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星期三 絕對音樂】
「所謂的強者:不是沒有眼淚,而是含著眼淚依然奔跑。
人最先衰老的,不是容貌,而是那份不顧一切的闖勁。」
SO~~有時候,要敢於背上,超出自己預料的包袱,
經歷一段努力後,發現,自己比想像的優秀很多……
下午4:00-6:00
「絕對音樂」~~ON AIR))))))
把耳朵借給我,
芳翎和你/妳分享~~
趕快下載南投廣播的APP,一起加入我們的行列!
*************************
【為什麼工作狀況差?因為你連生活都沒顧好】
我曾經在一間旅遊新創公司從事內容行銷的職務,當時的我們掛著「旅遊作家」的美名,經常要到處探聽新的旅遊情報、景點,到餐廳或旅館試吃、試玩並作相關的採訪,再將這些內容轉化成文字或影片作為公司網站的內容。有一陣子,我在工作上出現了很嚴重的瓶頸,明明是做著一模一樣的工作內容,卻一直無法發揮能力,內容產出上也一直遇到靈感乾枯或沒有頭緒的情況。那時的情況似乎慘到就算我不說,周邊的同事也感覺得出來的境界。再加上工作表現與成效數據也受到了影響,讓我想藏也藏不住。某天下午,我的主管把我叫到一旁,說要和我「聊一聊」,那時我一聽,就知道主管是要和我聊工作表現欠佳的事情,帶著皮皮挫的心情,我來到主管身邊,他看著我,緩緩的說:「你最近生活還好嗎?」
一開始我有點吃驚,原以為主管是會劈頭直接與我討論工作狀況,沒想到他突然問我過得好不好,讓我一時之間不曉得該怎麼回答,我支支吾吾地說:「我覺得工作上似乎碰到了一些瓶頸,做內容總是沒什麼靈感。」
主管語氣平穩地跟我說:「你這不是工作上碰到了瓶頸,是生活上碰到了一些狀況。作為一位內容創作者,生活要夠精彩,寫出來的內容才精彩。」主管的一席話讓我一髮牽動全身,回家之後,我仔細的想了想生活上出現的狀況,才發現自己當時的私生活真的是一團糟。
當時的我剛好和現在的先生在遠距離戀愛,兩個人已經很久沒有見面,也不知道下一次見面是什麼時候,每天的心情都受到很大的影響,而那時的我也和爸媽同住,開始想著自己搬到外頭租屋的事情,卻又不曉得經濟上與感情上要怎麼做下一步的規劃,我從來都沒想過這麼私人的事情,會開始影響到自己的工作表現。然而,身為一位作家或內容創作者,你是否是發自內心的分享著這些內容?似乎都像是一張攤開的白紙一樣一覽無遺。
在以往功利主義且工作至上的觀念裡,生活出現什麼狀況,似乎都只要用課業很忙、公司加班或老闆要求等原因,就能作為所向無敵的擋箭牌,家人也會一致認為:「怎麼這麼晚回家呀?喔!是工作很忙加班呀?那沒關係!有忙就好。」或「最近怎麼一臉憔悴?原來是老闆要求應酬啊,那沒關係,因為是老闆嘛!所以就忍耐一下吧!」
我們似乎都忘了這麼努力工作辛苦賺錢,就是為了好好生活,與家人好好陪伴彼此,然而,生活中每天都有各式各樣的機會能讓我們好好陪伴家人甚至是好好和家人吃上一頓晚飯,我們卻總是用工作太忙等理由拒絕掉那些我們努力想要爭取的機會。我們真的需要這麼拼命,才能夠給家人過上更好的生活嗎?
我認為,社會充斥著一種非常過氣的思維,讓老一輩的人認為:「如果想要賺大錢,犧牲健康或睡眠可能也是在所難免的。」「在事業上很拼的人就是會比較沒有時間照顧家庭,身為家人的伴侶就是要多多諒解。」然而,我們為什麼不能睡得飽飽的同時也賺大錢?或是同時兼顧家庭生活與工作事業?這其實正是我們在第一章講到的「二選一思維」,我不認為我們一定要在工作或熱情上做取捨,相反的,真正厲害的人應該要兼顧兩者,真正成功的人應該要利用生活的美滿,去創造工作的效率與更高的成就感。
這其實正是一種現代的新思維,甚至也能說是某種思維潮流運動,正是因為想要獲得更好的工作成就,我們才更有責任把自己的生活過好,正是因為我們如此努力工作,我們才要更珍惜每一次與家人好好吃飯的機會。
現在,我們問問自己:「你為什麼會想要來看這本書?為什麼會想打造一份有錢、有愛又有意義的工作?」想必答案不外乎就是為了要成就夢想與過好日子吧,但這些道理我們都懂,為什麼在現實生活中卻總是理所當然的被忽略、被犧牲呢?有沒有什麼方法能幫助我們記得初衷?我相信以下這三個信念是對你有幫助也值得被建立的:
一、生活的原則永遠在工作的原則之上
《與成功有約》的作者史蒂芬.柯維曾分享過一個故事,他的上司因為工作需求,希望他能週日加班協助團隊,史蒂芬拒絕了上司,他和上司說:「週日是我的教會日與休息日,我答應自己週日是不能工作的。」上司聽了覺得有點惱怒,生氣的問史蒂芬:「你就不能為工作通融一下嗎?你每個星期天的早上都有去教會,錯過這一次真的有影響嗎?」史蒂芬說:「也許不會有太大的影響,但是週日不工作是我對自己和對主的承諾。」上司無奈的說:「好吧算了,那週六總可以了吧?這週六你能不能破例加班一下呢?」史蒂芬回:「不行,週六是我和太太的約會日,我答應我太太週六是屬於她的日子,因此我週六也不能工作。」上司聽了又更氣,他憤怒的對史蒂芬說:「週日不能加班,週六也不願通融,那你週五會不會來上班啊?」史蒂芬說:「會的,週五是我的上班日,週五我可以上班。」
這個故事乍聽之下有點無厘頭,但,就是因為史蒂芬.柯維對生活原則的堅持,才能夠確保「工作和生活是平衡的」而不是「工作不斷越 界,壓縮生活的品質」。史蒂芬.柯維說:「100% 的堅持比 98% 的堅持來得更有效。」意思就是,有些時候我們會覺得:「也許破例一下、通融一下無傷大雅。」但背離原則就是背離原則,並沒有程度上的差別。
你可能在想:「美國文化跟亞洲文化不一樣啊!我們哪能這麼理直氣壯地跟主管討價還價?要是怎麼做早就被炒魷魚了吧!」沒錯,各國風俗民情的確會讓職場文化有所區別,但,你若希望能夠改善這種職場潛規則,你就得先當那個堅持自己原則的人。
倘若每一個人都嫌棄慣老闆,但持續允許慣老闆用自己不喜歡的方式對待自己,那我們便不能奢望這個情況會有所緩解,因為我們也成為支持這個環境的參與者。換個角度想,你如果沒辦法接受老闆總是在休假時候突然要求你執行某些公事,你是有權利可以不參與的。你可 能覺得:「我怎麼能夠不參與?老闆假日就是會傳 Line 過來,而且會急著要我回覆啊!」那我們便能思考一下你回覆和不回覆會發生什麼事。
如果你回應了,雖然能夠讓老闆感到滿意,但這同時也代表著你之後可能都得一直過著假日處理公事的生活,因為老闆心裡知道你是允許的、願意參與的,因此這件事就會變本加厲的發生;相反的,如果你不回覆,你也許會惹老闆生氣,更慘一點,也許你會被炒魷魚,但是往好的方面想,你之後就再也不必面對假日會一直要你處理公事的老闆,因此離開也不盡然是一件壞事,又或者,老闆久而久之就知道假日傳訊息你都不會回應,因此除非有非常要緊的事,不然他是不會再用這樣的方式打擾你的休假時間的。
你肯定有發現,有原則的人比沒有原則的人更容易受到尊敬,雖然有時候這樣的原則看似強硬或不解風情,可是,做人處事就是要有底線,而這些底線絕對不能因為工作而打破。例如說,你本身是一個不抽菸不喝酒的人,那當這個成為你的生活原則時,它就必須要乘載在工作之上,不能因為工作就破例應酬抽個菸,這樣我們便會成為一個凌駕於工作之下並且被工作擺布、為工作犧牲的人;同樣的,如果你在生活上的某個原則是:再忙,假日都要回家和老爸老媽吃頓飯,那回家吃飯這件事情就應該要先被規劃,其他事情再依照這個目標去做相關的配合。
你可能會覺得這些事情用講的比做的容易,但在我個人的經驗裡,其實也是跌跤了好幾次才慢慢學會建立不可動搖的生活原則。一直以來,我都是一個熱愛工作的工作狂,而我身邊親密的人也都得在我工作之餘「撿剩下」的時間來陪伴彼此。為了這件事,我先生和我抗議過很多遍,他曾和我說:「你看你花多少時間和精力在經營你的事業?你有沒有花至少同等的時間在經營我們的感情呢?」
沒錯,大部分的人都沒有花到等同的時間在經營感情,尤其是結了婚的夫妻,更容易以為婚姻妥當了、搞定了,就開始任由工作逐漸吞噬相處時光,你可能會覺得堅持這些生活原則有點太特立獨行了,你也許會害怕沒有一位老闆能夠接受這麼任性的員工,但是,因為這樣就屈就於慣老闆的霸凌下,似乎也不太合邏輯,甚至不是什麼有用的解決之道。
因此,我們都得努力成為一個更有能力、更專業、更無可取代的人,讓公司需要你、不能沒有你,你便有更多的籌碼去任性並堅持自己生活的原則,不讓自己和家人成為工作的犧牲品,從現在就開始設立底線、設立人生原則,讓自己的生活繞著這些原則運行,而不是對自己的原則毫無界線,卻抱怨著工作不斷的越界。
二、你的外在成就鮮少超過你的內在成就
我們以往在定義一個人是否成功,都會先採用外在標準來評判他的資產、頭銜、權利與外在形象,然而,這樣的定義在現代逐漸受到質疑。質疑其實是一件好事,畢竟身心靈的富足也是成功的衡量標準之一,如果只看一個人的外在成就而忽略了內在成就,就顯得太片面也不夠真實。
我們總是認為要先搞定外在成就,才有閒錢與時間來優化內在條件,我們想著「如果我談成這筆生意,晚上就能一夜好眠了」或是「只要我早點達到財富自由,我就能睡到自然醒,每天做我想做的事情」,不過回過頭來,我們是不是也可以把它想成:「只要我今晚能補充充足睡眠,隔天精神百倍,就能談成這筆生意」或是「只要我能用心挖掘自己到底想做什麼,找到那些讓我迫不及待想要起床做的事情,我似乎就可以去算出我真正需要的生活費,提早達到財富自由。」
一個人的外在成就,很少能夠真正超過他的內在成就,意指一個人能真正擁有良好的聲譽、成功的事業、和諧的家庭與完整的自尊,絕對都是因為他本身的身體與心理狀態富足且健全。健康出狀況,似乎也會連帶影響到家庭相處與事業版圖,心理出狀況,可能也會影響到自我的人格與外在的名聲;相反的,如果一個人缺乏內在成就,那儘管他擁有成功的事業與奢華的生活,可能都只是短暫或虛無的。
就像前主管曾給我的叮嚀:「生活要精彩,工作產出才會夠精彩。」好好生活可以促進我們的健康指數、快樂指數,同時能夠增添我們生活中的靈感,讓我們有足夠的意志力去面對挑戰、用同儕與家人的支持來度過逆境。
我想這也是為什麼「自我成長」這個主題越來越流行的原因,因為人們慢慢了解到,想要工作狀態變好,生活得先變好,想要生活變好,自己得先變更好。
在個人成長的領域裡,我們可能會探討要如何面對低潮、如何戰勝拖延、如何提升自信遠離自卑、如何和其他人化解心結重新合作⋯⋯,這些主題乍聽之下也許會覺得有點私人,但事實是,我們在工作上無時無刻都在面對類似的問題,人生中各方各面的疑難雜症其實都有連貫性與相似之處。也許,你會發現行銷技巧可以用在約會交友上,也許,商業思維的管理模式可以用在教育小孩跟處理家庭問題上,我們正走向一個全方位的世代,以前,我們可以將工作與私生活做切割,但在未來,我們的工作與生活則會完美的融合在一起。你工作上的好點子皆是從生活中而來的,你在工作中學到的技術能夠在生活中派上用場,這就是為什麼,我們不能再將外在成就與內在成就分開衡量,我們要認知到兩者的關聯性,我們要相信把生活過好也是對工作負責任的做法之一。
因此,不要再對自己說「因為我工作太忙,所以沒辦法運動」我們應該要改成「最近工作實在是太忙了,我應該更要每天勤奮運動來緩解這個情況。」想要打造一份有錢有愛有意義的工作,我們就從打造理想生活開始吧。
作者:佐依Zoey
(文章來源:https://babyou.nownews.com/news/heart/300009121192)
***************************
「芳朵租屋」的推薦目錄:
- 關於芳朵租屋 在 DJ 芳翎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 關於芳朵租屋 在 DJ 芳翎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 關於芳朵租屋 在 療心粿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 關於芳朵租屋 在 Re: [新聞] 買不起也租不起? 租金連14月走揚- 看板home-sale 的評價
- 關於芳朵租屋 在 Re: [問題] 芳朵社區有八卦嗎?(又有新建案)@文山區 的評價
- 關於芳朵租屋 在 新市/南科租屋資訊 - Facebook 的評價
- 關於芳朵租屋 在 [問題] 萬芳醫院旁預售屋請教leekeywear PTT批踢踢實業坊 的評價
- 關於芳朵租屋 在 興德市場內的芳朵近萬芳醫院捷運站 - Mobile01 的評價
芳朵租屋 在 DJ 芳翎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04/07 星期二 絕對音樂】
「人生就像馬拉松,獲勝的關鍵不在於瞬間,在於途中的堅持。很多時候,成功就是
多堅持一分鐘,這一分鐘不放棄,下一分鐘就會有希望。只是我們不知道,這一分
鐘會在什麼時候,只要堅持走下去,屬於你的風景終會出現…」
so~~很多事情都是水到渠成的,急不得,躁不得。任何美好的狀態都不會輕易降臨。
等吃夠了當下的苦,未來的甜才會順理成章地來,你也才能心安理得地享受!
下午4:00-6:00
「絕對音樂」~~ON AIR))))))
把耳朵借給我,
芳翎和你/妳分享~~
線上收聽快點這裡:
http://fm997.cityfm.tw
*************************
《艾倫狄珍妮:走過業界霸凌與憂鬱症,我終成自己…》
想到艾倫狄珍妮,你會首先想到什麼?短金髮、中性打扮的她,如今不只是全球知名的脫口秀主持人,也常被認為是女同志社群代表人物之一。艾倫今年 60 歲了,卻極少人知道她蜿蜒而戲劇化的生命旅程:做過法律事務所助理與會計、當過油漆工;曾在熱門影集擔綱異性戀女主角;也極少人知道,她曾經深陷憂鬱症。
回顧職涯起始點,艾倫說自己不是讀書的料,大學沒能畢業,18 歲的她決定先進社會再說。她做過文書處理、也在 T.G.I Fridays 端過盤子、當過房屋油漆工、調酒師,二十出頭的她沒有特定目標,換著不同工作,殺時間般地活,也是在這段時間,與不同階層、背景的人們相處接觸,看過百態,也豐富她對社會的理解與想像。
20 歲那年,她在同性戀酒吧認識了當年的女友,兩人同居租屋、一起生活。某日女友在回家路途發生車禍,意外過世,艾倫回家才知道,剛才經過的車禍事故中,出事的是女友。
精神消沈的艾倫,因無法獨自負擔原與女友同租的房子,搬到了陰暗狹小的公寓地下室。新房子什麼都沒有,只有一張破舊床墊,附著跳蚤。她意志低落,時常待在房間,疑惑上帝為什麼選擇帶走她的女友,而像跳蚤這樣無用的生命卻可以繼續存活。「當時我就想,如果可以拿起話筒、播電話給上帝、問問題獲得解答,那不是很棒嗎?」
她哭著哭著,愈發覺得生命荒謬可笑。眼淚擦一擦,她決定找隻筆把經歷寫下來,這一段經歷,成了艾倫著名的脫口秀劇本「撥電話給上帝」(Phone Call to God)。「寫完後我讀了一遍,忍不住覺得『天呀!這太好笑!我一定要在強尼卡森(Johnny Carson,當時天王主持人)的節目中表演這段!並且我要成為節目中第一個被邀請的女來賓!』」
艾倫漸漸振作起來,23歲開始,她在當地的咖啡店表演單人喜劇(standup comedy),沒想到愈來愈受歡迎,開始巡迴表演。28歲那年,她接到節目的邀請,當真成了第一位上《強尼卡森今夜秀》的女性來賓,這也成了她的出道契機,自此,她開始以「單人喜劇」在電視娛樂界發展。
出道之後,還有漫長的職涯耕耘,艾倫在電視喜劇界耐心地踏實地創作與表演,她的幽默機智逐漸擄獲了觀眾的心,34歲時,她終於獲得第一個情境喜劇的出演機會,只是沒想到演出四集後,該節目就因收視率過低而被迫喊卡。
不過,其他製作人看見了她的喜劇潛力,兩年後,為她量身訂製另一齣情境喜劇《Ellen》誕生了。這齣喜劇很受歡迎,ABC 電視台一連續訂了好幾季,不過,隨著艾倫愈來愈成名,媒體也逐漸開始關注她的私人生活,小報開始報導她不與男人約會,推測她其實是同性戀等等。
1997 年,39歲艾倫遭受巨大壓力,她決定在歐普拉的節目上公開出櫃,這場出櫃宣言,她演練千百遍,只為了對自己誠實,鏡頭前她說完就止不住淚。她在情境喜劇《Ellen》飾演的角色,稍後也電視劇中出櫃。
當時,我已經擁有職業上所有我想要的成就了,但我卻不是我自己。因此我決定對自己誠實,也誠實表達我是誰。奇怪的是:那些因為喜歡我的幽默的人,突然間就不喜歡我了,只因為我也想成為我自己
頓時,艾倫成了美國第一位出櫃的女性喜劇演員。《Ellen》影集雖然收視率節節上升,卻也被迫終止。一夜之間,出櫃的她成為所有單口喜劇與節目嘲笑的對象。
因為人們不斷地嘲笑,加上原本的節目被取消,她被業界視為一個巨大的失敗範例。「沒有人想接近我,我沒有任何經紀公司,沒有任何工作機會,我瞬間什麼都沒了。」她的同志身份被大做文章,媒體逐漸失控,簡直無法逃離這惡惡性循環。她雖因勇敢出櫃登上《時代雜誌》封面,輿論沒有放過她,連線上的知名 LGBTQ 知名人士也開始嘲諷她。
「當時就連艾爾頓・強都說『夠了,閉嘴好嗎,我們知道妳是同志了,可以開始搞笑了嗎。』我從未見過他,但我非常訝異,這是來自同為同志的支持?」艾倫在一次受訪時坦白說出業界的霸凌。
她陷入憂鬱症之中,甚至搬離好萊塢所在地洛杉磯。媒體仍不放過她,說她整天在和女友放閃。
一天之中,我擁有那些轉瞬即逝的、美麗而平靜的片刻——而其他的23小時又45 分鐘,我只是個掙扎地努力從這世界生存下來的人。
幾年過去了,情況才逐漸好轉。直到 2001,她決定重返電視娛樂界。為了要重新出現在電視上,她低聲請求無數個電視台經理給她工作機會,電視台認為,因為她已經公開出櫃,人們再也不會收看她的節目了。
她向大家證明,事實絕非如此。2003年,她開啟了《艾倫狄珍妮脫口秀》,節目收視率節節攀升,獲得艾美獎的11項提名,並且拿下當年艾美獎最佳脫口秀大獎。單只是前三季,脫口秀就抱回了25個艾美獎項。
從受業界霸凌,到重新回到舞台上,艾倫說這樣的經歷,使她更具有同理心,也更珍惜她的觀眾。在《艾倫狄珍妮脫口秀》的開場與廣告時段,艾倫狄珍妮總是會起身與她的觀眾一起唱歌或跳舞。
多數的喜劇是立基於取笑、消費他人,而我發現,這不過就是一個巨大的霸凌。因此,我想示範一件事:你可以同時是好笑的、也是善良的,你可以逗人發笑,而不須傷害另一群人的感受。
今年,艾倫狄珍妮六十歲了,她說自己對於生日毫無關心,常常忘記自己已不是青少年。她很驕傲說,這或許是家族遺傳,「我的奶奶從六歲開始,每天就走好幾哩路出門,現在她已經九十幾了,我們還是時常不知道她走到哪裡去了。」年紀永遠不是限制,起步慢,不要緊:好努力卻又失敗了,不要緊;經歷愈多,生命的寶藏愈豐厚。
艾倫狄珍妮的故事,讓我們能夠相信,認真而誠實對待自己與生活,一切都會好的,如果現在不太好,表示還未走到終點,生命正在鍛造一個更好的你,去迎接更豐富的平靜與甜蜜。
(文章來源:https://dq.yam.com/post.php?id=10008)
***************************
芳朵租屋 在 療心粿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阿姨早安!」 四樓的許姨門縫打開不到一個手掌寬,從五樓小跑步下樓的芳婷,有禮又充滿朝氣地與長輩打招呼。
「芳婷真乖~去上課過馬路要注意安全哦!」看芳婷獨自一人上下學、聽她有禮又乖巧的問好,是整棟老公寓居民快樂的日常之一,大家都知曉,芳婷家有個不務正業的男人或許將成為她的繼父、日夜顛倒工作個沒完的年輕媽媽,在這樣的家庭成長,她要不獨立也難。
許姨看著芳婷逐漸走遠的可愛背影,仔細想想,她與自己的么兒同年,照理說昨日應該剛過10歲生日,但想到這思緒又有答案,「唉。」許姨嘆了口氣,芳婷如何曾嘗過生日蛋糕的美味呢?她家那扇門裡不曾有歡笑聲的,更別說慶生這種幸福家庭才會有的日常,她媽媽養著一個廢男人、一個小孩子,就一個苦字。
芳婷的媽三年前喪夫,當年她才24,在火鍋店熬湯到一半,突然接到醫院來電話,話筒那端的護理人員焦急地說,「你是手機主人的家人沒錯吧?我從通話紀錄裡找到你的,請你現在趕快來仁德醫院,你先生在工地被掉落的鋼筋砸中,現在情況很危急正在搶救。」掛斷手機,芳婷直挺挺地站在廚房恍神了,但眼淚一顆顆滾出眼眶,直到店長看見了,才趕緊來關心,接著要她先下班,別管工作了。
還沒跑進急診室,她就聽見婆婆用悲憧的台語哭調仔喚著先生小名,「阿智啊~你怎麼可以就這樣走了,放我這個老人啊~」見芳婷趕到,婆婆馬上抹去眼淚,踉蹌著走到芳婷面前,給她一掌熱辣辣的耳光!「早就跟妳說過了,阿智身體虛,不能做粗重的!當初妳和我兒子在一起,兩個人高中還沒畢業,就給我搞大肚子,然後把他拐走、跟妳私奔,我都找不到他,再見到他人就躺在那裏,妳還要他去做工地?都是妳害的!妳害的!」婆婆的罵聲此時根本入不了芳婷的耳裡,因為她眼睛直盯著病床上的阿智,白布還沒蓋上,但醫師護理師都搖搖頭走遠了,地上一大灘乾到變深褐色的血,腥味重,門口警衛都轉頭偷看,顯然是方才送進醫院,從阿智身上流淌而落的…
阿智頭七還沒過,八坪大的頂加鐵皮租屋房裡,阿智的東西全被婆婆帶走,只剩她和7歲女兒,倆人穿著一身黑,坐在屋裡。從此芳婷也沒了爸爸,母女倆被婆家趕出門,沒有其他親人。
不到一年,大概是被經濟壓力壓昏頭,又或者日夜擔心芳婷沒有父親,芳婷的媽異常地不再悲傷度日,且很快地交了新男友阿齊,阿齊是她火鍋店的前輩,本來只是普通正職,升上組長那天私下約芳婷的媽去吃熱炒,說是要謝謝芳婷的媽總是和他內、外場搭班順利。7道菜還沒上齊,先灌了她快10瓶啤酒,不,不能說是阿齊灌的,孤男寡女單獨約會加上壓抑許久的情緒爆發,是芳婷的媽把自己灌醉的,醉到沒有防備心、醉到渴望男人的擁抱。
眼前剛喪夫的女人看起來格外有吸引力,阿齊匆匆結了帳,扶攙著芳婷的媽直往熱炒店隔壁的老舊賓館走去,進了賓館房間,芳婷的媽突然清醒,但在酒酣耳熱後,再次觸摸到男人肉體,年輕的衝動叫她傻得像隻待宰羊,見牛仔褲已被阿齊褪下,她竟完全不反抗,也沒有想逃,像中邪似地主動脫去上衣、解開胸罩,把自己獻出去了。那晚她半醉或許半醒,微笑著屈服於阿齊不斷起伏的肩頭,聽著他在耳邊衝刺的呼氣聲,芳婷的媽以為阿智回來了。
那天晚上彷彿回到過往,她和阿智兩人就算每天工作累壞了,青春的烈火愛情,總在他們洗完澡後沿著床邊夜夜點燃,一瞬間睡意全消,總要做個愛才肯睡。
「我好愛好愛你。」聽到芳婷的媽這麼回應,就算她看起來恍惚失神,色慾薰心的阿齊也不願理性思考,他心想,原來她早就愛著自己了。
「媽媽怎麼還不回來。」芳婷趴著窗往外看,一片大烏雲突然遮去月光,活脫脫地鬼遮眼,滂沱的雨下來了,等不到媽媽帶消夜回來給她吃,餓得睡著。
隔天清醒,好險剛好排休,芳婷的媽看到自己和阿齊赤裸躺一塊兒,她知道自己犯傻了,想坐起身時,阿齊一個翻身把她粗暴壓回床上,「妳要去哪?妳已經是我的了。」前頭說了,昨晚就算鬼遮眼的獻身,她或許也是半醒的,知道一夜間又衝動地給人生轉了彎,芳婷的媽淡淡回應,「知道。但我要回去看一下女兒。」「那我們是在一起了?」沒想到阿齊是精蟲衝腦後還帶點人性的男人,「恩。你今天也排休嗎?一起來我家吧。」芳婷的媽說完,起身穿了衣服。兩人走出房間到櫃台退房時,連手都沒牽、也沒並肩走著,櫃台還以為他們也是一組來買春的,結完帳對他們說,「昨晚有警察來臨檢,好險你們聲音不大,就你們那間沒被敲門。」
先到家附近的小吃攤填飽肚子,到家後,芳婷也快放學了,今天禮拜三,學校上半天。「待會我女兒就回來了,你就…跟她自我介紹吧。」「喔。她多大啦?你上班沒仔細聊過女兒。」料想阿齊也不是真心想知道,「在一起」三個字說的好聽,芳婷的媽心想,大概只是想把自己當作長期砲友、把她家當免費賓館吧,所以沒回答。
沒過多久,芳婷到家,主動向阿齊禮貌問好,「你好,我是芳婷,請問你是?」「啊?我,我是你媽同事,我們在談戀愛。」阿齊有點驚訝,他本來想,如果芳婷的女兒還是個幼孩子,到時候要分手走人或許方便些,但沒想到芳婷看上去個頭竟然也快到他胸口,且成熟有禮貌,跟他這個讀私立高職還輟學的打工仔比起來,實在不像印象中單親家庭養出來的小孩,芳婷有教養,而且…長的漂亮,像媽媽。
聽到「談戀愛」這個詞,還沒進入青春期的芳婷顯得有些納悶,微微歪頭,阿齊見她的反應接著說,「啊就是我以後可能會常來你們家哦!你好,多多指教啦~」「嗯,我知道了,你好。」眼前這個看上去和媽媽差不多年紀的叔叔,顯然也和爸爸一樣年紀,但看他身上菸味濃,頭髮染著一抹俗人的金,芳婷在心裡咕噥,「輸給爸爸。」
接下來的日子,阿齊每每來總是深夜時候,又或者和芳婷的媽一起下班回來,回到家從不過問芳婷吃飽了沒,以為她睡了。芳婷隔著房門偷聽,耳朵跟著腳步聲走,媽媽和他進門大多往房裡去,接著她就會聽到所謂「大人的事」,她很不喜歡媽媽發出那種聲音,兩人從不忌諱做愛音量被年紀小的芳婷聽見,芳婷越來越覺得噁心,本來阿齊一週只來個兩三趟,後來索性住下來,再更後來一些,阿齊的個性有些變了。
芳婷的媽可以再細談一段,她敢愛敢衝,固然是因為年輕。即便當了媽,有些事仍不懂得經過大腦,不過她是負責任的人,她時時提醒自己要關心芳婷、認真賺錢養大芳婷,因為芳婷就是阿智留下的禮物、最美的禮物。所以就算再累,她也會早早起床,完成一天打兩份工的必須例事。
倒是阿齊見她這樣積極過生活,變得好吃懶作了起來,他發現芳婷的媽不僅身材好,可以當長期砲友,還能當長期飯票呢!彷彿賺到似的,日日爽過不工作了,偶爾溫柔地待芳婷的媽好些、說些甜言蜜語,很好呼攏過去。不過話說到底,揭開阿齊骨子裡的真實面,其實他不是什麼好人,輟學後到開始打工、認識芳婷的媽那段期間,他從沒說過這段期間的過往,畢竟倆人「交往」相處的時間,大多是情慾交流嘛。
其實,阿齊有前科的,除了性騷擾前科,他還曾偷拍女生裙底被逮過,只是後來都因犯罪年紀輕,被縱放了。
芳婷的媽早起出門上班後,阿齊總是睡到中午過後才醒來,翻翻冰箱、東晃西晃,有天,他進了芳婷房間,那天是禮拜三,阿齊沒注意芳婷已經快到家。進了女友女兒的房間,阿齊亂翻衣櫃,本來是想芳婷的媽有沒有可能把一些錢偷藏在這,但翻著翻著,隨著他摸著芳婷衣服的觸感,可怕的念頭在腦中復燃。他想起以前犯下的性騷擾案件,受害者的年紀彷彿跟芳婷差不多大,對於少女、小女生的外表和身體,他開始回味、想像…
突然間,芳婷開門了,不知何時進得家門,或許早已發現阿齊在她房裡,一開門就語帶怒氣地問,「請問你在我房裡做什麼?」雖是生氣,但還是語氣有禮的用「請問」兩個字做開頭,「哦!我想說要送你個禮物啦!啊本來要藏在你衣櫃裡,哈哈哈哈。」這笑聲做結尾可真尷尬,芳婷才不信他,但她也沒放心聲,這次的事她沒向媽媽提起。
後來,阿齊開始注意到,每個禮拜三火鍋店限時推出優惠家庭方案,芳婷的媽似乎都會加班比較晚些才回來,有太多鍋子和碗要洗,且家庭客總喜歡聊天到很晚,店長總是先下班,留她一人洗地、擦桌打烊。
開始有些不對了!芳婷發現,媽媽還沒下班到家,或是加班到很晚的時候,阿齊越來越喜歡找她聊天,甚至打擾她寫作業,屢次進她房門晃晃、看看,但她不知道該怎麼辦,存的零用錢還不夠買通訊行裡最便宜的空機,她不知道在害怕的時候,如何第一時間聯絡媽媽,想等媽媽回家的時候談?但媽媽回家的時間都太晚,她早睡了,又或者阿齊叔叔都在,不方便說。
芳婷擔心的情況,一一都成了阿齊心頭計畫好的事。
有一晚,那是颱風夜,台灣的民眾很特別,颳大風下大雨、天氣變涼的時候,彷彿全台灣的餐廳只剩火鍋店,就算要在門口排隊三個小時以上,也甘願要帶家人吃一頓火鍋,看著門口排隊登記入位的客人早以是長長隊伍,店長叫來芳婷的媽說,「你看這人潮,估計今天沒到三點無法下班,你就一樣報加班,其他工讀生時數不能超過,你剛升正職,還是得拜託你哦!」
在家的芳婷,晚餐乖乖地買了超商微波食品吃,眼見風雨大,在大房間的阿齊顧著和電話另一端的女網友甜言蜜語,她索性拿了膠帶進房間,打算把床邊那扇窗用膠帶黏緊一些,今天放學前,老師有教大家「防颱措施」該怎麼做,拿膠帶進門,芳婷卻忘記照往例鎖房門了…
膠帶撕開的聲音很大,一條條貼窗貼到一半,芳婷卻聽見喇叭鎖「喀拉!」一聲,轉頭一看,阿齊微笑著走進來,直接朝背對著門的芳婷走來,接著站在她身後接過膠帶,在芳婷耳邊說,「叔叔幫你黏。」芳婷想往左、往右躲開,但阿齊雙手「刷!」的撕開長長一條膠帶,順勢擋住了,要往後撞,卻被阿齊用龐大的身體往前撞回窗面。
接著阿齊迅速將膠帶往芳婷的臉上捆黏,將她的嘴封住,並抱起她丟到小床上,芳婷知道擔心許久、可怕的事發生了,她不斷踢腿掙扎,但都被壓制住,阿齊咧嘴笑得好驚悚,像隻趁母羊不在,竄進窩裡準備品嘗幼牲的豺狼,他腦袋裡滿滿的都是以前性騷擾小學生的回憶,芳婷遺傳媽媽的美麗外表、成熟懂事的性格,讓他再次大膽地想重溫犯案的刺激感。
窗外狂風爆雨像萬馬俯衝,強颱豪雨潑打在鐵皮屋子,像是老天焦急地想破門拯救芳婷。
芳婷越掙扎,越感覺呼吸困難,漸漸地她感覺不到阿齊強硬插入的痛楚,喉嚨不自覺地一次次鼓動、脖子往上仰,且眼珠子竟往上吊,最後,她的目光模糊瞬間,看到阿齊笑臉消失,轉為錯愕。芳婷斷氣不掙扎了,阿齊也馬上停下,他享受著芳婷掙扎的模樣,見她身子突然不動,阿齊嚇著了。
不斷拍著芳婷臉頰、叫著她,就是不見芳婷醒來,本來以為她是裝的,但是,真斷氣了!
阿齊嚇地跌下床,怎麼會死呢?他又不是殺人,只是想獲得快感、只是想回味小女生身體而已,他還試圖想安慰自己。突然,阿齊從床邊的角度斜看注意到,膠帶不僅封住芳婷得嘴,也封住芳婷鼻子了,膚色特厚的「防颱膠帶」捆得太緊,連同芳婷口鼻一起封住,芳婷窒息死的。
恍神了十來分鐘,阿齊眼見鑄下大錯,想起自己已有前科,這次竟殺了人,「完了完了,我完蛋了。」想著要坐牢、被關,他頓失理智,先前的前科要不是因為未成年、有認識的黑道幫忙,他本來要被關的,這次鐵定逃不了了。
走出芳婷的房間,經過料理台看到菜刀,阿齊簡單的腦袋沒啥好怕,衝動地拿起刀子往肚裡捅,瘋了?不,狡猾的他本來是想,受了傷或許被逮捕也不用被關、不用坐牢,但彷彿天注定,他挑了最小最窄的尖刀,卻一刀刺中腹內臟器,血是用噴的、噴滿地,不到半小時,阿齊失血過多,也死了。
「芳婷,媽媽今天太晚回來了,你睡了嗎?」終於下班已是快凌晨五點,芳婷的媽背對著進屋、收傘。轉過身來,嚇得往後一彈跌坐門口。八坪大的鐵皮屋,一進門正對眼就是料理廚台,看到掉落地上的染血尖刀、半身倚靠料理櫥檯慘死的阿齊,她嚇得說不出話,接著只想到芳婷,她邊喊著芳婷的名字,邊往芳婷小房間裡跑去。
衝進芳婷房裡,看到她的睡褲被褪到膝蓋,內褲是被硬扯破的,嘴鼻被膠帶封黏,死不瞑目。
芳婷的媽跪坐在地,哭再大聲也比不過風雨聲,時間無法倒轉,打從她帶阿齊回家那一天、打從她疏忽過問阿齊背景、打從她隨便跟阿齊單獨私下約會、打從她衝動喝了酒和阿齊上床…往回推算一個個造成悲劇的環節,這一切在號稱「今年最強颱」造訪台灣的夜晚,就註定發生。
芳婷的媽是這麼想的,她覺得錯都在於自己,阿智的媽說的沒錯,阿智是她害死的,現在連唯一的女兒,也被她害死。再回過神,天已經亮了,但大雨還是下著,颱風還沒離台,悲劇還沒完結。芳婷的媽重複呢喃,「芳婷沒有了,我的唯一寶貝沒有了,阿智,都是我的錯,我去找你,去找你和芳婷。」
頂加的鐵皮屋便宜出租,房東才不管什麼裝潢,當初搬進來時,一根長滿鏽斑的鋼梁橫穿在屋頂邊,當時阿智說,「等我們存大錢,有更多錢,再租好一點的屋子,就不用擔心遇到這種坑人的房東了!哪有人屋子裡這樣裝潢的啊?」那一天,陽光很亮很暖,芳婷的媽捧著孕肚依偎在阿智懷裡對他說,「有你在,我什麼都不怕。」如今,她得靠這跟醜鋼梁才能去找阿智,把抽屜裡薄衣服一件件綁成長巾,繞過鋼樑打個死結,站上椅蹬脖子放上去,芳婷的媽想著女兒、阿智,自縊輕生。
「欸老公,你這兩天有沒有聞到一股臭味?很像老鼠死掉的味道。」許姨看著颱風走後救災第七天的專題報導,突然打斷先生看新聞的思緒,戳戳他的腿問著,「你這麼說,我倒想問你,我這幾天早上出門上班都沒有遇見芳婷,你有遇見她嗎?」「你亂講什麼啊!你不要嚇人。」「我是跟你講真的,那個後來和芳婷她媽交往的男生,我跟他碰頭過幾次,怎麼看怎麼不順眼,不是什麼好東西。」許姨夫妻倆一搭一答,決定明天上樓按個電鈴。
「颱風夜驚傳命案!一家三口離奇慘死頂加鐵皮屋,頭七之日鄰居聞怪味。」隔天,許姨的兒子自己在家看著電視新聞,標題是這樣下的,他爸媽去警局做筆錄了。
------------
《#哭吧孩子》
第六章:死老鼠味(5433字)
作者:粿
原連結:https://www.mirrorfiction.com/zh-Hant/book/11791/107902
#轉載分享註明來源即可
#每週二晚間九點更新
#每個故事都有個原型真實孩子
芳朵租屋 在 Re: [問題] 芳朵社區有八卦嗎?(又有新建案)@文山區 的推薦與評價
引述《marcxxxx (我讀書少你不要騙我)》之銘言: : 最近朋友要租房子: 他說去看了芳朵社區: 我是第一次聽到這個啦: 而且原來在興隆辛亥路口的市場後面 ... ... <看更多>
芳朵租屋 在 新市/南科租屋資訊 - Facebook 的推薦與評價
租屋 發文公告※※ 1.社團發文租屋僅限定新市南科地區為主。 2.其他縣市租屋發文,如經檢舉一律刪除。 3.社團提供平台,不提供保障,請各位社友租屋時自行小心判斷。 4. ... <看更多>
芳朵租屋 在 Re: [新聞] 買不起也租不起? 租金連14月走揚- 看板home-sale 的推薦與評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