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宅經典|返校導演徐漢強:第一關就打BOSS!管他的,我做到底啊!◢ #寧靜抗疫
暑假原是恐怖片、驚悚片的熱門檔期,卻因全球疫情,使得電影產量驟降,今年的院線大片少了許多。
還不敢上戲院看電影嗎?沒關係,在家裡仍然可以看到許多經典的作品,特別是由同名電玩改編的《返校》,有校園、鬼屋等經典恐怖元素,也將歷史、政治等議題融入其中,是近年台灣國產的恐怖片佳作。
無論是雷雨的午後,或是充滿蟬鳴的夜晚,都適合關上燈,細細欣賞這部優秀的作品。
--
Netflix、friDay、myVideo、CatchPlay:《返校》電影版
Netflix、公視+:《返校》電視劇
--
🎬 天下雜誌youtube,看盡天下事:
https://bit.ly/30EMsQF
#天下雜誌video
同時也有5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萬的網紅雀雀看電影,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返校導演真的很會選角,來看雀雀怎麼分析~~ 觀看雀雀看電影電影文字評論► https://cheercut.com/ 雀雀看電影臉書粉專最新動態► https://www.facebook.com/cheercut/ IG► https://www.instagram.com/cheercutm...
「返校導演」的推薦目錄:
- 關於返校導演 在 天下雜誌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 關於返校導演 在 天下雜誌video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 關於返校導演 在 niusnews 妞新聞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 關於返校導演 在 雀雀看電影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 關於返校導演 在 真電玩宅速配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 關於返校導演 在 巴哈姆特電玩瘋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 關於返校導演 在 [閒聊] 最後生還者2 返校導演玩後感- 看板PlayStation - 批踢踢 ... 的評價
- 關於返校導演 在 返校Detention 影集 - Facebook 的評價
- 關於返校導演 在 [討論] 湯姆版蜘蛛人返校日、離家日票房 - PTT 熱門文章Hito 的評價
- 關於返校導演 在 [新聞] 阮鳳儀首位新導演女得主李安勉第2部最難- movie 的評價
返校導演 在 天下雜誌video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宅經典|返校導演徐漢強:第一關就打BOSS!管他的,我做到底啊!◢ #寧靜抗疫
暑假原是恐怖片、驚悚片的熱門檔期,卻因全球疫情,使得電影產量驟降,今年的院線大片少了許多。
還不敢上戲院看電影嗎?沒關係,在家裡仍然可以看到許多經典的作品,特別是由同名電玩改編的《返校》,有校園、鬼屋等經典恐怖元素,也將歷史、政治等議題融入其中,是近年台灣國產的恐怖片佳作。
無論是雷雨的午後,或是充滿蟬鳴的夜晚,都適合關上燈,細細欣賞這部優秀的作品。
--
Netflix、friDay、myVideo、CatchPlay:《返校》電影版
Netflix、公視+:《返校》電視劇
--
🎬 天下雜誌youtube,看盡天下事:
https://bit.ly/30EMsQF
#天下雜誌video
返校導演 在 niusnews 妞新聞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陳柏霖、張榕容扮相也太驚人了吧!(#羅賓)
#返校導演新作 #鬼才之道 #爆笑喜劇
#陳柏霖 #張榕容 #國片 #電影
返校導演 在 雀雀看電影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返校導演真的很會選角,來看雀雀怎麼分析~~
觀看雀雀看電影電影文字評論►
https://cheercut.com/
雀雀看電影臉書粉專最新動態►
https://www.facebook.com/cheercut/
IG►
https://www.instagram.com/cheercutmovie/
#傅孟柏#王淨
返校導演 在 真電玩宅速配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各位《電玩宅速配》的觀眾大家好,我是《返校》的導演徐漢強,《返校》是台灣第一部從遊戲改編的電影,9月20號要上映了,希望不管是玩過遊戲的玩家,或者是沒有玩過遊戲但聽過這個故事的觀眾,都希望大家可以在9月20號來看《返校》
(C)電玩宅速配
「電玩宅速配」粉絲團:https://www.facebook.com/tvgamexpress
「美女愛玩Game」節目:http://bit.ly/1Qwt7S3
休閒平台:http://myfun.gamedb.com.tw
遊戲庫粉絲團:http://www.facebook.com/Gamedbfans
返校導演 在 巴哈姆特電玩瘋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每週一到五 18:00 電玩瘋報,陪你一起看最新的遊戲消息
返校導演 在 返校Detention 影集 - Facebook 的推薦與評價
在高雄電影節看見韓寧 - 返校影集#方芮欣 (#韓寧) 與演唱俱佳的余佩真JenJen 在#文二北投 導演的最新作品《#蝴蝶》中大談女女戀‼ ... <看更多>
返校導演 在 [討論] 湯姆版蜘蛛人返校日、離家日票房 - PTT 熱門文章Hito 的推薦與評價
蜘蛛人返校日8.802億美金蜘蛛人離家日11.32億美金蜘蛛人無家日???億美金這次八爪、綠惡魔、電光人強勢回歸全美售票開賣一路當機首映黃牛票價炒翻天 ... ... <看更多>
返校導演 在 [閒聊] 最後生還者2 返校導演玩後感- 看板PlayStation - 批踢踢 ... 的推薦與評價
返校導演徐漢強的玩後感
當然不是他說了算,只是希望不喜歡這遊戲的人,可以尊重一下給好評的玩家;而喜歡這遊
戲的人,也不要動不動就說人是雲玩家,大家互相尊重,理性討論,我相信大部份人對這遊
戲的愛與恨,都是來自於一代的情感。
https://www.facebook.com/757195326/posts/10163886610580327/?d=n
The Last of Us Part.2 完結心得
(文長,但這作品必須也值得這麼長。無劇情雷但會提到敘事脈絡結構,會在該段前表示。
)
從高潮戲就一直流著淚,靜靜地把片尾字幕看完,久久站不起來(大概坐太久)。想著前作
也曾讓我如此眼淚和下巴都掉滿地,想著現在世界混沌的樣子,想著這故事目前為止引起的
爭議,想著大大小小的恨意螺旋會帶我們走向何處。有人說,尤其在這種時候,我們不需要
再一部這種故事來挑起紛爭了,我卻認為,恐怕沒有比現在這個當下,更需要 The Last of
Us Part 2 這部技高膽大的絕世鉅作。
這個遊戲發售之前就遭到惡意洩漏劇情,幾個重大轉折被放在網路上,引起不少前作粉絲的
公憤,發動抵制和論戰。事後想想,會引起如此破壞性的惡意,其實是非常值得討論的社會
現象。爭論的起因,就是源自 Part.2 故事要處理的主題。
Part.2的主題互為表裏,表是仇恨,裏卻是同理 (empathy)。
生在一個每個人一聽見和自己不同的聲音就刪除加封鎖老死不相往來的年代,我們或多或少
都有過這樣的念頭:「這些混蛋為什麼不去死?」同溫層這麼厚,躲起來取暖永遠比理解「
敵人」來得容易吧。雖然大家都知道貼個標籤、打翻一船人也許並不是解決問題的方式,但
為何世界還是朝著築高牆的方向而去?或許是因為,真的要讓你去同理敵方族群、不同意識
形態,甚至仇人,都是一件極度困難也非常痛苦的事,尤其在動亂存亡之際。
很多電影都處理過類似的主題。讓我直覺聯想到的是 Alejandro Gonzalez Inarritu的《21
Grams》 和《Babel》。不只題目像,調性和痛苦程度也很像(好吧痛苦程度大概更像同導
演的《神鬼獵人》),更不用說包括 The Last of Us 系列在內,上述兩部配樂都是阿根廷
國寶配樂家 Gustavo Santaolalla 的作品。(Neil Druckmann 跟 Inarritu 看起來也都是
很臭屁的傢伙 )
但是用遊戲來說這個故事,效果和電影有著根本上的差異。在電影中,不論角色寫得多好
,觀眾終究是旁觀者,感到揪心是被動的揪心,是劇中人的揪心,需要依靠絕佳的角色曲線
、敘事脈絡,影像和聲音的輔助,還有分鏡組合,才能跨越到真正產生empathy的領域。而
作為一個遊戲,除了上述的電影敘事工具外,擁有兩個作為互動媒介的天生優勢:帶入感和
環境敘事。運用得當時,你真的能夠 ”in his / her shoes” 進入一個角色,並親身感受
到環境帶給角色的衝擊。那些和夥伴險中求生、彼此理解、看到廢棄的社區也曾發生過的種
種人倫悲劇,然後從互相抗拒到逐漸產生革命情感式的連結過程,玩家是一比一地經歷著。
這也是為什麼前作會如此動人,讓你打從心裡愛上他們,期盼 Joel 和 Ellie 能夠在對
方身上找到救贖與歸屬,即使犯下如此無可饒恕的錯誤,手上滿是鮮血。那個外在衝突巨大
到無法解決,卻在角色曲線反轉瞬間的急收尾,達到了遊戲敘事前所未有的高度。會被很多
人讚譽為「遊戲界的大國民」,一點也不為過。
我記得剛公布要做續集的時候,心情其實很複雜。如前面說的,角色曲線(尋找歸屬)都
已經完成,真的有必要將故事走下去嗎?漫畫《Billy Bat》裡面有一句台詞:「是喜劇還
是悲劇,端看作者把故事收在哪裡。」前作留下如此難解的衝突,要往後做只會是痛徹心扉
啊。這時創作者有兩條路:
1. 複製前作的主旨,再講一個新的在殘酷世界中找到歸屬的故事。安全,討喜,不冒犯
人地把 fan service 做好做滿,讓Joel跟Ellie救新人,然後和樂融融,一起像Zombieland
那樣快快樂樂殺殭屍。
2. 打破前作主題,延續未解的糾葛,冒著可能會讓前作粉絲掀桌的風險,把議題挖深。
(而且做起來很痛苦,還逼員工血汗超時加班。oops)
這兩個選擇沒有絕對是非,也各有風險。選 1 的風險是重複,再怎麼做也只會是自己前
作的複製品,會喪失續作存在的必要性,而且 Fan service 做太明顯也會被靠北(真麻煩
)。選 2 的風險,從宣傳期被惡意洩漏劇情,到發售後遊戲圈不只桌子連房子都掀了的情
況來看,代價實在也滿大的。作為一個超級大成本只能成功不能失敗的製作,要選 2 真的
需要超大顆的心臟,不是像 Druckmann這種「管他去死」的自負性格,是很難堅持到底的。
粉絲的憤怒引發了更多的爭議行為,包括性別歧視(發惡意留言說新角色造型像沒人要的
男人婆、灌爆該配音員的Twitter人身攻擊,或者photoshop做假帳號毀謗女演員跟導演有一
腿才取得角色)、種族歧視,也有人爭論遊戲作為逃避現實的娛樂,為何要讓政治凌駕娛樂
?製作人是不是為了凸顯自己的政治覺醒而背叛了粉絲的期待?事實上,一個作者的意圖,
以及他是否真心關切故事的議題,在作品中是藏也藏不住的。於是最後,拋開這些遭扭曲的
惡意,還是該回到作品身上。
在真的從頭到尾體驗之後,我可以很坦然地說:Neil Druckmann 是非常誠心對待這個故
事和所有角色的。不只完全對得起作為 The Last of Us 這個 IP 的續作,也做了超令人敬
佩的勇敢選擇。執行上也大破大立,出乎意料地不輸前作。當然並不可能完美,跨越數年的
地獄血汗開發期,不但很難讓製作團隊看到全貌,也很難追上遊戲日新月異的發展,使得真
正的遊戲體驗雖被精緻化,卻仍然稍微過時。遊戲性有點重複,節奏也略顯拖沓。但另一方
面,玩家經歷的一切重複與苦難,也推了那個動人尾聲一把。這是必須真的 in their shoes
進入角色走到最後一刻才能成立、是只看實況或網路上洩漏的過場影片無法完整體會的複
雜感情,也是在遊戲這個媒介的本質上才能徹底奏效的敘事手法。
處理仇恨並不是件輕易的事,仇恨是感情,從不理性。你無法靠(不管再怎麼有道理的)
說教讓一個人放下仇恨。它源自於愛,那些無法取得或者被奪去的愛。也如同愛,仇恨通常
會被進行到底,戰到體無完膚,屍橫遍野,精疲力竭卻永無止盡。因為人都有所愛,而這些
所愛之人總會被捲入新的仇恨。
(以下提到部分故事結構雷,無故事情節,請自行斟酌服用)
為了這個超難解的命題,Naughty Dogs 團隊走了一局不但得通過下面都是刀山的鋼索、
還要在上面後空翻丟三顆球的特技險棋。他們正是利用了遊戲前作空前強大的角色帶入感,
讓「因為曾一同經歷生死」而深愛前作角色的玩家們,先恨透一個看似「不討喜」的新角色
(而這個「不討喜」又正中常見性別歧視者偏見的紅心),讓人對該角色恨之入骨到說出「
怎麼不去死!」然後在角色與玩家恨意累積到極致之際,突然讓玩家從完全相反的角度,把
前半的故事,以這名「反派」的觀點重新經歷一次。更難的是,製作群同時也需要利用這段
相反觀點的篇幅,去推高論述的深度,讓這名角色(以及玩家)同時被迫去理解 / 連結他
們的仇人,並從無法終止的仇恨螺旋中,看見他人與自己在恨意中的模樣。
是怎麼做到的?其實不是什麼新招,就是讓反派的曲線和 The Last of Us Part.1 的故
事鏡射。他們都失去所愛,都封閉自我,也都在旅程中「嘗試」放下成見,找到一絲一起活
下去的可能,也看到他人仇恨累積爆發的怒火,可以把各自的歸屬燎原到什麼地步。總之這
條反派的英雄旅程,可以說跟前作一模一樣。倘若玩家有耐心,就能從討厭這個角色、理解
這個角色,到進一步開始同情這個角色,甚至在此觀點切換之中,發覺原本同情的前作角色
們成了最致命的反派(狙擊手那段實在高明)。為了生存下去,每個人手上都沾滿血腥,同
時也都有幾個和夥伴經歷過生死存亡、互相救命或被迫離別的時刻;都有一個長頸鹿moment
,也都有一個隨時可以逃遁殘酷的秘密基地。於是你開始不希望他們任何一方輸,希望所有
人都能活下去。但就像前面說的,恨意豈能如此輕易放下,總是得進行到底。所有角色的心
(還有玩家的)就這麼揪著揪著,直到故事的最後一刻。
之所以說它是險棋的原因,在於故事結構的編排。上述故事如果是如 《教父2》或《Warri
or》 那樣的線性敘事平行發展,玩家可以更早同情反派,造成的反彈可能不會這麼大,玩
家比較不會產生「我為什麼要去同情(操作)那傢伙?」的憤怒。但也正是因為這句「我為
什麼要去同情那傢伙」,成就了整個敘事的重點。因為仇恨螺旋的本質正是在被毀滅性的惡
意傷害前提下,極難做到換位思考的反抗。
(以上小雷結束)
換句話說,這故事正是因為這麼編排,那震撼的高潮戲和酸到心坎的尾聲,才能使玩家產
生心理上巨大的反轉。這是一個冒著被討厭的風險,用非常有趣的後設手段,讓玩家完整經
歷仇恨螺旋樣貌及其代價的作品。它真正的成就與價值,我相信等眾多憤怒平息後,時間會
還它公道。
在這麼重的故事前提下,加上非常細膩緊繃的遊戲張力(角色動作流暢到真的很像在「玩
」《人類之子》。藏匿、出包、隨機應變到化解危機,每一次encounter都讓人腎上腺素激
增),偶爾出現的美景成了喘息的時刻。也因為那些極痛的因果,景色美得讓人心碎。「如
果可以一直看著這樣的夕陽,好好的活著,不要再去執著無法放下的恨意就好了」我每次看
到那些絕美的風景都會這麼想。「但換作是我,我做得到嗎?」不光是我,故事中所有角色
也不斷問自己這個問題。Naughty Dogs並沒有輕易給出答案,只是在每個人的心裡丟了一顆
扎扎實實的石子,讓它引起不斷被擴散的、「雖無法徹底放下恨意,但我願意試試看」的巨
大漣漪。
非常感謝 Druckmann 和 Naughty Dogs的堅強和險棋式的藝術決定。他們承受了這些惡意
也要勇敢說出口的,是一個關於找尋仇恨螺旋終點的偉大故事。至於 The Last of Us Part.
2 ,我想在惡意被真正消解、理解後,會注定成為一個會被討論好長一段時日的Masterpiec
e。
Part.2 不只一次提起前作 Firefly 組織那說起來有點理所當然的教義:「當身處黑暗中
,我們要尋找光明」。而 Part.2 中有句對白:
「為什麼我們總是被困在黑暗裡?」
「因為我們都忘了要尋找光明了吧。」
更多的時候,我們不像這些螢火蟲。我們更像 Ellie 手上吉他和日記上反覆出現的飛蛾
,錯把焰火當作光,奮不顧身撲上,直至粉身碎骨。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22.99.0.31 (臺灣)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PlayStation/M.1593341898.A.089.html
... <看更多>