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自制力養成習慣的人,都投降了!】
我最怕遇到一種人,
就是他羨慕你的生活,
可當你告訴他方法時,
他突然使出一個後撤步。
像是他可能會說:
「歐陽老師,
我好羨慕你兼顧工作和寫書,
我也想要寫點東西⋯⋯」
我好為人師的毛病爆發,
立刻跟他說:
「沒問題啊!
你可以先從什麼什麼做起。」
他先說好啊!但接著說:
「可是我每天工作完就累癱了,
沒辦法像你一樣有自制力。」
你發現沒有,
這就是多數人盲點,
以為習慣養成是靠「自制力」。
大!錯!特!錯!
真正有自制力的人,
基本上不太用自制力,
他讓一切習慣「自動化」運作。
關於習慣,
我一直是到這幾年,
才開始有意識的研究並落實。
像現在新課綱講求「自主學習」,
立意很好,不過我認為,
在期待學生主動學習前,
若能先建立他們的「習慣系統」,
讓學習自動化,自主才有意義。
那麼,我們可以怎麼做呢?
記住我接下來
要分享的「習慣四要素」!
1.簡單:做一下就好!
要建立一項好習慣,
一開始要讓行動簡單好做,
簡單到你五分鐘以內就完成了。
比方你想開始寫作,
你不要設定
「每天寫1000字」這種行動,
因為寫沒幾天你就想放棄了。
你肌肉還沒鍛鍊到
能負荷這種文字量,
就別舉啞鈴砸自己的腳。
所以你可以設定:
「我每天寫作,
哪怕寫一句話都可以。」
難度降低,
低到你不做都不好意思。
當然,你可能會問:
「這樣每天寫一句,
也太少了吧!哪會進步?」
你放心,
重要的不是多少,
而是「開始」與「維持」。
很多人把習慣設太難,所以遲遲沒開始;
或是好不容易開始了,沒多久就停擺了。
降低你想要習慣的難度,
你才會願意去做,
當做完時你會發現:
好像還蠻容易的,
既然時間都花下去了,
不如我再多做一些吧!
你設定每天做一下伏地挺身,
身體下去起來後,覺得力氣還夠,
多做個兩三下;
你設定每天讀三頁書,
書翻三頁後,想知道後面寫什麼,
多讀了兩三頁;
你設定每天寫一句話,
寫完一句話,想再多補充一下,
於是多寫了兩三句。
千萬別小看「簡單」的力量!
二、環境:養個好空間
每次去速食店用餐,
都會看到有學生在店裡讀書,
我好奇心起,就邊吃薯條,
邊觀察他會怎麼讀。
看他讀了五分鐘的書,
停下來喝了口可樂,
這時訊息聲響起,
他趕緊拿起手機,
看完訊息後飛快回訊,
接著訊息往返、漁歌互答、此樂何極,
就這樣二十幾分鐘過去了……
我心想,這莫非就是
傳說中的「番茄鐘工作法」?
可是不對啊!
人家番茄鐘是工作二十五分鐘,
休息五分鐘,
可他老兄怎麼是反過來啊!
哪來的番茄鐘?
只有薯條沾剩番茄醬。
當然,我知道有人
是可以在速食店專注念書的,
只是我知道那人不是我、也不是你。
因為要對抗「環境的暗示」,實在太難了。
別把環境當成空間,
要把環境當成是與你的「關係」。
速食店是吃飯聊天的地方;
書房、圖書館是讀書的地方;
房間是睡覺的地方;
客廳是放鬆聊天的地方。
當你妄想把一個地方,
當成「複合式空間」使用,
那麼犯懶一定會戰勝上進。
陳海賢在《了不起的我》,
談到一個概念我很喜歡,
叫做「在身邊養一個場」。
什麼意思呢?
如果你想養成
專注學習的習慣,
你要做的不是在哪裡都放書,
然後期待自己走到哪讀到哪。
而是在家裡養一個專門學習的場,
一切與學習無關的東西,
都不能在這個場裡出現。
我之前會在客廳看書,
但後來發現效果都很差,
因為看沒幾頁書,
一下想跟老婆聊幾句;
一下又跑去逗女兒;
一下又滑手機滑個沒停。
所以後來我把場區分開來,
當我要看書、寫作、備課,
我就會進到書房,
然後把手機放在客廳。
千萬別小看這個動作!
只要誘惑物沒出現在你的視線裡,
就會提高取得的行動成本,
降低你的使用慾望。
這在行為經濟學,
就是所謂的「雙曲貼現」,意指:
「對時空上近的物品覺得有價值,
對時空遠的物品覺得無感。」
眼不見為淨,看似一種逃避,
但用在培養「習慣場」再正確不過了!
三,順便:我只是順便
要知道,
養成新習慣之所以難,
就難在他是「新」,
意味你得花額外心力改變。
而改變對大腦的負荷很大,
因為大腦不負責你的成長,
他只負責你的生存,
所以會用最懶的方式,
讓你消耗最少能量活下去。
所以,不要想改變大腦,
但是要懂得搭「懶的便車」。
想要養成新習慣,
絕對不是像動漫主角熱血大喊:
「我每天要讀1小時的書!」
「我每天要解10題的數學!」
「我每天要投100顆的球!」
因為熱血完,
你第一個遇到的路障,
上面寫著:「你哪來的時間?」
你想想也對,決定倒車入庫窩回家。
那麼,你該怎麼辦呢?
答案是,先找出你
每天本來就會做的事,
然後在那件事後面,
加上你順邊想養成的新習慣。
所以你的習慣設定會是這樣:
「洗完澡後,我順便讀1小時的書!」
「吃完飯後,我順便解10題的數學!」
「放學回家前,我順便去投100顆的球!」
瞧,當你這麼設定時,
原先的路障就被挪開了,
因為「順便」對大腦而言,
不需要花額外的力氣煩惱,
你聰明地騙過愛偷懶的大腦。
在知名暢銷書《原子習慣》,
也有這樣的概念,叫做「習慣堆疊」:
找出自己的每日習慣,
然後把新的行為堆疊上去。
從今天起,
記得把「順便」掛在嘴邊!
四、反饋:看不見不算
你先想一個問題:
為什麼手遊讓人沉迷,
而讀書往往讓人痛苦呢?
我認為最關鍵的原因,
在於「反饋」看不看得見。
手遊裡你做的每一件事,
都看得見反饋:
殺一隻小怪,頭上冒出100金幣;
打敗一隻王,經驗值飆升1000點;
然後你看著自己,不斷升級變強,
多有成就感啊!
反觀讀書呢?
背一堆英文單字,
頭上不會冒出智力加100;
好不容易讀完一本書,
也不會看見經驗值加1000。
你往往要好久以後,
才會知道當初的努力有沒有用。
這就是習慣養成最大的困難,
只要看不見反饋,
動力就會大打折扣。
所以如果想養成新習慣,
你得跟手遊學習設計反饋,
讓你所有的努力都看的見。
《驚人習慣力》提到「月曆策略」,
就是在房間貼張大月曆,
當你今天有完成新習慣,
就在月曆上畫個大叉,
代表你解完今日任務啦!
如果有一天沒畫叉,
你就會覺得那空白很惹眼,
逼使你每天都要上去解任務。
這也就是為什麼
手遊都一定會有「每日登入獎勵」,
為的就是要養成你天天上線的習慣。
我自己的方法,
是把每天要完成的事,
都寫在便條紙上,
只要完成就用紅筆槓掉。
當小任務全解完,
我就可以爽快把便條紙揉掉,
然後犒賞自己吃喝玩樂一番。
好,最後再跟我
複誦一次「習慣四元素」:
簡單、環境、順便、反饋
然後記住,
別想用自制力跟懶惰打仗,
因為大腦是站在懶惰那一邊的。
所以你要不斷告訴大腦:
「這很簡單,做一下就好!」
「手機在客廳,還要拿好麻煩!」
「我很懶,我只是順便做!」
「看,都解這麼多任務了,不解完怎行!」
一開始養成新習慣,
你像在爬樓梯,
爬到氣喘吁吁;
但慢慢你覺得腳底生雲,
低頭一看,原來,
大腦竟為你裝了手扶梯!
讓你人生扶搖直上。
是啊!
強大的成果總是姍姍來遲,
所以等到的人始終不多。
#歡迎分享
#自制力一聽就很累
#所以我比較喜歡說順便
薯金幣 幾 顆 在 山城姑娘的雪國跑跳 Mrs.Puli & Mr.Canada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 New York 紐約美食進擊記 】
列入名單內的有八成會再來吃,有二成是很特別,有興趣的可自行前往,歡迎參照,順序不代表排名哦!
🥢中式料理:
[ 鹿鳴春 Joe's Shanghai ]
位於曼哈頓的唐人街,是我們到紐約的第一餐,二個人很餓的情況下查詢飯店附近的餐廳,發現這間有3000多則的評論,4.3顆星,於是我們決定前往,下午四點抵達時,外面一大堆人在排隊,記得先進去拿號碼牌,我們等了半小時才進入餐廳,點了蟹粉小籠湯包/上海炒飯/上海湯麵,我還是比較喜歡鼎泰豐的小籠湯包,不過這上海炒飯讓我們二個都很驚豔,可能是我們二個都炒不出意猶未盡的炒飯(?),上海湯麵就蠻普通的,想吃中式料理可以來試試。
[ 醉餃子館 Drunken Dumpling ]
會知道這間店是因為Mr.H看到某個Youtuber的影片,喜歡小籠湯包的他一看到是巨人版的小籠湯包就超想來吃,我們當天就點了一個巨人版湯包,需要等待20分鐘,感覺是現包現蒸,此湯包和手掌一樣大,先用吸管小心慢慢喝掉一些湯,蠻燙的,湯汁的鮮味很可口,只是有點難以進食,挖一點肉,夾一點皮,放到湯匙裡一起吃,現場看其他人點的鍋貼也很厲害的樣子,Mr.H說他會再來的!
[ Baohaus ]
這間店的老闆就是美劇菜鳥新移民的原型,於是我就帶著Mr.H來朝聖割包店了,我點了爌肉口味,Mr.H點了辣味魚,二個人都覺得很好吃,呃…但是肉的Size雖然很大塊,但是割包很小一個,大概就是臺灣的二分之一或五分之三吧!據說芋頭薯條也很好吃,但是我們趕時間就沒有點來吃了!很值得一訪,口感和臺灣的很像但更多層次,辣味會讓你很開胃,但價位會讓你覺得回臺灣吃也很不錯!
🥢日本料理:
[ Tetsu ]
這是一間有點像日式居酒屋的餐廳,他是一個米其林認證的廚師開的平價版的餐廳,他被米其林認證的那間餐廳一個人要價600塊美金,是只要付款不用選餐的高級日本料理,呃…1200美金我們當然吃不下,所以就來這間店,點了煙燻漢堡/鮪魚壽司/日式炸雞,煙燻漢堡是漢堡肉料理後使用免洗筷進行煙燻,漢堡有濃郁的煙燻味,口感多汁,好吃,鮪魚壽司新鮮口感佳,整個在嘴裡化開,Mr.H說是他吃過最好吃的鮪魚壽司,日式炸雞表皮酥脆裡面多汁,剛剛炸好真的有差,這間餐廳記得要預約,我們去的那天剛好幸運的有吧台的位置,服務生很友善。
🥯美式甜點:
[ Doughnut Plant ]
來紐約一定要吃吃當地的甜甜圈,每家甜甜圈都有各自的擁護者,我們選了這間做方型甜甜圈還包餡路線的店,點了大家大推的花生醬黑莓夾心甜甜圈,Mr.H點了開心果口味,說實在話還挺好吃的,花生醬和黑莓竟然就這樣搭上了線,的確是有它的獨創性,但是這二個甜甜圈花了我們8塊多美金(約台幣250元)是有點太多了,有興趣可以來嚐個鮮,是當地熱門的甜甜圈連鎖店。
[ Levain Bakery ]
這間是Mr.H在Google Maps上看到評分超高,指名要去吃的,4.8顆星,4000多則評論,我們點了二個美式餅乾,一個是巧克力堅果、一個是雙層巧克力,帶著去中央公園坐下來享受,可以說這二個餅乾我們二個吃完都覺得超撐,餅乾非常扎實,料多香氣足,是我吃過最好吃的巧克力餅乾,值得再訪。
[ Magnolia Bakery ]
這間店據說有紐約最好吃的杯子蛋糕,也是慾望城市裡有出現過的杯子蛋糕,凱莉也稱讚過的路線,於是我就有點追星心態的來到了這裡,買了一個杯子蛋糕和一個起士蛋糕,我覺得起士蛋糕濃郁動人,比杯子蛋糕更出色,以後來這裡我會買起士蛋糕!!! 而且起士蛋糕也是紐約特色哦!
[ Fat Witch Bakery ]
位於雀兒喜市場裡的布朗尼店,記得點沒有包裝的布朗尼,是包裝好的半價,有機會再去我會買二個不同口味的布朗尼來吃,和我自己做的布朗尼很類似,都是走料好實在路線,不錯吃。
[ LadyM ]
來自紐約的千層蛋糕,這幾年紅到臺灣人搶著排隊,據說當初在台北晶華飯店販售時都要排個一、二個小時,在台中百貨公司快閃時也是相同情景,我千頭萬緒的想著都來了紐約是不是要朝聖一下,所以我們就來了,點了抹茶口味的千層和栗子蛋糕,Mr.H喜歡蛋糕,我喜歡千層柔嫩乳香,吃第一口覺得很幸福,會意猶未盡路線,在臺灣覺得昂貴的價錢,在紐約突然覺得可以接受了,因為紐約真的好貴哦!(汗)
🌭美式料理:
[ Nathan's ]
這就是每次都會舉辦熱狗大胃王的連鎖熱狗店,剛好我們去的Coney island就是本店,所以決定嚐鮮一下,點了起士熱狗,好吃是好吃,但一個要約8塊美金,吃過一次即可,總覺得Costco的熱狗就可以滿足我,只要加幣1.5塊就有熱狗加飲料,而且也是好吃的呢!
[ Katz's Delicatessen ]
紐約版的燻肉,是1888年就創立的餐廳,有20000則以上的評論,4.5顆星,看的出來生意很好,這是我們那天的早午餐,因為Montreal的燻肉也很有名,我們特地來試試紐約版,想看看哪一種比較好?哈,其實都很好吃,很值得來試試,不過不用像我們一樣貪心的點了三種肉拼盤,感覺這可以四個人吃到飽,因為還會附上麵包和餣小黃瓜讓你配著吃,我們根本吃不完!!
[ Peter Lugar ]
米其林一星級的餐廳,只要你Google紐約必吃就會出現這間店,這間店只能付現金或美國當地的Debit卡,如果你不是平常日的中午要去的話,記得一定要訂位,我們點了Steak for two 二人份牛排,上來的是很大塊的T骨牛排,據說就是T骨兩側的肉是不同的部位,可以讓你一次享用不同口感,不需沾醬或灑鹽就很好吃,尤其是配著盤子內的肉汁,據說他們家的漢堡也是代表作,麵包好吃、牛排好吃,值得再來,不過看來價格就是一直在漲這樣!結完帳之後會拿到金幣巧克力!:p
[ 2 BROS PIZZA ]
老實說我不是Pizza的愛好者,但是來紐約一定要試試他們的99c Pizza,一塊只要台幣30元非常的划算,不過上面就只有起士而已,以這個價錢來說算是很實在,想要加不同的料上去就要再加價囉!在紐約跑跳的時候若是肚子餓,可以買塊Pizza來填填胃,不一定要吃這一間,我看到路上超多不同的店家有相同的優惠哦!
[ Burger Joint ]
這是一間很酷的漢堡店,因為它竟然藏身在某一間飯店大廳裡的某一個角落,我們去的時間是下午二點,依舊大排長龍,4.3顆星,4000多則評論,漢堡可以選擇要幾分熟,Mr.H馬上開心的點了三分熟,因為在加拿大不熟的漢堡是違法的,所以能在紐約嚐到不同熟度的漢堡對他來說很歡樂,三分熟的漢堡吃起來一點都不會覺得異樣,反而很順口,但就不是那種漢堡肉煎熟後肉汁飽滿路線,整個漢堡吃起來很可口, 薯條吃的出來剛炸好很新鮮,值得再訪。
[ The Lobster Place ]
位於雀兒喜市場的店家,似乎是很多人來紐約都會朝聖的地方,我們吃了生平第一次吃的整隻龍蝦,二個人吃完都覺得帝王蟹更合我們胃口,而且單價真的蠻高的,生蠔是在隔壁的餐廳吃的,因為有Happy hours ( 平日下午四點到六點生蠔一個1.5塊美金,原價一個都要3塊以上),所以我們點了五種不同的生蠔共十個,吃完覺得很幸福!不過還是覺得嚐鮮即可,生蠔和龍蝦留著在加拿大吃就好!XD
[ shake shack ]
來自紐約的漢堡店,現在紅到日本和韓國都有了,第一次吃是在洛杉磯LA,他們家的漢堡肉煎的方式和麥當勞的不同路線,薯條和漢堡都很好吃,我們都點了雙層漢堡加起士,吃完非常滿足,不論你在哪裡看到這間店,都可以吃一下!:)
🌮墨西哥料理:
[ Los Tacos No.1 ]
這可以列為來紐約必吃的店,好吃的沒有理由挑剔,只是真的蠻辣的,尤其是對於我這個不太吃辣的人,但口感豐富有層次,有玉米粉和麵粉二種皮可以挑,一般大家是會挑玉米粉啦!我吃了牛排/仙人掌/豬肉口味,只能說仙人掌就是下次不會點,但吃素的可以嚐嚐,蠻有特色的,牛排和豬肉都好吃,Mr.H說雞肉的超好吃,如果他住在紐約,應該會天天來吃!XD
#山城姑娘的美國跑跳
#山城姑娘闖關中
#我眼裡的紐約
#我眼裡的美國
#紐約
#NewYork
#紐約美食
#紐約必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