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1906年-1968年香港 #西貢大廟灣佛堂門天后古廟影像紀錄 (昔與今照片集加二部影片)
西貢有790多年歷史【佛堂門天后古廟】慶祝天后寶誕影像,當時西貢位置偏遠,港人到大廟灣 【佛堂門天后古廟】要乘進香船前往。
【佛堂門天后古廟】是香港存世最早建築,也是廣東沿岸最古老天后廟,始建于南宋1226年,有790年歷史,香港政府I已列為一級歷史建築,
《佛堂門天后古廟》位於新界西貢大廟灣,每年農曆三月廿十三日天后寶誕,參拜善信眾多達三四萬人,香火鼎盛,大殿供奉天后娘娘,右殿則有一座銅鐘及龍床,善信喜歡模龍床求子或財帛,珍貴記錄慶祝天后寶誕傳統習俗紀錄。
★【大廟灣石刻】 ,又名地堂咀刻石,是香港最早有紀年的刻石,位於新界西貢區清水灣半島南部的大廟灣地堂咀,鄰近佛堂門一帶。石刻刻於南宋咸淳十年(1274年),記載了當時官富場鹽官嚴益彰到南北佛堂(即東龍洲和大廟灣)遊覽,以及該處附近的佛堂門天后古廟的歷史。該刻石已被列為香港法定古蹟。
大廟灣刻石於1955年由一名叫余謙的建築師發現。石刻長約10呎、高約5呎,厚約5吋,刻有108字,分為9行,每行12字。
#歷史時空
↓
西貢天后廟求子 在 歷史時空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1956年香港,六十四年前 看粵語片尋找香港 (昔與今照片集)
西貢有790多年歷史【#佛堂門天后古廟】慶祝天后寶誕影像,當時西貢位置偏遠,港人到大廟灣 【佛堂門天后古廟】要乘進香船前往。
【佛堂門天后古廟】是香港存世最早建築物,也是廣東沿岸最古老天后廟,始建于南宋1226年,有790年歷史,香港政府已列為一級歷史建築,
《佛堂門天后古廟》位於新界西貢大廟灣,每年農曆三月廿十三日天后寶誕,參拜善信眾多達三四萬人,香火鼎盛,大殿供奉天后娘娘,右殿則有一座銅鐘及龍床,善信喜歡模龍床求子或財帛,珍貴記錄慶祝天后寶誕傳統習俗紀錄。
★【大廟灣石刻】 ,又名地堂咀刻石,是香港最早有紀年的刻石,位於新界西貢區清水灣半島南部的大廟灣地堂咀,鄰近佛堂門一帶。石刻刻於南宋咸淳十年(1274年),記載了當時官富場鹽官嚴益彰到南北佛堂(即東龍洲和大廟灣)遊覽,以及該處附近的佛堂門天后古廟的歷史。該刻石已被列為香港法定古蹟。
大廟灣刻石於1955年由一名叫余謙的建築師發現。石刻長約10呎、高約5呎,厚約5吋,刻有108字,分為9行,每行12字。
1956 《黃飛鴻天后廟進香》
#歷史時空
↓
西貢天后廟求子 在 歷史時空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1956年香港,六十二年前 看粵語片尋找《香港存世最早建築物》
★西貢有790多年歷史【佛堂門天后古廟】慶祝天后寶誕影像,當時西貢位置偏遠,港人到大廟灣 【佛堂門天后古廟】要乘進香船前往,
★【佛堂門天后古廟】是香港存世最早建築物,也是廣東沿岸最古老天后廟,始建于南宋1226年,有790年歷史,香港政府已列為一級歷史建築,
《佛堂門天后古廟》位於新界西貢大廟灣,每年農曆三月廿十三日天后寶誕,參拜善信眾多達三四萬人,香火鼎盛,大殿供奉天后娘娘,右殿則有一座銅鐘及龍床,善信喜歡模龍床求子或財帛,珍貴記錄慶祝天后寶誕傳統習俗紀錄。
★【大廟灣石刻】 ,又名地堂咀刻石,是香港最早有紀年的刻石,位於新界西貢區清水灣半島南部的大廟灣地堂咀,鄰近佛堂門一帶。石刻刻於南宋咸淳十年(1274年),記載了當時官富場鹽官嚴益彰到南北佛堂(即東龍洲和大廟灣)遊覽,以及該處附近的佛堂門天后古廟的歷史。該刻石已被列為香港法定古蹟。
大廟灣刻石於1955年由一名叫余謙的建築師發現。石刻長約10呎、高約5呎,厚約5吋,刻有108字,分為9行,每行12字。
1956 《黃飛鴻天后廟進香》
wai tse 【歷史時空】整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