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 ——— ✽ ——— ✽
| 【餐桌上的文學之①】 |
✽ ✽
| 臺灣の超現實——文學甜點工作坊 |
✽ ———— ✽ ——— ✽ ——— ✽ ——— ✽
👩✈️ 🙎♂️ 👨🍳 👩💼
#今晚我想來點
#臺灣の超現實文學甜點工作坊
今年夏天,文化銀行攜手 #臺灣文學館 與 #臺南晶英酒店
轉譯臺灣超現實主義的重要詩集—— #風車詩社
用詩文中的夢境與潛意識設計出三款 #法式甜點
炎炎溽暑
我們不僅要讓文化走入生活
更要用文學妝點你的生活風格
進入文學與甜品交織的超現實世界!
————📖 用文學,妝點你的甜點 🍰————
【餐桌上的文學之①】臺灣の超現實——文學甜點工作坊
時間|2020/09/12(六)14:00–16:00
地點|台南晶英酒店4樓水晶廊
主講人|國立臺灣文學館館長 蘇碩斌
對談人|台南晶英酒店法籍甜點行政主廚 Laurent Delcourt
手刀入隊|https://bankofculture.pse.is/SW7VY
-
主辦單位:
國立臺灣文學館 National Museum of Taiwan Literature
Silks Place Tainan 台南晶英酒店
-
承辦單位:
拾藏:臺灣文學物語
文化銀行 Bank of Culture
同時也有3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907的網紅典藏ARTouch,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V_Touch展覽 #檔案與復刻 #張世倫X孫松榮 #臺北市立美術館「#未完成黃華成」一展中,面對大量的 #檔案文獻 與 #手稿,觀者可以從何掌握與理解?多件「2020年重製」的 #復刻 作品,又嘗試拉開甚麼樣的時間距離,從中重新測量與詮釋 #黃華成 呢? 而展覽近期更隆重推出厚達三冊的專書,究...
跨界轉譯 在 飽島不藏:美食郭銘哲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在老哈瑪星的港口邊遇見古典的南歐地中海菜
這幾年,陸續參與過許多場「有形有款」的餐酒會,會場空間和氛圍都出落得精巧標緻,主廚雙手創造的風土料理,因為路數不同,也顯得一個比一個魔幻,走入魔幻是危險的,因為要醒來不容易。
.
初初認識 好市集-Le Bon Marche 手作料理的主廚黃穎,不像其他大廚,多是直接在餐館相遇,那時是報名了一個坐落在有機蔬果園區裡的產地餐桌農家宴,當天菜單委由黃穎來創作設計。
.
當天在我們跟著小農走過一塊又一塊的野田之後,暖陽下,遠望唯美的白帳已被架起,餐桌被花材妝點得優雅浪漫,當令當地食材搖身一變,被他巧妙融入自身鑽研多年的地中海料理技藝中,#吃入的每一口,#都準確傳遞出了來自風土的訊息,那頓餐結尾在如夢似幻的漿果慕思奶凍,吃完只讓人想要手比愛心。
.
這是我對黃穎料理的第一印象,而他本人,帶著點英倫的貴族氣質,私下混熟了,卻又能看到他,面對食材面對料理時,那股專注裡藏著冒險衝勁的玩心與童心,因此吃他的料理常常會有「雅」和「趣」的混合感受。
.
我曾在台灣高鐵TLife雜誌裡這麼寫過他和他的餐廳:「隱身在哈瑪星百年老派洋樓的『好市集』,是主廚黃穎的心血結晶。年輕時即從傳統法餐開始鑽研整個歐洲的餐食系統,多年來爬梳脈絡、尋找食材之間的共融性。店內主打南歐地中海式料理,大量運用的海鮮元素,風靡了港都人的口與胃。」早期從知名的La Vie、La Maison到當兵後進去的Chianti,從法餐到義菜,他埋首於歐洲料理系統的鍛鍊,不斷地鑽,並透過大量閱讀與實作自我成長,好市集二樓的角落一隅,有他的書櫃和書桌,各國飲食大家的著作陳列,桌上散落著筆記,和靈感,路就這麼給走了出來。
.
翻開好市集的菜單,這些年吃下來,經典菜色就像那喜馬拉雅山,一眼看不完,光是地中海料理裡的要角海鮮,像黑橄欖鯷魚醬與煎烤海鱸、西班牙油煮蝦、黃雞魚搭烤Romesco紅椒堅果醬、義式水煮魚等都叫人回味萬千,肉類部分,匈牙利式燉牛肉Goulash、預約才吃得到的慢烤牛小排、自家灌製的土魯斯香腸、難以定義的豬肉可樂餅等,也都能輕易讓人體驗何謂無肉不歡。
.
幾回,後場忙完,黃穎跑出來,用手夾著冰櫃裡的酒,拉著椅子就湊過來和我們一起閒聊,從紅酒白酒到美式精釀,甚至是他的私房珍藏,甚麼餐搭甚麼酒,經驗分享他也是信手捻來,好市集 #同時也是綠色友善餐廳,空間同時陳列著許多職人與小農的優質產品,到這吃飯,真的會有置身在某個歐洲鄉村餐館裡的美好錯覺。
.
除了店內經典菜餚,#他的團隊同時也提供餐點客製化服務,#也能跨界出攤辦外燴餐宴。記得某回,我們同時受邀共同策劃一個走食活動,當天我會先帶讀者從鹽埕散步到哈瑪星,走讀高雄舊城區的歷史現場和街區小巷,最後再到好市集用餐,而黃穎需要從我的作品《雄好呷》中擷取出素材當靈感,創作當日活動限定料理。
.
我們為此還特別碰面討論開會,由我先分享當時採訪時的情境讓他發想,最後拍板定出餐食設計主軸,要把「在地食材」、「街區飲食故事」、「書中小吃精華」三大元素,融合他擅長的技法,來進行一場風土的跨界轉譯,當時我們都不知道最後會做出甚麼,很緊張,也很好玩。餐會當天,他為讀者們設計了六道餐點,從開胃沙拉開始、二樣前菜、主菜、甜點,最後還有手工餅乾。
____________
開胃沙拉「義式Polenta豬頰玉米凍」#結合了我向他提到的台灣小吃攤經典菜色黑白切的起源,早期麵攤常拿菜市場賣不完的多餘豬雜來靈活運用變出配菜,他巧妙將豬頰碎肉(也就是豬頭皮),對接義大利人拿黃玉米磨碎熬煮的波倫塔玉米糊,結合成鮮美的義式肉凍,上頭再澆淋巴沙米可醋提鮮;配菜之一是跨界的美濃白玉蘿蔔泡菜,蘿蔔切成小圓塊後,用了氣味溫潤的日本醋,搭上本地釀造梅子醋和酒梅來醃漬,以米麴製作的日本醋,發酵味重但不嗆口,蘿蔔的鮮爽不被蓋掉,卻多了帶著酸溜的甜,也完美平衡了整塊肉凍吃到最後讓人害怕產生的膩口感,這是個很成功的開場。
____________
第一道前菜「摩洛哥風虱目魚精華米型麵」,#則是連結自高雄人喜歡吃飯湯,最愛搭配的就是虱目魚,有的台式飯湯,不拿我們一般三餐常吃口感黏糯的蓬萊米來煮,而是拿了米性較為鬆散、入口後口感偏乾的在來米製作(外國常見的香米和在來米都屬於長形的秈米),而拿米型麵來做非常玩心,因為吸飽高湯精華膨脹後,樣子還真像在來米。
調味不走台式傳統路線,改用小茴香、薑黃和紅椒粉、搭上鹹漬黃檸檬創造出的北非風情醬汁來取代,鹹酸鮮成功把虱目魚肉特有的氣味給襯托出來,炸到酥脆的魚皮,一下又讓我們猛然想起巷口鹽酥雞攤的熱油鍋,米型麵的熟度也恰到好處,是一道向台灣南部傳統飯湯成功致敬的超跨界歐陸料理。
____________
「麵包佐香料芥末燉豬腦」是另一道前菜,#靈感來自南部小吃攤不算少見的豬腦湯。使用了類似「法式煨小牛胸腺」的傳統作法,前一晚須先將豬腦用荳蔻、月桂葉等香料和蔬菜,加上白蘭地酒醃漬一天一夜,去腥也提鮮,餐會當天再用濃郁雞骨高湯和大量蔬菜去煨煮直到精華全收進腦髓裡,成品外觀有如香軟綿滑的奶油抹醬,讓人完全脫離對這食材的懼怕想像。
黃穎說,如再細究,甚至能夠達到近似名菜「鱈魚白子」般的口感,況且兩者價差驚人,能這樣吃到,實屬大大確幸啊。豬腦上頭提味的是澆淋鴨油後炸酥的麵包粉和起司,配著香料與芥末醬,抹在香脆麵包同食剛剛好,這道菜當天也意外打開了許多人美好的第一次。
____________
主菜「金華肝腸臘味貓耳朵」緊接著熱烈登場,和中式貓耳朵作法不盡相同,義式貓耳朵名叫Orecchiette,「小耳朵」的可愛意思,源自南義的Puglia普利亞區,此區中的城市Bari巴里,甚至有條超高知名度的「貓耳朵街」Arco Basso。手工製的義大利貓耳朵極費工,因為麵團切小塊後,必須用刀子刮出皺褶藉以吸附醬汁,麵體會呈現薄片狀,四周捲起如貓耳而得名,耳朵裡會有清晰可見的刮紋,製作過程除了考驗刀工,每個人刮出的紋理都不大相同,如要量產,對風乾時間差和火侯掌控都是極大挑戰,黃穎就這麼和夥伴一個一個刮出來。
烹調時除了拿義大利人常用的蕪菁葉和綠花椰菜碎與貓耳朵混炒外,他還加入了用白玉蘿蔔嫩葉醃漬的雪裡紅,輔以鹽埕老店金華火腿行提供的肝腸和臘肉,以及好市集自己灌的香腸肉一同熱炒,貓耳朵成功展現了Q彈嚼感,吸飽菜料鹹鮮,是又台又義的奇幻美食。
____________
飯後甜點「鹽埕奶茶焦糖烤布蕾」,則是他對鹽埕知名奶茶街的致敬,搭配無咖啡因南非國寶茶。烤布蕾本身沒話說,裡頭的鮮奶茶味的確勾起了濃濃的在地情懷。
最後端出的手作餅乾「土豆味達克瓦茲」,靈感則源自於法國西南部Landes朗德省的傳統甜點Dacquoise,這是一款用大量杏仁粉來製作的夾餡蛋白餅,最大特色是外皮酥脆但內層質地輕盈,填餡時他捨棄奶油醬,乾脆直接在餅裡面架起車輪餅攤,用了香濃的花生糖餡作取代,甜甜的餡心,也會讓人想起紅龜粿和麵煎嗲啊。
____________
吃好市集的料理,常常會有種,#好像高雄港直接連通了地中海的錯覺,很過癮,很過癮。來高雄旅行時,不妨專程走一趟哈瑪星,或者期待一下,說不定哪天在外燴或跨界餐會上,直接就和他們不期而遇。
.
#微笑台灣專欄
#島嶼晃遊者 03
#雄好呷418
跨界轉譯 在 臺灣漫畫基地 Taiwan Comic Base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漫畫成為跨界引擎座談會 開放報名】
📣想了解臺灣漫畫藝術節的核心理念,就在9/29的座談會!
主展場的主題正是「漫畫成為跨界引擎」,在座談會中,策展人羅禾淋將暢談漫畫的跨界、轉譯,與三部代表作品《用九柑仔店》、《陰間條例X冥戰錄動漫舞台劇》、《小兒子》相呼應。
小編覺得,這場座談會可說是主展場的導讀,有興趣的朋友趕快手刀報名吧🏃♂️🏃♂️🏃♂️
📌溫馨叮嚀:想參加的朋友,請透過漫畫基地官網報名,很重要一定要記得!
活動資訊及報名看這裡👇
https://tcb.culture.tw/tcb-events/20190929/
跨界轉譯 在 典藏ARTouch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V_Touch展覽 #檔案與復刻 #張世倫X孫松榮
#臺北市立美術館「#未完成黃華成」一展中,面對大量的 #檔案文獻 與 #手稿,觀者可以從何掌握與理解?多件「2020年重製」的 #復刻 作品,又嘗試拉開甚麼樣的時間距離,從中重新測量與詮釋 #黃華成 呢? 而展覽近期更隆重推出厚達三冊的專書,究竟將相關研究視覺化、空間化為展覽的必要性為何?
黃華成曾言,半熟的蘋果比全熟的好吃,因為全熟的蘋果只剩下一個命運,就是爛掉。「V-Touch展覽:檔案與復刻」從「未完成,黃華成」出發,邀請本展策展人 #張世倫,及曾參與策劃「#啟視錄:臺灣錄像藝術創世紀」、「#共時的星叢:『風車詩社』與跨界域藝術時代」等展,以及《藝術觀點ACT》41期《劇場》雜誌專題的 #孫松榮 教授,共同對話梳理臺灣近年 #研究型檔案策展,如何在前人所面臨之延遲轉譯、政治壓抑及後人所面臨之原作失落、檔案散逸等條件限制下,複訪臺灣藝術史中特定的個人、群體或事件,#因陋就簡 地藉由檔案與復刻 的「#場面調度」,勾勒各自對象跨媒介藝術實踐的前衛與局限。而當其嘗試跳脫回顧展或文件展的框架,尋覓 #原作的回聲 或 #來世,為藝術家所屬的時代精神,賦予當代新意時,此般對線性藝術史史觀的蒙太奇式重省,又如何同時反抗視覺藝術正統的策展方法?從中進而探問研究型檔案策展之於在地藝術史的空缺、前衛或戰鬥精神的閃現與佚失,以及當代策展與展覽機制等面向的積極回應。
👉記得訂閱ARTouch YouTube 頻道,開啟小鈴鐺,鎖定每個月的V-Touch 優質藝術影音單元:https://bit.ly/30C4un3
---
出品 Presented by|典藏ARTouch
企劃 Director|童詠瑋 Tung Yung-Wei、張玉音 Chang Yu-Yin
翻譯 Translator|童詠瑋 Tung Yung-Wei
攝影 Photographer|王士源 Wang Shih-Yuan、蘇家弘 Su Chia-Hung
製片 Producer|陳昕妤 Chen Hsin-Yu
剪輯 Editor|王士源 Wang Shih-Yuan
剪輯助理 Assistant Editor|蔡念栩 Tsai Nien-Hsu、劉禮瑜 Liu Li-Yu、陳美如 Chen Mei-Ju
調光 Colorist|王士源 Wang Shih-Yuan
混音 Re-Recording Mixer|鄭曉駿 Cheng Hsiao-Chun
特別感謝 Special Thanks|張世倫 Chang Shih-Lun、孫松榮 Sing Song-Yong、臺北市立美術館 Taipei Fine Arts Musuem
---
👀相關閱讀|
👉〈認識這位台灣文化界的先知:「未完成.黃華成」,以「設計」作為時代的評論〉:https://bit.ly/3k6Ys4i
👉〈每本書籍封面都是我的實驗微電影:走進黃華成的「設計攝影」裝幀世界〉:https://bit.ly/32fKtTy
👉〈【影形力專欄】境外移入的動力銀幕(或想像黃華成《實驗002》)〉:https://bit.ly/2TVqlle
👉〈星叢中的自我/台灣定位:「日殖時期現代文藝的共時與差異論壇」〉:https://bit.ly/38iaq9c
---
未完成,黃華成
展期|2020.05.09 – 2020.11.08
地點|臺北市立美術館 3F
地址|臺北市中山區中山北路三段181號
跨界轉譯 在 大象體操Elephant Gym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這樣的2020年,我們寫了一首這樣的歌——〈敬啟者 Dear Humans〉。
給所有活著、並期待或害怕末日來臨的人們。人們鑄下大錯、人們後悔、人們領悟、人們乞求著被世界原諒。但何不從現在開始?好好愛著那些該愛的,好好珍惜地球上的每一個生命、每一方土地。
這封信,給末日來臨時逃離地球的人類們。我們是當初曾與你們相伴,卻被獨自留下的寵物,是狗、是貓、是烏龜、是一株盆栽。
這次,請換你們聽聽我們說。
In a time like 2020, this is the song we wrote —— “Dear Humans”.
To all the living humans who expect or are afraid of the coming of apocalypse: People made big mistakes. People regretted making them. People admitted the wrongs. Now, people are begging to be forgiven by the world. But why not start making amends right away? Love those who deserve to be loved. Cherish every form of life and every inch of land.
This letter is written to the humans who left the Earth when the apocalypse came. We are the pets that accompanied you in the past, but then you left us here alone. We are dogs, cats, turtles and potted plants.
And now, please listen to what we have to say.
——————
2020 大象體操跨界計劃|
【莎士比亞的妹妹們的劇團 王嘉明作品《物種大樂團》】
▶︎時間:2020.10.23-10.25
▶︎地點:台北國家戲劇院 National Theater
▶︎購票:https://bit.ly/2YPsC4j
——————
〈敬啟者 Dear Humans〉
放棄了的 進化了的
The abandoned, the evolved
你是不是仍然相信著當時的選擇
Do you still believe in the choice you made?
後來的 大象早就 學會遺忘
Before long elephants learned to forget
流浪的 北極熊也 在天上飛翔
Nomadic polar bears now soar in the sky
突然 一艘船 從天而降
A vessel dropped from the clouds all at once
狼狽的 沈重步伐
Plodding, trudging
你是否 就是早已離開的人啊
Are you the one who’s already left?
宇宙中 完美的家 你說那是無聊的謊
“The ideal home in the universe” You call this a tedious lie
眼前的 這片海洋 卻恢復原來的模樣
The ocean before our eyes has renewed, revived
為什麼 人類 渴望遠方
Why do humans thirst for the distance
卻 無法守護 腳下土壤
But fail to protect the soil under their stride?
你問我 該怎麼做 才能被原諒
You asked me what to do
To receive forgiveness
曾相信的 曾心愛的
Once believed, once beloved
現在的我仍然相信著當時的選擇
I still believe in the choice I made
我從來 沒有離開也不想要遺忘
I never left, I don’t forget
一輩子 都在這裡等待 著你回來
Waiting for your return with all my life
好想 告訴你 不用害怕
To tell you that don’t be afraid
放下所有的 後悔悲傷
Lay down all the regrets and sorrow
只要你 願意擁抱我們曾受過的傷
As long as you embrace our woes
偶然的 巧合 已開始流轉
Circumstantial, Coincidental, Circulation
那 隨機的 安排也不斷在變換
Random orders, tireless changes
淘汰的 願望 又回來了嗎
Is the eliminated hope rekindled?
曾 緊緊擁抱的 和深深愛過的
Once caressed, once cherished
未來的 還在 遙遠的未來
The future is still in the far-fetched future
而 過去的已經消失在過去了
Yet the past has vanished in the past
——————
【音樂製作 Music Production】
製作 Producer:大象體操 Elephant Gym
作詞 Lyrics:張凱婷 KT Chang、張凱翔 Tell Chang
作曲 Composer:張凱婷 KT Chang
編曲 Arrangement:大象體操 Elephant Gym
電吉他 Electric Guitar:張凱翔 Tell Chang
鍵盤 Keyboard:張凱翔 Tell Chang
電貝斯 Electric Bass:張凱婷 KT Chang
鼓 Drums:涂嘉欽 Chia-Chin Tu
錄音工程師 Recording Engineer:陳瑩哲 Ying-Che Chen @小白馬音樂工作室 White Pony Music Studio
混音工程師 Mixing Engineer : 邱建鈞 J-Jyun Ciou @玩痛音樂工作室 Playtone Studio
母帶後期處理工程師 Mastering Engineer : 陳陸泰 A-Tai
母帶後期處理錄音室 Mastering Studio : 原艾母帶工程錄音室 Mugwort Mastering
——————
【MV製作 Music Video Production】
監製 Executive Producer:伊晉褕 Eric Yi
導演 Director:許睿庭 RAY
攝影師 Director of Photography:萬又銘 ONE
攝影助理 Camera Assistants:張岳群 Henry Chang
燈光師 Gaffer:萬又銘 ONE
燈光助理 Best Boys:曾鈺展 Yu Zhan Cent、楊鈺銘 Yu Ming Yang、陳宇颿 Yu Fan Chen
美術指導 Production Designer:潘幸均 PAN
小精靈 Elf:馮會元 Hui Yuan Feng
演員 Cast:艾迪 Addy、吳為 Wei Wu、Ray Han、蹦蹦 Bong Bong
後期製作 Post production:萬事屋影像制作 Onezpro Studio
剪接 Editor:朱威 Wei Chu
調光 Color Grading:周采葳 Cai Wei Zhou
合成 FX Artist:江偉 Will Chiang
器材協力 Equipment Support:乒乓影像器材 Ping Pong Film Studio、仙人掌影業器材 Cactus Studio
歌詞翻譯 Lyrics Translation:覃天愛 Tien-Ai Chin
特別感謝 Special Thanks:眉角映像 MEGA Pictures、TheBayStudio、嚴敏 Mia Min Yen
跨界轉譯 在 漫漫話畫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在台灣除了漫畫創作者外,還有一群默默推動漫畫產業的推手!!漫畫同人展是個甚麼樣的活動?規劃動畫活動有什麼不為人知的甘苦談?活動主辦持續推動活動的動力是什麼?未來開拓動漫祭又將會有甚麼樣的轉變?
影片帶大家與開拓老闆娘蘇微希談談同人概況,讓大家認識漫畫同人活動的面貌,也聽聽動漫活動主辦的內心話!
----------------------------------------------------------------------
蘇微希 執行長
曾任國立編譯館98年優良漫畫獎、文化部第七屆金漫獎評審團總召集人,多次擔任文化部金鼎獎、金漫獎、青少年優良讀物推薦等大型漫畫賽事評審。
擅長動漫主題策展、動漫市場趨勢預測、國際動漫資源統合、跨界資源整合、媒體策略規劃等。現任開拓動漫祭執行長、台灣動漫畫推廣協會理事長、國家動漫政策諮詢顧問。
開拓動漫祭
Facebook:https://www.facebook.com/ffrontier/
官方網站:http://www.f-2.com.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