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魚寶貝團購 已經處理好的冷凍海鮮
📍 下單連結🔗 https://gbf.tw/f3kha
只有五天,快速上桌交給它!
(此為預購團喔🙏🏻)
-
妳家也有愛吃海鮮的小朋友嗎?我們家有2隻🤣 還沒懷老三前,我還努力在力行一週下廚一回的目標,上菜的料理一定會有一道魚料理。但處理海鮮實在不容易,尤其雙手會沾滿味道就讓許多媽媽卻步了‼️
魚寶貝的魚片都是經過處理的,已經先切好適當大小,並挑掉骨頭了~所以不用自己殺魚清理,直接解凍後就能直接料理,非常方便~
如果真的不知道該怎麼料理,就是用電鍋蒸熟後,再弄碎給孩子吃喔!副食品階段的寶貝也很方便用,可以事先再切小塊放保鮮盒中,要煮的時候就拿需要的量就好,直接煮完就開動!真的鮮味就是不一樣啦👏🏻
-
☑️寒鯛無刺清肉
澎湖寒鯛魚是一種膠質十分豐富的魚種,而且其食用牡蠣做為磨胃功能跟一般食用沙土的魚,少了重重的土味多了鮮鮮的美味,肉質屬於柔軟!
我加洋蔥🧅一起用電鍋清蒸,整個肉質入口即化,和白米一起煮粥也非常適合。
適合年齡:建議六個月以上
產地:台灣澎湖
☑️土魠無刺清肉
肉質偏中,使用澎湖野生土魠製成,乾煎、紅燒、薑蒸都是不錯的選擇!我是調了一點粉漿下鍋油炸,吃起來很有鹹酥雞的感覺。
本地土魠肥美肉色接近乳白,相較於進口國外土魠偏瘦肉色偏紅,肉質上有明顯差異。
適合年齡:建議一歲以上
產地:台灣澎湖
☑️特級扁鱈(大比目)無刺清肉
一般我們超市看到都是一整片的,除了中心的大骨頭,周遭還佈滿許多小刺,要處理就很不簡單!
肉質細緻柔軟很適合小朋友食用,我加了一點海帶、豆腐一起煮成湯,加了魚🐟後,也讓裡頭增添不少口感。
適合年齡:建議六個月以上
產地:格陵蘭
☑️南方澳大白帶魚無刺清肉 (📣限量50包)
難得看到這麼大片的白帶魚片,整體肉肉很厚實,油脂豐富,我用烤盤直接乾煎就非常好吃
適合年齡:建議六個月以上
產地:台灣南方澳
☑️日本青甘無刺清肉
從日本空運來台生魚片級數青甘清肉,這個我在外面超市幾乎沒看過說!吃起來味道、油度,皆比傳統紅甘提升多個檔次,口感柔嫩細緻非常適合各種烹調方式。
特別適合紅燒乾煎,香氣倍增·魚寶貝採用生魚片式做法,去刺之外再加上去皮,整塊用魚柳下去霸氣裁切,口口都是新鮮。
適合年齡:建議六個月以上
產地:日本
☑️北海道干貝(級數:2S)
是日本生食級干貝,選用大尺寸2S等級,捕獲就立即新鮮殺菌急速冷凍,鎖住最新鮮最天然的大海滋味。
用最嚴格等級安全標章的日本北海道干貝,解凍後即可生食,生食級干貝中,以日本北海道風味最佳。烹調建議:解凍後可生食、微煎、微烤,也美味 。
沒想到我們姊姊非常識貨😂 煎過後外酥內軟的感覺!恩尚一直說好好吃~
※因日本空運來台的包裝為袋裝一公斤,為符合一般家庭用量與保鮮,貼心的分裝真空處理為200g與300g真空包裝。
適合年齡:建議六個月以上
產地:日本北海道
溫馨提醒:本產品為海鮮貝類,食物過敏者請留意
1.商品皆去除刺並分切小塊裝於同包裝(分切塊數會依每條魚狀況不同)
2.我們魚片皆為人工去刺切塊,已儘量把魚刺挑乾淨,但無法保證完全無刺,建議煮食給寶寶食用時還是再做檢查
雖然都是魚肉,但每種魚的營養價值還是都不一樣的啦!可以挑選喜歡的魚種來料理看看!
有任何問題可以私訊艾比,加賴搜尋🔍 @ibmm 或點 https://lin.ee/z3lOzV 歡迎加艾比媽LINE團購社群,相關訊息會立即通知喔 🔗 https://line.me/ti/g2/tIndPIyc5nS6NhW7O1yIHQ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60萬的網紅飲食男女,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工業大廈埋沒了清晨的淡雅,卻藏着了默默耕耘的人兒。 不聽早鶯嗯哼,但聞水聲淙淙,不見淨泉,只見一老三嫩,分散於雪白的場所內,用水洗擦着工具。這是一家臘腸製作工場,看上去倒不像,架生雖說不上簇新,但也沒有半點油膩污損,可見製作者的執着。驟眼看來,似乎是自家製作,窗前微胖的老人,抬頭綻露慈祥的笑臉,介...
許老三幾歲 在 葉揚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認識林婉瑜,
是因為我們一起參加了一個作家的交流參訪活動,
記得那是一個要住在外面的,三四天的活動,
所以我跟林婉瑜曾經一起去腳底按摩。
在林婉瑜之前,
我從沒固定追蹤過一個詩人,
(可能蘇東坡跟杜甫的詩會勉強背出幾首)
但她是一個非常非常特別的人,
不只是寫出來的詩,
而是整個人,
是那種讓人想要知道她今天做了什麼的那種人。
林婉瑜最近出版了散文集<可能的花蜜>,
聽她說,因為出版日期是6月18日,
剛好在疫情封鎖當中,
也因為疫情關係,
實體書店都沒有進書。
我好想吶喊:
各位書店的採購們,這不合理啊,
天上的詩神正抓著頭走來走去,感覺不開心!!
以下,如上次訪談艾加凱磊那樣,
我跟林婉瑜也作了一次線上來回的訪談,
分享給你們--
1.
葉揚:
有許多人對於詩人的日常生活,有各種幻想,
是否能談談同時當著詩人的妳,在生活中實際的樣子?
(會問這一題,
是因為不論是當母親或是當妻子,
都是很實際的事,
以我的例子來說,我每天睡醒的第一件事,
就是花時間在廚房裝水,做二十顆冰塊……)
林婉瑜:
一開始被稱為「詩人」其實是不太習慣的,
那是一個穿長袍馬褂眺望遠方的我嗎?
是一個浪跡天涯冒險不羈的我?
有空的時候,我會開車到高速公路兜風,
放眼望去、前方沒車的時候,
把油門踩到底,
把自己喜歡的音樂開得很大聲。
還有我會去買花,一週一次,
買厄瓜多進口玫瑰搭配美國大康乃馨,
進口花卉的飛機都是禮拜一飛抵台灣,
所以禮拜一去可以買到最新鮮的。
厄瓜多玫瑰花瓣多層繁複,
開起來碩大無朋,簡直像牡丹那樣隆重澎湃的感覺!
買回家以後,慢條斯理整理那些花,
搭配顏色、修剪裝瓶,
是讓自己平靜、沉澱的過程。
2.
葉揚:
與妳剛認識時,
妳曾提起妳妹妹生病的故事,
當時讓我印象深刻,
是否可以多談談,
妳的妹妹給你帶來的影響?
林婉瑜:
我的妹妹從小讀書都是第一名,
就連身高都比我高出許多,
她考上台中女中時,
比女中的錄取分數多了二十多分,
不過,後來她因為重度憂鬱和一些心理因素,
沒有讀完女中。
2014年,
我寫了〈世界的孩子〉這首詩,
送給孤單的人。
希望像妹妹這樣流離無依的靈魂可以感受到:
每個人的存在都是與眾不同的,
都有獨特的價值和意義,
都是被祝福的。
〈世界的孩子〉這首詩,有這樣的詩句:
我也是被愛的
被整個世界所愛
被日光所愛
被層層襲來的海浪所愛
被柔軟適合躺臥的草地所愛
被月光以白色羽絨的方式寵愛
被夏夜晚風這樣吹襲
幾乎要躺在風的背面一起旅行
雖然經常
孤獨地哼歌給自己聽
我是世界的孩子
有人喜愛的孩子
(這讓我想起,
羅比剛轉進一個新的幼兒園時,
沒有朋友的時候,
他也經常唱歌給自己聽,
羅比說他唱的都是挪威的森林。)
3.
葉揚:
妳是我心中的好心情作家,
讀妳的文字,能讓人不由自主地愉快起來,
妳曾經感到茫然,人生無以為繼嗎?
林婉瑜:
一開始寫詩的頭幾年,
因為剛好也是我媽媽生病後來過世的過程(罹患癌症),
那時期的我習慣性失眠,挫折感很深。
常有朋友或讀者提到,
我的詩帶給他們溫暖和撫慰、力量和快樂。
在我書寫的過程中,
我創造出來的詩句,
其實首先是安慰、鎮定了我自己。
我創造了詩中的情境,
主要是去擁抱當時有點疲憊、失落的自己。
記得有一次,
妳傳了一篇妳在雜誌上看到的訪談給我,
是性侵受害者談到我的詩,還有手抄我的詩的照片。
偶爾,我會去IG瀏覽讀者分享我的詩文。
知道自己的作品在其他人的生命裡產生意義,
那種感覺是特別的。
葉揚:
在壞日子裡,妳都做些什麼事情?
林婉瑜:
20歲的時候遇到困境,
容易陷入長時間的低潮;
現在受困的話,
比較想讓自己冷靜下來,
去分析為什麼不順利、癥結在哪、如何解決。
因為希望自己早一點回到好的狀態。
4.
葉揚:
妳的先生「江」的職業非常有意思,是調查官,
關於這個事,可不可以多說一些呢?
林婉瑜:
當我的親友知道江是「法務部調查局」的調查官,
他們問過、說過的話像是這樣的:
「工作內容會不會危險?」
「可不可以幫我調查某工廠?」
「我想報案。」
葉揚:
哈哈哈,我看到他,
可能也會忍不住想要報案。
林婉瑜:
大約20年前,
江考上「調查局特考」以後,
在展抱山莊受訓一年,
然後分發。
葉揚:
在展抱山莊受訓時都學些什麼呢?
林婉瑜:
法律,射擊,游泳,擒拿,行動蒐證等等……
#好想一家三口去學這個啊
葉揚:
那麼,當初你們是怎麼認識的呢?
林婉瑜:
我們是透過朋友的介紹認識。
我還記得,我和江見面以前,
介紹我們認識的朋友對我透露:
「江先生是公務員,在調查局工作。」
我還擔心地反問朋友:
「他會不會呆呆的?」
朋友回答:
「不會喔,江先生蠻活潑的。」
他做過府會組(市政府和市議會)組長、北區組長。
他們有時去做一些調查工作,
其實是需要隱藏自己的身分,假裝成路人,
所以他不喜歡我在臉書曝光他的照片。
5.
葉揚:
江先生是否曾經在家庭生活中,
發揮他強大的調查能力?
林婉瑜:
因為工作上經常在辦案,
所以拿有關法律的事問他,
他多少會知道,可以給一些蠻實用的建議。
然後他很會找東西,
家裡大大小小一時之間找不到的東西(鑰匙、印章、眼鏡等等),
要他去找,很快就找到了,
不知道是不是因為工作上需要去搜索的關係XD
6.
葉揚:
妳的家人理解詩人這份職業嗎?
我不是來自書香世家,
父系家族的長輩或親戚中,
有商人、有工廠主管、有土木工程師、有電腦工程師,
完全沒有藝術創作者或寫作者。
我父親年輕的時候擔任「可口奶滋」餅乾廠的廠長,
他曾經帶我們去參觀餅乾工廠,
對我來說,有一部分童年回憶是充滿餅乾香甜的氣味。
我的母親是家庭主婦。
他們不瞭解文學,
也許可以這樣說:
他們會比較瞭解具體實際的部分,
譬如,我的詩被收入國文課本裡、作為課文,
或者我幫哪個歌手寫了歌,
這種比較具體的事件,
他們比較能理解。
創作的技巧和內容,
比較抽象內在的部分,
他們就很陌生。
葉揚:
家人曾經反對妳當一個詩人嗎?
林婉瑜:
我爸很妙,
我跟他說,
接下來我的詩會和一個電視劇合作,
他立刻問我:
「你要去演戲了?」
完全狀況外。
不過相對的,
我覺得這樣比較好,
我還蠻享受自己一個人在創作的世界漫遊,
不需要身邊的人更多關心,
也不需要干涉或慰問,
就讓我自己一人去完成它。
7.
葉揚:
妳在文中經常提到自己的三個孩子,
對妳來說,孩子的意義是什麼?
林婉瑜:
其實孩子出生的頭幾年不太適應,
尤其老大知霖嬰兒時期特別沒安全感,
24小時都要看到我,否則就哭鬧。
當她學會爬以後,把她放到遠處,
也會無時無刻朝我爬過來……
那時覺得好崩潰啊,
常在心裡對她說:「離我遠一點啦!」
很想有自己的時間。
她11個月大的時候,
曾經誤吞ㄇ字型訂書針,
送到急診室取出來;
國小時曾經連續發燒11天住院……
現在她高二,身高和我一樣高了,
讀衛道中學的甲班,未來想念理工。
回想他們幼小的時候,覺得很不可思議,
時間慢慢的賦予他們、贈與他們個體的獨特性,
譬如知霖從一個啼哭黏人小怪獸,
變成一個喜歡看英文小說的街舞社社長。
老二貝貝經常被學校派去參加作文比賽。
老三小龍很喜歡數學,
有一次他在一張紙上畫了很多神祕圈圈和符號,
說:「這不是十進位,這是極進位!」
這些都讓我覺得很妙。
我覺得,孩子會帶我們看到不同的世界。
一開始以為孩子會像我們,
後來發現,他們是截然不同的個體,
對一件事,他們的理解或表現,
有可能是我們完全沒想過、沒預料到的。
譬如現在看到知霖的物理很好,覺得很神奇,
我以前上物理課都在發呆,
只看得懂課本封面的物理兩個字。
8.
葉揚:
我的孩子前幾天開始上小學了,
他要去的那個學校裡有什麼,
會遇見什麼樣的人,發生怎樣的事,
我們都無法預料。
對於即將要展開新旅程的,幼小的孩子,
這件事妳的想法是什麼呢?
林婉瑜:
我常覺得,
你對羅比說的話、你和他相處的方式,
對小朋友來說是很有啟發性的。
羅比是個幸福的小孩、很有創造力的小孩。
我想到一首我的詩〈童話故事〉。
這首詩對我們從小耳熟能詳的童話故事,
提出現代觀點的思考,
曾經被美國Connecticut大學的詩歌翻譯期刊譯為英文,
也收錄在三民書局的國文課本中、成為課文,
我想羅比可能也會覺得有趣:
〈童話故事〉
1
小紅帽最介意的是
她其實喜歡
藍色的帽子
可是奶奶說 女生要戴紅色
2
睡美人蠻累的
只想繼續睡
偏偏就有人一定要來吻她
3
自從村民知道
誠實的樵夫獲得了金斧頭銀斧頭
現在湖底都是
村民們丟的斧頭
4
第一隻小豬 蓋了海砂屋
第二隻小豬 蓋了輻射屋
大野狼從煙囪掉進第三隻小豬家的火爐
所以第三隻小豬的房子
成了凶宅
5
青蛙王子不太適應 和公主的婚姻生活
他想變回從前那隻青蛙
那隻單身的青蛙
6
放羊的孩子大叫︰「狼來了!狼來了!」
只是這次
沒有任何人相信他說的話
狼慌張的跑到同伴身邊說︰
「怎麼辦?我剛剛看到一個人類!」
7
龜兔賽跑的獎品是
一箱紅蘿蔔
所以烏龜又從終點慢慢的 把紅蘿蔔扛回去
交給在路邊睡覺的兔子
#好有意思的詩
#想到烏龜爬半天最後得到紅蘿蔔
#那無奈的感覺如此鮮明啊
後記:
除了詩以外,
我也很喜歡讀林婉瑜跟孩子的紀錄,
比如說:
她的大女兒知霖曾經在週記上寫過:
又要段考了,好煩喲,
如果段考是一個人,
我要揍爆他的臉。
還有小龍喜歡一個女同學,
他的說法是:
那個女同學的臉可愛,
肩膀也可愛!
這些文字都收錄在她的新書〈可能的花蜜〉中。
而自從林婉瑜講述了她離世的母親,
不瞭解文學但很支持她的父親,
她與三個孩子的奇妙笑語,
跟調查官之間的愛情鬥智,
她就成為我,
無論如何會繼續追蹤的創作者。
最後分享我特別喜歡的,
關於林婉瑜在婚前去相親時遇到的故事:
F男:
他是和媽媽一起出現的,
他遞上名片自我介紹,
可能因為我說話的聲音小,
每當我回答什麼,
他媽媽就會把頭壓低、把臉湊過來,
想聽清楚我說的話。
短暫半小時談話,
氣氛因長輩的過度關心而緊張了起來,
只要男人說了什麼,
他媽媽的眼光就掃射向我,
等待我的回答,
並且不時湊過來看我的表情,
像是分析我的話語成分般審視著我。
我想到電影《Men in Black》裡的「雙頭男」,
F男脖子上也有兩個頭啊,
大頭是他、小頭是他媽媽。
如果F下次約我見面,
他媽媽一起出現也不用意外。
一起看電影的話,
想必他媽媽的頭會湊過來吃他的爆米花、喝我的可樂。
#可能的花蜜 #林婉瑜
#這本可愛的書歡迎大家上網路書店支持喔
許老三幾歲 在 V媽教室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 維琪夫人信箱 】孩子,你可以生氣沒關係的!
小蓮藕媽媽:
V媽您好,我最近遇到了一件很挫折的事,我5歲半非常細膩敏感的女兒小蓮藕最近(大概這一個多月)只要生氣(和妹妹玩有爭吵或者是玩遊戲輸了)就會打自己,可能打手或者是打自己的大腿,我看了很難過,當下我會讓她哭一哭、但打的行為我會要她停下來,然後抱抱她,事後冷靜小蓮藕跟我說:「馬麻我不喜歡自己生氣,因為生氣是不好的,所以我想忍住我的生氣、所以就會想用打自己來忍住!」我聽了非常心疼,而且我問她怎麼會覺得生氣不好呢?小蓮藕說就大家好像都覺得生氣是不對的,聽了真是難過啊,我一直覺得情緒是很正常的,她們情緒來來去去我也不會覺得怎麼樣,但家裡面還有長輩還有我先生,我大概了解她們不喜歡孩子生氣,我很努力的讓孩子有情緒宣洩的空間,作法是「從孩子兩三歲開始,她就會表現出不高興的樣子生氣的樣子,會丟手上的東西或者拍桌子,當時我會說東西痛痛~你在生氣對嗎?需要媽媽抱抱嗎?」 但現在當孩子這麼告訴我,讓我覺得我的努力好像沒有什麼用、很挫折,我不曉得還可以用什麼方式來協助女兒度過這個情緒的卡關,我們平常有持續按摩,請問還有其他方式可以參考嗎?(
另外提供一個線索:這陣子開始復學以後,玩遊戲輸了狀況沒有像前幾天一樣會攻擊自己,是不是在家裡有妹妹、爸爸、爺爺、奶奶壓力太大呢 ?)
V媽:
真想現在就抱抱妳和小蓮藕~你的描述讓我想到我的爸爸,我爸爸在家中是排行老三(阿嬤總共生了六個),阿公年輕時就很忙,常一趟遠門兩三個月才回家,阿嬤從15歲結婚後就是典型的偽單親古代版,又要顧小孩又要賣豆花顧生計、又要擔心自己的老公回不回得來,阿嬤活著的話現在也一百多歲了,100年前時局正亂的時候,那年代這樣是常態。我爸,當時這夾在中間的小兔崽子,常常哭著要跟出門賣豆花、賴在地上尖叫撒潑,阿嬤忙呀不管他,他就打自己、捏自己、甚至直接一股腦把自己的腦袋往牆上匡啷一撞!哭得更慘、有時還夾雜著不知是血還是鼻涕眼淚的不明液體。我爸長大後,常講這段黑歷史給我們聽,我記得我問過他:「拔,不痛嗎?為什麼要這樣打自己?」
我爸苦笑著說:「小時候哪想那麼多?就是想跟、想被帶出去而已。」
這句話以現代語言翻譯一下,其實就是孩子“想被看見、想被重視”的基本需求!這“想被看見”的渴望,若是由像小蓮藕這樣細膩敏感的孩子來呈現的話,她不會打你抓你衣服,她是這麼細膩到怕你痛怕你不舒服啊,那怎麼辦呢?在強烈負面情緒波動中又無法處理情緒的狀況下,只好打自己、拿自己的頭撞牆壁、大哭大鬧或焦慮尖叫!冷靜下來以後,又開始出現自責、覺得自己不對自己不乖....是這麼細膩敏銳的女孩啊!
最重要的是,在她打自己時,不要將過多的注意力放在自虐這件事上。
例如不要大聲斥喝她、不要罵她、不要命令她停止傷害自己的舉動,輕輕地走過去,拍拍他,如果行為有傷害性的話,輕輕握住她的手,安靜地釋出「你接納他所有情緒」的訊息,如果當下是抱得到的話就抱抱她吧,如果情緒當下無法被擁抱也沒關係,輕輕摸摸她、由上而下順順她的背,等她穩定點,遞給她一杯有安慰魔法粉的好喝水,一口一口慢~慢~喝出味道。
然後,專注地傾聽她,讓孩子好好的說,你可以用故事性的方式引導小蓮藕把心裡的話說出來,例如:「你剛剛有情緒小客人來拜訪你,這位剛離開的小客人是誰呢?是生氣還是傷心?」「你猜想想生氣/傷心小客人是為了哪件事情來的呢?」.....好好地傾聽她,傾聽他的肢體動作傾聽她的眼神,傾聽她描述的事實,傾聽她的感受,最後用圖像式方法傾聽她的意圖,例如「你迎接了不舒服小客人,是因為你很不想輸妹妹嗎?輸是什麼贏又是什麼呢?....」從這些美好對話裡,我們可以認識自己教養方式的蛛絲馬跡。小蓮藕媽媽,你可能會想為什麼要用情緒小客人?因為我們不想讓孩子覺得自己就等於生氣、傷心,而是讓孩子覺得情緒是客人、來拜訪了又會離開,我不是不好、只是情緒不好。
另外,其實就如同我們許多講座上所提,如果我們在孩子小小的時候,在手足上加諸比較多的“比較言語”,例如:加油!你看妹妹快吃完了喔~哇!你今天吃得比妹妹快,第一名!..之類的,慢慢的,孩子到了五歲時容易非常在乎輸贏,這是很正常的,從源頭來說,當然是在孩子很小的時候盡量別用這樣的比較語言;若像小蓮藕,正好五歲又正好很在乎輸贏,沒關係,我們可以用遊戲的方式打破輸贏二字的表面含義,例如和他玩猜拳、輸的往前走一步等等,就是打破平時對輸贏的定義。
當然,最源頭的處理方式就是你所熟悉的「好好的、全心全意的為孩子按摩」了!這真的是非常非常重要的老生常談!你可以用慢慢刷,選擇最輕柔的毛刷,由上往下很慢~很慢~的刷,如果可以建議搭配「小狗毛毛慢慢刷」的「情緒客人」引導遊戲,讓孩子在睡前度過不舒服的情緒關卡);若是用手按摩,記得別用太多力氣、手也要盡量貼在他的身上,對敏銳善感的小蓮藕來說,輕柔的力量就足以撼動大地。如果可以,邀請爸爸加入吧,或許爸爸一開始的角色是不喜歡孩子發脾氣,但認真邀請爸爸對小蓮藕說「孩子,你可以生氣,沒關係的!」
真的,你可以生氣,沒關係的。
➤ 小狗毛毛慢慢刷的情緒客人引導遊戲 https://youtu.be/nee4Jk-AduM
----------------------
感恩蛋殼上裂縫的存在,因為有裂縫,光才能走進來~歡迎分享、留言互動喔!大家願意來看來留言來給讚就是對V媽最大的鼓勵~
---------------------
🔸V媽小學不再唉唉叫線上講座火熱報名中
https://page.cashier.ecpay.com.tw/forms/6Y3
🔸V媽線上讀書會:療癒我們的孩子火熱報名中
https://page.cashier.ecpay.com.tw/forms/7b3
🔸V媽福利社(現貨舖):https://vmashopping.cashier.ecpay.com.tw/
🔸V媽教室line群組,講座團購不漏接:https://line.me/R/ti/p/%40uwr7373l
🔸V媽教室Podcast:https://reurl.cc/Y1jkVx
許老三幾歲 在 飲食男女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工業大廈埋沒了清晨的淡雅,卻藏着了默默耕耘的人兒。
不聽早鶯嗯哼,但聞水聲淙淙,不見淨泉,只見一老三嫩,分散於雪白的場所內,用水洗擦着工具。這是一家臘腸製作工場,看上去倒不像,架生雖說不上簇新,但也沒有半點油膩污損,可見製作者的執着。驟眼看來,似乎是自家製作,窗前微胖的老人,抬頭綻露慈祥的笑臉,介紹自己叫「錦叔」,是旁邊的短髮女生「阿儀」及較瘦削男生「阿文」的爸爸,至於一旁的胖男生,則是這裏的員工「阿斌」。他們幾口子經營着一家凍肉店,招牌是自家製的臘腸。她說,傳統於人的腦海內,都有個印象﹑有些記憶﹑有份懷念,沒有了會很可惜,然而,如果可惜的感覺只有一瞬間,它,就真的會慢慢消失。故此,她決意傳承,延續溫馨的滋味。
最佳的馥郁
臘腸,無疑是一種傳統。除了是食物,也是舊陣時回到家中的撲鼻香氣,不帶奢華高貴,卻屬一種親切。此刻,整個工場,就瀰漫着這一股馨香。十一月,是吃臘腸的季節,也是周氏一家人最忙的時候。臘腸嘛,畢竟是季節性的食物,天氣涼的話,日日開工,三十多度的話,數天才開一次工。做臘腸普遍是七月尾開始,到過年就收爐,收爐了,他們就賣豬肉。
「借歪、借歪。」錦叔邊高喊,邊與阿文雙手秤起一大箱豬肉,放到砧板前,隨即把豬肉逐塊執到砧板上,切成小塊備用。阿儀終於洗乾淨所有工具,滿意地步至兩個男人身旁,把切好的豬肉倒入碎肉機內,重複幾次後,阿斌就來到這邊,把一大盤碎肉拿到水喉處清洗,再交由錦叔秤味。秤味即調味,把大量豬肉倒到醬油中醃製,錦叔邊攪拌着肉碎,邊解釋他們的臘腸比坊間的偏鹹,吃起來更香口,秘技就在於用自家的醬油做臘腸,「我哋由阿爺個代就開始自己曬豉油,不過而家要喺大陸曬啦,香港邊有咁大個工場畀你曬?」語畢,他把碎肉撈起,與瘦肉混合後,於紅色大膠盆內大力攪拌。兩代人嘛,思想上始終有點差異,有時候阿儀會看不過眼,怕老爸太辛苦,故一直提出用機器取代人手,她捂着額頭道:「佢好執着,非常執着,比我更執着。」既然有科技可以幫到人,為何仍然堅持最傳統的一套呢?故此,在她大力推動之下,工場添置了不少機器。只是,有些事情還是親手製作方好,例如灌腸。
說時遲那時快,他們一行四人已經站於崗位上,用腸衣包裹着肉餡,再打針疏風。然後就是紮結,對於紮結,錦叔堅持不能有繩尾外露,這是老一輩人的執意。然而,不是所有工序都能保持如初,曬臘腸便是這樣一回事。誰都知道,臘腸生曬過比較好,但如今全都在工廠製造,根本沒法子曬,只能用烘焙方法,用風機吹乾。烘過後即完成,成品要回味七天方能賣。阿儀不是不理解老爸的想法,她自己也喜歡炭火焙,但法例不容許,不變也不行,她嘆口氣:「除非你令嗰樣嘢消失,咁佢就可以喺歷史中永恆不變。」永恆不變的,從來只有變幻。
時針依舊轉動着,提醒時刻都在更新。中午十二時許,工場已經完成了當天的使命。做好清潔工作後,錦叔跟阿儀就回到店鋪工作。這是阿儀恆常的生活,對錦叔而言卻不然。以往,做臘腸這一個行業十分興盛,有十來二十檔,那年代很多人排隊買臘腸,比現在旺多了。他由早上六時起床,工作至晚上十二時方下班。說起來,錦叔做臘腸已經五十五年,六十年代,剛來香港沒機會讀書,惟有跟隨大哥做臘腸,一做就是十年。後來,他決定自立門戶,立名號為「恆安」,賣豬肉及臘味,一直鑽研改良臘腸的味道,結果,另一個十年又過去。做得好端端的,名堂開始響之時,政府突然說要拆工場,當時要另覓工場太難,於是他只好一味賣豬肉。停止生產臘腸的期間,他一直都感到技癢,又偷偷地研究。至二零零三年,有位食家朋友說服他重出江湖,見心癮到了,自己也捨不得這一行,「研究咗臘腸味道咁多年,希望自己再親手做,我真係鍾情於臘腸,係真㗎。」把心一橫,將小店改名為「家香」,捲起衣袖再做臘腸。
聽到店名,阿儀立即豎起耳朵,彷彿急着告訴大家,名字由她而來。她的記憶中,家裏每一頓飯,幾乎都有臘腸作菜,她形容:「好難有一種食物,只要煮一煲飯,放上飯面,打開飯煲,已經有一種香味,令你返到屋企有一種幸福嘅感覺。」少女時期,身在英國讀書,每次回港,她硬要帶着一大袋臘腸離開。對臘腸有親切感的最大原因,當然是吃久了有感情,自小吃臘腸到大,她最喜歡一味獨門住家菜——臘腸蒸雞蛋。剛好是午飯時間,她埋首於廚房做着與爸爸的午膳,「呢道菜我由細食到大,我成日介紹畀啲客聽,真係唔係好多人識得咁煮,但其實又簡單又好送飯。」她先將臘腸切粒,加入攪拌好的雞蛋及水,放入爐內蒸熟就可以。對她而言,即使是簡單的煮一煲飯,放兩孖臘腸,就很有回香港的感覺,猶如回家吃飯,一解鄉愁。炊煙輕輕晃於招牌前,這是家的香味,所以她將小店命名為「家香」。
最好的教誨
錦叔率先放下碗筷,捧着肚子走到店後方,拿出兩大束臘腸步出店外,勾掛於右方的網架上。這是剛好回味七天的臘腸,此時吃就最美味,要慢慢吃的話,最好不要超過三至四個月。一位大嬸來到店前,躊躇了一會兒。錦叔見狀,就上前解疑。他執起一條臘腸,教說挑選時最主要按它一下,如果新鮮製造的比較軟腍,帶乾身一點,表面不會過於油膩,肥肉要雪白,瘦肉夠大粒的話,臘腸會肥身一點,「我哋行內人叫四堆,三堆瘦一堆肥,咁就最靚啦。」大嬸準備掏錢之際,一名少女連跑帶跳地走來,悄悄話兩句,就把大嬸拉走了。錦叔無奈地苦笑,他知道時代變了,老一輩喜歡吃臘腸,年輕一代卻不太喜歡,也不得不接受。反倒女兒十分積極樂觀,洗完碗的阿儀步出店外,拿起一包凍肉,謂:「我哋要考慮年輕人點樣先會食臘腸,可以做啲乜呢?」於是,她想到了將食法簡單化,並加入年輕人喜歡的元素,就如她手上一包臘腸冬菇豬肉釀雞翼,不止這款,還有黑松露臘腸等古靈精怪的味道。質素能保持的話,錦叔也相當願意接受新嘗試,銷量倒是其次,重點是令更多人憶起傳統的味道之餘,又將其推廣予新一代,好讓這種傳統的味道能傳承下去,阿儀正正與老爸理念一致。
畢業後,她回到香港打過幾份工,五年前,還是決定回到小店幫忙。某程度上是一個共識,發現爸爸老了,她希望傳承父親的熱忱及心血,畢竟,沒有了這種味道,還是十分可惜。這不是一個輕鬆的決定,很多東西都需要搬﹑需要抬,骯髒兼辛苦。打從回到店子工作,身邊朋友最常聽到的,就是她又去看脊醫了,「但我唔驚,我喺街市長大,同我爸爸賣豬肉,所以真係冇所謂。」然而,這一行還是面臨式微,老一輩已經老了,他們認識的老行家都不幹了,年輕一輩沒人入行,原因很簡單,大陸賣的臘腸三十至四十多元有一斤,香港做的臘腸,成本都不止了,競爭大得多。雖然賺不了錢之餘,又換來周身骨痛,但錦叔始終是開心的,他嘛,興趣多於賺錢。
比其他行家幸運的是,有下一代的延續:「個女唔幫手嘅話,我都七十歲啦,梗係要退休。」他其實也計劃了做完今年就退休,交棒給女兒。令他如此放心,因為女兒曾經跟他講過,所有事情都可以變,世界都一直在變,但工作的態度不能變,如果工作態度變了,所有事情都會變歪,所以她製作的食物一定能入口才賣。他也教導女兒不要執着,人上有人,一定有人比你厲害,盡力就好,做這一行,就要敬這一行。二人似乎心領神會,合拍地一同轉身步進店內工作去。
身教,已經是最好的教誨﹑最美的傳承。
採訪:黃寶琳
攝影:胡浩賢、謝本華
家香食品
地址:元朗福德街46B地下
電話:2479 4777
營業時間:9am-7pm
===================================
立即Subscribe我哋YouTube頻道:http://bit.ly/2Mc1aZA (飲食男女)
新店食評,名家食譜,一App睇晒!
立即免費下載飲食男女App: http://onelink.to/etwapp
《飲食男女》Facebook:http://www.facebook.com/eatandtravel
飲食男女網站:http://etw.hk
Follow我哋Instagram,睇更多靚片靚相:http://bit.ly/2J4wWlC (@eat_travel_weekly)
許老三幾歲 在 許老三想開店買房問「幾歲可拿名牌包」 小S怒回「人格會因為 ... 的推薦與評價
小S最古靈精怪的女兒 許老三 又出了驚人之語,在最新一集Podcast節目《老娘的老娘》中,小S和徐媽媽暢聊「攀比心」,聊著聊著,整集竟然變成 許老三 的 ... ... <看更多>
許老三幾歲 在 上大學才發現念錯系他勇敢跨出舒適圈,成為百萬訂閱Youtuber 的推薦與評價
許伯&簡芝—倉鼠人-許伯諭-Youtuber-職涯- 圖片來源:廖祐瑲攝 ... 「哈囉大家好,我是許伯! ... 早退率東亞第一的台灣:幾歲工作算「太老」? ... <看更多>
許老三幾歲 在 許老三粉絲團 - Facebook 的推薦與評價
M.C.:生命最重要的三個元素? Elly:家人、朋友、錢。 Lily:Love、Happiness、Eyes. M.C.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