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歡迎每天聽本書,今天為你解讀的書叫《貨幣野史》。如果用一句話來概括這本書的主題,我會說是「找回丟失的貨幣常識」。
什麼是貨幣常識呢?我相信很多人都聽過,貨幣是一種特殊商品,它是在經濟發展中由物物交換演變出來的,充當一般等價物的交換媒介。比如說,在原始社會里,有人種田,有人打獵,有人採摘,他們一開始是直接交換彼此的產品,但很麻煩,於是慢慢約定,用某種貴金屬作為交換的中介,形成了貨幣。這就是一般經濟學告訴我們的常識。
但這本書告訴你,這個常識是錯的。書中說到,按人類學家的考察,歷史上不存在物物交換的經濟,更不用說由物物交換演變來的貨幣;相反,有很多證據表明,貨幣最初的形態是關於欠債的記錄,它不是一種物品,而是一項技術。比如,五千多年前蘇美爾人的債務記錄,近代英國使用的木條借據,太平洋的雅浦島上使用的石頭貨幣,乃至今天銀行系統中流動的電子數據,都能證明貨幣是一種信用債務記錄,而不是我們常說的交易媒介。
這裡需要提醒的是:信用和債務是同一件事的兩個方面,債務表示負擔,信用強調償還,它們都代表欠債,因此在很多時候可以互換,比如信用卡就是債務卡,信用記錄就是債務記錄,信用擴張就是債務擴張,等等。
那麼關於貨幣是信用的觀點是怎麼弄丟的呢?作者指出,在17世紀的英國,發生過一場關於貨幣鑄造的大辯論,當時德高望重的思想家洛克認為,貨幣作為商業活動的工具,價值要固定,標準要統一,他不認可貨幣是信用,而相信貨幣是金銀,這種觀點贏得了辯論,並影響了後來的經濟學家。經濟學的創始人亞當·斯密把它寫在經濟學的奠基之作《國富論》中,一直流傳到今天,成為經濟學的常識,也成為經濟學的一個失誤。
這本書的作者菲利克斯•馬汀,有經濟學、古典學以及國際關係等多個學位,所以這本書不像一般經濟學著作那麼嚴肅,而是很有戲劇性。比如上面提到的貨幣常識的丟失,書中稱之為「謀殺案」,不過作者認為,洛克否定正確的貨幣常識是無心之舉,所以將它定性為「意外死亡」,充滿了故事色彩。這本書的英文標題叫「Money:The Unauthorised Biography」,被翻譯為「貨幣野史」,充分反映了這一點。
按這本書的觀點,貨幣常識的死亡和丟失,是經濟學的重大失誤,我們要把丟失的貨幣常識找回來,才能更好地理解經濟現象。這有什麼用呢?用一位讀者的話說,魚恐怕永遠也不能操縱水的流向,但它明白了自己曾經逆流而動的徒勞,才會去嘗試改變那些可以改變的東西,讓事情變得更好。這就是認知的價值。
接下來,我就分三個部分為你解讀這本書:第一,為什麼說貨幣的本質是債務記錄,而不是交易媒介;第二,關於貨幣是欠債的觀點,是如何被經濟學遺忘的;第三,關於貨幣是欠債的觀點,如何幫我們更好地認識世界。
第一部分
先來看第一個問題, 貨幣的本質是什麼?說起這個問題,很多人憑借在書本上學過的知識,也能說出個一二三來,故事大概是這樣的:
在原始經濟中,貨幣是不存在的,只有物物交換,效率很低。因為你必須找到一個交換對象,他有你想要的東西,你有他想要的東西,兩方面湊齊才行。這個困難讓人們產生了對交易媒介的需要,比如貝殼、金銀、銅錢等等,你可以賣出商品賺取它,又可以用它來購買一切物品,並且可以囤積起來,作為今後的財富。這就是貨幣的由來。它的本質是交易媒介。
這套理論流傳廣泛、深入人心,因為它符合我們的邏輯想象,並有權威認證。早在兩千多年前,亞里士多德就提出這種觀點,17世紀著名的思想家洛克也堅持這種觀點,最重要的是亞當·斯密在1776年出版的經濟學奠基之作《國富論》中發展了這套理論,被後來的經濟學著作沿用,成了經濟學的標準常識。
當然,它有時也會受到懷疑,比如經濟史上有個著名的「拿石頭當錢」的案例,就對這種常識構成了挑戰。案例說的是在太平洋西部,接近菲律賓的地方有一個島叫雅浦島,當地人過著田園牧歌式的生活。島上只有三種產品——魚、椰子和海參,沒有農作物,幾乎沒有藝術品和手工製品,很少跟外界貿易,可以說是現代人眼中的原始社會。
按理說,這種地方最可能看到物物交換的景象,但恰恰相反,雅浦島有一套高度發達、與眾不同的貨幣,學術上叫「費幣」(中文是浪費的費)。這是一種又大又厚的石輪,直徑從1英尺到12英尺不等,中間有一個洞,可以插進木棒進行運輸。一開始人們認為,當地人選擇這種貨幣形式是為了防盜,因為它不易攜帶,就不會成為偷盜的目標。
但後來發現,事情沒那麼簡單。在雅浦島上,交易計算的是彼此的債務,用債務抵消,餘額在以後的交易中再結算。即便到最後結算的時候,如果需要轉移的費幣太大,不容易搬動,它還是會留在原處。這個案例引起了人類學家和經濟學家的注意,它不僅對貨幣起源的常見理論提出了挑戰,還引發了貨幣到底是什麼的懷疑。
一般理論認為,貨幣是一件「東西」——是從眾多商品中選出來的,充當中介起到方便交易作用的特殊商品。但雅浦島的費幣並非如此,通常這些石頭比交易的物品更難移動,在大多數交易中根本沒有被交換過,因此它不是嚴格意義上的商品交換媒介,更像是一種信用記錄和債務清算手段。
那麼,雅浦島的狀況是不是特例呢?隨著更多的研究和證據出現,人們發現它不是特例,而是普遍現象。
比如,在距今五千多年前的中東兩河流域,就有了記錄債務的貨幣技術。考古發現當時的帳簿上有一種叫謝克爾的記賬單位,它記錄了商品、勞動和法律懲罰等各種事物的價格,比如每個月的勞動價值是1個謝克爾,租一輛牛車每天要支付1/3謝克爾,扇別人的耳光要罰款10個謝克爾,等等。這種經濟既不是物物交換,也不靠鑄幣支持,而是靠虛擬的債務和收入記賬系統來運作。這時候貨幣充當的是計量單位和債務記錄,而不是一種商品。
又比如在公元12世紀,英國出現了用木條作憑證的支付系統,人們在木條上鑿出凹口,以記錄貨幣單位的數量,將它一分為二,債權人和債務人各拿一根。債權人那一根可以作為支付憑證流通,當有人把代表債權的木條拿到債務人跟前要求償付時,兩根木條上的切口必須匹配。這種獨特的支付系統,在英國持續了幾百年之久。
今天的銀行體系,更能體現貨幣是信用和債務的特點。這一點我在《現代貨幣理論》這本書的解讀中談過,這裡就不展開說,只做簡單的概括,那就是:銀行通過批准對企業或個人的貸款,能夠憑空創造出新的貨幣,這些貨幣的本質,就是企業或個人的信用(債務)記錄。
總之,這本書通過引用一系列證據和研究,否定了傳統經濟學提出的,貨幣是物物交換演變出來的充當交易媒介的商品的觀點,比如美國學者喬治·道爾頓認為,如果將「以物易物」定義為沒有貨幣的市場交換,那麼從來沒有證據表明它是重要或主流的交易模式;劍橋大學的一位人類學家更是直截了當的說:「從來就沒有關於以物易物經濟的直接記錄,更不要說從這種體系中誕生貨幣了。」
那麼貨幣是什麼呢?這本書認為,貨幣是由債務記錄和清算系統構成的社會技術,它的核心是信用。傳統經濟學認為,有形的貨幣才是錢,信用和債務是以此為基礎衍生的虛擬現象;而這本書認為,信用和債務才是貨幣的本質,硬幣、鈔票、存款等等這些具體的貨幣,只是表徵,是用來跟蹤記錄經濟中債權債務關係的工具;打個比方,認為貨幣產生信用,就像說太陽圍著地球轉,那是錯誤的直覺,而認為信用產生貨幣,就像認為地球圍著太陽轉,這才是貨幣的常識和真相。
第二部分
那麼,這種常識和真相是如何被經濟學遺忘的呢?這要從一場辯論說起。因為17世紀的英國,出現了貨幣短缺,因此要重鑄貨幣,人們對此產生了分歧。
當時的英國,主要流通的是銀幣,它在使用中會磨損,還有人把邊角銼下來,鑄成新的硬幣牟利,這些殘缺的硬幣重量或成色不足,卻以法定面值在流通,於是就產生了「劣幣驅逐良幣」的現象。也就是說,當人們發現成色不同的硬幣都以相同的面值流通,就會把沒有毀損的貨幣貯藏起來,只用那些不合格的劣幣進行交易,這樣就把良幣從市場中排擠出去。
結果就是,在17世紀60至90年代,硬幣磨損、偷銼剪切的現象在英國愈演愈烈,劣幣充斥於市場。到了1695年,大多數流通硬幣所包含的銀的成分,只有出廠時的一半左右,相同材質的銀塊的價格,比鑄成硬幣要高出近25%。另外由於當時的金、銀兌價不合理,英國的銀幣外流,導致貨幣短缺,嚴重影響了英國的商貿秩序和經濟發展。
於是,英國政府和議會開始醖釀重鑄貨幣,但對於如何重鑄,爭議很大,其中有兩位重要人物,一位是財政大臣威廉·朗茲,另一位是當時著名的哲學家約翰·洛克,提出了針鋒相對的意見。
財政大臣朗茲建議,把所有銀幣的面值都提高25%,新幣和舊幣同時流通。舊的劣質硬幣雖然重量和成色不足,但可以按面值流通,而新鑄成的優質貨幣,要麼將法定面值提高25%,要麼將實際含量降低20%。總之就是提高銀幣的法定面值,降低鑄幣的金屬含量,這樣可以讓人們願意把白銀送到鑄幣廠被收購,同時那些被私藏的優質銀幣也會重新進入流通,使銀幣短缺的狀況得到改善。
但另一方面,當時著名的思想家洛克反對朗茲的意見。他認為白銀才是真正的價值來源,才能充當法定貨幣,貨幣必須保持固有的含銀量,才能維護貨幣的信譽,因此他反對降低鑄幣的含銀量。他主張按原來的重量和成色標準重鑄新幣,取代殘損的舊幣,而在新幣取代舊幣的過程中,由政府承擔損失。
他們的意見代表了兩種不同的貨幣觀。洛克認為貨幣是一種商品,貨幣的價值是由充當貨幣材料的金屬含量所決定的,因此不能隨意變動標準,這叫金屬主義;而朗茲認為貨幣的金屬含量不重要,重要的是貨幣標識,因為貨幣只是國家規定的計量符號,這個標準是可以變動的,這叫名目主義。換句話說,洛克認為錢是金銀,信用只是硬幣的延展;而朗茲認為錢就是信用,硬幣只是信用的物理表徵。這就是商品本位和信用本位的區別。
最後,這場辯論的結果是洛克的主張獲得了政府認可。1696年1月,英國議會下令,從當年6月起殘缺的硬幣不能再用。在此之前,它們可以用來繳納稅款或購買政府債券,仍然按法定面值計算,從7月起,就只能按貨幣中真實的含銀量以市場價回收。這樣,缺損的貨幣被收集起來,加上政府投入的白銀,按照標準的重量重鑄貨幣,整個過程持續了三年。
按照作者的觀點,朗茲的建議是正確的,而洛克的主張把事情弄糟了,但是沒辦法,他們的權威和影響力相差太遠。洛克不僅被後世認為是啓蒙時代最重要的思想家,被稱為「自由主義之父」,並且在當時也被看作英國議會制度的首席理論家,是名副其實的意見領袖。他不僅決定了英國鑄幣大討論的政策結果,也對經濟學的發展產生了重大影響。
在接下來誕生的古典經濟學理論中,從亞當·斯密的《國富論》開始,洛克的貨幣觀就佔據了主導,按原書的話說,「在斯密和他的古典經濟學追隨者的作品中,出沒著一個幽靈:這就是約翰·洛克以及他那套貨幣自然主義。古典經濟學家對洛克的忠誠不可動搖:貨幣就應該是黃金或白銀。」正像亞當·斯密在《國富論》中說到:「和其他商品比起來,金屬損耗較少,沒有任何東西比它們更抗侵蝕。此外,金屬還可以按任意數量分割成小塊……正是這種特性,讓金屬變成了最適合商貿和流通的工具。」
不僅如此,洛克對價值的認識,也就是「價值是物品的自然屬性」的觀點,對古典經濟學的分析方法影響深遠,它極大地簡化了理解經濟的任務。因為如果把價值看作天然的東西,那麼經濟學分析根本不用關心貨幣。貨幣只不過是為瞭解決交易不便的媒介,人們想要的不是它,而是可以用貨幣買到的商品。這樣一來,經濟學的分析最好是從忘掉貨幣開始,而去關注生產、分配、消費等「真實」的經濟問題,就像另一位經濟學家穆勒總結的那樣,「簡而言之,從本質上說,在社會經濟範疇中,不可能有比貨幣更不重要的東西了。」
就這樣,經濟學從創立開始,就把貨幣打入了冷宮,因為主流經濟學家認為,貨幣只是商品交換的媒介,不對經濟產生實質影響,這種觀點一直流傳到今天。而在《貨幣野史》這本書看來,這恰恰是貨幣常識的死亡和丟失,是經濟學的一個失誤。我們要把丟失的貨幣常識找回來,才能更好地理解經濟現象,解決經濟問題。
第三部分
那麼,運用新的貨幣常識,可以分析哪些現象、解決什麼問題呢?按照這本書的觀點,要想正確認識金融危機,保持社會穩定,就需要運用新的貨幣常識。
就拿過去幾十年來說,金融危機在世界各地層出不窮,從1997年的亞洲金融危機,到2000年的互聯網泡沫,再到2002年阿根廷主權債務危機,直到2008年全球金融危機,這種動蕩並不是偶然出現,而是反復發生的。這種金融系統的不穩定,是什麼原因造成的呢?
這本書的作者認為,貨幣本身就有不穩定的特質,因為它總是傾向於產生不可持續的債務負擔,當債務積累到一定程度,就會造成金融危機。
比如,在經濟景氣時,資產價格會上漲,導致投機增多,很多人將資產抵押成貸款,進一步買入資產,造成資產價格不斷上漲。而大量投機產生的債務,會讓投資者資金緊張,也就是收入不夠支付利息。當債權人開始要求償還時,負債累累的投資者必須賣掉資產來維持現金流,而這時候,已經沒有交易對手可以支付如此高昂的資產價格,因此出現拋售,導致資產價格跳水以及流動性緊張,最終造成金融危機。
更麻煩的是,金融危機會造成社會不穩定,因為它會帶來收入下降和失業。2008年之後發生的「佔領華爾街」還算是溫和的,往前追溯問題更嚴重,比如2002年阿根廷債務違約引發的金融危機,造成社會騷亂和政局動蕩。1990年日本經濟泡沫破裂,導致房價、股價的大幅下跌,企業大面積破產,造成日本經濟「失去的二十年」。
對此,作者的建議是什麼呢,他在書中說到:
「許多國家目前的金融不平等到了無以為繼的地步——或者說它們的債務太多了。而且我也認為,目前嘗試逐漸減輕這些巨額債務的策略……在政治上是不可行的,在經濟上也不令人滿意。而如果參考梭倫書中的建議,我們就能提前處理這個問題,或者通過設計幾年的高通脹,或者通過直接重組債務的方式。」
你看,這裡提到了梭倫的建議,也就是梭倫的改革。公元前594年,梭倫被選為雅典的執政官,展開了一系列被後世稱為「甩包袱」的社會改革,其中首要的一條是取消債務。而所謂通過高通脹或重組債務來處理問題,就是作者認為,為了減少金融危機和社會動蕩的隱患,需要通過技術手段來減輕社會負債群體的負擔,甚至是大規模地赦免債務。
這種建議是異想天開嗎?不是,它有一定的歷史依據和現實基礎。
書中說到,古代中東地區就有這樣的傳統,在整個社會不能支撐債務負擔的時候,國王會宣佈,所有債務一筆勾銷。《聖經》中也有類似記載,在宗教歷史上,每四十九年的最後一個贖罪日結束後,叫「禧年」,這一年每個奴隸都可以重獲自由,每一塊土地都可以物歸原主,每一筆債務可以一筆勾銷,每個人都有機會重新開始。
正是按這個思路,1997年有人發起了「禧年債務運動」,要求取消貧困國家的債務,特別是那些發生飢荒、戰爭和瘟疫的國家,因為這些國家無力償還債務和支付利息,陷入了依賴債務的惡性循環,唯一的辦法是減免或者完全取消債務。
按照中國人的傳統觀念,欠債還錢是天經地義的事,在市場經濟中,遵守契約也是非常重要的原則,這本書的作者為什麼還主張赦免債務呢?
這就要回到對貨幣的認識上來。傳統貨幣觀點認為,經濟價值是自然界中存在的事實,貨幣的職責就是衡量它,但不能影響它。貨幣本位是政治公平的支點,就像物理天平的支點一樣,它必須固定在一個位置,才能保證測量準確。因此,遵守債務契約和尊重貨幣本位是一件順應規律、理所當然的事,不能違背它。
但是這本書認為,沒必要把經濟價值看作天然的事實,而應該看作是為了實現公正繁榮的社會而發明的概念。貨幣政策的終極目標不是貨幣穩定,而是實現一個公正繁榮的社會,既然如此,債務重組或通貨膨脹導致的違約或偏離貨幣本位,只要有利於社會穩定,都是可以理解和接受的。
在《羊群的共識》這本書中有一個案例,似乎印證了作者的觀點。2008年全球金融危機後,冰島整個國家陷入了困境,因為之前他們大量擴張信貸,欠下了巨額債務,危機爆發後冰島三家最大的銀行破產,三十萬冰島人背負了上千億美元的外債,加上資本市場的虧損,平均每個人背負了上百萬美元的債務。於是,冰島政府決定重啓經濟,將危機時期產生的居民負債一筆勾銷,用三大銀行的稅款來補,受到舉國上下的熱烈支持。
結語
說到這兒,關於這本書的內容就快介紹完了,我幫你回顧一下它要回答的幾個重要問題。
首先是貨幣的本質是什麼?傳統經濟學認為,貨幣是由物物交換演變出來的,充當交易媒介的特殊商品。這也是我們大多數人所認為的常識,因為從小到大,幾乎每個級別的經濟學教科書,都是這麼說的。但是這本書告訴我們,這個常識是錯的。因為根據人類學家的考察,沒有發現大規模的物物交換的堅實證據,反而有大量的歷史研究表明,貨幣最初是以債務記錄的方式誕生的,它的核心是信用。它不是一種物品,而是一項技術。現代銀行通過借貸創造貨幣的機制,更是清晰無誤地展示了這一點。
其次是貨幣的這種常識,是怎麼在經濟學中被遺忘和顛倒的?這本書的作者認為,歷史的偶然造成了這個結果,因為17世紀著名的哲學家洛克,在一場重要的貨幣辯論中贏得勝利,並影響了後來的經濟學家。作者認為經濟學把貨幣看作交易媒介,把經濟看作是去掉貨幣之後的物物交換,進而認為貨幣在經濟中無關緊要,對我們看待經濟問題產生了極大的誤導。 只有把貨幣看作信用或債務,才能明白它對促進經濟發展至關重要,對造成經濟波動影響巨大,這才是貼近現實的觀點。
第三,關於貨幣是欠債的觀點,如何幫我們更好地認識世界?作者在書中談到了金融危機,他認為貨幣總是傾向於積累不可持續的債務負擔,是金融危機反復出現的根本原因,而要維護社會穩定,我們只能採用一些非常規的手段,比如赦免窮人的債務,這在西方有歷史和宗教的傳統,卻對「欠債還錢」的中國古訓構成了挑戰。
不過我認為,讀完了這本書,如果理解了貨幣是債務、同時也是信用的觀點,會對中國的另一句古訓「人無信不立」有更深的感悟。
過去我們通常認為,「人無信不立」是一種道德要求,跟人的物質利益沒有太大關係。而當我們知道貨幣就是信用之後,「講信用」似乎多了一層理由。它不僅是一種可貴的精神品質,並且會在某個時候給我們帶來實實在在的經濟利益,這就是講信用的巨大價值。」
同時也有9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31萬的網紅Spark Liang 张开亮,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想知道投資什麼股票最賺錢?我來告訴你答案! 】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留意到 在我視頻下方 經常會有人問我一些關於理財投資的問題 我相信這些理財投資的常見問題 你也想過要問我的 比如: 「Spark,我要如何還清債務?」 「Spark,能不能告訴我投資什麼最賺錢?」 「Spark,哪一個股票值得買?」...
觀念藝術英文 在 地圖製造 MakeWorld.tw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這次東京奧運
最令腦闆激動的就是李智凱獲得鞍馬銀牌了
腦闆的房間改造過很多次
但是牆壁總貼著一張格格不入的紙條
那是電影 翻滾吧!阿信 的一段台詞
這部電影就是李智凱的教練 林育信的故事
這段話只是女主角給阿信很簡單的鼓勵
但給老闆莫大的勇氣
這部電影著實在我最徬徨無助的時候拉了我一把
這部電影上映時
正好是腦闆相當徬徨的研究所時期
�腦闆雖然從小喜歡畫圖,但沒受過任何正規的訓練,
在填鴨式教育的年代,腦闆曾是很厲害的考試機器 �因為很會考試,畢業的時候考了全校榜首
(我就是有辦法英文考滿分然後沒辦法講半句那種)
而當時社會風氣就是認為
會唸書的學生就該去念明星高中
然後選擇前景看好的科系
不該去念設計畫圖
甚至連這樣的意願都沒辦法順利開口的年代
在台中一中就學時雖也愉快(每天戰政治是我們課餘休閒活動XD),
但我內心始終對設計抱持著遺憾與渴望�
直到大學選擇學校科系時,
我毅然決定要投心所好,
不知道要考術科所以選擇稍微相關的領域
畢業時總覺得渾渾噩噩,
好像滿足了小時候的願望,
但又好像沒學好什麼東西
終懷疑自己是不是能靠設計謀生
而設計科系畢業生當年在台灣早已飽和,
我嚴重欠缺踏入社會的自信
甫退伍我選擇去唸研究,
美其名深造,
實則多給自己一點逃避現實的時間
再讓自己當當學生,
結果也只是讓自己多瞎攪和了幾年,
轉眼又快畢業了,也老大不小了,
尤其腦闆家境不好,總是得出去賺錢吧!
那時的壓力 遠遠超越當時大學畢業前夕,
自我懷疑嚴重到了極點,幾乎天天失眠
每天想著:誒,幹 我的人生到底在幹嘛?
就在這時”翻滾吧,阿信”上映
徬徨過,恍惚過,選擇了目標又懊悔蹉跎太久,
到最後堅信自己的選擇,奮力貫徹到底
雖然腦闆不是當8+9打架,
但這部電影給徬徨的我很大的勇氣
以前一直覺得
那些的國際賽事,
知名設計獎項跟自己沒關係
總覺得自己的實力沒到那邊,
不要去妄想,
那些是給從小有好好學藝術的菁英參與的,
電影深刻激起我的動力
我也想要好好證明自己的能力
腦闆很快速地建立自己的目標
此後我積極的參與各類賽事
畢業前一年多的時間
我前後大概得了四五十個國內外的設計視覺獎項
短時間大量參賽,
大量得獎其實非常的疲勞
沒有任何人要求我這麼拼
我只是想要正視自己的人生選擇
夜深人靜覺得很辛苦的時候,
沒人能理解自己的時候,
放著亂彈阿翔的完美落地,
抬頭看看這張紙條,
�覺得這世界上也一定有很多人曾跟我一樣,因為各種原因沒辦法順利選擇自己的志趣,
而我如此幸運,總覺得還是可以持續下去
(那時沒想到創業更辛苦 乾XDDD)
�在電影上映後的一年
我靠著not copy machine這張講述教育的作品
獲得德國紅點的best of the best
而這作品也是我對自己人生選擇的醒悟
當時適逢學測,不少媒體報導
https://reurl.cc/kLZ7aG�
(有點可惜的是媒體以為是父母影響,
但我比較想說的是教育觀念逼迫的"標準選擇",老闆的老媽可是從頭到尾都支持我的決定)
如果是剛退伍的時候腦闆太閒用美工刀切出地圖,
造就地圖創作的起點
那”翻滾吧,阿信”就真的是造就腦闆如此努力不懈的動力源頭
也因此李智凱獲得銀牌腦闆真的是大為振奮
老闆一直很佩服電影工作者
金馬獎也是腦闆每年必看的獎項
沒想到這部電影一轉眼十年了
我現在都還是會想到 柯宇綸菜脯 說的:蝦款?
#地圖製造
觀念藝術英文 在 StoryTeller 說故事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展覽故事:【長大後,聽不聽廣東歌?】
「我通常聽歐美歌。」「唔會聽廣東話?」
我在見面前就知道了。他的個人檔案上只有幾句簡單的英文,還有連結了的音樂軟件播放清單。這家餐廳是他選的,正播着一首歐美流行樂,獨特鮮明的節奏為整個空間染上了它的色彩和味道,的確令我自在不少,尤其在他頻頻投來的眼神下。
「長大後很少。你多介紹就可以了。」「好,交給我吧。」
我們的口味很不一樣,但他的眼睛很漂亮、身材比例很好。他應該從未聽過 MLA,也許還停留在廣東歌只有抒情 K 歌的觀念--這樣的話反而比較好處理,總比聽過再否定的好,因為廣東歌從來不止如此。
於是我們避開口味差異,聊了很多價值觀相近的東西,最後約好了一起去一個關於廣東歌的畫展 ⋯⋯
+++
一個屬於廣東歌的藝術畫展《以歌寫畫》,由香港畫家黃曉楓和插畫師 Goodbye Victoria 共同策劃,展出 20 張以廣東歌歌詞作靈感及主題的塑膠彩及電腦繪畫。
二人的作畫風格很不同,但因使用同一工作室而分享各自喜歡的音樂,令 Goodbye Victoria 把廣東歌重新推薦給黃曉楓。於是一向以歌或詩作繪畫靈感及意境的黃曉楓發現廣東歌的不同面貌,也開始畫廣東歌,啟發二人策劃這次的畫展。
每幅作品的名稱暗示着背後那首歌是甚麼,各位不妨先「以畫聽歌」後,再掃旁邊的QR code揭曉答案吧。
Artist:黃曉楓 Wong Hiu Fung Apple & @goodbye_victoria
Text: 阿芷 @siscotsz
🎼以歌寫畫:廣東歌畫展 |Painting with Music: Art Exhibition for Cantopop
黃曉楓 X Goodbye Victoria 聯展
Exhibition Date展期|21/8 - 19/9/2021 (Closed on every Monday to Wednesday ⚠️星期一至三休息⚠️)
Opening Hours開放時間|13:00-19:00 (Artist on site 藝術家駐場)
Venue地點| @mist_gallery_hk (Mist Gallery (No.45, 1/f , Fu Lee Loy Shopping Center, Fortress Hill, Hong Kong 炮台山富利來商場一樓45號舖)
#沒有你的故事也是你的故事 #展覽故事 #Storyteller #黃曉楓 #applewonghiufung #goodbyevictoria #阿芷 #siscotsz #GreatArtStory #EveryoneisStoryteller
📚 成為 Reading Club 會員:https://bit.ly/388NCaD
✨任何商業合作/廣告洽談,歡迎聯絡:info@story-teller.com.hk
📻 收聽 StoryTeller Radio :https://store.story-teller.com.hk/pages/podcast
👉🏻Tag us at IG @everyone.is.storyteller to be featured
📮投稿你的故事/藝術作品:https://bit.ly/2FwN6G3
觀念藝術英文 在 Spark Liang 张开亮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想知道投資什麼股票最賺錢?我來告訴你答案! 】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留意到
在我視頻下方
經常會有人問我一些關於理財投資的問題
我相信這些理財投資的常見問題
你也想過要問我的
比如:
「Spark,我要如何還清債務?」
「Spark,能不能告訴我投資什麼最賺錢?」
「Spark,哪一個股票值得買?」
「Spark,我失業、沒工作、沒錢怎麼辦?」
「Spark,股神巴菲特每年平均回酬是20%,我要怎麼投資才可以超越巴菲特?」
「Spark,我應該是要先買房,還是先買車呢?」
好吧!
被你們追問了這麼久
是時候來好好回答你們的問題了
我整理了4大投資理財常問的問題
想知道的話
就快點點擊影片觀看吧!
我會把答案全都告訴你喲!
.
獲取我的獨家理財貼士
http://bit.ly/get-spark-financial-tips
.
【免費】股票投資工作坊 - 從0開始學股票
http://bit.ly/join-free-webinar-now
.
🔥點擊連結瞭解更多詳情或購買🔥
https://valueinmind.co/zh/sparks/
.
我們需要人才
我們需要你
向我們展現你不可多得的能力與實力
數不盡的各種公司福利就等你
點擊鏈接提交求職申請:https://valueinmind.co/join-us/
.
🔥【Etoro】Spark 投資組合和表現 🔥
http://bit.ly/31FPXEz
.
全世界都可以用
eToro申请链接
简体
https://bit.ly/3lqK73q
繁體
https://bit.ly/3lz2frI
英文
https://bit.ly/37qj6br
.
免責聲明:
高波動性投資產品,您的交易存在風險。過往表現不能作為將來業績指標。
視頻中談及的內容僅作為教學目的,而非是一種投資建議。
.
👇更多相關影片👇
未來5年,你不知道的未來職業趨勢!這些職業都會被取代!
https://bit.ly/2JDYW5z
.
我與有錢人的距離只差3步,告訴你3個致富的秘密!
https://bit.ly/3o1xEok
.
是你玩股票?還是股票玩你?一招教你買到賺錢的股票
https://bit.ly/3q5k1Gz
.
⚡ Spark 的 Facebook 很熱閙
http://bit.ly/2X3Cgwr
.
⚡Spark 的 YouTube 很多教學
http://bit.ly/2KMqMvR
.
⚡Spark 的 Instagram 很多八卦
http://bit.ly/31YMLon
.
⚡理财交流站
http://bit.ly/finspark-group
.
⚡美股交易交流区
http://bit.ly/finspark-foreign-stocks
#常見問題集 #投資什麼最賺錢 #股票投資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vFzjeYHwKM/hqdefault.jpg)
觀念藝術英文 在 錄低香港 DocHK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為何現代瓷器 明牌都在歐洲呢 (D100 為食麻甩騷)
為何現代瓷器
明牌都在歐洲呢
(D100 為食麻甩騷)
相關影片:
1. 思浩見意大利裝備心酸! (大家真瘋show 202)0 bji 2.1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nj-xDYzemA)
2. 撞鬼撞邪冇想像中難,鄭師傅傳達修法正確觀念!(靈凶翻騰半夜講呢啲 D100) bji 2.1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ypLLL0wZ_hc)
3. 30年代蕭條 平野您都唔會買 (D100 為食麻甩騷) bji 2.1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Fo0QIEdXy5k)
#中國 #英國 #過年 #意大利 #金融 #英文 #d100 #機場 #奧地利 #維也納 #法國 #德國 #藝術 #現金 #中國人 #師傅 #係咪真 #係咪真係 #係咪有 #係邊個 #係咁樣 #唔識 #唔同 #唔記得 #唔好意思 #唔捨得 #唔搵 #好靚 #好嘢 #好難 #不知道 #搵唔到 #藝術家 #一個人 #法國人 #第一個 #新地 #龍井茶 #蝨 #邊度有 #好意思 #首飾盒 #到機場 #布拉格 #學英文 #凡爾賽 #大躍進 #鄭和下西洋 #半透明 #傳教士 #橢圓形 #咖啡杯 #利瑪竇 #文藝復興 #TL #退燒藥 #佛羅倫斯 #景德鎮 #青花瓷 #凡爾賽宮 #四大發明 #中國詩 #為食麻甩騷 #d100 為食麻甩騷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jxZpR_24lgE/hqdefault.jpg)
觀念藝術英文 在 錄低香港 DocHK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瓷器幾十至幾百工序 當時用咩技術製造 (D100 為食麻甩騷)
瓷器幾十至幾百工序
當時用咩技術製造
(D100 為食麻甩騷)
相關影片:
1. 撞鬼撞邪冇想像中難,鄭師傅傳達修法正確觀念!(靈凶翻騰半夜講呢啲 D100) bji 2.1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ypLLL0wZ_hc)
2. 思浩大談大陸創意台式手搖店,推出N95口罩板藍根奶茶!(大家真風騷 2020) bji 2.1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0j56sUxI0uQ)
3. 30年代蕭條 平野您都唔會買 (D100 為食麻甩騷) bji 2.1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Fo0QIEdXy5k)
#中國 #英國 #ual #過年 #英文 #d100 #師傅 #係唔係 #好多人 #係呢個 #唔識 #奶茶 #有什麼 #男男 #第一個 #撚 #做生意 #英國皇室 #外國人 #骨膠原 #一次過 #透明度 #三角形 #好得意 #我見過 #大頭仔 #計時器 #洗碗碟機 #佐賀縣 #為食麻甩騷 #d100 為食麻甩騷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_or4UXhCzok/hqdefault.jpg)
觀念藝術英文 在 教你看懂名畫76集,觀念藝術是什麼 - YouTube 的推薦與評價
選擇 英文 字幕▷ http://goo.gl/d4UAsP 【繪畫教學】 水彩教學Watercolour Tutorial ▷ http://goo.gl/33NXP1 素描教學Drawing Tutorial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