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萊主北
.
上山前還在討論,會不會下山已經風雲變色,結果在稜線上就收到 180 例確診的消息,隔天就封山了,我們成為「法定上」最後一批入山的登山客,夥伴解嘲說:就像去年二月有出國的人一樣。
.
奇萊主北,這一段路走了一年。去年五月初開始自組隊爬百岳,第一座就是新手級的奇萊南峰,當時在天池岔路看到指標寫著「奇萊主山」,那麼近卻那麼遠。明明是同一山系,但之間路途險惡,大部分人選擇從不同登山口登頂。現在回想一年前初次重裝爬得不要不要的,雖然現在還是不要不要,但路線等級提升很多。如果奇萊南華是 50 分,我會給奇萊主北超過70 分,剩下空間留給未來要去挑戰的山。
.
困難路線大致從谷底的 #成功山屋 開始,接連 500 公尺左右的陡上,雖然落差不大但很多類似攀岩拉繩的地形,有危險性,但越危險也常常越美麗,沿途有滿開的高山杜鵑相伴,天氣好到展望極佳,對面的合歡群峰和松雪樓清清楚楚。絕對是天氣最晴朗的一次大山之行。
.
第一天免強紮營在稜線山屋附近的斜坡地,一邊睡覺還要一邊對抗地心引力有夠難睡。取水要下切大概 15 分鐘,結果根本是三天以來最艱難路段,爬到我快把心臟吐出來,以及高山症輕微發作。可能因為很缺水,煮晚餐時附近的蟲子都來湊熱鬧,紛紛自殺跳進煮好的食物裡。土壤很乾,沙塵飛揚,這幾天不知吃了多少土。說實在,登山野營真的不是舒服的事,每次搭帳又收拾,都讓我很懷疑自己為何上山,舒服躺在家裡不是很好嗎?晚上一群水鹿路過,不太怕人,用手電筒照到一頭公鹿,一對角好大,完美對稱,好像山中的聖靈來訪。
.
隔天不算太早起的登頂行程,天亮才出發,前往主峰路上有一段被陽光染成金色的草原,令我想起一年前的南華山,遠眺主峰開滿杜鵑,又美又險。最後500公尺是大魔王,必須再次拉繩攀岩,雖然累,但我很喜歡這種地形,不拖泥帶水,刺激好玩(但不能太刺激)。主峰上的展望真的超好,最東可以看到花蓮海岸山脈以外的太平洋。往南可見台灣第一高峰玉山。
.
下午的登北峰剩下兩人,其他三人在營地休息和上網。一路聽聞北峰更陡更難,所言不假,不過路途只有主峰的一半,所以不特別累,反而覺得比主峰好玩,風景也更遼闊。聽說從北峰下屏風山是高手路線,希望有招一日也能走走看。話說這次來到奇萊主北,發現遇到的山友都是高級別的,許多阿姨叔叔們一樣背著重裝上來,甚至單攻。例如我遇到兩位大姐,他們把三天兩夜的行程濃縮成兩天,聽到我們同樣的路走三天,其中一位阿姨竟然說:「你們是來耍廢的嗎?」
.
有時候遇到美景,會不自覺地讚嘆說:「好像XX國喔。」這麼說有點自我貶低。所以我突然想到,以後都要說風景是「世界級的」、「國際級的」,這樣就沒問題了吧?第三天回程又回到小奇萊,坐在那裡看著對面的奇萊群峰,風景完全不輸從對岸看過來,一樣世界級的!而且路途只有 1.4k 不用歷經千辛萬苦,CP 值真的很高,如果風景也能用 CP 值討論的話。
.
搭車下山的路上,得知病例確診人數又創新高,其實不太意外,也不算擔憂。我們要做的事並沒有改變,可是強度稍微提升了,或許就像遇到更艱難的山吧,如果你已經來到山頂,別無選擇,還是要想辦法走下來。能夠救你的人不多,要先懂得救自己。一起加油!忍耐一下,出口就在不遠處。
.
這條路我們也走了一年多,都是有經驗的人了。
.
Photo by YEN SHIHMIN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3萬的網紅花蓮揪釣,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今天天氣超級冷~邊釣邊發抖 二月花蓮港東堤不開放唷 三月開放時間 3/10 (日) 3/17 (日) 3/24 (日) 3/31 (日) 釣魚開心就好 垃圾帶走~有品釣客你我做起~ 花蓮港東堤每周日視天氣開放 提前一周向花蓮各釣具店報名^^ 歡迎訂閱頻道加開啟小鈴鐺 不定時上傳花蓮...
花蓮 二月 天氣 在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拝啓 木皿泉夫婦
⠀⠀⠀⠀⠀
做為您們忠實的電視連續劇粉絲,在這春寒料峭時分,寫了封應該您們不會看到的信,也許在遠洋另一端的兩位,在某個瞬間小小的心電感應裡,說不定也能感知到這些文字吧,不過,這當然是在您們不會讀到這封信為前提,但我相信,您們沒有看到這封信,一定也能理解我的心意。
⠀⠀⠀⠀⠀
這說起來有點巧的驚奇,大約五六年前,我第一次看坂元裕二先生執筆的連續劇《最高的離婚》時,我印象深刻,在故事的最末,坂元先生安排男主角光生寫了一封信,寄給與他分離的妻子結夏,而那封信的開頭寒暄句「暦の上に春は立ちながら、厳しい寒さが続いております」,在當時看的中文翻譯只用了一個成語「春寒料峭」,就把這長串寒暄句翻得出乎意料地簡單,一長一短的反差讓我印象深刻。所以,受了坂元先生影響的我來說,每每想在這時節寫封信時,我總是會想到那封、坂元先生在連續劇裡安排不會有回信(如同我知道您們不會有回信)的這封信前四字。
⠀⠀⠀⠀⠀
事實上,在四月初的現在,臺北的天氣也確實是春寒料峭,明明炎熱地像夏天的天氣,在清明時節突然微微地寒冷起來,所以,對於總是會刻意把很多事情連起來,並且用我自己方式來解讀的我來說,確實是意外地巧的驚奇,不知道在更能感受「春寒料峭」的遠方日本,老師您們有沒有好好保重身體呢?
⠀⠀⠀⠀⠀
話說回來,會突然想寫這封信,其實有兩個原因。
⠀⠀⠀⠀⠀
第一個原因是,我在幾天前讀完老師您們的小說新作《漣漪的夜晚》。有些感觸,我一直在想要用什麼方式寫,陷入了一陣苦思(不知道老師您們寫作時,是否也有這種感覺呢)。接連數日,在Coworking Space裡一面聽著遠方傳來不知何處在施工的隆隆聲,一面聽著趁假日來加班的碼農工程師對著筆電振筆疾書的噠咔噠咔聲,坐在筆電鍵盤前像是在想,又像是沒再想,最後聽了約數十次1988年PRINCESS PRINCESS的名曲〈M〉(是的,那是您們執筆的NHK連續劇《昨夜的咖哩,明日的麵包》的片尾曲),最後,在某次去吃飯的行走間某個步伐,突然想到,啊,那就來寫一封信給您們好了。
⠀⠀⠀⠀⠀
會想到「寫信」,因為這就是第二個原因:去年十二月,我收到一封從香港寄來的信。
⠀⠀⠀⠀⠀
不,其實不只是一封信,牛皮紙袋裡,裝了她與您們書信往返的一些文字紀錄,以及寫給我的一封信。與您們去年八月收到她從香港寄來的信時,寫在日經報上頭的專欄連載一篇名為「喜歡是無敵的」影本文章。以及您們寄給她2010年連續劇《Q10》的劇本文庫書,後頭是您們所撰寫的「八十年後的Q10」短篇(上頭還有可愛的簽名)。以及,去年我透過許多新聞媒體,看到香港狀況照片。
⠀⠀⠀⠀⠀
正在用筆電寫這封信的當下,這些實體信就擱在我右手邊的牛皮紙袋裡,我收到時讀了一遍,為了要敲出這封信,剛剛又讀了一遍,我很清楚,這是一份非常貴重的心意,幾張薄薄的紙以及照片,裡頭蘊涵的情緒,那是我這個現在平平安安、悠悠哉哉地敲著鍵盤的人,在臺灣能得到的厚重情感。
⠀⠀⠀⠀⠀
不過,我其實也拖了很久呢,幾個月前收到信時,我就已經決定要為它們寫些什麼,但一直苦思著要怎麼表達出來,直到我讀完老師您們的《漣漪的夜晚》,我突然感覺,其實這一連串的意念傳遞,從東京到香港,再從香港到臺灣的我這裡,這已經是充滿木皿泉風格的小小故事了,即使我不說出口或寫成文字,但這樣一連串的情感影響,就是您們在《漣漪的夜晚》裡,要讓讀者稍稍體悟到的理念,也是您們所認為的「漣漪」,從中心一滴,慢慢擴大,慢慢波動。
⠀⠀⠀⠀⠀
我知道《漣漪的夜晚》的原型,是從您們應NHK之邀,2016、2017連續兩年的單集新春特別劇《富士家族》而來,日本過年,看這兩集特別劇,求的是開心歡樂,特別是主演有藥師丸博子及小泉今日子兩位,讓那兩集連續劇看起來格外繽紛。
⠀⠀⠀⠀⠀
但是,用了那兩集歡樂連續劇設定的小說,真是太有趣了──完全不同於連續劇,直接從「那須美之死」開始寫起,後面13話──我想您們是將這本書當作紙上連續劇(不是文字劇本哦,而是不用請演員來表演的戲劇)來寫了吧──每一話的故事都是人生裡曾與那須美有過交集的人:家人,朋友,同事,陌生人(我特別喜歡第十話那須美與那對兄妹的故事,害羞,色色的,非常有意思)。
⠀⠀⠀⠀⠀
他們的人生,都因為有了「那須美」這個人的存在而豐富,也在接受了「那須美」的死亡,意會到言語很難表達……不,其實根本不用多說什麼,因為,那就是「人」。
⠀⠀⠀⠀⠀
小時候,看您們執筆的《改造野豬》,特別特別特別喜歡第三集「恐怖の文化祭」。講述主角三人在文化祭的鬼屋裡,遇到了「當年」的學生。不不,他們的生命沒有結束,在您們的筆下,那是「生靈」。因為當年非常喜愛那段閃亮亮青春時光的學生們,人生已經被各種繁忙工作塞滿、已經變成忙碌大人的當下,他們的精神,仍然會回到他們心中永懷的「文化祭」。其中一位主角,牽著弟弟的手,在鬼屋的終點鏡子,看到兩句話──那一直是我心目中最棒的連續劇金句。
⠀⠀⠀⠀⠀
「能與現在和你牽手的人相遇,簡直就像是奇蹟。
即使走到了陽光之下,也請不要放開那隻手。」
⠀⠀⠀⠀⠀
近來無論是香港,日本(事實上此刻的我是一邊讀著悼念三浦春馬冥誕的各種文章,一邊在寫這封信的),臺灣(近日我在日本推特圈看到幾位日本朋友都相當關心發生在東部花蓮的鐵路事件),或是受疫情影響的全世界,都有太多哀傷的死亡──甚至讓我們感到麻木,雖然我們都知道,死亡是人生一途,但面對虛無,我們仍有恐懼。但死亡其實不是人生終結,因為死亡被包容在生命裡,肉體的終結,並不是一切的終結。
⠀⠀⠀⠀⠀
我知道,有些事情,不是非得要有個有始有終,它才叫作「結束」,某些生命,也不是在我們知道他已經離開我們的當下,其實還沒有「結束」。他仍然會繼續著,而影響會像「漣漪」一樣,慢慢地,讓該得到這份情感的人,知道它仍然存在。
⠀⠀⠀⠀⠀
是的,相遇即是奇蹟,無論是透過哪種形式的相遇,無論生老病死,無論人生走到何處,「也請不要放開那隻手」。
⠀⠀⠀⠀⠀
那就是漣漪,那就是人間,那就是世界。
⠀⠀⠀⠀⠀
⠀⠀⠀⠀⠀
感謝。
真心祈願老師們平安健康。
⠀⠀⠀⠀⠀
祝 一切順心
花蓮 二月 天氣 在 高右恬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八通關三天兩夜」-二月登山穿什麼
今年過年是連續好天氣,晴朗溫暖,八通關古道遇到許多要縱走去花蓮的勇士,希望大家都平安完成✅
每個人的洋蔥式穿搭都有自己的特色,洋蔥有幾層,每一層的功能跟厚薄都不同,平常可以多觀察自己在不同溫度跟環境的需求,去找到最適合的組合。
*日夜溫差大,白天約在15度以上,傍晚入夜約5~7度。
裡層: @patagonia_tw 女子長袖排汗上衣。
戶外活動不能穿棉質衣物是第一要點,接下來就是看個人喜好及需求,P家的排汗上衣舒適好穿,但是版型偏寬鬆,它沒有任何修飾身形的效果,單穿稍嫌看起來沒精神,但如果上山多天容易消化不良肚子大大的朋友,這件反而剛好遮起來🤣
中層:
@patagonia_tw Thermal Weight Crew。
透氣又保暖是這件上衣的重點,直接單穿或是當中層保暖都很適合,回到營地我都會把貼身的排汗先換下來曬曬太陽,單穿這件也是很足夠,材質親膚不會刺刺的。
註:做為平時的時裝也很ok,比發熱衣好看多了。
@nikerunning 跑步羽絨背心。
這件實在太好用,重量輕、好收納,既然都可以跑步穿了,健行穿也一定沒問題啊!有效幫助保持核心體溫,俐落修身的版型,即使外面再加衣物也不會顯得臃腫。(就是顯瘦的意思啦😂)
外層:
@lululemontw 亮黃色防風外套。
在山上有時一陣風吹來或是走進樹林裏,會瞬間變得有些寒意,穿雨衣又太悶熱,這種輕薄的防風外套就剛剛好。
登頂時風大太陽也大,這件也是恰到好處。
@lululemontw 羽絨外套。
我個人實在不愛羽絨外套,因為大部分都會看起來像米其林,但露露這件版型真心推,袖口還有延伸像是多了半個手套,又保暖又好看,誰說戶外活動不能穿的漂亮呢~❤️
@thenorthface_tw 卡其登山褲。
我就是那種暖機要一陣子,一但走起來又很怕熱的人,這條的特色是可以調整褲長,小腿可以露出來體感差很多,我喜歡帶著微微chill感行走,這樣才不會走到全身汗,回到營地立刻把褲管放下就不怕著涼。
接下來的天氣應該可以短褲短袖,該來準備夏天辣妹組合囉~😉
#Hiking #mountains #mountainsarecalling #nike #lululemon #thenorthface #patagonia #intothewild #健行 #女子健行
花蓮 二月 天氣 在 花蓮揪釣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今天天氣超級冷~邊釣邊發抖
二月花蓮港東堤不開放唷
三月開放時間
3/10 (日) 3/17 (日)
3/24 (日) 3/31 (日)
釣魚開心就好
垃圾帶走~有品釣客你我做起~
花蓮港東堤每周日視天氣開放
提前一周向花蓮各釣具店報名^^
歡迎訂閱頻道加開啟小鈴鐺
不定時上傳花蓮各釣場釣友搏魚畫面^^
花蓮揪釣FB粉絲團:https://www.facebook.com/花蓮揪釣混濕團-331504740983743/
花蓮港東堤釣遊初心者簡易攻略^^ fishing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VnA0_vYiQoQ
花蓮七星潭釣場釣軟絲新手攻略簡易教學^^EGING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Xj5N8tUb5Hc
路亞神奇小卷綁法與釣法lure fishing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3TRDkkvEAuc
花蓮港東堤入口到堤尾路程畫面!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Ny85vQcen0k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