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窩J拍「我那沒有零用錢的小學生活」爆紅,當時的他鏡頭前看起來有點羞澀,表情略顯生硬,有時講話講到一半,突然忘記自己要講什麼了,常NG。
有一次,去採訪茶飲店,結束店內的拍攝,在店門口補拍一些鏡頭,當時下著雨、又濕又冷,加上許多路人圍觀,酒窩J又NG好多次,最後他忍不住哭了出來。
經過這次之後,酒窩J的功力明顯升級,臉皮變厚了,在外面拍片時可以不在乎別人的眼光,泰然自若的表現。
📕更多相關內容,請訂閱未來Family電子週刊
免費訂閱電子週刊,更多親子教養不漏接>>
#未來親子
https://bit.ly/3CJNyeo
「講話講到一半忘記要講什麼」的推薦目錄:
- 關於講話講到一半忘記要講什麼 在 未來Family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 關於講話講到一半忘記要講什麼 在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 關於講話講到一半忘記要講什麼 在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 關於講話講到一半忘記要講什麼 在 VOGUE Taiwan - 你也很常說話到一半突然忘記自己要說什麼嗎? 的評價
- 關於講話講到一半忘記要講什麼 在 講話講到一半忘記的推薦,DCARD、YOUTUBE和網路上有 ... 的評價
- 關於講話講到一半忘記要講什麼 在 講話講到一半忘記的推薦,DCARD、YOUTUBE和網路上有 ... 的評價
- 關於講話講到一半忘記要講什麼 在 盧廣仲Crowd Lu【魚仔He-R】Official Music Video (花甲男孩 ... 的評價
講話講到一半忘記要講什麼 在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孩子說「我要殺死你」,是怎麼一回事】
回到家以後,某天三個人一起吃早餐。傑克煎了兩個荷包蛋,一起盛在同一個小盤子裡,放在我跟蕃茄中間。
我拿起筷子,掀了一下其中一顆的蛋白,發現會扯到。兩個荷包蛋有點重疊,蛋白處疑似有點黏在一起。我不想冒險硬翻,怕會把半熟的蛋黃一起拉破。猶豫半天,先從邊邊沒有重疊到的蛋白開始吃。想一想,吃一點左邊的,再想一想,再吃一點右邊的。好苦惱,到底怎麼吃比較俐落咧?想一想,又吃了一點左邊的⋯⋯。
蕃茄忍不住說話了。
「我看不懂你在吃哪一個荷包蛋。」
「哎唷,被你看出來了。我也不太知道我在幹什麼。我剛剛想說吃左邊的,可是發現蛋白跟右邊的有點黏在一起,就想說不然把兩個的下緣都吃掉,留著上半部⋯⋯」
「你就專心吃左邊的那個就好吧?」
我看到蕃茄微皺眉的臉,忍不住笑了出來。不愧是高敏感人生出來的高敏感人,介意的點都ㄧ樣,我們都很不喜歡「屬於我」的東西被別人亂動。除非我主動說要分你,或者你先問過我,不然我的就是我的,你的就是你的,我不越界,你也不要過來。
想到這裡,心裡又湧起一股感動和驕傲。因為,蕃茄雖然很介意,但是他沒有爆炸。雖然他還是皺起眉頭,但是他好好的給了我一個建議,順利用平靜的語氣解決了這件讓他很心煩的事。
這麼一件細微不起眼的日常互動,對於高敏感的孩子來說,卻是非常大的進步。這是大人小孩一起付出了多年努力才達到的成果。
***
有時,我會估狗有關高敏感特質的文章,看看專家們說些什麼,然後再對照我自己的經驗。但是看來看去,不知為何,總是覺得沒有講到「痛點」,比較像是關於這個特質的一個形容或簡介,並沒有真的點明這個特質最棘手的部分。
我認為跟高敏感族群相處,最大的挑戰在於「狂暴的情緒」。
高敏感是一種特質,所以不會因為長大或者訓練就變成非高敏感。這件事我原本就「知道」,但是一直到這次回台灣,我發現親戚叔叔也是高敏感人的時候,我才真正把這個描述跟我的經驗結合起來。
在許多年前,我「有幸」見識過親戚叔叔因為地雷被踩到,大發飆的樣子,那真的像是天打雷劈一樣,在場的我已經超過二十歲,而且只是旁觀者,但是都還是嚇到不敢出聲,彷彿要是我弄出一點聲響,叔叔會立刻衝過來把我殺掉一樣。
這次跟其他人一起回憶這個經驗,我才驚覺,親戚叔叔抓狂時的樣子,跟蕃茄一模一樣。這一年多以來,如果我跟傑克錯聽蕃茄的意思、出聲提醒他該做的事、或者是壞了他的興頭,他會瞬間進入發狂的攻擊模式:
你根本就沒有在聽我講話!!!
我絕對會殺死你!!!
你要是再這樣跟我說話,我就絕對不會吃飯!!
爆炸的速度之快,強度之猛烈,真的像是一腳踩上地雷一樣,一點醞釀期也沒有。我經常會在那一瞬間呆住,摸不清我剛剛到底說了什麼,做了什麼,這個孩子怎麼會氣成這樣?一個不到六歲的孩子為什麼會有這麼大的怒氣?
不對,我不是沒有。
我想起在差不多年紀的時候,看見母親拿起武器要打人的時候,我準備好隨時要衝上去把他撕爛的火氣。我有,我的內心裡有同等的憤怒,但是我的環境跟蕃茄不一樣,我學會壓抑了,所以我誤以為我「好了」。但是我每次感到憤怒的時候都有一種內心的黑洞崩潰的感覺,那個感覺如果被釋放出來,駭人的程度跟蕃茄和叔叔是不相上下的吧。
讓其他人很弄不懂的是,這些讓我們瞬間爆炸的事情,經常是小事。在其他人的經驗裡,甚至包含我這個高敏感人在看蕃茄這個高敏感孩子的時候,有時也會覺得,這些人怎麼這麼容易「因為小事就大爆炸」。
但是這句話要拆開來看。認為是「小事」的,是周圍的他人。那些「小事」對高敏感人來講是天大地大的事。原句很容易讓人以為,這個人是在找碴,或者是藉故發脾氣,要逼別人配合。
不是這個樣子的。高敏感人沒有覺得自己這樣很了不起或者這樣就可以贏。我們其實對這樣的自己也感到很困擾。但是會讓情況更惡化的是,周遭的親人不只不懂我們在抓狂什麼,還覺得我們大驚小怪。
小時候,我跟弟弟都很喜歡吃樂天小熊餅。有時爸爸會買回家給我們吃,通常都會買兩種口味,一種草莓,一種巧克力。我跟弟弟都比較喜歡吃巧克力。只要爸爸有買回來,我們姐弟的默契就是分好一人一半。差別在我跟弟弟的習慣不同,我會把愛吃的留在最後吃,弟弟會把愛吃的先吃。
然後就出事了。
那次弟弟先吃完了自己的巧克力口味,還想再吃,就趁我不在家把另一包巧克力也吃完了。等我上完才藝課回家,蹦蹦跳跳去開櫃子找我的小熊餅乾時,發現剩下兩盒草莓口味的。我只想了兩秒就知道怎麼回事了,「碰」一聲把櫃子門摔回去,大跨步在家裡找「兇手」。看到弟弟在爸媽房間的時候,我尖叫:「你這個賤貨!!!!!」然後狂奔過去。
爸爸發現狀況不對,立刻把在床邊的弟弟抱起來,剛好閃過我的飛踢。我一腳踹在床底板上,整個板子被我踹破了。那整件事情當然是我的錯,因為我提不出證明我跟弟弟有說好一人一半,我所謂「一直以來都是這樣分」是一種片面說詞,弟弟也否認,所以是我太計較,脾氣太差。
跟親戚叔叔聊起我們彼此的童年,我才知道,像這樣被認為「你太誇張」、「你太愛生氣」的經驗,都讓我們深深覺得,沒有人愛我,沒有人在乎我,我說的話沒有人要聽。
大人這樣的指責,對高敏感的孩子是沒有幫助的,因為我們介意的事情還是存在,並沒有消失。而孩子也不可能學會怎麼讓自己「不那麼愛生氣」,因為這是無法控制的。孩子真正應該要學習的是如何表達情緒,還有如何讓自己先用不傷人的方法處理完情緒以後,再做溝通。
除了指責以外,還有另外一種常見的回應方式,也會讓事情更糟糕。
這次去找親戚叔叔跟阿姨的時候,就聊到他們當初新婚前幾年的幾次經典大衝突。時間久遠,起因已經忘記了,總之就大概是牙刷沒有插回杯子裡的這種蒜皮小事,但是後續兩人倒是記得清清楚楚。
「反正只是因為這樣他就生氣了,然後就三個禮拜不回房間睡。」
「因為你根本不知道自己做錯什麼啊!」
「可是我有處理啊,我有一直要找你說話也一直在道歉,可是你都還是一直生氣。」
「你講那些話根本沒有用!」
「為什麼沒有用?不然是還能講什麼?」
我一邊聽著他們的對話,一邊回想我經驗裡這兩個人的互動方式,突然懂了。
「阿姨,你說你有道歉,可是你的道歉是不是其實是在哄他?」
「呃,對啊?」
我大笑。
「不行唷,哄人的話你就完蛋了。」
為了確認這件事不是一種「家族怪僻」,我到處去問身邊已知的高敏感人,包括傑克和其他朋友。
「誒,我問你,如果今天有人踩到你的雷,然後看到你氣得要死,想要讓你心情好一點,就開始裝可愛,討抱抱,撒嬌,逗你開心,這樣的話你的心情會變好媽?」
「幹,三小啦這更氣吧,是要逼我揍人喔?」
用比較好懂的方式說明的話,在氣頭上被哄,感覺就像是你的高跟鞋踩在我的腳上,跟你說很痛,結果你不是把腳移開,是在那邊說:「哎唷生氣氣,不要生氣氣嘛皺眉頭都變醜醜的了~~~」
幹,腳啊!!腳移開啊你到底是哪裡有問題啊啊啊啊啊!!
說了這麼多,來結論一下好了。
總之,高敏感特質的人,不管是成人還是兒童,當介意的點被踩到的時候,是會瞬間大抓狂的(有很外顯的,也有生悶氣的那種,但是都是非常生氣的表現,親近的人一定知道)。我自己也有莫名被蕃茄炸到的許多經驗,所以我明白被這種情緒炸到的時候,其實是非常不舒服的。
但是,後來我觀察自己的反應,我才發現,我會覺得不舒服,或者在親戚叔叔發脾氣時感到害怕,是因為我認為這種怒氣是「對我個人的攻擊」。當我讓自己看清楚,這個激烈的表現不是攻擊,而是一種「溝通」的時候,我反而能夠更理解當下的狀況。
這個人/孩子不是在威脅我,他是真的很不舒服,真的太生氣了,所以才會說「我要殺死你」。他用這些很糟糕的說話方式,是希望我能理解他。
這個認知讓我能夠逐漸放鬆,平靜看待蕃茄的火爆狀態。我會立刻跟他表示我理解他的想法,我剛剛確實沒有聽懂他說的話,或者是我剛剛確實忍不住提醒他了,我知道他不喜歡。蕃茄通常會落下一句狠話,然後跑到另一個角落去安撫自己。
我們不因為怕他一直不開心,所以拿玩具或是其他的東西轉移他的注意力,因為這只會讓他更生氣而已。他當下需要的,就是讓那股狂暴的怒氣能夠順利地流洩掉,就只是這樣而已。他不需要說教,不需要被哄,不需要任何外力的介入,只需要一個空間冷靜,然後隔一段時間有人過去問他:「你還好嗎?要聊聊嗎?」就好。
讓他自己處理,就是最好的處理。但是事後一定向他表示我的關心。
我的經驗是,越是給足空間讓孩子把憤怒完整表達出來,他越能從一次一次的經驗當中學習如何調整自己。當然,當我們也確實被他的憤怒激怒到的時候,適度的反擊也是合適的,等於給出一個「請你適可而止」的訊息。但是不需要追著孩子這個時候的態度、用詞來算總帳,因為這是敏感的孩子必經的學習過程。給他越多的批評,這段路會走得更慢。
面對高敏感的大人,我理解大家會比較難給出耐心和空間,覺得都大人大種了憑什麼你就可以這樣把怒氣亂甩。不過,因為我們的文化長年以來對於「表達情緒」這件事都是採取禁止的態度,所以會到這個年紀還很狂暴的大人,是因為在小時候沒有被好好引導過,沒有機會認識自己的情緒,也沒有學習過如何好好表達自己的情緒。這方面的能力是沒有辦法隨著年紀增長自然學會的。我不認為我們有義務幫忙高敏感的大人學會情緒管理,不過對於他的困境有所理解的話,至少可以避開一些會火上加油的回應方式,不讓情況更加惡化的。
想法太多,總覺得寫得有點亂,有想回應的人我們留言討論吧!
---
歡迎到下面的連結匿名留言:
https://padlet.com/tomatogreenlife/5u8kzcaak979qbrk
講話講到一半忘記要講什麼 在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自信,是生存的基礎
═════════════════════════
自信是人生的基礎,基礎不穩,人的一生都會很艱難。
而通常第一個摧毀孩子自信心的,就是父母。
═════════════════════════
自信是什麼?
不如我們先從什麼不是自信開始談好了。首先,你一定會同意,自信不是自負,更不是自傲。性格上充滿自信的人,應該是很受歡迎的人。我們怎麼會喜歡跟那些自負的人在一起呢?
同樣的,我們也可以談一談,為什麼我們喜歡跟充滿自信的人在一起。
■ 自信讓人幸福,缺乏自信讓人煩
記得奇異公司(GM)的總裁傑克.威爾許(Jack Welch)退休的時候,寫了一封信給所有的股東和員工。
信裡說他在奇異公司工作了二十六年,他給公司最大的兩個貢獻就是:首先,他把奇異公司塑造成一個學習型的組織;其次就是他把奇異的專業經理人變得更有自信,因為有自信的人,常常能將複雜的事情簡單化。
你注意到了嗎,如果有自信的人能把複雜的事情簡單化;那麼缺乏自信,就常常會把簡單的事情複雜化了。一個團隊、一個家庭中,常常有人將簡單的事情複雜化,日子就會越來越難過。
看來,威爾許將「自信」列為自己重要的貢獻之一,真的很有道理。
■ 長大後缺乏自信,源於小時常遭父母批評
我聽過很多有關自信的比喻,另有個故事說:有一個人要買房子。房屋仲介帶他去看一幢相當不錯的房子,周圍的環境很好,離學校也很近,公園就在旁邊,價格也很公道。但是這位仲介說,這個房子有一個缺點,就是地基不夠穩。請問,還有人想買這幢房子嗎?
自信就是人生的基礎。基礎打得不穩,一生都會很艱難。
自信既然那麼重要,我想問一下各位父母,我們常幫助孩子增強自信嗎?學校有沒有教學生如何培養自信?
那麼父母該怎麼樣才能幫助孩子增強自信呢?在討論這點前,我想先談談父母做了什麼,可能無意間會傷害到或降低孩子的自信。
父母如果常常批評、責備孩子,常拿自己小孩跟別人小孩做比較,孩子就會較沒有自信。很抱歉,我必須說,很多父母常習慣性的批評孩子,可能是父母自己以前也常受批評之故。不幸的是,經常受父母苛刻批評的小孩,長大後往往做什麼事都缺乏自信。
■ 一個口吃小女孩的故事
多年前,我到一所國中的家長會去演講。演講完後,開始進行問答時間,有位媽媽舉手站起來說話,她說這次是她提議邀請我來演講的。
因為她女兒在這所學校念國二時,因為口吃被同學嘲笑,有些男生還會模仿她說話,讓她女兒變得越來越退縮、膽小。
有一天她發現女兒在家裡朗誦詩歌,就問女兒在幹什麼,女兒說:「我被選上班代表,參加詩歌朗誦比賽。」媽媽聽了很高興,就跟女兒說:「我陪妳去。」
到了會場才發現,那是一場特殊學童的詩歌朗誦比賽。媽媽在現場看到有自閉症、喜憨兒的小孩。媽媽好難過,什麼時候我的女兒已經被列為有學習障礙小孩。媽媽知道她的女兒不是智商低,只是有口吃的毛病而已。
就在這時候,有個朋友介紹她送女兒去試試卡內基訓練,聽說會有幫助。媽媽就幫女兒報名了。報名的時候並沒有說是為了矯正口吃,所以她女兒在我們班上,就和大家一樣,被視為正常的同學。
例如每位同學都要上台分享,每週一次,沒有人例外。所以你可以想像這個女孩第一次在三、四十個同學面前講話,有多恐懼。
但是卡內基訓練的基本原則是,用正向的回饋取代負面的批評。所以講師就對這位同學說,恭喜妳能在這麼多人面前,很有勇氣的跟大家溝通,然後全班同學都熱烈鼓掌。
到了第二個星期,女孩再來上課時,明顯比上一個星期講得更流暢了,講師也真心讚美她進步很多。就這樣,連續十二週的課程結束後,她女兒口吃的毛病改善了。後來,女兒還就讀北一女。這位媽媽哽咽的說,她很感謝卡內基訓練,眼中滿是淚水。
如今這個女孩一定已經大學畢業,開始工作,也可能已經結婚了。我很難想像,如果這個女孩還是一直抱持著退縮、自卑的心態,現在不知會怎樣?人生的際遇就是這麼的不可思議。
■ 善用「黃金十五分鐘」的陪伴
父母在家裡也一樣,當你停止批評、責備,時常慷慨、真誠的讚美和肯定你的孩子,他的毛病或難題可能就應刃而解了。但你認為,讚美孩子的努力和優點很容易嗎?坦白說,並不容易,但卻非常值得去做。
例如,口吃是內心缺乏自信,表露在外的現象,我們要處理的是問題的病因,當這個女孩內心的自信增強之後,外顯的口吃現象就消除了。
每個家庭的孩子多少都有一些問題或缺點,處理內在的根本原因,永遠比只是處理外在的行為、現象有用得多。有時候父母對孩子充滿關懷與感興趣的眼神與表情,就能增加孩子的自信。
但很多爸爸媽媽會說,太忙了,上班工作壓力很大,回家還有好多家事要做,回家後要休息。沒心情、沒時間陪伴孩子,或跟他們玩,怎麼辦呢?
跟你分享一個好消息:孩子需要你陪伴的時間不需要太長。所謂「黃金十五分鐘」就夠了。在吃完飯後,陪伴孩子十五分鐘,專注的面帶笑容看著他,與他互動,就會有加強自信的效果。不信試幾個星期看看。
■ 不要只讚美課業,更要稱讚他的分享、善舉
我很想給你一個建議,那就是讚美的時候,千萬不要只讚美孩子的功課、學業成績好。
書念得好當然很可喜,但是當你的小孩幫助別的同學,願意跟別的小孩分享文具,或參加了一次公益活動時,就更值得你讚美了,這些都是能增進他自信的機會。而且讓你想像不到的是,這些肯定對他們有重大意義。
有位在某大學裡教書的林教授,他的經驗最值得關注。他的兩個兒子都在美國拿到博士學位,但現在都待在家裡沒有工作,只因為去應徵了一、兩次工作,但都沒被錄用,就從此心灰意冷。
有一天林教授興奮的跟老大說,他有個朋友願意錄用他,要他準備一下,可以去上班了。想不到,這個大兒子聽了後卻不以為然,反而問他爸爸急什麼,還說家裡不是還有兩棟房子用他們名字買的嗎?真讓林教授無語問蒼天。
要是林教授在孩子成長過程中,除了學業之外,也能加強他們的自信,那麼當他們遇到挫折,受到打擊的時候,就有充分的自信處理挫折感,再度從低潮站起來。
還有就是自信堅強的人,比較能拒絕誘惑。回想我在青少年時期,由於功課不好而留級,自信真是跌到谷底。
就在這段時間,有同學給了我一根香菸,我沒有說「不」的自信,怕他不跟我一起玩怎麼辦。我擔心拒絕的結果是被排除於朋友圈之外,所以就把菸接過來抽了,這一抽就是三十年。
中間我不知戒菸多少次,每次都沒戒成。最後,終於在一九八四年一月一日戒掉了,這也算是我人生的一件大事。幸好沒造成什麼重大疾病,但想想當初要是能有自信拒絕,就不至於受那三十年的種種折磨了。
抽菸雖然有很多害處,但吸毒、性關係、賭博等殺傷力更嚴重。聽說這些問題在校園也越來越多了,要是我們的孩子缺乏自信,不敢拒絕這些誘惑,怎麼辦?
■ 多留意孩子的優點,再用自在的方式讚賞他
其他還有兩性交往的問題,分手的時候也需要自信支撐。我很高興我的兒女,還有孫子、孫女們,都有驚無險的走過來了。他們會和前任男女朋友好好的分手。有信心將來還會遇到更好的伴侶,後來也真的都遇到了更好的一半。他們有些同學就因失戀而陷入長期低潮,真的很可惜。
關於自信方面我談的特別多,是因為感觸特別深。孩子的青少年時期大概就從國一到高三吧,這段時程的可塑性最強,對未來一生的影響也最大。
我好希望父母能了解,在孩子青少年階段的投入與付出,特別是在自信方面,可能是他們未來幸福、健康、成功的關鍵。你可能需要練習留意孩子的優點,然後用自然又自在的方式讚賞他。你準備好了嗎?
.
黑老師的教養叮嚀
自信就是人生的基礎。基礎打得不穩,人的一生都會很艱難。
.
本文摘自
《#不管孩子_比管孩子還難!》
黑幼龍給父母的15個教養叮嚀【特別收錄】請問黑老師!關於教養的10個Q&A
.
作者:黑幼龍
... ... ... ... ... ... ... ... ... ... ... ... ... ... ...
各位朋友好:
「父母如果常常批評、責備孩子,常拿自己小孩跟別人小孩做比較,孩子就會較沒有自信。很抱歉,我必須說,很多父母常習慣性的批評孩子,可能是父母自己以前也常受批評之故。不幸的是,經常受父母苛刻批評的小孩,長大後往往做什麼事都缺乏自信。」
短短一段話,就把傳統教養的困難,還有代代相傳的悲劇,點了出來。這邊還沒講到體罰對大腦的損害,也沒有提到撤回愛的教養如何傷到孩子的安全感。
黑老師在好早以前,就開始談慢養哲學,這也是為什麼我相當重視這種教養態度的原因—其實,黑老師比現在大部分的父母,以及老父母,都還要老,這可以讓我們知道,有人還是可以經過思考做了適合自己的選擇,而不是以前怎麼做現在就怎麼做。
黑老師有四個孩子,每個孩子的個性都不同。如果好好研究每個孩子經歷過什麼事,黑老師怎麼應對,結果怎麼樣,這會是很可觀的學習—因為當時我自己深深受益,即便我現在很多細節已經忘記。
祝願您,能多觀照我們怎麼對待自己,重新選擇適合的方式對待自己,培養自信!
講話講到一半忘記要講什麼 在 盧廣仲Crowd Lu【魚仔He-R】Official Music Video (花甲男孩 ... 的推薦與評價
![影片讀取中](/images/youtube.png)
忘記 的確是很可怕的習慣, 有時候,我們會連最重要的人都會 忘記 , 如果有一首歌,能寫出一道洋流,會不會就能帶著你游到重要的人身邊了? ... <看更多>
講話講到一半忘記要講什麼 在 VOGUE Taiwan - 你也很常說話到一半突然忘記自己要說什麼嗎? 的推薦與評價
常常說話說到一半卻突然忘記自己要說什麼?是犯「輕熟癡呆」症嗎?其實這是大腦出現的訊號中斷現象,可能跟缺乏睡眠、沒有吃飯、長時間負面想法引起的腦霧現象。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