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故事一起看斯卡羅
2016 年 10 月 7 日,行政院政務委員林萬億在邀請學者專家研商平埔族群民族身分及權利相關事宜,獲致初步結論:
為回應平埔族正名訴求,落實歷史正義,以修正原住民身分法的方式,認定為「平埔原住民」。
此一決議,讓多年來的平埔正名運動看見遲來的曙光。
然而,平埔原住民此稱謂就字面意義推想,應該是來自二十世紀初,殖民者族群分類中的「平埔族」。
一般認為平埔族是承繼清代番人分類中的「熟番」而來。現今平埔運動者,也主張在日治時期的戶籍登記被登記為「熟」者,應該恢復其族群身分。
那麼,什麼是「熟」?熟番的分類如何轉變成為平埔族並延續至今?
談到清帝國對臺灣的原住民分類,大略可分為「生」、「熟」番。身分的認定,過往都以服膺帝國文明化程度與繳納賦稅為辨別的基準。
也就是說,一般人大概不會反對作為「熟」番群體,一定比「生」番更符合帝國的「文明」。
實際上,回到番人分類的歷史發展過程,卻不是這麼一回事。
從康熙朝以來,帝國所認知的番社分類系統「野番」、「土番」是延續荷蘭時期以來「贌社」制度下在賦稅原額而展開的認知,並不具文明化概念的投射。
因此,我們可以看到康熙年間甫歸化的岸裡社群生活慣習,在方志中的描繪並不符合帝國「文明」的樣態。
直至康熙末年,官方對番人的分類稱謂才從「野番」、「土番」轉變至「生番」、「熟番」,後來也因界碑、番界的成立,才出現「界內熟番」與「界外生番」的對應。
此一轉變開始排除原本繳納賦稅、卻生活在番界外的番社,例如阿里山社(今鄒族)就從原本的「土番」分類中,被劃歸為界外的「歸化生番」。
然而,熟番族群類屬的確立,則是要遲至乾隆朝才完成。
當時地方官員們為了執行中央朝廷主張的族群政治,因而必須穩定清帝國在雍乾年間形成「生」、「熟」番的分類體系,所以開始制定一系列的熟番政策,用以作為區別不同人群的邊界。
伴隨政策的執行,熟番身分逐漸被固定下來。至此,今日大部分被歸為平埔族的番社,正式定著在「熟番」的範疇。地方社會也開始出現壁壘分明的「熟番」、「漢人」族群邊界。
簡單的來說,「熟番」一詞從清初開始,就不是「自然」或「科學」的族群分類,而是在賦稅架構下,被清帝國逐步以行政規範所產生的群體。
不過,也因為熟番身分具有相應的保護措施,在十八至十九世紀開始出現不少漢人藉由轉變族群身分進入番社,以享利益的情況。
例如:屬於巴宰族的岸裡社通事家族潘士萬一系原本是粵人,但經過抱養的方式成為「熟番」。
清帝國由於沒有具備現代國家精確的戶籍制度作為參考,因此官員們識別熟番的辦法,是以具備十八世紀以來帝國規範「熟番特徵」與否為準則(這類特徵最為顯著,是因為居住在番社、進入編屯等符合官方制度規定),而無關乎本身是否具有血緣、外在體徵等生物性特質。
也就是說,一個漢人如果具備「熟番」特徵,很可能就能被視為熟番。
也因如此,到了十九世紀,這些因制度而形塑的「熟番」族群類屬,恐怕早就與清初甫進入帝國版圖的番社人員組成大相逕庭。
如果說清代熟番是帝國對番人分類下的產物,那麼平埔番則是十九世紀地方社會區別族群邊界的稱謂。
平埔番一詞,並不全然是「熟番」類屬的代稱,而是指來自平原地帶的番人。甚至,居住在平原的阿美族也曾被稱為平埔番。
在此舉噶瑪蘭為例,傳教士馬偕在北臺灣的調查,將番人已被清帝國征服與否劃分為「生番」與「非生番」,在非生番中又分為「平埔番」、「熟番」與「南勢番」。
平埔番是指十九世紀初剛歸化的噶瑪蘭三十六社,他們穿著漢服、剃髮留辮,甚至是建立廟宇祭祀偶像、神主牌。
熟番是指西海岸已經非常漢化的原住民部落;南勢番則是居住在奇萊平原,被漢人征服而未開化的部落。
清帝國所遺留的「熟番」、「漢人」人群分類在朝代易幟後,出現不同的變化,並影響日治初期,伊能嘉矩進行臺灣原住民族群的分類工作,且延續至今。
📺和故事一起看斯卡羅
1867 年發生在恆春半島南端的「羅妹號事件」,深刻地影響了臺灣日後的發展。
看完公視年度大戲《斯卡羅》,想要更認識這段臺灣歷史?想要理解歷史上各族群在事件中如何互動,並在國際關係中彼此角力?想要知道劇情與史實有哪些差異?
鎖定故事的FB和IG,我們會隨著劇情發展,分享相關歷史知識。和我們一起認識這段發生在這塊土地上的歷史,歡迎一起邊看邊討論!
感謝 斯卡羅 SEQALU:Formosa 1867 提供劇照
#斯卡羅 #羅妹號事件 #瑯嶠 #瑯嶠十八社 #原住民 #排灣族 #馬卡道族 #生番 #熟番 #分類 #帝國
📖歡迎至網站閱讀【#鄭螢憶:熟番、平埔番與平埔族:帝國對「番人」分類的歷史】完整文章:https://bit.ly/2WO32yq
贌社制度 在 News98 官方粉絲團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噹噹噹!小幫手來提醒!
星期六(2015/11/14)早上八點鐘。歡迎收聽【九八講堂】
駱芬美老師來上課囉:從「贌社制度」談與臺灣歷史上的原漢關係。
《圖片取自網路》
【九八講堂】
首播/每周六。早上八點到九點
重播/每周日。下午一點到二點
NEWS98(FM98.1)九八新聞台
網路即時收聽 www.news98.com.tw
九八新聞台YouTube頻道 www.youtube.com/user/News98radio
【九八講堂】十一月課程!
#劉君祖〈2015-11-07〉以生活實例佐證,解讀易經。
#駱芬美〈2015-11-14〉台灣人不可不知的台灣歷史!
#楊子葆〈2015-11-21〉從各國捷運認識城市文化差異。
#鄭治桂〈2015-11-28〉解讀名畫密碼,燃燒藝術熱情!
贌社制度 在 主要目的為貿易。資源的掠奪來自贌社制度,由 ... - Facebook 的推薦與評價
資源的掠奪來自贌社制度,由西方人或中國人擔任中間商,作為荷蘭與平埔族群交易的媒介,並與殖民國家形成共同殖民(co-colonization)的關係。荷蘭威權加 ... ... <看更多>
贌社制度 在 從荷治到清治初期的原住民——《台灣經濟四百年》線上講座 的推薦與評價
贌社與原住民土地流失: 從荷治到清治初期的原住民——《台灣經濟四百年》 ... 清治時期,大批漢人來台灣開墾,平原的鹿群遠離,而 贌社制度 的運作方式也 ... ... <看更多>
贌社制度 在 [詞彙] [閩南語] pak8縛/贌/綁- 看板TW-language - 批踢踢實業坊 的推薦與評價
※ 引述《wuling510665 (摩卡金幣)》之銘言:
: 想請問各位有關於這個字的問題
: 例詞如下:pak8 tshan5 贌田
: 在翁佳音,〈地方會議.贌社與王田──臺灣近代初期史研究筆記(一)〉的文章
: 裡面有提到這個字可能是荷蘭語或是德語 Pacht 的音譯,請問有沒有更明確的資料
: 指出這個字借入的時間呢?
: 謝謝大家!!!
很多研究台灣史的學者都採這個說法,我以前上王泰升教授的課也聽過這個說法,
不過這是誰最先提出的我就不確定了,但連維基都直接把「贌」詞目後面加上荷語"pacht"
似乎把兩者當成一樣的事
當時王泰升教授上課講到這邊,所舉出的佐證是客語也有「贌(piog5)田」的說法
可以推測荷蘭人當時實施的贌社制度把pacht這個字帶入了閩南語和客語
不過我查了一下,從台灣和福建的語言現狀來看,這說法其實是有疑問的
(我不是這方面專業,希望有更多高手出面指正)
--
先看一下與「贌」相關幾個詞的意思:
1.「贌」
教育部閩南語詞典:
包、租。承租田地、交通工具等,以做為獲利的工具。
維基百科:
贌(荷蘭語:Pacht)為荷蘭東印度公司在台灣實行的特殊承包制度,意指將某項經營活
動的獨佔權以拍賣出售,其他人不能侵犯承包商的權利
2.「贌社」
翁佳音研究員的文章:
贌社制度係將全台番社畫分為數十區,向漢人公開招標,承包區域內的買賣交易;番人只
能與得標的贌商交易,而公司則向贌商徵收「贌社稅」。
3.「包贌」
教育部閩南語詞典:
指將所有的事務承接下來,如田園的承租、工事的長期包攬、交通工具的長期租用等
4.「贌耕權」
在日本時期,「贌耕權」被耕地、土地租賃(債權)和永佃權、地上權(物權)理解
--
一、Pacht 是荷蘭語還是德語?
我個人覺得是荷蘭語
雖然Pacht這個字在德語和荷蘭語都有,
大概都是指領主和農民間租賃土地契約(這用語可能不是很精確)。
但17世紀來台灣而且實施這種制度的的恐怕只有荷蘭人而非德國人
(如果要討論荷蘭語是否低地德語一支又是另一回事了..orz)
Pacht其實來自拉丁文pactum,意指「約定」,某些情況下也可當作「條約、契約」
例如著名法律諺語 "Pacta sunt servanda" 就翻作「契約必須嚴守」
而pactum的「後代」也在很多語言存在
西班牙語 pacto
葡萄牙語 pacto
法語 pacte
義大利語 patto
英語 pact
要說從哪一個語言借來都有可能,不過按照歷史來看應該還是荷蘭語可能性最大
--
2.「贌」的說法其實福建也有
按照王教授的說法:因為荷蘭人在台灣贌社制度,也把Pacht帶入閩南語中
那反過來說,未受荷蘭統治的地方就不應該出現這個詞彙了
而我剛剛翻了一下《現代漢語方言大辭典》中的幾個閩語詞典
其實也是有類似的字的:
廈門 縛 /pak/ 解作 1.承包 2.租用 ( )
雷州 縛 /pak/ 解作 1.包攬 ( )
建甌 (打不出來) /pɔ/ 解作 1.包購 ( )
而同屬閩語的海口和福州則沒有類似的意思,只有「綑綁」之意
就算說廈門和台灣有大量往來,因此有可能從台灣吸收Pacht的說法
也無法解釋雷州和建甌的情況
所以我比較頃向這個詞本來就存在閩語中
只是來到台灣的人把pak8這個字來描述時行於台灣的贌社制度
我認為這甚至可以推論出pak8的最初意思就只有「綑綁」,後來才引申為「約定」
來形容「租用」、「承包」的契約關係,而非借詞,這同時也可以解釋福州、海口的情況
其實,拉丁語的pactum也是來自動詞pangere(固定),和閩語的引申有異曲同工之妙
--
3.客語的「贌piog5」?
我不懂客語,所以只能查教育部的客語詞典
字面上看起來和閩語的意思很像,
同時客語也有「縛piog5」,指「綑綁東西的繩子」
或許和上面閩語的情況很像,也有從「綑綁」引申到「租用」的過程
從音韻上來看,閩南語pak8 不送氣p + 陽入 對應客語 送氣p + 陽入 也很合理
反過來說客家人在17世紀聽到荷蘭文pacht然後發成"piog"的音其實也很奇怪吧...
至於梅縣方言詞典沒有收相關的字,這可能就要懂客語的大大們指教了
--
至於「贌」後來在台灣發展出「贌耕權」的概念(以及「贌佃」、「贌地基」等),
而於20世紀被日本人以現代民法的耕地債權、永佃權、地上權等轉化、吸收,
這又是之後的事了...
以上大概是我從語言現狀推想的,沒有參照什麼歷史文獻
我也沒研究台灣法律史和荷治時期史
希望板上各位高手指正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11.240.201.45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TW-language/M.1445366659.A.0C3.html
※ 編輯: paulmcy1216 (111.240.201.45), 10/21/2015 02:44:55
※ 編輯: paulmcy1216 (111.240.201.45), 10/21/2015 02:45:24
是從「縛」來的沒錯
但「贌」其實也廣為官方民間使用了
的確有可能兼具音譯和意譯
希望有回答到你的問題!
順帶一提,今天翻了一下幾本韻書
《彙音妙悟》沒有、《渡江書十五音》有收「贌業耕作」、《彙音寶鑑》收「贌耕」
(渡江書十五音 )
※ 編輯: paulmcy1216 (111.240.201.113), 10/21/2015 23:21:22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