風格雜誌《媽祖》第二卷第二冊,封面登出立石鐵臣設計的版畫「將軍騎馬」,就這樣開啟兩人的合作。
西川滿最大的功勞,就是把原本是日本畫、寫實畫、油畫家的立石鐵臣,點歪了他的技能樹,成為一個版畫家。但是歪得好!立石鐵臣的版畫,真正實現了他對臺灣的印象:「強烈的色彩,粗曠的線條」,成為臺灣美術、風俗圖騰的不朽之作。
1936年,立石鐵臣結束了臺灣創作之旅,回到日本。然而次年西川滿的詩集《亞片》仍有立石鐵臣的設計,顯然西川滿這個伯樂並沒有輕易放過千里馬。直到立石鐵臣受臺大理農學部邀請從事「細密畫」工作,在1939年又回到臺灣,這次一住九年,是他一生在臺灣待最久的時光。
前文曾提到立石鐵臣學過「寫實畫」,他的畫作之寫實程度,已經達到「細密畫」的門檻。當時雖然已經有攝影技術,但依舊是黑白照片;能把實物百分百還原臨摹的細密畫技法,是當時生物學相當重視的專業。立石鐵臣就靠這招在臺灣獲得了正職,插畫與版畫則是他喜愛的副業——他的昆蟲細密畫、臺灣風景隨筆素描、民俗版畫,三者風格差別之大,就算拿火箭筒抵著我我也不信是同一個人畫的。
既然都在臺灣找到穩定工作了,還有什麼好客氣的,畫吧!刻版畫吧!描繪出臺灣的風土吧!——不好意思這不是立石鐵臣心中的吶喊,是西川滿對他的吶喊;沒錯,千里馬回來了,伯樂還不把馬榨乾,天理不容啊。從那時候開始,西川滿出版的各種書刊,《文藝臺灣》、《幻塵集》、《七娘媽生》、《羊城新鈔》、《梨花夫人》、《華麗島頌歌》、《採蓮花歌》、《華麗島民話集》、《臺灣文學集》、《赤嵌記》、《臺灣繪本》……處處看得到立石鐵臣的插畫,這是他們大量合作的黃金時代,也是捧紅立石鐵臣版畫藝術的重要關鍵。
1941年,立石鐵臣與好友工藤好美(是男的)的妹妹壽美結婚。這件事情,不僅將立石鐵臣的圖繪推到最高峰,但也造成了他與西川滿戰後不再合作的分歧。
工藤好美是臺北帝大的英國文學教授,但是他的精神理念,給予臺灣人相當正面的影響,例如吳濁流探討臺灣人身份認同矛盾的《亞細亞的孤兒》,就是在工藤好美的鼓勵下創作。工藤好美對於臺灣文化的重視,終於在倡議創刊《民俗臺灣》後開花結果。
一般說法是,《民俗臺灣》為池田敏雄倡議、主導的刊物,但是立石鐵臣的長子立石光夫先生曾經神秘地跟我透露:「其實刊物背後的靈魂人物,大家都不知道,是工藤好美。」工藤好美人脈廣闊,臺灣意識濃厚,每月十五月圓之夜,就約立石鐵臣、呂赫若、龍瑛宗、張文環等好友聚會相談——熟悉臺灣文學史的朋友讀到這裡,或許已經腦洞大開了:「等一下,你是說立石鐵臣,跟呂赫若他們這一票,居然那麼要好!?」
呂赫若這一票人,屬於《臺灣文學》陣營,《文藝臺灣》的西川滿與之極不對盤,甚至引發「糞寫實主義」論戰,批評對方文章到「像大便」這種話都出來了,你看有多麼不留情面。而立石鐵臣,一面為西川滿《文藝臺灣》畫封面,一面又跟《臺灣文學》同仁交好,你到底站哪邊啊!其實此時立石鐵臣的心思,已經不全然在西川滿這裡了。
屬於臺灣的藝術、文學、文化,究竟是什麼?西川滿在書裡塞滿金紙、掛箋、陞官圖、葫蘆問,就算「愛臺灣」了嗎?抑或只是公子哥膚淺的「愛臺遊戲」?比起來,《臺灣文學》那些勇於揭露現實的臺灣作家、《民俗臺灣》努力走訪民間的日本學者,是不是才算愛臺灣到深處無怨尤?
我身為西川滿的收藏者,都曾經這樣掙扎自問過(我幹嘛打破第四道牆現身啊);立石鐵臣夾在三大陣營中間,一定也有輾轉難眠苦苦思索的時候吧。
立石鐵臣雖然同時為《文藝臺灣》、《民俗臺灣》設計封面,但沒有為《臺灣文學》跨刀,算是留給西川滿這老朋友一點面子了。但是很顯然,他並不認同西川滿去脈絡化地欣賞臺灣的事物,他更需要的是深入臺灣生活,與臺灣人共呼吸,更貼近臺灣人的視角……
所以立石鐵臣在《民俗臺灣》中,不只設計封面,還繪製一系列「臺灣民俗圖繪」,也發表文章,探索傳統風俗、欣賞常民器物、描繪在地風貌……這應該是他一生最快樂的創作時光。
可惜好景不長,1944年,工藤好美提前返日,據說是已然預見日本戰敗。同年,立石鐵臣被徵召從軍。隔年戰爭結束,日本人成為戰敗國國民。不久西川滿也被遣送返日,立石鐵臣由於有細密畫專長,被國民政府留用繼續在臺大工作,到1948年年底才離開。
回到日本之後的立石鐵臣,似乎與戰前的他完全斷裂。畫風丕變,用冷峻的超現實主義告別溫暖樸拙的民俗版畫,以創作、教授細密畫維生,從此一步也沒再踏上臺灣,也鮮少再與回到日本後,仍舊孜孜書寫臺灣題材的西川滿合作。
立石光夫先生透露,立石鐵臣想到日本曾經以殖民者的嘴臉,統治過韓國,他就沒有臉面對韓國人;對於臺灣,恐怕也是一樣的心情。唯有在1962年完成的《臺灣畫冊》,把一直壓抑著的思念臺灣之情,一股腦兒在紙上宣洩。最後一幅畫,旁白寫的是坐船離開臺灣那天的情景,終句是:
「吾愛台湾
吾愛台湾」
立石鐵臣。真正的藝術家。人道主義者。思想者。我會甚至說,真正的臺灣人。
臺灣的歷史上,幸好曾經有過立石鐵臣。
(圖為立石鐵臣為《民俗臺灣》雜誌設計的封面,出自我收藏與我的圖像編輯,但此圖偶爾會被盜用,習慣了。)
自黏便箋打不開 在 [問題] Sticky Notes自黏便箋的路徑位置- 看板Windows 的推薦與評價
[問題] Sticky Notes自黏便箋的路徑位置 ... 便利貼沒把它關掉不就已經是每次開機自動出現了? ... 工作管理員>處理程序>Sticky Notes>右鍵>開啟檔案位置. ... <看更多>
自黏便箋打不開 在 [問題] Win10年度更新後自黏便箋消失- 看板Windows 的推薦與評價
發文前請詳閱↓↓↓↓
若你是發表Windows 10相關問題 請一併PO出版本相關資訊
"Windows鍵" + "R" → 輸入 "winver" 並將上面的版本資訊打到文章內
若發表Windows 10問題文章 沒有將版本號打到文章內者 一律刪文處理
作業系統:Win 10 Home
Service Pack:1607 (14393.51)
發生問題頻率:剛剛
是否有做Windows Update:有
問題內容:剛剛更新提示跳出來我以為只是小小的更新而已就給他按確定
殊不知竟然就是年度更新版(抱頭)
更新完後自黏便箋就消失了(我上面原本寫了一堆東西的說)
按開始去附屬應用程式找也找不到
請問年度更新版捨棄了自黏便箋這個功能嗎
我覺得超好用的欸
有人的也不見了嗎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11.246.27.22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Windows/M.1472195479.A.D1A.html
※ 編輯: ritalgy (111.246.27.22), 08/26/2016 21:45:14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