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這週最新的Podcast節目中, @sunny05_23 和大家分享了自從八仙塵燃之後,花了很長一段時間突破外表的框架,重新去接納、愛上自己有傷疤的身體。在踏入健身產業成為教練後,發現了大家其實也一樣,都被困於某種身體形象的框架中⋯⋯。
維多莉亞祕密名模Cameron Russell 8年前的一場TED演講『外表不是一切』,影片觀看數累積2780萬之高。她在演講中說道:「我中了遺傳學的樂透,並且是審美公式下的既得利益者。」 她所說的「公式」,是過去幾個世紀以來人類對於美的定義。除了健康、年輕、對稱等人類天性本能所崇尚的特質,許多美的標準都是現代社會所定義出來的:高挑、纖細、溫柔、白皙的肌膚。即便如此『得天獨厚』的她,所有呈現出來的照片也仍然需要經過各種修圖。而她所得到的所有利益與禮遇,並不是因為她這個人有多棒、或是做了什麼好事,只是因為她的『外表』,但這都不是真實的她。
要『推翻整個社會對美的定義』太困難,告訴大家要『接納自己所有的樣貌與不完美』又會變得像老生常談和口號。我們必須承認:的確,我們都嚮往優雅美麗的形象。就像漂亮的跑車、豪宅總是那麼吸睛、引人崇拜一樣。
在 #公式化 、 #完美化 、#正常化 的美的標準之下,我們也不能忘記去批判、思索整個社會凝視『美』的方式,重新審視自身的眼光與價值觀。美,其實有很多面向。
🦋外表的美能取悅人的眼睛,但內在的美卻能滋養人的靈魂。
🌸願我們都能成為,能滋養別人與自己的靈魂,那樣美麗的人。
-----
#如何收聽 女子健心室 Podcast 節目 🎧
👉🏻點擊 @girl_power_room 自介bio連結🔗
👉🏻到各大Podcast平台收聽:Youtube | Apple Podcast | Spotify | KKBOX | Firstory | Google Podcast | SoundOn | Mixerbox
-----------------------------
💌分享給你身邊需要的朋友❤️
👉🏻追蹤 @girl_power_room 陪你健身也健心
-----------------------------
#女子健心療書會 ,100本精選好書伴你成長✨📖⬇️
✨加入即可獲得以下豐富資源❤️
👇🏻👇🏻👇🏻👇🏻👇🏻
📖 每週2本/一年100本經典好書
🎧 15-20分鐘精華說書音頻
🗒 重點總結思維導圖
👯♀️ 專屬私密Telegram社群,每月線上Live交流讀書
⬇️ #馬上加入 ⚡️用行動支持我們,一起充實自我,共同成長吧!️💪🏻
🔗 點擊 @girl_power_room 的bio自介連結加入
🔗 https://reurl.cc/4adveL
-----
本篇圖文參考自:TED演講|天下雜誌TEDxTaipei 劉耘 一文 |網易公開課
-----
#podcast #廣播節目 #心靈 #智慧 #成長 #自我成長 #身心靈 #身心健康 #八仙 #八仙樂園 #八仙火災 #復健 #燒燙傷患者 #健身 #健身健心 #健身也健心 #心靈 #身體意象
表觀遺傳學定義 在 動身指南 Getting Started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關於 #學習動作 的三大迷思:
-
-
一. 忘記這項動作怎麼做了,你是真的「忘記」還是害怕想起來?
「#動作學習是永久的一種改變。」
動作學習可定義為經由練習或經驗而導致永久之動作技能的改變過程。學習過程中包含個人、任務、環境等三方面互動的結果,而需要感知、認知、行動等系統的複雜處理過程來共同解決任務難題。在動作學習過程中,神經突觸也會發生改變,因此動作學習引起的是相當永久的一種內在狀態的改變。
-
-
二. 怎麼練都練不起來,難道我就廢?
心理學家艾瑞克森在「刻意練習」一書裡提到: 「任何人都可能進步,不過得用對方法,停滯不前並非因為缺乏天分,而是練習的方法錯了。」,由此可知遺傳學的作用並沒有我們想像的那麼強大。以莫扎特為例,幾乎任何人都會認為他是一位音樂天才,艾瑞克森則指出莫扎特並不是與生俱來就有如此高的音樂造詣,而是因為他從很小的時候就開始了漫長而又艱苦的練習。
-
-
三. 關於動作學習,練越多次越好?
「#練習次數必須足夠,#動作技巧才能改善。」
想要知道動作技巧有沒有隨著練習次數的增加而改善,可以選擇一個可量化的結果,例如完成一個動作所需要的時間越來越短,就表示這個動作的動作技巧越來越好。
心理學家艾瑞克森所寫的「刻意練習」一書中,他觀察了西洋棋、音樂、醫學領域和運動等等領域的學習者,發現若要成為「頂尖專家」,必須經過一萬個小時的刻意練習,因此馬爾科姆·格拉德威爾在「異類:不一樣的成功啟示錄」一書中,將一萬小時看作是一個「神奇數字」,因為他提出這是一個人想要在一項技能上達到專家水平所需要投入的時間。而出現了「一萬個小時定律」這樣的說法。但並不是每個人都需要成為某個領域或是動作的專家,很多的訓練動作其實只需要短短的幾個小時練習就會有非常好的成果,例如在診間中給予病患的運動處方,通常在十幾分鐘的「刻意練習」之後,也都會有令人滿意的進步。
「#踏出舊有的訓練舒適圈,#去刻意練習。」
根據Fitts和Posner的動作分期學說,當我們學習一項陌生的動作時,可分為: 認知期、半自動期(連結期)和自動期。
#認知期:
需要花費心力去了解動作的細節,在練習動作時,速度不宜太快,重點在於完成動作的細節,例如硬舉時,能不能維持好胸廓和骨盆的穩定,能不能控制好髖部的動作且同時維持膝蓋的穩定性。
-
-
#半自動期(連結期):
這時完成動作的注意力需求降低,練習動作時的速度提高,可以同時注意更多細節,例如硬舉時的呼吸策略、手抓握的方式、肩胛骨的下壓內收和足底三角的穩定性。
另外,在練習動作一段時間後,會發現某些訓練方式肌肉的感受度很棒且訓練效果很好,某些方式則差強人意,因此我們會把這些動作的方式和結果連結起來,來得到最佳的動作策略,也因此每個人的最佳硬舉方式都不盡相同。
-
-
#自動期:
這時完成動作變的自然,不需在做動作前花很多心力去注意動作細節,便可以以幾乎半自動的方式就可以完成動作,而且動作的精確度也是三期中最高的。
-
-
隨著練習的次數增加,不只所需的注意力變少,還可同時完成其他任務,譬如剛練習騎自行車時,一開始需要訓練平衡感和注意路況,隨著練習次數增加,可以在騎行同時拿水壺喝水並調整不同的騎乘姿勢來面對不同的環境。並進而開始練習踩踏頻率、控制踩踏強度和配速,如果只是單純的練習騎車,則終究無法晉升成選手。因此「練習次數」和「練習方式」同樣重要。
-
-
另外我們的動作表現也和荷爾蒙有關,當我們主動想學習這項動作時,會因為腦內多巴胺的分泌,所以動作表現也會較好,相反的,當我們被動的學習動作時,則會因為壓力荷爾蒙(皮質醇)的分泌增加,使得動作表現較差。
#動作學習
#動作表現
#刻意練習
表觀遺傳學定義 在 洪仲清臨床心理師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你的每一段經歷,都將成為人生不可切割的一部分,這些經歷逐漸成為你的氣質,影響並改變著你的一生。
好好玩過的人更能掌控後半生,你會更懂得寬宥生活中的種種不易,也更能接受那些意料之外的變故,有原則但更有包容力,這就是所謂的眼界。
你走過的路、愛過的人,決定你會過怎樣的人生。
取自《超越自己就美,管她什麼完美》
……………………………………………………………..
各位朋友,早安:
昨天的贈書直播,已經先把這一篇重要的摘文,輕輕帶過了一遍。這篇摘文可以說是幫整本書的方向定了調,也讓我們更認識作者的背景。
https://www.facebook.com/Psychologist.Hung/videos/332181267807708/
「只有結果,沒有過程;只有安穩,沒有驚喜的人生,其實就是認輸。在原本可以浪跡天涯的年齡,你奢求什麼歲月靜好?希望你們去過一種暢快淋漓的人生。」
我特別想跟大家分享這種「毒雞湯文」,是根基於我的所見所聞。多少人為了趕快尋求一個安穩,去選擇不喜歡的工作,去進入一段將就的關係?
這些「快速」解決問題的方式,不但解決不了甚麼,更帶來長久的艱難!
我們的社會依然盛行升學主義,20多歲前的人生幾乎都在一個沒那麼廣闊的系統,重複過著背誦與考試的生活。好不容易進入了社會,去闖、去實驗、去拚搏,才會知道自己喜歡做甚麼樣的事、喜歡跟什麼樣的人相處、喜歡過甚麼樣的生活……
沒打算要走安穩的路,那挫敗與失落就會接著來。父母會有他們的焦慮,但我們有我們的未來。一直到現在,我都不確定知道下一週、下一個月、下一年,我會面對甚麼樣的人與事?
我常常跟陌生人互動,程度有深有淺,即便自認是個孤僻的人,我卻因此得到了許多寶貴的經驗。每個人都在教我些甚麼,我有學不完的功課,還有新鮮的經歷不斷累積,即使這些都難以寫進履歷。
所以就算我一把年紀了,我心依舊年輕,我依然如25歲般的青春。當然,也有許許多多疲憊與犯錯,一直跟我說哈囉。
祝願您,願意去愛自己的生活,願意流汗與流淚!
……………………………………………………………..
你寶貴的青春,就是用來試錯的
【文/ 林宛央】
你寶貴的青春,就是用來給你走錯一段路,然後胸有成竹走向你想要的人生。
前幾天,在餐廳偶遇許多年不見的舊友Q,閒聊中提及彼此這些年的生活,她的語氣裡滿是遺憾。
她說:你知道嗎?那天看到你在社群上曬一張老照片,說自己大概是「不良」少女,早早就開始談戀愛,結婚也沒安定下來,仍然在不同的城市居住、生活。我竟然特別羨慕,羨慕你去過的那些地方、愛過的那些人。
我哈哈一笑,對朋友說:「其實你只是不夠愛玩,現在開始也不晚啊。」
一直以來,我都覺得前半生沒有好好玩過的人,是過不好後半生的。我所謂的「玩」,不是叫所有女孩都學壞,而是在你的二十幾歲,一定要嘗試做自己喜歡的事情,過自己喜歡的人生。
哪怕那種喜歡會讓你跌跌撞撞,甚至頭破血流,但只有痛過、笑過、經歷過,才會明白究竟什麼樣的人生才是自己最想要的。也唯有那種在悲苦交雜人生經歷中練就出的「辣」,才能支撐你走過一個又一個春夏秋冬。
二十幾歲如果不揮霍、不浪跡天涯、不隨心所欲,難道要等到老,什麼都做不了的時候,再去後悔嗎?年輕時喜歡的東西就要牢牢抓住,因為時光一去不復返。
不穩定和神經質,也許就是二十歲的特色。過了這個年齡,就算你想放浪,老天也未必給機會。
年輕的這一代人很容易被貼上各種各樣的標籤,但他們仍然渴望做自己。所謂的做自己:便是在什麼樣的年紀做什麼樣的事。
我們只有一個二十歲,千萬不要被催熟,更不要按快轉,把自己送到不屬於二十歲的人生。提前變得圓滑玲瓏,穩重不犯錯,一鍵輸入指令便完美執行,和機器人又有什麼區別。
只有結果,沒有過程;只有安穩,沒有驚喜的人生,其實就是認輸。在原本可以浪跡天涯的年齡,你奢求什麼歲月靜好?希望你們去過一種暢快淋漓的人生。
太多人是怕犯錯的,怕玩過了頭,會到處碰壁,但二十幾歲的犯錯,其實是在給三十歲以後的人生鋪路。
我的閨密美亞曾經這麼說:我就是想你多看世界,看到好的,也四處碰壁,挖掘極限,也知道界限。你寶貴的青春,就是用來給你走錯一段路,然後胸有成竹走向你想要的人生。
她自己也是這麼活,一直以來都是野蠻生長。上學時努力讀書,但也不是安分學生;年輕時輪番換男友,每次都是死去活來;工作後百般折騰,從北走向南,現在又走到了香港。
但這樣一個女孩卻在三十歲時,將自己的前半生溫柔落地,如今一兒一女,老公多金且體貼,婚姻幸福到讓很多人豔羨。
她沒犯過錯嗎?當然不,哭得大概比誰都多。但二十歲玩過的歲月、犯過的錯,流淌在她的血液裡,成為她基因的一部分,指引著她去尋找那個最適合自己、也最能撩動自己的人生。
正是因為二十歲的體驗夠豐富,所以她比任何人都更清楚,哪些路是自己能夠走到底的。
而我和她也差不多,並不是傳統定義上的乖乖女。
念大學時因為專業問題,和爸媽無數次周旋,最後仍選擇了自己喜歡的;畢業後又放棄他們用盡所有關係幫我安排好的工作,到一個陌生的城市,倔強地打拼;父母不希望我太早交男朋友,但我高中一畢業就開始談戀愛。
後來結婚後,所有人都希望我可以安定下來,但這些年來,我卻從一個城市漂泊到另一個城市,去年還辭職,在一個全新的行業重新開始。
風風雨雨裡漂泊近十年,辛苦自然是有的,但最大的好處是:永遠明白自己想要的是什麼,所以從不糾結。
因為被各種磨難折磨過,也經歷過不同的城市、不同的人群,甚至被各種各樣的底線挑戰過,所以一早就明白自己的界限在哪裡,因此在後半生面對紛沓而來的誘惑和欲望時,懂得在什麼時候說No、什麼時候說Yes。
電影《穿著Prada的惡魔》裡提到海明威的一句話:「如果你年輕時待過巴黎,那麼此後無論你到哪裡,巴黎將永遠跟著你。」意思是:你的每一段經歷,都將成為人生不可切割的一部分,這些經歷逐漸成為你的氣質,影響並改變著你的一生。
後來,看遺傳學家莫薛•思夫的TED演講《早期的生活經驗會改變DNA》,他用十五年的時間,觀察那些早期生活經歷不同的孩子,然後發現,不同環境和生活會讓這些孩子的DNA也相對發生改變。
他在演講裡說:「DNA不僅僅是一系列的字母,它不只是一個腳本,而是一部動態電影,我們的經歷正在寫進這部電影中,它是互動的,就像用遙控器看電影一樣,你在用DNA觀看你的人生,你可以控制基因的表達方式。」
你走過的路、愛過的人,決定你會過怎樣的人生。
縱然很雞湯,卻也是事實。
每次當別人問我,二十幾歲要怎麼過,我都會說:「好好玩,想怎麼過就怎麼過。」因為二十歲的隨心所欲,會讓你比那些被長輩安排好人生的人,更能多元地去體驗生活,那麼必然的,得到的價值觀也是多元化的。
好好玩過的人更能掌控後半生,你會更懂得寬宥生活中的種種不易,也更能接受那些意料之外的變故,有原則但更有包容力,這就是所謂的眼界。
你走過的路、愛過的人,決定你會過怎樣的人生。
.
以上文字取自
超越自己就美,管她什麼完美:你不一定要打造女王之路,但要活出最好的自己!
限量送【「管她什麼完美」語錄卡造型金屬書籤】贈品送完為止
🔸 博客來 🛒 https://bit.ly/3eQ6NXC
🔸 誠品 🛒 https://bit.ly/2WOnhcy
🔸 金石堂 🛒 https://bit.ly/32JLNz8
🔸 MOMO 🛒 https://bit.ly/2CPqemk
🔸 TAAZE 🛒 https://bit.ly/3hynd
幸福文化
.
板橋免費公益講座_你還在獨自生悶氣嗎?--示弱的勇氣
https://www.facebook.com/events/339616727062187/
已額滿11/7 三重免費公益講座_樂讀親子共學系列講座_以善意應對青少年情緒人際問題
https://www.facebook.com/events/189917322447609/
相信自己是夠好的媽媽:是犧牲,還是責任?是妥協,還是平衡?放下對母愛的執著,恢復你的生命彈性,重新找回愛自己的方式
博客來:https://bit.ly/2vhVD9s
讀書花園:https://bit.ly/2GEA9dH
誠品:https://bit.ly/2W4E3Sq
金石堂:https://bit.ly/2vhQ6jh
表觀遺傳學定義 在 The Investigator Taiwan - 【表觀遺傳學月初介紹文】 孟德爾 ... 的推薦與評價
由於環境如何影響基因表現的機制不明,眾說紛紜之下,表觀遺傳學的定義是在2008年的冷泉港會議取得共識,為「由染色體改變所引起的可遺傳的表現型,而非DNA序列的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