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來回答最多人問的如何面對虧損走出交易低潮保持開心?可能跟七月下旬大盤修正行情有關,讓我來好好回答.月底神單看多了,來看看另類分享文:
首先,如何面對虧損?我記得之前有分享過,也是超級績效裡面提到的:損失是獲利公式裡面的一個函數,是必然的存在.無法移除損失這個函數,只能控制他的大小優化獲利,答案是坦然面對.
虧損說沒感覺是騙人的,我砍損失也是有感,尤其是金額大到一個程度,但我就是把它當學費.下一堂課貴跟不貴取決於自己,但重複一次,這是資產成長必經之路,常常扛下的浮虧也是訓練交易心理素質的重要因素之一,前提是看懂大盤 守紀律.
再來是如何走出低潮保持開心,這是我一路走來不斷強調的主旨,我花長一點篇幅分享,[好好體會相信不只對你的交易 對人生也有幫助].
我主打從不報明牌,只教觀念,了解停損,帶你開心交易,這每天講吧?!老同學都知道也都可以體會,這可以在小朋友聊天室不管盤好盤壞大家都開心聊天略知一二,至於到底甚麼是開心或滿足?新同學或是還需要方向的我想用最簡單人的[身心靈]三構面來分享,你可以怎麼做?而我是怎麼做:
一. 身,也就是物質
這是最簡單開心的階段.資產少的人,沒有其他慾望,只求一頓溫飽或是照顧好家人,有錢付房租,水電網路,小孩學費,保險費房貸等等.所以對於物質生活相對不優渥的人,只要賺錢,就是開心,賠錢就是不開心.因為直接攸關他們能不能吃得飽穿得暖住的好,所以還在這階段的人:[先想辦法顧好自己穩定薪水的工作,行有餘力再拿沒壓力的錢進市場操作,因為市場的一個動盪,都可能使你難過,或是賠掉你辛苦從本薪上面賺的錢.進市場傷荷包,不開心,本末倒置.] 況且市場永遠都在,但你從市場畢業或是心態崩壞,很難再回來.
所以這階段怎麼開心,你有賺錢就帶你在乎的人去吃頓好的,買給自己禮物,看著你喜歡的東西,帶著它穿著它雍有它,你都會開心(不一定很久),是簡單的幸福.
以前看過我分享就知道剛退伍一個月薪水兩萬六吃麵捨不得點燙青菜只切海帶的時期,週五偶有一份嘴邊肉,我就會超級滿足!現在我可以五件tshirt短褲輪流穿就好,costco內褲襪子買30件一樣的,手錶要戴不戴,但我喜歡車,小男生時就愛,看到顏色鮮艷的車分不出來牌子一律叫它法拉利,現在慢慢有能力了 就是慢慢換上去,其實我週間不需要開車,但我看著她,我就是很開心,每個人每個階段喜歡的東西不同,可以試著去擁有,當個目標,達到就會很滿足.不然等到老了,或許這條項鍊你已經可以不用想就買,但那個開心程度是完全不一樣的.一定很多人跟我一樣,大學吃momo paradise就期待超久,現在要帶你去吃還在那邊歐唷現在無法吃吃到飽,或是以前看很久很想要的包包,現在要送你你還會考慮說這是大學生在背得這樣.(我去滑水是很常用紅白塑膠袋啦,防水再利用)
不要當守財奴,還是要存錢,不是叫你全花掉.我記得之前一個很強作劑量的學長跟我講過,有些錢你現在不花,以後你也不用花了.況且,錢只是一種人發明的介質.好,講到這邊,可以進到下一個層面.
二. 心,也就是大家常常講的空不空虛,空虛就不開心
你身邊有沒有很多你覺得她很有錢的人,明明一個月賺十幾二十萬,每天在那邊叫叫叫,你都很想扁她!我自己的會計師律師醫生朋友就有人很不開心,常常在講好想要離職一年,去打工換宿,住在山裡或是是海邊,體會人生.但是又不行 因為好不容易爬到那邊,一旦放棄怕回去之前物質不開心的階段,所以卡在那邊,怎麼解?
[心理狀態要滿足,要有活著開心的感覺就要學,要吸收] 從這邊開始已經跟錢無關了.在物質層面滿足之後,我鼓勵大家走出舒適圈,多[學]你不知道的東西,
你們有沒有很常學習了新的知識或習得新的技能後有種大腦吃飽的感覺,走路都覺得有信心?去成品坐一個下午看本你有興趣領域外的書,或是搞懂如何煎出好吃的牛排,正面幾秒多大火反面幾秒,或是第一次學會騎機車開車的悸動,或是搞懂衣服穿搭(不是講購物喔),或是一件不懂的事情,狀態,產業,把它搞懂,心情就會很好很久?這持續性比物質層面都還高!此外,還在工作的人,也可以這樣做:不管是不是自己職責內的事情,你都去學,去發現.比方去發現團隊效率不好的地方加以改善,或是後臺去學習前台在做甚麼,前台去學習後台的流程等等,我相信不只心理滿足,好結果也會一起來,升遷就是你因為你懂更多,更開朗,更適合帶團隊.最後帶回交易者,你有沒有覺得每次檢討發現問題,或是學完新技巧之後,就覺得沒這麼難過,而且信心也建立了?重點是要有成果,不然學的半途而廢,反而會沮喪加倍空虛.
我自己是學潛水後享受的水下美景,學用youtbue學著編輯影片(我是IT白癡),學習烤好吃的豬肉朋友邊吃邊稱讚,學打ps4 最快破主線(我一向不太打電動) ,學調酒同事喝到狂稱讚,學認識山路跟輪胎跑得更安全,學認識跑步正確姿勢後膝蓋腳踝更輕鬆,學腳踏車上卡不要跌倒騎完全程,學multichart程式交易語言,學有效優化自己的交易等等.活到老,學到老,才有活著感覺,不空虛.
三. 靈,也就是靈魂,活著的意義
靈魂是不用吃飯的,你放豪車豪宅山珍海宴在一個失落的靈魂前,我保證她也開心不起來.這也就簡單解釋了為什麼很多有錢人還是煩惱一堆或是臉上很少掛著笑容.靈魂如何得到滿足?除了一部我很喜歡的動畫電影:靈魂急轉彎主打的活在當下,用心體會,我認為還有[創造與認同].簡單的說就是無中生有,打造屬於你自己的東西:好比畫家畫了一幅畫,花藝家插了一盆花 (阿!難怪藝術家都屑金錢不用吃飯?!),或是內省寫了一篇文章,服設想出好作品,漫畫家想出新劇情,公司研發新產品等等.這點我很佩服馬斯克,不斷打造新的東西還影響了社會.再貼近你一點的例子,依照你的想法打造出夢想宅,或是跟你愛的人創造新生命,我相信這層級的滿足跟開心完全是金錢無法取得的! 這也解釋了臉書不管爸媽都喜歡曬嬰兒-它們珍貴的創造.或是幫助弱勢,因此受助的人生活因此變更好,原本不存在的感謝,也都是你創造出來的!這類型的滿足都會持續很久也充滿意義.
再來講認同:只要你的創造受到認同,是金錢無法購買的開心.你學習煮出來的菜餚跟你發明而大家說好吃的菜餚,滿足程度也是不一樣的,這就是受到認同.小到個人作品,大到國家.延續上面例子,你的畫大家說有深度,你插的花大家說漂亮,你的書暢銷,你的產品改變社會,你的裝潢朋友來頻頻稱讚,你的小孩青出於藍拿到市長獎,模範家庭,模範公司等等.國家認同:昨天小戴打贏印度 麒麟雙打拿冠軍,國旗歌一放下去我都流淚了,認同感十足阿!我相信你們也是依樣,真的超級開心跟滿足的.回過頭來講交易者,如果你模仿成功的人賺錢,你會獲得物質上的回報,但如果這套方法是你自己研發的,你就算中間賠錢,也還是處於不會因此不開心,有學到有創造新方法來對付這動態的市場的自信,繼續打下去,對吧?就不會不開心了.
我有個朋友偶爾損出就會自己買食材來發明大餐,或研發新酒種,或是看看屋子想像裝潢最後檢討對帳單,我也差不多.另外我創造了小朋友投資,主打不報明牌,只教觀念,保護你的錢,帶你開心交易.這得到大家的認同,感謝,這對我來講,就是最大的心靈滿足,幫助別人也幫助自己.
最後是我講到爛地的運動,健康,冥想,沒有健康的身體再多財富都沒用,開心不起來,這觀念老生常談,我就不贅述.
今天這篇比較不討論操作技術,主要走內省路線,我相信眾多社團的神單跟各種操作心得已經足以讓各位精進,各位記得去年我靠分享賺錢單推廣小朋友品牌 今年改為只分享虧損單,旨在強化各位同學認知停損的重要與操作的健康心理. 交易是很好玩,也是一輩子的事情,之前停損那篇第二點有分享,一旦陷入虧損負面循環,不但交易綁手綁腳,也會影響後續的操作,萬萬不可!
我相信今天這是一篇任何人在哪個階段都有幫助的心理輔助文,不知不覺打了三千字,覺得有幫助請分享給你在意的人.
此外,在”IG”這篇留言下面Tag兩位你的朋友,我將隨機選一位送出沒有在賣的小朋友Tshirt一件,白色版本,要是不魯願意多給我一件的話.
透過身心靈的物質學習創造,大家一起活得更有意義,穩一個!
觀書有感主旨 在 海賊嫚說芳療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朋友問:讀書會沒有書,好奇怪,那為什麼要叫讀書會?
我回:因為海賊嫚裡的每個老師都是一本厚厚的書啊~
最近看完一本雖是科普但其實很靈性的書,主旨在講信念,雖是超過十五年的老書,但至今書中的說法仍被熱烈地討論著,甚至已成為不少人的信念。
作者 Bruce H. Lipton強調基因影響全人的觀點深入全世界,但這不盡然是正確的,他認為真正影響全人身心狀態、造就性格的其實是環境。
他以一個細胞生物學家的立場,借用細胞的特性來做此一新生物學觀點的解釋:當研究者將蘊含DNA的細胞核從細胞內抽取出來,細胞還能存活好一段時間,所有活動仍照常進行,唯獨無法進行複製,這意味我們長年一直以為細胞核乃細胞內最重要器官的想法是個誤解,反之,當細胞膜一被破壞,細胞立刻死亡。
他解釋細胞膜可謂細胞的神經系統,具有感知環境,覺察安危,採取應變行動的能力,健康的細胞膜可讓養分進入細胞,可讓代謝物排出細胞,對外界的資訊有感知應對的能力,會靠近有利生長的環境,避開有害毒素。因此細胞所處的環境好壞與否會影響細胞的健康。
從這觀點延伸到全人,細胞膜好比我們的腦,更進一步說是我們的心智能力。因此我們怎麼看待周遭環境,怎麼認知自己,就會影響自身的健康狀態。作者稱我們對世界或自身的主觀看法為「信念」,信念有積極也有消極的,而這樣的信念是種心智能量,能量比化學物質(荷爾蒙、神經傳導物質)更容易影響物質。
心智能力包括意識與潛意識,前者是靠後天的學習,也就是可以刻意為之的,例如:我從今天起開始戒除飲料,我一定可以的!
潛意識則是負責觀測周遭和體內的覺知,接受環境信號,並即刻執行過去所學習過的行為(也就是反射反應),完全不需要意識心智的協助、監督和覺察。潛意識處理訊息的能力超過意識心智幾百萬倍,也就是說雖然我已經告訴自己可以戒除喝飲料的習慣,但是若潛意識我認為自己從來沒有成功戒除任何壞習慣過,那麼事實上,我不但無法戒飲料還會徒增很多挫敗感。
要如何改變潛意識的錯誤信念,作者提到硬是跟潛意識對幹是最糟糕的做法,從能量的角度去調整才是有較大的機會的。
我當然很自然地連想到精油捉周的威力,歷經數也數不清的捉周分析,我見證精油增幅潛意識的能力,但未必人人都能承受得起,即使精油讓我們得以窺見內在幽暗處,並不代表一定會有典型好萊塢的圓滿大結局。所以我通常會在捉周開始前,先澆一盆冷水給個案。
但看看那些少數願意面對,也願意開始踏上擴展生命視野的靈魂呢?
只能說他們的勇敢至今仍讓我欽佩,也許透過催眠、澄心、內觀、家排....各式各樣的技巧策略,輔以芳療的方式,以香氣陪伴他們一次次看到更多的自己,也一次次從痛哭中接納自己,逐漸地他們在風雨中站穩。更讓我感動的是待風暴平靜後,其中有人又再次走向風暴,只是這次他是去穩住他人,施與受,平靜而圓滿。
這次讀書會,我和Ariel利用動漫與旅行,來說明每支單方精油的生理心理特色與使用方向,12堂課,12支單方精油個論(也等於看了六部動漫,神遊了六個國家。)
Amayi老師則提供了六組花精的情緒解套配方,陪伴報名的你度過世界性的非常時期~
以量子物理的角度,人類與整個地球乃是生命共同體,世界的種種紛亂可說因人而起,在破壞環境的同時,人類也漸漸讓自己處在不適合生存的環境而被淘汰。難怪,有不少人認知這疫情乃是全人類的共業,身為地球生命一份子的你我,很難避責。但,事實上,我們可以做出選擇,選擇如何看待世界與自己的信念,讓每個獨一無二的生命透過選擇對這世界有所貢獻。
海賊嫚芳療團的老師們很樂意陪伴有興趣做出選擇的你走上一程~
#報名連結處:https://forms.gle/wf4NdJYXoBBhAtLU6
#書名:信念的力量
#圖片來自ebenism
觀書有感主旨 在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為什麼《進擊的巨人》是我心目中的神作:意義這件事,會隨著放棄而消失嗎?】
2021 年 4 月 9 日,我淚流滿面的看完漫畫《進擊的巨人》最終話。
歷經長達 12 年的等待,作者諫山創給予這部作品一個後勁極強的結尾,雖然仍有網友憤憤不平地表示是「爛尾」。幸好絕大多數的網友,包含我自己,都認為這是《進擊的巨人》最好的完結,每個角色的安排都適得其所,既能動情,又符合邏輯。
-
從小到大,自認少男漫畫看過不少,「王道劇情」是我最喜歡的套路,但是《進擊的巨人》之所以會被我列為心目中第一名的神作,在於它已經不僅僅是英雄組隊闖關的故事,其中更包含勾心鬥角的政變、立場轉換的糾結、選擇的兩難。
關於「選擇」的人性議題,古往今來的動漫電玩、影劇作品都已經講到快老掉牙,但《進擊的巨人》獨特的地方是:這部漫畫做選擇的不會「只有主角群」,它會讓其他配角做出選擇,也讓觀眾見到他們承擔這份選擇所帶來的結果與變化。
《進擊的巨人》中的每個角色都有成長曲線,沒有一個人物是多餘,甚至出現原本讀者認為是「路人」的角色,後面居然晉升成「半配角」這種奇異的發展。
由於每個角色都值得開一篇文章細述,談「人物」肯定講不完,所以我這篇只想說說這部作品帶給我最大的啟示是什麼。
– 以下將涉及「動畫」劇透內容,沒有看過作品的人請略過,漫畫結局不會劇透 –
傳奇德國作家赫曼赫塞(Hermann Hesse)在散文《來自過往的詢問》中提及自己對於人生的看法:「因為有值得獻身,值得深愛的事物,人生才有意義。」
這位文學巨擎的真知灼見,我認為正是貫穿《進擊的巨人》的核心主旨。
我們原生家庭的教育薰陶、成長環境遇到的受挫經驗,以及面臨與朋友和愛人來回交手,再來眼看他們來了又走的惆悵裡,到頭來終於發現:
即便這些人事物都會變成回憶,可他們無形中都在步步形塑我們內心的世界觀、道德判準,還有為了追求某種盼望而產生的「意義」。
於是這份「意義」,終至影響我們做出的每個決定。
排除掉故事後段牽扯進兩國陰謀論,《進擊的巨人》起初大架構是「趕跑巨人」,主梗看似簡單,但細究每個角色撻伐巨人的理由,其實各有不同。
-
男主角艾倫想殺巨人,是不甘自己成為像家畜一樣被鎖在牆內的人類,他追求的意義是「自由」;女主角米卡莎對巨人沒有多大興趣,其意義就是「追隨艾倫」,加入調查兵團的理由跟殺巨人無關,只想保護艾倫;阿爾敏夢想走出牆外,是想知道書中的沙漠和海洋長什麼樣子。
再看調查兵團,第 13 屆團長艾爾文,他驅逐巨人的意義是想「探索歷史的真相」;第 14 屆團長韓吉,她加入兵團是滿足研究巨人本體的好奇心;里維兵長擊殺巨人,是童年時見到兩位好友遭巨人虐殺,他想打跑巨人,意義是為全人類謀福利,倒成為劇中起心動念最符合英雄主義的人物。
根據內心立場,和礙於大環境局勢的壓力,每個人物都必須面臨「強迫做出選擇」的時候。
可是,正因每個人追求的價值不同,當一方做出選擇,就勢必得犧牲另一方的意見,於是便見到角色們如何在妥協與堅持中擺盪,情緒與性格上的轉折便各自鮮活,成就《進擊的巨人》這部人性浮世繪。
-
意義是什麼?這是時下厭世感濃厚的年輕人始終在探尋的疑惑。
一旦理想無法立即得償所願,他們開始怨天尤人,質疑現在做的每件事情都「沒有意義」。
還有一種人,他們一邊追尋自己的理想,一邊害怕做出「錯誤的選擇」,到處去求神問卜,聽各方國師的星座運勢,抽籤算命,就害怕萬一失敗,這份意義就會從此失去。
就我個人觀點論,觀賞《進擊的巨人》最有感觸的就是「里維兵長」和「女王希斯特莉亞」追尋意義的方式,他們分別代表人類靈魂中「大我」與「小我」的展現。
里維兵長,他是在變數中不斷奉行己身「為全人類付出」和「讓兵團其他成員們的犧牲有回報」價值觀,因此做出許多讓觀眾、連他自己都很心痛的抉擇,可是他依舊活在當下,為這份取捨負責。
女王希斯特莉亞,她則是在變數中不斷成長,逐漸找回自己存在的價值,她的意義其實沒有多麽高大上,只是拿回自己原本的名字,懂得開始「練習自己做決定」,無愧於心的活著,發自心底的遵循使命。
這讓我想到台灣電影《艋舺》中,由蔡昌憲飾演的小流氓一句台詞:「意義是殺小,拎北只聽過『義氣』,沒聽過意義啦!」
但實際上,小流氓嘴上所奉行的義氣,正是他的意義。
-
意義這件事情,它早在你出生之時就存在,你可能有感覺,可能沒感覺。
有的人可能是里維兵長和米卡莎,早早就明白自己的心之所向,一路追隨且心無旁騖。
但我曉得更多數的人,他們可能是希斯特莉亞與尤彌爾,從原本被社會價值賦予的規矩,一路步步掙脫框框,終究明白意義不過就是「相信自己的目標」與「不後悔自己的決定」,如此簡單而已。
謝謝《進擊的巨人》的存在,讓我們在看到每個角色的拼搏過程中,學會相信自己的判斷、為自己的立場負責之餘,同時也能理解對方的決定與立場。
#ADayma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