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簡報上的圖片大多都是 X 光片,在顏色配置、底色及文字的部分,怎麼設計才不會突兀,又能有加強提醒的效果?
⠀⠀
【2021 最後梯次】11/6(六)醫學簡報與電子壁報工作坊
https://grsp2013.innovarad.tw/event
⠀⠀
醫學影像如 CXR、CT、MRI、sonography,因其底色皆為黑色,所以我們將影像複製下來,貼到投影片上的時候,投影片就會選擇黑色當背景顏色。
⠀⠀
圖片的亮度則是維持背景全黑即可(有些人後來調整圖片亮度的時候,背景變成灰色看起來就不那麼專業),其他黑白對比可以先在 PACS 上調整好再下載。
⠀⠀
圖片需要經過適當裁切,標示的記號或文字以「看得清楚但不擋住病灶」為原則,可以使用箭頭或是星星做標示,大小約佔投影片長或寬的 1/9 為較佳比例;記號或文字的顏色以白色或是灰色為主,比較不容易出錯。
⠀⠀
⠀⠀
🎯 課程特色
⠀⠀
我們將準備六個醫學簡報最重要的基礎項目,讓您練習,包括:
⠀⠀
#標題頁 如何在第一頁就正確的顯示自己的專業?
#治療過程 用時間軸表達診斷與治療經過
#醫學影像 如何正確處理影像,讓觀眾真正懂?
#生存曲線 從密密麻麻看不清楚,到大器呈現,瞬間被理解。
#流程圖 Study 收案、分組、end-point 如何呈現?
#結論結尾頁 專業結尾,給人專業上的信賴感,毫不馬虎。
⠀⠀
⠀⠀
🎯 近期參加簡報工作坊的學員背景
⠀⠀
課後滿意度,全部都在 4.92 分以上,最高達 4.96 分。
⠀⠀
醫師以在醫院服務的主治醫師為大宗,佔 34%,住院醫師佔 26%,診所醫師佔 5%。
⠀⠀
醫療相關行業(醫學系學生、藥師、放射師、職能治療師、護理系副教授、護理師、藥廠代表)佔 30%。
⠀⠀
非醫療相關產業(研究生)佔 5%。
⠀⠀⠀⠀
⠀⠀
👨🏫 講師陣容
⠀⠀
蔡依橙與蔡欣宇醫師,實際在國際舞台連續得獎,教學過程曾修改過 1400 份醫學簡報,類型涵蓋 case presentation、mortality conference、grand round、journal reading、invited speech、實證醫學競賽、品管圈……等,指導過內外婦兒獨立科等醫師、醫療人員與研究者,協助多位校友登上國際舞台,全方位解決您的需求!
⠀⠀
【2021 最後梯次】11/6(六)醫學簡報與電子壁報工作坊
https://grsp2013.innovarad.tw/event
⠀⠀
各項簡報會應用到的技巧,面面俱到,甚且是連怎麼樣報告,要怎麼設計內容才會報得好,受到長官老闆的青睞,這堂課全部一起教給你。
同時也有2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40萬的網紅糖餃子Sweet Dumpling,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嗨!大家好,我是 Cassandre, 今天的『食不相瞞』,我們要跟大家分享一款超萌、大人小孩都會愛不釋手的聖誕小點心:迷你薑餅屋杯緣子。(Mini gingerbread house mug topper/薑餅人)。 不知道是因為聖誕音樂都很好聽,還是聖誕節就是有一種魔力,會讓人心情平靜,自然喜...
裁切線標示 在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Brother 標籤機】9/13(ㄧ)~9/19(日)
▼開箱文:https://reurl.cc/pm1oNb
▼下單連結:已經結束
家中的Brother PT-P310BT標籤機陪我們好一段時間了。用了好幾年下來都是很滿意的。今年年初的時候,Brother 標籤機推出了旗艦款 PT-P910BT,原本的機型也用得好好的,好像也沒有理由換機,但看了官網介紹還是好心動,決定來試試看有沒有真的那麼棒~
前陣子因為疫情在家裡的時間變多,想說可以趁機整頓一下家裡一些比較凌亂的地方,像是很頭痛一直不想面對的線材抽屜、森林家族玩具區還有就是廚房的乾糧區等。
入手的旗艦款PT-P910BT非常有份量,開機後用不到一小時就已經覺得相見恨晚,太好用了啊~ 完全體會到,原來可以印寬版的標籤帶是這麼滿足~ 美感整個大提升。 很明顯的還有列印的解析度,原本一些比較精細的下載圖片,現在列印出來也完全不會糊。自動裁切功能更是用過以後就回不去了。連續列印的時候,看到每張標籤都完美的被裁切好,就是莫名的療癒。
PT-910BT 旗艦款的功能太威,自己用過以後真的覺得還蠻值得升級的。文字掃描功能,可以將手機拍攝的結果自動轉化成文字,節省打字的麻煩。還具備翻譯功能,能同時標示多國語言!透過雲端,可以共享自己建立好的標籤。強大的列印QR Code 功能,可以分享影像、影片或是網址連結。家裡如果有比較複雜操作的電器用品很適合製作使用說明影片連結,需要查詢的時候,只要拿起手機掃一下,就可以輕鬆的找到操作方式。
同時支援手機和電腦操作介面,使用起來更有彈性,設計排版更自由。家裡如果有 PT-P710BT 或是 PT-910BT 一定要去下載玩玩看!
Brother 標籤好撕耐用又防水,真的沒有理由不愛啊~
把家裡的東西斷捨離一下,把需要的留下來,標籤機印下去,整理起來,心情變好好!看到整理好的抽屜櫃就是大滿足。有時候整理收納的,不是只有物品本身,還有心情和思緒呢~
_____________
▌團購優惠和品項
新手入門推薦款 P300BT+1捲標籤
小資收納超值組 P300BT+4捲標籤
收納高手超值組 P710BT+2捲標籤+專用AC充電座
高手專用旗艦款 P910BT+5捲標籤+專用充電AC
超值5入加購標籤組合(送抗菌洗手乳3入組)
★滿額贈:
• 滿額$3000送抗菌洗手乳1入
• 滿額$6000送PHLIPS延長線1入
▌各種機型比較
• 標籤帶
PT-P300BT:9、12mm
PT-P710BT:9、12、18、24mm
PT-P910BT:9、12、18、24、36mm
• 重量
PT-P300BT:380g
PT-P710BT:640g
PT-P910BT:1170g
• 印字速度
PT-P300BT、PT-P710BT、PT-P910BT:20mm/秒
• 連線方式
PT-P300BT:手機
PT-P710BT、PT-P910BT:手機電腦雙用
• 裁切方式:
PT-P300BT:手動
PT-P710BT、PT-P910BT:自動
▌各種機型如何選擇?
PT-P300BT :剛踏入標籤機這個坑,想試試看的新手
PT-710BT:想要標籤帶可以多一些變化的進階使用者
PT-910BT:入坑很深的收納控,個人私心推薦可以直上的機款
不論是哪一款機型,買了以後都會覺得怎麼沒早點入手啦~
Brother Taiwan - 台灣兄弟國際行銷
_________
#加入了嗎?
【Rubee 嚴選好物】社團:https://reurl.cc/5qO0oq
【Rubee 親子共讀】社團:https://reurl.cc/py5QyQ
裁切線標示 在 2Q11~Your birth our growth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 #感受昂然生命力 何必妥協 #華麗絕美園藝器具 】
[ 感受植物的生命力 將就的物品 ]
日常生活,總是充滿著各種要事、瑣事,一不留神,彷彿就在飛快無意識當中度過
忙碌慌亂中,家門口的蔓綠絨、院子裡的白樺樹,反而成了救贖,平衡了生活中慌亂的節奏。
(套一句Q爸說的:有時間做園藝其實事件奢扯的事)
每當瞥見家裡的花草樹木,
短暫瞬間,緩下腳步,
凝視彼此,你看著植物,植物彷彿也看著你,
感受那股細微、源源不絕的生命力,身心頓獲舒展。
每當享受花草植物,自然生命的絕美瞬間,
真的很不想看見一旁的“綠色水管. 黃色水管. 橘色噴頭. 黃色手套 .黑色塑膠鏟.....還有各式鮮豔顏色的澆花器” …...
NO! NO! NO!
醜!醜!醜!
#我不妥協......
畢竟一個自然的絕美,一個是人工的極度不美…
反差太大,真的可以瞬間毀掉這美好!🤣🤣🤣
終-於-不-必-再-妥-協!
.
[ #園藝器具界的精品 #時尚等級藝術作品 ]
誰說園藝不能有型有款?甚至被匹配時尚、藝術作品
憑藉著這個想法,創造出了堪稱園藝界精品等級的器具
當然龜毛主婦我, 對每個喜歡的東西 總有自己的理由
我自己非常喜歡Garden Glory ㄧ系列的園藝道具 也當然有其原因:
1 . #低調自然冷色系
顏色,絕對是GG令人喜愛的主因之一
#自然偏冷的低調,融合些許白淨的味道,北歐獨特的冷冽風格展露無遺
2. #乾淨俐落設計 就是好看
幾何、線條、切面,
可以說有北歐極簡風,但再怎麼形容都不如說,就是好看!
3. #功能性強
別以為只耐看不耐用,產品的基本功能完整,還有許多巧思在內
用了就知道, 這ㄧ系列園藝道具 絕對不是只有外在
4. #北歐設計製造
愚蠢的家庭主婦總跳脫不了產地迷思的心魔
對於已經擁有華麗外表和實用的功能性, 還能歐洲製造的園藝產品 怎能不被迷的團團轉
園藝產品真的很難遇見歐洲製造了,
此品牌,很難得,幾乎全部都是丹麥、瑞典、法國…等等製造,
💕
#經典水管:丹麥(Made in Denmark)
#弧形水管架:瑞典(Made in Sweden)
#水管噴頭:法國(Made in France)
#鑽石形澆花器 (4L/8L):瑞典(Made in Sweden)
#金色年代小鏟子 :瑞典(Made in Sweden)
#華麗園藝手套:中國 (Made in China)
.
------------------------------
🌳 [ 產品介紹 ]
🔷< 1 >. 經典水管
製造:丹麥(Made in Denmark)
長度:20公尺(m)
直徑:1.27公分(cm, 0.5英吋)
重量:約4公斤(KG)
顏色:1. 礦石灰 2. 粉色 3. 尤加利綠 4. 紫雨
特色:
1. 內層強化,兼具柔軟性與防糾結
2. 塑製表面,可防塵土
3. 抗UV,顏色保持多年
跳脫傳統深綠色水管
徹底揮別傳統的單調、一層不變,有沈穩好看的大地色系,包含礦石灰、尤加利綠、紫雨,也有活潑的粉色
另外,水管長度長達20公尺,無論是寬廣的室外空間,或是庭院前後都適用。
還可以針對自己環境裁切,即使對半裁切仍有長達10公尺可使用。
令人欽羨的外在之餘,功能性也扎實完全不馬乎。
.
🔷< 2 >. 弧形水管架
製造:瑞典(Made in Sweden)
尺寸:高32公分,寬22公分,深12公分
重量:約0.5公斤(KG)
顏色:1. 礦石灰 2. 粉色 3. 尤加利綠 4. 紫雨
簡單經典的設計,搭配上ㄧ樣精心的用色無論掛上水管或是沒有水管時,都一樣的好看。
架上兩個孔可以輕易地掛上牆面
.
🔷< 3 >. 經典水管噴頭
製造:法國(Made in France)
顏色:1. 礦石灰 2. 粉色 3. 尤加利綠 4. 紫雨
水管噴頭打開 盒子上都有明確標示規格
*詳細的規格尺寸使用 分享文裡有主婦有不專業的圖文說明(其實很簡單用啦)
.
鑽形澆水桶--有4L和8L兩個尺寸
🔷< 4 >. 鑽形澆水桶 - 4L (珍珠白/尤加利綠 )
製造:瑞典(Made in Sweden)
高度:32公分
長度:42公分(包含水管)
容量:4公升(L)
顏色:1. 珍珠白 2. 尤加利綠
來自北歐的獨特風格,會有如此經典造型。
美到讓人每次看到,仍感驚艷的設計,
寬大的底部,縮緊的開口,俐落的側身切面,尤如鑽石。
不只可使用於澆花,當做花瓶花器,擺放花草植物別有一番風味(文章後半段有分享, 擺放植物竟然也很美)
儼然GardenGlory最具有知名度的產品之一
.
🔷< 4>. 鑽形澆水桶 ( 8L)
製造:瑞典(Made in Sweden)
高度:40公分
長度:52公分(包含水管)
容量:8公升(L)
顏色:1. 粉色 2. 礦石灰
只有來自北歐的獨特風格,會有此經典造型。
美到讓人每次看到,仍感驚艷的設計,
寬大的底部,縮緊的開口,
俐落的側身切面,尤如鑽石。
不只可使用於澆花,當做花瓶花器,
擺放花草植物別有一番風味,
儼然GardenGlory最具有知名度的產品之一
.
🔷5. 華麗園藝手套
園藝手套有分尺寸喔!
尺寸對照:(大家可以先量ㄧ下手長喔)
Small(S):手長16cm, 手寬8cm
Medium(M):手長17cm, 手寬9cm
Large(L):手長18cm, 手寬10cm
X-Large(L):手長19-20cm, 手寬11-12cm (只有金色和銀色有)
顏色:1. 金(金色圓釦) 2. 銀(銀色圓釦) 3. 粉(心型釦) 4. 黑(虎頭釦)
材質:人造合成皮革 (PU Synthetic) 具伸縮性、防塵土、防潑水。
除了一般園藝手套的耐用性,還兼具伸縮性、防塵土、防潑水性。
優異的功能面,獨特出眾的造型設計面也完全不馬乎,
我自己還很喜歡這園藝手套用心的設計,
不同顏色細節上有不同的搭配性:
#金色 和 #銀色:
因為顏色已經很華麗 所以搭配的是小圓釦
#粉色 和 #黑色:
相較金色和銀色低調些, 但是卻藏著小細節
#粉色園藝手套 搭配的是愛心, 雙手合起來變成ㄧ個完整的愛心 也把LOVE組合起來了, 愛心的邊緣還是微微的bling bling
#黑色園藝手套, 搭配的是又酷又帥又霸氣的虎頭, ....應該是又華麗的虎頭 也是微微的bling bling虎頭
.
🔷6. 金色年代小鏟子
製造:瑞典(Made in Sweden)
材質:銅製幾何鏟面,特選壓模塑製把手(比木質耐用,比金屬溫暖)
顏色:(把手部分) 1. 粉色 2. 珍珠白 3. 黑色 4. 黑 5. 尤加利綠 6.礦石灰
極具瑞典北歐風格的一個作品,
鏟面採用幾何切線造型,紮實剛硬,
另外,顏色選用亮金色,剛強兼具耀眼華麗
對比於鏟面的線條稜角,把手的部分採用一體成型、圓弧造型,相互對比襯映
把手材質特別選用壓模塑膠 ,以木頭耐用又不會有金屬冰冷感
.
【 #感受昂然生命力 何必妥協 #華麗絕美園藝器具 】
✔️分享文:https://qq2q11.pixnet.net/blog/post/353927209
✔️訂購單:https://www.liqform.com/v/ioplamz6
**下單24小時尚未完成付款訂單會失效喔!失效後請不要直接付款 歡迎重新下單!
裁切線標示 在 糖餃子Sweet Dumpling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嗨!大家好,我是 Cassandre, 今天的『食不相瞞』,我們要跟大家分享一款超萌、大人小孩都會愛不釋手的聖誕小點心:迷你薑餅屋杯緣子。(Mini gingerbread house mug topper/薑餅人)。
不知道是因為聖誕音樂都很好聽,還是聖誕節就是有一種魔力,會讓人心情平靜,自然喜悅。是說根本也沒有過節的習慣,但總是忍不住想買個美美的手作花圈掛在門上,而塵封一年的聖誕專輯又被拿來當作12月工作時的背景音樂,還特別在 Nexflix 找了好幾部聖誕主題的影集跟電影來看,看來人是喜歡節慶的。
今年的聖誕影片我們把它獻給了薑餅屋,而且是超萌超可愛的迷你薑餅屋杯緣子,做過一次就明白為何畫薑餅屋或薑餅人可以成為聚會派對的主題了,因為真的太有趣了,連童心未泯的阿公阿媽都玩得不亦樂乎。做好的薑餅屋杯緣子超級適合搭配熱可可享用,或者小朋友放學回來,給一杯牛奶再附贈一個迷你薑餅屋點心,他們會吃得津津有味。當然,當作家裡的聖誕裝飾或交換禮物也保證讓人會心一笑。
這次的薑餅食譜我們使用了新鮮的薑取代薑粉,很喜歡它自然溫暖的辛香氣,聽說薑有助薑餅屋的保存,單吃餅乾也非常美味。希望大家會喜歡這支影片,一起來玩薑餅屋吧~祝大家聖誕快樂。
這支影片還有無人聲的 #ASMR 版本:
https://youtu.be/lQb1jL-L-tU
-----------------------------------------------------------------------
迷你薑餅屋杯緣子怎麼作呢?
下面是這款迷你薑餅屋杯緣子做法與食譜(還有皇室糖霜和自製擠花袋的做法):
🎄 準備工作:
➊ 一個薑餅屋的模型,可以自己設計或下載我們的範本 ⇣ (大門的寬度要大於杯子的厚度)
📌 模型連結:
https://drive.google.com/file/d/16UvJW9EbfkjbUShTVKdqI1HlU194e-7c/view
➋ 最少兩個糖霜擠花袋,擠口 2 mm 為黏著用,擠口 1.5 mm 為畫圖用
🎄 Note:
➊ 用不完的皇室糖霜請用保鮮膜完全服貼於糖霜表面,密封冷藏
➋ 薑餅若有點受潮,可以烤箱預熱100°C, 烘烤5~10 分鐘,把餅乾裡的濕氣除去
🎄 份量:這份麵團搭配模型可以製作 14~16 個可愛超萌的小薑餅屋
✎ 材料 / Ingredients
🎄 薑餅餅乾
無鹽黃油 125g, 軟化
三溫糖 90g, 也可用黑糖或紅糖
糖蜜(molasses) 58g
室溫雞蛋 1顆
中筋麵粉 370g
小蘇打 5g (約1茶匙)
鹽 2.5g (約1/2茶匙)
生薑泥 10g
肉桂粉 1.5g
肉豆蔻粉 1g
🎄 皇室糖霜 (royal icing)
香草精 1.5g
純糖粉 200g, 過篩無結塊
蛋白粉 7.5g
溫開水 25g~30g
✎ 做法 / Instructions
🎄 薑餅餅乾
1. 料理盆裡加入軟化奶油、糖與糖蜜,以中速攪段至泛白膨鬆
2. 加入打散的雞蛋與生薑泥,以中速攪打到所有材料混合均勻、完全乳化
3. 將麵粉、小蘇打、肉桂粉、肉豆蔻粉與鹽過篩
4. 拌入過篩後的乾粉,充份拌勻到完全結團並看不見乾粉
5. 將麵團移到揉麵板上,稍微揉壓讓它形成表面光滑的麵團,然後用保鮮膜包裏住,送進冰箱冰一個小時
6. 烤箱預熱 170°C
7. 將冰過的麵團放在案板上,切出要使用的份量,其餘還用不到的再用包鮮膜包好拿去冷藏。在揉麵板上撒一點點麵粉,將麵團擀成 3 mm 的厚度
8. 在麵皮上撒點薄粉防止沾黏,把房子的模型放上去,切割用的刀子也沾點粉防沾,每片模型都要切兩份,請注意,大門切好後先不要移除,烤好後再切,這樣大門較不會變形
9. 烘烤10分鐘,或直到餅乾變硬且完全上色,不同的烤箱烘烤時間可能不同,尺寸大的薑餅屋烘烤時間也會增加
10. 出爐後,趁餅乾還軟的時候將大門移除,然後置於冷卻架上完全放涼
🎄 皇室糖霜
1. 將 200g 的純糖粉、7.5g 的蛋白粉篩入打發盆裡
2. 再加入1.5g 的香草精與 25g 的溫開水,以中速攪打 5 分鐘,打到軟性接近硬性的程度。25g 的水量差不多可以打出適合畫線跟黏著用的稠度,但空氣中的乾濕度可能會影響,若覺得糖霜太乾,可以再加幾滴水,太濕則加糖粉來調整
3. 把糖霜填入擠花袋裡,如果家裡沒有適合的細花嘴,那可以像影片裡教的用烘焙紙自製擠花袋,這次會用到兩個擠花袋,擠口剪成直徑 2mm 適合黏合用,1.5mm則適合用來畫線、畫裝飾。
🎄 組合
1. 薑餅屋要先從前後門以及兩側開始做,在前門的背後靠近兩邊畫兩條糖霜,然後立起來,並分別黏上左右側邊
2. 接著再黏上後門那片薑餅,薑餅屋的基本結構就完成了,在黏上屋頂前,先靜置最少15分鐘,讓房子略為穩固
3. 動作輕巧的黏上屋頂,黏好後建議放置過夜讓糖霜完全乾燥變硬後,隔天再來畫裝飾
4. 可以用糖霜甚至是加了色素的糖霜來裝飾薑餅屋,要華麗、要簡單都請隨意,這就是製作薑餅屋最大的樂趣,畫好後請最少靜置一個小時,靜置時間愈久,糖霜會愈硬愈穩固,請留意『不同地區的濕度不同,乾燥時間也會不同』哦
-----------------------------------------------------------------------
影片章節:
00:00 開場
00:32 食材介紹
01:28 製作薑餅麵團
04:52 分割麵團,擀麵與裁切薑餅屋、薑餅人模型
07:29 烤箱設定,出爐放涼
08:04 製作皇室糖霜
09:00 製作簡易擠花袋
09:49 組合薑餅屋與裝飾
12:01 成品展示(薑餅屋杯緣子)
12:39 迷你薑餅屋製作技巧分享
-----------------------------------------------------------------------
片中聖誕音樂使用:
* Kevin MacLeod創作的「Deck the Halls」是依據 創用 CC (姓名標示) 4.0 授權使用。 https://creativecommons.org/licenses/by/4.0/
來源: http://incompetech.com/music/royalty-free/index.html?isrc=USUAN1100263
演出者: http://incompetech.com/
更詳盡的作法與 Tips,可以參考我們的食譜網站喔:
更多的食譜:
https://tahini.funique.info
-----------------------------------------------------------------------
#薑餅屋
#皇室糖霜
#聖誕甜點
本片是以 Panasonic Lumix GX85/GX80 4K 影片拍攝。
鏡頭:
Panasonic LEICA DG SUMMILUX 15mm F1.7,
Panasonic LUMIX G 25mm F1.7 ASPH.
More Info:
https://www.sweet-dumpling.com
FB Page:
https://www.facebook.com/sweet.dumpling.studio/

裁切線標示 在 偽學術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旅行的旅行] 行動傳播技術空間中的旅行:#當我們用GoogleMap找路時 / 李長潔 🚎
.
時常有人問我,你每次去日本的那些超級冷門的風景、傳說地點、氛圍氣喫茶老店,到底怎麼找到的,聽都沒聽過這些地方。剛開始,我會查詢中文與外文的旅行資訊,像是旅遊手冊、觀光網站,都是基本工作,可以給旅客一點基本的地理想像,如方位、氣候、規模、人文特色等。接著,我會做一件事—大量地運用google map細查地方資料。
.
地圖,是一種人對空間權力的掌握,當旅人們從地圖繪製者的手中,搶回擁有地圖的權力,這將如何改變我們的旅行生活?然而,我們真正因為google map而搶回了對空間的掌握嗎?我們先從紙本地圖的使用開始。
.
▓ #紙本地圖的時代
.
不只是到了旅遊的當下才使用google地圖來找路,而是平常沒事時,就打開地圖滑呀滑,細察預計拜訪的地點,了解地理資訊。不過,在2005年以前,旅行時掌握地理環境的技術大都依賴紙本地圖,旅客與觀光客在出發前,會購買旅遊手冊、旅行文學,透過特定旅行專家與旅遊資訊編輯的視野,來觀看地方(林子廉,2009)。在那時之前,各種「旅遊天書」隨著出國人數的增加,而銷售量大增。
.
出國旅行度假,不單僅是選好地方、買張機票、然後去就可以說「#這是我的旅行」,旅行的體驗是由生活中的不同媒介內容(電視、廣告、電影、書籍、旅遊手冊,現在還有社群網站)與你的真實旅程所交織而成(Urry, 2002)。當然也包含地圖。
.
地圖是一種地理狀態的再現。我們覺得地圖模擬了真實的環境樣貌,但事實上,地圖是一種「#簡化」、「#挑選」、「#裁切」,尤其是紙本地圖,在有限的平面版面上,地圖的終極目標並不是一比一的還原,而是透過地圖繪製與資料整理,表現製圖者對大地的擁有權、解釋權。
.
在從前的旅行中,我會在行前買一份巴黎的城市地圖,在台灣時就把旅行手冊上看到的景點標示在地圖中;並在旅程中逐一刪除,有時候還會用紅筆將散步走過的路徑畫上,以展示我對巴黎的熟稔程度。基本上,整張巴黎地圖我都畫滿了。
.
▓ #google地圖的出現
.
2005年,Google Map正式上線,一開始只是電腦版,同一年裡很快地推出手機版本,並且加入Google Earth的服務,直至今日,google的地圖是Google公司流量第二大的營運項目。Google Map運用了地理資訊系統(GIS),整合地表空間幾何特性以及地理屬性等兩種資訊之資料庫, GIS 中記錄的資料藉由適當的軟體解譯後可重現地表相關地形與地貌,使用者可以免費且自由地在地圖檔上標記並添加註記。這個地圖很快地成為旅行者的最佳找路工具,可以用微觀與巨觀的視野,審視空間樣態(廖酉鎮、陳均伊,2013)。
.
相對於傳統紙本繪製,#地理資訊系統(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GIS)的廣泛應用,省卻了實物儲存的難處,也使我們可以在同一空間的地圖上看到不同的主題的重叠和互動,我們更能按照我們的想法,在給定的地圖框架上任意標籤,製作對我們有意義的地圖(Lo, 2012)。
.
Google不斷推出越來越豪華的地圖服務,像是「#交通資訊」、「#街景服務」、「#旅行規劃」,最近更加入虛擬實境的概念,將導航升級成「#AR導航」,透過 GPS 獲取用戶的位置,並使用街景資料產生「視覺定位系統」(Visual Positioning System,VPS),快速辨識周遭地標建築定位用戶位置,並在手機相機中以巨大的動畫箭頭結合街景,藉以更清楚地告知方向。這些方便的工具是積累在行動通訊技術、運算技術與人群使用習慣的大量應用與快速進步上,嶄新的地圖技術深刻地改變了旅行、旅人與城市的互動關係。
.
▓ #人與機器結合下的旅行:地理媒介
.
人與機器在移動技術空間中,被結合成一種人機複合體,或是Bruno Latour行動網絡理論中的「人—物」,這讓人的體驗更加複雜。你有沒有一種經驗,就是打開Google Map後,隨著指標轉動身體,試圖協調數位與真實的空間方向。或是,跟著導航行走,耳畔響起「向左轉」,就毫不猶豫地走向左方的街道。又或是,最一般的情況下,使用者會打開軟體,了解地理定位下自己與週邊資訊(店家、車站等)的關係。
.
進入到隨身行動傳播科技時代,人與物結合下的移動與定位本身就是一種資訊,這些資訊詮釋了流動空間、網絡連結、移動過程的具體樣態。一方面,機器深刻地鑲嵌入人類的生活世界中,反過來說,人們亦透過機器產生全新、方便、延伸的特殊經驗。這種人機合一、日常鑲嵌的 #地理媒介(geomedia)(McQuire、潘霽,2019),在旅行實踐中更顯鮮明。
.
在Web2.0時代,藉由地理媒介所構連起來的網絡式公共空間,展示了人類時空感知的嶄新轉變。透過行動傳播與數位化的技術,遊歷的地點本身不只是被媒介再現,而是,這些地點本身就是媒介,在程式運算的框架下,人與人、人與城市有了全新的關係:Google Map的使用與資料的積累,很大的程度上,人們利用社會實踐、消費行為與協商互動來定義旅行的地方。
.
例如這次我們旅行到關東地區,特地前往宇都宮吃餃子。在行前我們藉由Google Map的即時資訊決定乘車的方式,查詢車站附近所有的餃子店以及他的評價、照片、菜單,用街景服務來定位自己如何到達要去的「餃天堂」。然後在這家算是有特色的餃子店鋪,我們竟然在餃子裡吃到了一根鋼刷鐵絲,店家也沒有很認真地看待。就默默地打開Google Map說明了當下的狀況,並給予較低的星級。
.
▓ #自願式的地理資訊(volunteered geographic information)
.
上述的情境是一種建構主義的場境,使用者們可能自知的情況下,#自願參與地理資訊的建構,這稱做自願式的地理資訊(VGI,volunteered geographic information)(Sieber and Haklay, 2015),Google Map的VGI使得人們更有機會參與城市意義的詮釋,在公共參與的意義上,Google Map也是一種社群媒體,它建築在遊客、居民、店家等大量用戶的傳播意向性上。在McQuire與潘霽(2019)的「地理媒介」評斷便提到中,媒介傳播技術、隨身行動和城市地理元素的深度融合,共同造就了「#成為公共」(becoming public)的體驗,打開城市生活的審美維度,同時推動了「成為公共」的過程。城市中的社會關係和權力關係,不再僅僅依據根植於城市空間結構的生活形態,而是更直接地被轉化為主動的「傳播」過程。
.
從知識論的角度來看,Google Map有著三種資訊類型:自然的資訊、技術的資訊與文化的資訊。自然的資訊,如同人們所可以感受到的地形等;技術的資訊則如道路、水系的測量描述;而文化的資訊則指涉各種人類的行為,如駕駛、消費等。透過運算平台,當然也包含IG、FB上的「#社會標註」,像是打卡、分享美照、「#」,使用者、物、與城市風景大量交織成數位形式與真實形式共存的存在,並且在公共性的概念下交往互動。
.
可是,我們還是可以想像與批判,一個反烏托邦正在進行。有時候我們不知道自己正是地理媒介的延伸,甚至不得不參與地理資訊的建立。當你想要運用導航系統時,其使用者本身正參與著車流量預測的演算過程。當我們行動時,我們也正經歷一種數據式的物化,個人與機器結合後,個人在時空中的所有作為都有可能面臨資本主義的收編,例如在Google Map上顯示個人化的位置性商業廣告。
.
▓ #流動的社群與信任革命
.
旅行者們對Google Map的使用,構成了一種流動與移動的社群,這個社群強調的並非穩定的社會記憶,他們更欣賞獲得片刻的超凡體驗,與享受如遊戲般的過程,在虛實間讓自己更能夠掌握旅行的地方。從Google Map的旅遊嚮導設計就可以發現,Google Map將每一位參與地理資料建構的人們都當作「專家」,這個構想在另一個旅行APP「#TripAdvisor」裡也非常鮮明。你可以在「TripAdvisor」裡分享更多評價、文章與圖片,分享你在移動時的超凡體驗,以獲得「#頂尖攝影師」、「#飯店達人」等等標章,以提高個人體驗的可信度。
.
不過,有批評家認為,我們太容易把Google Map、Google Earth上的作為,理解為一種全景全知的圖像、透明的秩序,甚至是前面討論的參與和賦權的工具(Kingsbury & Jones, 2009)。閃耀著令人暈眩光茫的球體,反映了人類的戴奧尼索斯的妄想,我們狂亂地航行,歡天喜地地喧囂,我們全心全意、不加思索地信任它,卻低估了虛擬世界對真實世界的集體監控。
.
▓ #回歸地方化?
.
不過,站在創用的立場,我還是傾向對科技保持信任。信任研究者Bostman(2017)在《#信任革命》中談到,只有「信任」,人類才能在進程上有超越性的變革。當然,對Google Map的信任早在2010年以後就幾乎被廣大的使用者們接受了,雖然偶而還是會看到我父親打開地圖導航後,然後罵導航太笨,繼續走自己的路。但無疑得,Google Map扮演了旅行實踐的重要推動角色,它把商品、交通、約會與各種推薦搓合起來,讓旅行同時是個人的行動,也是集體的社群參與。也因為這些更加錯綜複雜的信任,旅人們才能獲得更多足以創新生活的服務。
.
回到McQuire的地理媒介概念中,如果傳統大眾媒體帶給旅行者與地方的是一種想像的、再現的、去地方化的全球化幻覺。那麼這些隨身、隨地的地理媒介,像是Google Map,則在旅行者與地方之間形成更回歸地方化的關係,同時還包含了跨文化溝通的實現,透過這樣的地理媒介技術,更能提高人們對差異性與流動性的接受程度,還可以確保城市網絡中與他者共存的技能。
_
_
#參考文獻:
.
1. 林子廉(2009)。旅遊手冊如何影響遺產觀光客對於原住民石柱真實性知覺、旅遊動機及體驗。文化大學觀光系碩士論文。
2. Urry, J. (2002). The tourist gaze. Sage.
3. 廖酉鎮, & 陳均伊. (2013). 讓地圖活過來一 Google Earth 運用於地球科學教學設計之應用. 科學教育月刊.
4. LO, K. H. (2012). 論班雅明式史觀和空間觀: 並以領匯霸權地圖為例. Cultural Studies@ Lingnan 文化研究@ 嶺南, 32(1), 1.
5. Sieber, R. E., & Haklay, M. (2015). The epistemology (s) of volunteered geographic information: a critique. Geo: Geography and Environment, 2(2), 122-136.
6. McQuire, S., 潘霽(2019)。From Media City to Geomedia: Cross-disciplinary Insights into Information Society from a Pioneering Australian Scholar。資訊社會學研究,36。
7. Botsman, R. (2017). Who Can You Trust?: How Technology Brought Us Together–and Why It Could Drive Us Apart. Penguin UK.
8. Kingsbury, P., & Jones III, J. P. (2009). Walter Benjamin’s dionysian adventures on Google Earth. Geoforum, 40(4), 502-51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